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發文反思教育可以改變命運,真的是這樣嗎?

看點 韓寒自高中退學,一直在身體力行地主張著「上學無用論」。最近,他連發兩條長微博,首次反悔稱「自己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並貼出自己對於教育的思考,談及階層與命運的話題,引發爭議:有人說他缺少對教育現狀的理解,中國的教育從來就沒公平過等等……拋開這些爭議,我們可以從韓寒個體案例上發現,退學並不代表「退出學習」,讀書的確改變了他的命運,也成就了他獨一無二的個性,這實際上正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將人塑造為更好的「人」。

編輯丨李臻

韓寒出生在上海,父親韓仁均是個知識分子,為了讓韓寒學得好一點,花了幾千塊的擇校費,把他送進了學霸雲集的羅星中學。這在當時不算一筆小數目。

父親韓仁均本以此為驕傲,卻沒想到韓寒的成績只能排在班上倒數。

韓寒與父親韓仁均

不過韓仁均不是「虎爸」類型,用當下流行的話來講,是典型的「佛系家長」,聽之、任之、支持之。

韓寒喜歡讀書,尤其喜歡《圍城》,一本翻爛了,韓仁均就再給他買一本。喜歡寫作,韓仁均就鼓勵他去參加新概念大賽。

後來韓寒以特長生身份升入上海市松江二中,掛科七門並最終在高一退學,

辦理退學手續的那天,韓仁均對韓寒說:「兒子,很抱歉,我什麼都幫不了你,我唯一能幫你的,就是在退學書上簽字。」

可能受到父親這種教育觀念的影響,2011年11月,作家韓寒、賽車手韓寒在正式升級為「父親韓寒」時,稱「自己要像養牛一樣養孩子」。

韓寒與女兒小野

韓寒不預判女兒小野的未來,也不會把自己的人生複製到她身上,基本採取散養方式。

和大多數家長一樣,韓寒十分珍惜自己的女兒,在教育方面,他會為女兒編寫文科類教材供其學習。

他說:

全世界我只想爭取一個粉絲,就是我女兒。我太喜歡女兒了,希望她健康快樂。有沒有出息都是假的,只要她人品好、善良。我要一輩子供養我女兒,讓她衣食無憂,想玩什麼就玩什麼,什麼出人頭地、理想抱負,都是空的。她想要什麼,我給她什麼。就算哪天賺不到錢了,我就是給李彥宏開車也要讓她過得好,讓我的子女不再為他們父輩感到慚愧。

儘管韓寒曾在雜文集《通稿2003》中,對現行教育體制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質疑,但韓寒不會毫無底線的縱容女兒休學或退學,如果女兒想要退學是純粹是不喜歡學習,一定會堅決反對;如果退學是為了更好地學習,那會像當初父親支持他一樣支持女兒。

1月8日,韓寒在微博中首次談退學,曾到現在都一直慶幸自己沒去上大學,並炮轟「高考作文很蠢」的韓寒誠懇地反思了過去的自己,稱

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我在一項挑戰里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值得學習的永遠是學習兩個字本身。「學習」兩字,不分地點環境,是一件終老要做的事情。我聽到有人美滋滋得意洋洋說,韓寒,我學你退學了。我不理解。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有什麼好學呢?為什麼不去學我做的好的地方呢?

在他看來,一個人可以不上學,但是必須得不停學習。這也是韓寒一直所堅持的觀點。「你可以選擇離開學校,前提是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學習,並承受代價。」

1月11日韓寒文章《我所理解的教育》中又提到階層與命運,「我們國家各種階層壁壘還沒有完全清晰,只要你夠努力,還是有很大概率去衝破次元壁,去到更高的地方。」

這一點引發了網友的爭議,「韓寒口中的階層跨越,可能真的和我們不一樣,中國的教育從來就沒公平過,而且正在變得越來越不公平。」

確實,韓寒這樣的言論過於感性,世界上沒有什麼所謂的公平教育,但我們不得不思考,命運這樣一個帶有哲學性終極追問,通過教育改變它的意義在哪裡?

韓寒的成功或許是一個案例,如同韓寒所受的教育,父親韓仁均並沒有過多干涉韓寒命運,反而是尊重他的決定——讀書和寫作,獲得知識——讓他成為表達自己的觀點,個性鮮明的人,從某種意義來看,韓寒跨越了自己的階層。

我們的焦慮常常來自於對階級躍升的渴望、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反而忽略了教育本身目的實際上不是改變階層,而是當下個性化教育所一直強調的,將孩子塑造成更好的「人」,真正的人。

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學院董事,原騰訊副總裁吳軍,曾在圖書發布會上發表了《教育改變命運》的演講,他談到,每個人應該對教育,對自己有一個比較客觀的預期。

教育確確實實能夠改變命運,但不要指望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史蒂芬森(火車之父),從最底層一下子到最頂層,認識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認識清楚自己的目標,教育是一個途徑。

不同的階層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每個家庭和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需要的教育也不同。

我所理解的教育

文/韓寒

文章轉載自韓寒微博

我離開學校那件事情已經非常久遠了,在此簡單描述一下。

上個世紀末,我小學初中學習成績一直不錯,最終以470分左右的總分進入了上海市松江二中。松江二中應該是全國最美的市重點高中,《乘風破浪》里本煜拎包出獄,看見李榮浩開賓士載著自己老婆揚長而去的那條林蔭大道就是松江二中取的景。

乘風破浪劇照

470在當年的中考成績中算高分了,進入區重點高中沒有問題,但離開市重點還差幾分,我是因為長跑獲得過區級比賽的第一名,有加分,所以通過特招進了松江二中。

結果一進了二中,我就變得有點中二。當年青春文學開始流行,我心想要和那些少年作家們一決高下,幾乎整整一個學期在寫《三重門》,荒廢了聽課。學期末我自以為天資聰穎,臨時抱佛腳也沒問題,不想高中的佛腳比較粗,抱不動,很多學科沒有及格,不幸留級。

留級不是什麼光榮的事,我從全村人的驕傲一下子變成了村渣。很多同學不能理解,但這絕對很羞恥的好嘛,你能想像一覺醒來,你女朋友從你的同學變成了你的學姐,但人還是同一個那種感受嗎。

第二年高一,我覺得學校的教育不是很適合我,希望在家自學外加海闊天空闖蕩一番,松江二中寬厚包容,給我辦了一年的休學,告訴我如果在外面混得不好,一兩年後還可以再回來。所以我至今依然很惦念我的母校。

事實上我也不能再回頭了,你能想像一覺醒來,你的同班同學已經在上大一,而你還是高一的那種感受嗎。

韓寒小時候

離開學校後,各種壓力和議論自然很多,我也一度迷茫。那可是上個世紀的事了,移動還不能給聯通發簡訊呢,退學這種事情當然是天下之大不韙。一度有人說這是「讀書無用論」「白卷英雄」回魂。我當然也覺得很委屈,誰說讀書無用了,我在學校外學的還不比在學校里的少呢。我慶幸退學是因為我獲得了的更好的學習環境啊。

這種警惕「讀書無用論」的焦慮雖是誤解,其實不無道理,當時真正的焦點在於「應試教育」和「個性發展」之間的矛盾衝突。教育和學習這兩件事本身沒什麼可討論的,強的民族教育一定強,優秀的人必然愛學習,這是定論。但一刀切的應試教育與每個學生之間不同的性格特長之間如何調和,才是問題本身。

事情過去了將近二十年,我去過了不少地方,也經歷過很多事情,可以簡單談談自己對於現在中國教育的看法。

現行的教育制度包括高考制度,肯定無法照顧到方方面面,也有很多需要改進之處,但沒有一個制度是可以照顧到所有人的,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它有著基本的公平。不談每個省或者不同民族的錄取分數問題,好的大學基本上是對所有家庭敞開的。應試教育有很不足之處,更不應被歌頌,因材施教的時代也遲早會到來,但它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是一定會存在的。

對於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根本沒有必要去羨慕美國、英國的教育體系,而應該慶幸在中國。我們國家各種階層壁壘還沒有完全清晰,只要你夠努力,還是有很大概率去衝破次元壁,去到更高的地方。

我們會看到很多灰心自嘲的段子,大意就是只要你夠努力,你就會發現……還是那麼挫之類的,這些你真心當段子笑一笑就可以了,別真的覺得努力讀書努力工作無用,還是去打王者榮耀吧。

在中國努力學習,努力工作,進好的大學,學更多本事,最終改變生活,改變家族命運的可能性,一定比在發達國家要大得多。無論你的家庭,你的父母從事什麼工作,你只要努力讀書,最終成為科學家、院士、教授、公司高層、成功商人、政府高官,優秀藝術家等等等等,都是有著不小概率的。

在社會階層已經非常分明的發達國家,跨越階層要困難很多。社會新聞里粗鄙醜陋的富二代不是這個社會的全部,別一天到晚嘲笑富二代是土鱉了。和十幾年前不同,我現在所接觸到的富二代已經越來越強,普通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經濟條件更優越的家庭難道不會這麼想嗎?

他們從小雙語三語上課,更好的學校更好的私教,看小孩子喜歡鋼琴就有演奏級鋼琴老師每天帶著你一個人,看你喜歡畫畫就是美院的高材生一對一教你畫畫,並時不時拜訪一些大家,家庭傳授給你更好的眼界和素養,這些人能力也強,心態也好,根本不是紈絝子弟畫風,你一問他們的父母,大多也不是權貴出身,都是白手起家富一代,就是一定的教育和個人努力,加上機遇,改變了他們父母的命運。更可怕的是,這些優秀的二代,他們的後代會更有資源,你孩子的追趕就會更難。

韓寒與女兒小野

通過教育可以大概率改變命運和階層這個窗口期的時間不會很長,可能也就幾代人。在這兩三代中,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維繫最大化的效率與公平。幾代人後,社會的階級基本固化,只要沒有劇烈動蕩,改變命運就會變得更難了。你要突破自己的出身就要付出遠遠比現在大得多的努力與運氣。而且最終你會發現,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而是因為人家也很努力,人家起跑的時候就有渦輪增壓,你一直在自然吸氣。這就是可怕之處,大家一樣的智商,一樣的努力,但人家有著更好的資源,你憑什麼超過人家?所以,趁現在,大家都尼瑪自然吸氣,別人至多有些山寨改裝,你趕緊多吸幾口,讓自己排量大一些吧。

那麼,關於退學不退學,扯回來就很簡單了。你如果從事文科與藝術,覺得學校束縛了你的發展,在完成基礎教育之後,你可以選擇離開學校,前提是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學習,並承受代價。成功的例子也不會多。偉大的羽翼必然追求自由之光輝,但因為受不了管束而退學那純粹是懶惰。

如果你真要走上自我學習之路,我個人不建議在大學前離開學校。時代不一樣了,在我退學的上古時代,吃雞就是去肯德基吃原味雞,吃瓜就是路邊買個瓜吃,所謂玩手機就是掏出你的諾基亞,把屏幕從綠色的變成橘色的,周圍人都驚呼牛逼。比如我,退學後,一周就要去好幾次陝西南路地鐵站的季風書園買書,回來看書看電影寫東西遠行採風,採風這兩字聽著土得掉渣,但基本娛樂生活就是這樣的。如果我在今天退學,八成也是要荒廢在打遊戲和玩手機上。

如果你是其他學科或者其他興趣,那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考更好的大學。中國的教育質量不是最頂級,但整體不算差,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缺失不光光是因為教育的問題。

我看到過一組中國學生和歐洲學生的對比,在想像力環節其實大家都沒差別,想像力這玩意,不是說你不做作業不管教,它就能出來了,有翅膀的鳥都能飛,籠子是社會環境和生存壓力,不是教育方式本身。

你若喜歡科學,那就應該在學校接受更高的教育。有些領域中國是不差的,無需妄自菲薄,有好的學校好的導師就可以。據說好幾十年前,浙大物理系的學生寫信給尼爾斯.玻兒,說想去歐洲留學,結果人家回信說你自己學校就有束星北和王淦昌,都是世界頂級,你來幹嘛……至於那些國外領先的領域,就去國外學,正視差距,也無需覺得China必須NO.1。

所以,以後有陌生朋友再見到我,就別說自己也是學我退學的來套近乎了,我不會感到兩顆心因此而貼近一點。我和李想,見面從來只聊汽車工業,聊互聯網或者其他,從來沒聊過咱倆都沒上過大學這件事。

這事不值得聊。這就好比哪天你崩了自己一槍,上天遇見梵高海明威,說哎喲,我學您的,我們都一樣,兩位大師肯定會告訴你,我們不一樣,不一樣,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學人長處難,學人不如意處卻簡單,你可以輕鬆學會托爾斯泰得個性病,你永遠學不會《戰爭與和平》。

最後送大家兩句話。第一,讀書改變命運,知識就是力量。學習讀書的確未必在學校,但學校和高考,是基本最公平和最有效率的,你要是普通家庭,更應該感謝與遵循。

第二,別以為讀了幾本書,有了點知識,有了個文憑就了不起了,這只是開始,是人生的標配。每當你覺得驕傲自滿時,就去幫正在上小學的孩子輔導一下作業吧,你會寧願復讀十年的。


推薦閱讀:

【天機與命運】
我命在天亦在己 積德行善能改變----《了凡四訓》立命之學給改變命運的啟示
命運,是否真的天註定
袁天罡男女稱骨算命:三兩八錢命運詳解
生肖兔2017年需要注意什麼?不同年份的兔的命運!

TAG:教育 | 韓寒 | 命運 | 改變 | 反思 | 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