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直播29
06-17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二 上堂課我們講了為什麼要一向思惟師長功德的原因:如果我們一向用心取師長的功德方面而作思維,這種作意的力量一旦加強、得以堅固,就能完全遮止掉執取過失的心,而不會發生信心障難。好比一棵樹平時向西傾斜,最終就只會向西倒,而不會向東倒。內心觀念的傾向也與此類似。 這樣修持會出現什麼效果呢?真正做到了數數思維師長的功德,由於它是生信心的正因,因此會使信心未生者能生起,未堅固者能得堅固,未圓滿者能得圓滿。信心一旦圓滿了,就得到了根本,這以後一切善的意樂都會由此引生,一切道果的功德都能順利出現。這意思是說,以自己圓滿的信心,就能和善知識心心相應,就會得到善知識圓滿的加被,而生起一切功德。 宗大師在《事師五十頌釋》里教導我們,應當從心裡反覆地緣念上師的功德,這是產生信心最為有效的一個甚深的方便。上面我們重點認識了在學法時信心居於首要地位的道理,說出來只有「信心是道的根本」這一句要訣。其中關鍵要認識到這在緣起上有深細的理則,務必要透徹體認這一點。能依這個要訣實修,就會輾轉不斷地增長功德,而制止一切觀過失的心。只要我們常常憶念善知識的功德,就成了順利得成就的因素。 要體會到這是很妙的方便,簡要而實用。把握住了這個要害,就能有效地開展信心;信心的源頭一旦開了,就會源源不斷地湧現善心和功德。相反,如果我們背逆緣起而行,也一定會出現非常多的過患和障礙。 原則上就是這麼簡單,只要按照這個原則做,就能到很大利益。關鍵看自己能否依教奉行,如果只停留在談論上,那是根本得不到實義的。佛法不能空談,在於聞思取得定解後,應當及時轉入實行。 對待任何師長都要觀德不觀過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雖犯戒等,亦應就其功德思惟,莫觀過失,悉無差別。 有些人想:如果師長犯戒了,或者犯了大的過錯,那不能只想他的功德。 這裡教誡說到,哪怕在師長前只聽過一頌法義,即使他有犯戒等過失,也應當只就他的功德來思惟,而不能觀過失。 「悉無差別」四個字點出了無論是什麼師長,在修依止意樂的做法上沒有差別。對此打個比方來了解,對於自己的父母,就只能想父母的恩德和功德,而不能看過失。即使父親是殺人犯,母親是妓女,也不能想他們的壞處而捨棄他們。既然是生養自己的父母,不管他們的情況如何,自己應當唯一作清凈觀,一向恪盡孝道。 這裡行為的原則是唯一修好自己的心,一切處把心修得賢善,這是我們的做法。就好比舜行孝道那樣,如果他看父母的不好,就自然不會有孝心,但舜並沒有這樣做,他只修自己的心,所以成就了大孝。從這裡要體會到,對待任何師長都應當觀德不觀過,因為在緣起法則上這是沒有差別的。換句話說,緣起上有共同的法則,不會此處適用,而彼處不適用。 這一點要按這樣觸類旁通。好比我們對任何眾生都應當只修利他的心。不能因為他是壞人,或者是兇惡的猛獸,就放棄慈悲心,而以嗔心對待,甚至欲除之而後快。要懂得在唯心變現的緣起法則上,每一條都有普適性。我們以起慈心和起嗔心為例來觀察:起慈心總是利益自他的,起嗔心也總是損害自他的,這是普遍適用的法則,不會因對象不同而有變化。所以即使對方是傷害過自己的仇人,只要自己起了嗔恚心、損害他的心,結果就只會自招殃咎,毀掉自己的善根和福報,因為一起惡的心就是在造罪業,只能得到罪業的報應。所以,對待任何眾生都應當無差別地唯一發利他的心。對待師長觀德不觀過的行為法則,要按這樣會通。 理上一旦透徹了,再做起來心就很肯定,行起來就相當乾脆,而且直捷簡要,在自己心裡只有一條法則——「觀德不觀過」。過去我們為什麼行持不了呢?因為理上沒得到透徹認識,所以行為自然不會有決斷。所以要記住這樣的內心修心的程序,有三句話:「理明則信深,信深則願切,願切則行專。」所以要從明理下手,作為開發的起點。這部論在這點上很突出,無論開示哪方面的修心之道,都是首先教我們由抉擇來斷定好修心的原則,從而對於道軌發起定解,之後再趣入修行就沒有任何疑惑,會相當乾脆地直接趣入。 緣起的理則是十分簡明的,又是一以貫之的,所以不要搞得很複雜。這裡一旦在理上透了,就很容易趣入。正是因為心上的法則一句話就可以說透,所以才叫做要訣或者心要,這甚至比加減法還要單純、簡要。 以下引兩段經文作為證明: 引證一、對任何親教師都應作佛想,以此能圓滿資糧、斷除煩惱 《寶雲經》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諸善增長不善損減,則親教師或聞廣博或復寡少,或有智解或無智解,或具屍羅或犯屍羅,皆應發起大師之想。」 這裡引出佛語證明上面說到的行為法則不是出自個人的臆造,而是釋迦牟尼佛親口的教導。 在《寶雲經》里佛這樣教誡說:如果我們了解到以依止尊長的緣故,各種善根將會不斷地增長,各種不善會逐漸地損減,由於會得到這樣極殊勝的利益,因此對於任何親教師,都應當發起他是佛的想法,不應有所差別。也就是說,無論親教師聽聞廣博或不廣博,有智解還是無智解,具戒還是犯戒,都應當發起大師想。(這裡「大師」是指無上導師的佛陀或各派的祖師、大德等。「師」是示人正道的意思。玄奘大師在經論里常翻成「大師」。這是佛教正統的用詞,但現在末法時期,人們卻在濫用名詞。)要這樣想:我的師長是在為我傳授指示解脫正道的佛的教法,他說的是佛法,我當然要對他作大師想。 世尊明明是這樣教導我們的,我們卻總是與世尊的教導背道而馳。我們總是非理地妄加分別,還振振有詞,覺得自己非常正直、正義——「這位師長博學多聞,修證頗高,對他作大師想還有些道理,但這位師長知識面窄、智慧不高,或者戒行多有缺犯,怎麼能把他看成大師佛呢?」這樣不能對師長作大師想,不正是在違背佛的教導嗎?因此,必須首先通透修心的法則,看到內心有確然不移的緣起法則,要認清怎麼想才最大地利益了自己,要對此法則生起不變的定解,從心裡真正斷定了唯一走這樣的路才能圓滿資糧,在佛道上才有廣闊的前途。 我們修的是自己的心,而不是外在的法。心上的緣起法則如果把握好了,那麼就會不論對待什麼樣的師長,自己都能只受益而不受損。就如世間盡孝般,不能對自己的父母挑三揀四,認為父母好就應該孝順,父母差就可以忤逆不孝,這是沒有道理的。不能說如果我父親有智慧、有財富,我就把他當父親看;如果他文化淺、沒有財富,我就不把他當父親看。或者,如果我母親很賢良,那她是我真正的母親;如果她有些缺點,我就不認她是母親。這些想法是非常可笑的。既然從其所出,就永遠都是父母,有天定的人倫,不能違背。無論父母如何,都要對父母恭敬孝順。如果可以去看父母的過失,而不認為有天定的倫常,那在佛的眼裡應當就沒有父親了,他已經成聖,父親還只是個凡夫。可是佛並沒有這樣想,他非常孝敬父親,甚至在父親去世時,還親自抬棺。因此,這些非理的分別違背了安樂之道的法則。一切違背正理的行為都絕不會帶來利益,而只會帶來損害。 我們講個民間傳說的蘇東坡和佛印禪師之間的故事。蘇大學士看禪師像一堆牛糞,而在禪師眼裡學士卻是一尊佛。蘇大學士自以為佔了上風,經蘇小妹指點,才覺悟到自己其實輸得很慘。這個「輸」就是在緣起律上吃了敗仗,走的是失敗的路線。大家要從中悟到,內心的「想」其實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你對什麼都能想得很好,對任何人事物都能很好地看待,那麼你的修行一定會很好,你的心也會很清凈。我記起《觀經》上的一句話,說的是「一切從心想生」。這句話有無量義,配在緣起上說,我們要領會內心的想法正是發生利益和損害的根源,修心的關鍵點就在這上面。如果我們的觀想或觀念非常清凈,對親教師都作大師想,以對待佛那樣的方式來對待師長,那麼自己就能得到圓滿的利益。因此,了解唯心的妙理非常關鍵。 上升到密宗就更是這個法則,一切都要觀為清凈,不再隨過去庸常的想法運轉,因為那樣想只會加深自己的沉迷,而招來無數惑業苦過患。我們正是因為在想法上出了問題,所以才給自己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困擾,障礙了自己的解脫成就。 在緣起的深要上,先要透徹「觀師為佛」這個要點。透了以後,意樂和行為就應當按以下佛的教導來行持: 「如於大師信敬愛樂,於親教師亦應信樂,於軌範師悉當發起恭敬承事。」 佛這樣教導我們:對於大師你是怎樣信敬愛樂的,對於親教師也應當這樣信敬愛樂,凡是自己的軌範師都應當對他發起恭敬承事。 這是緣起路上的要害處,我們能做到一分,就會消一分業障,增一分福慧;能做到十分,就會消十分業障,增十分福慧。其實,我們內心的善心和功德都要經由這個要道而啟發出來。我們與其天天口頭空談,不如在自心上發起善心而直接地入到正道里。貴在實行,關鍵就是要領會道的心要是善心。那麼善心又該如何培養呢?就要從學習依師之道開始培養。 這是個大根源,一旦開好了這個根源,就一定有源源不斷地發展,自己的道會越走越深。好比實行儒道要從孝悌開始培養,欠缺這個根源,就成了口頭高調。連孝悌都不實行,怎麼可能放下一己去實現治國平天下的志願呢?不行跬步,哪裡能至千里?只是在空口說白話而已。 從這裡觸類旁通就曉得,「信敬愛樂,恭敬承事」的八字教導,正是我們需要多用心努力的地方。要這樣體會:如果此刻佛就在我面前,我會以怎樣的心態和行為對待呢?我肯定會對佛非常生信心,非常恭敬、愛戴佛,對佛有歡喜心,是一種非常純的善心。要體會到這種心是至純至善的,在我們身上要開發的就是這個寶貝,能出現大利益的就是它。現在就要把這樣的心移在對待親教師上,時時要修的就是它——至純至善的心。能修出來的話,就能不斷地增上功德利益。所有的成就者都是把握住了這個根本,而得到了學法的利益。 佛法是心法的緣故,只有開啟了內在的善心才能獲得成就,只停留在偏枯的知識上,是永遠也無法成就的。一定要認識到「開啟內在的善心,與善知識的心相應」正是道的根本,有則全有,無則全無,極其重要! 「信」是指內心沒有疑慮的清凈狀態。在我們修依止法的時候,視師為佛的意樂是根本中的根本。這個極度清凈的意樂一旦修得堅固了,再推而廣之,觀一切皆清凈就很容易做到,這是一大要點。所以首先要在這上面多練習,對此心斷定了,不再有疑慮,就能住在清凈的信心中,恭敬也就由此開始了。 「敬」是無驕慢的狀態,非常謙恭、敬重的狀態。「愛」是指內心有一種親愛的道情,沒有疏遠、厭背的心理。「樂」則是指有歡喜心,不像冷血動物那樣非常冷漠。「恭敬承事」就是以恭敬的心態,十分樂意地為善知識辦事,無論吩咐什麼,都會敬奉在心裡,非常認真地去完成。 聽到這裡,有人會想:這不是要我們作奴僕嗎?我們要走成佛之路,就不能用世間的觀念來衡量。其實,這是最好的調伏我執、訓練自己的機會,由此法身慧命就會得以成長。不然,一直維護我慢,不肯調伏自心,那就永遠無法解脫。 「信敬愛樂」是佛金口的開示,這是金不換的秘訣。如果心裡嘀咕「這叫什麼秘訣」,那隻能說明自己智慧淺薄,無法體悟。這四個字里含了親近善知識的一切賢善的意樂。人最寶貴的就是這顆善心,而不是其他,這是世法和佛法的心要,所以要恆時依止善心這個內在的莊嚴。 我們在緣起上看到意樂是發生行為和結果的起因,視師為佛又是極為清凈的意樂,這樣就能領會到,如待佛般地信敬愛樂善知識,將會是圓滿斷證功德的特別殊勝的方便。對此,世尊以諦實語開示說: 「由此因緣,菩提資糧未圓滿者悉能圓滿,煩惱未斷悉能斷除。」 這一句說明了以這種視師如佛的殊勝因緣的力量,會使得菩提資糧未圓滿的都能圓滿,煩惱未斷除的都能斷除。 前面我們講過博朵瓦尊者對慬哦瓦的徒眾說:你們能遇到這樣的菩薩善知識,依教奉行,實屬大福!所以莫視為負擔,應持為莊嚴。為什麼是大福氣,從這裡就能得到定解。依師是自己道上成長的極為難得的因緣,要百倍地珍惜,作難遭遇想。一旦有了這個心,心態就會完全不同,一切斷證將會順利地開展。這都是因為緣起上提升的力量。這是一種實際因緣上的修練。在緣起上善知識是直接而有力的因素,一旦依止好了,就能順利地圓滿資糧,過去難斷的煩惱習性也都能斷除。如果我們不在當下的緣起上相應,反而依著自己鄙劣的習性來做,那是很難有所進展的。 不懂依師之道的人,往往會喪失大利。很多人在依止師長時,稍不如意就一走了之,導致在道上得不到真正的成長,折騰了半天也沒得到什麼成就。反過來看,凡是做到了如法依師的人,都一定修有所成。不管他資質如何遲鈍,或者有多麼木訥,不善辭令,但是只要他抓住了根本,就會獲得不斷地上進。就像在世間法上,如果一個人能恪盡孝道,他的前途就會一片大好。相反,如果不對父母盡孝,就不可能有美好的前途。即使暫時有些才幹地位,也會很快敗落下來,所以一定要重根本。 修學整部菩提道的教授,就是要在自身上逐漸地除過引德。那麼能順利發起的關鍵在哪裡呢?就在依止師長的意樂上。如果首先培養好了視師如佛的意樂,發動了至真至純的信敬愛樂之心,那就能順利出現斷證的功德,由此可見修依止法的確是道的根本。 「如是知已,便能獲得歡喜踴躍,於諸善法應隨順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 修心有這樣的法則:先由見解引發意樂,再以意樂趨使行動,之後就能完全進入善心、善行的正軌中。所以,「如是知已」是最初的關要。我們以前是因為不了解這些道理,所以就沒有主動性,根本意識不到要按這樣做,這是認識上的愚昧。現在首先就要破掉這個愚昧,一旦認識到它的重要性,認識到它是如此關鍵,竟然有這麼大的利益,馬上就會歡喜踴躍,內在的善根就會開始發動,主動力也就發出來了。 善心發出來之後,對於各種善行都應當隨順去做,對於種種惡行也應當努力遮止。有了這樣向善想學好的心,就可以改往修來了。心就是從這裡得到轉變的。 引證二、以法恩難報故,應作敬重阿闍黎之事的量 《猛利問經》亦云:「長者,若諸菩薩求受聖教及求讀誦,若從誰所聽聞受持,施戒忍進定慧相應,或是集積菩薩正道資糧相應一四句偈,即應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闍黎。」 這段經文說到,如果菩薩向誰求受聖教或者求讀誦,從誰那裡聽聞、受持了與六度相應或與集積菩薩正道資糧相應的一頌法,就應當如法尊敬供養這位阿闍黎。 在依師的原則上,凡是有法恩的師長,都應當如法地恭敬、尊重。緣起的法則要求我們必須要念恩報恩,如果對於有法恩者不但不思報恩,反而違逆不敬,就會招來很大的過患,大量虧損福德、增加業障,從而導致修道上發生很大的障難。 「相應」是具有的意思。因為開示的是成佛的正法,因此法恩非常深重。在講十法行時曾經談到,僅僅對一偈正法作法行的利益,就遠遠超過了一切世間的善根。因為只有聖法才開示了安樂的正道,而且開示越殊勝的法,恩德就越大,境的引發力也就越大。 我們對因果律不能愚昧,世尊之所以在因地求法時對於身投火坑、身刺千釘、身剜千洞以作燃燈之苦都沒有絲毫猶豫,就是因為之前在無量劫中都不曾聞到解脫的正法,才導致無數生流轉輪迴,飽嘗生死大苦。而聞到了正法,法的生命才開始誕生,才有了解脫和成佛的希望,所以養育慧命的恩德極難酬報。 我們心上能出現一分求解脫的心,都源於善知識的恩德。能了解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等甚深真諦非常不容易,世間沒有人能為我們指示這些真諦,把所有的外在利益加起來,也不如開示一偈正法的利益大。無論做多少世間法,對於解脫也毫無作用,而善知識卻為我們指引了解脫的道路,開演了到達大涅槃彼岸的六度之行。我們能從中認識到輪迴里的有漏法,全部都是苦的自性,以此發起一念希求出離的心,就種下了極為可貴的善根;或者當我們少許了知了諸法的空性,生起了一念疑惑或者信解,就註定將斷除輪迴之根;或者由於善知識的啟發,我們開始了知一切眾生皆曾做過自己的母親,從而生起了一念慈心、悲心,或者相似發起了殊勝的菩提心,就會使得我們的善根無限量地增長,這是多麼大的恩德啊!因此應當如法地敬重開示這些法的阿闍黎。 「隨以幾許名句文身開示其偈,假使即於爾所劫中,以無諂心以一切種利養恭敬及諸供具,承事供養此阿闍黎。長者於阿闍黎作應敬重阿闍黎事,猶未圓滿,況非以法而為敬事。」 所謂「名句文身」指的就是教法。因文成名、以名成句、由句成篇而成教法。「身」是積聚的意思。世尊這樣著重地強調法恩難報的情況:阿闍黎開示了多少偈頌的法,假使在這麼多的劫數中,以無諂誑的心,用一切種類的利養恭敬和諸供養具來承事、供養這位阿闍黎,長者對於阿闍黎所應作的敬重之事還沒有圓滿,更何況不如法地對待呢? 比如說某位善知識為自己開示了一千個偈頌的法義,那麼即使在一千劫里以極為真誠的心,用一切種類的供養具恭敬供養、承事這位師長,是否就盡了所應敬重之事呢?佛說,即使這樣做了,敬重阿闍黎的事也還沒有做圓滿,因為法恩是無限的,給予我們的利益是無窮無盡的。 經過佛陀的開示我們才知道,法上的倫理是非常大的,它在世間的倫理上擴大了無數倍。這裡有極大的因果律,能好好地做一點,就能迅速積累廣大的資糧;相反,違逆一點也會迅速造下極大的罪業,毀壞自己的前途。 懂了這一點,一方面要發心斷除不如法依師的過失,另一方面要時時策勵自己唯一按照善的道路來走,奉行佛陀的教導。對待善知識的態度和行為應唯一往好的方面做,這是成就的根本。真正做好了,就會有極大的利益。 這要用世間是否孝順父母的例子來類推,善知識這個對境是更為深重的,因為這關係到法道上的倫理,所以必須要高度重視。首先要對上面的教導反覆地思惟、省察,確定自己該如何做。確定以後就要勵力實行,這樣才有可能修好意樂。有了意樂,行為自然就會跟著意樂轉,就一定是賢善的。 思維心中的法道 一、在緣起的理則上,為何對任何師長都應作佛想,而觀德不觀過? 二、依據《猛利問經》思維: (一)我在師長前聽過了多少法? (二)緣此法恩,我應作敬重師長之事的量如何呢? (三)那麼,我應當以何種心行對待師長?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整治直播亂象,亟待對打賞設限
※是時候用知識賺錢的時候了,教你輕鬆玩轉「百萬英雄、沖頂大會」
※如何評價天佑(原MC天佑)被全網禁播?
※直播疑難雜症排查(7)— 黑屏、花屏、閃屏問題
※為什麼知乎上認為喊麥是低俗文化,RAP確比較高端?
TAG: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