艾灸分陰虛陽虛,不知道可能都白灸了!

中醫的理論來講,萬事萬物都有陰陽之分,就人體己而言,精,血,津液為陰,氣為陽。艾灸也不例外,灸之前也得分清楚自己是陰虛體質還是陽虛體質,不然會適得其反。

著名學者聶文濤先生總結四句科普:「陰虛發熱;陽虛怕冷;血虛發燥;氣虛無力。」那麼細講開來,陰虛陽虛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一、陽虛:陽虛生外寒

寒性體質是陽虛體質的一種,屬於較重的陽虛體質。表現為畏寒冷、喜暖熱、愛喝熱水、容易拉肚子、手腳冰涼、沒精神容易乏力,舌苔偏白、津液較多、面色多青白或青黃、體型容易虛胖、脈搏較緩慢。

「陽虛則外寒。」通常指氣虛或命門火衰,而氣與命門均屬陽,簡單點說,陽虛是氣虛的進一步發展,所以會伴有氣虛的一些癥狀(面色蒼白,面肢浮腫,食欲不振)。肺主氣,氣虛多屬與肺氣虛或中氣不足,所以衛表不固,容易讓外寒侵入人體;陽虛則陰盛,故命門火衰亦多見功能衰憊,濁陰積瀦的病證。

———所以,陽虛主要以溫補陽氣為主。

1)陽虛質艾灸調理:大椎穴,命門,腎俞,氣海,關元,神闕

大椎穴:稱為「諸陽之會」,不僅有益氣壯陽的作用,當陰陽相爭的時候,還能夠調節陰陽,使之平衡。

命門:為督脈上的陽穴,命門之火也就是人體陽氣,命門火衰的病與腎陽不足證多屬一致。艾灸本穴有強腎固本,溫腎壯陽,強腰膝固腎氣,延緩人體衰老的作用

腎俞:屬足太陽膀胱經,位於腰部,可以補中氣,消除中焦障礙,讓火氣往下焦走,主要有益腎助陽,強腰利水的作用

氣海:屬於任脈,有"陰脈之海"之稱,為足下六陰經交匯之處,有養陰填精,培元固腎的作用

關元:是足三陰、任脈之會,主要有補腎培元、溫陽固脫的作用。任脈氣血中的滯重水濕在此被關卡不得上行,這樣就不會加重中上焦陽氣散失

神闕:為任脈上的陽穴,任脈氣血會合處,有溫補元陽,健運脾胃,復甦固脫的作用。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虛的源頭往往就是陽虛,陰陽二者是相互依存的。陰虛質存在下寒上熱的情況,因為中下焦的寒氣太重了,陽氣走投無路被逼到上焦,表現出來往往就是上火,但是下焦還是寒的呢!

故而陰虛並非不可以艾灸,只是與陽虛的艾灸有所不同,陰虛更側重補中氣,以引火下行為主,並且艾灸強度也要更低一些。


二、陰虛:陰虛生內熱

陰液缺乏的熱性體質,陽盛陰虛的人代表體內的水分不足,水少則火旺,因此體內總會有一些莫名的火氣,動不動就口腔潰瘍,要麼沒原因的手腳心發熱,胸口煩熱。表現為喜冷寒、小便黃赤、煩躁易怒、便秘、口咽乾燥、舌紅苔黃。

陰虛又稱陰虛火旺,俗稱虛火,屬於熱病的一種,多伴有血虛的癥狀,而心主血,血液主要負責全身津液以及營養物質的輸送,所以陰虛者主要表現為陰津不足,身體呈缺水狀態。此外,陰虛體質者還容易「上火」,相對於陽來說,人體津液屬陰,猶如生命的泉水,滋潤著身體的每個角落。如果津液損耗太多,身體皮膚便不再水嫩,腸道也會猶如失水的河道,容易淤積成災。

———所以陰虛主要以滋陰為主。

1)陰虛質艾灸調理:太溪穴,湧泉,三陰交,腎俞,陰郄穴,照海穴

陰虛的灸友可以逐漸用艾灸調養,剛開始少灸一些穴位,時間灸短一些(10-15分鐘),溫度低一些,如果感覺適應了,就可逐漸的延長艾灸的時間。

首先,艾灸腎俞、八髎,能補中氣,消除中焦的阻礙,並讓上焦的火氣往下走;

然後,可以艾灸足三里、三陰交、湧泉,把這火氣進一步往下導到雙腳。

太溪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是腎經的原穴。主要用於治療人體先天不足。主要有清熱生氣的作用。

湧泉:是腎經的首穴,主要有滋陰潛陽、寧心安神,有引火歸元之妙;且增精益髓、補腎壯陽、強筋壯骨之功。可以調和陰陽

三陰交:主要有調和氣血的作用,適用於月經不調,小便不利,腎虛陽痿,主要作用於中下焦。

腎俞:屬足太陽膀胱經,此穴位於腰部,可以補中氣,主要有益腎助陽,強腰利水的作用

陰郄穴:歸屬於手少陰心經,主要有滋養陰血、固表安神的作用,揉按陰郄穴有助於促睡眠,還可以緩解起夜、養護心腎

照海穴:是八脈交會穴,腎經的水在此處大量蒸發,艾灸可激發腎臟陽氣,促進體內水液的蒸騰氣化,向上滋養口唇,緩解咽喉乾燥、目赤、失眠等由於陰虛火旺引起的上火癥狀。主要有吸熱生氣的作用


三、陰虛的主要癥狀為火熱,而艾灸主要是通過溫熱刺激把藥力透進皮膚,達到效果,那麼這樣不會加重陰虛的病症么?

其實不然,根據八綱論治的原則:「寒則溫之,熱則涼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艾灸是可以雙向調整的。艾灸的瀉法就可以去火。此外,很多人容易上火,其實本身體質是寒,這種屬於中醫學的虛火上炎,上熱下寒。上焦虛火旺,導致陽氣被寒氣逼得只能往上焦走。

陰虛的根源是中氣不足,換而言之,補足中氣可以治陰虛。而艾灸其主要作用也是補陽氣、補中氣,所以大多數陰虛的人是適合做艾灸溫灸的。不過首先要先灸通中下焦,然後再灸上焦,或灸上焦的同時也灸下焦或中焦。灸通了,中氣足了,達到了引火下行的作用,火就降得下來了。如果一開始就灸上面,沒有灸通的話,就可能感覺更加不舒服,加重上火的一個癥狀。


四:艾灸補泄法

艾灸補法:在點燃艾炷後,不吹其艾火,待其慢慢燃完,火力微緩而溫和,且時間較長。灸完用手按施灸的部位,使灸氣聚而不散。如果用艾條灸,可用雀啄灸、溫和灸、迴旋灸等手法弱刺激穴位,以促進機體生理功能,解除過度抵制,引起正常興奮。

艾灸瀉法:主要用吹灸法,在艾灸過程中,口吹艾火使其燃燒旺盛,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即迅速更換艾炷再灸,灸完後,不能按住施灸穴位,使身內邪氣隨艾火而發散,它是強烈刺激具有瀉的功能。多用於實症、熱症。


人體的陰陽是相對平衡的,如果陰盛,陽氣就會受損。如果陽盛,陰液就會受損,《黃帝內經》說「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陰陽蘊藏在身體的每一個部分,腎有腎陰腎陽,肝有肝陰肝陽,心有心陰心陽,脾有脾陰脾陽,胃有胃陰胃陽,肺有肺陰肺陽……身體每一個部分的陰陽都必須保持平衡,一旦某一個部位的陰陽失調了,那個部位就會出現疾病。

而艾灸是可以調和陰陽。


推薦閱讀:

何為陰虛?何為陽虛?
給大家分享一個脾腎陽虛的治療方法和方劑以及病人的心路歷程
怎麼判斷自己是腎陽虛和腎陰虛?
氣虛 血虛 陰虛 陽虛 的防治
腎陽虛的癥狀有哪些 腎陽虛的10個臨床表現【圖】

TAG:艾灸 | 陽虛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