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養時代」,怎麼引導孩子(微議錄)

「捧養時代」,怎麼引導孩子(微議錄)

《 人民日報 》( 2015年02月04日 05 版)

  最近,有網友曬了一張「二胎保證書」,內容是父母向8歲半的女兒保證永遠最愛她,才被應允再生一個。許多時候,父母面對孩子近乎任性的要求,拿不出辦法只能違心妥協,這不得不說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現如今,許多家長對孩子是「捧著養」,全家圍著一個孩子轉的情形並不少見。在這種大環境下,家長該如何做好必不可少的觀念引導?本期「微議錄」摘編了幾位網友的親身經歷和認真思考,與大家分享。

  參與互動,請關注「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眾號,或掃描二維碼。

  來稿請寄:rmrbpl@163.com或傳真至(010)65368684

  ——編者

 

  生活歷練是最佳養分

  孩子的成長,其實是對生活的體驗過程。該孩子做的事,家長不能越俎代庖。否則,孩子就不可能體悟到其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小時候「缺課」,長大後也得在「跌打摸爬」中補回來。

  陪孩子一起成長,是現代家庭教育的共識。言傳身教,就是最好的引導。我喜歡讀書、寫作,每當在報刊發表小作,我都讓女兒看。女兒一看到我的名字,總會高興地叫出聲,也有興趣認識其他的文字。我有晚上看書的習慣,她也常常睡覺前看童話故事書。幼兒園老師誇女兒懂事、學習好,問我是否在家給她補課,我笑著說:「她是我的小粉絲」。

  「捧著養」的時代,孩子容易變得任性、難以自立。為了讓她形成準確的自我認知,我鼓勵她自己整理書包,教她如何打掃衛生,晚飯後一起散步,夏天帶她爬山。充實的生活「歷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最佳養分。

  ——@雒會龍

  隔代教育要形成共識

  在小外甥的教育問題上,隔代溺愛著實困擾了姐姐好一陣子。由於工作繁忙,平常老人看護孩子的時間居多。「不惹孩子哭」的管教理念,直接導致了溺愛,要買啥就買啥,想玩啥就玩啥。

  有時候,對孩子「不懂事」的縱容容易過界。比如孩子摔跤了,奶奶則歸咎於地板太滑,還拉著小外甥踩地板泄憤。三番兩次下來,外甥就很少看見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姐姐耐心細緻的勸導,卻比不上奶奶的幾塊奶糖。一旦言辭稍顯嚴厲,小外甥便哭著鼻子去找奶奶,結果反而是姐姐被「說教」一番。長此以往,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家庭教育達不成共識,真正的引導根本無法形成。姐姐經過大半年的誠懇溝通,做通了丈夫和老人的思想工作。此後,在家庭教育上,姐姐、姐夫唱了主角,觀念引導更加合理,小外甥的一些錯誤想法和行為,很快在無形中得到了矯正。

  ——@Tobeslowly

  不要無原則地「比」著養

  親戚有個聰明、可愛的男孩,為了不落人後,什麼都要給孩子最好的,不敢有半點疏忽。我有時勸他們,不要太在意簡單的物質比較,他們卻認為,就這麼一個孩子,只要家庭條件許可,肯定不能讓孩子過得比別的小孩差。

  看見有人吃進口奶粉,他們四處找關係託人從香港、日本帶;有人報鋼琴班,趕緊去報了鋼琴班、舞蹈班、美術班……孩子不管有什麼要求,都盡一切可能滿足。現在小孩已經7歲了,雖然多才多藝,但虛榮心特彆強,自我管理能力差,動不動就摔東西、耍賴、打人。這和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

  並非在孩子身上花的錢越多,孩子的成長就越出色。家長還是應當多教導孩子,如何更好地為人處世。在日常生活中,不妨讓孩子多參與買菜、做飯、洗衣等家務活動,多教教他們怎麼與鄰居小孩、同學相處,這比什麼都給「最好的」更重要。

  ——@付冬民

推薦閱讀:

怎樣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1)心蓮824:多病的孩子累得她想以死解脫...
孩子,父母才是你最該信任的那個人
孩子對性有困惑,這樣按部就班回復,准不會出錯
莫與別人「比孩子」

TAG:孩子 | 時代 | 怎麼 | 引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