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莊子是孔子的再傳弟子

莊子與孔子的關係,歷代並不大關注。

但歷代也有不少學者認為,莊子是孔子的再傳弟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小老子20歲。孔子問道於老子是在情理之中。

莊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宋國人,莊子比老子晚生182年。莊子生時已是孔子死後的110年。莊子深入研究孔子及其學派的學說亦在情理之中,何況莊子還是孔子的再傳弟子。

歷代有不少學者認為,莊子是孔子的再傳弟子。

其根據的是莊子的言論。

其一,如《莊子·田子方》:「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時;履句履者,知地形;綬佩玦者,事至而斷。君子有其道者,未必為其服也;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故以為不然,何不號於國中曰『無此道而為其服者,其罪死』?於是哀公號之五日,而魯國無敢儒服者。獨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門,公即招而問以國事,千轉萬變而不窮。」莊子曰:「以魯國而儒者一人耳,可謂多乎?」莊子把儒者理解為通曉天文地理人事的博學多術之人。王夫之《莊子解·田子方》評論說:「唯夫子之奔逸絕塵,為能獨立於儒門。」

其二,如《莊子·寓言》,莊子謂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時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九非也。」 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莊子曰:「孔子謝之矣,而其未之嘗言。孔子云夫?受才乎大本,復靈以生。鳴而當律,言而當法,利義陳乎前,而好惡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已乎已乎!吾且不得及彼乎!」這是說,莊子對惠子說:「孔子行年六十而與時俱化,始時認為對的,終而又否定了。不知道現在所認為對的,不就是五十九時所認為不對的!」惠子說:「這是因為孔子勵志用智的緣故。」莊子說:「孔子已經棄絕用智了,但他沒有說出來。孔子說了嗎?他從自然稟受才質,蘊含靈性而生。所發聲音合於韻律,所發言論合於法度。利義擺在面前,他的所好所惡正確而恰當。這不僅使人口服,而且使人心服而不敢違逆,從而確定了天下的法則。算了吧!算了吧!我還比不上他呢!」

莊子承認孔子「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即這不僅使人口服,而且使人心服而不敢違逆,從而確定了天下的法則。他心服口服地說自己「已乎,已乎!吾且不得及彼乎!」,是比不上孔子的。

其三,在《莊子·內篇》中關於孔子的言論,一見於《齊物論》,三見於《人間世》,三見於《德充符》,兩見於《大宗師》。孔子以客觀認同老莊學說的面貌出現。

其四,在《莊子·外篇·天下》中,莊子對儒家保存和傳播古代典籍作了肯定的評價。莊子說:

其明而在數度者,舊法、世傳之史尚多有之;其在於《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縉紳先生多能明之。《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其數散於天下而設於中國者,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

這是說,古時候的道術和法規制度,很多還保存在傳世的史書中。保存《詩》《書》《禮》《樂》中的,鄒魯一帶的學者和縉紳先生們大都知曉。《詩》用來表達志,《書》用來記載事情,《禮》用來規範行為。《樂》用來調和,《易》用來說明陰陽,《春秋》用來正名分。其散佈於天下百設立於中國的,百家之學還常常引用它。

其五,歷代學者都認為,莊子師承於子夏之門人田子方 ,而且都認為莊子認同孔子的學說,並且起過推波助瀾的作用。。

韓愈曰:「子夏之學,其後有田子方,子方之後,流而為莊周,故周之書,喜稱子方之為人。」(韓愈文集》卷四《送王秀才序》)。田子方之學子夏,而子夏為孔子之徒,孔子又為老子之弟子,故在學統上仍屬一派。清末,研究《莊子》三大家之一的劉鴻典,在《莊子約解》自序中說:「莊子受業子夏之門人,則是所學猶是孔子之道。孔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而心齋坐忘,直揭孔顏相契之旨。」

至於莊子認同孔子學說,蘇軾《莊子祠堂記》說:「余以為莊子蓋助孔子者,要不可以為法耳。」「故莊子之言,皆實予,而文不予,陽擠而陰助之,其正言蓋無幾。至於詆訾孔子,未嘗不微見其意。其論天下道術,自墨翟,禽滑厘,彭蒙,慎到,田駢,關尹,老聃之徒,,以至於其身,皆以為一家,而孔子不與,其尊之也至矣。」

邵博《聞見浚錄》:「謂莊子真詆孔子者,不獨不知莊子,且不知孟子者也。」

《讀庄雜說》:「南華者,以異說掃異說,而功在六經也。」

明·焦弱侯:《莊子翼·敘言》「世之學者,顧涾涾沸不少置,豈以孔子之言,詳於有,而老莊詳於無,疑其有不同者歟?爾,孔孟非不言無也,無即寓於有,而孔孟也者姑因世之所明者引之,所謂下學而上達也。彼老莊生其時,見夫為孔孟之學者,局於有,而達焉之寡也,以為必適於無,而後可以用有,於焉取其所略者詳之;以庶幾乎助孔孟之所不及。」

焦氏《筆乘》:「世儒之所執者,孔子之跡也,其糟粕也;莊子之所論者,其精也。釋氏之論酬恩者,必訶佛詈祖之人。夫以訶佛詈祖為酬恩,則皈依讚歎者為倍德矣。又孰知夫訶與詈者之至者乎?不然,秦佚之吊,嘗非老聃耳,栗林之游,又嘗自非矣,亦得謂之訾詆李耳、莊周乎?」

明·王夫之《莊子通·田子方·考索》(南宋·章如愚《群書考索》?,待考)曰:「子夏之後為田子方,子方之後為莊周,莊周之後為荀卿,荀卿之後為李斯。」

清·王闓運《莊子注·自敘》:「庄之合孔老,道同也」由是而言,莊子之學,既出於老,亦出於孔,是「融老孔而廣通之。」

清末·劉鴻典:《莊子約解》自序:「莊子受業子夏之門人,則是所學猶是孔子之道。孔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而心齋坐忘,直揭孔顏相契之旨。」

現代學者顧實《天下篇·講疏》:「所謂古之道術,即《大宗師》篇所記子祀、子輿、子來、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之徒也。子桑戶、孟子反,皆為孔門所稱,子琴張即孔子弟子也。然則莊子故孔子之後裔也。雖其訾詆孔子,比諸訶佛罵祖。然《寓言》篇莊子自言孔子年六十而六十化,……吾且不得及彼乎,則其心折孔子,故其深矣。」

這樣,認為莊子是孔子學派的傳人是有根據的。


推薦閱讀:

孔子對於新舊與是非的看法
節後上班的苦,只有窮人知道
孔子的老師
「申而論之」的出處是哪?孔子是否說過這句話?
選人用人有訣竅,古為今用最有效

TAG:孔子 | 莊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