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新知]女人這部位竟是生命線千萬不能斷
脖子上有條「生命線」 它的作用是什麼?
1.為大腦供血
從後腦勺到肩膀上方的鎖骨,都屬於脖子的「疆域」。它的兩側分布著頸動脈,又與椎動脈一起負責大腦的血液供應。頸動脈為大腦提供80%以上的供血,我們可以在喉嚨突出部分兩側大約5厘米的地方,觸摸到它的跳動。
2.構成免疫防線
脖子里分布著密集的淋巴結與神經干。病毒、細菌最易侵犯呼吸道和口腔,受到感染的淋巴液迴流時,第一站就是脖子。
3. 脖子里的神經調節全身
大腦發出的神經都要經過頸部下行,其中8對脊神經支配人體的運動和感覺。
4.對腦神經調節
血壓、呼吸和胃腸蠕動;交感神經能使人心跳加快、肢體血管收縮、讓人出汗等;副交感神經興奮能使人心跳減慢、變弱。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脖子還是全身經絡的貫穿之處,脖子後面的風池、風府、大椎穴等穴位,是養生保健的「要點」。
其中,頸椎起到支撐脖子里這些生命要道的作用,是一條重要的「生命線」,一旦受傷,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除了脖子痛、頭暈等頸椎病常見癥狀外,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也可能是頸椎病引起的。
頸椎病會引起哪些疾病?
高血壓
頸椎病可能致使血壓忽高忽低,尤其以血壓升高為多。這與頸椎增生的骨質刺激椎管內交感神經有關。這類高血壓有些「特別之處」。患病初期,患者的血壓升高或降低,往往與頸椎病發作同步。有數據顯示,這類高血壓多發於40~50歲,男性多於女性。
胃病
有部分頸椎病患者的頸椎骨刺會刺激內臟神經,讓大腦誤以為人體進食,促進胃酸分泌,出現食慾增強、灼熱燒心、反酸噯氣、飢餓時疼痛等類似胃潰瘍的癥狀。如果是抑制胃腸分泌和蠕動的神經受到頸椎骨刺的刺激,便會出現不思飲食、腹脹不適、打嗝噯氣、上腹隱痛,甚至噁心、嘔吐等一系列癥狀。
視力障礙
比較嚴重的頸椎病,可能引起視力下降、視力模糊、眼睛酸脹、怕光、流淚等癥狀。不少患者頭頸部長時間處於某種不良姿勢時,就會出現視力障礙。
乳房脹痛
患者開始會覺得一側乳房或胸大肌間斷隱痛或刺痛,向一側轉動頭部時最為明顯,有時疼痛難忍。頸性乳房脹痛高發人群包括長期伏案工作的女白領,肩部長期負重的女工人,以及易遭受外力損傷的女運動員等。
此外,頸椎病還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吞咽困難等問題。這些問題多在頸椎病得到有效治療後減輕甚至消失。因此,如果發現以上癥狀,常規治療不能有效緩解,建議請醫生診斷,看是否有頸椎病。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很多人都因為長時間保持姿勢不變,感到身體不適,甚至是骨骼疼痛。這不是小毛病,日積月累就會引發頸椎病。那我們要怎麼發現頸椎病呢?
檢查
1.頸椎病的試驗檢查
(1)前屈旋頸試驗
令患者頸部前屈、囑其向左右旋轉活動。如頸椎處出現疼痛,表明頸椎小關節有退行性變。
(2)椎間孔擠壓試驗
令患者頭偏向患側,檢查者左手掌放於患者頭頂部、右手握拳輕叩左手背,則出現肢體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傳遞到椎間孔變小,有根性損害;對根性疼痛厲害者,檢查者用雙手重疊放於頭頂、間下加壓,即可誘發或加劇癥狀。當患者頭部處於中立位或後伸位時出現加壓試驗陽性稱之為Jackson壓頭試驗陽性。
(3)臂叢牽拉試驗
患者低頭、檢查者一手扶患者頭頸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這稱為Eaten試驗。如牽拉同時再迫使患肢作內旋動作,則稱為Eaten加強試驗。
(4)上肢後伸試驗
檢查者一手置於健側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於患者腕部,並使其逐漸向後、外呈伸展狀,以增加對頸神經根牽拉,若患肢出現放射痛,表明頸神經根或臂叢有受壓或損傷。
2.X線檢查
正常40歲以上的男性,45歲以上的女性約有90%存在頸椎椎體的骨刺。故有X線平片之改變,不一定有臨床癥狀。現將與頸椎病有關的X線所見分述如下。
(1)正位
觀察有無樞環關節脫位、齒狀突骨折或缺失。第七頸椎橫突有無過長,有無頸肋。鉤椎關節及椎間隙有無增寬或變窄。
(2)側位
①曲度的改變
頸椎發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彎曲。
②異常活動度
在頸椎過伸過屈側位X線片中,可以見到椎間盤的彈性有改變。
③骨贅
椎體前後接近椎間盤的部位均可產生骨贅及韌帶鈣化。
④椎間隙變窄
椎間盤可以因為髓核突出,椎間盤含水量減少發生纖維變性而變薄,表現在X線片上為椎間隙變窄。
⑤半脫位及椎間孔變小
椎間盤變性以後,椎體間的穩定性低下,椎體往往發生半脫位,或者稱之為滑椎。
⑥項韌帶鈣化
項韌帶鈣化是頸椎病的典型病變之一。
(3)斜位
攝脊椎左右斜位片,主要用來觀察椎間孔的大小以及鉤椎關節骨質增生的情況。
3.肌電圖檢查
頸椎病及頸椎間盤突出症的肌電圖檢查都可提示神經根長期受壓而發生變性,從而失去對所支配肌肉的抑制作用。
4.CT檢查
CT已用於診斷後縱韌帶骨化、椎管狹窄、脊髓腫瘤等所致的椎管擴大或骨質破壞,測量骨質密度以估計骨質疏鬆的程度。此外,由於橫斷層圖像可以清晰地見到硬膜鞘內外的軟組織和蛛網膜下腔。故能正確地診斷椎間盤突出症、神經纖維瘤、脊髓或延髓的空洞症,對於頸椎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具有一定的價值。
病因
1.頸椎的退行性變
頸椎退行性改變是頸椎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間盤的退變尤為重要,是頸椎諸結構退變的首發因素,並由此演變出一系列頸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變。
2.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
近年來已明確頸椎管內徑,尤其是矢狀徑,不僅對頸椎病的發生與發展,而且與頸椎病的診斷、治療、手術方法選擇以及預後判定均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有些人頸椎退變嚴重,骨贅增生明顯,但並不發病,其主要原因是頸椎管矢狀徑較寬,椎管內有較大的代償間隙。而有些患者頸椎退變並不十分嚴重,但癥狀出現早而且比較嚴重。
3.慢性勞損
慢性勞損是指超過正常生理活動範圍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時值的各種超限活動。因其有別於明顯的外傷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視,但其對頸椎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及預後等都有著直接關係,此種勞損的產生與起因主要來自以下三種情況。
(1)不良的睡眠體位
不良的睡眠體位因其持續時間長及在大腦處於休息狀態下不能及時調整,則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
(2)不當的工作姿勢
大量統計材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強度不高,但處於坐位,尤其是低頭工作者的頸椎病發病率特高,包括家務勞動者、刺繡女工、辦公室人員、打字抄寫者、儀錶流水線上的裝配工等等。
(3)不適當的體育鍛煉
正常的體育鍛煉有助於健康,但超過頸部耐量的活動或運動,如以頭頸部為負重支撐點的人體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頸椎的負荷,尤其在缺乏正確指導的情況下。
4.頸椎的先天性畸形
在對正常人頸椎進行健康檢查或作對比研究性攝片時,常發現頸椎段可有各種異常所見,其中骨骼明顯畸形約佔5%。
如何預防頸椎病
近年來,患頸椎病的人群逐漸增加,尤其是長期在辦公室辦公的人員,長期坐著使頸椎長時間處於某些特定體位,易於發生頸椎病。那麼,如何預防頸椎病呢?這是很多人都在關注的問題,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坐姿正確
要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坐姿要正確,使頸肩部放鬆,保持最舒適自然的姿勢。辦公室工作者,還應不時站起來走動,活動一下頸肩部,使頸肩部的肌肉得到鬆弛。
2.活動頸部
應在工作1~2小時左右,有目的地讓頭頸部向前後左右轉動數次,轉動時應輕柔、緩慢,以達到各個方向的最大運動範圍為準,使得頸椎關節疲勞得到緩解。
3.抬頭望遠
當長時間近距離看物,尤其是處於低頭狀態者,既影響頸椎,又易引起視力疲勞,甚至誘發屈光不正。因此,每當伏案過久後,應抬頭向遠方眺望半分鐘左右,這樣既可消除疲勞感,又有利於頸椎的保健。
4.睡眠方式
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低。枕頭:中央應 略凹進,頸部應充分接觸枕頭並保持略後仰,不要懸空。習慣側卧位者,應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不要對著頭頸部吹冷風。
5.避免損傷
避免和減少急性頸椎損傷,如避免猛抬重物、緊急剎車等。
來源:三九養生堂
推薦閱讀:
※健康新知——如何防治心肌梗死(一)
※健康新知:六大妙計讓你遠離失眠
※李氏傳統自然醫學 養生新知
※Extreme clicking for efficient object annotation
※淡定地宣洩憤怒—《新知客》—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