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緬懷故人 重拾傳統
洮河人收藏【編者按】 春雨霏霏,桃紅柳綠,歲歲清明,今又清明。「慎終追遠」,是清明永遠的主題,清明的日子也總是充滿凝重和悲凄的調子。殊不知,講求慎終追遠、敦親睦族的古人在清明節,並非只有悲悲泣泣,清明的傳統文化中有著非常多的民俗。
民俗學者:清明是悲歡交集的中國傳統節日 新華網石家莊4月2日電(記者齊雷傑) 唐代詩人杜牧一首家喻戶曉的《清明》詩,使人覺得清明節是個「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悲傷日子。研究節日民俗的專家說,事實上傳統清明節內涵豐富,活動繁多,是一個悲歡交集的獨特節日,其內容更像是宋代畫家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那樣,是一個集掃墓祭祖、游春踏青、盪鞦韆、放風箏等多種活動於一體的節日。 河北省民俗博物館館員王麗平近日正準備向大學生講授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她告訴記者,在過去,與介子推被焚綿山傳說相關的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節日,寒食節又稱「冷節」「禁煙節」,漢代定清明節前三天為寒食節,唐宋後才改為清明節前一天,並逐漸融入清明節。 王麗平說,清明節又稱「冥節」「踏青節」「聰明節」,《歲時百問》記載道:「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起初,清明只是作為一個節氣而存在,唐代以後,寒食與清明逐漸為一,才演變為以祭祖掃墓為主要內容的傳統節日。 古代清明節傳統習俗繁多,王麗平說,主要有掃墓祭祖、寒食賜火、插柳戴柳、春遊踏青、蹴鞠、盪鞦韆、放風箏、斗禽、拔河、贈畫蛋、吃青團、吃紅藕、植樹等,當然最主要習俗是祭拜祖先,悼念親人。插柳戴柳則與古人祛鬼辟邪觀念有關,柳在古人心中有辟邪祛鬼的功能,佩戴能防鬼侵害。據記載,清代民間還有「清明不插柳,紅顏成皓首」的諺語,可見過去插柳戴柳是清明必備裝飾。 此外,清明前後風和日麗,正是春遊踏青、盪鞦韆、放風箏、植樹的好日子。民俗學者認為,隨著清明節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清明豐富的文化內涵會逐漸回歸民眾生活。專家:清明節是幾乎所有春季節日的綜合與升華清明節:擁抱自然的春天的節日 【詩詞名句】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縴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吳文英《風入松》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 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高鼎《村居》 【清明節】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充滿春天氣息的民間傳統節日。中國傳統節日和時間節點多由陰曆系統決定,唯有清明節的時間節點是由陽曆系統決定的。清明節俗,主要起於唐代每年冬至後三個半月左右的寒食連清明假日。清明前後,正是草長鶯飛、桃紅柳綠、春光宜人的大好時節,人們結束了寒冷冬季的蟄伏,紛紛走向自然,走向郊野,感懷先人,踏青掃墓,圍席而坐,對酒當歌。清明節還有「踏青節」、「鞦韆節」、「插柳節」、「植樹節」等美麗別名。2006年5月,清明習俗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又是一個文化節日,一個擁抱自然的春天的節日,象徵著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環的開始,也意味著對過去的懷念和感謝 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又是一個節日,一個擁抱自然的春天的節日。 中國的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出現極早,《尚書·堯典》已有記載。一年細分為二十四節氣,則是秦漢之間的事。清明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最早出現在《淮南子·天文》中:「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歲時百問》稱:「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亮,故謂之清明。」清明真是一個令人神往的詩意的節日。 竺可楨指出,西方國家早在公元前46年就已經有了系統的太陽曆,所以,他們沒有二十四節氣的需要,而我們的舊曆則主要以陰曆(月亮歷)為主,陰曆與陽曆在時間節點上不能重合,陰曆系統不能用以指導農業生產,這才有了用二十四節氣作為補充手段的需要。所以說,節氣是一個用以輔佐陰曆、指導農業生產的時間節點,本來沒有什麼特別的節俗活動。 當代學者普遍認為,後來成為清明節重要節日內容的祭祀、踏青等習俗則主要來源於寒食節和上巳節。寒食節與古人對於自然的認識相關,他們認為世界萬物都和我們人一樣是有生命的,也有生老病死,需要新陳代謝,火燃久了要熄掉,重取新火,寒食之後重生新火就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熄滅舊火與重生新火所透露的是季節交替的信息,意味著寒冷季節的結束和春耕生產的開始,象徵著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環的開始。 寒食節在清明前兩日或一日,這一天,人們往往要禁火冷食(寒食)、墓祭,以及舉行一些巫術性遊戲。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一為懷舊悼亡,一為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內在的文化關聯。 到了唐代,清明成了一個盛大的春天儀式。掃墓和踏青游春,幾乎成為清明這一時間節點上的必不可少的習俗。清明由「氣」轉「節」,歷千百年而不衰。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至貞元六年(公元790年),寒食與清明的節假日已經增加到七天之多。入宋之後,清明和寒食逐漸合二為一,清明將寒食節中的祭祀習俗收歸到自己名下,而且兼并了與寒食節相關的其他一些節慶活動。清明節是幾乎所有春季節日的綜合與升華,將清明掃墓與踏青的不同文化主題融為一體,將祭祀先人與中華民族重視孝道、慎終追遠的民族性格聯繫起來,具有豐富文化內涵 有學者認為上巳節的節俗也被合併到了清明節。古時以夏曆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後漢書·禮儀志上》稱這一天「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病為大潔」。上巳之時,青年男女在野外踏青嬉戲,互相表達愛慕之情,實為古代中國之「情人節」。魏晉之後將上巳改在三月三日。至唐朝,賜宴曲江,禊飲踏青,亦是此意。可見,洗濯踏青、除垢迎新是幾乎所有春天節日的共同特徵。 元代以降,不僅上巳節退出了節日系統,寒食節也已基本消亡。春節之後,大好春季只剩了一個清明節。所以說,清明節是幾乎所有春季節日的綜合與升華,清明節俗也就具有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 與其他傳統節日不太一樣,由於清明節是融合了「節氣」與「節俗」的綜合節日,因而也是傳統節日系統中少有的依陽曆而確定的節日,節日時間比較固定地在格里高里(Gregory)歷即現行公曆每年的4月5日前後。此時正是春暖花開的踏青時節。 清明從節氣上排在春分之後,此時天氣回暖、萬物復甦、陽光明媚、春風暢拂、草長鶯飛,到處生機勃勃,正是大自然顯露新生的上好時節,也是人們遠足踏青、親近自然的好日子。人類戶外活動的原始意義在於順應天時,以主動的姿態去順應和促進時氣的運行,有助於吸納大自然的純陽之氣,驅散積鬱的寒氣和抑鬱的心情,催動生命的流轉。這些活動大大地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唐代開始,寒食與清明並列放假,不同年號分別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趨都市化的時代,也是民俗向娛樂方向發展的時代。為了讓人們能夠在清明掃墓、踏青,特地規定太學放假三日,武學一日。《清明上河圖》反映的就是前所未有的盛世清明。「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 清明掃墓與踏青,本來是兩個不同的文化主題,宋以後慢慢地融為一體,並不斷地被賦予肯定的文化意義。人們把祭祀先人與中華民族重視孝道、慎終追遠的民族性格直接聯繫起來,認為清明節俗體現了中國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其文化意義部分地與西方感恩節有異曲同工之處。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清明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動,與中國文化深層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間有著深刻的關係,而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一大文化支柱,有助於在古人與今人、前人與後人之間建立和諧的代際關係,進而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這也是清明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間根基。 清明節自唐宋成為民俗節日之後,在節俗內容不斷擴張的同時,節俗的根本性質雖然沒有發生大的改變,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演進,較早地出現了由神聖祭祀向世俗娛樂轉化的趨向。這種趨向在都市表現得尤其明顯,清明祭墓成為踏青春遊的假日時光,墓前分享祭品的習俗變成了郊遊的野餐。 無論從起源還是從其流變中,我們可以歸納出清明節的兩個象徵意義,一是「感恩紀念」,二是「催護新生」。對祖先與先烈的追悼與祭祀是傳統社會民眾生活的重要內容。時至今日,祭祀先人仍為中華民族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年清明時節,不僅故地親人要上墳祭掃,大批旅居海外的華人、港澳台同胞也紛紛趕回故土,祭奠祖靈。 黃帝陵、軒轅廟、炎帝陵等作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祭祀點,每當清明時節,民族親情都在這裡匯聚,海內外華人總是能從祭祀的儀式中體會到血濃於水的同胞親情。而民間傳說中的介之推與晉文公的故事,則是典型的感恩故事,我們可以、也應該藉助於這些節日故事,提倡感恩情懷,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提高國民的文明程度。 因為清明時節正值春光最好,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傳統,人們常常闔家攜帶酒食,到郊外林苑野地親近自然。遠足踏青中常見的活動有盪鞦韆、拔河、撲蝶、采百草、放風箏、插柳、植樹等習俗。在傳統的清明習俗中,插柳與戴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風習時尚。柳樹為春季應時佳木,得春氣之先,相傳民間新火的傳遞也是以柳條傳送。 新中國成立之後,許多學校都曾利用清明掃墓之際,舉行緬懷革命先烈的系列感恩活動。盛世清明,是陽光的清明、春天的清明,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清明,也是大唐盛世留給中華民族的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當我們慎終追遠的時候,我們更應催護新生。《樂記》曰:「清明象天,是天德清明也。」欣逢盛世,我們更有理由張開雙臂擁抱這春天的清明。(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施愛東) 重拾傳統,翻出新花樣 清明內涵豐富,不僅僅是祭祀、掃墓的日子。據山東省民俗學會副秘書長張勃介紹,清明節內含兩層文化蘊意,一是感恩,緬懷故人;二是希望,維護新生。可以說,清明節更是「生日」。 「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清明自古以來就有喧鬧的另一面,如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但進入現代社會以後,清明節的許多傳統習俗被漸漸遺忘了。 清明節又稱「寒食節」,相傳是為紀念春秋時期名臣介子推而設。在寒食文化發源地山西介休,清明節主題活動於4月1日起陸續展開。人們將互動參與傳統民俗活動表演和主題廟會,風箏舞、鬥雞舞、蹴鞠舞等大型民俗團體表演,以及大羅宮清明清音演奏、雲峰寺絕壁掛祥鈴、水濤溝萬人踏青等傳統廟會習俗,不僅繼承了傳統,還「接軌」現代氣息,翻出了新花樣。 而從3月19日開始的上海清明文化節,通過人文紀念、文化展覽、簡訊大賽、社區推廣等多種活動方式,廣泛傳播傳統的清明文化,同時根據時代特點,賦予清明節更寬、更深的現代內涵。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王萬里說,清明文化節相對於傳統的清明活動而言,既是「回歸」,又是「創新」。隨著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被列為法定節假日,它們的內涵正不斷被傳承和豐富。 北京市的舉動更加「醒目」,提出了「引領清明民俗回歸」的口號,組織了多場活動。3月31日晚,北京舉行了第三屆清明詩會,在14個節目中,古詩文、紅色詩詞和現代歌舞相結合,交織成一曲激情、豪邁、感人的紅色「交響樂」,「珍愛生命,思念感恩」。在詩會中,《陳覺寫給妻子趙雲霄的信》引起了觀眾們的強烈共鳴——這封信是革命者陳覺寫給妻子的遺書,既柔情似水又豪情勃發,承載著革命者堅定的革命意志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陳星星和新華社記者張建松、尚崑崙、李亞紅、姜敏) 清明節,以文化的名義抵禦心靈的「沙漠化」
清明果在南方很是盛行,尤其是江浙滬一帶。清明果也被人稱作清明糰子。
清明粑,是川東地區在清明節所實用的傳統小吃 清明節原本就是個綠色的節日清明節原本就是個綠色的節日。水清山明,鶯飛草長,「渡頭翠柳艷明媚」(杜甫《清明詩》),「綠苔撒點點青錢,碧草鋪茸茸翠毯」(張可久《春景》),正是踏青的好時機。清明踏青,主題是接地氣,感受春天的到來,作出順應時序、迎接春天的主動性姿態。如同元宵走橋、端午競渡、重陽登山一樣,是節日文化在體育運動層面的表現,是一種具有文化感召力的體育動員令。踏青還伴有種種活動。清明前後正是柳枝發芽泛綠的時候,古時人家時興插柳枝於門上。宋代筆記《夢粱錄》說柳枝「名曰『明眼』」。還有將柳圈戴於頭上、插柳葉於兩鬢的,說是有明目、驅毒、祈年之含義。這一習慣,直至清代還十分盛行。《帝京歲時紀勝》云:「清明日摘新柳佩帶,諺云:『清明不帶柳,來生變黃狗。』」江南諺語則謂:「清明不戴柳,紅顏變成皓首」。還有「折柳送別」的習俗,利用「柳」「留」諧音,表達要「留」住青春的意願。小兒把柳葉當哨子吹,據說是有助於內火外泄。踏青時人們踢球、拔河、盪鞦韆、放風箏,都是有利於健康的活動。 清明節的節日食品也是綠色的:青團。各地摻入青團的草汁略有不同,有的地方用艾青汁,有的地方用雀麥草汁,福建地區甚至就把一種草名叫「青」,是一種趴在地面上的草,清明之前非常嫩,用來和入糯米粉,做青團。青團是明清時期開始的一種清明節節物,原先寫作「清明餜」,根據諧音,江南民間又叫它「聰明餜」,人們會抱著嬰兒到鄰里家討著吃,叫「討聰明」。所以清明節又有個異名「聰明節」。「討聰明」這樣的習俗可以並且應當恢複發揚。它是一種溝通鄰里關係、增進友誼和睦的好機會。在鄰里關係冷漠的今天,以節日的名義增進「地緣」情感,顯得十分重要。嘗試著把上輩人的感人故事,用文學的形式記載下來,年年清明,吟誦朗讀,傳播到下一代人的心坎上去,讓他們不要「忘本」。「言之不足則長言之」,我們還可以用詩歌吟誦的形式。著名中國古典文學專家葉嘉瑩說:「吟誦就是詩歌活潑的聲音」,「讀者應把一首好詩裡面的生命讀出來,並由此而感動,完成自己的生命。」我們就是要在這些活潑的聲音里復活先人的精神,在吟誦中完成生命與生命間的代代承接。那可是在年輕一代的心田上「植樹」呵,與實際生活中的植樹具有一樣的意義:抵禦心靈的「沙漠化」,防止言行舉止的「沙塵暴」! (來源:文匯報 作者:上海師範大學教授翁敏華)【民俗鏈接】插柳、戴柳唐人認為三月三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擺脫毒蟲的傷害。宋元以後,清明節插柳的習俗非常盛行。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也有記載:「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寒食禁火 相傳春秋時期,介子推曾割股為流亡的晉文公充饑,晉文公後來分封群臣,介子推背老母隱居於綿山。晉文公焚山逼介子推露面,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為紀念他,人們在那天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這天被稱為「寒食節」。 清明賜火 相傳因寒食禁火,人們將從冬季保留下來的火種熄滅。到了清明節,又要重新鑽木取火。在唐代,「清明賜火」的習俗曾盛極一時。 盪鞦韆、蹴鞠、放風箏
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
蹴鞠,相傳由黃帝發明,最初用來訓練武士。
在清明時節,古人不僅白天放風箏,夜間也放。 不可不知的清明節祭掃踏青風俗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許多風俗習慣由古至今沿襲下來,融於現代人們的生活,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清明節究竟有哪些風俗習慣?還有哪些逢節必辦、哪些已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呢?
掃墓 清明節在我國傳統中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500多年歷史。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踏青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戶外節目五彩繽紛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清明節的起源與習俗
【清明節起源】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源於商代時代,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污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說,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饑」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後移到清明。傳說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為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饑」而不圖為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也因此又稱「介山」。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要談清明節,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節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為了紀念晉國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跟隨,立下大功,重耳返國即位,即晉文公。介子推便背著老母,躲入綿山。晉文公前往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於是他放火燒山,想把介子推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著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晉文公傷心地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其實,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周禮·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可見當時是搖著木鋒,在街上走,下令禁火。這司煊氏,也就是專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時,人們就準備一些冷食,以供食用,這樣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風俗了。以後,才與介子推的傳說相聯繫,成了寒食節,日期長達一個月。這畢竟不利於健康,以後便縮短日期,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為一天,唐之後便融合在清明節中了。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游、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云:「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庄季裕《雞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撰(zhuan,飯食),攜家春遊。」 《荊楚歲時記》:「(寒食)鬥雞,鏤雞子(雞蛋),鬥雞子。」可見南朝時就有鬥雞與鬥雞蛋之戲了。鬥雞今多見,鬥雞蛋多是鄉間小兒互相撞碰雞蛋作為遊戲。在古代,用作碰撞爭鬥的雞蛋多是染色、雕鏤(lou,雕刻)過的,十分精美。畫蛋。鏤蛋之俗,源於《管子》中所記的「雕卵」。無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術發展而來,成了寒食的節俗。今天民間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干,據《藝文類聚》中記,北方山戎於寒食日打鞦韆。但這恐怕只是傳說而已。劉向《別錄》記打鞦韆是在春時,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宮詞》:「寒食宮人步打毯。」牽鉤與打毯等戲,也不一定在寒食舉行。 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隨著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盪鞦韆等俗也只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為重要的大節日了,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變形的方式卻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25個民族過清明節】
中國有25個民族過清明節,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用花
一般來說,白色的花表示哀悼,選擇白百合、馬蹄蓮等用於掃墓是比較合適的,而白玫瑰、梔子花或素色的花則象徵著惋惜和懷念。還有的人偏愛蓬萊松、排草等樸素植物。當然,如今掃墓用花也不再拘泥於此,很多市民會根據過世者的年齡和喜好選擇花卉種類,如勿忘我、黃玫瑰、紅玫瑰、天堂鳥等。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習俗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儘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於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云:「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簽,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關於包袱里的冥錢,種類很多。 一、大燒紙,九K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 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並有酆都城的圖案,多系巨額票面,背後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一樣的圖案; 四、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往生咒》,成一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 五、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於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有的富戶要攜家帶眷乘車坐轎,親到墳塋去祭掃。屆時要修整墳墓,或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祭罷,有的圍坐聚餐飲酒;有的則放起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娛樂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此即是掃墓又是郊遊,興盡方歸。 清明習俗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清明通常在農曆三月前後,恰是大地春回的時節。經歷了一個漫長寒冬之後,人們紛紛走出居室,來到戶外探尋春天的氣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放風,這些郊遊活動便被稱為「踏青」。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 傳說,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這一活動了。據《舊唐書》記載:「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杜甫有「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的詩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風盛行。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出以汴京外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的熱鬧情景。在這一畫卷,畫面人物就達 550多人,牲畜50餘頭,船20多艘,車、轎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況,可見一斑。 趙之珩表示,由於全國各地春天到來的時間不一,因而踏青節也就有先有後。農曆二月二為福建一帶的踏青節,三月三為陝西一帶的踏青節。北京、東北由於春來得特別遲,到了五月初五才開始踏青。由於踏青是一項有意義的習俗,因此代代流傳。 清明習俗盪鞦韆
盪鞦韆,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唐代盪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盪鞦韆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鞦韆節,皇宮裡也安設鞦韆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清明習俗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清明習俗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清明習俗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斗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清明習俗蠶花會
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近幾年烏鎮香市活動中的蠶花會,僅有迎蠶神、踏白船、翹高竿等幾個項目,大有潛力可挖。 清明習俗拔河
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清明習俗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云:「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採薇》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願。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於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據說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麼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過去寒食節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習俗有關。今天看來,隨意折取柳枝是對樹木的一種損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習俗放風箏
放風箏。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 清明習俗植樹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中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清明菜粑:貴州安順屯堡一帶把一種在清明節時期才會有的一種野生植物-----清明菜(本地話又稱為毛毛花,因其形似一朵花,且桿上面有許多小毛毛)和麵粉混合,通過一種獨特的手工工藝做成「粑粑狀」,再包上陷(一般是本地春菜拌肉、「引子」(蘇麻籽)拌紅糖,酸辣子炒肉等),通過屯堡一帶一種獨特的土砂鍋在煤火上煎烤而成。清明節屯堡人每家每戶都會做,由於清明菜是一種纖維植物,一口咬下去會有「拔絲」的現象,口感極佳。可當零食,也可當主食,可放置時間極長,據說是在明朝朱元璋時期百姓為行軍打仗之時士兵隨帶方便而做。
烤餅 在四川一帶都用清明菜和麵粉辣椒等混合烤制清明餅,色香味極佳。描寫清明的古詩詞集錦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阮郎歸》南國春半踏青時 (唐)歐陽修 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 鞦韆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棲。 《採桑子》清明上已西湖好 (宋)歐陽修 清明上已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清明日 (唐)李建勛 他皆攜酒尋芳去,我獨關門好靜眠。 唯有楊花似相覓,因風時復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懷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獨憑危檻思凄然。 野雲將雨渡微月,沙鳥帶聲飛遠天。 久向饑寒拋弟妹,每因時節憶團圓。 餳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處邊。 清明後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日曲江懷友 (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遊,我於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並羽儀。 清明日憶諸弟 (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長安清明 (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 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清明日 (唐)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鬱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同錦州胡郎中清明日對雨西亭宴 (唐)張籍 郡內開新火,高齋雨氣清。 惜花邀客賞,勸酒促歌聲。 共醉移芳席,留歡閉暮城。 政閑方宴語,琴築任遙情。 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岩村有懷 (唐)張繼 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 鳥啼官路靜,花發毀垣空。 鳴玉慚時輩,垂絲學老翁。 舊遊人不見,惆悵洛城東。 江南清明 (唐)鄭准 吳山楚驛四年中,一見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風連夜起,韶光隨酒著人濃。 延興門外攀花別,採石江頭帶雨逢。 無限歸心何計是,路邊戈甲正重重。 清明日狸渡道中 (南宋)范大成 洒洒沾巾雨, 披披側帽風。 花燃山色里, 柳卧水聲中。 石馬當道立, 紙鳶鳴半空。 (土番)間人散後, 烏鳥正西東。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清明 (宋)高菊澗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 日墓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清明祭詩十四首 其一 春雨清明濕杏花, 小山明滅柳煙斜。 東風解語拾我意, 送送縈腸入君家。 其二 一沾春雨一斷腸, 飄零無計覓君鄉。 方羨飛花隨風去, 天涯盡處惹蘭芳。 其三 朝聽細雨潤門扉, 年年一度送春回。 卻把長條攀折遍, 才道相思始成灰。 其四 輕紅沾雨不勝衣, 才回倦眼又迷離。 情到傷心頻無賴, 始信清明斷腸期。 其五 漫見新柳嬌眼垂, 疑君逸影踏風歸。 回眸映雪成千古, 染盡湘竹無計追。 其六 風吹殘杏舞絮輕, 喚起愁腸千百縈。 疑天亦解傷情恨, 哭君淚雨遍清明。 其七 昨夜聽春愁不堪, 初晴天氣泣容顏。 賞芳時節清明日, 百般明麗也悵然。 其八 清明把酒釋別愁, 欲賞春花且忘憂。 誰想欄杆拍倚遍, 歡聲猶不近樓頭。 其九 清明節氣杏花天, 詩酒清吟祭華年。 折盡長條倚春雨, 為君垂淚小窗邊。 其十 撩亂春風惹杏花, 斷送清芬到天涯。 歷歷如君離別日, 哀魂和雨泣流沙。 其十一 新鶯嘹亂柳煙低, 斷魂春雨斷腸期。 歌君一曲還偷淚, 怎是傷心無處依。 其十二 粉杏輕柔岸柳新, 清明春雨兩相侵。 半洗天光晴如碧, 半和殘淚一沾襟。 其十三 或有追思到天涯, 天應憐我淚黃沙。 半園新杏連綿雨, 送盡清明百姓家。 其十四 春雨杏花滿清明, 追思猶怨水煙輕。 合化子規啼血盡, 不悼家川悼君塋。
推薦閱讀:
※論傳統「六書」之本原意義
※客廳風水不可輕視 傳統風水中的財位所在
※傳統八字關於十二運(十二長生)的爭議
※這些秘密一旦公開,傳統武術的千古之秘就此揭開了
※作揖拱手叉手萬福等中華傳統禮儀 之一 正德立己 禮樂相和_國醫-泉溪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