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災難過後,這些心理救援知識更實用!

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在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

8月9日7時27分,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發生6.6級地震。

地震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同時也給受災群眾帶來極大的心理創傷!

作為精神心理專科權威醫療機構,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向廣大群眾科普地震後的心理救援知識,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百姓及早從地震的陰霾中走出來。

下面就請隨小編一起來腦補一下~

地震發生後多久進行心理干預會比較合適?

現在沒有一個完全的界定,說多長時間內進行干預就是合理的。實際上,在災害之後馬上會有心理救援工作進入到災區。進入到災區之後,還要根據個體的情況看是不是需要幫助,如果他自己能夠應付這些情況,那麼就不需要給他提供幫助。對於那些心理上困擾特別大的以及他日常的一些功能都受到影響的那些人要進行相應的關注,進行相應的危機心理干預。

心理專家

關於心理危機干預,有這樣一說,在72小時之內干預可能會對他們的心理以後會造成的負面影響會更小。 是這樣嗎?

實際上心理危機干預跟生命的干預還不是一回事。生命干預我們強調的是72小時,在72小時之後可能一個個體作為一個生命來說,他生還的希望相對來說比較渺茫,但是即使如此,在72小時後還有很多生命還是在存活,所以說我們作為一個救援人員不要放棄希望,底下被困的那些群眾才有可能被救上來。

心理干預這一塊的話,並不是說一定要嚴格在地震之後多長時間進行干預,當然說早期干預越早越好。但是學術界還有一種觀點是過早的一些干預反而會打斷人正常的這種應對災害的一個機制。

作為一個個體來說,他面對災害的時候,還有正常的一個應付機制。災害發生之後,他正常的應付機制就調動起來,儘管對他是一個危機,他可能承受不了,但是他還可以學會逐步調整自己去應付這個危機。過早的干預可能會把這個正常的調度機制破壞掉,也許會起一個反面的一個作用。

心理專家

可是這麼多受災的群眾,而我們的心理危機干預的專家,專業人員是非常有限的。如何能夠做到一個比較大面積的能夠讓大家實現相互幫助呢?

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就是在心理救援的過程當中,發動當地的受災居民,讓他們利用自己的力量來相互幫助。其實心理危機干預可以做的一個工作就是組織這樣的一些小組,讓他們相互來交流自己怎麼來應對這場地震,這樣的幫助可能比專家的幫助可能更大一些。以後也可以建立這種相應的聯繫,讓他們自己來自救,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心理專家

對於心理知識比較少的人來說,他很可能會出現情緒各方面的一些反應或者是後期形成一些負面的影響。那我們應該如何儘可能的使得這些方面的負面影響減到最小呢?

從心理的角度來說,當一個人出現心理上的這種巨大的情緒反應時,當你意識到他現在可能跟平常不一樣了,那麼你就找相應的專業人員把這個問題談出來,跟他一塊兒來做一下評估,到底現在的狀態是一個正常的應急反應還是有些異常的範疇。異常的範疇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應該怎樣進行處理。

作為一個他周圍的朋友或鄰居或同事,如果看見這樣的情況,一起來幫助他尋求下一步的治療,這是我們能夠做的。也就是避免危機進一步往下延伸,避免他更大的一個不良的影響。

心理專家

如果說在受災人群當中,急需要心理援助的人卻沒有得到及時的心理危機干預,那麼他們最過激的反應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最過激的反應可能會有幾種,最嚴重的出現一些心理應激,極端的情況可能就是出現自殺的傾向,自殺的念頭。再一個情況是可能會出現暴力衝突的行為,傷害自己或者是傷害他人,這兩種都是比較極端的情況。

更多見的可能會出現害怕、擔憂然後是高興不起來,或者是每天以淚洗面,還有可能會出現軀體的反應,比如失眠、睡覺過程當中總是做一些惡夢,做的惡夢可能會跟地震災害有關的一些經歷,反覆控制不住的總是回憶受災受害的這個情景,這些都是可能出現的。

輕一點的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沒有食慾;還有的可能會出現頭疼,渾身不舒服,這些都可能會出現。

心理專家

那些已經失去了父母的孤兒們,他們如何在未來的成長中避免一些負面的影響?

可以說的是,災害給當事者肯定會留下一些影響,那麼怎麼把這個影響變成它將來一個成長的動力,這是危機心理干預工作者要做的工作。在兒童失去父母這種創傷的情況下他出現什麼樣的反應都是可以理解的。

這時候作為心理救援的人員或者是家長或者是周圍的人不要對這些孩子的表現有什麼特別的大驚小怪,密切的關注,鼓勵他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同時要盡我們自己的力量,儘可能給他營造一個相對安全、舒服的環境,讓他慢慢的從失去父母這種巨大的創傷中恢復過來。後期的干預可以根據孩子具體的癥狀表現來進行相應的干預。

實際上並不是說每個經歷過這種創傷的孩子將來都會出現精神和心理的問題。就像成人一樣,一部分人可能能夠從危機創傷中恢復過來,一部分可能需要即刻的干預幫他恢復過來,一部分人可能需要長期的干預幫他恢復過來。

心理專家

在災難發生後,參與救災的人員也會出現心理危機。他們的這種表現會是什麼?

救援人員的心理實際上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比方說震驚、麻木、害怕、恐懼或者是覺得無能為力等等,各種各樣的心理反應都會出現。

同樣就像對待災區的災民一樣,他們出現這樣的情緒反應也是很正常的。所以不要把它作為救災人員是懦弱或者是不堅強的人這樣看待,這不是一回事。

人在特殊的災難情況下,出現的情緒反應都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出現一些憤怒或者是特殊的情緒反應也要給予他更多的理解,讓他把這種憤怒宣洩出來,然後給他支持,找回自己的自信重新工作,這是最重要的。

對於一些特殊的,他確實不能再在一線擔任一線搶救工作的人也要給予極大的理解和幫助,迅速的把他撤換下來,用其他人員替補。

在這些人員撤換下來的同時,社會上或者是機構或者是單位都不要給予過多的責備,相反要給他更多的支持。因為他對自己的行為可能有一個評判,讓他從自我批評和自我評判的那個狀態中走出來,幫助他恢復正常。這是我們所需要做的。

心理專家

地震無情,白衣有愛!但願我們的受災群眾能夠堅強起來,整理心情,去迎接屬於你們的新生!

作者|李獻雲

編輯|馬 琳

微信號:bjhlgyy62715511

北京回龍觀醫院

勿須獨自承受

讓我為您分憂

推薦閱讀:

2018法考知識點(刑訴):刑事證據的分類
如何找到最新的草榴網址
《防騙學》江湖騙術變換多端,必須學點知識防騙子
古易知識答疑(10)
男女婚配知識集錦3

TAG:科普 | 心理 | 知識 | 災難 | 救援 | 難過 | 實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