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雪「嶄新的教育」系列報道一:教育救濟成人的生活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平台:平凡人王崇和她的朋友們 。

稿源:上海《新聞晨報》

記者:王崇

這一系列報道是我在6年前寫的。現在,因為有了微信服務號,重新編輯刊登。

回看這一系列報道,深深感慨那些為更好的教育努力的人。

特別是那些先行者,他們的熱情、直覺、行動,意義深遠,無法簡單在當代評斷。

唯有記錄。

關於教育,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談論。但如果我們足夠誠實,我們也許需要承認這樣一個事實:教育救濟成人的生活。

同樣的意思出現在上個世紀20年代,義大利教育家瑪利婭·蒙特梭利發現:兒童真實天性的展示不僅改變著教師,它深入到人的內心,逐漸改變人們。

那意思是,我們透過孩子的教育,發現了自己的問題。為了幫助孩子,我們學習並改變,最終我們被孩子拯救。

無論我們是否同意上面嚴酷的說法。在1995年,生活在中國西部寧夏的孫瑞雪和她的朋友們,在那裡創辦了她的第一所幼兒園。

2008年10月,她繼續北京、廣州相繼開辦幼兒園後的第13年,在上海,一所倡導同樣理念的「愛和自由」的幼兒園靜靜地開學了。

很自然的,生活在上海的我被這所幼兒園所吸引。於是,開始了長達6年的觀察與採訪。

回頭看這些採訪,不乏稚嫩和不成熟。但那些吸引我的東西,依然存在。甚至,經歷時間的沉澱,有些價值才剛剛顯現。

我知道,那是我的原因。我能看到什麼,只緣於我。

6年前報道的第一篇

一個「智力有問題」的小孩

「孫老師(孫瑞雪),那個小孩是不是智力有問題?」

一次教委來到幼兒園視查,突然一位教委的老師跑來這樣問孫瑞雪。孫瑞雪不明白髮生了什麼。「我問那個孩子多大了,他說兩歲,那孩子一看就6歲了。」

「我搞不清楚為什麼,就去問那個小朋友」孫瑞雪依然記得這個場景:「你為什麼和那個阿姨說你兩歲啊。」

那個小朋友說:「園長媽媽,他們太煩了,過來一個人就問你,多大了,叫什麼。我說我兩歲就再也沒有人問我了。

王崇:你怎麼看這個孩子。

孫瑞雪:在從事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我不斷見證天性獲得充分展現的兒童,在震撼和改變著教師和家長。

爸爸,

你應該學會面對你糟糕的情緒

「我大發雷霆的時候,女兒平靜地跟我說,爸爸你應該學會面對你糟糕的情緒,我目瞪口呆。她一點都不生氣,就這麼跟我說……」一位父親說。

這位父親是眾多家長中的一位,很多家長在孩子入園後,接受幼兒園的建議,開始記錄孩子的日常變化和自己的感受,幼兒園再給予反饋。

家長們發現,他們自己成為受益者。

「有一天我跟我女兒說了30多次對不起,我剛一動怒,我女兒說,請注意你的情緒,我就知道我確實沒調整好情緒。她把我搞得特別惱火,甚至對這個教育都產生了看法。但是我回頭一想,她把我給管住了。」

安全感究竟對孩子意味著什麼

「媽媽,你不需要找陳老師解決問題,這是我自己的事情。」女兒說。晚上臨睡前,杜彩霞有些焦躁。之前女兒告訴她,幼兒園的陳老師要求她向別人道歉,而她認為老師判斷錯了,不過最終她還是道歉了,雖然心裡有些難過。杜彩霞聽完後沒說話。她心裡有些不舒服,想著怎麼去找陳老師解決問題。

「媽媽,你知道為什麼我不讓你給我梳辮子嗎?」女兒對她說。

女兒這一問,杜彩霞知道,孩子看透了她的心思。

「那是因為我喜歡陳老師,我知道她很愛我;雖然她那樣處理問題,我心裡也會不舒服,但是我哭一會兒就好了。我會自己解決問題,我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在我和你聊天時,我會告訴你我的感受,但你不可以加上你自己的情緒去幫我處理問題。不過我不用你道歉,我知道你愛我。」說完以後女兒就入睡了。

極受震驚的杜彩霞到了半夜仍然睡不著。

我的孩子如此不同,她緊張而害怕

媽媽carey希望了解孫瑞雪在北京的一所幼兒園。第一次去幼兒園,她看到一個男孩兒遞給馬老師一顆糖,「我願意跟你分享」。「謝謝」。

旁邊一個叫阿里的男孩看到了,對那個男孩兒說:「我想分享你的糖。」「我不願意,我沒有了,這是最後一顆了」。

馬老師問阿里說:「你願意跟他分享你的糖嗎?」「哦」,阿里毫不猶豫地從書包里掏出自己的「綠箭」,好大一包,遞給男孩子,「我願意」。「我不喜歡這個。」「那我還有這個」,阿里把「綠箭」扔進書包,又拿出花生。

看到這個場景,carey流淚了。

「當時我的內心非常複雜,相形之下,我的孩子是如此的不同,她緊張、害怕,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她難以抑制自己的眼淚,「一直以來,我周圍的家人、朋友都認為我會教育孩子,孩子又有禮貌,又可愛。」

馬老師握住carey的手,阿里把她們的手分開,自己握著她們倆的手,再把carey的手交給馬老師。「是想安慰阿姨嗎?」

「他(阿里)把我的手放在他的臉上,什麼也不說,只是溫柔地看著我的眼睛。」Carey繼續說,「一個僅僅三歲的孩子,在那一瞬間讓我內心充滿感動。

再次述說時,carey仍然淚流不止:「我知道,我還有機會做一個真正的母親。」

對成人的啟蒙來自最初的觸動

陳春燕就職於孫瑞雪廣州越秀區恆福幼兒園,她無法說清楚這個教育究竟改變了她多少。「最初,我被一個名叫思源的男孩觸動。」

一天早晨,思源入園後,在戶外和幾個老師說起早上在家裡,爸爸媽媽如何吵架,如何摔東西的過程。「思源,爸爸媽媽是因為你的事情吵架嗎?」一位老師問。

「對,他們是因為我的事情,但吵架是他們的事情。他們之間沒有溝通好吵架了,這是他們的問題,需要他們自己來解決。」思源說完,開始與其他老師一起做遊戲。

思源的回答卻讓陳春燕發現了自己內心一直以來的問題。

「小的時候,父母也時常吵架。可是,從來沒有人告訴我,那是父母的問題,於是我總認為他們是因為我才吵架的。長大以後,偶爾知道他們吵架了,我也會想去調解、平息。只要知道他們吵架了,我就會焦慮,擔憂……」那天,思源的話讓她突然意識到,「這是他們之間的事情,這是他們之間的溝通問題,與我沒有關係……」

一位教師的恐懼

「我從來沒有擁有過自由,所以才擔心給孩子太多自由會怎樣。我在想:一個從來就沒有得到自由的成年人,到底能給孩子多大的「愛和自由」的空間?我有這種愛的能力嗎?該怎樣去實施這種愛和自由呢?我有些不自信。」剛開始接受教師培訓的時候,一位來自其他幼兒園的張麗甚至有些恐懼。「我知道我回去將面對多大的難題,家長觀念的改變,自己學習的不足,我自己所在幼兒園對我的看法,我回去該怎樣安排?」她覺得首先要做的是:改掉暴躁的脾氣,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和孩子。

「我知道這條路並不好走,改變自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張麗說,「但是每個人都渴望得到愛和自由。」

教育者必須「死去」

很自然的,我的目光開始聚焦於這個教育的創辦者孫瑞雪。

我看到她的簡介。孫瑞雪,1962年生。當過教師和編輯。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心理學、教育學研究。90年代初開始系統引進、實施國際蒙特梭利教育並開始實踐新教育法本土化,發起和倡導「愛和自由」、「規則和平等」教育精神。在銀川、北京、廣州、上海四地建立教學基地,並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科學教育法的傳播工作。

我想知道更多。

我們坐在華師大的一個咖啡廳里。「怎麼會決定自己創辦幼兒園?」我問。「有一篇文章把我震撼壞了:一個美國娃娃五年不上課,最後一年學完了五年的內容。這使我相信,教育還有另外的模式。」寧夏人孫瑞雪說孩子還是習慣說娃娃。這對我來說,好像賦予了孩子另外的意義。

很快,我們的對話開始進入另一個領域:教育者必須「死去」,然後和受教育者一起「重生」。

我請她多說說。

「兒童從0歲到18歲,這18年兒童建構了一個在思想、情緒、心理等方面完整的自我,儘管這個過程要依賴環境,但是這個過程完全是兒童自己創造的。就是因為這件事太自然太普遍了,所以被忽略了。」

我感謝「新父母」,

他們讓孩子過有尊嚴的生活

時間流逝。距離第一次發現上海新梅幼兒園並採訪孫瑞雪,已經有6個年頭。很多事在發生。

2014年,我坐在北京孫瑞雪的家中,再次與她面對面。在開始採訪她之前,我告訴她一件我看到的小事。

在孫瑞雪上海新梅幼兒園小區旁的閔行龍茗路上一家拉麵店。四個大人帶著一個小孩走了進來,坐下,等待食物。突然,孩子因為椅子沒有靠背而跌落在地,大聲哭泣。坐在孩子身旁的大人立刻將孩子抱起並重新幫助他坐在座位上,同時告訴他要看好……女士越說,孩子越哭得傷心。坐在孩子對面的大人對孩子說:「小姨很心疼你,她有些著急。你從椅子上掉下來一定很害怕,媽媽抱抱你。」說著,她抱起孩子,走出拉麵店。五分鐘後,媽媽抱著孩子重新回來,孩子一臉愉悅。

如果沒有猜錯,這位媽媽一定接受過孫瑞雪教育機構的培訓,或者聽過孫瑞雪的課。她了解孩子的情緒,不著急,有辦法。

孫瑞雪聽了後,沒有說話。片刻的沉默之後,她對我說:王崇,謝謝你告訴我這些,真好。

王崇:你在想什麼?

孫瑞雪:我突然很感動,覺得這個世界真的變了。

王崇:你的眼淚?

孫瑞雪:我挺感謝這位媽媽的,也非常感謝能夠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孩子的父母們。

王崇:你感謝他們什麼?

孫瑞雪:感謝他們讓孩子過有尊嚴的生活。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吐槽大會: 在冒犯的邊界,我們講段子|長報道
跨國「倒爺」遠征記(二)---倒爺系列報道(七)
【英國】威廉王子大婚的八卦報道
10招讓你睡得香(詳細報道)
封面報道 | 吳宇森重生

TAG:生活 | 教育 | 成人 | 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