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絕不只是小嬰兒的事!訓練手膝爬有技巧~

之前榮媽有寫過有關學步期的文章,從學步鞋到學步期裝備,也分享了大榮跟依姐學步期的一些經驗,但唯獨爬行期的內容我卻很少談起,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我自己經驗真的不多,兩個孩子的爬行期都比較奇葩,在教爬這個領域我其實是蠻失敗的,稍後我會在行文中見縫插針地給大家分享自家孩子的經驗。在此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大家關心的有關爬行期的問題。

1、爬行期的時間

一般來說,7-8個月是寶寶爬行期的伊始,這個時候孩子的腿部和手臂力量發育到一定的階段,他們不再滿足於局限在原地探索世界,開始蠢蠢欲動地想要四處活動,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開始訓練孩子爬了。

不過,我們應該認識到孩子是有個體差異性的,不排除五六個月的孩子就無師自通地學會了匍匐爬行的情況,我見過4個月就開始出現匍匐爬行徵兆的孩子。但如果不是孩子無師自通地自己學會了爬行的話,我還是不建議過早的進行爬行訓練,因為寶寶臂力和腿部力量發育不足的話是無法完成爬行動作的,無異於揠苗助長,反而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但我們還是可以提前訓練孩子俯卧、抬頭、甚至是上肢撐地挺起身體等動作,為爬行期做鋪墊。

當然,有早爬的自會有晚爬的,特別是如今的孩子營養都好,普遍偏胖,身體重手臂跟雙腿的力量不足支撐不起沉重的身體,自然爬得就晚。我家兩個孩子在爬的領域開竅都比較晚,跟小時候普遍偏胖不無關係,大榮就是9個多月才開始爬的,而依姐,直到學會了走都沒爬過。

關於爬行期的結束,很多人都認為孩子學會了走路爬行期就結束了,目前也沒有權威的人士討論過這件事,但榮媽認為,不存在爬行期的節點問題。爬行對孩子的身體協調性、四肢的鍛煉、大運動及精細動作的發展都是大有裨益,在爬行過程中接受到的良性刺激可促進孩子的空間智能的發展,提升認知能力,哪怕是成人也可以經由爬行獲得身體的鍛煉,因此無論孩子多大了能多爬就讓孩子多爬爬。

2、爬行期的過程

寶寶的爬行期一般要經歷匍匐爬行、手膝爬行及手腳爬行三個階段。但這是理論上的,實際生活中,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經歷這三個階段。爬的早的孩子,很可能會經歷匍匐爬行和手膝爬行;爬的晚的孩子,由於手腳的力量已經足夠,很可能就跳過匍匐爬行,直接手膝爬行,比如李大榮,9個月之前一直是不挪一步,無論你如何逗引訓練,他都不為所動,直到他9個月零六天,突然就會爬了,而且一爬就是特別標準的手膝爬行。

大榮突然會爬那一天正好是我跟榮爸結婚紀念日,所以對於他什麼時候會爬我是記憶猶新,文章後面會分享這段動態小視頻。

還有一些大一點月齡的孩子很可能跳過手膝爬行直接進入手腳爬行,總而言之,每個熊孩子對爬的喜好不同,自然呈現出來的心態也不一樣。因此這三個階段並非都需要經歷,但相對於不太成熟的匍匐爬行我們還是要鼓勵孩子們手膝爬行或是手腳爬行。

3、寶寶的爬行姿勢千奇八怪

上面三個階段的爬行對應著千奇百怪的姿勢,孩子們的爬姿可不是千篇一律的。我們最常見的別匍匐爬行階段有蠕動爬和匍匐爬、手膝爬階段有螃蟹爬和狗爬、手腳爬階段有狗熊爬等等。

(1)蠕動爬是最初的爬行姿勢,一般發生在稍小一點月齡的寶寶自主學習爬行的過程中。由於其臂力不足,很難撐起自己的身體爬行,因此就會表現出腹部貼地、以腹部為支點蠕動、四肢不規則划動,像蟲子一樣的爬行,有的只能原地打轉,有些能夠前行,但移動的非常緩慢,總之一句話,這種姿勢爬行通常比較吃力,是好奇寶寶笨拙地探索世界的開始。

(2)匍匐爬,顧名思義就是跟戰士匍匐前進一樣,爬的時候總是用一邊手腳爬,給人感覺就是用一條腿帶動另一條腿爬行一樣。如果孩子爬行總是向一邊歪很可能是手腳的協調性還沒有掌握好,也可能是兩臂、兩腿的力量發育不對稱

。寶寶最初學習爬行的時候,四肢如何協調一致地運動是他們最不易突破的難題,他們經常是顧得了手就顧不了腳,或者是顧得了左邊卻顧不了右邊。這個時候就要有針對性地給予一定的爬行姿勢的訓練。媽媽可以用雙手貼著寶寶的腳底,當寶寶左手向前移動的時候推右腳,移動右手的時候推左腳,利用條件反射讓寶寶的四肢被動協調起來。

(3)螃蟹爬,就是寶寶用胳膊在地板上推,這樣就使得寶寶的身體向後退,而不是向前進,說白了就是我們常說的,這孩子不會向前爬只會朝後退。據榮姥姥說,榮媽小時候就是只會往後退不會向前爬。這種爬行往往並非寶寶本意,可能是沒有掌握好手腳,特別是腳的用力以及方向,經過逗引和訓練,寶寶可以學會爬著向前進。

(4)小狗爬,寶寶交替使用胳膊和腿,左胳膊伸出去,左手著地的同時右腿也往前移動,然後右胳膊往前伸,右手著地的同時左腿再往前移動。這個就是我們理想中的手膝爬了,大榮從會爬開始就是標準的小狗爬。

視頻為在泡芙的逗引下大榮第一次學會爬行,雖然動作緩慢,但每一步爬行都非常標準。

(5)狗熊爬,寶寶四肢伸直,著地爬行,如同熊在地上的行走的姿勢。爬的時候小屁屁一扭一扭的,大家腦補一下畫面就知道這是典型的手足爬。喜歡這麼爬的孩子就離自行站立、自行走路不太遠了。

4、如何訓練手膝爬

依姐幾乎是從學坐期直接跳到了學步期,反而是最近才開始偶爾出現手膝爬行的動作。如果非要勉強算的話,一歲之前,她也僅僅只是經歷了爬行的最初時期——蠕動爬行階段。

圖為依姐艱難地用手夠小汽車,每次看依姐爬就覺得這丫頭的手腳協調能力實在是讓人捉急。

我常說依姐在會走以前基本沒爬過,這裡說的「會爬」主要指的是肚子離開地面的手膝爬。很多早教中心的人都會說:「孩子沒學會手膝爬之前爬行都不算爬~」這是因為手膝爬的爬行姿勢是最快、最有效的爬行方式,它標誌著寶寶向前運動且保持身體平衡成為可能,這種方式能使孩子直接達到目的地,也就是說,這是孩子正式擺脫原地活動的局限,向著更廣闊的空間探索的第一步,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因此,如果你的孩子目前已經會爬但腹部總是不能離開地面,媽媽們請一定盡量引導孩子手膝爬或是手足爬。

爬行對手臂的力量要求很高,如果你的寶寶仍然不能很好的手膝爬就要考慮是不是孩子的手臂力量不夠,支撐不起身體。因此,我們首先要訓練寶寶的手臂力量。具體的方法就是:每天讓寶寶俯卧幾次,然後幫助他用手臂撐起身體,時間從短到長,等到寶寶可以很好地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上半身的時候,說明手臂力量練習就達標了。

其次,如果寶寶練習爬行一段時間後腹部仍然離不開地面,大人可以用手或毛巾放在他的腹部,幫助寶寶提起腹部,讓他練習手膝爬行。當看到寶寶是手和膝蓋著地時,就用兩手輕輕托起他的胸脯和肚子,幫助他的手和膝蓋著地,然後再向前稍微送一下,讓他有爬的感覺。不斷地練習俯卧,反覆鍛煉雙臂、雙腿的力量及重心移動,寶寶很快就能學會爬了。開始的時候寶寶手腳的力量不夠,可能還會習慣性地依賴腹部,媽媽得多些耐心,當然也不排除孩子掌握不好平衡一頭栽下的情況,所以要注意安全。訓練中要適時休息,還要多給寶寶鼓勵。

悄悄地說:上面這些我們都給依姐訓練過,但扛不住臭丫頭又懶又倔的脾氣,不僅好學向上,還經常不配合,所以收效甚微。這麼說並不是代表這樣的方法不管用,這是訓練手膝爬最常規的辦法,但也要分孩子,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吃這一套。

5、榮媽家的兩個孩子的實際情況

前兩天有寶媽問我關於如何訓練手膝爬的問題,我自己的確沒有太多成功經驗可以分享,雖然我家的兩個孩子都有做爬行訓練,但其實訓練效果並不理想。

大榮小時候訓練的比較精細,從五六個月開始就進行了爬行訓練,從逗引到俯卧、到輔助訓練都有一直在嘗試,怎奈熊孩子壓根不學,讓他趴著他就趴著,彷彿手腳不會用勁一樣,因此它的爬行期就幾乎沒有經歷匍匐爬行階段。

到了七八個月,他連趴都不趴了,就只坐著玩,期間會弓起身子抬起屁股做出要爬的樣子,如下圖所示

但就是不願意邁出爬的第一步,夠東西啥的就僅僅局限於屁股可以挪開的這一步範圍內。我當時其實挺著急的,都說三翻六坐八爬,到了9個月還是不會爬怎能不急人?我沒事就給他示範小狗爬,繞著圈的爬,就差再叫兩聲了。其實,光從他的圖中動作上看,大榮那個時候的手腳的協調性和手臂力度發育hold住手膝爬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可他就像是過不了心理上的那道關一樣的,就是不願意邁出那一步,再後來我就放棄治療,隨便他愛爬不爬了。不曾想,沒過多久他自己就開竅會爬了,一爬就是標準的手膝爬。

所以,孩子有時候不爬並不一定是身體力量上還沒發育得不夠,也並非我們訓練的不夠,很有可能是心理上還沒有做好爬的準備,給他們一些時間和鼓勵,他們總是會學會的。

當然,也有特例。

有了大榮的經驗,到了依姐這裡我就不怎麼著急了,由於身上的奶膘太多,五個月才會翻身的主,我能對她的大運動抱多大希望?實話實說,這個丫頭比他哥還懶還不求上進,最要命的是她脾氣還特別大。圖為依姐四個月時趴著抬頭,算是遊刃有餘表情也輕鬆活躍,足以說明當時的手臂力量很達標,原本還想著爬的話再怎麼樣也晚不過哥哥了吧?

但實際上,到了九個多月,哥哥都會爬了,我們家胖丫依舊是肚皮離不了地第艱難前進著……為了讓她爬,我們各種辦法都試過了,但除了偶爾用吃的哄哄能勉強趴上一會兒以外,幾乎是一變成俯卧狀就開始大哭。

彷彿是對「爬」討厭到了極點一般,由於依姐的寧死都不配合,我們的教學工作屢屢受挫,幾乎停滯,最終我就又放棄治療了……到了10個月,依姐就進入學步期,讓趴著就哭,讓站著就笑,久而久之,她就跳過了爬這個步驟直接學走了……

可以這麼說,榮媽在訓練爬的問題上一點發言權都沒有,老大老二都拒絕我的爬行訓練,老大好歹還突然開竅地無師自通了,老二是乾脆跳步就沒爬過,沒有一個是按常理出牌的,心塞~

但無論如何,我還是要說,爬行真的很重要,盡量不要讓孩子缺少爬行這個階段。爬過和沒爬過的區別是明顯的,李大榮從九個月一直爬到1歲1個月會走,依姐沒爬過10月開始直接扶學步車,也是到1歲1個月會走。在平衡感和協調性上,妹妹就遠不如哥哥。記憶里,李大榮一會走就是很穩地走路,從來不會搖搖晃晃,走上坡或不平的路也是如履平地,基本沒摔過跤。但依姐就不行,脫手會走了以後還經常往後仰,回回都需要我心驚膽戰地摟住,直到現在還經常站不穩就坐地摔倒,目前快1歲3個月了也不能肚子走不平的地面。爬過與沒爬過的孩子,學走路的時候差別就會顯現出來,但遠不僅僅止於此。

隨著生活質量和育兒科學的發展,孩子們的營養和漲勢都有了喜人的增長,胖寶寶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像依姐這樣不會爬直接會走的孩子也越來越多。有些事情並非家長能夠控制的,如果孩子不願意爬,強硬地去勉強也是沒有用的,依姐就是個例子。但我之前也說了,爬行期有開始的時間,並沒有結束的時間,哪怕孩子會走了,我們依然可以繼續引導孩子多爬行。

眼下,依姐也是能夠手膝爬的,也是我放棄治療後的無師自通,由於學會了更高端的移動技巧——走路,加之總是穿裙子不方便爬行,所以她很少選擇用爬的。但只要我們引導,多晚都不算晚,雖然先會爬行,後會行走是一般規律,但是在寶寶學會站立、行走後也可以從頭開始學習爬行,只要準備好爬行的場所,所有的嬰兒都是能夠學會爬行的,我們完全可以把這滯後的一課補回來。

再者,還有一種錯誤觀念是「孩子已經會爬了,就沒必要在讓他練爬了。」並不是只有不會爬的孩子才需要練習爬行,爬本身就是一種對身體技能、智力、肢體協調性的一種鍛煉。爬的好處不僅僅體現在嬰幼兒時期,對孩子的整個生長發育期都是大有裨益的。有研究表示,有些被限制爬行的孩子,在學習期間也同樣會出現感覺統合障礙,進而發生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

圖為李大榮在幼兒園進行爬行遊戲的訓練,我認為鼓勵孩子爬行這件事不僅僅是在孩子嬰兒時期,應該貫穿整個幼兒期的,我們應該創造條件讓孩子爬行玩耍,衣服髒了洗就是了,褲子破了買就是了,這些跟孩子健康的成長相比又算的了什麼?


推薦閱讀:

五個月嬰兒輔食食譜大全 - dana-liuxc的日誌 - 網易博客
NASA宣布兩項小行星任務:探尋嬰兒期太陽系
我們檢測了23罐嬰兒奶粉,想提醒各位父母們3件事
計劃做試管嬰兒?聽專家說點什麼
媽媽不在2月大嬰兒因吵醒爸爸午睡被毆成顱內出血

TAG:嬰兒 | 技巧 | 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