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千口水,唾液是補腎養顏的真燕窩
如果唾液缺乏,腎的精氣不足,就容易生病。現代醫學上有一種疑難症叫做乾燥症,五液都會出現乾燥不足的情況,其中唾液不足最明顯,這種病老年人特別多,口唇乾燥,十分難受,嚴重者說話也不舒服。一般醫生可能會認為唾液是津液,既然沒有唾液,那就是體內缺水、缺津液,於是就給他收斂、滋陰、補水,然而有時有效,有時卻不見效,甚至越滋陰越口乾。其實,人的唾液不僅需要體內津液充足,還需要腎陽的氣化功能良好。口腔在人體高處,唾液分泌需要藉助腎陽來氣化、蒸騰,這樣才能夠把腎水帶上來。反之,氣化功能不好,腎陽不足,腎水上不來,下面水再多,還是口乾舌燥。因此遇到乾燥症患者,有時也需要辨證論治,從腎陽上下工夫。目前西醫對乾燥症的研究,棄人的唾液分泌功能於不顧,反而把主要思路集中在合成人工唾液上,至今仍沒有成功,可謂南轅北轍。一般人如果容易口乾,表現輕微的可以每天晨起和晚睡前嚼服枸杞子10克左右,或日常用10~30克新鮮枸杞子水煎服。枸杞子性味甘平,可滋補肝腎、安神生津,對緩解口乾有一定功效。另外,大棗也不錯,李時珍說「常含棗核令口行津液,咽之佳」。吃完大棗後將棗核含在嘴裡,也有促進唾液分泌的作用。那麼,健康人應該怎樣利用唾液呢?唾液和汗液、鼻涕、眼淚相比,不是直接排到體外,而是分泌在口腔,幫助消化食物。所以吃飯要細嚼慢咽,讓唾液充分分泌,讓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這也是一種補腎行為。而且唾液屬腎,為先天之本,涎液屬脾,是後天之本,兩者相結合,更有利於養生。明朝的《昨非庵日纂》云:「吃飯須細嚼慢咽,以津液送之,然後精味散於脾,華色充於肌。粗快則只為糟粕填塞腸胃耳。」此外,日常的唾液不要隨意吐出口腔外,而要吞咽下去。李時珍指出:「人能終日不唾,則精氣常留,顏色不槁;若久唾,則損精氣,成肺病,皮膚枯涸。故曰遠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可見珍惜唾液可以養顏養精氣,而不珍惜唾液,容易引起肺病,皮膚也不好。所以我們每天清晨洗漱後,可以用舌尖微頂上齶,讓津液從下齶慢慢湧出,待充滿口腔後用舌攪拌,分幾次緩緩咽下,這樣就可以養腎精、補肺氣。現在患糖尿病的人很多,他們的一個表現就是唾液少,容易口渴,每天要喝很多水。古代把糖尿病叫做「消渴症」,而特別口渴的病稱為「少陰病」,因為腎經的位置就在足少陰,所以糖尿病的病因之一就是腎虛,而經常吞咽唾液對腎虛型糖尿病具有一定防治作用。還有,如果遇到胃痛、腹痛的情況,都可以用反覆吞咽唾液來緩解。
除了吞咽以外,唾液還可以外用。如果患有惱人的狐臭,用唾液反覆擦拭腋下,然後用指甲颳去腋下的汗垢,這時會發現狐臭味小了很多,不過會有一些口水的氣味,可以用溫水洗腋窩多遍,堅持十幾天後就會收到明顯效果。有些人選擇做手術去狐臭,結果破壞了腋下汗腺,有時候還容易複發,不如唾液既簡單又安全。唾液還可以用來滋養眼睛。唾液是精氣所化,而「五臟之精氣,皆上注於目」,所以一般可以在洗漱後,用新鮮唾液來清洗眼睛,或者用舌頭舔舔拇指的甲蓋,然後將唾液蘸在眼睛上,等其乾涸以後再用溫水洗凈即可,久而久之,可以讓人的眼睛明亮有光,不容易疲勞,也不容易老化和昏花。不僅如此,中醫有一種「雲翳」證,黑眼珠上會長出一層薄的不透明組織,如雲如霧,會影響視力,過去的土方法就是每天讓人用舌頭舔幾遍,補足眼睛的精氣,將裡面駐留的邪氣驅散,患者的眼睛就可以雲開霧散,重放光芒。這個方法對身體其他部位也有效,比如將唾液塗在面部可以養顏,塗在腫痛、傷口上還可以去火消炎。很難想像,不起眼的唾液居然有這麼大的功效,可見我們對身體的了解還遠遠不夠。身體是一個非常和諧的自然機制,它比我們的頭腦更聰明,我們的頭腦總是想「有為」,想用自己的理念去抵制唾液,結果卻不是那麼健康;而唾液默默「無為」,從不排斥人,卻始終在體內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所以,養生就是和自己的身體對話,讀懂自己的身體,適度無為,這樣才能活得健康。
推薦閱讀:
※燕窩到底有沒有營養價值?
※燕窩的營養是被神話的嗎? 吃一碗燕窩等於吃100隻雞蛋,敷7張面膜,健身30分鐘?
※美麗「燕遇」主題沙龍精彩回顧
※史上最全的燕窩百科知識,一次性讓你看個夠!
※吃燕窩有講究||覺得燕窩沒效果?這些壞習慣可能是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