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患大腸癌 大腸炎久治不愈可致癌?

  日本首相安倍突換主治醫生,引發了人們的猜測。早在2007年,安倍便被診斷患有「潰瘍性大腸炎」,而新更換的主治醫生在醫院裡面負責診治癌症初期患者,這種跡象讓人不得不懷疑安倍的「潰瘍性大腸炎」已經發展為「大腸癌」。據悉,實際上,安倍罹患潰瘍性大腸炎已經有三十多年的歷史,轉為大腸癌的可能性非常大。

  大腸癌誘發因素有哪些

  其實,目前並不明確大腸癌的發病原因,但臨床顯示多與遺傳、慢性病變及飲食習慣相關。

  不良飲食習慣。腸道疾病與飲食有著密切的聯繫。現代人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的飲食結構是造成大腸癌病發的主要因素之一,加上久坐、運動量少、肥胖等現代常見不良習慣,腸道壓力增大,蠕動速度減慢,引發積聚,導致便秘現象,而長期便秘引發的毒素積累可致致癌物的生成。此外,酒精也是大腸腺瘤的危險因素,減少酒精攝入量有利於預防大腸癌。

  排便不規律。很多人都有便意來襲,卻因手頭上各种放不下的事兒而耽誤排便。長期便秘是引發大腸癌的因素之一。研究顯示,最佳排便時間是早餐前後兩小時,且要養成每日定期排便的習慣,保證腸道暢通。

  遺傳因素。專家表示,臨床上,大約五分之一的大腸癌患者有家族遺傳因素及背景。由此可見,家族遺傳因素很可能是大腸癌高發的主要願意之一。

  癌前病變。大腸癌的發生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由粘膜到腺瘤,再到癌變。臨床上大約80%的大腸癌都是由大腸腺瘤演變而來的 。相關數據顯示,具有1個腺瘤的病人其大腸癌的發生率比無腺瘤者高5倍,多個腺瘤者比單個腺瘤患者高出1倍。因此,積極治療大腸腺瘤是預防大腸癌的主要手段之一。

  大腸炎也可以轉為大腸癌?

  慢性大腸炎是誘發大腸癌的原因之一。因為長期的炎症刺激會導致局部的癌變,這個已經經過臨床驗證的。有過大腸炎家族史,或者大腸炎久治不愈者需要特別小心癌變。據報道,由於血吸蟲而導致腸道的炎性改變,其中一部分會發生癌變。腸道的其他慢性炎症也有癌變的可能,如潰瘍性結腸炎,約有3%~5%癌變。並且其病程愈長,發生大腸癌的可能性愈高,患病20年以上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結直腸癌的發生率約為20-40%。因此,藉此推斷安倍患癌的可能性非常大。

  39健康網編輯提醒:由此可見,擁有慢性大腸炎的患者需要特別注意日常調理及進行定期的檢測,避免炎症發展為癌。而對於一些生活習慣不良、且有著癌前病變基礎,以及四十歲以上的其他高危人群,需定期進行大腸癌篩選檢測,早發現,早治療。

39健康網(www.39.net)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39健康網推薦閱讀:

  【結腸癌晚期可出現營養不良】

  【抗生素可能會增加結直腸癌風險】

推薦閱讀:

穿過無聊的竹下通,去原宿深處尋找情熱 1970s
日本配樂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水平?
如何評價 AKB48 中的高橋南?
東京不可錯過的文藝之地
【日本戰國】阿波三好氏的系譜與動向

TAG:日本 | 致癌 | 日本首相 | 大腸癌 | 腸炎 | 首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