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古建築不如歐洲石制教堂宏偉高大?

為什麼中國古建築不如歐洲石制教堂宏偉高大?

2015-05-21 17:54系統分類:其他博文專業分類:建築設計瀏覽數:5015

內容來源:知乎網

轉自:《建築技藝》雜誌

知乎上的問題:

前提一:歐洲有許多古代建築留存至今。 前提二:其中如教堂、宮殿等許多都非常宏偉高大。 問題一:中國古代有無同樣宏偉高大的建築?這樣的風格在歷史上是否普遍?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問題二:中國這樣的建築為何傳世的相對較少?是那些原因造成的?

Kane,天下設計,直久必弧,弧久必直。

題主真正想問的,我猜應該是為什麼我國的建築是這麼高的:

而國外的建築是這麼高的:

如你們所見,太和殿和科隆大教堂都是很宏偉的,由於科隆大教堂的圖片是遠距離拍攝,你們甚至會覺得太和殿更宏偉一點。但是實際上,35米的建築和150米的建築比高大宏偉,是肯定要吃大虧的。同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像太和殿,觀音閣(也被知友提到),祾恩殿這些建築,單體規模上確實無法和歐洲的教堂相提並論。我說了這麼多,還是沒談到為什麼,因為有些話是為了答題,有些話則是為了矯正一些人一看到東西方對比就會盲目出現的愛國主義情緒。有的人答題的時候總是一拍腦門,哦我們國家有過麟德殿,而且很宏偉,就來對題主說:你見識少,我們有麟德殿。但是你們難道不應該再看看歐洲的建築,是不是在體量上要比麟德殿還要宏偉許多,再來跟題主說這番話呢?

這樣體量的建築,中國3000年也沒出過一個(麟德殿也沒這麼大)。歐洲說遍地都有太誇張,但是要數和它體量差不多的,用十個手指頭也不夠。所以從普遍意義上說,中國古代建築的確不如歐洲古代建築那樣高大宏偉。中國除了僅存在了18年的永寧寺塔(147m)以外,我還不知道有第二個高度超過100米的建築。又,除了塔這種邊緣建築外,經常使用的建築如宮殿,樓閣,廟宇,祠堂,祭壇,民房等,超過20米的都不多了。太和殿35米的高度,還是算上了將近10米的台基高度,實際有使用功能的部分,不過25、6米。與西方動輒100米往上的教堂來比,在體量上確實是小巫見大巫了。------------正經答題的分割線------------數量這個詞,恰好可以被分為數和量兩個單字,用在中西方建築對比的問題上很恰當。當要求建造一個使用功能複雜,體量龐大的建築時,中國的匠作們更注重增加數,也就是類似的小型建築單體,多造一些,水平鋪開,貼著地面向四方延伸;西方的建築師更注重增加量,也就是體量。或水平,或垂直生長,一個單體往往大的驚人。這個結論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對於為什麼卻很模糊,這就是我這個答案要說明白的問題,但是一開始,還是要把這個現象拿出來,給讀者一個直觀的印象。否則跳過是不是直接說為什麼,我就是耍流氓了。為了更加形象,就直接引用 @Chilly答案中所提到的幾個建築來說明。1.巴黎聖母院:

應縣木塔的高度(67m)大概和巴黎聖母院(68m)差不多,但是別忘了後者還有120米的進深,關於西方的建築,尤其是主教堂為什麼要建得如此高大的問題,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簡單的概括成對天堂和神的向往來給外行人解釋也未嘗不可,但是實際上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如果展開說又是一篇新的長篇大論了,所以這個答案里我會對這些原因做簡單地回答,但即便是簡單的回答,也要暫且按下不表,放到後面統一解釋,不要打我,因為如果放在這裡就解釋了,會破壞這個答案的邏輯性。現在的重點是形象的比較增加數和增加量的問題。2.威尼斯總督府:

看這個建築的立面可以辨認出這是一座哥特式建築(感謝知友 @sheeq kudo 的指正,寫原答案時我匆匆看了一眼,說成是比薩羅曼式)。它也是靠增加體量來擴展功能的,我們來對比一下同樣階級立場的恭王府:

外觀類似的小型建築單體,多造一些,水平鋪開,貼著地面向四方延伸。3.法國盧浮宮

盧浮宮經常被用來和故宮對比,因為它們代表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相對於主教堂,盧浮宮作為一個宮廷建築在體量上是很溫和的,在歐洲,一旦建築不涉及到宗教和神權,它的尺度就會趨於正常,比如威尼斯總督府和盧浮宮。盧浮宮總體只有3層,但是水平方向鋪開,體量很大,容納了所有的功能。和我們國家同等階級地位的紫禁城在增量方式上的對比:

和恭王府一樣,外觀類似的小型建築單體,多造一些,水平鋪開,貼著地面向四方延伸。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西方是增加量,而我國是增加數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分開談,因為雖然兩者看上去是對立的,但是理由卻不能一一對應,如果混在一起說,也沒什麼邏輯,所以我們分開談。首先得回答為什麼西方建築增加量。四個主要原因:第一,追求紀念性(或者神性)。上面我說,追求神性並不是唯一的原因,但是一開始還是要肯定追求神性的問題,因為這算是一個重要的內因,我們都知道西方世界的封建時期和我們國家很不一樣,他們有教皇和皇帝兩個元首,兩人地位差不多,有時教皇大,有時皇帝大,但是一般情況是教皇大,皇帝登基還要跑到教皇那加冕才行,所以歐洲最隆重的建築就是教堂,而教堂要凸顯紀念性,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在進深和高度上增加體量,若是要鑽研為什麼體量向上顯得有紀念性,我們可以另開一題討論。因為一解釋就要扯到紹塞爾金字塔以及歐洲文明的源頭問題,什麼事一旦扯到埃及人,就不太好解釋了。總之只要知道,在建築領域,大而簡潔的幾何形體會散發紀念性。而一個最基本的邏輯是——如果你想讓建築顯得很大,那首先它必須要真的很大才行。我們來看一看公元118年建造的萬神廟的內部空間,高度大概在43m左右,用尺度巨大的單一幾何形體表現紀念性:PS:當時我國還是東漢時期。

第二,古羅馬混凝土技術的發明和理論水平的發展。古羅馬,在建築史上是一個極其變態的存在,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發明了混凝土技術。2000多年前,全世界都用泥土,木頭,石頭來建房子的時候,混凝土技術的應用是一個逆天的存在,上面萬神廟的穹頂就是用混凝土澆築的,如果沒有混凝土澆築技術,西方的教堂不可能如此體量龐大。同時幾何學的發展也為更複雜的建築形體的出現創造了條件,羅馬人很早就會畫建築的平立剖和透視圖。和今天的施工圖別無二致。而我們國家不注重數理科學,就吃了大虧。

第三,西歐建築結構是一個不斷創新和發展的過程。西方人在處理建築結構時的技術發展也使得大體量建築不斷出現。為什麼技術好了就要造的高呢?看上去二者並沒有邏輯聯繫,但是如果結合第一個原因(追求紀念性)來看,建築技術的提高就可以說是教堂建築越來越高的一個主要原因。自從君士坦丁堡陷落以來,歐洲建築技術的恢復和發展使得一種雙圓心尖矢券結構,也就是我們常見的,哥特式的尖頂盛行起來:

這是一種非常優美的結構形式,好處很多,主要是讓主教堂的結構變得輕盈,不要問我為什麼,因為和埃及人一樣可以另開一題了,而且即便另開一題,也需要結構工程的專業人士來解答,只要知道它讓主教堂變得輕盈。變輕了之後,才可以繼續增加高度,這不難理解,否則沉重的屋頂會把高高的牆向側面推到。我們看到的大量哥特式教堂,都是用這種尖矢券的結構支撐的,比如巴黎聖母院,蘭斯主教堂,米蘭主教堂等等。而在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占庭帝國滅亡後,其發明的帆拱——鼓座——穹頂的結構體系也傳入歐洲。如圖:

這種結構形式是和哥特式教堂完全不同的形式,所以雖說都是所謂的石頭建築,但是結構手法是有天差地別的,這種結構體系在文藝復興時期,被建築師伯魯乃列斯基進行改造,結合哥特式的尖券,應用在佛羅倫薩主教堂穹頂上,圖上面貼過了,為了你方便,我再貼一次好了:

這個穹頂的建造是歐洲建築史的文藝復興時代開始的標誌。而這樣的結構形式,建築想不高大威猛都難。由於結構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形式的教堂要造的比舊教堂高,才能凸顯新結構的優越性。到了聖彼得大教堂的時候,其尺度已經超越了我們國家所有建築能想像的範圍。

這樣的尺度,在我們國家是從沒有出現過的,哪怕是最大的麟德殿也沒有這麼巨大,因為這是神的尺度,是體現崇高感的方式。第四,西歐環境條件不允許建築群的出現。中世紀之後的歐洲,沒有創造大量建築群的條件。因為西羅馬被日耳曼民族滅亡後,分裂成了一個一個的小領地,城市就那麼大,不可能為了一個建築群而浪費那麼多的土地,中世紀的歐洲城市,民居也都是幾層的小樓,都是要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的。至於教堂,更不能造成建築群的形式。我也想像不出一個建築群形式的教堂是個什麼樣子。再回答為什麼我國是增加數:我想從一些實際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而不是單純的跟你說我們國家的文化就是這樣,因為文化,禮制上的內容,你知道的也不比我少,所以我只從實際使用的角度來談一下,增加數量比增加體量有哪些優勢。也會附帶一些禮制和文化的內容。

第一,中華民族沒有造高大建築的動機。西方的教堂別看100多米高,它只有一層,為的是凸顯神性,是按著神的尺度設計的。我們不必要這樣,因為和西方不同,我們沒有要崇拜的神,我們總是祭天,但是這個天,不代表一個具體的偶像,和耶穌不一樣。我們有些泛神論的意思。所以我們沒有必要,沒有慾望,也沒有能力去造一個能容納天的建築,要祭天怎麼辦?答:最好的紀念碑就是天本身。

(知友 @謝東方 指出,祈年殿是祁谷之所,而祭天之所在圜丘,也就是上面這個圓形祭壇,其實比祈年殿的視野更棒,更純粹,所以更換成圜丘的圖片)所以說我們的老祖宗是非常有智慧的,西方人的思維很直,我崇拜上帝,就要造一個接近上帝尺度的房子,但是我們不一樣,我們祭天,就造一個小建築來襯托天的廣闊。西方人造房子的智慧體現在技術上,我們的智慧體現在哲學上。把天空變成了建築的一部分,這就是我們的建築和自然的關係——天人合一。西方是和自然搞對立,是意欲征服自然,我們的老祖宗早就發現我們無法征服自然,我們要融入自然。我們的建築和自然環境的關係一向是很和諧的。所以如果把天空也作為一個參照物的話,那我們的建築格局可是要大很多了,因為房子造的再大也是有限的,但是天空卻沒有盡頭。拋去宗教建築,其他的建築也沒必要造得高大。最有潛力造得高大的是宮殿,我們國家的封建社會是君主專制,沒有教皇,皇帝最大。所以皇帝是最有造高大建築的動機的。但是皇帝想:我造的那麼高幹嘛呢?古代沒有電梯,不管蓋幾層,都是要爬樓梯,多層建築在便捷性上不如單層的建築好用,我們最不缺的就是國土資源。而且造一個二層的建築,也要比造兩個單層建築更貴,更麻煩,不接地氣。而且而且,多層的建築無論召集百官開會,還是做各種文體活動,都不方便。所以單純為了求高,造一個很多層的宮殿是不划算的。那麼為什麼不像西方教堂那樣,讓宮殿也是一層,然後增加層高呢?把單層建築做的很高,是很浪費材料的,所以首先你要有一個把單層建築做的很高的理由,這個理由一定是為了達到某種場所感,或者說空間效果,教堂為了凸顯紀念性,做的很高,空間很神秘壓抑,但是政治場所和紀念場所是不同的。皇帝想我還活著呢,你搞得這麼紀念性這麼強,好像我已經崩了一樣。同時,把氣氛搞得神秘兮兮也不利於辦公。最後,我們的房屋形式也是橫向的構圖,如果單純的把牆加高,這個審美的感覺也被破壞了。比如這個:

尺度會失調,就不和諧了,也不天人合一了,這是不行的。第二.禮教之制。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即便是皇帝,也得遵守傳統的禮教之制,我們的文化講究中庸之道,皇家建築也是中庸的,所謂「百尺為形」,就是說建築要有個尺度,不能太大,不能太小,要和人的尺度相配合。而我們建築在開間數,斗拱跳數,屋頂形式,甚至彩畫式樣都是分等級的,不能亂造。皇帝之下,沒人敢於僭越,造一個比皇家建築還高大宏偉的房子。所以民間也沒有大房子。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我們的建築是給人用的,西方的教堂是給神用的,意義不同。我國古代的皇家建築,也很宏偉,但是這個宏偉大多是指群體規模,至於建築單體,相對西方的教堂,就相當的謙虛了。第三.受儒家思想影響,建築藝術在我國地位不高。梁思成先生曾在《中國建築史》中感慨:「古代統治階級崇尚儉德......故以建築為勞民害農之事......而宮館、台榭、第宅、園林、則抑為君王驕奢,臣民侈僭之徵兆。古史記載或不美其事.......遂使建築活動以節約單純為是......匠作之活躍進展,乃受若干影響。」我國古代建築學地位不高,是早在孔子的年代就定了基調的。《周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孔子:「君子不器。」這對建築的影響太大了。儒學認為君子應該求普世之道,不能只滿足於學幾門手藝,其實是追求一種很偏執的精英文化,讀書人就應該以當官從政為志向,否則就是」虛負凌雲萬丈才,一身襟袍未曾開「,等於白活了。不只是建築方面,這種思維方式使得除了當官以外的所有職業都沒法獲得前者的社會認同和社會地位。比如去南陽看武侯祠和張衡墓的規模,就知道在古代中國,出世從政,成就功名比起其他職業有多麽大的優越性了。中國建築「安於新陳代謝之理」,一直沿用木材,沒有像世界其他民族那樣發展石建築,也是受儒家思想影響。這個結論可以一直推到商周時期。永恆是古代全世界民族都渴求的話題,但中國人顯然不這麼看,這個思想意識早在3000年前便已經紮根了,《易經》告訴我們沒有永恆的事物,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本身,這是異於世界其他民族的哲學觀念,更強調此岸,而非彼岸,所以導致了我們民族對待建築就是一種實用主義的態度,能滿足今天的需要就好,其他的學科也是如此。這樣的實用主義思維,建築的身份,就只能是一個工匠活計,所以我們的建築自秦漢以來3000年不變,只發生過一些細節的變化。地位不高,不被重視,也就難言發展了。第四.建築材料和技術的限制。在技術上,木頭想要實現比混凝土還大的跨度是很難的,我們的建築開間都不大,就是因為木材的強度不夠。唐朝是我國巨大建築井噴的時期,實在是和國力強盛有莫大的關係。唐朝以後,我們的社會整體走了下坡路,皇帝往往都沒錢,有的時候也不是不想造大,恐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到了明朝,材料來源也成了問題,前朝把巨木都砍光了,巨大的木料已經很難找到了,後來的宮殿,所用的柱子都是小木料拼起來的,也就徹底喪失了做大做強的機會。技術的限制還包括科學水平的落後,我們的物理學,數學都沒有足夠的發展,工匠也不懂透視法,而且工匠的文化水平低,大多都不識字,識字的士大夫又大多不懂建築,所以我們很少有建築理論著作問世。(想想文藝復興時期的米開朗琪羅,拉斐爾,伯魯乃列斯基,貝尼尼,達芬奇,太多的全才,他們推動了西歐建築科學的飛速發展。)千百年來,都使用同一種建築形式,未曾求變。所以在通往大體量的道路上,我們的理論發展和技術發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約,建築單體不如西方建築高大宏偉也就不足為奇了。以上。-----------------------------------------------------這個答案得到這麼多的贊,是我一開始萬萬沒想到的,我剛在評論區和 @Chilly講,這個問題其實很大很大,如果真要全面論述,恐怕要寫一本書了,我也是萬萬沒有能力做到的。在開始提筆的時候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我只挑了幾個普遍性的觀點來解釋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東西方建築在增量方式上的差異,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都是很局限的。再談下去,就不是談建築,而純粹是談文化和哲學了。我把答案的範圍盡量保留在建築領域,不過多的涉及別的原因,因為我現在了解的也都是皮毛,也沒能力把所有的問題都談好。-----------------------------------------------------看了評論區的好多回復,以及吵架,我深深地感覺到有些知友對我國傳統建築的看法是有失公允的,嘗試去解釋,但是發現很困難,索性就不再理睬。放到這裡統一說一下。很多人把我國建築發展滯後簡單歸結於技術滯後,說哲學是科學的避難所。這是不客觀的,因為建築技術發展與否,是一件腦袋決定屁股,意識決定行為的事兒。我們的建築不起眼,根本原因還是思維方式的問題,後來技術和材料源都跟不上更多的是一種積重難返。但歷史上,宋遼之前,只要我們想建高大宏偉的建築,是可以建的出來的,很多知友都舉例說明了這一點。而且拱券技術我們也在漢代就已經有所應用,和古羅馬大致同期,這正充分說明了大多數時候,不是我們沒能力建,而是受諸多思想因素的限制,沒有去建造的動機。我的原答案也是將技術限制作為其中一個原因來解釋的。建築是複雜的,任何現象都是原因的集合,籠統的說我們技術不如西方先進,難免偏頗了。


推薦閱讀:

竇文濤:民眾對房子的怨已是中國民間第一怨
拿破崙的中國情愫
振聾發聵:百年中國為何喪魂落魄?
(1)中國科學家年底薪80萬反映啥
我愛大中國

TAG:建築 | 古建築 | 中國 | 歐洲 | 中國古建築 | 教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