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行篇- 出家宗致(9)】(31)佛陀在經中訶責,這就像狗法。咬到骨頭之後,其它狗想接近就很緊張地...

圖片出處恭摘平興寺網站

南無阿彌陀佛!大家好??????

我們繼續學習《南山律在家備覽》別行篇弘一大師-遺著 良因法師-導讀

若營世事,供養三寶塔寺等相。心無欣道,最是我所。或淪下趣。

若營世事,或者經營世事,例如常常組織放生,常常組織護持佛寺,來供養三寶、塔寺等種種行相,這本身不是錯,這是好事情。但錯在哪裡呢?心無欣道,沒有歡喜求道的心,沒有求解脫道的心。

若要叫他做義工,他很高興,不落人後;

但若叫他聽經,或者讓他去打個佛七,專心用功,

或者在家自己專心用功,他做不到。為什麼?

動慣了、攀緣慣了。沒學佛前,是動、是攀緣;學了佛後,還是動、還是攀緣,只是換個境界,改成護持佛寺、放生這些境界。但是本質上還是動、還是攀緣。這習慣養成之後,就很難改了。

就像《六祖壇經》所說:「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當初沒學佛時,心很躁動,所以來到佛門學佛。但是如果學了佛後還是躁動,那又何去何從呢?

所以我們修行,必須要有漸次。初學佛時,都從護持三寶開始,這是需要的。因為三寶也需要有人護持;而我們也需要透過護持三寶來培福。所以我們剛開始歡喜到佛寺做義工,這也是很好的。

但是慢慢地,我們要提升自己。當然不是說就不做義工,而是在做義工的同時,也要追求解脫道,自己在解行上的用功也要加強。

不能只是一直忙,忙到最後,大家讚歎:你是菩薩發心!我們自己也覺得我就是菩薩發心,而事實上夾雜著很多過患。

不但心無欣道,而且最是我所,執著我、我所。比如說,這個殿堂是我管的,你們誰都不要來碰。進來之後,我就是老大,你們都要聽我的。只要沒有在法上安住,就會形成這個習慣。發心當中夾雜,夾雜到最後,全體變成染污,那就很可惜了。

甚至有可能在這種染污心中,造作罪業。因為對自己越來越有自信,而這時又沒有學習經論,沒有學習戒律,也沒有善知識引導,到最後就開始造罪了。所以最是執著我所。

或者將沉淪下趣,連人天福報都沒有,可能墮落到三惡道了。為什麼?因為在三寶門中,若沒有學習經論,也沒有學習戒律,很有可能在有意無意間,就盜用了三寶物,果報當然就是三惡道了,這樣子很可惜。在佛寺有很多這樣的在家人,在佛寺發心久了,變成老油條。再久一些,就開始造惡業,到最後甚至連居士都談不上了。

所以我們在佛寺發心是很好,這能為自己的修道培福,所以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時要知道,培福只是一種方便,是為了修行戒定慧打基礎,不要把方法當成目標,當成一生的事業,而變得執著,甚至造惡業,結果淪落下趣、三惡道,這很可惜啊,可惜了當初他護持三寶的這念發心。

這樣的結果,有時連欲界的善業都得不到。當然,因果還是分開算的。護持三寶的功德,絕對不失,但是在這當中夾雜太多惡業的時候,有可能惡業會先起現行。因為面對三寶的境界造的惡業特別重,所以有可能會先起現行,而沉淪下趣三惡道。

心因:由造善時,自愛憎他,行諂行誑,雜惑成樹,故受鬼趣相似果報。

因為他在造善業的時候,如護持佛寺、放生、助念的時候,自愛憎他。貪愛自己,我愛執很強,而憎恨嫉妒他人的功德。

佛陀在經典中訶責,這就像狗法。狗的習氣就是咬到骨頭之後,若有其它狗想接近,它就很緊張地發出威脅的聲音,這就是狗法。有的人在寺院做執事久了之後,權利心、慾望越來越強,看到別人接近他的權力,就開始緊張而排斥,這就是狗法。

所以修善業會得到福報,會得到名利。如果沒有配合戒定慧的修學,很自然的就會執著這些有漏福報,貪愛這種名利的境界,自然就會跟別人攀比。這種動機純粹就是佛陀講的「狗法」。

行諂行誑,諂媚世人,希望博得名利。行誑,就是欺騙。尤其做執事要特別注意,因為做執事有時候為了達成目的,難免要打妄語。剛開始打妄語時,還會起慚愧心,久了之後,就像吃飯一樣,不打妄語還不行了。

結果雜惑成樹,各式各樣貪瞋痴的煩惱,隨著修福的過程中,不斷不斷地生起,像樹葉一樣密密麻麻。因為一直修福,沒有內觀的功夫,就是這樣的。故受鬼趣相似果報,鬼趣的特點就是諂媚,因為修福中同時造諂媚的業,會墮落到和鬼道相似的三惡道的果報。

以心非實,生在惡道;以福事成,故受勝處。

從總報來說,以心非實,生在惡道。因為內心的動機與貪瞋痴的煩惱相應,並非真實與為解脫相應。可能剛開始還是為求解脫的心,但因夾雜著煩惱,一直都沒有內觀,結果到後來全體都是煩惱相應了。

就像過去有位老法師說:「剛開始是牛奶里,加了幾滴水;到後來變成在水裡面加幾滴牛奶。」心越來越變質了,自己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想改,所以感召到三惡道的總報。

從別報來說,以福事成,故受勝處。畢竟他供養三寶還是有福報的,故受勝處,在三惡道中做王,如蛇王、龍王、鬼王、或者畜生道的王。但即使做王,還是在三惡道,這畢竟不是好的處所。

所以我們平常組織放生、助念、護持三寶等等,或做義工時,要常常提醒自己,每天都提醒自己:我是為了自己的解脫、眾生的解脫而來做的,要有這樣的如理作意。當然同時,還要有自己的功課,不要整天昏天暗地的就只是忙雜事,忙到最後,渾身的業力。

懺雲老和尚曾說,出家修行人分三等:第三等就是做僧團的執事;第二等是講經說法的法師;第一等是修行人。什麼意思呢?我們剛出家時,要積資懺凈,多做僧團的執事,如典座、庫頭、香燈等等,來積資懺凈。然後慢慢的,假借這種福慧雙修,般若智慧提升了,就開始試著為他人說法。

雖說同樣是積資懺凈,但是做執事的重點在培福,講經說法的重點在栽培智慧的善根。

這樣福慧雙修之後,最後最上等的,就是做修行人、深入實修。以之前福慧的資糧,來作為未來深入禪修的基礎,所以最上等就是實修的修行人。

當然,如果成就一個修行人,徹底凈化自心之後,再回過來講經、做執事,也就不是問題,因為本質就已經是一個修行人了。

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感恩三寶加持!

佛歷2561年 農曆丁酉年 四月十五 星期三

※ ※ ※ ※ ※ ※ ※


推薦閱讀:

說說道教茅山派,最出名的茅山道士曾出家為僧
在藏地出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恭敬出家人,就是為自己積累福報!
今日是釋迦牟尼出家日,感恩釋迦牟尼佛!
別後芳草碧紅塵:弘一大師出家之謎

TAG:緊張 | 出家 | 佛陀 | 骨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