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五經合集(白話注釋版)(7)

 四書五經合集(白話注釋版)(7)

與?」(《顏淵》意 思是說,先做事後收穫,這不是提高了道德修養了嗎?

  先難後獲,先事後得,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沒有耕耘,哪 來的收穫?或者從正面說,只間耕耘,不問收穫。或者再說行優 美一點,那就是--

  十五的月兒十六圓,

  要想收穫先種田,

  要想登山先探路,

  要想致富得開財源。

  ------------------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原文】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譯文】

  孔子說:「智者喜愛水,仁者喜愛山;智者好動,仁者好靜; 智者快樂,仁者長壽。

  【讀解】

  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動而又深刻。這正如朱熹在 《論語集注》裡面的討論:沒有對仁和智級其深刻的體悟,絕對 不能作出這樣的形容。聖人智仁雙全,所以,作此形容的專利權 非他莫屬。

  智者也就是聰明人。聰明人通過事理,反應敏捷而又思想活躍, 性情好動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樣,所以用水來進行比擬。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於義理,仁慈寬容而不易 衝動,性情好種就像山一樣穩重不遷,所以用山來進行比擬。

  不過,你女。果問一般人樂水還是樂山,所得的回答多半是山 水都樂。因為--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

  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王觀)

  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們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 心嚮往之。

  當然,就實際情況來看,每個人性情有所不同,的確還是有山水差異的。也就是說,有人樂水,有人樂山。

  「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崔顥)

  你樂水還是樂山呢?

  ------------------

  君子可折不可陷,可欺不可罔

  【原文】

  宰我問曰:「仁者,告 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子?」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①也,不可陷也;可欺②也,不可罔也。」

  【注釋】

  ①逝:通「折」,摧折。② 欺、罔:《孟子-萬章上》說:「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所以,「欺」是指用合乎情理的話欺騙人;「罔」 則是指用不合情理的話去愚弄人。

  【譯文】

  宰我問道:「追求仁德的人,假如有人告訴他說:"仁德在井裡面。』他會跟著跳下去嗎?「孔子說:「那怎麼會呢?君子可以被摧折,但不可以被陷害;可以被欺騙,但不可以被愚弄。」

  【讀解】

  「朽木不可雕也」的宰我不僅愛打瞌睡,而且還愛提出刁鑽古 怪的問題,看來真是孔門的一個調皮學生,難怪得老師要對他發脾氣了。

  他這一次的問題也夠刁鑽的了,意思是說:「老師,你整天嘮嘮叨叨地要我們追求仁德,而社會現實之中哪有什麼仁德呢?難 道那仁德在井眼裡面,你也要我們跟著跳下去嗎?」

  這一次老師沒有發脾氣,也沒有理會他刁鑽,他的鑽牛角尖, 而是反話正聽,並從正面回答了他的問題:「那怎麼會呢?作為一個君子,他又不是傻瓜蛋,他可以被摧折,可以殺身成仁,為真 理而犧牲,但絕不會被陷害,不會被你這樣荒唐的說法而引誘去 跳井。另一方面,你可以欺騙他,但你必須有合乎情理的說法,而 不可能用你這種不合情理的荒唐話去愚弄他。」

  如此說來,要欺騙一個君子,你一定得準備一套合乎情理的 說法。

  反過來說,既然你已經知道要欺騙一個君子就一定會有一套 合乎情理的說法,那麼,如果你是一個君子,你不也就會對那些 看起來合乎情理的說法多一個心眼了嗎?

  但願你在聖人這裡學到的不是騙術,而是防騙術!

  ------------------

  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①矣夫?「

  【注釋】

  ①釁:同「叛」,指離 經叛道。

  【譯文】

  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文化知識,並且用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啊!」

  【讀解】

  顏淵也曾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子罕》)

  說明孔子不僅這樣說,而且還這樣實施於教育之中。

  既要學習文化知識,又要提高思想修養。德育、智育一起上, 這不是「又紅又專」的教育方針嗎?

  真能做外』又紅又專」,品學兼優,自然也就不會離經叛道了。

  ------------------

  聖與仁的不同境界

  【原文】

  子貢曰:「如果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  「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①!夫②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注釋】

  ①病諸:病,不足。諸,「"之乎」的合音。②夫:發語詞,在 句首起提挈作用。

  【譯文】

  子貢說:「如果有人能廣施恩惠給老百姓,幫助大家過上好日 子,怎麼樣?可以說是做到仁了嗎?」孔子說:「豈止做到了仁,那 簡直就是聖了!就是堯舜恐怕都還沒有完全做到呢!至於說仁,那 不過是自己想有所作為,也讓別人有所作為;自己想飛黃騰達,也 讓別人飛黃騰達。能夠將心比己,推己及人,這就可以說是實行 仁道的方法了。」

  【讀解】

  「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實際上就是「他為人民謀幸福,他是 人民大救星」的境界,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必也聖乎!」的境界。 這當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不僅一般人做不到,在孔子看 來,就連堯舜那樣的聖人也沒有完全做到。

  仁的境界就不一樣了。仁的境界,只要你努力就能達到,因 為那不過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罷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 以,當自己想做什麼的時候也想到別人想做什麼。將心比己,推 己及人。說到底,也就是曾於所概括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矣」裡面「忠」的一方面,加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 「恕」的一方面,就完整地構成了孔子所謂「一以貫之」的「道」。 這個「道」不是別的什麼,就是「仁道」。

  從某種意義上說,聖的境界是天才和英雄的境界。所謂時勢 造英雄,天才和英雄的業績實際上不是單憑個人努力就能創造出 來的。所以也可以說,聖的境界實際上不是個人的境界。因為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 全靠我們自己!」而仁的境界則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境界,是從我 們自己身邊做起的境界。所以,我們所能做到的,也不過是努力 實行仁道,使人人都有一顆仁愛的心而已。

  ------------------

  述而第七

  本篇主要記述孔子本人的思想、志趣與行為,其中有不少名 言警句,如「述而不作」、「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舉一反三」、 用人則行,舍之則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君子坦蕩蕩, 小人長戚戚」等。全篇原文共38章,本書選17章。  

  述爾不作,信而好古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①。」

  【注釋】

  ①我老彭:「我」在此處表示親切。老彭,商朝的賢大夫。  

  【譯文】

  孔子說:「闡述而不創作,篤信而喜愛古代文化,私下裡與老 彭相比。

  【讀解】

  這是一個典型的學者形象 。

  之所以達而不作,是因為篤信而喜愛古代文化。或者反過來說。正因為篤信而喜愛古代文化,所以就述而不作了。

  從孔於的實際文化活動來看,刪《詩》、《書》,定禮樂,贊 《周易》,修《春秋》,的確都是編輯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並沒有哪 一項是他自己的創作。

  可是,他的「述」卻是非常不簡單,用朱熹的話來說,是 「集群聖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雖述,其功則倍於作矣。」(《論語 集注》)

  當然,絕對的述而不作實際上是不可能的,無論你編輯也好, 整理也好,總得反映出編輯整理者的眼光和取捨旨趣,更不用說 還有「刪」、「定」、「贊」、「修」的工作在內了。所以,所謂「述 而不作」,多半是「借古人的骸骨,另行吹噓些生命進去。」(郭沫若語)實際上是有所「作」。

  相反,倒是我們今天不少「作而不述」,專門「創作」的人, 不是空谷來風,令人不知所云,就是「千古文章一大抄」,東拼西 湊,而以天才的創作家自居,「著作等身」,欺世盜名。

  這種人,聽聽聖人自謙「過而不作」,不知私下裡到底有何感 想?是不是以為自己遠在聖人之上呢?

  ------------------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原文】

  子曰:「默而識①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②於我哉?」

  【注釋】

  ①識(Zhi):記。②何有:有什麼,意思是沒有什麼了。

  【譯文】

  孔子說:「默默地牢記知識,勤奮學習不厭煩,教誨別人不厭 倦。對我來說,除了這些還有什麼呢?」

  【讀解】

  一個孜孜不倦的讀書人,一個勤勤懇懇的教育者。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早已成為人們所熟知的名言。不過, 真正能做到的,就沒有多少人了。

  據《孟子·公孫丑上》記載,子貢曾經問孔子說:「老師您稱 得上是聖人了嗎?」孔子回答說:「聖人可稱不上。我不過是學不 厭而教不倦罷了。」子貢說:「學不厭是智,教不倦是仁。智仁兼 備.老師您的確是聖人了啊!」

  可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確不是我們一般人容易做到 的、智仁兼備的聖人畢竟是鳳毛麟角,千百年難遇一個的啊!

  ------------------

  聖人的憂慮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①,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注釋】

  ①徙(XI):遷移。這裡指向「義」靠攏,仗自己的行為符合「義」。

  【譯文】

  孔於說:「品德不修養,學問不探討,聽到正義不追隨,缺點 錯誤不改正,這些都是我的憂慮。」

  【讀解】

  聖人的憂慮當然都是他所處的時代的反映和社會現實的 照,不然的話,他憂慮什麼呢?   更進一步說,聖人所憂慮的四種現象實際上又不只是他所處 的那個時代才有,而是每一個時代甚至每一個人都可能出現的過病。

  不講品德修養,不講學問,不講正義的原則,不改正缺點錯誤,只講金錢,只講賺錢之術,唯利是圖,有錢就是大哥。這些現象,難道我們還見得少了嗎?「讀書熱」在哪裡?「學問熱」在 哪裡?「雷鋒精神」又在哪裡?「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更不 用提了!

  所以,聖人真是「一肩挑盡古今愁」,連他的憂慮也是「放之 四海而皆準」的。他的救世主義的精神,至今不也仍然具有現實意義嗎?

  ------------------

  曠達的個人生活

  【原文】

  子之燕居①,申申如也②,夭夭如也③。

  【注釋】

  ①燕居:閑居,古代士大夫退朝而居叫燕居。②申申如也:儀態舒展的樣子。 如,形容詞詞尾,義同「然」。③夭夭如也:和樂喜悅 的樣子。

  【譯文】

  孔子在家閑居的時候,儀態舒展自如,神色和樂喜悅。

  【讀解】

  一肩挑盡古今愁,憂國憂民憂天下的孔子在家閑居時卻儀態 舒展自如,神色和樂會悅,過著無憂無慮的個人生活,完全不是 我們所想像的那樣一副愁眉苦臉,嚴肅莊重的樣子。這是因為他 雖然憂中憂民憂天下,但卻不憂個人生活,在個人生活上抱著以 平淡為樂的曠達態度,所以始終能保持爽朗的胸襟,舒展自如的 心情。說到底,就是他很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和精神。而不像我們 今天的人,急急如律令。東奔西竄,疲於奔命。電話有了要傳呼, 傳呼有了要手機,生怕失去了任何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卻又逢 人便感嘆:「唉,活得真累!』」難道這累不是你自找的嗎?更何況 你累什麼呢?不外乎是累財累名累地位,累一己之得失、個人的 利益,其結果是連「燕居」的時間都沒有了,更不用說什麼「申 中如也,天天如也」。與其如此,倒不如向聖人學習,甩開個人名 利之累,退而間居,保持舒展和樂的心態,平平淡淡,輕輕鬆鬆 過一生。

  ------------------

  舉一反三的教學法

  【原文】

  子曰:「不憤①不啟,不悱②不發,舉一隅③不以三隅反④,則不復⑤也。」

  【注釋】

  ①憤:指想弄懂而還沒有弄懂的心理狀態,也就是充滿求知慾時的精神 飽滿如晶狀態、②誹:指想用語言表達什麼意思而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言 詞的狀念。③隅:方。④反:反過來證明,也就是類推的意思。 ⑤復:重複,反覆

  【譯文】

  孔子說:「不到他想弄懂而弄不懂的時候不去啟發他;不到他 想說什麼而說不出的時候不去引導他;告訴他一方,他不能類推 其餘的三方.也就不再重複告訴他了。」

  【讀解】

  這是典型的啟發式教學方法。

  激勵,誘導,啟發。

  關鍵在於把握住火候,刺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由此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我們讀《論語》,觀察孔子教學的實例:學生各述其志,暢所 欲言,甚至提出刁鑽古怪的問題;老師循循善誘,舉一反三,課 堂氣氛生動活潑,興味盎然,的確是卓有成效的教學方法。

  遺憾的是,後世儒生尊孔讀經,居然沒有學到聖人的教學方 法,而是死記硬背,搞填鴨式的硬填,流風所及,培養出了不少 」陳最良」式的酸腐秀才。

  現代教學。方法推陳出新,電腦開始進入教室,與孔子的時 代已不可同日而語。但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反三的啟 髮式教學方法和精神卻並沒有因此而過時,依然值得我們為人師 表的人謹記並運用於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去。

  ------------------

  不要在喪事中大吃大喝

  【原文】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譯文】

  孔子在家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從來沒有吃飽過。

  【讀解】

  從來沒有吃飽過,不是人家不讓他吃飽,也不是論不統計不 飽,而是他自己不願意吃飽,不願意在人家的喪事中大吃大喝。

  這是不是太迂腐了呢?

  不是。這是聖人性情純正,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人家在喪 事的哀痛中,你在這裡大吃大喝,像話嗎?另一方面,也是聖人 尊崇禮節規範的表現:遇到人家的喪事,自己要表示哀悼。真心 哀悼,難道還能大吃大喝嗎?

  當然,我們今天沒有必要真像聖人那樣,去參加人家的喪禮 沈連飯都不吃飽,甚至,與死了親屬的人在一起吃飯也不敢吃他 中是,我們又是不是該在人家的喪事中去大吃大喝,猜拳行令喝 匕日,麻將打到通天亮呢?

  ------------------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原文】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譯文】

  孔子對顏淵說:「被任用就施展抱負,不被任用就藏身自好, 只有我和你才能這樣吧!」

  【讀解】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也就是成語所說的「用行舍藏」或 「用舍行藏」,它最為精鍊地表達了儒者對於出仕與退隱,入世與 出世,進與退的政治選擇與人生態度。

  這裡面所蘊含的,一方面是進退之間深刻的內在矛盾,另一 方面也顯示了儒學通權達變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氣度。

  孔子另外還多次說:「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泰伯》) 「邦有道則任,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衛靈公》)孟子也說: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盡心上》)所有這些說法,其 實都是「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意思。

  問題在於,「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雖然懂得用行舍藏的道 理,但真正面對現實,落實到每個人身上,不僅用舍不由你,新 是行藏也往往是你無可奈何的呀!

  ------------------

  富可求嗎?

  【原文】

  子曰:「富而①可求也,雖執鞭之士②,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注釋】

  ①而:如,如果。②執鞭之士:古代於拿皮鞭為達官貴人開道或為 市場守門的人,代指做下賤差事的人。

  【譯文】

  孔子說:「富裕如果真是可以求得到的話,就是做那拿鞭子的 苦差事,我也去干。如果求不到,那還是讓我做自己喜歡的吧。」

  【讀解】

  孔子的意思是說:如果真有什麼行當(比如說炒股票,炒房 地產,炒貓兒狗兒等)可以弄「發」的話,就是讓我棄文經商下    「跳蚤市場」去,我也願意干。問題是哪能有這檔子好事呢?須知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顏淵》)啊!所以,還是讓我干自己的 老本行,做一個文人,研究我的詩、書、禮、樂吧。

  這裡的關鍵在於,「富而可求」只是一種虛擬,孔子壓根兒就 沒有拿它當真。之所以這樣說,正是為了強調富絕不可求得到。    但是,假如我們執意要問:富的確可求,下「跳蚤市場」或 別的什麼「海」就是可以撈上一把,甚而至於成為大款,成為先 富起來的人,孔子又會不會改變回答呢? 對於我們今天面臨「下海」困惑的讀書人來說,選擇的艱難 恰好是在這裡啊!

  ------------------

  孔子是不是「發燒友」?

  【原文】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譯文】

  孔於在齊國聽了《韶》樂,三個月不知道肉是什麼滋味。於 是感嘆說:「想不到欣賞音樂竟可以達到這種程度!」

  【讀解】

  哪種程度?如痴士如醉,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

  這種程度夠得上是我們今天「發燒友」的程度了嗎?

  我們應該是頂尖級的「發燒友」了吧!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讓孔子「發燒」的,既不是器材(那時 連立體聲也沒有,更不用說進口高級音箱了),也不是流行音樂 (那時的流行音樂是鄭國(今河南一帶)的音樂,孔子認為「鄭聲 淫」),而是被他認為「盡美盡善」(《八佾》)的《韶》樂。實際 上,相當於我們今天所說的經典音樂,如貝多芬的《英雄交響 曲》、《命運交響曲》之類。

  如此看來,聖人不僅是「發燒友」,而且還是高品味的「發燒 友」哩。以他「發燒」的程度和品味來衡量,就是選他做「燒 協」主席也不為過罷。

  ------------------

  富貴如浮雲

  【原文】

  子曰:「飯疏食①,飲水②,曲肱③而枕④之,樂亦在其中矣。不 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注釋】   

  ①飯疏食:飯,這裡作動詞用,指吃飯。疏食,粗糧。②水:古代 以「湯」和「水」對舉.「湯」指熱水,「水」就是冷水。③肱(gong): 上臂,這用泛指胳膊。④枕;用作動詞。

  【譯文】

  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過手臂當枕頭,也自有快樂在 其中。不仁義的富有和尊貴,對於我來說,就像天邊飄浮的雲一 樣 。」

  【讀解】   

  這一段夫子自道,我們在《雍也》 篇里孔子讚美顏回時已經 說到過。無論孔子還是顏回 ,都是安貧樂道的典範,這一段文字與《雍也》里孔子讚美顏回的那一段文字一樣,也都成了安貧 爾邁精神的著名表述。

  錢財如糞土,富貴如浮雲。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所以才能夠做到吃粗茶淡飯而樂在 其中,閑居而「申中如也,天天如也。」具有曠達樂現的個人生活 情懷。

  當然,對於我們所處的時代來說,這種認識已受到了相當強 烈的衝擊。雖然人們也常常說「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 去」,但多少都有一些勉強的成分在內,甚至有「狐狸吃不到葡萄 說葡萄酸」的嫌疑。時代氛圍如此,不是個人所能抗衡的。所以, 與其說「錢財如糞土,富貴如浮雲」,不如說「君子愛財,取之有 道」來得真實自然,來得符合我們這個時代的特色。

  這樣說,並沒有否定聖人思想的意思,只不過是從實際出發, 承認時代的不同和個體的差異而已。因為,孔子畢竟是生活在兩 千多年前的人物,而聖人畢竟是聖人啊!

  ------------------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原文】

  葉公①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 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於云爾②。」

  【注釋】   

  ①葉(she)公:楚國大夫沈諸梁,字子高,為葉縣縣長,稱葉公。② 云爾:如此而已。

  【譯文】

  葉公向子路問孔子是怎樣的一個人,子路沒有回答。孔子說; 「你怎麼不回答說:他這個人啊,發憤起來就忘了吃飯,高興起來 就忘了憂愁,連自己快要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讀解】   

  夫子的自我鑒定。

  發憤忘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廢寢忘食精神,但夫子的廢寢 忘食不是打麻將,不是看足球,而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追求學問,學而不厭。

  樂以忘憂就是「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或者如源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 其樂。」(《雍也》)所以,是安貧樂道,而不是「打起麻將來就忘 了做學問」或「唱起卡拉OK來就忘了工作」的那種「樂」以忘 「憂」。   不知老之將至是心理年齡健康年輕,競技狀態良好,是自強 不息,而不是老頑童、老天真。

  學而不厭,安貧樂道,自強不息。 這是一個充滿生氣與活力的形象,一個「老驥伏櫪,志在千 里」的形象,一個聖人的形象。

  ------------------

  不是天才,敏以求之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譯文】

  孔子說:「我不是生來就知道的人,而是喜愛古代文化,通過勤奮學習求得知識的人。」

  【讀解】   

  孔子按智力和知識的不同把人分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 學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 矣。」(《李氏》)生而知之者是智力最上等的人,具有非凡的天賦,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天才人物。孔子不以天才人物自居,而認為自 己是屬於「學而知之」的中等之材,所以要「敏以求之」,通過勤 奮努力的學習來求得知識。至於學習的專業方向,則是「好古」, 以古代文化為主要的學習內容,有些像我們今天的歷史系學生,沒 有什麼外國文學課程可學。

  孔子在這裡的自述,一方面固然有謙虛的成分在內,另一方 面也是勉勵學生,告訴大家說,自己的一切關。識都是勤奮學習的 結果。既然聖人都是如此,像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不就更是只有 努力學習的份了嗎廣誰還敢自詡為「生而知之」的天才呢?

  ------------------

  三人行必有我師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譯文】

  孔子說:「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師的。選擇他們的 優點加以學習,看到他們的缺點,自己就可以改正。」

  【讀解】   

  三人行必有我師。那麼,天涯何處無老師?真正好學的人是 不拘於專門固定的老師的,隨處都可以不恥下問。

  從另一方面說,「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 是《里仁》篇里所說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老師 的優點固然值得我們學習,老師的缺點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借鑒,關 鍵是不要盲目崇拜。

  當然,說是這麼說。事實上,老師在我們的眼中多少有些理 想化的色彩,有的還環繞著神聖的光暈,使我們恰恰難以分辨哪 是他們的優點,哪是他們的缺點。

  所以也就只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罷

  ------------------

  不要冒充內行

  【原文】

  子曰:「蓋①有不知而作②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 從之,多見而識③之,知之次也。」

  【注釋】   

  ①蓋:大概。②作:創作。③識(zhi):記。

  【譯文】

  孔子說:「大概有自己不懂卻能憑空創作的人吧,我沒有這樣 的才能。我總是多多地聽,選擇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用 心記下來。我是屬於次一等的智力。」

  【讀解】   

  所謂次一等的智力就是「學而知之者,次也」,相對於「生而 知之者,上也」(《季氏》)的天才而言。

  正因為是次一等的智力,不是天才,所以要多聞多見,也就 是「敏而好學」。也正因為是次一等的智力,需要「敏而好學」,所 以不能「不知而作」,而是「述而不作」。

  可見,這一段實際上是孔子對自己學風和做學問態度的概括 性自我介紹,包括了在其他地方談到的「述而不作」、「敏而好 學」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等好幾方面的內容。

  同時,孔子之所以這樣自我介紹,也是針對當時存在的「不 知而作」現象有感而發的。孔子的意思是說:那些自己不懂卻能 夠憑空創作的人大概是天才吧,我可沒有這樣的天賦才能,我的 一切都是靠學習而得來的,所以,我的寫作也好,我的教書也好, 都是言之有據的,不敢亂來。

  「不知而作」的人卻恰恰相反:自己不懂而又「硬撐」,處處 冒充內行。這種人做事,小則貽笑大方,大則害己害人,甚至禍 剛大民。孔子正是看到了這種「不知而作」風氣的嚴重危害,才 現身說法.以自己的所作所為來反對「不知而作」的行為。所以, 我們也絕不可以小看了它的危害性。

  ------------------

  聞過則喜

  【原文】

  陳司敗①問:「昭公②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③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④,君子亦黨乎?君取⑤於吳, 為同姓6,謂之吳孟子7。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出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注釋】   

  ①陳司敗:陳,陳國;司敗,即司寇,官名,主管司法。②昭公:即。 魯昭公,魯國的國君。③司馬期:孔於的學生,姓巫馬,名施,字子期。 ④黨:這裡是包庇,偏袒的意思。⑤取:同「娶」。6為同姓; 魯為周公之後,吳為太伯之後,都姓姬。7又吳孟子:當時國君大人的稱 號一般是由她生長那個國家的國名加她的本性,如魯娶於吳,這位夫人就應 叫吳姬,這樣叫就明顯地暴露出魯昭公違反了」同姓不好」的禮法,所以改 稱為「吳孟子」,迴避了姓姬的問題。「孟子」可能是這位夫人的字。

  【譯文】

  陳國的司寇問:「魯昭公懂得禮嗎?」孔子說:「懂得。」孔子 走了以後,陳國的司寇向巫馬期作一作揖,請他走到自己的面前 來,然後說道:「我聽說君子不偏袒人,難道君子也偏袒人嗎?魯 君從吳國娶了一位夫人,因為是同姓,所以諱稱她為吳孟子。魯 君這樣做如果都算是懂得禮的話,還有誰不懂得禮呢?」巫馬期把 這番話告訴了孔子。孔子說:「我孔丘算是有幸,一旦有了過錯, 人家一定會知道。」

  【讀解】   

  魯昭公違背了同姓不通婚的規矩,所以被陳國的司寇認為不懂禮。

  看來,古人還懂得同姓不通婚的優生學哩。

  當然,我們在這裡不是討論優生學的問題,而是討論孔子聞 過則喜,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錯誤就高興的問題。

  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說,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點錯誤,不跳起 八丈高,橫眉毛豎眼睛就不錯了。哪裡還會有什麼「有幸」的感 覺呢?

  不過,仔細想想孔子所說的話,想想他為什麼會聽到別人說 自己的過錯便感到「有幸」,的確也有一定的道理。

  因為,自己有了錯誤別人能指出來,總比自己有了錯誤沒有 人願意或沒有人敢給你指出來好啊。尤其是做領導的,做師尊的 如果沒有人願意或沒有人敢給你指出缺點錯誤,那你多半都已成 了孤家寡人了罷。須知,「孤家寡人「是皇帝的自稱,高高在上 脫離群眾,在這個早已廢除了帝制的民主時代,你能夠生得下去嗎?

  所以,一個人,尤其是一個有地位的人,當聽到別人指出你 的什麼過錯時,一定不要惱羞成怒,暴跳如雷,而要學習學習聖 人的涵養,聞過則喜,把它當作一件「幸事」接受下來,有則改 之,無則加勉,使自己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而不是一個可怕 的人,一個沒有人願意或沒有人敢給你提意見的人。

  ------------------

  節儉總比奢侈好

  【原文】

  子曰:「奢則不孫①,儉則固②。與其不孫也,寧固。」

  【注釋】   

  ①孫:同「遜」。②固:固陋,寒傖。

  【譯文】

  孔子說:「奢侈顯得驕傲,節儉顯得穿滄。與其驕傲,寧可寒傖。」

  【讀解】   

  當魯中人林放問孔子關於禮儀的問題時,孔子也回答說:「禮 ,與其奢也,寧儉」與這裡的說法是完全一致的。

  奢與儉的問題,就通常意義的理解是一個經濟問題,或者更 準確地說,是物質享受的問題。這個問題大而言之受時代風氣影 響,比如說,我們在50年代、60年代乃至70年代都是提倡勤儉 節約,保持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到80年代、gO年代,隨著經濟 的發展,商業的繁榮,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奢侈排場之風也就 滋長起來,以致到了令老一輩人咋舌的程度。小而言之,這個問 題則受個體生活原則和世界觀的來制約,一般說來,比較傳統、保 守的人崇尚節儉,比較新潮、激進的人追求奢侈。當然,這是從 主觀方面說,從客觀方面說,則還要受到經濟能力的嚴格制約,對 於一個身無分文的叫化於來說,「奢侈」一詞本身就太過奢侈了, 是連想也不敢想的,也就只好「節儉」了罷。

  回到孔子本身的態度來看,他所代表的,顯然是傳統的節儉 的精神。這種精神也許已不合於今天的時代氛圍,因而不被一些 人尤其是年輕的一輩所接受。不過,有兩句老話倒可以提供給大 家參考,這就是—-「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抱定儉的態度. 偶爾奢一奢也無不可;而一旦形成了奢的習慣,要儉下來可就難 上加難啊。

  從這個意義來說,那還真是節儉總比奢侈好哩。

  ------------------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原文】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譯文】

  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坦蕩,小人經常心緒不寧。」

  【讀解】   

  君子光明磊落,不憂不懼,所以心胸寬廣坦蕩;小人患得患失,忙於算計,又每每庸人自擾,疑心他人算計自己,所以經常 陷於憂懼之中,心緒不寧。

  據說當年林彪很是欣賞孔子這兩句名言,但他自己在歷史上 卻留下了一個「長戚戚」的形象,還是「,小人」而不是「君子』;

  就我們今天來說,物質文明越發達,心理醫生行業越興盛,所 謂現代病、世紀病,是否正是聖人所指出的「小人」病呢?

  「算來算去算自己,

  不如輕輕鬆鬆過一生。」

  唱得好啊!

  ------------------

  泰伯第八

  本篇論古聖賢和記載曾子言行的內容較多,涉及到政治、德 行、學問等各方面的問題。全篇原文共 21章,本書選 12章。

  棄天下如敝屣 

  【原文】

  子曰:「泰伯①,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②,民無得③而稱焉。」

  【注釋】   

  ①泰伯:也寫作「太伯」,周朝祖先古公亶父(周太王)的長子。他的兩 個弟弟依次為仲雍和季歷,季歷的兒子為姬昌。傳說周太土預見到姬昌有聖 德,就想打破長子繼承王位的慣例.把君位通過季歷傳給姬昌。泰伯為實 現父親的意願,他與仲雍一起出走到荊蠻之地(今江蘇一帶),自號為勾吳, 立為吳泰伯,成為後來吳國的始祖。周太王死後,季歷繼承王位,後來傳給 姬昌,便是周文王。②三以天下讓:指;泰伯出走一間天下;太王死後不 回來奔喪,以便讓季歷繼承王位二間天下;季歷死後也不回來,以便讓姬昌 繼承王位三讓天下。③無得:同「無能」無法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泰伯,那可以說是具備至高無上的品德了。三次讓 出天下,老百姓簡直找不出恰當的語言來讚美他。」

  【讀解】   

  「棄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將相而不為。」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在歷史上並沒有幾個。相反,比比皆是 的倒是爭權奪位,為天下大權而殺人放火,爭城掠地,勾心鬥角 骨肉相殘。直到現代社會,莫說讓出整個天下,就是讓出一個單 位的領導權來,也會要了很多人的老命,寧死也不情願的。

  有什麼辦法呢?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權力就是有這麼大的吸 引力。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在很多人眼裡,有了權就有了 一切,沒有了權就沒有了一切。所以有「權、權、權,命相連」的 說法。

  這些看法,這些說法,大概在孔子的時代就已經不新鮮了 吧,不然的話,他怎麼會把三讓天下作為至高無上的品德歌頌 呢?

  ------------------

  一切以禮為標準

  【原文】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①,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②」。

  【注釋】   

  ①葸(Xi):畏縮。②絞:尖刻傷人

  【譯文】

  孔子說:「恭敬而不符合禮就會勞倦,謹慎而不符合禮就會 畏縮,勇敢而不符合禮就會作亂,直率而不符合禮就會尖刻傷人。」

  【讀解】   

  恭敬、謹慎、勇敢、直率就一般意義說來都是屬於好的品格, 但如果不用禮來進行規範,那也都會出問題。這裡的禮不是我們 個天所說的禮貌,而是指禮法,即禮的法度。實際上,也就是指 無論做什麼都要合度的問題。比如說,對人恭敬當然是好,但如 果一味恭敬,恭敬得過了頭,就會顯得唯唯諾諾,卑躬屈膝。用 孔子的話來說,就會「勞倦」,怎麼勞倦?翻譯成我們今天常挖苦 這類人的話,就是"你活得累不累啊!」因為他逢人便打拱作揖, 恭敬有加,而不是按照禮法.該恭敬時恭敬,該不卑不亢時不卑 不亢。謹慎也是這樣。謹慎好不好?謹言慎行,很好!但如果一 味謹慎,則成了謹小慎微,走路怕踩死了螞蟻,樹葉掉下來怕打 破了頭,畏畏縮縮,窩囊無能,結果是一事無成。「勇而無禮,則 亂」。這話很好理解,只有勇敢.不講禮法。「捨得一身剮,敢把 皇帝拉下馬。」當然是要出大亂子的了。我們今天已無皇帝可拉。 但一味地勇,像個莽張飛或黑李逵,那也會出亂子闖大禍的、「直 而 無禮則絞。」直率是個性坦白,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對就對 下對就不對,說話不轉彎抹角.直來直去。這本來也沒有什麼不 對.人們還常常很喜歡這種人,但如果一個人太直戇了了,直得來 一點也不知迴避,那往往說出話來弄得人下不了台。尤其是做 領導的或做長輩的,遇到這種人那可就有你夠受的了。

  所以、無論是什麼品格,一定要用禮來加以節制,加以中和, 這樣才們大言行合度,符合社會規範。

  正因為禮有如此重要,所以孔子才一再強調:「不學禮,無以 立」(《季氏》)「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禮是學的 關正核心內容所在,是一切個人修養的落腳點。

  ------------------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①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注釋】   

  ①孟敬子;魯國大夫仲孫捷。

  【譯文】

  曾子卧床不起,孟敬子去探問他。曾子說道:「鳥快要死的時候,鳴叫的聲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出來的話也是善良的。」

  【讀解】   

  朱熹解釋說:「鳥畏死,故鳴哀;人窮反本,故言善。」(《論 語集注》)也就是說,鳥因為怕死而發出凄厲悲哀的叫聲,人因為 到了生命的盡頭,反省自己的一生,回歸生命的本質,所以說出 善良的話來。

  人到生命的盡頭,一切的爭鬥,一切的算計,一切的榮耀。 一切的恥辱都已成為過去,現世漸漸退隱而恍若彼岸,與自己渺然 無緣。一種痛惜,一種對於生命的親切留戀油然而生,這是否是 人們常說的「良心發現」呢?如果是,那可真是發現得太晚了一點啊!

  基督教不嫌晚,而是不失時機地抓住了這「良心發現」的一 瞬,於是有臨終懺悔的儀式。這種儀式,從古代一直延續到科技 文明昌盛的今天,其基點是否正是建主立「人之將死,其言也 善」的認識上呢?

  ------------------

  鋒芒畢露就是禍

  【原文】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 而不校①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注釋】   

  ①校(jiao)計較,較量。

  【譯文】

  曾子說:「能力強卻向能力弱的人請教,知識豐富卻向知識少 的人心教;有學問卻像沒有學問一樣,滿腹經綸卻像一無所有一 樣,別人冒犯自己也不計較。我曾經有一位朋友就是這樣的。」

  【讀解】   

  據說曾子的這位朋友就是那「大智若愚」的顏回。

  古語說得好;「滿招損,謙受益。」 一個人即使並不自滿,而只是才華橫溢,鋒芒畢露,也都容 易受到別人的攻擊,受到損傷。因為你的流光溢彩使周圍的人相 形見絀,黯然失色,所以,你越能幹,事情做得越完美,就越得 罪人。也許你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甚至百思不得其解。可事 實就是如此,人們完全可以這樣想;「都是爹媽生的,你憑什麼?!」

  所以,凡事當留有餘地,不那麼鋒芒畢露,咄咄逼人,使人 家感到需要你卻不受到你的威懾。

  要做到這一點,有時就需要裝「傻」了。這就是「以能問於 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明知故問,給別人一個表 現的機會;明明知道他不如自己,也去向他請教;明明自己懂得 很多,但把它埋藏在心底,表面上做出一副什麼都不懂的樣子.有 了這些,再加上人家冒犯了自己也不針鋒相對地去計較,不以牙 還牙,以眼還眼,這就不會對他人構成威懾了,反過來,自己也 就可以減少一些他人的攻擊和中傷了。

  當然,這樣做的結果,你也會失去很多,呈少是謹小慎微.活 得不那麼瀟洒自如了罷。更何況,對很多人來說,天性註定如此. 所謂「才華橫溢」,才華多了它就是要「溢」出來;所謂「鋒芒畢 露」,既有鋒芒,它就是要「露」,要「脫穎而出」。

  這樣看來,「傻」也不是人人可以裝得出的,要裝「傻」,也 的確要掌握裝「傻」的藝術才行啊!

  ------------------

  任重道遠,死而後已

  【原文】

  曾子曰:「土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 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注釋】   

  ①弘毅:弘,大;毅,堅毅、弘毅指志向遠大,意志堅毅。

  【譯文】

  曾子說:「讀書人不可不志向遠大,意志堅毅,因為他任務艱 巨而路途遙遠。以實行仁德為己任,不是很艱巨嗎?直到死才罷 休.不是很遙遠嗎?」

  【讀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曾子所要求於讀書人的,實際上就是這樣一種精神。

  沉毅持重的生命意識,壯懷激烈的悲劇心態,將歷史扛在自 己肩頭的英雄形象.

  這一切,似乎都只有在傳統的文學作品和歷史的教科書中去 尋找了。

  他們是屈原、荊柯、楚霸王、岳飛、陸遊、文天祥,或者是 哈姆雷特、浮士德,而絕不是「第二十二條軍規」下的尤索林、 「等待戈多」的流浪漢.更不是金庸筆下的韋小寶,王朔筆下「過 把癮就死」的人。

  說到底,這便是所謂「古典精神」與「現代意識」的分野。

  今天,當我們在呼喚崇高,呼喚英雄,呼喚悲劇意識的時候 是不是應該回到儒學中去,回到曾子所呼喚的精神中去,做一個 任重道遠,死而後已的讀書人呢?

  ------------------

  是不是愚民政策?

  【原文】

  子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譯文】

  孔子說「老百姓,可以讓他們跟從,不可以讓他們知道是為 什麼。」

  【讀解】   

  這就像軍隊下命令一樣,目標何方,距離若干,限什麼時候 到達。或者是,衝鋒號一響便衝鋒起來,撤退令一到便撤退下去 作為兵士,只需要照命令行事就得了,容不得你問這是為什麼。

  這就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是不是愚民政策呢?

  孔子曾經說過:「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中等智力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雍 也》) 孟子也說:「做一件事不明白為什麼要做,養成了習慣不知道 為什麼養成,一輩子隨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這樣的人就是普通 老百姓。」(《孟子·盡心上》)

  可見,在孔子、孟子的心目中,人的確有智力的根本不同,有 的人就是只能夠聽命於人,按領導人的指揮辦事,而不能夠和他 說得清楚是為什麼。換句話說,對於普通老百姓,沒有必要,也 不可能讓他們知道事事是為什麼,只需要讓他們按規定辦事就行 了。不然的話,惹得大家東想西想,不能安心做事,產生出社會 不安定因素。

  這就是孔孟的認識--不是要愚民,而是因為民本身的素質 如此,所以要針對其特徵來進行統治。

  在這個意義上,說它是愚民政策也未嘗不可吧,而沒有必要 想盡辦法去為「孔孟之道」翻案,說這兩句話應該斷句為:「民可,  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德行更比才能重

  【原文】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譯文】

  孔子說:「即使有周公那樣的才能和那樣美好的資質,只要驕 傲吝嗇,那他其餘的一切也都不值一提了。」

  【讀解】   

  才能資質屬於才的方面,驕傲吝嗇屬於德的方面。

  才高八斗而德行不好,聖人連看也不看他一眼,只有德才兼 備才是完美的人才。

  如果二者不可得兼,德是熊掌,才是魚,孟子舍魚而取熊掌, 聖人合才而取德。

  今天我們的用人之道,我們選拔和培養跨世紀的人才,似乎 依然堅持的是這個原則。當然,其德和才的內涵都已不可同日而語 。

  至於周公本人,不但不驕不吝,而且是謙遜大度的典範,「這 也是人所共知而勿庸贅言的了。

  ------------------

  讀書不為稻粱謀

  【原文】

  子曰:「三年學,不至①於谷②,不易得也。」

  【注釋】

  ①至:這裡指意念所至。②谷:古代以穀米為俸祿(類似今天的工 資),所以「谷」就是指「祿」。

  【譯文】

  孔子說:「讀書三年而不想望當官吃俸祿,這是難能可貴的。」

  【讀解】   

  所謂「學而優則仕」,(《子張》)一般讀書人想望當官吃俸祿 是無可非議的。就是孔子的學生,也有「子張學干祿」,專門來向 孔子學習當官吃俸祿的技巧。不過,在孔子看來,學習目的還是 純潔一點好,「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為學問而學問,在求學 中得到樂趣,勝過把讀書當作敲門磚,勝過讀書為了找職業,為 了升官發財的觀點。

  但事實上,古往今來,沒有幾個為讀書而讀書的人。過去的 時代讀書是為了金榜題名,「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聞。」 讀書可以做官,做官可以發財。今天廢除了科舉制度,讀書不一 定可以做官了,但小學讀了讀中學,中學讀了讀大學,不外乎是 為了找一個好的職業。如果找不到,就大學讀了再讀研究生,目 的也是為了找到一個更好的職業。一旦找到了,絕沒有人再對 什麼博士、博士後的,那多苦寒!另一種極端是,既然讀書也不 外乎是為了找到一個好一點的職業,為了掙錢發財,那隻要能掙 錢,能發財,又何必讀什麼勞什子的書呢?所以,不少家長讓孩 子中學畢業(甚至不用畢業)就跟老子一起做生意、賺大錢,於 是又生出「讀書無用」的觀點。其實,無論是「讀書做官(發 財)論」還是「讀書無用論」、對於讀書的目的認識都是一致的 這就是孔子所說的「至於谷」,讀書都為稻粱謀 。

  或許正是因為早在孔子的時代大家讀書就已經是為了「至於 谷」,所以孔子才感嘆說「不至於谷」是難能可貴的罷。

  ------------------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原文】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①。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 人道則見②,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 貴焉,恥也。

  【注釋】

  ①善道:正確的學說,引申為真理。②見:同「現」。

  【譯文】

  孔子說:「堅定信念,勤奮學習,堅持真理至死不渝。不進入 危險的國家,不居住動亂的國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來實現抱負, 天下政治黑暗就隱退。國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卻貧賤,這是恥辱;國 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卻富貴,也是恥辱。」

  【讀解】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實際上還是「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述而》)只不過聯繫 到學與守,貧賤與富貴作了更深入的闡發,使之具有更為堅實的 基礎和更為廣闊的境界罷了。

  說來也是,朗朗乾坤,太平盛世,人人奔小康,求大同,你 怎麼會貧且賤呢?敢情是好吃懶做,遊手好閒罷了。

  相反,政治黑暗,世道昏亂,打砸搶抄抓害得人人自危,個 個不安.你卻大富大貴,不是一個吃黑錢、發橫財的暴發戶才怪。

  在正人君子看來,以上兩種情況都是恥辱。

  ------------------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譯文】

  孔子說:「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要考慮那個職位上的政事。」

  【讀解】   

  關鍵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不在其位不了解情況,隔行如隔山,談論起來於事無補,反 而添亂,還是素其位而行,安寧本分為好。做冬瓜就考慮冬瓜外 問題,做西瓜就考慮西瓜的問題。

  ------------------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原文】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譯文】

  孔子說:「學習起來就像老趕不上一樣,還生怕把學到的東西 又丟掉了

  【讀解】   

  孔子的自白給我們以「活到老,學到老」,「學海無涯苦作 舟」的感覺。

  而莊子卻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 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那是很危險的。知道了這一點而仍然 要去追求知識,那就更危險了啊!」(《養生主》)   這樣說來,孔子豈不是危險又危險了嗎?但他卻做了聖人。

  同樣感到生命有限,學海無涯,儒者和道家的態度卻是迥然 不同,讓我們看到在知識問題上儒道兩家的明顯分野。

  ------------------

  人才難得,也不在多

  【原文】

  舜有臣五人①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②」。」孔子曰: 「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③」,於斯④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 三分天下有其二⑤,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注釋】

  ①五人:指禹、稷、契、皋陶、伯益。②亂臣十人:亂,即治。亂 臣即治國之臣。十人指周公姬旦、召公姬奭、太公姜尚等,其中包括武王的 妻子邑姜,其他九人治外,邑姜治內。所以下文說:「有婦人焉,九人而已。」 ③唐虞之際:指唐堯、虞舜之後。之際,之後。傳說堯在位的時代叫唐, 舜在位的時代叫虞。④斯:這,指周武王的時代。⑤三分天下有其 二:據說當時天下分為九州,歸周的已有荊、梁、雍、豫、徐、揚六州,只 剩下青、兗、冀三州屬殷紂王了。

  【譯文】

  舜有五位賢臣便使天下大治。周武王說:「我有十位治理天下 的賢臣。」孔子說;「人才難得,難道不是這樣嗎?唐堯虞舜以後, 武王時人才最為興盛,但十位人才中還有一位婦女,男人不過九 人罷了。周朝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向殷朝稱臣。周朝的德行可 以說是最高的了。」

  【讀解】   

  人才難得,古往今來都是如此。就以歷史傳說中最好的虞舜 時代來說,才得五個賢臣,周武王時也才十個,其中還有一位賢 內助,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臣」。

  另一方面,人才也不在多。不僅虞舜、武王時代只有五個十 個,就是後世的漢高祖,不也就張良、蕭何、陳平三傑嗎?而且, 「艄公多了打翻船」,能幹人太多聚在一起,反而會出問題。所以 水鏡先生對劉備說:「卧龍、鳳雛,得一而安天下。」想不到劉備 競一下得了兩個,結果反倒難安天下了。這是《三國演義》中的 公案,其實,它所反映出的,正是人才是否越多越好的問題。以 我們今天的情形而論,一個單位,一家公司,人們往往以「人才 濟濟」來形容它的實力雄厚,興旺發達。其實,這裡的「人才」大 有講究。什麼「人才」?領導是領導的人才,秘書是秘書的人才, 公關是公關的人才,打字員是打字員的人才,甚至,看大門是看 大門的人才。這裡也牽涉到另一個問題,就是一個單位,一個公 司,到底領導人多還是領導人少更好的問題。事關體制,我們謹 記聖人的教誨:「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不便深說了。

  但有一點還是可以說的: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多而在能; 一方面,精兵能將難得;另一方面,也不能多得啊!

  ------------------

  子罕第九

  本篇重點談論個人的修養、人生的進退,其中論氣節的「三 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等 走眾口傳誦的名言。挖全篇原文共31章,本書選15章。

  君子不言利 

  【原文】

  子罕①言利與命與仁。

  【注釋】

  ①罕:副詞,少。

  【譯文】

  孔子很少談論利、命與仁。

  【讀解】   

  孔子是不是很少談論這幾種話題?

  我們看《論語》一書中,講利的只有六次,講命的大致八到 九次.應該說是談得很少的了。但講仁的地方,在《論語》中卻 比比皆是,為什麼還說他很少談論呢?關於這個問題,研究家們 有種種說法.但不少都過於牽強,過於拘泥。其實,我們的看法 非常簡單,這裡說他很少談論仁,主要是說他很少從正面給仁下 定義.解釋到底什麼是仁。也正因為這樣,才使後來的儒者從各 個不同的方面來理解仁的概念,聚訟紛紜,莫衷一是。孔子之所 以很少從正面來解釋仁是什麼,是因為仁這個問題大大了,不是 隨隨便便可以談論得清楚的,就像我們今天經常說到生命、人生, 但絕不輕易談論生命的本質和人生的意義這類話題一樣。其實,孔 子罕言命也是因為這個問題很難說得清楚,所以不輕易談論。

  至於說到孔子罕言利,原因倒不是因為說不說得清楚的問題 了。而是因為他把「利」與「義」作為一對對立的範疇來加以對待,認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重義而輕利, 所以很少去談論它。正是因為孔子的這種態度,形成了後世儒者 的傳統。所謂「君子不言利」,是不是就從孔子的「罕言利」開始 呢?

  當然,時代發展到商品經濟社會的今天,情況已發生了根本 的變化,「君子不言利」也變成了「君子不羞於言利」,甚或更加 不礙口作羞地宣稱:「君子也要言利。」

  但不知「罕言利」的聖人面對今天這種情形會有什麼感想?是 否會發出「人心不古」的感嘆呢?

  ------------------

  博與專的問題

  【原文】

  達巷黨①「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②」。 子聞之,謂 門弟了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注釋】

  ①達巷黨;名叫達的晨巷。巷黨為一個詞,即里巷。②無所成名:直 譯為「沒有成名的東西」,也就是不好說在哪方由有特別著稱的專長。

  【譯文】

  達巷的一個人說:「博大啊,孔子!學問廣博而無法稱他為哪 一方面的專家。」孔子聽到後對自己的學生說:「我專門做什麼好 呢?專門趕馬車好呢?還是專門射箭好?我趕馬車好了。」

  【讀解】   

  在《為政》篇里,孔子曾經說過「君子不器」的話,要求君子不要像一個器皿一樣,只能派某一方面的用場,而應該博學而才能廣泛。努力使自己成為能適應各個方面的通才。在這裡,借達巷人的口,使我們知道,孔子不僅是這樣要求別人的,他自己 也是這樣身體力行的。

  這裡牽涉到博與專的問題。這個問題仔細考究起來並不那麼 簡單.實際上,博與專不是可以如此清楚地割裂開而讓人選擇的。 尤其是進入現代社會後,一方面是分工越來越細,因而越需要專 門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專業人才越來越需要有各個方面的知識和 技能才能夠「專」得起來。所以,一方面的確如孔子所說:不要 像一個器皿一樣,只能派一種用場,裝醬油就裝醬油,裝醋就裝 醋。如孔子在這裡聽到達巷人的話後風趣而幽默地所說的那 樣,駕車就駕車,射箭就射箭。而是除了駕車,去一所駕校學兩 個月拿一個駕駛執照外,還要去學電腦,學英語,如此等等,使 自己成為一個博學而多才多藝的人。但是,另一方面,沒有哪一 方面的專長,或者說沒有一技之長,在今天的社會裡也是寸步難 行的啊,弄不好,就會成為人們所挖苦的「樣樣懂,門門瘟」,恐 怕連一個稱心如意的工作還找不到呢,那就只有失業了罷。

  所以,更為理想的追求實際上不是「博學而無所成名」,而是 要既博學又要有所成名。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又博又專,「樣樣 懂,門門精」。當然,要做到這一點,「聖人其猶難諸?」恐怕連聖 人也難以做到吧?又何況我們這些等閑之輩呢!

  ------------------

  寶劍鋒從磨礪出

  【原文】

  大宰①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日: 「因天縱②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 也賤,故多能鄙事③。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釋】

  ①大(tai)宰:即太宰,官名,輔佐君主治理國家。這裡的太宰是指吳 國的或宋國的,已不能確認、②縱:伯,讓。③鄙事;鄙賤之事,指 各種技藝。

  【譯文】

  太宰向子貢問:「孔老先生是位聖人嗎?為什麼這樣多才多 藝呢?」子貢說:「既然上天讓他成為聖人,當然也就會讓他多才 多藝。」孔子聽到後說:「太宰了解我嗎?我小的時候貧窮,所以 學會了不少技藝。一般的君子會有這樣多的技藝嗎?那是不會的。」

  【讀解】   

  不僅太宰不了解,就是子貢也沒有能夠了解啊。

  俗話說得好:「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一個人小的時候艱難困苦,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做,自己努力,所以不僅多才多藝,生 活能力強,而且懂得人情世故,長大後多能有所作為。   相反,一個人從小養尊處優,生活一帆風順,從小學直到中 學、大學乃至研究生畢業,出來後工作能力不一定就會有好強。尤 其是出來做社會、文化、商業等方面的工作,不懂人情世故,眼 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成為典型的高學位低能力者。再加上生 活、工作一遇挫折,心理承受力差,灰心喪氣甚至自尋短見的例 子也不是沒有過。

  所以,讓孩子從小學會吃苦,學會戰勝各種困難,鍛煉獨立 生活的能力,掌握各種各樣的生活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我 們現在的獨生子女,所謂的「小皇帝」,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生 活水平的提高,客觀上缺乏吃苦耐勞的外部環境,這就需要家長 們有意識地「創造」一些這樣的環境,使孩子們得到鍛煉。 」

  寶劍峰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就連聖人,不也是從 磨礪而出的嗎?

  ------------------

  循循善誘的藝術

  【原文】

  顏淵喟然①嘆曰:「仰夫子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②。雖欲從之,未由③也已。」

  【注釋】

  ①喟然:嘆氣的樣子。②卓爾:挺立的樣子。③未由:不知從什麼地方。

  【譯文】

  顏淵感嘆說:「越仰望著越覺得高,越鑽研越覺得深;眼看著它在前面,忽然又在後面去了。老師就是這樣善於有步驟地誘導人,用廣博的文化知識充實我,用一定的禮節來約束我,使我想停止也停止不下來。我已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似乎看到老師的學說就立在我的面前,但要想追隨它前進,卻又不知道從什麼而去了。」

  【讀解】   

  這是孔門第一高足的學習體會.對老師的學說崇敬而神往,對 老師「循循然善誘人」的教學佩服得五體投地,從而感到自己無 論如何也趕不上老師的學問。

  這裡的「循循然善誘人」就是我們今天說「循循善誘」這一 成語的來歷。

  就通常的意義來說,循循善誘就是指有步驟、有次序地誘導 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和教學內容的邏輯關係思考問題,使學生能 夠有層次、有條理地掌握教學內容,循序漸進地提高知識水平。這 是一種教學的藝術。

  推而廣之,循循善誘也可用於行政方面,使之成為一種領導 的藝術。在這個意義上,循循善誘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 之」是相反的一種方式。這不是命令的方式,禁止的方式,而是 引導的方式,疏導的方式,或者說,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這 種方式的好處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和風細雨,容易 深入人心,從而收到較為長久的效果。

  所以,無論你做老師還是做領導人,乃至於做家長,都應該 掌握循循善誘的藝術。

  ------------------

  待賈而沽,不藏於櫝

  【原文】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 ①而藏諸?求善賈②而沽③諸?」子 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注釋】

  ①韞(yun)櫝(du):藏在匣子里、韞,藏;櫝,匣子。②賈(gu):商人。③沽:賣。

  【譯文】

  子貢說:「有一塊美玉在這裡,是把它珍藏在匣中好呢?還是 找一個識貨的商人把它賣出去好呢?」孔子說:「賣出去吧!賣出 去吧!我正等待著識貨的商人哩。」

  【讀解】   

  儒者常常以水和玉比德,所以,當子貢一說到有美玉在這裡 時,孔子便知道他是以玉設比,於是作出了「我正等待著識貨的 商人哩」的回答。

  子貢所提出來的,實際上是讀書人出不出去做官的政治態上問題。

  子貢給出的是兩個選擇要麼「韞櫝而藏」,珍藏在匣中;要 么」求善賈而沽」。找一個識貨的商人把它賣出去。這兩個選擇實 際上就是孔子所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述而》的「行 藏」問題。孔子在這裡的回答是傾向於「行」的方面,即「沽之 哉!沽之哉!」賣出去吧,賣出去吧!這反映出孔子思想中積極入 世的一方面。但下面的回答值得我們特別注意,孔於說的是「我 待賈者也」而子貢問話中說的是「求善賈而沽諸?」

  一「求」一「待」,態度大有不同。

  這裡面的微妙區別,正如朱熹在《論語集注》中引范氏的看法:

  讀書人不是不想做官,只不過厭惡用不正當的手段去謀取官 位罷了。讀書人等待被任用,就像美玉等待識貨的商人來買一樣 以伊尹、伯夷、姜太公等人為例,如果沒有成湯文王的任用,就 是終身默默無聞也沒有關係,絕不會主動去炫耀自己以求做官。

  簡而言之,讀書人可以做官,但卻不可以求做官,不可以 「跑官」——像後世有些人那樣,一到「換屆」的時候,東奔西跑 利用一切關係和紐帶,削塵腦袋往上鑽,千方百計向上爬。即便 不能往上爬,起碼也要保住現有官位不變。

  以「毛遂自薦」的觀點來看,「待賈而沽」而不「求善賈而 沽」,是不是有些迂腐了呢?

  何況,如果人人都待賈而沽,那我們今天那些鋪天蓋地的招 聘廣告不就都白打了嗎?

  ------------------

  逝者如斯夫!

  【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①如斯②夫!不舍晝夜。」

  【注釋】

  ①逝者:指流逝的時光。②斯:這裡指「川」,即河水。

  【譯文】

  孔子在河邊感嘆道;「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 日夜不停。」

  【讀解】   

  時光如流水,一去不復返;

  往者不可追,來者猶可惜。

  孔子一方面感嘆時光易逝,往事難再,另一方面以水為喻,勉 勵我們進德修業,都應該像那永不止息的河水一樣,孜孜不已,不 舍晝夜。

  無獨有偶的是,與孔子同時代的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也 曾感嘆道:

  「人的腳甚至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他的體會與孔子是相通的。

  他們所發出的感嘆,在歷史的甬道中迴響,至今仍不絕於耳。 而這種感嘆所包含的意義,還可以從各個方面延伸,引發我們思 考宇宙的奧秘,生命的價值,人生的意義,如此等等。那可真是 亘貫古今的一大感嘆啊!

  ------------------

  女色的魅力有多大?

  【原文】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譯文】

  孔子說;「我沒見過喜愛道德像喜愛女色一樣的人!」

  【讀解】   

  與孟子辯論的告子有一句名言說;「食、色,性也。」(《孟子 ·告子上))也就是說,飲食男女是人的本性。

  《禮記·禮運篇》也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承認飲 食男女之事是人的強烈慾望所在。

  而孔子則是從現實的角度,以自己的親身感受發出嘆息說: 「我沒見過喜愛道德像喜愛女色一樣的人!」

  也就是說,人都是喜愛女色甚於喜愛道德的了。

  難怪得「英雄難過美人關」,往往用十萬大軍辦不到的事,滿 朝文武官員無可奈何的事,只需要用一個絕色佳人就辦到了。

  難怪得「不愛江山愛美人」,皇帝老館寧可不做,或做得來 「芙蓉帳暖度春宵,從此君王不早朝。」

  女色的魅力如此之大,怎不令孔聖人發出由衷的感嘆呢?

  這個問題,恐怕不僅是孔子及其儒學沒有能夠解決的,就是 到了我們今天,也仍然是沒有能夠得到解決的啊!

  ------------------

  進退成敗都在自己

  【原文】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①,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 覆一簣,進,吾往也。」

  【注釋]

  ①簣(kui):盛土的筐子。

  【譯文】

  孔子說:「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堆成了,如果停下來. 那是我自己停下來的。好比用土平地、即使才倒下一筐,如果要 前進,那是我自己要前進的。」

  【讀解】   

  《尚書·旅獒》說;「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只差一筐土而沒 有成功,前功盡棄·這是誰造成的?孔子回答說:是自己。

  同樣的道理,我們要填平一塊土地,雖然現在才倒一筐上下 去,但如果我們鍥而不捨地堅持下去,最終大功告成,這是誰造 成的?孔子回答:還是自己。

  所以,進退成敗都在自己,而不是像俚語說韓信的那樣;成 也蕭何,敗也蕭何。」

  就以韓信的事例來看,成,蕭何只有舉薦之功;敗,蕭何只 有謀劃之力,而無論舉薦還是謀劃都只是外在的因素,真正內在 的決定因素還在於韓信自己。因此,嚴格說來,不是「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而是「成也韓信,敗也韓信」。推而廣之,則是成也 自己,敗也自己。

  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要把進退成敗的原因推之於外在的因素. 不要怨天尤人,而要著力於把握自己,把自己的命運牢牢掌握在 自己手中。這當然不是說不要外部條件和環境,不講機遇,而是 說,一切外部條件、環境和機遇也都是靠自己去創造、形成和抓 住的,一切都要通過自己本身而起作用。

  還是《國際歌》那幾句唱得好: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創造人類的幸福,

  全靠我們自己!」

  對個人來說.也依然是如此:進退成敗都在自己。

  ------------------

  自強不息的楷模

  【原文】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譯文】

  孔子談到顏淵,說:「可惜啊!我只看見他進取,從來沒有見 他停止過。」

  【讀解】   

  可惜什麼?可惜顏淵早死,只活了32歲。而不是可惜他只關進取,不知停止。

  這一段是顏淵死後孔子的感嘆,著力讚揚他自強不息,死而 後已的精神。

  《易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宇宙是處於永遠的 運行之中,一分一秒也不止息。「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要求我 們效法宇宙的規律而把握自己的生命,不斷前進,不斷更新。也 就是《大學》引湯之盤銘所說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見新。」或 者用我們今天的通俗說法,叫做「小車不倒只管推」或「生命不止,衝鋒不止。」所有這些.都是自強不息的意思。

  生命歷程如此.一切的進德修業,功課學問都莫不如此。所 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是進步,就要退步;沒有進步 停留在原地,其實也是退步,沒有中間環節可停留。顏淵正是明 白了這一點,所以只知進取不知停留,成為自強不息的楷模。孔 子也正是深知這一點,所以對顏淵大加讚賞,感嘆不已。

  ------------------

  半途而廢者大有人在

  【原文】

  子曰:苗而不秀①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注釋】

  ①秀:莊稼吐穗揚花。

  【譯文】

  孔子說:「莊稼出苗而不吐穗開花是有的吧!吐穗開花而不結 果實也是有的吧!」

  【讀解】   

  苗而不秀、秀而不實都是半途而廢。

  拿人生來相比,小時了了,資質很好卻沒有學成,連個大學 都沒考上是苗而不秀,根苗雖好卻沒能開花。大學考上了,畢業 了,工作一無成就,「混日子罷」,是秀而不實,雖然也曾經開過 花,可曇花一現,轉眼即成過眼雲煙,昨日榮耀。

  這樣一說,我們大半的人不都成了苗而不秀或秀而不實了嗎?

  事實上,拿高標準嚴要求來衡量,人生也就是這樣,半途而 廢者大有人在。

  當然,如果降格以求,也就不一定是這樣了。以我們今天的 情形而論,發表幾篇文章就是學者,拼湊兩本書就是作家,「千古 文章一大抄」,專家教授滿天飛。那也就人人都苗而又秀、秀而又 賣了罷。

  不管標準一不一樣,回到孔子的原話上來,他的意思不外乎 是勉勵我們向顏淵學習,自強不息,死而後已,而不要半途而廢, 苗而不秀或秀而不實、這倒是沒有什麼可爭議的了。

  ------------------

  後生可畏

  【原文】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 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譯文】

  孔子說「年輕人可怕,怎麼知道他們的將來不如我們這些人 呢?但是,如果四五十歲了還默默無聞,那也就沒有什麼可怕的 了。」

  【讀解】   

  一方面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長。」另一方面是 「人到中年萬事休」或「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既是鼓勵,又是鞭策。

  鼓勵年輕人珍惜青春的寶貴時光,茁壯成長,掌握足以讓老 一輩感到可畏的本事。鞭策年輕人奮發有為,自強不息不要虛 度了表春年華,到中年時仍默默無聞,一無所成。

  說到底,還是下面這一段著名的話概括得好: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 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 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毛澤東)

  「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正是「後生可畏」的生動形象寫照。 一日之計在於晨,抓住了晨光,後面的事情就大有時間可做了啊!

  ------------------

  正確聽取他人言語

  【原文】

  子曰:「法語①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②之言,能無 說③乎?繹①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釋】

  ①法語:法,嚴正;語(yu),作動詞用,告訴。法語之言指嚴肅正告的 話。②巽(Xun)與:巽,通「遜」,謙恭;與,稱許。巽與之言指恭維 的話、③說:同「悅』,下同。①繹:分析。

  【譯文】

  孔子說:「嚴正的告誡,能不聽從嗎?但要以確實改正為可貴。 恭維的活,聽了能夠不高興嗎?但要以冷靜分析為可貴。盲目高 興不加分析,表面聽從實際不改,我不知道該拿這種人怎麼辦了。」

  【讀解】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法語之言也就是忠言,嚴肅莊重的告誡,聽起來不那麼順耳. 但卻有利於行動。所以,聽忠言的關鍵是牢記在心坎里,落實在 行動上。不然的話,很可能因為它聽起來不那麼入耳,因此就左 邊耳朵進,右邊耳朵出,當作耳邊風過去了,起不到作用。

  至於巽與之言,情況就不大一樣了。正因為良藥苦口,所以, 現代葯業把很多苦品良藥都裹上了糖衣來遷就我們,、使我們不覺 得苦。語言方面也一樣,正因為忠言逆耳,所以巽與之言就大行 其道。這種其與之言裹上「糖衣」來還就我們的耳朵,讓人聽起 來非常入耳,心裡非常愉快。有什麼辦法呢?人心就是如此,聽 恭維話總比聽罵你的話來得舒服。所以連聖人也說「恭維的話,聽 了能夠不高興嗎?」不過,聖人後面還有一句話;「但要以冷靜分 析為可貴。」只要冷靜分析,聽聽恭維、奉承的話也沒有什麼不好。 但如果盲目高興而不加分析,那就會被摔昏了頭,不知天高地厚, 忘乎所以了。

  歸結起來,還是要求我們重行動,務實際,誠意正心,正確 聽取他人言語。

  ------------------

  匹夫不可奪志

  【原文】

  子曰:三軍①可奪帥也,匹夫②不可奪志也」

  【注釋】

  ①三軍:軍隊的通稱。②匹夫:夫婦相匹配,分開說則叫匹夫匹婦,所以匹夫指男子漢。

  【譯文】

  孔子說:「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男子漢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讀解】   

  關雲長溫酒斬華雄,於萬馬軍中奪敵帥首級如探囊取物。

  這是「三軍可奪帥也。」

  嚴顏寧死不屈,面不改色,「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

  這是「匹夫不可奪志也」。

  帥可奪而志不可奪,將可殺而不可辱。這是因為,軍隊雖然 人多勢眾,但如果人心不齊,其主帥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帥一 旦被人抓去,整個軍隊失去了領導人,也就會全面崩潰了。匹夫 雖然只有一個人,但只要他真有氣節.志向堅定,那就任誰也沒 有辦法使他改變了。這種寧死不屈的烈士事迹,可歌可泣,在歷 史上不勝枚舉。相反。一個人如果沒有氣節,志向不堅定,則很 可能在關鍵時刻受不住誘惑或經不住高壓而屈膝變節,成為人們 所鄙視的叛徒。

  所以,志向的確立和堅守是非常重要的,是儒家修身的基本 內容之一。

  ------------------

  歲寒才知松柏後彫

  【原文】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①也。」

  【注釋】

  ①彫;同「凋」,凋落。

  【譯文】

  孔子說:「天嚴寒以後,才知道松柏是最後落葉的。」

  【讀解】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陳毅)

  古往令來,松柏的氣節操守不知激勵過多少英雄豪傑、志士 仁人,其影響至今,婦孺皆知。

  所謂「疾風知勁草,國亂識忠臣」,也就是「歲寒,然後知松 柏之後彫」的意思。通俗地說,是指一個人要在艱難困苦的時候 才看得到他的品質,而平常不一定看得出來。如著名的民族英雄 文天祥他平時是一個風流才子,但在國家危難的時候,卻表現 出令人崇敬的浩然正氣,不僅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正氣歌》和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詩句,而且還以身殉 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我們今天也有這樣的例證,一個見義 勇為的英雄獻身。當要去收集他平時閃光的思想和行為時,說不定就令人失望。這就是歲寒才知松柏之後彫的道理。當然,並不能因此而得出結論說凡是英雄志士平時都是弔兒郎當的,這又會走向另一個極端,那也是不切實際的。 走向另一個極端,那也是不切實際的。

  ------------------

  不同層次的人際關係

  【原文】

  子曰:「可與共學,不可與適①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②」;可 與立,未可與權③」

  【注釋】

  ①適:至,往。②立:「三十而立」的「立」的意思,包含立身處世 創業成道等多方面的內容。③權:本指秤錘,種磁能夠權衡物的輕重,所 以引申為權衡輕重,通權達變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可以一起學習,未必可以志同道合;可以志同道合, 未必可以一起立業;可以一起立業,未必可以一起通權達變。」

  【讀解】   

  再說得白一點:

  可以是同學,未必可以是朋友;可以是朋友,未必可以是同 事;可以是同事,未必可以一起權衡輕重利弊,通權達變,配合 默契。

  我們每個人身邊的人際關係千絲萬縷、錯綜複雜而具有不同 的層次:同學、同事、朋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人們往往不 能認識得很清楚,處理起來一廂情願,甚至自作多情。不能做朋 友的強扭做朋友,不能共事的拉在一起共事,結果多半是自尋煩 惱,徒生憂愁。所謂捆綁不成夫妻,弄清不同層次的人際關係,分 別對待,這既是個人立身處世的藝術,也是處理公共關係所必需。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真有能在同學、朋友、同事且配合默契 四個層次上都達到同一的關係,那可真是人生得一二足矣!

  又何樂而不為呢?

  ------------------

  鄉黨第十

  這一篇在《論語》中非常特殊,不是記錄語言,而是記錄孔 子的日常生活情況,是一篇孔子的生活素描。全篇原文沒有分章, 後世研究者根據各自的理解分為若干節。本書根據劉寶楠《論語 正義》25節的劃分選出6節,以見孔子生活情況之一斑,同時有 助於讀者從做人的角度來了解孔子,加深印象,從而更加深入而 立體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和精神。

  到哪個坡唱哪個歌

  【原文】

  孔子於鄉黨①,恂恂②如也,似不能言者。

  其在宗廟朝廷,便便③言,唯謹爾。

  朝,與下大夫④言,侃侃如⑤也;與上大夫言,圁圁(6)如也。君 在,踧踖(7)如也,與與(8)如也。

  【注釋】

  ①鄉黨即鄰里鄉黨,古代地方居民單位名稱,五家為鄰,二十五家為 里,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五百家為黨。這裡的鄉黨相當於今天說家鄉。 ②恂恂(xun):恭順的樣子。③便便:明辯。④下大夫:大夫是 諸侯下面的一個等級,又分下大夫和上大夫。⑤佩侃:和樂的樣子。 ⑤圁圁(yin):和顏悅色而正直的樣子。(7)踧(cu)踖(ji):恭敬的 樣子。(8)與與:鄭重而自然的樣子。

  【譯文】

  孔子在父老鄉親面前非常恭敬,極像不能講話的樣子。

  他在宗廟和朝廷之上,講話明辯但也很謹慎。

  上朝的時候,與下大夫說話,侃侃而談;與上大夫說話,和 顏悅色而正直。在君主面的恭恭敬敬,但威儀鄭重而自然。

  【讀解】   

  俗話說:「到哪個坡唱哪個歌。」在不同的場合,對待不同的 人應該用適合那個場合、那種人的不同語言方式和儀態。這不是 庸俗,而是詩人處世恰如其分的問題。

  孔子在父老鄉親面前恭敬而近乎羞澀.很少說話,而在廟堂 和朝廷上卻明辯且侃侃而談,顯出雄辯的樣子。與作為政府高級 官員的上大夫說話,與作為一般幹部的下大夫說話,以及與作為 國家元首的君主說話,都有不同的語言方式和儀態。

  其實,不僅孔子如此,我們今天的每個人也都應該是如此。否 則,在兒女們面前說話像跟你的上司說話一樣;或者反過來,當 你向上司彙報工作時,用教訓你的兒女一樣的口氣和態度,那會 有什麼樣的後果?當然是不堪設想的了。

  所以,到哪個坡唱哪個歌,在什麼人面前說什麼話,這本是 人之常情,只不過要把它與那種專門陽奉陰違,當面一套,背後 一套,張三面前一套,李四面前一套的兩面派行為區別開來罷了。

  ------------------

  聖人未能免俗

  【原文】

  入公門①,鞠躬②如也,如不容。 立不中門③,行不履閾④」。 過位⑤,色勃(6)如也,足躩(7)如也,其有似不足者。 攝齊(8)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出,降一等(9),逞(10)顏色,恰恰如也。 沒(11)階,趨進,翼如(12)也。 復其位,踧踖如也。

  【注釋】

  ①公門:君門,即朝廷的門、②鞠躬:謹慎恭敬的樣子。③立 不中門:不正當門中間而立。因為門中間是尊貴的人才能立的。④履閾 (YU):閾,門坎。履閾即踩門坎。⑤過位位指君位。(6)色勃:臉 色莊重。色,臉色;勃,矜待莊重的樣子。(7)躩(jue):盤旋、逡巡的 樣子。(8)攝齊:攝,提起;齊(zi),縫了邊的衣服下擺。攝齊是為了避 免讓腳踩著而失態。(9)等:階梯的一級。(10)逞:放鬆。(11)沒:盡, 完。(12)翼如:鳥展翅的樣子。

  【譯文】

  孔子進入朝廷的門,恭恭敬敬,好像沒有容身之地一樣。

  站立時,不正當門的中間;行走時.不踩門坎。

  經過君位時,臉色莊重嚴肅,舉步小心翼翼,說話就像氣不 足的樣子。

  提著衣襟走上堂去,恭恭敬敬,屏住氣好像不敢呼吸一樣。

  出來時下了一級堂階,臉色才放鬆起來,顯出恰然自得的 樣子。

  下完堂階快步前行,動作像鳥兒展翅一樣輕快。

  再次經過君位時,照樣又恭恭敬敬。

  【讀解】   

  如果你把聖人想像得很神聖高大,像個英雄人物似的,那就 一定會失望了。

  讀罷這段文字,我們看到的聖人是個小心翼翼,在宮廷之中 不敢昂首挺胸,在君王面前大氣不敢出的普通人形象,普通得近 乎畏縮。只有當出了宮廷,下得台階以後,臉色才放鬆,動作也 才輕快起來。而一旦再次經過君位,馬上又會拘謹恭敬,大氣不 敢出。

  聖人怎麼會這樣呢?

  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奇怪。孔子之所以成為人們崇敬的聖人, 並不是因為他的舉止行為有什麼特行獨立、與眾不同的地方,而 是因為他的思想,他的學說閃耀著智慧和仁愛的光芒。所以,在 日常生活中,他完全可能和我們一樣的是個普通人,當他走到菜 市上去買東西時,你不可能憑外表和姿態就認出他是與眾不同的 聖人,而很可能把他看作是一個退休的老頭兒,或許把他看成是 一個退休的教書先生罷。因此,當他進入那禁衛森嚴的宮廷時感 到不自然,感到緊張,甚至感到有幾分戰戰兢兢是一點也不足為 奇的。不信,你進去試試看!

  這就叫聖人也未能免俗罷。

  ------------------

  公務活動與私交有別

  【原文】

  執圭①,鞠躬如也,如不勝②。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③, 足宿宿④如有循。 享禮⑤,有容色。 私覿(6),愉愉如也。

  【注釋】

  ①執圭:圭,一種玉器,上面圓形或劍頭形,下面方形。國君派使臣訪 問外國,執國君之圭為信物,所以,執圭代指出使外國。②不勝 怕回購):不能勝任其重。這裡指執輕若重,表示敬慎。③戰色:戰戰兢兢 的面色。④宿宿:腳步很小的樣子。⑤享禮:獻禮。 ④私覿:以私禮相見,也就是以個人身分相交往。

  【譯文】

  孔子捧著國君的圭出使外國非常恭敬,就像手上的圭重得來 擇不起一樣。上捧時到作揖的位置,下執時到以手授物的位置。臉 色在重而戰戰兢兢,腳步很小好像始終沿著什麼在走一樣。

  獻禮的時候滿臉盛情。

  私下以個人身分交往,則是非常輕鬆愉快。

  【讀解】   

  孔子做外交官時與在本國進入宮廷時差不多,都是一副恭敬 而莊重的樣子。面部表情,一舉一動都非常注意合於札節,使人 感到無可挑剔。這是一個人在公務活動中應有的形象,就像我們 今天的外交官一定要西裝革履,領帶打得一絲不苟一樣。

  但他在完成公務活動後進行私交時就完全不一樣了,輕鬆愉 快,無拘無束,再也不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小心翼翼。

  這就叫公私有別,公務活動和私下交往不一樣,因為公務活 動代表的是你的元首,你的國家的形象,而私下交往則只代表你 自己。

  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啊!難道我們不應該這樣嗎?

  ------------------

  聖人穿不穿時裝?

  【原文】

  君子①不以紺掫飾②,紅紫不以為褻服③。

  當暑,袗絺綌④,必表(5)而出之。    

  緇衣(6)羔裘(7),素衣麑裘(8),黃衣狐裘。

  褻裘長,短右袂(9)。

  必有寢衣(10),長一身有半。

  狐貉之厚以居(11). 去喪,無所不佩。

  非帷裳(12),必殺之(13)。

  傑裘玄冠不以吊。

  吉月(14),必朝服而朝。

  齊(15),必有明衣(16),布(17)。

  【注釋】

  ①君子;指孔子。②紺(gan)掫(zhou)飾:用紺色和掫色鑲邊。紺, 稍微帶紅的黑色,即天青、紅青。掫,近似於紺色,顏色更暗。因為紺色 近於做禮服用的黑色,所以不用來鑲邊(以褻瀆)。③褻服:平常家居的 衣服,與朝服相對。因為紅紫色都是貴重的正服之色,所以不用來做家居的 休閑服。④袗(zhen)絺(chi)綌(xi):袗,單衣;絺,細葛布;綌, 粗葛布。(5)表:外加一件上衣。(6)緇衣:黑色衣服。這裡指罩在翻 毛裘衣外的上衣,下面素(白)衣、黃衣同。(7)羔裘:古代羔裘一律指 黑羊羔皮裘。(8)麑(ni)裘:小鹿子皮裘,毛為白色。③袂(mei) 袖子。短右袂是為了便於做事。(10)寢衣:睡衣。(11)居:坐。(12) 帷裳:上朝、家祀用的禮服,用正幅布做,不剪裁,多餘的布打成褶子。 (12)殺(Shai)之:對正幅布進行剪裁縫製,使它有一定的樣式。(14)吉月: 每月初一。(15)齊:同「齋」,齋戒。(16)明衣:浴衣。(17)布:指麻 布、葛布,不是棉布。

  【譯文】

  君子不用紺色和掫色做衣服的鑲邊,不用紅色和紫色做休閑服。

  夏天穿粗的或細的葛布單衣,但出門時一定要加上一件外套。

  黑色外衣套黑色羊皮衣;白色外衣套白色鹿皮衣;黃色外衣 套黃色狐皮衣。

  休閑的皮衣比較長,但把右邊的衣袖做得短一截。

  睡覺一定要有睡衣,睡衣有一個半人那麼長。

  狐貉皮毛厚,用來做坐墊。

  服喪期滿以後,什麼飾物都可以佩帶。

  不是上朝和祭掃用的禮服,就一定要剪裁成一定的樣式。

  不穿黑色的羊皮衣,不戴黑色的禮帽去弔喪。

  每月初一都一定要穿著上朝的衣服去上朝。 齋戒一定有浴衣,用布做的。

  【讀解】   

  聖人穿不穿時裝?

  聖人不僅穿時裝,而且還很有講究。

  什麼顏色做什麼衣服,什麼顏色不能做什麼衣服,什麼顏色 套什麼顏色的衣服(比如說黑套黑,白套白,黃套黃,講究的是 和諧配色而不是反差配色),那可真是一套一套的,從理論到實踐, 毫不含糊,正經八百就是一個時裝專家了。

  休閑服和睡衣要做得寬鬆長大,長大得來有點超過我們今天 的想像,尤其是睡衣,一個半人長,分明就是一床被子了(我們 今天的被子也沒一個半人長吧),還叫什麼睡衣呢?更加別出心裁 的是休閑服的設計,右邊的袖子短上一截以便於做事,真是想得 出來啊!讓我們今天的時裝模特兒穿來表演一番,那才別有風味 哩。

  禮服就不用說了,就像我們今天的西裝一樣,樣式變化不大, 不能隨便剪裁,但其它衣服就一定要剪裁出一番樣式來。什麼樣 式呢?怎麼時髦怎麼剪裁。為了方便,不是連衣袖都可以一長一 短嗎?這種奇裝異服難道還不時髦嗎?

  可見,不但要講究顏色的選擇和搭配,還要追求樣式的新穎 別緻和穿著的方便實用:休閑服是休閑服,禮服是禮服,工作服 是工作服,喪服是喪服,浴衣是浴衣,睡衣是睡衣,單衣是單衣, 外套是外套,皮大衣是皮大衣,還要佩帶各種各樣的裝飾品。聖 人那可真是講究得很啊!

  我們今天的俊男靚女、操哥操妹們能夠追風攀比而上嗎?

  ------------------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原文】

  齊必變食①,居必遷坐②。

  食不厭精,膾③不厭細。

  食噎而啈④,魚餒而內敗⑤,不食。色惡,不食。息(6)惡,不食. 失飪(7),不食。不時(8),不食。割不正(9),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10)。

  唯酒無量,不及亂(11)。

  沽酒市脯(12),不食。

  不撤(13)姜食,不多食。

  【注釋】

  ①變食:指齋戒時改變日常的飲食,不飲酒,不吃葷(指有濃厚氣味的 蔬菜,如蒜、韭、蔥等,不指魚肉等 腥膻食物,與我們今天「葷」的概念不一樣)。②遷坐:指齋戒時改變平常的住處,不與妻妾住在一起,而遷到 「外寢」(或叫「正寢」)獨住。③膾(kuai):切得很細的魚和肉。④ 噎而啈:噎與啈同義,都指食物腐敗變味,褐的程度更重。 ⑤餒(nei)、敗:魚腐爛叫餒,肉腐爛叫敗。(6)臭:氣味。(7) 失飪:飪指生熟的火候,失飪即指火候不當。(8)不時:不是該吃的時候。 (9)割不正;指切割不得法。刀法不好。(10)食氣;氣同「餼」,食 氣指食料,主食。(11)亂:指神志昏亂,即酒醉。(12)市脯:買來的肉 干。(13)撤:去。

  【譯文】

  齋戒時一定要改變平常的飲食,住處也要變動,不要和妻妾 住在一起。

  食物不嫌做得精,魚肉不嫌切得細。

  食物變質餿臭,魚肉腐爛,不吃。顏色難看,不吃。氣味難 聞,不吃.火候不當,不吃。不是時候,不吃。切得不合刀法,不 吃. 沒有合適的調味醬,不吃。

  肉雖然吃得多,但不超過主食。

  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

  買來的酒和肉乾,不吃。

  可以吃薑,但也不宜多吃。

  【讀解】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好一個美食家的追求!

  食物變質餿臭,魚肉腐爛,不吃。這不奇怪,與我們今天的 習慣一樣,講究衛生,減少疾病。

  顏色難看,不吃;氣味難聞,不吃;沒有合適的調味醬,不 吃。色、香、味都有講究,這已超出了我們一般人的要求,進入 美食家的行列了。因為在我們看來,起碼在沒有合適調味醬時還 是要湊合湊合吃下去的,不會有那麼大的講究。

  火候不當,不吃;不是時候,不吃;切得不合刀法,不吃;買 來的酒和肉乾,不吃。這簡直有些過分了,分明是一個超級美食 家,起碼也超過了陸文夫筆下那位吃頭湯陽春麵的美食家了罷。

  我們不知道聖人是否吃過集體食堂,想來是沒有,不然非餓 肚子不可啊!

  ------------------

  吃飯睡覺不說話

  【原文】

  食不語,寢不言。

  【譯文】

  吃飯不交談,睡覺不說話。

  【讀解】   

  吃飯不交談符合衛生習慣,這是沒有說的。可是吃國宴呢?如 果大家都不說話,只是埋頭苦幹--吃!那像什麼話呢?起碼,祝 酒辭還是要的吧。莫說國宴,就是你一家子在一起吃飯,不說話 試試看,不被誤認為在賭氣才怪哩。更何況,有人曾幽上一默說: 「現在革命,就是請客吃飯。」市場經濟時代,談生意,做買賣,簽 合同,搞交易,大都是在飯局中「搞定」,所謂「邊吃邊談」已成 為人們的口頭禪。讓大家吃飯時不說話,怎麼「勾兌」?怎麼「搞 定」?那林立的飯店酒樓豈不也要統統倒閉,關門了事?

  這就是衛生要求與人文習俗的矛盾,正如明知抽煙有損健康 但大家仍要照抽不誤一樣。事實上,人不可能完全在科學的規範 下生活,只有機器人才能做到。當然,我們並不敢褻讀聖人是機 器人,只不過聖人既不用去跟人「搞定」什麼,又不用去「勾 兌」,當然還是符合衛生習慣,吃飯不說話的好,至少是少說為妙, 以免魚刺卡住喉嚨。這是可以理解的。

  不可理解的是睡覺不說話。

  誰睡覺說話來著了除非是說夢話!那麼,聖人睡覺不說夢話。 這還用得著說嗎?難道其他人都要說夢話?豈不成了笑話!

  唯一合理的理解是,睡覺不說話不是指睡著了不說話,而是 指睡覺前不說話。就像兩個朋友出差,對床夜語,結果是一宿未合眼,第二天精神很不好。這是聖人反對的。又比如夫妻睡覺前枕邊耳語,說些親熱話或吹些枕頭風什麼的。這也是聖人反對的嗎?那可要作一分為二的分析了,因為據說枕前悄悄話是有利於夫妻感情和諧,婚姻生活美滿的。但枕頭風卻是廉潔政治的大敵,所謂「枕頭勝過槍頭」,很多關節都是靠枕頭風一吹而打通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聖人反對睡覺前說話不是很有點道理嗎?   

  所以,坐下來就吃飯,上床去就睡覺,這是聖人的習慣,是不是一種嚴肅認真的生活態度所致呢?

  ------------------

  先進第十一

  本篇評論孔子的學生較多,尤其是對顏淵和子路。最後一章 是《論語》中獨特而重要的一個長篇,除思想內容外,還很抓 學價值。全篇原文共 26章,本書選 11章。

  修身宜早不宜遲

  【原文】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①也;後進於禮樂,君子②也。如用 之,則吾從先進。」。

  【注釋】

  ①野人:在野的人,指沒有貴族身分的一般士人。先修禮樂後做官,所 以說「先進」。②君子:指有世襲特權的貴族。可以先世襲做官後修養禮 樂,所以說「後進」。

  【譯文】

  孔子說:「先修養好禮樂後做官的,是一般的士人;先有了官位後修養禮樂的,是貴族士大夫的子弟。如果選用人才,那我主張選用先修養好禮樂的人。

  」

  【讀解】   

  子夏說:「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子張》)這實際上 就是「先進」與「後進」的區別。

  孔子的主張是「學而優則仕」,先學習,提高修養然後再去做官.而不太贊成「仕而優則學」,先得了官位然後再去進修學習。

  以我們令天的情形作不盡恰當的比擬,孔子的主張是先讀書, 從小學、中學、大學直做到研究生,拿了文憑後才參加工作,才分配到政府中去做公務員,然後慢慢升遷而坐上官位,擔任領導 人,而不大讚成先工作,提拔成幹部然後才去夜大或幹部培訓班 造修學習拿大專文憑。

  當地.這裡的比擬的確是不盡恰當外,因為孔子注重的是修養樂的實際內容,要求修身宜早不宜遲,倒不是文憑的問題。只 不過,文憑是你擁有修身經歷的證明,外在的形式與內在的實際 也是有所掛鉤的。所以,我們今天的幹部制度把文憑作為提升的 一道硬杠子,是不是也與聖人的思想有一點淵源關係呢?

  ------------------

  人各有所長

  【原文】

  德行:顏淵,閔子騫①,冉伯牛②,仲弓。言語:宰我,子貢。 政事:冉有,季路。文學③:子游,子夏。

  【注釋】

  ①閔子騫:孔子的學生,姓閔,名損,字子騫。②冉伯牛:孔子的 學生.姓冉.名耕,字伯牛。③文學:這甲的「文學」泛指古代文獻。

  【譯文】

  道德修養好的: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會說話的:宰 我,子貢。宜於從政的: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獻的:子游,子 夏。

  【讀解】   

  這十個人即孔門弟子中著名的「四科十哲」,是《論語》中經 常見到的人物。

  十個指頭不一般齊,人也是一樣,總是各有所長。就像制我們 今天的同班同學,各有特點,各有愛好,畢業後有的從政,有的 經商,有的搞科研,有的做文人,進入社會這個茫茫人海後,「八 仙過海,各顯神通」。

  所以,無論做教師的也好,做領導人的也好,都要善於發現 每個學生、每個屬下的特點和所長,加以培養和任用,揚長避短, 知人善任。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潛能和積極 性,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或許孔子正是因為做到了這一點,才培養出三千弟子、七十 二賢人的罷。

  ------------------

  鬼神生死之間

  【原文】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日:「敢①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注釋】

  ①敢:謙詞,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

  【譯文】

  子路問怎樣侍奉鬼神。孔子說:「人都還難於侍奉好,談什麼 侍奉鬼呢?」 子路又問:「能問問死是怎麼回事嗎?」孔子回答說:「生還沒 弄清楚,怎麼能搞得清死呢?」

  【讀解】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李商隱《賈生》)

  子路所提出來的,就是這樣一個「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問題。

  在《雍也》篇里,當孔子回答樊遲關於什麼是明智的問題時, 已主動以鬼神的問題為例說:「致力於人世間該做的事情,對鬼神 報敬而遠之的態度。就可以說是明智的了。」

  現在,子路還來不明智地提出這個問題,所以孔子反問他說: 「人都還難於侍奉好,談什麼侍奉鬼呢?」

  問題是,子路就是這樣一個不「明智」的人,一問不成,又 生一問:「能問問死是怎麼回事嗎?」其實還是一個「鬼」問題,所 以孔子又一個反問把他推開:「生還沒弄清楚,怎麼能搞得清死 呢?」

  那可真是問得蹊蹺,答得巧妙。

  其實,孔子也不完全是王顧左右而言他,把子路的問題推開 在一邊。在孔子看來,鬼神的問題,生死的問題,都是探索宇宙 奧秘、生命本質的大問題,不是一句兩句話可以說得清楚的,也 不是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所能搞得清楚的。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不 可不信,也不可全信,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所以,對 自己搞不清楚的問題,既不要盲從迷信,也不要簡單否定,最好 是報一種「問疑」的態度,敬而遠之。這種態度實際上是現實而 理性的態度,也是最明智、最科學的態度。

  ------------------

  饒饒者易缺

  【原文】

  閔子侍側,圁圁如也;子路,行行①如也;冉有、子貢,侃侃 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②。」

  【注釋】

  行(hang)行:剛強的樣子。②不得其死然:不得其死指不能盡 享天年,死於非命。然,語氣詞,相當於「焉」。

  【譯文】

  閩子騫侍立在孔子身旁,和顏悅色而正直的樣子;子路很剛 強的樣子;冉有、子貢溫和而快樂的樣子。孔子非常高興。但又 說:「像仲由那樣,恐怕難享天年吧。」

  【讀解】   

  古語說:「嶢嶢者易缺。」太潔白了容易受到玷 污,太高峻了容易缺損,大剛強了,則容易夭折。孔子知人論事, 具有先見之明。後來的事實證明,子路的確不幸被孔子所言中,死 於衛國的內亂之中。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路擔任 衛國大夫孔俚的家臣,衛國發生內亂,子路本在城外,但他抱著 「食其食者不避其難」的信念,身入危城,與暴徒血戰而死。據說 孔子聽到衛國內亂,曾傷心地說:「子路要喪命了!」不久,果然 傳來了子路壯烈犧牲的消息。

  一個人的性格和氣質決定行動,剛強者往往不會委白求全,所 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願站著死,不願跪著生」。孔子深 知子路的性格剛強易折,所以對他發生了嘆惋。

  孔子對他的學生真是了如指掌啊!

  ------------------

  不言則已,言必有中

  【原文】

  魯人為長府①。閔子賽曰:「仍舊貫②,如之何?何必改作?」子 曰:「夫③人不言,言必有中④。」

  【注釋】

  ①為長府:改建長府。長府,魯國藏財貨的地方。據《左傳·昭公二十 五年記載。獸昭公曾經在長府抵抗季氏的進攻。②仍舊貫:依照原來 的樣子。仍,因,依照;貫,事。③夫(fu):發語詞,無義。④中 (Zhong):准。

  【譯文】

  魯國人改建長府。閔子賽說:「照老樣子,怎麼樣?為什麼一 定要改建呢?」孔子說:「這人不說則已,一說就切中了要害。」

  【讀解】   

  據說因為公元前517年魯昭公曾經以長府為防禦抵抗過季 氏.所以當季氏把魯昭公趕走後,便要改建長府,以消除其防禦作用。閔子賽認為,關鍵不在於長府有無防禦作用,而在於人是否正義有道,是否得民心。孔子很欣賞他的見識,所以稱讚他不 言則已,「言必有中」。

  不說就不說,一說就切中要害。這是非常厲害的說話藝術。閔 子騫平時是「誾誾如也」,老老實實的,不多言多語,可這次卻一 說就打中了要點,就像射箭一樣,一箭就射中了靶心,真不簡單。

  這種人,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有點像日本電影明星高 倉鍵塑造的那些形象,那可比那種嘮嘮叨叨,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的人厲害多了。所謂言多必失,話說多了威信也就降低了,說上 十句抵不上人家一句,讓人不得要領。

  其實,不言則已,言必有中也正是孔子一向倡導的「謹言」精 神。敏於事而慎於言,少說幾句,增加每一句的分量。

  ------------------

  誰能升堂入室?

  【原文】

  子曰:「由之瑟①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以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注釋】

  ①瑟(Se):古代弦樂器,類似琴。這裡是指子路彈瑟的技巧。

  【譯文】

  孔子說;「仲由彈瑟怎麼配在我的門下呢?」孔子的學生們因 此瞧不起子路。孔子於是說:「仲由嘛也可以說是升堂了,只是 尚未入室罷了。」

  【讀解】   

  人情看冷暖,世態趨炎涼。

  同學們聽老師貶了子路一句,一下子便看不起他了。老師只 好再來一個說法。

  撇開這一點不論,我們來看老師給子路的說法:升堂矣,未 入於室也。

  堂是正廳。室是內室。過去的四合院房屋建築,中間是天井. 進屋首先得入門,入門後登(升)入廳堂,然後才能進入內室。

  但這些在這裡都是比喻的說法。入門,升堂,入室,表示的 是學習的幾個階段。入門指剛剛學會,倒通不通;升堂指已經有 所掌握,有所成就;入室則已經「到家」了,已得其奧妙。

  所以,子路實際上已到中等水平,如果按十級考核,起碼也 該是五級了吧。就從嚴要求而言,孔子認為他還不配在自己的門下彈瑟,但也不至於差到讓大家都看不起的程度,於是予以正名 給他評了個等級。

  就我們來說,當然不能滿足於於路的水平,升堂了事,而應 該進一步做到八室。不論學什麼,都成為真正到家的行家裡手。

  升堂入室,才是追求。

  ------------------

  過猶不及

  【原文】

  子貢問:「師①與商②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注釋】

  ①師:顓孫師,即子張。②商:子商,即子夏。

  【譯文】

  子貢問:「子張和子夏哪一個賢一些?」孔子說:「子張過分, 子夏不夠。」 子貢說:「那麼是子張賢一些嗎?」孔子說;「過分與不夠是一 樣的。」

  【讀解】   

  人們往往會像子貢一樣,覺得做過頭總比沒做到要好一些,其 實這是一種心理誤區。有時候,過頭了比沒有夠逐糟糕得多,危 害也大得多。別的不說吧,就說說最簡單的飲食問題;一頓飯吃 少了一點,或者說根本就沒吃飯、那不過是餓得快一點而已。可 是.如果是吃多了,就不那麼簡單了吧,輕則吃酵母片、多酶片, 重則拉肚子,進醫院。這是大家都有的生活體驗。更不用說政治 上的「左左派」給我們帶來的大災難了!

  當然,是好是做得恰到好處,不「左傾」也不右翼,不過分 也無不及,還是像我們已經舉到過的大美人「東家之子」那樣,再高一公分就太高了,再矮一公分又太矮了;臉上擦白粉就太白了, 搽胭脂又太紅了。是一個標準的勿需美容化妝的「亞洲小界」。「世界小姐。」   這可能 嗎?能做到嗎?

  太難了!不然的話,孔子怎麼會發出如此沉重的感嘆呢?-- 「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經很久了!」(見《雍 也》,另見《中庸》第3章)

  中庸之道,談何容易。我們只能凡事儘力做得合適一點而已。

  ------------------

  文人心態的不平

  【原文】

  子曰:「回也其庶①乎,屢空②。賜③不受命,而貨殖④焉,億(5) 則屢中。」

  【注釋】

  ①庶:庶幾,差不多。一般用在稱讚的場合。②空:貧窮。③ 賜:端木賜,即子貢。④貨殖:做買賣以增殖貨財。(5)億:同 「臆」,揣度,猜測。

  【譯文】

  孔子說:「顏回的學問道德都差不多了吧,可是常常貧窮得沒 有辦法。子貢不安本分去經商,卻發了大財,猜測行情每每猜中。」

  【讀解】   

  這可是當令讀書人心態最為不平的一個話題了。

  品學兼優的顏回餓肚子,住貧民窟,窮得來響叮噹。而不安 本分的子貢卻經商致富,成了款爺,手拿大哥大,信息靈通,股 市行情如在掌中,一句話:發了!

  看來,文人清貧淡泊,工資待遇低,自古以來就是如此。要 說心態不平,聖人的心態就已經不平了,又何況我們這些等閑之 輩呢?

  是知識貶值還是社會分配不公?

  可能都有一點.不過回過頭來找一找自身的原因,是不是也 有清高而不屑於「下海」的問題存在呢?

  時下聽得一種說法;一等智力做生意,二等智力搞政治,三 等智力做學問.這種說法當然有偏頗欠妥的地方,但或許子貢的 智力就是高於顏回也未可知啊!

  這豈不使品學兼優而又循規蹈矩的顏回們太沒面子了嗎?

  其實,問題就是出在面子上。不信,我們讓顏回去「下海」經 商一番,能不能像子貢那樣「億則屢中」還真是一個未知數呢。

  所以,讀書人要麼去經商,不經商就要認命,安於自己淡泊 寧靜的生活方式,俯仰自如,樂在其中。

  當然.太窮也總是不好,提高工資待遇也是應該的。要不然 就寫稿子賺一點稿費來作補充,雖不能「貨殖」,卻也聊勝於無嘛。

  這倒不一定是孔聖人和他那顏大弟子所能同意的了。

  話說回來,顏回不同意倒沒有什麼,因為他「一簞食,一瓢 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雍也》)可孔聖人 雖說也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述 而》但又怎麼維持得了他那「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美食家生 活呢?更不用說還要穿這樣那樣的時裝了!

  ------------------

  對症下藥

  【原文】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 所行諸,子日,"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日:「求也退,故 進之;由也兼人①,故退之。」

  【注釋】

  ①兼人:好勇過人。

  【譯文】

  子路問:「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嗎?」孔子說:「有父親和兄長 在世,怎麼能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呢?」 冉有問:「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嗎?」孔子說:「聽到什麼就行 動起來。」 公西華說:「仲由問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嗎?您說"有父親和 兄長在世』;冉求問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嗎?您卻說"聽到什麼就 行動起來』。我不理解您為什麼這樣,所以冒昧地請教。」孔子說 「冉求平時做事退縮,所以我鼓勵他勇進;仲由平時好勇過人,所 以我讓他謙退。」

  【讀解】   

  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這既是因材施教. 也是對症下藥。

  在《雍也》篇里,孔子曾經批評冉求畫地為牢,裹足不前,對 於道德學問抱退縮的態度,所以在這裡繼續鼓勵他前進。

  《公冶長》篇曾經記載說,子路聽到什麼還未能行動起來,就 又唯恐聽到什麼。《顏淵》篇說子路沒有什麼拖延未兌現的諾言。 這些都反映出子路急躁冒進的性格,所以孔子要在這裡壓壓他。告 訴他說,你的父親和兄長都還在世.聽到什麼應該先問問他們的 意見,然後才行動,而不要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

  可見,在不同的人面前說不同的話並不都是兩面派的行為。這 正如一個做領導人的,在勤奮敬業的員工面前勸他注意休息,在 偷奸耍滑的員工面前要求他勤奮工作,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歸結起來,這是因材施教的教學手段,知人善任的領導藝術, 對症下藥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各行各業都有應用的價值。

  ------------------

  不要盲從上級

  【原文】

  季子然①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 之問②,曾③由與求之間。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 由與求也。可謂具臣④矣。」

  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注釋】

  ①季子然:魯國權貴季氏一族的人。②異之問:即問異,問別的什 么.「之」起把賓語「異」提前的作用。③曾:乃,竟。④具臣:有 才見(才幹)的巨,但算不上大臣。

  【譯文】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以稱得上是大臣嗎?」孔子說:「我 以為您問什麼呢,原來是問仲由和冉求啊。所謂大臣,用道義事 奉君主,行不通就辭職不幹。現在的仲由和冉求,只可以稱得上 是有才幹的臣。」

  季子然又問:「那麼,他們會一切順從上級碼?」孔子說:「殺 父殺君的事情,那也是不會順從的。」

  【讀解】   

  子路和冉求做了季氏的家臣,對於季氏越禮犯上的行為,他 們沒有能夠勸阻住,也沒有辭職不幹。所以,孔子說他們只能夠 稱得上是有才幹的巨,稱不上是「以道義事奉君主,行不通就辭 職不幹」的大臣。當然,孔子也深知自己的學生,所以說;「殺父 殺君的事情,那也是不會順從的。」

  撇開孔子對子路、冉求的評論來看,「以道事君,不行則止」 也罷,「殺父與君,亦不從也」也罷,都是說的如何對待領導人. 對待上級的問題。領導人不道德不仁義,即便地位高如國君,那 也不能愚忠,不能盲從,而要辭職不幹,「不可則止」。領導人殺 父殺君,大逆不道,那更是不可順從,不可助紂為虐的。一句話, 不可盲從上級,盲從領導人,而要以道義為原則,為標準。

  當然,不要盲從並不是不從,該聽從的還是要聽從,這是勿 需贅言的了。

  ------------------

  儒者的「清明上河圖」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①。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②。居則曰③:"不吾知也!』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 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④,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⑤。」夫 子曬之。

  「求!爾何如?」

  對曰:「方六七十(6),如五六十(7),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 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非日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8),願 為小相焉(9)。」

  「點!爾何如?」

  鼓瑟希(10)鏗爾(11),舍瑟而作(12),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13)。」

評論這張

轉發至微博

轉發至微博 閱讀(606)| 評論(0) | 分享到: 喜歡 推薦 0人 | 轉載  四書五經合集(白話注釋版)(6) 四書五經合集(白話注釋版)(8)

歷史上的今天

最近讀者

登錄後,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跡。

熊熊

望雲松

changfg@

酒鬼妹妹

養生堂

穴位健康

zion2004

kazama46

熱度

關閉 玩LOFTER,免費沖印20張照片,人人有獎! 我要搶>

評論

該內容僅供欣賞。上一頁 1... -1-1-1-1-1-1-1... -1下一頁頁腳公司簡介 - 聯繫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戶服務 - 隱私政策 - 博客風格 - 手機博客 - VIP博客 - 訂閱此博客

網易公司版權所有 ?1997-2014


推薦閱讀:

四書.五經之周易
顧農:略談四書五經
《女四書》之首:《女誡》
快點扔掉三字經,四書五經
女四書之《女范捷錄》

TAG:四書五經 | 白話 | 注釋 | 合集 | 四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