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國小城窺探凱里如何無中生有做旅遊

窺探凱里如何無中生有做旅遊

如果古城成為酒吧一條街、歌廳一條街,成為年輕人追求時尚、追求放縱的選擇,我認為這是古城的悲哀,是商業開發模式的悲哀。當代古城應當是煙塵滾滾的時代變革中對昔日繁華的懷舊,應當是遠離都市僻靜處的並不冷淡的熱鬧,應當是人類心靈疲憊後並不放肆的休憩。

2014.08.18作者:李壯 (鳳凰城市與旅遊研究院研究員 鳳凰網旅遊頻道編輯)

核心內容

  • 1

    凱里市"貴州省東線遊客集散中心"這一定位,應該說直接把凱里市旅遊盤活了。

  • 2

    凱里制定了一個旅遊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總結起來叫做"一心、兩帶、三園、多點"。

  • 3

    產業聚集引來的是更多的遊客和人群關注,這比散落於各處單兵作戰得到的效益和影響力要大許多。

  • 4

    李孟群說,她一定會努力把住這個口,不會把下司古鎮建成一個純商業化的東西。

  • 凱里民族文化園    編者按:凱里文旅圖變

    凱里市是貴州省黔東南州的州府,坐落於雲貴高原的苗嶺山麓和清水江畔。這次去凱里市是因為凱里正在舉辦原生態民族文化旅遊節,這個節慶到今年已經舉辦七屆了,在之前的幾屆中成功推出了「古城鎮遠」、「天下西江」、「肇興侗寨」、《銀·秀》舞台劇等我們所熟知的旅遊品牌。

    在今年的節慶里,黔東南州和凱里市政府依然從上至下積極且忙碌地要推他們新的東西,其中有下司古鎮、苗侗風情園、巴拉河鄉村旅遊帶、凱里民族文化園和舟溪雲谷田園等。

    凱里原本是個旅遊資源並不豐富的縣級市,按說並沒有發展旅遊的資本,但是凱里根據當地具體情況,認真分析優劣勢,制定了一個發展凱里旅遊的三年行動規劃,把凱里市定位為「貴州省東線遊客集散中心」,同時把距離凱里半小時車程的景區景點都劃歸為凱里市統籌開發。

    凱里市的這一定位,應該說是直接把凱里市旅遊盤活了。客源是發展旅遊的第一要務,凱里作為集散中心輕而易舉地解決了客源問題,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把遊客留在凱里。為此他們制定了「兩帶」、「三園」、「多點」的策略。

    兩帶是指濱江生態景觀旅遊帶和巴拉河鄉村旅遊產業帶。三園是指舟溪現代農業觀光旅遊產業園、小高山苗侗風情產業園、中國(凱里)民族文化產業園。幾年來他們一直在努力的開發建設這些帶點,如今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本專題從凱里轉變旅遊發展思路開始,首先描繪了凱里的旅遊大格局以及制定的整體戰略,然後重點分析了凱里苗侗風情園綜合體以及下司古鎮的開發建設。即從總體規劃戰略到聯動產業發展狀況再到文化升級最後到古鎮開發這一思路來分析和探討。

    凱里苗侗風情園是本專題重點分析的文旅綜合體項目,通過分析我們發現這個綜合體其實不止是包含了文化和旅遊,同時也包含了銀飾、刺繡的加工生產等工業產業,這一產業是黔東南的一項重要產業。通過產業鏈條的完善,這個產業園就避免了旅遊淡旺季對園區商戶的影響,即便遊客不充足,商戶也可以進行銀飾刺繡加工生產,從而不至於收入有太大波動,這也是值得其他在建綜合體借鑒的地方。

    下司古鎮是凱里市今年重點打造的文旅項目,目前已經在開發建設中,但是對於下司古鎮的未來走向,有關當局也顯得有些迷茫,他們不想把下司古鎮打造成鳳凰古鎮的模式,但是確定的是要保留下司古鎮的「原生態」面貌。

    對於古城鎮的開發建設,我的一個務虛的建議是:當代古城鎮應當是煙塵滾滾時代變革中對昔日繁華的懷舊,應當是遠離都市僻靜處的並不冷淡的熱鬧,應當是人類心靈疲憊後並不放肆的休憩。

    凱里創新思路做旅遊

    當我對凱里下司古鎮、苗侗風情園等了解的更多後,我發現他們不僅僅是景區景點而是一個個複雜的文化旅遊綜合體,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從貴陽到凱里的路上,我在車窗里不止一次看到凱里市的宣傳標語,寫著「把凱里打造成為國際旅遊城市和山水田園城市」。

    如果一個地方想要打造旅遊城市,首先應該有旅遊資源,但是凱里和周邊的雷山、鎮遠、台江、麻江、丹寨等縣相比,顯然並沒有顯眼的和特色的旅遊資源。在兩年前凱里甚至沒有一個A級景區和像樣的承接旅遊團隊的地方,以那時的狀況怎麼可能提出要打造「國際著名旅遊城市」這樣高端的想法,但是兩年後,凱里正在踐行著這一看似不可思議的發展戰略。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他們的做法在於無中生有,在於整合旅遊資源,在於跳出凱里以「大凱里」思維思考旅遊發展問題。

    無中生有做旅遊

    凱里制定了一個旅遊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總結起來叫做「一心、兩帶、三園、多點」,如果細看的話,每一個都是產業鏈相對完整的綜合體形式,從凱里市城市綜合體集群建設的角度來看,這些旅遊綜合體也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例如,凱里城市綜合體集群就由凱里苗侗風情園、嘉瑞禾維景國際酒店、未來城、格蘭12號大院、國際商貿城、佳和盛世、隆源公館等開發項目以及學校、醫院、文化休閑娛樂等公共配套項目組成。其中苗侗風情園相當於這個城市綜合體集群的中心和主體,他們共同組成的這個城市綜合體集群叫做「苗山侗水城市綜合體」。

    在這次的凱里行中,除了當地如畫的山水、迷人的苗侗文化外,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地相關人員對發展凱里旅遊、推廣凱里旅遊的那種認真和執著精神。一見到凱里市委副書記周文鋒,他便像推銷員一樣推銷凱里的山水人文,他說:「你們來到凱里,只要做三件事就好了。一是深呼吸,二是免費看歌舞,三是喝路邊礦泉水。」原來他話里的含義是,這裡的空氣好,這裡人人能歌善舞,這裡路邊的泉水乾淨得可以直接喝。凱里市委宣傳部長楊宗振在我們在凱里的這幾天,一有時間便握著我們的手大講凱里這幾年的變化,這裡是怎樣規劃的,那裡的民族建築、民族工藝品、民族飲食是怎麼發展的。凱里市旅遊局長李孟群在接受我們的訪談時,兩個小時沒有喝一口水,一直在不停地回答我們的問題,最後還是感覺沒有把凱里更多美好的東西講給我們。

    除了書記、部長、局長在努力發展著凱里旅遊,甚至到《銀·秀》最普通的演員都在努力維護著凱里形象、推廣著凱里旅遊,見到我們給他們拍照,他們會彎腰很誠懇地對我們說:「非常感謝你們的到來!」

    一個城市旅遊規劃做得再好,不能上下一心做好執行工作,這個規劃也只能是「牆上掛掛」。也許正是從上至下的努力,凱里市在兩年的時間裡把旅遊做到了貴州全省第三位,2013年里接待遊客1120萬人次,旅遊收入125億。今年,他們躊躇滿志地計劃要接待遊客1700萬人次以上,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66億元以上。

    雖然凱里旅遊資源並不豐富,但是交通發達,周圍區縣旅遊資源豐富,但是交通不如凱里發達,凱里又是黔東南的州府,於是針對這種現狀,凱里就定位為「貴州省東線遊客集散中心」,這就是三年規劃中的「一心」。黔東南州把距離凱里半小時車程的周圍區縣都納入到了「大凱里」的範疇。對「大凱里」的解釋,凱里市副市長卿尚東說:「是要將黔東南的景區作為凱里的景區來發展。」遊客首先進入到凱里市,然後再輻射到周邊區縣的景區去,這樣既解決了周圍區縣交通不便、旅遊承接能力不足的問題,也為凱裡帶來了充足的客源。

    有了客源,凱里便想辦法把遊客留下來「吃住行游購娛」,兩年前遊客很少在凱里過夜,因為缺少吸引遊客留下來的東西,但是如今遊客要在凱里「一日游」、「兩日游」都綽綽有餘。遊客從下司鎮進入凱里市然後從三棵樹鎮出去的縱貫凱里東西的行程內,聰明智慧的凱里人民無中生有的地創造了幾個文旅綜合體,這幾個綜合體從外觀到內涵都無不顯示出凱里人的精雕細琢。凱里苗侗風情園綜合體已經是3A級景區,今年正在爭創4A;舟溪雲谷田園這個融合觀光、旅遊、度假、文化、商業、地產等多種業態為一體的大型綜合體正在進行3A級景區申報;三棵樹綠色旅遊小城鎮和夢幻巴拉河旅遊產業帶正在開發建設;凱里民族文化產業園裡每隔一天上演的壯闊史詩舞台劇《銀·秀》幾乎場場爆滿;以下司古鎮為中心的清水江濱江生態景觀旅遊帶和巴拉河鄉村旅遊產業帶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

    城市要讓人記得住鄉愁

    上述的「苗山侗水城市綜合體」集群就處在下司鎮到三棵樹鎮的東西貫線上,凱里市計劃用5到8年的時間把這一集群打造成為一座吸引10-20萬人口的旅遊新城,這將是一座全新概念的新城市。為了讓城市更加宜居和增加幸福感,凱里市先後將城區工業企業逐步搬遷到爐山工業園區和凱里經濟開發區進行異地技術改造,還給人們的是青山綠水和鳥語花香以及人們臉上幸福的笑容。

    凱里市委書記黃遠良說::「把城市融入自然田園,讓凱里形成有山水、有田園、有鄉村、有都市的城鎮化格局,把凱里打造成田園一體化、山水一體化、城景一體化的濱江山水田園城市,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這也許就是凱里旅遊綜合體開發的大情懷。

    苗侗風情園的良性產業系統

    如果凱里在打造國際旅遊城市和山水田園綜合體的過程中需要有一個地標性景區,這個地標性景區就是凱里苗侗風情園。這個園區也是凱里市委和市人民政府重點打造的景區之一,星級為3A。

    我搜集到的凱里苗侗風情園區的資料顯示:園區佔地面積600畝,建築面積約21萬平方米,房屋建築風格以苗侗特色為主, 園內苗侗建築共634棟,其中苗族風格建築432棟、侗族風格建築202棟。主要功能區分為苗侗民族風情體驗、民族文化展示、民族旅遊商品交易、民族特色餐飲、民族歌舞觀賞、民族醫藥養生等13個功能區。

    凱里市旅遊局局長李孟群很自豪地對我們說:「這個園區是我上任兩年來重點打造的項目,這裡是一個『濃縮版黔東南』,遊客不出凱里市就能『一園看黔東南文化』,『一園品黔東南風情』、『一園嘗黔東南美食』、『一園買黔東南旅遊商品』,同時這裡還是黔東南民族文化旅遊窗口和宣傳基地。」

    在走訪這個園區之前,除了這些功能和定位,我更想知道和感興趣的是這個園區是如何運行的,用什麼方式吸引商戶入駐,她的創新之處在哪裡。我心中的疑問——一個無中生有的建築群落會不會讓人感覺很蒼白很膚淺,缺少文化和歷史的厚重感——在隨著對這座園區的逐步深入後逐漸消除了。

    園區商戶培養藝術

    只看這座有著苗侗風情雕樑畫棟的建築園區,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是拆遷居民安置點,因為拆遷居民很少來此居住,於是這些建築便荒廢起來,直到有一天把文化和旅遊因素加給這些建築,這些建築便重新煥發了生機,又經過重新規劃設計開發,這個地方竟然成了黔東南州民族文化旅遊的窗口。可見沒有不能發展旅遊的區域,只有沒有發展旅遊的創意,這個地方和北京789文化創意產業基地竟然有些異曲同工之處。

    凱里是全國銀飾品交易量最大的區域,目前銀飾製品年交易額已超7億元人民幣。兩年前銀飾品加工戶都是以小作坊形式存在於市鎮的各個角落,看到銀飾品商機的外來商人來到市裡租個房子便進行銀飾加工生產。之前銀飾加工產業散亂,遊客購買後維權狀況同樣艱難,但是,這個園區的產生正在逐步改變這種狀況。據凱里旅遊局長李孟群介紹,目前有354戶商家入駐,其中100多戶為銀飾和刺繡加工戶。這猶如北京的文創產業匯聚到798,產業聚集引來的是更多的遊客和人群關注,這比散落於各處單兵作戰得到的效益和影響力要大許多。

    任何在凱里苗侗風情園入駐的商戶首先得到的一個最大優惠是免交三年房租,這是相當大的誘惑。房屋都是臨街三層商住兩用房,一樓做門面展示銷售,二樓做銀飾和刺繡加工生產,三樓為商家吃飯住宿生活。園區附近有小學、中學,商家有兒女上學,每天可以背著書包回來吃午飯,商家沒有後顧之憂可安心生產生活。我以為這樣的生產生活狀態是凱里為入駐商家做的最體貼的考慮,其實不止這些。

    雖然說凱里銀飾和刺繡交易量非常大,但是當地在調研中發現,遊客把這些銀飾作為旅遊紀念品帶走的比例並不是很大,遊客普遍的反映是這些東西作為作為收藏有價值,作為工作生活時的首飾穿戴顯然不符合潮流。很多商家固守成規,完全是按照傳統樣式來打造,即便有些想創新的商家因為缺少創意理念和創意環境,加之創新成本太高,不得不盲目跟隨。凱里為這些商家做的又一個貼心的考慮是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研發團隊,這個研發團隊由學創意學設計的年輕人和當地手藝精湛的老工匠組成,創造出來的東西既不失傳統又緊跟現代潮流。這些新樣式交給園區商戶加工生產,生產出來的產品一部分在園區直接銷售給遊客,另一部分會被研發團隊所在的生產基地按時回收通過網路在全國銷售。即便園區沒有遊客,這些商戶也不會沒有收入沒有事情做。

    在這個園區里,旅遊除了發揮最基礎的作用外,凱里市把銀飾和刺繡產業從研發、生產到銷售做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這也許是許多文旅綜合體在開發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借鑒的。

    風情園裡的苗侗文化提升

    凱里市對苗侗風情園正在做二期提升的工作,提升的主體就是文化。因為凱里市當局一直擔心的就是園區缺失文化的東西。之前這個園區的名字叫做凱里民族風俗園,後改為凱里苗侗風情園,就是為了要增加苗侗文化的指示性。凱里市為此在園區開闢了兩條旅遊線,一條是苗族文化游線,另一條是侗族文化游線。

    在苗族文化游線中不得不提的是《苗族古歌》,《苗族古歌》是中國流傳下來的惟一非宗教典籍的傳世記史詩,也是集苗族歷史、倫理、民俗、服飾、建築、氣候等為一體的百科全書。苗族文化游線中把《苗族古歌》的四部分《開天闢地》、《楓木歌》、《洪水滔天》和《跋山涉水》等都通過雕塑小品的形式在園區進行展示,既有雕塑同樣有文字說明,這就把苗族整個歷史記錄在了園區。我粗看了一下,從盤古開開天闢地到蚩尤跋山涉水的遷徙,一幕幕悲壯雄偉的畫面在我面前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猶如一部紀錄片。

    侗族的祖先是薩瑪,苗族的祖先是蚩尤。園區是依山而建的,山頂建了一座廟宇,供奉著苗人蚩尤祖先。苗族住在半山腰,於是半山腰建築了一座苗族服飾的展覽館,除了歌舞能表現文化外,服飾也是文化的載體。侗族離不開水,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一個大型水體,約到明年春節完工,到時我會再去看看這個承載著侗族文化的水體工程。

    黔東南有著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文學有《苗族古歌》,民間音樂有侗族大歌,民間舞蹈有木鼓舞有錦雞舞,傳統戲劇有侗戲有喜儺神戲,民間美術有苗族雷山服飾、劍河錫綉、台江刺繡,傳統工藝和民俗節慶更是數不勝數。這麼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怎樣保護和傳承,凱里市就想到了在苗侗風情園開設一個黔東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中心,這既做到了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同時也為園區增加了文化和歷史的厚重感。

    除了上述文化氛圍的營造外,每逢節假日,在園區的蘆笙堂天天都有一場「苗侗宴舞」。在園區的風雨橋和鼓樓處,到處有苗族飛歌和侗族大歌演唱,而且這樣的歌舞文化表演全是免費的。

    我在園區閑逛時,我找垃圾箱找到的卻是一座有著苗族美女的黑色雕像的垃圾箱,這不是垃圾箱,更像是一座藝術品。園區里沒有路燈,只有一排排巨大漂亮蘆笙,入夜時便會發出光亮。我在想,這樣的美女垃圾箱和蘆笙路燈不也正是可愛的黔東南文化的展示嗎?

    下司古鎮的明天在哪裡

    初到凱里,便聞下司。

    下司是個古鎮,屬於黔東南州麻江縣,距離麻江縣城25公里,距離凱里市20公里。如今下司古鎮已經歸到凱里市來統籌建設開發。

    嘉慶13年(公元1808年),下司被闢為商埠,到民國時發展為鬧市,因陸上交通閉塞,水上交通時興,下司成為水陸碼頭,是黔東南通往貴陽等地的重要物資集散地。當時鎮上商賈雲集,馬幫成群結隊,商號、貨棧、會館、餐館遍布街巷,徹夜營業,停泊在此的船隻長達幾公里,夜晚燈火輝煌,其境壯觀,被譽為「小上海」。至今兩岸大街還保留著清朝時期修建的大碼頭和小碼頭,以及禹王宮,觀音閣等古寺,古殿宇遺址,古居民,古巷道等等。

    幾經歲月滄桑,如今古鎮雖依舊保留有當年部分面貌,但是已不見當年繁華景象。作為黔東南生態旅遊和人文旅遊西入口第一重鎮,凱里市想恢復下司古鎮的原貌和繁華。下司古鎮是要面臨著新生嗎?或許還是要成為下一個讚美與指責同在的鳳凰古城?這是我一直存在疑惑的地方。

    在《凱里—麻江經濟發展總體規劃》以及凱里市未來20年城市發展方向中,下司整個鎮域被定位為以下司商埠文化為基礎,以山水田園為依託,以天造山水、人文下司為主題,融入苗、侗、漢等民族文化特色,集旅遊、休閑、文化、度假、娛樂、創意、藝術、居住、商務及辦公為一體的國際化和複合型的休閑、旅遊、度假名鎮,並劃分下司古鎮、城西新區、旅遊綜合服務區、月亮島旅遊度假區、苗侗文化發展園、體育運動度假區、宗教與醫療養生區、旅遊農業發展區等十大功能發展區。

    目前,下司古鎮顯得繁忙而熱鬧,一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總投資5億元,要恢復和建設兩湖會館、廣東會館、陽明書院、福建會館、風雨廊橋、夏同禾紀念館、民族文化精品館、張先培紀念館、蘆笙廣場等十大建築。今年十月,一期工程要計劃完工,將會實現古鎮景區正式全面對外開放經營,並且力爭3年內將其打造成為國家5A級景區。

    當我和凱里市旅遊局長李孟群探討下司古鎮未來的走向時,李孟群也顯得有些拿不定主意。我說你們想把下司古鎮打造成為下一個鳳凰嗎?李孟群直截了當地說不會。我問她如何避免過度的商業化掩蓋古鎮原本的面貌,她說這也是她非常擔心的,她一定會努力把住這個口,不會把下司古鎮建成一個純商業化的東西。

    我非常認同古鎮換新顏重回當初的繁華和榮耀,但是如麗江古城和鳳凰古城般都和北京什剎海一樣成為酒吧一條街、歌廳一條街,成為年輕人追求時尚、追求放縱的選擇,我認為這是古城的悲哀,是商業開發模式的悲哀。當代古城應當是煙塵滾滾的時代變革中對昔日繁華的懷舊,應當是遠離都市僻靜處的並不冷淡的熱鬧,應當是人類心靈疲憊後並不放肆的休憩。

    這次第七屆凱里原生態文化旅遊節開幕式放在了下司古鎮來舉行,也足以看出凱里市對下司古鎮的推介力度,之前他們成功推出了鎮遠古城,不知道今後他們能不能把下司古鎮也做成全國知名的古城鎮。凱里旅遊局長李孟群說忙完這一個月後,她將會組織人員對下司古鎮做一個徹底的研究,她說她不想關起門來做旅遊做開發,她想廣泛徵求各方建議,起碼要把下司古鎮做成遊客想要看到的有當地特色東西,同時她向我們保證下司古鎮一定會成為一個具有「原生態」風貌的古鎮。

    我們期待這個「原生態」古鎮早日出現在遊客面前,到時我們將會對這個小鎮做進一步的分析。


    推薦閱讀:

    春運結束機票降價?此時旅遊時機最佳
    最適合夏天去的8大旅行地,你去過幾個?
    蘇州有哪些值得一去的餐館?
    吃貨們來看看,去沙巴旅遊值得一試的美食,海鮮、飲品、甜點、水果、特色美食應有盡有
    【父母必看】多帶娃旅行,他們的大腦會起神奇的變化!

    TAG: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