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茶類沖泡要求與技巧(黃茶)
黃茶製作工藝近似綠茶,屬輕發酵茶類,其製作過程為:鮮葉---殺青---揉捻---悶黃--乾燥。黃茶,名之由來:人們從炒青綠茶中發現,由於殺青、揉捻後乾燥不足或不及時,葉色即變黃,於是產生了新的茶類--黃茶。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葉黃湯」。這種黃色是制茶過程中進行悶堆渥黃的結果。黃茶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黃茶芽葉細嫩,顯毫,香味鮮醇。由於品種的不同,在茶片選擇、加工工藝上有相當大的區別。比如,湖南省岳陽洞庭湖君山的「君山銀針」茶,採用的全是肥壯的芽頭,制茶工藝精細,分殺青、攤放、初烘、復攤、初包、復烘、再攤放、復包、乾燥、分級等十道工序。加工後的「君山銀針」茶外表滿披銀毫,色澤金黃光亮。黃茶生產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四川的蒙頂黃芽即為貢茶。如蒙頂黃芽、君山銀針、溈山毛尖、平陽黃湯等均屬黃小茶;而安徽霍山、湖北英山所產的一些黃茶則為黃大茶。
1.君山銀針。據說初唐時,有一位雲遊道士名叫白鶴真人,他從海外仙山歸來在君山上建寺、挖井,並把帶回的8株茶苗種在這裡。真人用白鶴井的水沖泡所種的仙茶,水一衝入杯中,立即升起一團白霧,慢慢化為一隻白鶴衝天而去,因此茶得名「白鶴茶」。因茶葉產於君山,泡入杯中,茶芽三起三落,而後根根挺立豎於杯底,宛若銀針,故後又得名「君山銀針」。古時君山銀針僅年產一斤多,現在年產量也只有300多公斤。每年清明前三四天開採鮮葉,以春茶首摘的單一茶尖製作,制1公斤君山銀針約需5萬個茶芽。
君山銀針產於湖南省岳陽市洞庭湖君山島,以註冊商標「君山」命名,為黃茶類針形茶。君山銀針其外形芽頭茁壯,堅實挺直,白毫如羽,芽身金黃光亮,素有「金鑲玉」之美稱;內質毫香鮮嫩,湯色杏黃明凈,滋味甘醇甜爽,葉底肥厚勻亮。從古至今,以其色、香、味、奇並稱四絕。
2.蒙頂黃芽。產於四川省名山縣蒙頂山山區,蒙頂茶栽培始於西漢,距今已有二千年的歷史了,古時為貢品供歷代皇帝享用,新中國成立後曾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蒙頂茶的特點:茶形扁直,芽毫畢露,色澤微黃,甜香溶郁,湯色黃亮,葉底嫩黃勻亮。
3.霍山黃芽。產於安徽省霍山縣大化坪金雞山的金剛台,鳥來尖,漫水河與金竹坪等地,而以金剛台所產品質最佳。霍山黃芽茶芽葉挺直勻齊,色澤黃綠,細嫩多毫,形似雀舌,湯色明亮黃綠,帶黃圈葉底嫩黃,滋味濃厚鮮醇,甜和清爽,有熟板栗香,飲後有清香滿口之感。
以上三種茶葉均可採用玻璃杯泡法。沖泡技巧:水溫75-80度,「中投法,高沖吊水」
1.泡茶用具:主茶具無花紋玻璃直升杯;石英水壺、茶盤、茶道組、茶荷、茶巾等;
2.沖泡程式:
(1)備具:將所需茶具準備好,直升玻璃杯按一字或三角型擺放在茶盤上,再將其它茶具合理的放置好,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必需至清至潔。。
(2)溫杯潔具:即將水壺中的開水注入至玻璃杯中三分滿,進行燙杯,用逆時針的手法旋轉一圈清洗。還可以用滾杯的手法清潔杯子。這道程序是當著各位嘉賓的面,把本來就是乾淨的玻璃杯再燙洗一遍,以示對嘉賓的尊敬。
(3)注水:先將開水注入玻璃杯中三分滿。
(4)賞茶:將茶荷中的茶葉,獻給嘉賓欣賞茶葉的外形、色澤和聞其干香。
(5)置茶:也稱投茶,將茶荷中的茶葉用茶匙撥入玻璃杯中,投茶量為每杯2克的量計算總量。
(6)沖泡:這時高提水壺,讓水直瀉而下,接著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覆三次(雅稱鳳凰三點頭,沖入杯內的水至總容量的七成左右,意為「七分茶,三分情」),使杯內的茶葉上下翻動,杯中上下茶湯濃度均勻。鳳凰三點頭不僅是泡茶本身的需要,也是為了顯示沖泡者的姿態優美,更是中國傳統禮儀的體現。三點頭像是對客人鞠躬行禮,是對客人表示敬意。
(7)奉茶:雙手將泡好的茶依次敬給客人,並行伸手禮(示意「請用茶」)。
(8)品嘗:待茶葉舒展後,請客人慢慢啜,細細品(先聞香,再觀色,後啜飲)。
(9)收具:奉茶完畢,應將所用茶具收放原位。
(10)謝禮:行鞠躬禮。
通過實踐方能領會其中含義,持之以恆,便會提升沖泡水平。文字講解畢竟不如現場實踐教學,所以有機會要參加一些技能培訓班的學習。
推薦閱讀:
※黃茶詳解
※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這下終於懂了
※黃茶的加工製造
※金茶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黑茶|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種茶么?
※黃茶即將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