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中國「倒金字塔」年齡結構的思慮
倒金字塔現象的思慮
——30年後中國的獨生子女戶老後能否得到善待?
中國從一九八○年起開始實行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廣大有工作單位的適齡適育夫婦受到計生政策的限制而只能生育一個孩子。我們夫婦也是其一,只育有一個女孩的獨生子女戶,並很光榮地在當地計生局領取到紅本本「獨生子女證」。
岳父岳母那一代人生育子女是不受計生政策限制的,因此他們養育了2男4女共6個子女,我的愛人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岳父岳母他們青壯年的年齡段正處於那什麼「大躍進、文化大革命、計劃經濟時代」等國弱民窮的時期,既要上班又要養育這麼多大大小小的子女,還因糧、菜不足不得不在工作之餘起早貪黑地開荒種地。子女們陸續長大成人後又要為他們的工作、婚姻、家庭操心,辛苦帶大了自己的子女後連口氣都還來不及喘又接著要帶孫子輩們,帶大這個的帶那個的,苦無分身無術還帶不了那麼多,有些子女對倆老人還心存意見、鬧不愉快,他們那一代人的人生真是身心苦又是累哦!
當生活慢慢好轉苦盡甘來時,岳父卻沒能享多久的福,只活到70來歲就離我們而去,現今已有10多年了。每每想起我都覺得問心有愧:因為那時我們因缺乏健康保健知識,子女們沒有及時發現他老人家已患嚴重的糖尿病,發現後也不懂和不夠重視如何去治療嚴重的疾病,耽誤了病情的控制,沒讓老人能多活幾年,平常大家聚在一起時很有感觸地說:我們作為子女的不夠關心父親,心中很愧疚。但值得欣慰的是,早些年因為生活條件艱苦一直以來就體弱多病的岳母,已經耳不聰、目不明,好幾回還迷迷糊糊地差點走失,今年已有85歲高齡。您或許會有些疑問:既然長久以來就體弱多病的她,何以還能活到85歲高齡尚且在世?這主要得益於子女們很關心,老人有病都能得到及時的救治,兒女們一貫保持著對老母親不厭其煩、無微無至、不離不棄的關懷。
還有在重大疾病的救治上要歸功於岳母退休前所服務的企業。岳母曾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至80年代初,因患上嚴重的膽囊、膽道結石而兩次住院實施開腔取石、切除膽囊的大手術。當時住院和開刀的費用大部分都是岳母所在企業承擔支付的,平時看病住院的費用也能按有關規定和比例在企業報銷,否則那個時候也可能會因經濟狀況不佳而看不起病的。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和實行市場經濟時期後,岳母所在的企業迅速陷入困境繼而衰落直至停產倒閉,加之她老人家退休後想再指望企業報銷負擔日常看病住院的費用已是不可能。此時就得歸功於岳母的兒女們,特別是她的小兒子很有責任心和孝心,捨得花錢在及時救治和平時盡心儘力服侍老人。自我和我愛人結婚至今,岳母幾乎每年都要住一兩次院,平時看病吃藥打針更是不計其數,既耗費錢財又需要家人的看護和侍候。
最近兩年來,岳母不但經常有病要住院治療,而且還出現了老年人怕孤獨、言行偏激固執的心理和癥狀,有好幾回差點在外面走失,鬧得子女們家家心急神慌、滿大街地奔忙找老人家。平時的生活上她也經常是天冷不願穿衣服、生病不願去醫院打針吃藥,常借故發脾氣、使性子。好在岳母的子孫們多,能夠輪流和不間斷地陪侍在老人家的身邊,理解她、愛護她,撫慰她,不計較老人家的偏激、固執、脾氣,因此岳母才有福氣在體弱多病的情況下活到85歲仍愉快地安享晚年。
現在探討一下中國「倒金字塔型人口結構」給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戶的影響。我們的年齡結構是老的多,子女和小的少,將來哪有這麼多子女們來服侍我們呢?他們自己的事業、工作和家庭能放得下嗎?我們當年響應國家的計生政策而成為獨生子女戶,對國家控制人口作出了犧牲和貢獻!真的難以想像我們將來的養老會怎麼個境況?能相信黨和政府到時會出些相關政策來善待我們這些獨生子女戶嗎?
2011年至2030年是老齡化人口迅猛增長期,正式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在大多數人的反映中,那些不懂禮貌,沒有家教,自私自利,只在乎自己,不考慮別人,感情冷漠的孩子常常跟獨生子女有關。上個世紀末中國就已經有了「絕不跟70年代的人交朋友」的輿論,進入21世紀,「80後是垮掉的一代」 「90後是腦殘的一代」,這些信息傳達了如今的人們對自己身邊的孩子的絕望呼聲,已經不能說不是一種聲音。從70後、80後再到90後,這其中獨生子女是主力軍,如果說因為這種生育政策而帶來的人口缺陷我們無法在短期內調整的話,那麼,我們今後的養老將是一大社會問題。
可以想像,在這種「倒金字塔家庭結構」中,獨生子女的孩子,上面最多會有12個老人,突破了中國傳統的社會平衡。年齡結構老化,是現在廣受關注的,將來的孩子養老壓力會非常大。這是獨生子女化社會人口結構的變化。比如現在,上輩人所有精力、財產都留給下輩,這其實是一種物質、情感的投資。現代家庭,財力、物質豐富,老人還有情感需求,需要打電話、不時看望。中國人與西方不同,中國的家庭結構比西方緊密,現在這種「倒金字塔的家庭結構」想讓下一代充分滿足老人的各種需求,恐怕很困難。社會未來的結構,一個全是獨生子女的中國,如何加強社會養老建設和其他各方面的需求,需要我們大家去認真思考。
對社會的影響值得研究。中國的獨生子女群體和國外有所不同,因為佔總人口比例大,這一人群能否正常發展對整個社會都會產生巨大影響。而他們的育兒觀念和方式,不僅關係到家庭的成長,還會影響整個民族的未來素質和發展。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家庭變遷的反向化發展
人們普遍認為,由一對夫婦及其未婚子女組成的核心家庭是現代都市和工業社會最主要的家庭模式,國內大量研究也認為中國已經實現了以核心家庭為主的家庭模式變遷,如1982年在中國進行的五個城市家庭調查研究證實,核心家庭占家庭總數的66.41%,居各種家庭模式之首。但上述調研結果未能考慮到獨生父母現象對家庭變遷的影響力。建立在工業經濟規則與價值觀上的核心家庭體制,強調小家庭的經濟獨立,家庭內部關係具有以夫妻軸為主的橫向特點。而在獨生父母家庭中,三代同堂的擴大家庭是主要模式,核心家庭退居其次;獨生父母家庭經濟上並不獨立。還有,獨生父母家庭中「親子軸」仍舊佔據核心地位。可以預計,本世紀中葉,隨著更多的獨生子女組建家庭,家庭小型化核心化的趨勢將會有所改變。
二、隔代撫養的利與弊
由祖輩承擔第三代的照料,在獨生父母群體中非常普遍。這種照料模式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還有待觀察。大量社會調查研究結果發現,祖輩對孫輩多偏重於撫養質量,生理保育多於培養教育,而父母對子女則不僅注重撫養,還注重價值觀、態度和社會規範的傳遞與教導。
心理學研究可見,權威式的父母教養出來的孩子成就動機越強,核心家庭的孩子自尊發展水平往往高於非核心家庭的孩子,這兩點對於隔代撫養為主的獨生父母家庭來說都很難實現,如何克服隔代撫養的不足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三,壓力後置的潛在憂慮
當隔代撫養的第三代進入學齡期後,老年人體力日漸衰退,「四二一」的家庭結構必然令獨生父母承擔贍養和撫養的雙重壓力。對於很多獨生父母家庭來說,他們避免了新生兒帶來的「混亂期」,看上去「壓力」小了,實質上是一種「壓力後置」現象,壓力事件被推遲到下一個家庭歷程中以另一種形式出現。當然,如果獨生父母在「享受今天」的同時,懂得利用機會為下一家庭階段積累更多的資源,那整個家庭的發展不會受很大影響,反之則前景堪憂。
獨生父母家庭必將成為主流家庭模式,這種家庭的生存力與發展前景將直接對整個社會產生影響。
我們急切地期盼中國政府出台政策應對和化解「倒金字塔型人口結構」給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戶造成的隱形危機。
推薦閱讀:
※此墓被譽「東方金字塔」,連專家都不知墓主身份,一電工說我知道
※看到新聞說埃及開羅重新開放海夫拉金字塔,金字塔為什麼如此神秘?咬了一口的蘋果放在金字塔里不會腐爛嗎?
※人怕時間,時間卻怕金字塔
※三階金字塔:初階還原教程
※走近讓時間懼怕的埃及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