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踏禹步圖片
周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是道家道教思想的來源之一。《周易》中有關乾坤、八卦的思想,是道教步罡踏斗和西南少數民族禹步的理論基礎。西南少數民族禹步源出道教的步罡踏斗,是歷史上道教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傳播的結果。道教認為禹步可召役神靈,是各種法術之根源。西南少數民族的禹步又稱為踩九州,儺壇唱詞形象地唱到:「九州原來九條路,九條道路通天門,得知九州九條路,便是玉皇親子孫,不知九州九條路,便是玉皇城外人。」儺壇法師以是否掌握踩九州法術,作為是否為道教神仙玉皇弟子的標準。實際上在西南少數民族儺壇,凡不精通「踩九州」法術者,是沒有資格成為儺壇掌壇師的。道教步罡踏斗和西南少數民族禹步蘊涵的周易思想,還是宗教學研究中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道教步罡踏斗的易學原理道教步罡踏斗是齋醮時禮拜星斗、召請神靈的法術,高功步罡踏斗之步伐,最初亦稱為禹步。所謂大禹創行禹步的說法,首見於戰國諸子的記載。周屍佼《屍子·君治》說:「禹於是疏河決江,十年不窺其家,足無爪,脛無毛,偏枯之病,步不能過,名曰『禹步』。」《荀子·非相》「禹跳湯偏」句,唐楊倞注引《尹子》說:「今羽士作法,步魁罡,即謂禹步也。」《洞神八帝元變經·禹步致靈》記載禹步來源說:相傳大禹治水時,至南海之濱,見有鳥禁咒,能令大石翻動,而鳥禁咒時必踩出奇非同步伐,大禹遂模仿此步伐,運用於治水之方術。由於此術很靈驗,又是大禹模仿創作,人們就稱之為禹步。關於禹步起源的說法,來自於民間的大禹傳說,但鳥禁咒能翻動大石一事,似乎並不是虛無縹緲的神話。唐孫光憲《北夢瑣言》逸文卷第三載:「南方有鸛食蛇。每遇巨石,知其下有蛇,即於石前如道士禹步,其石阞然而轉,因得而啖。里人學其法者,伺其養雛,緣樹以篾絙縛其巢,鸛必作法而解之。乃鋪沙樹底,俾足跡所印而仿學之。」這就是民間傳說中禹步禁蛇的說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七載:啄木鳥「能禹步劾禁」,有人「以杙塞其口,而鋸平其外,伏草間伺之。啄木返,果翩然下樹,以喙畫沙若符篆,畫畢,以翼拂之,其穴口之杙,錚然拔出如激矢。」可見禹步來源於鳥之禁咒的民間傳說,確乎有自然界的實證。對於禹步來源的民間傳說,道教進行了新的闡釋,賦予禹步以天真傳授的神聖意義。宋元妙宗《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卷八說:「禹步者,雲大禹治水以成厥功。蓋天真授此步訣,以制神召靈,遂因名為禹步耳。……禹步是禹受於太上,而演天罡地紀,出為禹步。」將某種法術托為天真所授,這是道經中常見的說法。唐代道經《金鎖流珠引》卷二還繪有禹步的三步九跡圖,聲稱此圖是老君授大禹。明代道經《道法會元》卷一百七十二說:禹步的三九之跡,一十二跡,一十五跡,「皆夏禹皇帝以步洪波之間,履步治水,開道役神,功成登真。」關於禹步起源的另一種說法是:「禹步其來甚遠,而夏禹得之,因而傳世,非禹所以統也。」此說將禹步的起源推至遠古社會,夏朝的開創者大禹也僅是禹步的傳人。這種說法更具有古老神秘的色彩。其實,禹步最早是古代巫師跳神的步伐,巫師以此步召役神靈,因此人們稱之為巫步。西漢揚雄《法言·重黎》說:「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說明漢代已認識到禹步與巫步有關。胡新生《禹步探源》一文認為,禹步起源於春秋時期巫師的跛步,算是對禹步起源的一種闡釋。東漢道教創立以後,禹步成為道教召役神靈的法術。道教承襲巫師的禹步,這裡可以列舉一條證據。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載:「禹步三,勉壹步,呼『皋!敢告曰:某行無咎!先為禹除道。』」此禹步用於遠行消災滅咎。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登涉》載道士:往山林中,當以左手取青龍上草,折半置逢星下,歷明堂入太陰中,禹步而行,三咒曰:「諾皋!太陰將軍,獨開曾孫王甲,勿開外人;使人見甲者,以為束薪;不見甲者,以為非人。」這是道士入山修道時,為避免百邪虎狼毒蟲盜賊的傷害,以禹步劾治鬼魅的法術。皋、諾皋都是呼喚神靈的長嘯聲。《抱朴子內篇》記載的兩種禹步法,一種是先出左足,一種是先出右足,但相同的都是三步,這就是《日書》「禹步三」的沿襲。東晉時禹步法已成為道教法術的大宗,《抱朴子內篇·登涉》說:「凡作天下百術,皆宜知禹步。」《抱朴子內篇·仙藥》中亦提到禹步法,說明東晉道教已風行禹步。道教承襲禹步之法,甚至稱大禹為黃帝玄孫,為得道仙人,並尊大禹為太極真人、紫庭真人。
步罡踏斗被視為為玄機要旨,其中蘊涵著周易八卦的思想要素。《抱朴子內篇·仙藥》記載早期道教的禹步法說:「禹步法:前舉左,右過左,左就右。次舉右,左過右,右就左。次舉右,右過左,左就右。如此三步,當滿二丈一尺,後有九跡。」禹步的三步九跡,是丁字九步,一步七尺,三七二十一尺。這是禹步最基本的步伐。其步先舉左足,三步九跡,此步伐形成周易的離坎卦。此法在道教的科書中,稱之為三步九跡星綱。《抱朴子內篇·登涉》的禹步法,雖然是先出右足,但同樣是三步九跡。禹步經道教行法者的推演,便成九十餘種,舉足不同,咒誦各異。道經中所見的禹步斗罡有:七星禹步、三步九跡法、三五跡禹步法、十二跡禹步法、天地交泰禹步法、交乾禹步法、七星罡、七星斗罡、北斗七元罡、禹步九跡罡、禹步九靈斗罡、九鳳破穢罡、九鳳雷火破穢斗罡、三步丁罡、三五飛步罡、火輪罡、火鈴罡、禹步罡、三台罡、三寶罡、遣將罡、神虎罡、交泰罡、交乾步斗罡、既濟斗罡、未濟斗罡、八卦斗罡、五行相殺罡、五行相生罡、金光範圍罡、召出仙靈官將罡、禹王三步九跡罡、朝天奏謁罡、制魔伏怪罡、二十八宿罡、躡地紀飛天罡法等。道教如此豐富的禹步罡法,以運用於不同的法術。在道教齋醮科儀中,罡步是與行法相配合的,不同的科儀有不同的罡法,各罡步履路線不同。如水火鍊度科儀,高功要步北斗玄樞罡。當代道教常行的鐵罐施食科儀,高功的步罡有三寶罡、九鳳罡、五常罡、八卦罡等。在鍊度科儀中,高功步南斗罡、南北二斗罡。而朝科的演法,高功先後步四正罡,左腳跟點五行斗,步先天八卦罡、後天八卦罡,踏五行斗。
道教的禹步稱為步罡踏斗,是因為禹步與星斗崇拜相融匯,使傳統的禹步注入了新的內容,這是道教對先秦巫師禹步的繼承發展。步罡踏斗的「罡」、「斗」、「綱」皆與星斗有關。罡,又稱天罡,指北斗七星的斗柄,即北斗星第五至第七星;斗,即北斗,因北方有七星聚成斗形,故名北斗。而綱指斗綱,北斗第一魁、第五衡、第七勺三星稱為斗綱。道教認為綱是連星,紀是綴星,相合以組成北斗星座。
北斗七星是:一天樞、二天璇、三天璣、四天權、五天衡、六闓陽、七瑤光。古人認為北斗七星各有所指,《晉書·天文志》說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闓陽)為律,瑤光為星。而在道教的神靈系統中,北斗七星成為崇祀的自然神。宋路時中《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五說北斗七星是上真:第一太星精名玄樞上真,第二元星精名北台上真,第三真星精名九極上真,第四紐星精名璇根上真,第五罡星精名太平上真,第六紀星精名命機上真,第七關星精名玄陽上真。道教稱北斗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天衡宮廉貞星君、闓陽宮武曲星君、瑤光宮破軍星君。北斗七宮合左輔右弼二星,即洞明宮外輔星君,隱光宮內弼星君,共有九宮星君,稱為九皇,或北斗九皇、北斗九宸。道教的禹步玄斗,即指北斗九宸應化分精而為九神。道教具有特色的北斗崇拜,衍生出道士修行的的鬥法。暗喻正一之法的金鎖流珠,論述了與禹步相關聯的鬥法。唐代道經《金鎖流珠引》卷五記載的鬥法有:衣斗、履斗、飛斗、戴斗、順斗、倒斗、反斗、橫斗、低斗、逆斗、昂斗、坐斗、行斗、卧斗、指斗、魒斗、務斗、魁斗、剛斗、柔斗、陰斗、陽斗、邪斗、正斗、收斗、捕斗、誅斗、禁斗、弘斗等法。並以禹步相添,正行正一之法,立能興動風雨,天地順心。道教如此豐富的鬥法,反映出北斗崇拜法術的多樣性。例如所謂卧斗,是在睡卧之際,存想七星在身,使魂魄不走,萬炁歸宮,則外邪不敢幹試。履斗、戴斗又稱為戴履斗,所謂戴履斗,是頭上戴斗,足下踏斗,此法用於驅邪。明代道經《道法會元》卷二百五十記載九種斗名:飛斗、靈升斗、擊魁斗、出斗、入斗、合緯斗、披斗、指罡斗、豁落斗,此九斗皆不離北斗,並要依式步罡。道教認為出入斗中,身強炁盛,延年益算,萬邪皆避。
道教的禹步承襲先秦禹步祛災的功能,並進一步融入了神仙信仰的內容。《金鎖流珠引》卷二說:「禹步,求長生、克災害等用之。」《金鎖流珠引》卷五說:「能知三五禹步之宗門,即入長生不死之道,此法妙秘,不傳非人。」《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二十五《三五步罡法》說:「步罡者,強身活炁之法,安魂制魄之訣也。」道教認為護身延生,莫大於斗真;拘魂煉陽,尤先於罡炁。道教規定授籙後,方可為人章醮,而在傳授的經籙中,就有《禹步星罡》一卷。在道教傳授的法籙中,就包括有禹步籙。道教的修仙煉真,降魔制邪,都以禹步為行法的基礎。這就是所謂一切法一切行持,非斗真不能通真應。道教禹步法的另一特點是與八卦配合。行法時在醮壇鋪設罡單,或以清凈白灰作星圖及八卦之數,按八卦星圖走罡步。在行步罡踏鬥法術時,高功立於地戶巽上,面向神壇,握固閉氣,叩齒存神。然後先舉左足,踩於離卦,右足踩坤卦;左踩震卦,右踩兌卦,左從右並作兌卦,右踩艮卦,左踩坎卦,右踩乾卦;左踩天門,右踩人門,左從右並在人門上立。足踩九宮八卦,即為九跡,如此反覆進退三次,稱為三反,方閉目存神,調氣歸息。步罡踏斗之宗教意蘊,是將醮壇轉換為神界,高功踏禹步,掐指訣,念咒語,手舞足蹈,飛躡罡步,如扶搖直上九萬里之勢,遙想行走於銀河星漢,步入天界,會請神真下降醮壇。
道教的禹步之法,因與握固閉氣、掐訣存想等法術配合,要掌握禹步之真髓並非易事。一般須先習五氣一年,再習三步九跡星綱一年,經兩年修習,方可臨壇步罡行法。步罡踏斗是道教齋醮常用法術,宋馬令《南唐書》卷二十四載道士譚紫霄:「寓廬山棲隱洞,其徒百餘人。有道術,醮星宿,事黑煞神君,禹步魁罡,禁沮鬼魅,禳祈災福,頗知人之壽夭。」在歷代文士的詩文小說中,也不乏禹步的記載。《封神演義》第二十四回《渭水文王聘子牙》載武吉失手誤殺門軍王相,文王定罪抵命,武吉哀求姜子牙救命,「且說子牙三更時分,披法仗劍,踏罡步斗,掐訣結印,隨與武吉厭星。」《三國演義》卷二十一《孔明秋夜祭北斗》寫諸葛亮病重,在軍帳中設香花祭物,行法祈禳北斗。「日則計議伐魏,夜則步罡踏斗。……姜維入帳,正見孔明披髮仗劍,踏罡步斗,壓鎮將星。」道教認為祈禳北斗,可以消災解厄,保命延生。由此可見,禹步的確是道教的重要法術,《洞神八帝元變經·禹步致靈》說:「此為萬術之根源,玄機之要旨。」道教齋醮法事中的步罡踏斗,其步伐蘊涵著宗教象徵意義。禹步之法,先舉左足,一跬一步,一前一後,一陰一陽,初與終同步,置足橫直,步如丁字,以象陰陽之會。這種三步九跡,寓意三元九星、三極九宮,以應太陽大數。禹步三步九跡之「九」,在周易的數中乃是極致的數。禹步是法天地造化之象,日月運行之度。道教認為禹步百日,誦詠斗章,可以與神潛通。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三」、「九」都是具有神秘意義的聖數。禹步的三、九亦具神秘的特徵,但道教的禹步還蘊涵豐富的思想義蘊。道教禹步的三步寓指三元、三極,三元是人身之元精、元氣、元神,又指上元天罡、中元人罡、下元地罡;三極指天、地、人三才至極之道,北斗樞、璇、璣三星即為代表。宋路時中《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十九說:夫步罡者,飛天之精,躡地之靈,運人之真,使三才合德,九炁齊並,鬼神轉旋天地,一步一指,一轉一旋,造化中全神明在左。步罡踏斗就是以方丈罡單,象徵上天北斗,法師禹步於罡單,彷彿凝聚身中之三元,踩於北斗九星之上,置身三極九宮之中,無怪乎步罡踏斗有如此通神之法力了!
禹步斗罡,共有九步,各有其宗教象徵意義。宋路時中《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十九說:一步像太極,二步像兩儀,三步像三才,四步像四時,五步像五行,六步像六律,七步像七星,八步像八卦,九步像九靈。道教還用日月運行來闡釋禹步,顯示禹步之道取法自然。《禹步斗罡天策論》說:其禹步者,法乎造化之象,日月運行之度也。一月一交,一交三旬。三旬者,盈數也。一時三月九旬,是以一步一交,三跡象一時也。並足象天地交也。秋冬之孟,陰神也,故生殺制御用春秋,收藏積聚用冬夏。又雲三步九跡者,法象三光九炁也。十二跡者,法於律呂也。又十五跡者,法三五之數也。因用制宜,存乎法訣。
步罡踏斗的三五之數,分別對應八卦的艮、坎之數。張天師世傳的三五飛步之術,其實就是三五飛步罡法,宋代通行的豁落斗罡法,正是三五禹步之樞要。《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十九說:
禹步之法,世皆失其真也,蓋世人多能言之,不能得之,得而不行,行而不專,
故多不驗,今世所行豁落斗,乃三五禹步之樞要,河圖錯綜之數,豈特輕視為尋常所傳差誤,而不能變化通靈爾,今特正其訛而傳其真。……三五之神,貫通天地。此豁落斗,即河圖豁落罡,又名九靈罡,或九靈祖罡。此法被視為步法之祖,禹步之宗。這種罡步的特點,是以節氣順逆,遊行九宮,縱橫皆十五步,其數與河圖絡繹錯綜,以成三才之道,經天緯地之數。法師行飛神之術,要步河圖豁落罡,只要心通九星,足躡九靈,身全九炁,自能通達。九靈罡的三五禹步,又稱為三五步罡,它基於道教一生二、二生三的哲學思想。三五具有「道」的象徵意義,南宋道士白玉蟾以五行解釋五步,《海瓊白真人語錄》卷二說:
罡步多以五步推五行生剋步之。如貓犬之伏蛇,進五步,退亦五步,進七退亦七,四方按五行生成之數,及至蛇伏,然後害之。禹步惟五能合五行,久久升舉,如八門遁甲、太乙六壬、孤虛之法,大要在罡步也。《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二十五《三五步罡法》解釋三五說:三象徵道之三清,天地人之三才,神界之三元,人身之三部;五象徵道之五老,上天之五星,大地之五嶽,人身之五臟。人修三五秘法,使三田聚寶,五炁朝元,達到神全炁滿,作為天地萬物之靈的人,手指足履皆能合真,步罡之法才能貫通天地。
二、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禹步的法術功能受道教影響的西南少數民族宗教,法師在祭祀儀式中也運用禹步。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宗教的禹步,俗稱為踩九州、踩八卦、走罡、行罡、步罡。西南少數民族儺壇的踩九州,相傳共有九九八十一盤,八十一種踩法,這與道教的九十餘種步罡踏斗方法大致吻合。西南少數民族儺壇法師的禹步,常用的有三台罡、三台朝元罡、四州罡、三五飛步罡、上元天罡、中元人罡、下元地罡、五氣罡、五行相生罡、五行相殺罡、五嶽罡、禹步九靈罡、南斗六司罡、二十八宿罡、禹王三步九跡罡、七星罡、八卦罡、差罡、八州罡、九州罡、九紫罡、九天罡、餞駕九州罡、招魂九州罡、接駕九州罡、游九宮罡、九州八卦罡、推磨罡、八字罡、跪拜罡、繞堂罡、護身罡、陰斗罡、北斗七星罡、北斗七元罡、天門步壇罡、十字罡、丁字罡、五步拜鬼罡等。西南少數民族儺壇禹步的法術原理,同道教經書中所述禹步原理相同。它借用道教八卦乾、坎、艮、震、巽、離、坤、兌與中宮九個方位,以象徵漢代荊、兗、雍、青、冀、徐、豫、揚、梁九州的地名,作為禹步走罡的周旋之地。湘中梅山教師公的《世傳秘本》,就收錄天台禹步罡、正八卦罡、朝天罡、七星罡、十二辰罡、三十四向罡等二十餘種圖式。湘中梅山教「拋牌過度」儀式,是梅山教師徒傳承的傳度法事。此奏職傳度儀式中有「穿九州大壇」科儀,是在野外用360根竹枝,按周易九宮八卦的圖形,設置一個直徑12米,有3個同心圓的法壇。壇場的「九州」具有象徵意義,梅山教《踩九州八卦》咒語說:「我把九州來踏動,踏動九州鬼神驚;不踏九州兵不動,不踏八卦法不靈;踏動九州並八卦,千千兵馬護吾身。」周易的八卦蘊涵萬物相生相剋原理,儀式中禹步走八卦與天地相契合,被認為有助於法術的靈驗。踩九州旨在與天界的神靈溝通,法師踩九州象徵步罡北斗七星之上。無論是道教還是西南少數民族宗教,法師們皆認為北斗星主制天界二千神,並掌管人間命籍。因此踩九州以感通北斗神,自然可以召神遣將,達到法術靈驗之目的。西南少數民族儺祭《踩九州》的法事,法師的唱詞有:「酬還良願祭五嶽,制邪扶正踩九州。不祭五嶽不成願,不踩九州哪成罡。」「不踩九州兵不動,要踩九州兵才行。」「不踩九宮兵不動,不踏八卦將不行」。禹步借用八卦乾、坎、艮、震、巽、離、坤、兌與中宮九個方位,象徵漢代豫、青、徐、揚、荊、梁、雍、冀、兗九州地名,作為禹步的周旋之地,法師一邊走禹步,一邊念唱步罡的口訣:一拜冀州第一坎,二拜九離到南陽,三拜卯上震青州,四拜酉兌過西梁,五拜亥乾雍州地,六拜巳巽徐州城,七拜申坤荊州界,八拜寅艮兗州城,行壇弟子入中宮。
湘西儺壇法師的舞譜口訣說:「腳踏冀州第一坎,離二九離共南陽,震三左腳震青州,兌四右腳兌西涼,乾五乾上雍州地,巽六巽向徐州行,坤七坤八荊州界,艮八艮為兗州城,伏入中宮立,豫州點軍兵。」儺壇法師踩九州的禹步,所走八卦甚至和道教神仙相聯繫。儺壇唱詞認為有道教的八位老君分別坐鎮九州八卦的八門。這八位老君是:靈寶老君管乾門,玉皇老君管坎門。永喜老君管艮門,護佑老君管震門。高求老君管巽門,善惡老君管離門。太陰老君管坤門,太陽老君管兌門。弟郎年少身材小,他今坐管豫州城。」
西南少數民族的踩八卦、踩九州的唱詞,使禹步更加通俗化、形象化。在踩九州的禹步表演中,法師心中有無形的八卦圖,結合咒語的八卦九宮方位,存想祭壇為九重之天,按斗宿魁罡之象,九宮八卦之圖而踏之,便可飛神敷奏,伏邪破鬼。在法師們看來步罡有神韻才能感動鬼神,以禹步踩九州大地才能通達神祇。禹步在儀式中有凈化壇場、驅邪避疫的功能。宋元道經《太上三洞神咒》卷三《八卦罡咒》曰:「吾為天神下坤宮,巡震興雷離火紅。巽戶下令召萬神,禹步交乾登陽明。坎鄉擲雨盪妖凶,騰天倒地斬妖精。兌金鋒鋩八卦神,直向艮宮封鬼門。天昏地黑,日月不明。邪神鬼道,無路逃形。急急如律令!」此法師步八卦罡的咒語,可見八卦在壇場的強大符號功能。
踩九州有道教經法的根據,更遵循周易九宮八卦的義理。明代道經《道法會元》卷二百五十四說步九州罡:「吾從中宮出,雍州號為乾,移歸梁兗上,徐行兗艮方,南想真人位,冀州居坎鄉,荊州坤位上,震位青龍方,徐州居巽戶,豫州中宮藏,吾行大道法,永保壽年長。」踩九州的步法以八卦為定位,以陰陽為罡,以五行為定向,將排列組合的方位變化,由點到線到面連接固定下來,並以陰陽為氣韻。行罡時有規可循,有律可依。其特點可用輕、飄、旋、雕四字概括,融進退屈申、離合變態於其中,使之具有神韻,有神韻才能動鬼神,通神祇。西南少數民族儺壇法師的踩八卦,有先天八卦、後天八卦、陽八卦、陰八卦之分。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的卦位和卦序不變,因此根據五行定東、西、南、北、中的方位。五行中金為西方,木為東方,水為北方,火為南方,土為中央。無論用哪種卦畫都有規可循。梅山教法師的踩八卦法術,是按照先天八卦的天、地、山、澤、水、火、風、雷八個部位走罡,或按照後天八卦中的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分為生門、開門、休門、傷門、杜門、景門、死門、驚門等八門。步罡者從坎門進,艮門出,翻身進中宮。即法師的踩九州要從左腳開始,強調一陰一陽,一虛一實,迴旋時以倒丁字步,開始與結束的步法相同,結尾都要進入中宮。按照九宮八卦的原理不能有差錯,認為若不慎失誤走錯則會傷身。西南少數民族宗教壇場的禹步,法師在走罡時面對神案行法,由教師心得體會東轉南、轉西、轉北、轉中、再依次轉東南、西南、西北、東北等九個方位。其步伐為先退右腳,左腳起步向左轉身360°;然後右腳向右前邁、轉身360°回原位,共轉二十四圈。此種罡步又叫「半邊圓」,要踩完九九方位。法師走罡時,靈官要正對神案磨鞭,左手做「靈官會」手訣,右手執鞭。即按九宮八卦圖的乾、坎、艮、震、巽、離、坤、兌為步位,定位轉歸坎位。民間有「八方轉來歸坎位,將來扶助我君王」之說。貴州思南儺壇法師的罡步,常用的有推磨罡和半月罡。推磨罡先出左腳,繼而一前一後來回反覆,頗象跳神中的十字步。半月罡置腳橫直,由左至右,一跬一步,腳劃半月形,故得其名。西南少數民族法師踩九州的禹步,法師在壇場的千姿百態,若俯若仰,若來若往,進退屈伸,法師步罡身體動作的剛柔、陽實陰虛、陽開陰合、陽動陰靜、陽大陰小,都遵循周易九宮八卦的陰陽規律。法師在壇場行法所走的禹步,有如《抱朴子內篇·雜應》所謂「乘魁履罡,攀登雲路」,象徵已步罡於天庭雲霄之上。在廣西壯族和湘中梅山教中流傳的《世傳秘本》稱「清風足下生,丁罡步步朝」,就是法師步罡神韻的形象表述。湖南邵陽梅山教儺祭中的《破黃河陣》,是來自《封神演義》中老子巧破黃河陣的仙話故事。法師《破黃河陣》表演的踩九州,是儺祭中難度較大的法術,旨在為事主驅疫掃邪,儺壇科書稱之為:「考點九州,斷除妖怪」。禹步有遣神召靈之功能,步罡踏斗有感通神靈的意義。道經中對禹步的法術功能,已有深具周易思想的闡述。明代道經《道法會元》卷七十六說:故步罡訣曰:巫步多,禹步少,惟五步能合五行,久久升舉者也。大率步多以五步推五行之妙法,次則步風雲雷雨電以混之,後以天神龍水社激起,步罡之妙,無逾此者。明代道經《道法會元》卷七十七說:以我平昔修鍊功夫,寓之於書符、念咒、掐訣、步罡,役使萬靈,則萬神聽命,罔敢弗恭,報應如谷答響,出乎自然,惟在潔己。齋心至誠,可以動天地,感鬼神也。以我之陽精,合天地之陽精,精,即天罡也。道教認為天罡星作用甚威,儀式法術中的掐訣念咒,必先應天罡方可有靈。即所謂「符無天罡如白紙,訣無天罡是空拳」。
明代道經《道法會元》卷一百三十一《步斗罡說》:《金鎖流珠》云:步罡,一步一步,存如斗星,大如金光圓球,踢上天則天關轉,踏下地則地軸旋,踢向離則火輪燒空,踢向坎則水車流響,神功浩大,不可輕易。侍宸有云:交乾步斗非容易,雷公冷笑不相當。學者勉之。明代道經《道法會元》卷一百五十一載:《天罡說》:驅雷役電,制伏邪魔,濟生度死,一切諸事,專以天罡為主,天罡乃天之柄。」道教認為天地之靈氣匯聚在天罡,天罡星位置在北斗七星的最前邊,天罡星指向乃是眾星運轉之方向,天罡星指向所在,其生殺之機就應在那方。步罡踏斗的步伐依北斗七星而行步轉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道教崇拜日月星神,尤重北斗七星,認為以步罡踏斗禱神,可遣神召靈,獲七星之神氣,即有驅邪迎真之功能。廣西羅城仫佬族師公唱本《裝身學法科三》,說陳林李氏得茅山道士密授法術,可以走禹步行罡使法,剷除千邪萬煞。唱詞說:
天洋洋地洋洋,三宮夫人出行罡。……奶娘行得七星罡,七星罡斗照四方。千邪在我罡下死,萬煞在我罡下亡。道教步罡踏斗所蘊涵的宗教功能,壇場的踩九州象徵法師飛行九天之上,旨在擺脫五行相生相剋的制約,以表示禁制鬼神萬物。
西南少數民族文書中有關禹步的記載,同樣反映出禹步在西南少數民族宗教法術中的重要。西南少數民族的科儀文書,記錄有壇場運用的禹步圖譜,如廣西壯族師公的《世傳秘本》,就是行法所用的禹步台本。廣西仫佬族梅山教師公科儀經書繪有步罡圖,在仫佬族師公的授籙傳度儀式中,傳度師按步罡圖教授徒弟步罡。西南少數民族科儀文書的罡圖、罡步,通過八卦九州的圖像文字,來生動地表現法師步罡的規則。日本學者白鳥芳郎收集的瑤族文書《超度書》,其中有煉堂罡、藏身罡、翻鬼罡、斷鬼罡、海翻罡的罡圖共九種。廣東排瑤文書《修齋度亡書》之二十六《亡師過州》說:腳踏冀州第一坎,九離對南陽,左三震青州,右弼對西梁,乾屬雍州界,巽入徐州鄉,坤入荊州土,艮入兗州城。亡師飛到入中宮,亡師飛入中宮內。荊州七梁州四雍州五南陽二中宮九冀州一徐州六青州三兗州八道教步罡踏斗是在醮壇上占方丈之地,鋪設罡單,罡單以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二十八宿和九宮八卦組成,象徵九重之天,高功腳穿雲鞋,在罡單上隨著道曲,沉思九天,按星辰斗宿之方位,九宮八卦之圖,以步踏之,即可神馳九霄,啟奏上天。而西南少數民族宗教儀式則是在壇場安放席子,同樣布置出九宮八卦的方位,各個部位對應著卦位。鄂西儺祭《還壇神》招兵中法師唱道:一床席子軟溜溜,放在地上無人收。別人拿去無用處,安個九宮八卦在裡頭。法師按九宮八卦卦位順序,在席子布置的壇場步罡踏斗。貴州思南土家族法師的跳神,其步罡踏斗的口訣為:
先行九州第一坎,第二離州過南陽。左三王母震青州,右腳排兵兌西梁。乾走雍州土,巽入徐州鄉。坤發荊州界,艮把兗州當。八卦回來歸坎位,還從艮上進中宮。貴州思南儺祭的踩九州唱詞:先行九州第一坎,第一離州過南陽。左足王母震青州,右足排兵兌西艮。乾走雍州界,巽入徐州鄉。坤房繞州去,艮把兗州擋。八方還來歸坎位,巽離坤兌在中央。頭頂東方一個乾,離上金銀加十分。行壇打動花斑鼓,冀州人馬上金階。七十七夜走不到,八十八夜到茅山。
走在茅山身作揖,統兵統馬赴壇階。
廣東排瑤文書《香花》之三《下路差班》說:千鬼來吾罡下死,百鬼來吾罡下亡。罡頭罡尾邪神收,邪神邪鬼好宗由。腳踏冀州第一坎,九離對南陽,左三震青州。右弼對西梁,乾屬雍州主,巽入徐州鄉。坤入荊州界,艮入兗州城。歸空兵馬飛到入中宮,歸空兵馬飛到入中宮內。含水洋洋鎮八方,手把淮南祖師訣。如今腳踏火車輪,收上九州強梁當不服。叉下九州牢獄中,四山八面下羅圍。廣東排瑤文書《羅罡結界》之一《羅罡》,對步罡踏斗的降魔制邪伏鬼的功能,有明確的闡述:龍虎山前出正法,油草山中出籙神。訣在祖師掌上出,罡在本師腳下生。陽年罡堂天門起,陰年罡堂地戶生。大月罡堂艮上起,小月罡堂破兌生。大羅罡堂踏得一百二十步,小羅罡堂踏得一百二十雙。大羅罡堂踏得百鬼死,小羅罡堂踏得百鬼亡。不信吾師行一步,捉來同隊去行罡。廣東排瑤文書《羅罡結界》之二《結界》載:祖師行罡向前去,本師行罡在後來。五行一步丁罡,二步占罡,三步魁罡,領兵三步上東方。拜請東方造樓郎師主,造樓將軍童子郎。造起東方木樓高萬丈,底下門樓三百間。樓上盡蓋琉璃童子瓦,樓下砌起柳花街。生鐵銅釘釘木柱,手把紅旗火焰天。排起三十六人團團轉,七十二人樓下繞花街。我們不難看出,西南少數民族宗教有關禹步的口訣經文,在傳播中經歷了地方化、民族化的過程,但其走九宮八卦的思想意蘊,仍然與道教步罡踏斗相同。
踩九州有嚴格的規定,法師在踩七星罡步時,踩錯一宮都於事主不利。法師若踩錯步法,不但被內行恥笑,且達不到儀式通神的效果。法師步罡時要做到「八分明」,即法師在步罡踏斗時,心中要牢記先天八卦方位,明確自己所處的位置,上下、左右、前後、內外要分明不亂。法師步罡的八分明,是壇場的四大要領之一。儺壇中流傳的口訣說:「不挨不擦不踩人,不倒不躥不竄營,不抓不扯不失手,記得清來跳得明。」這是步罡踏斗的基本要求。結語周易八卦是中國傳統智慧的產物,周易八卦作為深具宗教象徵意義的符號,表達出中華先民對自然界陰陽運動規律的認識。道教步罡踏斗的九宮八卦圖形,從根本上說是表現道教思想的。法師步罡踏斗的九宮八卦,既有周易思想的哲學內涵,其禹步的迂迴曲折,又具有儺舞、師公舞的神秘性、觀賞性。西南少數民族宗教法師跳神的禹步,甚至影響到民間生活習俗,如湖南侗族踩蘆笙,就運用「踩八卦」的舞蹈步法,可謂是宗教習俗影響世俗生活的典型例證。步罡踏斗的宗教功能,是人和神之間的溝通,其中蘊涵著多重象徵意義。本文的簡略討論,已大致可見道教步罡踏斗與西南少數民族的禹步,確乎是周易思想在宗教祭祀壇場的運用,是周易思想影響中國社會的生動例證之一。作者簡介:
張澤洪,四川三台人,1955年9月生。先後獲武漢大學歷史學碩士、四川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國家「985工程」四川大學宗教與社會創新研究基地學術帶頭人、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2002年度遴選為四川省學術帶頭人。中國民族學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道教、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宗教。學術著作有《文化傳播與儀式象徵——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宗教與道教祭祀儀式比較研究》等17種著作的撰稿,專著及撰稿著述共計278萬字。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208篇,其中CSSCI核心刊物90篇。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宗教》、《民族研究》轉載14篇,《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轉摘2篇。在國際刊物《東亞人文學》發表3篇論文,在台灣國際漢學著名刊物《漢學研究》發表1篇論文。在宗教學、民族學、歷史學權威刊物《世界宗教研究》、《民族研究》、《中國史研究》發表10篇論文。先後獲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九次、十一次、十三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叄等獎。譯著《坐禪如斯》。2001年以來參加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70次,並赴香港、台灣、日本、德國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先後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在宗教學、民族學研究領域是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學者。 相關閱讀推薦閱讀:
※福祿壽喜財圖片_有什麼意義?
※分享 · 辦公tips 丨2016PPT背景流行趨勢——晶格化
※冷戰時期的美蘇登月大戰 圖片(40張)
※【圖片欣賞】吉祥富貴九魚圖(N多種值得收藏)
※屏住呼吸!瞧瞧這些絕美的圖片!【組圖】
TAG: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