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越先進,公民隱私越危險?

信息技術越先進,公民隱私越危險?張田勘 《 中國青年報 》( 2013年06月26日 02 版)

厄瓜多外交部長帕提諾23日對外證實,美國「監控門」事件揭秘者斯諾登已向該國提交避難申請。

「稜鏡」計劃被斯諾登披露後會出現什麼走勢以及斯諾登的最終命運如何,都涉及技術的發展如何影響人類文明的大問題,即人類設計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如何與技術互動,是前者控制後者並促進技術向良性發展,還是後者擺脫前者的控制而讓人類文明走向歧途——公權力通過技術無孔不入地監控公民的一舉一動,並維持其專橫甚至邪惡的統治。

早在1943年,劉易斯·芒福德出版《技術與文明》時,就把跨越長距離的瞬時通信歸納為新生代技術最傑出的成就之一,它包括有線和無線通訊的電報、電話以及電影和錄音。芒福德當年憑直覺認為,新生代技術儘管有很多優點,但帶來的危害似乎要大於其優點。29年後的「水門事件」,以及後來東德用無線電和竊聽器等監控1/3國民的行為,再到今天的「稜鏡計劃」,都驗證了芒福德的預言。

儘管「水門事件」是一次技術對制度的僭越,但結局還是可控的,因為制度糾正了技術失控的錯誤。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以三項罪名投票通過了對尼克松的彈劾:(1)尼克松親自參與和指示其下屬對「水門事件」進行掩蓋,對法律的實施進行了有意的阻撓,違反了憲法賦予的職責;(2)尼克松濫用職權,以非法手段對公民進行調查打擊,侵犯公民權利,違反了就任總統時的誓詞;(3)尼克松無視國會要求交出磁帶和其他證據的命令,嚴重阻礙了彈劾工作程序。

如今,從「稜鏡」計劃被披露的情況來看,進一步發展的現代監控技術已經在威脅我們的文明,正在擺脫制度和法律的有效約束。

這種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隱性監控的行為,一般不會讓監控者有羞恥感和罪惡感,出於羞恥感和罪惡感站出來揭秘的,只有斯諾登和維基揭秘者阿桑奇等極少數人。因此,這種情況能避免出現史塔西(Stasi,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安全部)監控計劃所導致的惡劣後果——無數人發現自己的同事、朋友、律師和醫生都是國安部的告密者,都陷入深深的良心自責和倫理失落的打擊,甚至有一對暗中互相出賣的夫妻因此雙雙自殺。

此外,現代信息技術支撐的「稜鏡計劃」也更具效率。在史塔西最為厲害和有效的時期,如果算上線人,平均每66名東德公民中就有一人常年為秘密警察工作,遠高於蓋世太保(1∶2000)和克格勃(1∶5830)的比例,也即每3個東德人中就有一人曾處於監控之下。但是,「稜鏡計劃」只需要為數並不太多的人,操控各大網路巨頭與各大手機服務和運營商,就可以輕鬆監控每一位公民。這讓監控1/3國民的東德相形見絀。

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託的監控也更為隱秘,而且信息技術越先進,公民的隱私就越危險,因為每個人都生活在監控中而不知情,於是人們會把這種非法監控當作生活的常態。「稜鏡計劃」被曝光後,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和《華盛頓郵報》的民意調查顯示,有56%的美國公眾支持NSA(美國國家安全局)的電話記錄行為,而41%的人不支持;62%的人認為願意放棄隱私而讓政府去抓恐怖分子,而34%的民眾認為隱私不可侵犯。

這起監控事件曝光後,奧巴馬曾向民眾保證絕對不會濫用監控職權,必會「依循法律規定」行事,若向法院申請授權而未能提供理據,NSA稱不得監聽美國公民的通話。但斯諾登曝光的相關密件顯示,FISC(美國境外情報監督法院)曾批准,NSA可在涉及恐怖主義或犯罪威脅等特定條件下,毋須特別授權,使用及保留「意外」搜集獲得的美國公民在本土的通訊資料。而FISC的監管制度形同虛設,因此,NSA可以自行決定包括美國公民在內的監控對象,毋須聽從法院或上級機構指示。

顯然,「稜鏡計劃」改變了文明的理性設計,即監控和監督是相互的。尼克松之所以因「水門事件」辭職,是因為民眾還有監督總統的權利。但是,「稜鏡計劃」體現的只是一邊倒的非對稱監督,即政府監控民眾,由於信息技術掌控在政府手中,即便是技術公司也必須聽從政府指令,公民卻無法通過信息技術監控政府。

這種高精尖信息技術下被監控的生活,會是美國公眾所需要的技術和生活嗎,是技術必然將促成的人類文明嗎?

推薦閱讀:

趙蕊蕊和朱婷技術上有什麼不同?
甘薯栽培技術要點
小拱棚西瓜套甘薯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潮州滷水的技術解密
【網球】每項網球擊球技術的步法

TAG:技術 | 隱私 | 危險 | 公民 | 信息 | 先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