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走私大調查

2009年06月17日 11:11國際先驅導報

以海關僅僅5%的抽查率,我國有的海關一天還可以查出千餘件走私文物。那麼,以此類推,中國文物每年大約會流失多少?「幹嘛要買回來?中國政府這次就是做得好。」年逾80歲的著名文物專家謝辰生談到佳士得公司拍賣圓明園獸首一事,音調不由自主地高了很多。「它們的高價就是炒作出來的,依我看,還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現在流失出去的文物上,至少法律上也有依據。」老人激動地說。

2月25日,中國圓明園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銅像分別以1400萬歐元在法國巴黎大皇宮落錘。

謝辰生迄今都在懷念1949年建國伊始時的社會風氣。「那時候,哪那麼多」一切向錢看「啊!」在新中國政府對禁止文物流失的三令五申下,中國文物進入了較好的保護時期,所回購的海外流失文物數量也遠遠超過了近30年的文物回購。根據謝辰生的研究,真正結束了中國文物外流歷史的就是1949年。

但是好景不長,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盜墓現象、文物走私現象屢禁不止並日日升溫,使得中國現存珍寶又開始了漂泊異鄉的「旅程」。謝辰生把文物不斷流失的原因歸結到「市場化後的思想腐化」上,但吳樹並不完全同意。這位北京資深記者歷時5年對中國文物走私市場進行了暗中調查,他告訴《國際先驅導報》:「技術性瓶頸和政策瓶頸才是中國文物繼續向外流失的雙因。」

海關日查走私文物千餘件

吳樹的調查從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開始,這裡是目前中國主要的古玩聚散地。吳樹發現,潘家園所經營販賣的「文物」既有贗品,也夾雜著真品。「您這」寶貝「不會是騙我的吧?」「怎麼會?你這是不成心要吧。」和商販幾番對話下來,吳樹逐漸摸清楚了這些「舊貨」的來源。「總體有4種來路。」他向《國際先驅導報》介紹道,「一是文物販子走街串鄉,到老百姓家裡收購一些祖傳或偶得之物;二是一些老窯址、老作坊專門仿古所得;三是家傳或市場上倒騰的舊對象;四是盜墓所得。」

其中,仿製的贗品往往是「暗助」中國珍貴文物流失出國的「最佳掩飾」。「你知道嗎?全世界迄今都沒有一個專門針對文物的鑒定設備。C14檢測原是應用於地質勘探的。」

調查過程中,一位海外華人的獻寶經歷令吳樹感觸良多。澳籍華人寧志超本打算將祖傳的兩隻元青花雲龍紋象耳瓶捐獻給故宮,以了母親遺願。不想,在經過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史樹青、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著名陶瓷鑒定家李知宴、李輝柄等國內頂尖文物專家鑒證後,仍被故宮婉拒。理由是:不同的鑒定方法可能存在疏漏,所以不能確保其真為元代珍貴文物。

「我只是由此想到,連權威專家都不能確定真偽的文物,到了流通關口怎麼被攔下來。」吳樹說。

這是我國海關查禁文物流失過程中難以跨越的技術性瓶頸。吳樹到香港的古玩市場考察了一圈後更加沮喪,他發現,香港市場上現今已全部是新中國成立後流失出去的文物。一位海關工作人員告訴他,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日趨繁榮,海關的物品檢查大多以抽檢方式進行,抽檢比例一般為5%。「我翻閱了海關總署的記錄後特別震驚。」吳樹估算,「在這麼低的抽查率和鑒定率下,竟然有的海關一天可以查出千餘件走私文物。」

那麼,若以此類推,中國文物每年大約會流失多少?

走私鏈條國際化

這個大大的問號也難住了謝辰生。他對《國際先驅導報》說:「目前中國海外流失文物的數量無從統計,經非法走私出去的文物只有到現身公開流通市場的一天,才會被發現。」

據他介紹,如今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除了以祖傳和古時文化交流等合法方式出境的外,主要是兩大類型:戰爭劫掠和盜墓、非法走私,而後者的比例正在與日上升。令他更為痛心的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智能化、高科技的走私集團從國外到國內形成了網路,打擊起來非常困難。」

吳樹的調查也佐證了這一點。在非法走私文物的利益鏈條中,「首先是盜墓者,然後是走私者、拍賣者、買家。」吳樹說,「貫穿其中的可能是國內或國外犯罪份子,也可能是二者相勾結。」

他曾經親眼目睹了一位走私文物的犯罪分子的落網。警方後來查到,這個文物走私販賬戶上每一筆資金都在百萬元以上,兩年總數近1億元人民幣。此外,賬戶上顯示出:他早期的下家基本上是廣州、深圳的「客戶」,後來就逐漸轉換成香港、澳門人,以及歐美買家。

有文物販子告訴吳樹,被海關查獲的幾率很小。大多數情況下,真品混雜在贗品中,「根本查不出」。

有多少文物流落他鄉

由於文物買賣在香港公開合法,這裡成為了亞洲最大的古玩集散地,另有國際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彙集於此。吳樹評價香港為「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的主要路徑」。

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有統計,僅在47個國家的218家博物館中,就有中國文物167萬件。估計流失海外民間的中國文物大概又是館藏數量的10倍。

這些數字是什麼概念?經過5年的調研和資料查閱,吳樹建立了自己的「中國文物備忘錄」。

其中,英國各大博物館、圖書館共收藏中國歷代文物約130萬件,大多數是在近代殖民主義時期被侵略者從中國非法劫掠流落海外。而僅大英博物館就收藏中國書畫、古籍、玉器、雕刻品等珍稀國寶3萬餘件,流失海外的中國古代繪畫精品幾乎都在館中。

法國各博物館、圖書館收藏中國歷代文物約260萬件,這些文物均是在近代殖民主義時期從中國非法掠奪所得。盧浮宮博物館羈留中國文物達3萬件以上。

此外,還有德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博物館,收藏了中國數百萬件珍品。

美國媒體透露:近30年來,流入美國的中國文物大約有230萬件,其中20多萬件精品被美國各大博物館收藏。與英、法、日、俄等國家不同的是,美國各大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大多數都是通過境外走私非法所得。

面對中國珍寶不斷外流,我們怎麼辦?吳樹建議:「一方面整頓文物市場,安排好出土文物的妥善去處;另一方面,嚴懲盜墓、走私等非法行為,提升文物鑒定水平。」

謝辰生還盼望,對國民加強文物審美和欣賞的教育,從而也體現出文物古國的文化氛圍。


推薦閱讀:

文物與博物館學的就業前景是什麼呢?【詳見下
一起倒賣文物大案擱淺 九朝故都洛陽「十墓九空」
東漢晚期到三國時有什麼有意思的文物? 特別是武器,盔甲,生活場景復原方面相關的文物,謝謝!?
國家文物局專家:靖安還有未露面的東周王陵
文革期間,中國有多少古建築被損毀?

TAG:中國 | 文物 | 調查 | 走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