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常見生理現象及護理方法
家裡添了新生命,在高興的同時,不免會有些手忙腳亂,加上新生兒常會出現一些讓人手足無措的生理現象,更是愁壞了不少剛成為父母的年輕人,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10種新生兒常見的生理現象,各位新爸媽一定要記住哦~
新生兒常見的10種生理現象
1、生理性體重下降
原因:睡眠時間長,進食少,排出水分及胎糞等。通常體重下降不超過10%且不超過10天,7-10天內只要餵養得當,即可恢復。
處理方法:媽媽勤哺乳,做到按需哺乳。
2、生理性脫水熱
原因:室溫過高,衣服或包被過多時,通過皮膚蒸發和出汗散熱,導致體內水分不足,血液濃縮而發熱,稱脫水熱。
處理方法:調節室溫(22-24℃)、相對濕度55-65%並及時增減衣被。
3、生理性黃疸
原因:新生兒出生後最初幾天,體內過多紅細胞被破壞,產生大量代謝產物膽紅素。而新生兒肝功能尚不成熟未能及時將膽紅素代謝出體外,引起血液中的未結合膽紅素過高,導致皮膚粘膜黃染的現象。一般生後2-3天出現,4-5天達高峰期,10-14天消退。
處理方法:媽媽勤哺乳,做到按需哺乳。兒科醫生每天監測新生兒的黃疸情況,若診斷病理性黃疸,則建議轉兒科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4、新生兒色素斑
原因:背、臀部的藍綠色色斑,俗稱「青記」或「胎記」,是正常新生兒的一種先天性皮膚色素沉著。
處理方法:無需處理,一般在2-3歲後會逐漸消褪。
5、新生兒紅斑
原因:原因不明,可能因為腸道吸收某種致敏原而引起的過敏反應。常在生後2-3天出現。皮疹成大小不等、邊緣不清的多形紅斑,散佈於頭面部、軀幹和四肢。嬰兒一般情況好,無不適。
處理方法:1-2天內可消退,如紅斑較多,可塗上爐甘石洗劑,或口服抗過敏藥物。
6、血管痣或斑狀血管瘤
原因:可能與母親體內的雌激素刺激有關,多發於前額中央、上眼皮、後頸部等頭面頸部,其次為四肢及軀幹。直徑約1厘米左右,壓之可退色。80%在數月後消失。
處理方法:新生兒期無需處理。若不消退可在6個月或1歲時就診皮膚科門診,若進行性增大、變厚則隨時就診。
7、粟粒疹
原因:嬰兒的鼻尖、鼻翼等處可見,針頭樣,黃白色,為皮脂腺堆積所致,是成熟度的標誌。
處理方法:不需處理。
8、女嬰假月經
原因:有些女嬰在生後一周末陰道有血樣分泌物,是由於母親雌激素影響中斷所致。
處理方法:不需處理,數天後即可消失。
9、口腔內改變:板牙,上皮珠等
原因:在新生兒的上顎中線或齒齦部位有散在的黃白色、米粒大小的隆起顆粒,是上皮細胞堆積或粘液腺分泌物積留所致。
處理方法:不需治療,於生後幾周或數月消失。不要挑破以免感染。
10、喉鳴
原因:小兒喉部呈漏斗形,喉腔、聲門裂相對狹窄,呼吸道的軟骨柔軟,缺乏彈力組織,支撐作用較弱,呼吸較為費力,表現為呼吸聲響,尤其在吸氣、受激惹、哭鬧或吃奶時加重,安靜睡眠時緩解。多在3-4月時發展到高峰,6個月到1歲內消失。
處理方法:不需治療。生後2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
寶寶日常護理要注意什麼?
1、抱姿睡姿抱嬰兒時一定要用手托住頭頸部和臀部,不宜搖晃,出生一周內的新生兒盡量讓其卧床休息。選擇卧位宜平卧頭側一邊,頭頸部抬高15-20度。
2、嬰兒餵養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物,能滿足生後6個月以內嬰兒生長發育的全部營養需要,且易消化、吸收。為了寶寶健康請堅持母乳餵養4-6個月以上。
3、餵奶後的常見現象及處理
①溢乳和嘔奶:
剛出生的小嬰兒由於胃位置水平、容量小、食道短、賁門也尚未成熟,因此部分正常新生兒在最初幾次哺乳時易出現溢奶和吐奶現象。
處理方法:
餵奶前檢查和更換尿布。
嬰兒吃飽後輕輕拍背部排出吞入的空氣。
嬰兒吃飽後不要讓寶寶過度嬉戲,應採取右側卧位,利於胃內容物排空。
也可採用少量多餐的方法進行餵養,溢乳和嘔奶一般在出生後6個月內消失。
②打嗝:
由於吸奶時,難免吸入空氣,膈肌受刺激發生痙攣而引起,所以吃奶時或吃奶後打嗝是正常的現象。處理方法:
繼續餵奶或喂少量溫開水,打嗝現象會自動消失。
4、大小便觀察
小便:一般每天約4~10次,顏色淡黃。
大便:通常母乳喂哺的小寶寶糞便會是稀軟的,呈黃色或黃綠色。用配方奶喂哺的寶寶糞便會是黃褐色的。嬰兒一般每天有一次大便,但也存在個體差異,有些嬰兒是2~3天甚至1周才解一次大便,有些嬰兒一天2~6次大便。如大便性質在正常範圍,寶寶看上去很健康快樂,飲食正常,沒有生病跡象,體重正常增長,不需治療和處理。假如寶寶排便次數增加或排出水樣便或蛋花湯樣便,糞便很少且硬,寶寶有不適表現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5、臀部護理嬰兒皮膚嬌嫩,加上大小便的刺激,幾乎所有的寶寶都有可能發生尿布疹。主要表現為尿布接觸部位發生邊緣清楚的鮮紅色紅斑,嚴重的其上可發生丘疹、水皰、糜爛。
預防方法:尿布疹應勤換尿布,並勤洗尿布,在光照下晒乾。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清洗臀部,使皮膚保持乾燥、清潔。紅斑可用爐甘石洗劑或珍珠末外塗。
6、臍部護理醫護人員每天會為嬰兒洗澡及進行臍部護理,故每位母親只需協助觀察嬰兒臍部有無滲血、滲液,有無被大、小便污染的情況,並保持其清潔、乾燥。
7、嬰兒啼哭的處理嬰幼兒表示飢餓的主要方式體現在啼哭上,初生嬰兒出現啼哭多為飢餓時啼哭,表現為主動將頭轉母親的胸懷尋找乳頭,此時若用手指試探口唇時,會不由自主地伸出舌頭作出吮乳的動作,一經餵奶後,便馬上安靜下來。
來源:中山一院產科
推薦閱讀:
※所有關於嬰兒撫觸的問題,看這一篇就夠了!
※新手爸媽必收!幫新生兒辦社安號、出生證明和美國護照,一篇攻略告訴你
※加點奶粉沒關係?混合餵養的風險你應該知道
※新生兒常見的一些生理現象,爸爸媽媽遇到不用慌
※新生兒的護理,你做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