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世俗的智慧與世俗的樂趣
許錫良
新年的最後一天,幾個學術思想上的同道朋友在一起聊天,探討中國的問題。然後我提出一個觀點,那就是中國人的生存方式,其實是缺乏宗教情懷的一種世俗生活,所擁有的也只是世俗的智慧與世俗的快樂,理解中國的一切問題,關注這一切入口很重要。這也幾乎就是其解中國一切人與事的邏輯起點。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每個人生存於這樣的環境中,就是沒有上帝,沒有神,不需要禱告,也沒有世界的彼岸。雖然過年過節也會去廟裡燒香,但是,基本上是把世俗的那一套行賄受賄的世俗智慧用在宗教的領域裡而已。而且世世代代如此生活。話題是從前不久的一個國際新聞開始的。有新聞報道說瑞士政府準備來一次公投,就是給每個瑞士公民發基本的生活費,每月2500瑞士法郎,摺合人民幣約17000元,主要的目的是不要讓瑞士人為了生活而把自己降為為生存而掙扎的動物,這樣使每個瑞士人從生存中解放出來,讓每個人放心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樣的事情在中國是不可能實現的,如果真的實現了,中國人將會鬱悶無聊而死,因為這樣的話,中國人的那些世俗的樂趣與世俗的智慧就沒有了用武之地。中國人不可能在如此富有的情況下堅持這種平等主義。中國人的平等主義只能夠在飢餓、戰爭與極端貧窮的情況下實現,如果像瑞士那樣富有而且能夠做到如此均衡,那在中國的文化中是不現實的,我們的傳統文化基因不允許我們作出這樣的選擇。儘管中國古人也說過,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實,中國人是很不習慣在富有的情況下,讓最貧窮的人居然也沒有衣食之憂。縱觀中國人只有在極端貧窮的情況下才能夠做到比較均衡,這種均衡的最明顯的標誌就是「配給制」,或者叫「計劃經濟」,古時叫「官家食俸祿」。大家貧窮的時候似乎反而能夠相安無事,當然,這種貧窮不能夠出現飢餓,大家窮不要緊,只要讓大家吃飽飯就沒事,這就是孔子所說的:貧而樂。但是,一旦富有了,就一定是兩極分化的。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富而有禮。所謂「禮」,其實就是製造上下尊卑等級。所以,如果一旦中國人像瑞士那樣富了,一定是走兩極分化,而不可能均衡化發展。唐代詩人杜甫有詩這樣說:「朱門酒肉臭,路到凍死骨」,正是中國人在富有之後出現的現象的最好寫照。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首先中國人的財富按照權力大小來分配的。皇帝的財富最多,一句話叫「富有天下,貴為天子」。其財產可以用一句話來描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的山山水水,天下的男男女女,都是帝王的私產。他們所謂的創業就是「打天下」或者「打江山」,天下都是帝王的家園,天下的人,都是帝王的奴僕。其他所謂的大臣,從帝王那裡分多少權力,就獲得多少財產,而且這些財產只是暫時寄存的,那些大貪官如清代的和珅,有如帝王家養的一頭肥豬,平時讓你貪吃,充分滿足你的貪婪性,一到時候就把你宰了。所以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皇帝佔據財富的辦法就是「官山水」,山水一官有,生存於山水之間的小民們,就是被任意宰割的小羔羊。所以,中國人自古所謂富貴,都是與權力的接近。帝王讓誰一家富貴,誰就一夜富貴,讓誰一夜成鬼,也就一夜成鬼。生命與財產其實都沒有保障。「官」字兩個「口」,上口吃飽了,才能夠喂下「口」。把遊戲規則制定、裁判與運動員三種角色集為一身的中國官員,自己為自己不斷地增加收入那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事情。計劃自己制定,標準自己來定,鈔票自己來印,自己給自己發錢,一切都很省事。而美國總統要為自己加薪,必須要國會批准,而且要依賴上屆總統提出方案,而且自己無法享受到半點好處。這種傻事,中國人是不會幹的。
沒有帝王的中國人,內心裡仍然有一種帝王情結。每個人都是自己屋子裡的君主。加上中國人有一種十分濃厚的「光宗耀祖,衣錦還鄉」的情結。我們不難想像,中國人怎麼可能滿足於讓每個人都過得有尊嚴?要知道,所謂「光宗耀祖、衣錦還鄉」,其實就是要向社會掠奪巨大的財富,才能夠向大家炫耀的。如果大家都衣食無憂,如果大家都活得有尊嚴,那麼,怎麼「光宗」,又怎樣「耀祖」?所謂「衣錦還鄉」,首先要存在一個衣衫襤褸、貧窮不堪的「鄉」,否則,雖然你衣錦,但是一還鄉,卻發現這裡人人「衣錦」,又有什麼意思呢?這裡蘊藏了一種可怕的文化基因:一個人要活得尊貴,活得有面子,是以他人尊嚴的喪失與苛且偷生為前提的,而現實的制度安排又為這種現狀提供了充分的現實依據。
因此,我們來看一下中國的千古現實:
富人與窮人:為富不仁,為仁不富。有錢了,就是要欺負窮人,否則,富了還有什麼意思呢?
權力比拼定律:官大一級壓死人。做官而沒有官威,做官而不發財,做官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此,還有誰在官場一味追求升遷呢?要知道,在人後受侮,其目的只為有朝一日能夠在人前顯貴。
權力與金錢,官家與富人定律:窮不與富斗,富不與官斗,小官不與大官斗。而官再大,也不敢欺君。其實金錢財富與權力的樂趣就是中國人的樂趣。有權力的人,大家聚在一起按照權力大小排座位,有錢的人聚在一起大家擺闊鬥富,這也是一種世俗的樂趣。不要小瞧那些一夜暴富的中國人把牛鏈般粗的金項鏈沉甸甸地掛在脖子上,那是他們的生存依據,也是他們的世俗的樂趣。
居住的等級定律。有人佔據數百套房子不住,而有人卻流浪街頭。這也是一種世俗的樂趣。那些大富豪們看到自己閑著的房子與那麼多流浪的中國人,就有一種莫名的快感。直到,那些憤怒的窮人把土豪們打倒在地為止。這也是中國人的一種世俗的樂趣。在這方面成功的人有如毛澤東總結出一條人生樂趣定律: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人斗其樂無窮。為什麼要斗?因為實在沒有其他的事情好做。只有享受這世俗世界裡的互相折騰的樂趣。或者叫「整人的樂趣」。
中國人的居住,其實很早就分出了城市與農村。《紅樓夢》里描寫那個農村老太婆劉姥姥進大觀園有如今天的鄉下人去北京。上等人與下等人怎麼可能住在一起?農村人進城要暫住證、通行證,以前還有證明。農村人進城務工,孩子只能夠留守農村的老家裡,城市裡沒有他們的學校。城市裡的人看著農村來的人就有一種特別的優越感。北京戶籍的家長看到一些北京的一些學校竟然收農民工子弟入讀,他們集團到教育部抗議。因為,他們的優越感被侵犯了。而農村人卻仰望著城裡人,也有一種精神寄託,期望有朝一日,自己也有機會成為城裡人。官與非官,富與非富,對於中國人的意義也一樣。這也是中國人的一種樂趣。
中國人的婚育定律。多子多福,帝王三千宮女、七十二嬪妃,顯然是按照孔子聖人招生規模與成才數量來招納女人的。這樣妻妾成群自不在話下,其他人也是按照權力大小作出相應配置。富則妻妾成群,窮則獨善其身。此時,富人看到窮人如此困窘,自然是心懷大開。而窮人呢?儘管貧窮孤獨如阿Q,也自有其樂。比如,可以嫌棄吳媽的腳太大了,還有欺負一下小尼姑,捏一捏她的小臉蛋,說和尚動得,我就動不得?這個時候,也是一種樂趣。
中國今天會制定劃生育國策,幾乎也是鐵定的。因為,這裡面又有幾多歡喜幾多愁。有人可以放開肚皮生而不受限制,有人卻連生一胎都有困難,這裡自然分出了高低。更不要說吃飯住宿分出來的等級了。抱怨今天官員特供製的中國人不要忘記了,特供製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特供的物品如果是供給皇帝,叫「貢品」,是優中選優的。要是皇帝能夠賞一個「貢品」給你,你就是一生為之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真是所謂「感激涕零,不知所云,喜極而泣。」這也是中國人的一種樂趣。
心中沒有上帝的中國人,生存的精神家園,自然一切只有世俗的樂趣。中國古人的三大樂趣:「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他鄉遇故知。」至今其實中國人仍然活在這些世俗的智慧與世俗的樂趣里。美國第37任總統尼克松先生這樣評價中國人:「中國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氣、正直、純正的品性。」 」他們中的大多數只不過是一群僅僅通曉考試卻從不關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他們的思想還停留在專註於動物本能對性和食物那點貪婪可憐的慾望上」。這樣的評價雖然很難聽,卻是非常準確的。
推薦閱讀:
※【第16世大寶法王故事】無盡的智慧,以人身形式化現
※徐帆式婚戀智慧:將愛情和事業完美結合
※和解的智慧
※月光數據-山海經的智慧---五藏山經真偽之辨
※葛棟:智慧男女,打造完美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