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蘇東坡的養生觀

作者: 黃建文

  家鄉的北宋大文豪蘇軾,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多能作家,幾乎所有的文學藝術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一生坎坷,命運多舛,44歲因文字獄而入獄,59歲時又被奸臣陷害謫貶海南。他雖然只活了66歲,但在養生方面有其獨到的見解和修為。  觀念決定生活,思想決定人生,態度決定命運!對於生死壽命,蘇東坡有其自己的觀點,在《前赤壁賦》中講到:「駕一葉之扁舟,舉瓠樽以相屬,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由此,他想到了天地是多麼宏大永久,而自己的生命就象蜉蝣一樣,象小蟲一樣短暫,象大海里的一小舟那樣渺小,人的壽命與天地相比,那不過是滄海之一瞬,在這裡,雖然他所表達的是人生的悲哀,卻也是大實話。故而,人更應該厚待生命,珍惜生命,守望生命,感激生命,順應自然,享福人生!  他還說:「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他說人類生命代謝就象河水那樣,整天在這自然世界流淌,流了千萬年,水仍然存在,月雖有盈虧,卻並不會消失,水雖流而永在,月雖盈虧而永在,也就是說大自然是無窮無盡的。他還說:「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一瞬」。一切都在變化,天地也不過是瞬間的事,更何況是人呢?世界是永存的,任何東西都不會絕對消失,一個生命的生死,也只是一種能量的轉化而已。所以在他44歲時因《檜詩》被奸臣陷害入獄,一日數驚,生死未卜,他卻置之不理,並通過獄卒傳詩於弟蘇轍,其中有「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又結來年不了因」的詩句。由此可見,東坡對生死非常淡定,擁有一顆平常心。  蘇東坡在謫居黃州(今湖北黃岡)時,生活更加貧困,他仍然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善待自己,他開荒種地50畝,還養牛種菜,既鍛煉了身體又改善了生活,他奉信節儉,每月初一,取錢4500文,平均分為30串,掛在屋樑上,每天只取一串用,如有剩餘則存入竹筒以待賓客。他平時一菜一飯,有來客時則三菜一飯,生活過得儉樸而規律。  蘇東坡一生有自己的愛好,就是讀書作文。在59歲時被貶儋州(今海南省儋縣),生活硬是艱難困苦。他買地築室,建屋五間,無書可讀,從當地藏書家借來陶淵明柳宗元兩部詩集愛不釋手。他的好友佛印禪師去信稱讚:「子瞻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他自己也說:「某平生無快意事,惟作文章,意志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盡意,自謂世間樂事無逾此矣。」  蘇東坡略懂醫理,在他26歲時任大理寺評判(審判員),節度判官平反冤獄,消理積案被百姓稱為「蘇賢良」,有一天一位高僧慕名而來,要傳授他煉丹術,長生不老,他卻婉言謝絕。但對民間的驗方和醫所很重視,在杭州任太守時,拿出50兩俸銀,在城中開設病房,名為「安樂房」,聘請當地名醫為百姓看病,三年內治好上千人,他還曾拜訪王安石學到治療偏頭痛的驗方,治癒過許多人。  蘇東坡堅持生活有「三養」----安分以養福,寬胃以養氣,省費以養財。他認為沒有非分之想就是幸福,寬胸敞胃就養中氣,節約勤儉則能積財厚德。他喝酒從不醉,不過量吃飽,也就是現在提倡的「七八分飽人不老」「不飽真為卻病方」,現在的生活富裕了,慾望也多了,常難有滿足感,不滿足則心難安。所以「無求便是安心法」。東坡的好友吳子野曾告訴他二個字養生:安、和二字。安,就是指安平樂道,隨遇而安,心安理得;和,指心平氣和,家庭和樂,蘇東坡說「人之至樂,莫若身無病,而心無憂」。  蘇東坡還重視日常生活的養生保健,他的「寢寐三昧」更符合現在的人們養生,他說:「吾初睡時,且於床上安置四體,無一不穩處。有一未穩,須再安排令穩,既穩或有些小倦痛處,略加按摩便閉目調息。呼吸均勻後,四肢雖癢,也不可以稍動,務在定心勝之。如此少頃,則四肢百骸,無不通和。睡思既至,雖寐不昏」。他詩曰 :「主人勸我洗足眠,倒床不復聞鐘鼓」。他還堅持早晨起床,櫛發數百(梳理頭髮百次),再按摩面部,使其發熱,再穿好衣服,頓覺精神煥發,辦事順利。人生有三「得」 就行了: 吃得,跑得,睡得!  蘇東坡還喜歡逸游,他說:「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他經常遊歷山川,投身於大自然,探幽覽勝,在《吳子野將出家贈以扇山枕屏》中說:「忘懷紫翠間,相與到白首」。他說與大自然為友,令人心曠神怡,猶有一知己,與天知己樂無窮嘛!  蘇東坡也喜歡靜坐,他十分推崇靜坐養生法,他在儋縣建一「息軒」,並題曰:「無事此靜坐,一日是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靜坐則心身舒暢,心神守一。  一天, 蘇東坡的朋友張鄂向他徵求養生方面的建議,蘇東坡答曰:「養生長壽古方,葯有四味」----一曰:無事以當貴,這是告訴人們在心情上要瀟洒大度,隨遇而安,不要過分在意榮辱得失,盡量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都利於心理健康。二曰:早寢以當富,財物充裕固然是人們健康長壽的物質基礎,但養成良好的起居習慣同等重要,猶其是早睡早起,比獲得任何財富都還寶貴。三曰:安步以當車,這是告訴人們不要過於講求安逸,邁開腿,能走就不要坐車,生命在於適量運動。四曰晚食一當肉,蘇東坡認為「人應已飢方食未飽」。飢餓了以後再進食即便是粗茶淡飯,其香可口勝過山珍海味;吃飯不要吃得過飽,吃飽了還勉強進食,既使是美味佳肴放在眼前也難以下咽。這「四味養生葯」實際上是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心理健康,睡得香,有如一轍之理。  一代文豪,智慧過人,對於疾病幾乎伴隨其身,他在養生學方面多有建樹,著有《養生訣》、《胎息法》、《續養生論》、《節飲食說》、《養老篇》等文章,善養生的他,也只享中壽,蓋因惡劣的生活環境和政治環境影響了他,如果他不善養生,恐怕也得英年早逝了。  以上所述蘇東坡一生體驗的養生觀,用八句話概括:醫藥有辯,飲食有節,行止有度,起居有常,勞作有序,生活有悠,心神有守,寵辱無驚。這是非常值得現代人養生借鑒,這也是蘇東坡留給眉山人民乃至全國人民的寶貴的養生文化遺產,對於倡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全民預防保健的今天,有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來自: 四川文化網


推薦閱讀:

蘇東坡趣聞(一)
蘇東坡為何憎恨曹操? - Qzone日誌
靠睡覺救了自己一命的蘇東坡
傳喜法師 | 蘇東坡與佛印法師的佛緣
愛妻狂魔蘇東坡對老婆這麼好,二妻一妾卻都先她而去

TAG:養生 | 蘇東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