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孩子還是問題家長
用沙盤遊戲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
雨杉(左二)進行沙盤遊戲培訓 |
一個身高一米八三、體重二百多斤的高三男生,一個法官的兒子,竟然雇兇殺了親爸和親姐。深更半夜,是他親手打開自家院門,將兇犯領到他爸卧室門口。姐姐至死還想著要保護他,把他反鎖在屋內。被逮審訓時,他竟然能趴在桌上呼呼大睡……
這起命案,讓人心裡跟地震了一樣:這也太有悖人倫、有違常理,不可思議!
大連市婦聯婚姻家庭指導站,最近3年,曾接待過500多個家庭,為其做心理諮詢輔導和家庭指導。雨杉是這個指導站的主任,聊起雇兇殺父這起案子,她也挺有感觸。
「雖然這是極端案例,但這是一個家庭影響的結果。現在,不少家庭親子關係緊張,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她的另一個觀點,讓我有些意外:「孩子的問題,歸根結蒂是家長的問題。」當一個孩子出現問題了,並不單純是這個孩子的事,在孩子背後,肯定有個問題家庭。
「現在,好些家長有意或無意中,把自己小時候沒滿足的需求、沒實現的願望,披著『愛』的外衣,強加給孩子,讓他們替自己達成。這不僅傷害了孩子,自己也傷痕纍纍,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不是「女兒殺了母親」,而是「考生殺了家長」,這娘倆關係變了
黃倩是大連婚姻家庭指導站的一名志願者。有天,一個同學跑來找她。
「你看報紙沒?一個女兒把她媽媽殺了。這小丫頭,也太狠了!」同學憤憤不平。
原來,一個上高二的女生,因為考了第二名,回家知道得挨她媽打,在媽還沒動手時,先去廚房,操了把菜刀把媽砍死了。報上說,她媽只准她考第一,考第二就打,而且往死里打。
「你是心理諮詢師,你給說說這事。」
黃倩說:「應該把標題改了,不是《女兒殺了母親》,而是《考生殺了家長》。」她又解釋說,這娘倆關係變了,如果角色單純是女兒和母親,不會這樣,一個是身上掉下的肉,一個是養育之恩的媽媽,怎麼可能發生殺戮?但家長,是一家之長,有要求有標準,而且有暴力作為家法,女兒成了規則之下的考生。
同學還是不解地問:「再怎麼著,那也是她媽呀!她把你養大,給你吃,給你穿,供你念書,她不希望孩子好嗎?」
「但是,當執行家法時,被打的孩子感受不到這些了。這就好比奴隸,受不了暴力,要以暴制暴,反抗奴隸主。」黃倩說。同學這才點了點頭。
送走同學後,這件事還在黃倩腦子裡揮之不去。她說自己又想起了童年的經歷。
從小,她媽因為工作忙,把黃倩放到姥姥家,後來又有了妹妹,更沒空管她。姥姥帶她到6歲就去世了,姥爺接著帶。直到14歲那年,她的老姨結婚,舅舅把姥爺接走。
「因為從小沒在媽媽身邊,我和媽媽一點兒不親。小時候,我曾跟別人說過:我只要有姥爺、老姨就行了,沒媽也成。」
黃倩也是一個經常考第一的孩子,媽媽要求極嚴,雖然在生活中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是,對於作為女孩子的行為習慣、待人接物、學習等就特別嚴格。「媽媽對我太嚴厲,我怕她。雖說從來不用打,但她一個眼神,我就相當緊張了。以至於,只要她站在我旁邊,我就不會思考。」
「好在那時,我有個避風港——與我家隔著一條街的姥姥家。姥爺被接走的第二天,我忘了,依舊往他家走,快走到時,突然想起來。當時的我,淚如泉湧,感到特別無助。」
高中時,黃倩說她已記不得媽對她的好,考大學主要是為媽考,其次是想離開這個家。因為壓力大,高考考得不好,只上了一所普通的師範學院。再後來工作了,媽媽安排的,黃倩終於離開了家。
過了「該結婚」的年齡,她成了大齡剩女,因為恐懼婚姻。
一次,和單位的同事們一起吃飯,大家聊到結婚的事,黃倩說將來結婚,不要孩子,因為不知道如何給一個孩子幸福。一個男同事聽了,一下子站起來,要和她喝一杯,說想法跟他一樣。從那天起,他開始追求黃倩,很執著。到了30歲,黃倩就和他結婚了。為結婚而結的婚,可想而知,婚姻失敗了。
後來,單位解體,黃倩去了一家私立學校,做行政工作。在那兒的她如魚得水。「這個工作太適合我了,我幹得很好。和孩子們在一起,我找到童年的自己,很多孩子都有和我一樣的成長經歷。」
但是,學校中發生的一起惡性事件,改變了黃倩後來的人生:一個12歲的男孩,因為媽媽管教太嚴厲,自縊了。這事強烈地刺激了黃倩。思考一年後,她選擇了辭職,開始學心理學。
這回,黃倩沒和父母商量,第一次做了自己的主。回到父母家,聽到這個消息後,連一向不管事的父親也發火了,但黃倩沒生他的氣。母親就不用說了,大怒。
她媽說:「你婚姻失敗,還辭了工作,你想咋地?」一直是個乖乖女的黃倩,在外面有什麼不順,都不和媽講,包括失敗婚姻中的磕磕絆絆,但這一次,她也怒了。
「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我從小,很少和你在一起,在一起時,你就批評我,你總能找出我的毛病,雞蛋裡挑骨頭。你讓我沒安全感,不自信。我的童年很痛苦,做的一切都為了讓你滿意。我不知怎樣給一個孩子幸福,所以我的婚姻註定了會失敗。我就是為了讓其他的孩子不跟我一樣,才辭職,去做心理諮詢師,好讓父母們知道,如何教育孩子。」
第一次被女兒這樣衝撞,當媽的蒙了,愣了一下,說:「你好的地方還用說嗎?不好的地方,當媽的不說誰說,我要不說你,你能那麼優秀嗎?」
「這是她第一次這樣肯定我。我有些意外,也愣了一下。戰爭結束了。」
在學習心理學的過程中,黃倩記牢了一句話:童年決定一生。
在心底,那個讓她產生不安全感的根,被找到了
還在大學教書的雨杉,一次收學生作業,有個女生畫的畫是這樣的:一個女孩背對著大門,往學校里走;不遠處,有個賣雪糕的老太太。雨杉了解到女生的身世,從小是個留守兒童,還沒記事,父母就外出打工,她跟爺爺奶奶長大。
「你看吧,背對著學校,都沒給正臉,對自己不認可嘛。」問為什麼會畫賣雪糕的老太太呢?女孩說,有一天,她買雪糕,老太太打開包裝遞過來時,她一摸口袋,才發現自己錢不夠,她想道歉,不要了,但老太太還是把雪糕送給了她。
「我聽了,覺得太可憐了。這就是她得到的愛。」雨杉發現,這個女生特別內向,平時在教室里從來聽不到她的動靜,跟不存在一樣。
「老師,我特別不喜歡過節假日。」女孩告訴雨杉。
「為什麼?」
「我不知道該去哪。」
「回爺爺奶奶那兒呵。」
「那不是我的家。」
「那就去看你爸媽唄。」
「不愛去,去了不知跟他們說什麼。」
女孩跟父母間的聯繫,是一張銀行卡,時間到了,看看打錢了沒有。從小,她沒體驗到父愛、母愛,沒有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爸媽對她來說,只是名義上的父母,情感世界裡的陌生人。
聊起那個弒父的男孩,雨杉認為:他的典型特點是童年因為超生等原因,被東扔一家、西扔一家,不是在爸媽身邊長大,跟家人沒有建立情感連接,潛意識裡他們不是一家人。
「不能被父母、家庭甚至社會接受,會讓小孩感覺不到安全和被接納,更難以體會到父母的愛,跟家人沒有正性情感連接,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積累對別人、特別是家人的怨恨。所以,在某種特定外在情境下,殺人就絕非偶然了。」
「一個健全的人格,與家庭、特別是母親的愛,有極大的關係。父母的愛會讓一個孩子感到安全、溫暖,被接納、被認可,感受到正能量,這是日後,孩子在人際關係里建立自信、融洽關係、激發潛能等的最好心理基礎。」
但好多父母自己,從小就是在不健全的愛的環境中長大。大了,也沒人教他們如何做個好父母。所以,他們會習慣性地、不由自主地傷害孩子,自己還渾然不覺。
比如說,母親懷孕時的消極態度,為了某種原因想打掉孩子、妊娠期間遇到某種刺激引起不良的情緒反映等等,都是日後孩子產生負面情緒、心理問題的深層原因。這種先天不足,需要後天長時期的修復。採訪中,雨杉現身說法,講了自己的心靈成長故事。
小時候,她特別沒有自信,敏感多疑,總覺得自己不夠可愛,話很少,怕說多了別人取笑,還特怕自己一個人被扔在家裡。從小她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煩死人了,走哪兒跟哪兒。」
按理說,她不該有安全感的缺失問題,因為她是在家人愛的包圍中長大的。後來,學了深度心理學的理論後,才讓她明白:這種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自卑感,源自她胚胎時期的「記憶」。
雨杉出生在上世紀的饑荒年代,媽媽幾個月沒有生理周期,以為是餓的原因。五個多月後有了胎動,才知又懷上老四。「前五個月,我是被忽略的。那會兒,我倆哥一姐都吃不飽,餓得哇哇哭。媽知道又懷上了,想過很多辦法,不想要我,要致我於死地呵。」
儘管出生後,家人對她很是寵愛,但胚胎的記憶,成了她不安全感形成的根源。「導致我不自信、自尊心太強、總想得到別人認可。潛意識裡,老害怕自己不夠好,媽媽會不要我。這種感受,如影隨形,伴隨我很多年,影響了我的學習、工作、人際關係和親密關係的建立。」
讀書時,她專註力不夠,上課經常走神,跟別人溝通時,也像心不在焉。別人的一個眼神、一句無意的話,都會讓她難受半天。到談情說愛的年齡時,只要有人喜歡自己,她就挺滿足了。有了孩子後,又常對孩子無緣無故地發火。
「比如,一點小錯事,我就會歇斯底里,突然『嗷——』一嗓子,兒子正玩著,嚇得一哆嗦,獃獃地看著我。老公要是回家晚了,唉喲,我那個琢磨呵。別人說不得我一點不好。說了,我總會找個機會反擊。還是自信心不夠,沒安全感鬧的。」
雨杉的本科和碩士都是心理學專業,現在是遼寧師範大學教授,常去外地開講座。大夥一起吃飯時,她總愛給人端茶倒水。別人說她:你不擺點專家、大教授的架子,也就算了,起碼你也是賓客,張羅啥?
「我自己也明白,但控制不住。你瞅吧,坐不上一會兒,又起來了。為什麼?討好唄!用照顧別人來討好,還不是安全感鬧的唄!」她說。這種不自信或自卑感,同時也讓她從小乖得很,眼裡有活,以把活干好來討得爸媽的認可和表揚。
後來,母親被診斷出癌症,雨杉每天早、中、晚三次跑醫院。其實,她媽住院既不用她送飯,也不需要她去護理,但是她必須去,哪怕去了,只在媽媽面前站上十幾分鐘就走人。
「別人說我媽,你這個老閨女,真孝順呵!事後反省,其實,我所有的行為,都是在滿足自己的需要。看上去我是關心媽,其實是離不開媽,怕她真的離開我走了,那樣,就是她真的不要我了。我去醫院,就是為看媽一眼,確認她還在那裡,我就踏實,感到安全了。」
母親彌留之際,雨杉特別想對她說的一句話是:「媽媽,我愛你!」但她不善於、也從未有說這句話的習慣,所以,最終也沒說出口,因此形成了很大的心結。
有一次,上催眠課時,雨杉突然頓悟:自己心裡真正需要的,不是讓媽聽到這句話,而是希望媽回應她:孩子,我愛你!「是我心理上需要得到媽媽的認可,這不是我媽的需要,而是我的需要。」
催眠課上,雖然她再也無法聽到母親的聲音,但記憶如影像,在她腦子裡一一呈現:媽媽在給她梳頭,端上熱乎乎的飯菜,她躺在媽媽的腿上……她又重新體驗著母親的愛。慢慢地,她的眼角流出淚水。
她在心裡說道:「媽媽,即使你不說,我也知道你很愛我。現在,就是在地下,你還在用你的愛,一直陪伴著我。」
在心底,那個讓她產生不安全感的根,被找到了。明白了,也就解脫了。清楚了,也就釋懷了。「母親對一個孩子的認可,特別重要。她的包容、慈愛,給予的安全感,是一個孩子自信心的源頭。」
喜歡和愛不是一回事,愛的那種深刻情感體驗,他沒嘗過,不懂
沈潤以前是個婦產科醫生,她在臨床中發現,好多病人來了,說自個兒這痛那痛的,可咋檢查也查不出問題。「看錶情,又不像是裝的,確實難受,氣色也不好。人常來,那就聊天唄,聊來聊去,反而把病給治好了。咦——我就納了悶:怎麼說話比葯還管用?」後來,她轉向心理學,退休了,建了自己的工作室,也到「家庭指導站」做志願者。
學心理學時,沈潤曾讀過一個外國老太太寫的書——《兒童的利益》。作者早年是個兒科護士,她說0~3歲的嬰幼兒,其實啥都懂,是有記憶的。作者的一個重要主張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有父母足夠的陪伴。
0~3歲前,孩子剛從子宮裡脫離,但跟母親的連接不能斷。為啥要左側抱孩子,就是讓孩子能聽到媽媽的心跳,能有像在子宮裡那種母子一體的感覺。這時,是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的關鍵期。
「孩子的身體是有記憶的。比如有的媽媽,因為生了女孩,受了很多氣,不知不覺中,她會把氣傳遞給孩子。當一個母親生氣時,她的乳汁是酸的,孩子嘗不到甘甜的滋味,會很難受,但她必須咽下去,否則活不了。」沈潤說。
有個奶奶跑到指導站告狀,說兒媳婦「不奶孩子」。她家兒媳學歷高,看書上說,乳頭容易產生細菌,所以從不讓孩子直接吮奶,全使擠奶器。兒媳本來奶水很足,擠來擠去,擠出了乳腺炎。
「小嬰兒能含著母親的乳頭,聽著媽媽的心跳,聞著媽媽的氣息,那種心貼心的肌膚之親,被溫暖包裹著的愛撫,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安全感,建立起母子情感連接。現在的家長,光知道喂母乳、進口奶粉好,卻不知道給足了母愛,對孩子更重要。」
等孩子長到18個月以後,知道吃的大姆指是自己的,媽媽之外還有爸爸,開始看世界了,他與母親是漸行漸遠的分離過程。
這種分離,是漸進、緩慢的,如果硬性分離,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焦慮。人在發育過程中,假如在不恰當的時候,讓他面臨無力承受的、特別是與情感有關的問題時,心理發育受阻,就會形成心結,造成心理問題。
「在孩子心裡,最大的恐懼是被遺棄。」沈潤強調說。
「你看小孩,玩著玩著,回頭一看,媽還在那裡,他就會又跑去玩了。要是回頭一看媽不在,肯定會哭。有些家長,孩子一哭鬧,就嚇孩子:再鬧,媽媽不要你了!這話對孩子來說,是個很大的刺激。就好像成年人,兩口子一吵架,就喊離婚一個樣。」
現在,「姑娘生,姥姥帶,爺爺奶奶來欣賞」,隔輩帶孩子現象很普遍。「大人們說,姥姥、奶奶也是親人呵,誰帶孩子都一樣,還能對孩子不好嗎?孩子可不這麼認為,他要的是媽。小孩不懂事,他會認為是媽媽不要他了,是自己不可愛。人生一開頭,就先把自己否定掉了。」
沈潤又解釋道:從小跟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長大的孩子,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回到父母身邊後,始終和爸媽不親,跟家人不和,情感疏離,對爸媽防禦、抗拒。爸爸、媽媽的情感,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
「無論是實際的遺棄,還是心理上的疏遠,都為幼小心靈的成長,埋下了定時炸彈。那個弒父弒姐的孩子,就是從小跟父母沒有建立起情感連接,沒有被人無條件地呵護過,被丟來丟去的,他不認為自己重要,也不認為別人重要,人生就這麼一回事。雖然事後,他也說後悔,自己挺喜歡老爸和姐姐的,但喜歡和愛不是一回事,愛的那種深刻情感體驗,他沒嘗過,不懂。」
「假如沒有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父母對孩子所做出的一切,他都不會接受,會造成逆反。」
都為你們活,還活不活他自己?做父母的,你是真愛孩子,還是愛你自己?
這天,一個母親來「家庭指導站」,說兒子讓她受不了。
平時,娘倆關係還行,沒啥大的衝突。媽媽事無巨細,對兒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兒子考上了浙江的一所名牌大學,行李收拾妥當後,平時不吭不哈的兒子,突然口氣強硬地說:不準到學校送我!只能送到機場。上飛機前,兒子又對媽說:不許給我打電話,有事我會給你們打。
當媽的哪能甘心,還想著查崗、遙控,不停地發簡訊,上QQ,兒子不理她。又過一陣子,兒子打了個公用電話,說手機丟了,乾脆不聯繫了。冬天,南方沒暖氣,媽怕兒子凍著,顛顛地跑去寄了棉被和羽絨服。但沒隔多久,包裹又原封不動地寄了回來。
「我最受不了的是,我不知道他現在都幹嘛!」一直被自己掌控在手心裡的兒子,完全失控了,這讓這位母親很失落。雨杉給了她很多指導,母子關係才得以緩和。
沈潤剛接了一個個案,媽媽抱怨孩子,在家老是關門,啥也不跟她說。「你看,我還是個優秀教師呢,說人家孩子頭頭是道,回家對自己孩子,就不好使。」
快人快語的沈潤,也沒客氣:「醫生也一樣,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在家裡,孩子要的不是模範教師,要的是媽。他在學校,天天面對老師的叨叨,都煩死了。家裡還有個老師,訓這訓那,他還喘不喘氣,還活不活?都高中生了,你還像對三歲小孩那樣,吃也管,拉也管,學習也管,啥都管,能不煩嗎?你得承認,孩子到青春期,成人了,是獨立的個體。」
有媒體調查說,現如今,很多家長是通過微博、微信來了解自家孩子的。有五成學生,會在網上與父母「躲貓貓」。豆瓣網上有個討論小組,名字竟然叫「父母皆禍害」。其中的網友多為80後,他們最不能忍受的父母行為有:不鼓勵,常打擊、貶低、嘲諷子女;常拿人家的孩子,來刺激自家孩子;永遠把子女看成是不懂事的孩子,認為自己總是對的。
「不尊重孩子的感受,這是眼下好多家長的通病。」沈潤認為。
「你看80後,獨生子女,從小到大一路都是學習。考上父母期望的大學,畢業了,又面臨房子、就業、工作、社會等壓力。還沒喘口氣,爹媽開始催婚、逼婚了。而且,不少80後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身體還倍兒棒,坐家裡,急吼吼地等著抱重孫。」
「都為你們活,還活不活他自己?有時間干他喜歡的事嗎?能體驗到人生的快樂嗎?什麼夢想呵,看世界呵,還有那個精力和閑心嗎?埋怨80後老氣橫秋,能不老嗎?」
「做父母的,你是真愛孩子,還是愛你自己?當你讓孩子干這干那時,先不妨問問:這是我的需要,還是孩子的需要?」沈潤噼里啪啦地說道。
一對兒80後男女,來找沈潤諮詢。男的今年31歲,想跟同來的女孩結婚,但他媽死活瞧不上。第一次去他家,女孩給他媽買了一大包好吃的。一進門,他媽就指著他說:你真行,這種女人你也要,看她以後怎麼敗家吧!
男孩的媽媽是單親母親,自己的情感生活是空白,把兒子既當孩子養,又當老公待的。「現在,兒子找了個對象,家裡又來了一個女的,等於多個小三嘛。」
沈潤問女孩:要是跟這個婆婆一起過,你行不行?
女孩馬上回答:「我堅決無法忍受!」
接著,她又問男孩:你是要媽,還是要老婆?
男孩說倆都要。「我媽太不容易,我不能扔。我都這麼大了,也該結婚了。」
「那不行,你既不能娶倆媳婦,也不能伺候倆娘。你得想清楚,結婚到底跟誰過。你跟你媽的問題不解決,日後跟你媳婦,也會充滿矛盾。」沈潤提議,讓男孩回家把媽叫過來,一塊兒做諮詢。
男孩回去,怯怯地請媽。他媽一聽就火了:我又沒病,去那兒幹嘛!
沈潤認為,人的成長,大致是依戀母親——自我獨立——成功分離的過程。這個男孩,跟媽還沒形成分離,沒完成獨立,很難與另一個女人,建立起有質量的親密關係。當媽的則要明白,儘管自己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要接受它。兒子有屬於他自己的生活,需要建立新的親密關係,走他的人生之路。你遙遙地看著,當他需要你時,上前;當他不需要你時,原地待著,過好自己的日子。
「好多家長說自己是牽掛孩子。我說,你把『牽』字拆開了寫,看看是什麼?上邊一個『大』,下邊一個『牢』嘛。你牽掛誰,誰就難受。首先,我的地位比你高,要呵護你;其次,我不信任你,你啥也做不了。當一個孩子,覺得自己啥都做不好時,他會有自信心嗎?他會長大嗎?他有動力,創造自己的未來嗎?」
一旦走出這種起副作用的「牽掛」怪圈,很多問題其實也就解決了。黃倩在分享體驗時,這樣寫道:
「看著不和諧的家庭變得和睦,我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重要的是,通過個人成長,我和母親的關係轉變了,我感受到了她對我的愛,雖然那愛,伴著傷害,但我仍能體會到她的用心良苦,她的不容易。」
一個人,不管他多大年齡,他感到了痛,他想改變,就可以改變
沈潤第一次去「家庭指導站」,雨杉問她,你要不要做沙盤遊戲?
「啥破玩意兒,哄孩子玩的。」沈潤心裡說。「但是,我只做了一次,就有感覺了。咦——挺神奇的,沙盤上呈現出的東西,跟我當時的心理狀態,挺吻合的。」如今,她已陪伴40多個孩子做過了沙盤遊戲。
沙盤遊戲,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療方法。它營造的是一個寬鬆、受保護的空間,在這裡,孩子只要不傷到自己、不傷到老師、不損壞沙具,想幹什麼都行。在玩的過程中,小孩能把心中的焦慮、憤怒、恐懼等情緒,釋放出來。
「好多孩子剛做時,沙盤上亂成一鍋粥,等做了幾次、十幾次後,慢慢就秩序井然,自己把自己捋順了。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內在節奏,好多家長根本不懂,不尊重這個小人兒,自己太急迫,一味責罵,家長自己先要慢下心來。」
在陪孩子做沙盤遊戲時,沈潤說自己時常被感動得熱淚盈眶。「那些孩子,玩著玩著,就玩到你懷裡來了,就在你面前蹲著,不走。這些孩子太可憐了,太需要父母關注、陪伴了。家長要做的,就是無條件地包容、忍耐、理解、尊重。當你給足孩子這一切的時候,他特別享受。人在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愛。否則,孩子就成熟不起來,被卡住了。」
有個來做沙盤遊戲的小孩,情緒好兩天、壞兩天。一天,孩子又不對勁了,沈潤打電話一問,家裡又打起來了,她把孩子爸媽全叫了過來。
孩子爸說:「沈老師,你不光管我孩子,還管我們倆的事,真不好意思呵。」
對還在慪氣的兩口子,沈潤道:「你倆問題不解決,孩子能好起來嗎?」
「現在,幹啥都要培訓、考證,就是當家長不用,生完孩子就上崗。」沈潤又接著說,「好多家長,孩子要的他們不給,孩子不要的,他們硬給。家庭氛圍、夫妻間情愛的表達,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一天到晚,花錢上這個班、那個班的,沒用。」
但是,來指導站諮詢的家長,假如跟他們說,這不是孩子的問題,是你的問題,通常情況下,他們是不會接受的,有人乾脆轉身就走。
雨杉曾接待過一個特有錢的父親,他的富二代女兒,今年17歲,天天不學習,泡夜店、酒吧,五馬六混。打罵已經不起作用,這個富爸說自己快愁死了。
雨杉讓他一家人,一起來做沙盤遊戲。
父親在沙盤裡,先放了一個女孩,然後,抓過來一輛車、一條船放邊上,又在女孩身後擺了一棟房。女孩在沙盤裡,先放了一個女人,邊上又放了個男人,在不遠處房子邊上,孤零零地擺了個小人兒。
分享沙盤時,父親認為女兒沙盤裡,站一塊兒的男女,是女兒和她男朋友。輪到女孩解釋時,她說那倆人,是爸爸和媽媽,遠處跟房子在一起的,才是她。
接著,做沙盤調整,女孩碰也沒碰她爸的沙盤,什麼車、房呵,她一樣都沒拿。她只是在自己的沙盤裡,把那個小人兒,放到爸媽跟前,讓媽摟著她,讓爸站她身後。擺到最後,女孩的媽媽忍不住哭起來,父親也特別感慨:我總想讓孩子按照我們的意願去做,從沒想過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
雨杉越來越覺得,作為「家庭指導站」,對「合格家長」的培訓,才是當務之急。
「家長通常會來反映孩子的問題,其實,這正是父母自己問題的一種投射。孩子小,不會表達,但他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會以小孩的方式,來反映父母的問題。這正是傷害與被傷害的一種循環。」
「好多家長,雖已為人父母,但他們的心理,還是小男孩、小女孩,並沒長大。必須通過學習,把心裡那個小孩養大。家長要學會自我覺察,必須成長。否則,他們既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孩子。」
對那些曾受到過傷害,已經長大的孩子,該咋辦?
沈潤講了兩個故事。
有個女孩,她的母親本身心理不健康。記憶里,打小她媽從沒把她抱在懷裡,從沒親過她。大了,不是打就是罵。這讓女孩一直活得很痛苦,內心充滿了憤怒,還有很多很多的恨。別人不能跟她提「母愛」這個詞,一提就反感。
在她媽死之前,女孩寫了一封很長的信,把憋在心裡的話,全倒了出來。
「實際上,這是一種自我拯救。」
還有個女人,得了子宮疾病,吃啥葯都不見好,而且越來越嚴重,眼瞅著人快不行了。有一高人給她點撥:回家給你媽洗腳,而且要跪下來洗。這個女人一輩子,都跟母親抗拒,並為此糾結、痛苦,她哪能幹呵。
「如果想活,你就洗!不想活,你就不洗!」
回家了,她硬著頭皮,給媽洗腳。心裡那個恨、那個怨呵,人哪裡跪得下?她掙扎著,跪下,洗腳。洗過幾次後,終於有一天,跪在母親跟前的她,放聲大哭。她心中積聚多年的情緒,得以喧泄、釋放。沒了阻斷,母女關係順暢了。又過了一段時間,再去醫院檢查,她的病,不治自愈。
「真正的治療,是自愈。」這是沈潤行醫多年的經驗。
「當一個人,真正接受自己、接受母親,你就能接受一切,接受你的學習、工作、人際關係、現實生活,而且什麼都很順;有的人,一輩子都跟母親抗拒,他的一生就不順利。好多人活一輩子,就是為了向父母證明:我是有能力的!可從小到大,父母到閉眼那一刻,孩子也沒聽到一句認可的話。」
有個男人,在事業獲得成功後,專門跑到父親墓前,大哭一場,並把埋藏心底多年的話,全吐了出來,跟父親「做個了斷」。從那天起,他感覺自己,是一個真正的男人,開始活他自己了。
沈潤給出的建議是:一個人,不管他多大年齡,他感到了痛,他想改變,就可以改變。越來越多的心理治療方法,可以幫到這些人。心理學的價值,就是給你一些渠道,發現最真實的自我,知道自己要什麼,怎麼讓自己活得快樂。
「真正的慈悲為懷,首先是對你自己。自己的缺陷、不足、陰暗面,你全能接納的話,那接受別人,還在話下嗎?一個人,能跟自己很好地相處,那他跟任何人相處,都沒有問題。一個能讓自己舒坦的人,也會讓別人感到舒坦。人真正的成熟,就在這裡。」
推薦閱讀:
※情場高手就是靠這些追女孩子的技巧和方法煉成的
※別以為生了孩子你就是媽
※【六一兒童節】這些必要的安全配置,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你所見過的熊孩子是什麼樣子的?
※成龍私生女失蹤後落魄現身:父愛缺失母愛畸形的孩子最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