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原文翻譯及朗讀(二)
《論語》朗讀二
公冶長篇(5)
【原文】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譯文】孔子評論公冶長說:「可以把女兒嫁給他,他雖然被關在牢獄裡,但這並不是他的罪過呀。」於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原文】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譯文】孔子評論南容說:「國家有道時,他有官做;國家無道時,他也可以免去刑戮。」於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他。
【原文】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譯文】孔子評論子賤說:「這個人真是個君子呀。如果魯國沒有君子的話,他是從哪裡學到這種品德的呢?」
【原文】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譯文】子貢問孔子:「我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你呀,好比一個器具。」子貢又問:「是什麼器具呢?」孔子說:「是瑚璉。」
【原文】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譯文】有人說:「冉雍這個人有仁德但不善辯。」孔子說:「何必要能言善辯呢?靠伶牙利齒和人辯論,常常招致別人的討厭,這樣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辯呢?」
【原文】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譯文】孔子讓漆雕開去做官。漆雕開回答說:「我對做官這件事還沒有信心。」孔子聽了很高興。
【原文】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譯文】孔子說:「如果我的主張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從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聽到這話很高興。孔子說:「仲由啊,好勇超過了我,其他沒有什麼可取的才能。」
【原文】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譯文】孟武伯問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說:「我不知道。」孟武伯又問。孔子說:「仲由嘛,在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裡,可以讓他管理軍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問:「冉求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冉求這個人,可以讓他在一個有千戶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輛兵車的采邑里當總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問:「公西赤又怎麼樣呢?」孔子說:「公西赤嘛,可以讓他穿著禮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貴賓,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原文】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譯文】孔子對子貢說:「你和顏回兩個相比,誰更好一些呢?」子貢回答說:「我怎麼敢和顏回相比呢?顏回他聽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兩件事。」孔子說:「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說的,是不如他。」
【原文】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譯文】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糞土壘的牆壁無法粉刷。對於宰予這個人,責備還有什麼用呢?」孔子說:「起初我對於人,是聽了他說的話便相信了他的行為;現在我對於人,聽了他講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在宰予這裡我改變了觀察人的方法。」
【原文】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譯文】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剛強的人。」有人回答說:「申棖就是剛強的。」孔子說:「申棖這個人慾望太多,怎麼能剛強呢?」
【原文】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譯文】子貢說:「我不願別人強加於我的事,我也不願強加在別人身上。」孔子說:「賜呀,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原文】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譯文】子貢說:「老師講授的禮、樂、詩、書的知識,依靠耳聞是能夠學到的;老師講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論,依靠耳聞是不能夠學到的。」
【原文】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譯文】子路在聽到一條道理但沒有能親自實行的時候,惟恐又聽到新的道理。
【原文】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子貢問道:「為什麼給孔文子一個『文』的謚號呢?」孔子說:「他聰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謚號叫『文』。」
【原文】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譯文】孔子評論子產說:他有君子的四種道德:「他自己行為莊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養護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原文】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譯文】孔子說:「晏平仲善於與人交朋友,相識久了,別人仍然尊敬他。」
【原文】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何如其知也!」
【譯文】孔子說:「臧文仲藏了一隻大龜,藏龜的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狀,短柱上畫以水草花紋,他這個人怎麼能算是有智慧呢?」
【原文】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子文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譯文】子張問孔子說:「令尹子文幾次做楚國宰相,沒有顯出高興的樣子,幾次被免職,也沒有顯出怨恨的樣了。(他每一次被免職)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訴給來接任的新宰相。你看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可算得是忠了。」子張問:「算得上仁了嗎?」孔子說:「不知道。這怎麼能算得仁呢?」(子張又問:)「崔杼殺了他的君主齊莊公,陳文子家有四十匹馬,都捨棄不要了,離開了齊國,到了另一個國家,他說,這裡的執政者也和我們齊國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離開了。到了另一個國家,又說,這裡的執政者也和我們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離開了。這個人你看怎麼樣?」孔子說:「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張說:「可說是仁了嗎?」孔子說:「不知道。這怎麼能算得仁呢?」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譯文】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多次。孔子聽到了,說:「考慮兩次也就行了。」
【原文】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譯文】孔子說:「寧武子這個人,當國家有道時,他就顯得聰明,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傻。他的那種聰明別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種裝傻別人就做不到了。
【原文】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譯文】孔子在陳國說:「回去吧!回去吧!家鄉的學生有遠大志向,但行為粗率簡單;有文彩但還不知道怎樣來節制自己。」
【原文】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譯文】孔子說:「伯夷、叔齊兩個人不記人家過去的仇恨,(因此,別人對他們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原文】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譯文】孔子說:「誰說微生高這個人直率?有人向他討點醋,他(不直說沒有,卻暗地)到他鄰居家裡討了點給人家。」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好看的臉色,擺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過分恭敬,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把怨恨裝在心裡,表面上卻裝出友好的樣子,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
【原文】顏淵、季路侍。子曰:「各言爾志。」子路曰:「原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譯文】顏淵、子路兩人侍立在孔子身邊。孔子說:「你們何不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子路說:「願意拿出自己的車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壞了也不抱怨。」顏淵說:「我願意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子路向孔子說:「願意聽聽您的志向。」孔子說:「(我的志向是)讓年老的安心,讓朋友們信任我,讓年輕的子弟們得到關懷。」
【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譯文】孔子說:「完了,我還沒有看見過能夠看到自己的錯誤而又能從內心責備自己的人。」
【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譯文】孔子說:「即使只有十戶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這樣講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樣好學罷了。」
雍也篇(6)
【原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譯文】孔子說:「冉雍這個人,可以讓他去做官。」
【原文】仲弓問子桑伯子(1)。子曰:「可也,簡(2)。」仲弓曰:「居敬(3)而行簡(4),以臨(5)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6)大(7)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譯文】仲弓問孔子:子桑伯子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此人還可以,辦事簡要而不煩瑣。」仲弓說:「居心恭敬嚴肅而行事簡要,像這樣來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嗎?(但是)自己馬馬虎虎,又以簡要的方法辦事,這豈不是太簡單了嗎?」孔子說:「冉雍,這話你說得對。」
【原文】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譯文】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呢?」孔子回答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學生好學,他從不遷怒於別人,也從不重犯同樣的過錯。不幸短命死了。現在沒有那樣的人了,沒有聽說誰是好學的。」
【原文】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濟富。」
【譯文】子華出使齊國,冉求替他的母親向孔子請求補助一些穀米。孔子說:「給他六斗四升。」冉求請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說:「再給他二斗四升。」冉求卻給他八十斛。孔子說:「公西赤到齊國去,乘坐著肥馬駕的車子,穿著又暖和又輕便的皮袍。我聽說過,君子只是周濟急需救濟的人,而不是周濟富人的人。」
【原文】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譯文】原思給孔子家當總管,孔子給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辭不要。孔子說:「不要推辭。(如果有多的,)給你的鄉親們吧。」
【原文】子謂仲弓,曰:「犁牛為之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棒舍諸?」
【譯文】孔子在評論仲弓的時候說:「耕牛產下的牛犢長著紅色的毛,角也長得整齊端正,人們雖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難道會捨棄它嗎?」
【原文】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譯文】孔子說:「顏回這個人,他的心可以在長時間內不離開仁德,其餘的學生則只能在短時間內做到仁而已。」
【原文】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財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譯文】季康子問孔子:「仲由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孔子說:「仲由做事果斷,對於管理國家政事有什麼困難呢?」季康子又問:「端木賜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孔子說:「端木賜通達事理,對於管理政事有什麼困難呢?「又問:「冉求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孔子說:「冉求有才能,對於管理國家政事有什麼困難呢?」
【原文】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譯文】季氏派人請閔子騫去做費邑的長官,閔子騫(對來請他的人)說:「請你好好替我推辭吧!如果再來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邊去了。」
【原文】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譯文】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從窗戶外面握著他的手說:「喪失了這個人,這是命里註定的吧!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啊,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啊!」
【原文】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原文】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譯文】冉求說:「我不是不喜歡老師您所講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夠呀。」孔子說:「能力不夠是到半路才停下來,現在你是自己給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進。」
【原文】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譯文】孔子對子夏說:「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原文】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譯文】子游做了武城的長官。孔子說:「你在那裡是到了人才沒有?」。子游回答說:「有一個叫澹臺滅明的人,從來不走邪路,沒有公事從不到我屋子裡來。」
【原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譯文】孔子說:「孟之反不喜歡誇耀自己。敗退的時候,他留在最後掩護全軍。快進城門的時候,他鞭打著自己的馬說,『不是我敢於殿後,是馬跑得不快。』 』』
【原文】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譯文】孔子說:「如果沒有祝鮀那樣的口才,也沒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會上處世立足就比較艱難了。」
【原文】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譯文】孔子說:「誰能不經過屋門而走出去呢?為什麼沒有人走(我所指出的)這條道路呢?」
【原文】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譯文】孔子說:「質樸多於文采,就像個鄉下人,流於粗俗:文采多於質樸,就流於虛偽、浮誇。只有質樸和文采配合恰當,才是個君子。」
【原文】子曰:「人之生也直,罔(1)之生也幸而免。」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的生存是由於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隻他僥倖地避免了災禍。」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譯文】孔子說:「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
【原文】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譯文】樊遲問孔子怎樣才算是智,孔子說:「專心致力於(提倡)老百姓應該遵從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遠離它,就可以說是智了。」樊遲又問怎樣才是仁,孔子說:「仁人對難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穫的結果,他得在人後,這可以說是仁了。」
【原文】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譯文】孔子說:「聰明人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
【原文】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譯文】孔子說:「齊國一改變,可以達到魯國這個樣子,魯國一改變,就可以達到先王之道了。」
【原文】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譯文】孔子說:「觚不像個觚了,這也算是觚嗎?這也算是觚嗎?」
【原文】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譯文】宰我問道:「對於有仁德的人,別人告訴他井裡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會跟著下去嗎?」孔子說:「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君子可以到井邊去救,卻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騙,但不可能被迷惑。」
【原文】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譯文】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
【原文】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無厭之!天厭之!」
【譯文】孔子去見南子,子路不高興。孔子發誓說:「如果我做什麼不正當的事,讓上天譴責我吧!讓上天譴責我吧!」
【原文】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譯文】孔子說:「中庸作為一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吧!人們缺少這種道德已經為時很久了。」
【原文】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譯文】子貢說:「假若有一個人,他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又能周濟大眾,怎麼樣?可以算是仁人了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簡直是聖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至於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
述而篇(7)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譯文】孔子說:「只闡述而不創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東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原文】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譯文】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這對我能有什麼因難呢?」
【原文】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譯文】孔子說:「(許多人)對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求,聽到義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事情。」
【原文】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譯文】孔子閑居在家裡的時候,衣冠楚楚,儀態溫和舒暢,悠閑自在。
【原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譯文】孔子說:「我衰老得很厲害了,我好久沒有夢見周公了。」
【原文】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譯文】孔子說:「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根據,以仁為憑藉,活動於(禮、樂等)六藝的範圍之中。」
【原文】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譯文】孔子說:「只要自願拿著十餘干肉為禮來見我的人,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
【原文】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原文】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譯文】孔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不曾吃飽過。
【原文】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譯文】孔子在這一天為弔喪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原文】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譯文】孔子對顏淵說:「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隱藏起來,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這樣吧!」子路問孔子說:「老師您如果統帥三軍,那麼您和誰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說:「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徒步涉水過河,死了都不會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謹慎,善於謀劃而能完成任務的人。」
【原文】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譯文】孔子說:「如果富貴合乎於道就可以去追求,雖然是給人執鞭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去做。如果富貴不合於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還是按我的愛好去幹事。」
【原文】子之所慎:齊(1)、戰、疾。
【譯文】孔子所謹慎小心對待的是齋戒、戰爭和疾病這三件事。
【原文】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譯文】孔子在齊國聽到了《韶》樂,有很長時間嘗不出肉的滋味,他說,「想不到《韶》樂的美達到了這樣迷人的地步。」
【原文】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譯文】冉有(問子貢)說:「老師會幫助衛國的國君嗎?」子貢說:「嗯,我去問他。」於是就進去問孔子:「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說:「古代的賢人。」(子貢又)問:「他們有怨恨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為什麼又怨恨呢?」(子貢)出來(對冉有)說:「老師不會幫助衛君。」
【原文】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譯文】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原文】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譯文】孔子說:「再給我幾年時間,到五十歲學習《易》,我便可以沒有大的過錯了。」
【原文】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譯文】孔子有時講雅言,讀《詩》、念《書》、贊禮時,用的都是雅言。
【原文】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譯文】葉公向子路問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對子路)說:「你為什麼不樣說,他這個人,發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譯文】孔子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的東西,勤奮敏捷地去求得知識的人。」
【原文】子不語怪、力、亂、神。
【譯文】孔子不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
【原文】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譯文】孔子說:「上天把德賦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麼樣?」
【原文】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譯文】孔子說:「學生們,你們以為我對你們有什麼隱瞞的嗎?我是絲毫沒有隱瞞的。我沒有什麼事不是和你們一起乾的。我孔丘就是這樣的人。」
【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譯文】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項內容教授學生。
【原文】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譯文】孔子說:「聖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這就可以了。」孔子又說:「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見到始終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這也就可以了。沒有卻裝作有,空虛卻裝作充實,窮困卻裝作富足,這樣的人是難於有恆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原文】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譯文】孔子只用(有一個魚鉤)的釣竿釣魚,而不用(有許多魚鉤的)大繩釣魚。只射飛鳥,不射巢中歇宿的鳥。
【原文】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譯文】孔子說:「有這樣一種人,可能他什麼都不懂卻在那裡憑空創造,我卻沒有這樣做過。多聽,選擇其中好的來學習;多看,然後記在心裡,這是次一等的智慧。」
【原文】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譯文】(孔子認為)很難與互鄉那個地方的人談話,但互鄉的一個童子卻受到了孔子的接見,學生們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說:「我是肯定他的進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過分呢?人家改正了錯誤以求進步,我們肯定他改正錯誤,不要死抓住他的過去不放。」
【原文】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譯文】孔子說:「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只要我想達到仁,仁就來了。」
【原文】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譯文】陳司敗問:「魯昭公懂得禮嗎?」孔子說:「懂得禮。」孔子出來後,陳司敗向巫馬其作了個揖,請他走近自己,對他說:「我聽說,君子是沒有偏私的,難道君子還包庇別人嗎?魯君在吳國娶了一個同姓的女子為做夫人,是國君的同姓,稱她為吳孟子。如果魯君算是知禮,還有誰不知禮呢?」巫馬期把這句話告訴了孔子。孔子說:「我真是幸運。如果有錯,人家一定會知道。」
【原文】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譯文】孔子與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請他再唱一遍,然後和他一起唱。
【原文】子曰:「文,莫(1)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譯文】孔子說:「就書本知識來說,大約我和別人差不多,做一個身體力行的君子,那我還沒有做到。」
【原文】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譯文】孔子說:「如果說到聖與仁,那我怎麼敢當!不過(向聖與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厭煩地做,教誨別人也從不感覺疲倦,則可以這樣說的。」公西華說:「這正是我們學不到的。」
【原文】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禱久矣。」
【譯文】孔子病情嚴重,子路向鬼神祈禱。孔子說:「有這回事嗎?」子路說:「有的。《誄》文上說:『為你向天地神靈祈禱。』」孔子說:「我很久以來就在祈禱了。」
【原文】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譯文】孔子說:「奢侈了就會越禮,節儉了就會寒酸。與其越禮,寧可寒酸。
【原文】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譯文】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
【原文】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譯文】孔子溫和而又嚴厲,威嚴而不兇猛,莊重而又安祥。
註:版權歸作者所有
征 稿文化是根植於一個人靈魂深處的錨,是企業、團隊和自我建設的根基。它表現於無形,並會產生無窮的吸引。
為強化整個社會對文化的理解與應用,本社公開向公眾開展徵稿活動。具體徵稿要求如下:
1、作品題材分為文章、圖文、音頻及視頻。
文章:主要以詩歌、散文、個人創業故事、社會風向解讀等
圖文:主要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並可以配音樂
音頻:主要以閱讀、配樂朗誦或者演講、敘述的形式
視頻:主要以文化教育、社會採風、微電影等
2、所有作品要求原創;
3、請將作品及附件同時發送至郵箱1593254576@qq.com。註明作品作者、地址、聯繫方式,郵件主題上註明「公眾投稿」字樣;
4、作品一經採用,將在【傑米學社】公眾平台發表,同時經典的文字內容將有機會收錄至永傑老師的書籍中正式出版、全國發行;
5、年終將評選出十佳作品,並特邀參加【傑米學社】舉辦的年度頒獎盛典,同時,作品將由傑米文化傳媒推選至全國各大主流媒體網站進行刊登報道;
6、投稿時間從即日起開始。
【傑米學社】
人生是一部有瑕疵的巨作,每個人都會用一生的時間去完成她,遺憾的是,只有當我們離開時才能圓滿交上這部作品。
完成這部作品的過程中有快樂、有辛酸、有苦惱、有感動、有無奈、有許多…許多……當然也不乏有人要中途放棄;既然上天給予了我們這個生命,其目的一定不是想讓我們隨便放棄,所以,我們應該把握住這次機會,去珍惜,去創造!
—《傑米學社》
推薦閱讀:
※蓮池祖師:為何不發菩提心就無法往生極樂?(《西方發願文》原文、視頻講解、文字簡注)經典,不...
※出城原文、翻譯及賞析
※淵海子平(節錄卷二/五)原文正譯 (連載公告)
※積善有餘慶 多藏必厚亡原文
※行路難三首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