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係與中國的應對

中日關係與中國的應對

作者:楊伯江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

大家好,我們今天就當前中日關係以及中國的應對來講一講目前的形勢,我們知道中日關係是中國外交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從我們中國外交的幾大支柱來看,至少中日關係佔了兩個面,一方面它是我們周邊外交的重要環節,同時日本作為世界經濟大國,中日關係也是大國外交中非常重要一環,但是中日關係目前處在相對比較困難的狀態之下。今年上半年,在中國和日本兩國各自完成了國內的政治議程之後,包括我們正在進行的「兩會」,還有日本即將進行的參議院選舉之後,兩國關係是不是會出現一些積極的信號,出現一些良性的互動和關係的轉緩,我想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

下面,我大概分四個方面就當前的中日關係和中國應該如何應對來做簡單的講解。

第一個方面,當前中日關係的基本狀況

應該說中日關係在2012年迎來兩國邦交正常化40周年,過去的40年當中,中日關係取得了非常大的發展,特別在經濟、貿易、金融各方面的合作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在國際關係史上也是比較突出的關係之一,特別是從經貿和投資金融等方面來說,我們知道中國在近幾年已經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日本是中國第四大貿易夥伴,名次排在歐盟、美國、東盟之後,雖然在名次上日本有所下滑,在中國外貿總盤子當中,日本佔比排名有所後退,但是不能說明中日貿易本身沒有發展,是發展了,只是它的發展速度不如整體對外貿易盤子發展得快,這也從側面說明整體貿易盤子發展非常快,而且我們外貿多元化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展。從投資方面來說,日本迄今為止是中國最大的國際直接投資來源國,這些足以說明中日關係對於彼此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除了經濟之外,還包括在地緣、歷史、文化等等方面中日之間都是非常密切的關係。

在2012年中,關於上述領域不是沒有亮點的,我舉兩個例子,一是在人民幣和日元直接兌換這方面,我們知道迄今為止中國和日本之間的貿易雖然是兩家做貿易,結算的時候往往用美元做結算,但是從去年開始雙方開始嘗試將一部分通過人民幣或者日元來做結算,這樣大大節約了交易的成本,對於雙方貿易是非常好的促進,當然從更長遠的方面來說還有利於兩國貨幣的國際地位提高,也有利於推動亞太地區,特別是東亞地區的貿易和金融合作。二是從去年6月份開始,日本開始購買中國的國債,就是我們的債權,當然這個比例還非常少。我們第一批讓日方購買的債券只有103億美元,這是一個非常小的數字,特別在日本龐大的外匯比重占的比例比較小,但是由此開創了一個格局,中日兩國互持國債,互相擁有對方的國債,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越來越把自己的前途命運和對方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這也說明日方對於中國經濟的長期前景是充分看好的。

概括一下,中日之間在經濟、貿易、投資、金融等等各方面基本的面是不錯的,但是在其他方面,比如說像政治、安全、軍事、防務等等這些方面確實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在2012年比較突出的是在雙方之間的領土問題上,我們叫釣魚島,日方叫尖閣諸島所發生的糾紛。

第二個方面,中日之間的釣魚島問題

我們講中日之間的釣魚島問題,它的根源在於1895年,在甲午戰爭之後,當時的清朝戰敗之後,《馬關條約》簽訂之前的3個月,1月份的時候,日本把它私下竊取,並且長期非法佔據,這是問題的起源。從2012年最新發展來說,首先是4月17號當時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提出來購買釣魚島,為中日關係投下重磅炸彈。石原作為日本政壇的一位右翼民族主義人物,他的用心非常清楚,要藉此事在所謂危機意識方面來喚醒日本民眾,同時更有現實的國內政治目的,也就是說要給當時在台上的日本民主黨野田政府施加壓力,為自己吸引選民眼球,為自己積累政治資本,因為政院選舉在即,石原已經算好要辭去東京都知事職位,轉而參加眾議院選舉,要問鼎中央政權,他這樣的購島之舉,既是出於他的極端民族主義的立場,他的政治理念,同時又有現實的國際政治目的。這樣的鬧劇一上演,在日本國內同樣引起了沸沸揚揚的各種反映,從保守、右翼、民族主義陣營方面來說,得到了不少人的喝彩,比如說當時的大阪市市長橋下徹、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等政界右傾強硬派人物的讚賞,河村隆之是在去年2月份對我們的代表團當面聲稱南京大屠殺可能不存在的,並且此後拒絕道歉,他得到了這些人的讚賞。當時自民黨還在台下,我們知道自民黨相對於民主黨是更為保守右傾的政黨,在5月31號通過的所謂競選公約第2次議案中明確提出來要把釣魚島進行所謂國有化。在民主黨內,當時執政黨民主黨內也出現了贊同的聲音,認為釣魚島應該實行國有化。

對於野田內閣來說,也同樣面對如何應對這個問題,如何使其為國內政治利益服務的問題,最後在7月份表示有購島意向,9月份和所謂的島主簽訂了所謂的買賣協議,然後開始了所謂的國有化法律程序。當時日本政府購島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要借美國重返亞太,進行亞太戰略再平衡的大背景做後盾、做支撐,加緊和中國之間進行島嶼的爭奪。奧巴馬上台之後,美國要重返亞太,進行亞太戰略再平衡,這給了日本一個機會,讓日本錯覺,以為自己有了靠山和後盾,加緊跟中國進行爭奪。另一方面,我們知道日本在過去20年發展得並不好,特別是1992年,它的樓市和股市雙雙暴跌,由此進入了所謂「失去的二十年」,就是長期簫條、低迷的經濟發展狀態之中,它的根子在於日本自身的經濟和社會都出現了結構性的問題,它不是短期內能夠克服的問題,今後也會持續低迷下去。在這種情況下,鄰國中國勃勃生機,發展得非常迅速,我們的和平發展,和平崛起是舉世矚目的。這樣的強烈反差之下,日本有非常強烈的戰略焦灼,認為時不我與,時間不在日本這邊,越拖下去,對於日方越不利,於是加緊了與中國爭奪的步伐。

另外一個背景,野田內閣這樣事關外交的舉動,實際上是被內政綁架的,民主黨2009年9月份上台,到野田已經是第三任內閣,也是一年換一個首相,到他這裡由於前面留下來一些不好的負的遺產,包括在處理3.11大地震的過程中,當時的民主黨政權是嚴重失分的,這樣的背景之下,野田面臨的壓力是很大的,跟自民黨相比,民主黨確實是一個新手,他在組黨建黨13年之後就登上執政寶座,確實表現出明顯經驗不足,1996年建黨,2009年主掌政權,面臨這樣複雜的爛攤子,確實有很多失誤發生,特別是野田當政期間有幾個方面的事情讓他的內閣支持率下滑,一方面,如他的前任一樣始終沒有拿出統一的、完整的、持之以恆的經濟發展戰略。另一方面,他上台之初為了重新加強美日同盟,積極宣布加強TPP協定,要加入這個談判,這給日本國內的一些選民,還有政治界都造成了衝擊,招致了反對。後來,在3.11之後,日本的核能政策成為了一個新的問題,是去核,還是繼續搞核能,因為核能在日本的能源消費當中占的比重將近三分之一,在全國耗電量當中,在3.11之前佔29%,3.11之後全部停了,今後用還是不用,是爭論很大的問題,野田政府並沒有拿出一個統一的政策,這種情況下又開啟了關西電力大飯核電站,引起當地民眾的反對。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野田內閣黨政基礎非常脆弱,黨內派系林立,同時鬧內訌。我們都熟悉的一個人,小澤一郎率領他的手下脫離了民主黨,另外成立了一個新黨。去年6月份的時候,野田內閣推動國會,與當時的在野黨自民黨達成協議,國會通過了關於稅改和社保一體化的改革方案,核心就是提高消費稅,這個提高消費稅也讓野田內閣支持率下滑。從長期發展角度來說,日本提高消費稅是實在必然,是合理的。因為在國際平均水平來看,以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來看,日本的稅率一直是偏低的,特別是消費稅類只有5%。但是從中短期來看,特別是對近期的日本政治來說,消費稅的增稅問題,歷來是一劑「票房毒藥」,誰提誰下台,誰提誰的支持率就下滑。野田內閣在通過國會決議決定提高消費率之後,它的支持率確實同樣下滑了。

這樣的野田內閣,又面臨著即將舉行的眾院選舉,也面臨著止住頹勢,拉住選民,這樣的背景下,野田內閣不顧中國政府方面反對和交涉,還是堅持購島,購島對於野田內閣來說並沒有帶給它明顯的政治上的加分,反而由於中日關係的持續緊張,使野田內閣面臨內外交困的窘境,最後在12月16號眾議院選舉當中慘敗。我們知道在此之前,民主黨在眾議院有200多席,選後只剩57席,相反自民黨獲得多數議席,捲土重來。在2006年到2007年當過一年首相的安倍晉三重新擔任日本首相,梅開二度,在此之後奉行了與民主黨政權不同的內外政策。

第三個方面,自民黨安倍政權上台之後,日本對外政策,特別是對華政策的走向

首先,安倍上台之後,他的基本考慮或者說執政戰略,政權運營基本步驟是什麼。我們知道民主黨是慘敗,自民黨是大勝,但是大勝是有水分的,選民不是因為支持欣賞相信自民黨而選擇它,而是因為沒有選擇的餘地,兩個爛蘋果哪個更好一些,民主黨過去太差了,過去三年時間確實證明了它的執政能力太缺乏,無奈之下投了自民黨的票。從這次選舉投票率看出來,這次投票率有選舉權的人去投票的佔比是創了歷史新低的,從中可以看出選民無奈的心理,所以安倍非常清楚這一點,他上台之後給本屆內閣取了一個名字叫做危機突破內閣,也就是說他認為日本處在危機之中,自民黨也處在危機之中,要加把勁,要頭腦冷靜,要認清形勢,不能夠驕傲,要扎紮實實幹實事。安倍上來之後的第一步非常清楚,他要為長期執政打下基礎。我們知道日本是採取民主選舉制度的一個東方國家,在制度上是西方化的,在下一步馬上就會進行一場選舉,就是在2013年7月,現在暫定於7月21號將進行參議院選舉,我們剛才說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當中獲得了多數,但是日本的國會分眾參兩院,在參議院自民黨並不佔據多數,這個現象在日本國內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做「扭曲國會」,執政黨只控制兩個院當中的一個,特別是只控制了眾議院,參議院分庭抗禮,儘管權力上參議院不如眾議院那麼大,但是處處跟你作對,對於執政黨內閣的牽製作用不可小覷,所以要想穩定執政,長期執政,要擺脫一年一相的政治魔咒,安倍現在馬上要實現的目標就是帶領自民黨贏得7月份參議院選舉,只有兩院保持多數,穩定議席,他才可能推行自己想推行一套政策。要達到參議院勝選的目標,抓什麼問題就變得非常重要,所以安倍上台之後,他在國會進行的施政演說當中講得非常清楚,我們也看得非常清楚,要抓民生,抓經濟,特別是災後重建等等一些問題,而對於他過去強調的一些帶有很明顯的保守右傾色彩政治議題一帶而過,比如說像行使集體自衛權,像修改憲法等等,他是淡化處理的,為什麼?因為他知道日本國民最關心的還是經濟民生、社會保障,跟自己的生活,跟自己明天的日子密切相關的一些話題。所以今年上半年安倍的主要任務或者執政的重點就放在經濟、民生方面,這樣就決定了安倍內閣執政階段性的安排,在2013年前半段他很抓經濟民生,以確保參議院選舉取得成功。

在參議院選舉勝利之後,他下面要怎麼做?我想他的基本設想是要干到2016年,什麼意思?我們知道日本的眾參兩院,眾議院任期4年,到期就全部推倒重來,400多個議員全部改選,參議院三年一選,每次選半數,參議院的席位都是嚴格按照時間規定的,因為按照相關的法規參議院是不能被解散的,首相掌握著解散權,只能用來解散眾院,所以導致眾院四年任期,在日本在戰後的首相很少有幹完了才解散的,大概兩次左右,其他都是在到期之前就被首相提前解散了,因為首相判斷這個時期進行改選,對於本黨,本內閣是有利的,因為最近政績不錯,所以就提前改選。根據現在的時間表來看,下一次眾議院選舉,其任期是在2016年12月份之前,下次參議院選舉肯定在那之前,下一次參議院選舉三年一改,應該在2016年7月份,安倍就想干到那個時候,就是2016年。

今年的參議院選舉,他勝選之後,恐怕就要著手推行他涉及政治安全一系列的政策主張,像修改憲法,行使集體自衛權,進一步放棄爭奪防衛的原則等等這些方面。從一個長遠或者基本的日本對外政策,特別是安倍內閣來看的話,我想他的政策是帶有兩面性的,從他對外政策,特別結合對華政策來說,一方面他要加強在安全防務軍務方面的能力。在冷戰結束之後,90年代初期,當時的自民黨幹事長小澤一郎曾經寫過一本書是關於日本正常國家化,當時給日本正常國家化的基本定義是政治大國,但是從進入本世紀以來,從日本實際的發展趨勢來看,恐怕政治大國不是一個空的政治大國,而是帶有實際的軍事力量做支撐的軍事大國,也就是說日本戰略精英們或者說它的決策層越來越傾向於把軍事實力也納入到正常國家化這樣一個指標體系當中。日本自身的發展趨向,加上美國戰略上對於日本政策的指向,我想日本要走向軍事強國化,或者說把軍事能力的加強作為其正常國家化的一部分,恐怕是一個趨勢。我們看到在戰後,日本所受到的種種政治和政策束縛當中,有很多近年來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解除或者大幅度放緩了,比如說關於武器出口的問題,我們知道日本有一個《關於武器出口三原則》,是關於武器出口的禁令,在2011年12月份的時候,野田內閣已經大幅度放寬了對武器出口禁令的執行,過去原則上不準出口,現在原則上可以出口。再比如說關於和平利用核能與和平利用外太空的問題,在2012年6月份,日本國會通過了相關法案當中也都去掉一句話,在60年代相關國會決議案當中都有一句話「只限於和平目的」,後來2012年就把這個話去掉了,通過新的修訂案,或者去掉「只限於和平目的」或者加上一句話「可為國家的安全保障服務」,這就明顯了。

我們看日本目前的走向,既有安倍一屆內閣的特徵,同時恐怕也是日本總體戰略的方向,我想安倍在台上也好或者安倍下台了也好,另外一位自民黨首相也好,一個大的方向恐怕是不會改變的,也就是說面對新的形勢,什麼形勢呢?根據日方自身的研判,它認為美國霸權走向衰退的長期前景是不可避免的,將來不會出現第二個美國,但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已經不可避免了。日本要趁美國還能勉強罩得住日本的階段,趕緊利用美日同盟平台,利用美國的支持,把它認為該有的力量附加在自己身上,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然後實現所謂的大國夢,這是基本的走向,但是這不是日本對外政策的全部,它的對外政策還包括對華政策。另外一面,要加強對外經濟關係,特別是對東亞經濟關係,東亞經濟關係當中主要是對華關係,這是從商業利益關係考慮的。日本是一個特殊的國家,體現在各個方面,從日本資源稟賦來看,它是孤懸東北亞海外,偏安於西太平洋西北一隅的區區島國,面積只有37萬平方公里,它對外經濟交往,無論是通往銷售市場去的船,還是往回運輸能源、資源、生產原料的船都要經過漫長的海上航道,它的國內消費市場是有限的,特別是最近這些年來,日本國內結構,特別是人口結構發生了重要變化,我們知道日本的老齡化速度非常快,日本人平均年齡大約比我們中國的平均年齡要高9歲,比如說日本大概45歲左右的人,相當於我們大概36歲左右的人,一個迅速老齡化的社會就導致經濟沒有活力,適齡勞動力環節就減少了,消費能力也減弱了,日本發展程度上要依賴海外市場,相應的東亞國家有地緣之便,是日本瞄準的目標,包括中國龐大的市場,是日本不敢忽視的。從日本來講,要加強對華合作,是同樣不能避免的趨勢,包括安倍晉三這位新首相,在上台之後一方面強調在釣魚島問題上,要以更加毅然決然態度對待中國,同時又表示不會關上與中國對話談判的大門,要通過比如說能源環保方面的技術合作與中國改善關係等等,我想在這些日本的領導人他們每屆不同特色的政策後面是剛才我們講到這種大勢,日本的國家利益,日本的經濟利益決定了他必須這麼做,他不得不這麼做,這些做法可能不符合他本人的政治理念,但是形勢比人強。從這一點延伸來看,展望2013年我想中日關係恐怕呈現了一個階段性的發展,也就是說在今年上半年雙方恐怕是以國內,重點關注國內政治議程,中日之間會處在相互試水,相互磨合的階段。那麼,中日關係要取得相對明顯進展的話,希望是在2013年下半年出現。

第四個方面,面對中日關係的現狀,中國外交應該如何應對

第一點,我想我們對日外交政策是一貫的,是明確的,這一點儘管形勢有所變化,但是基本的政策方向是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的,爭取建立長期健康穩定的中日合作關係。從根本上來講,這是符合中日兩國利益的,當然也是符合中方利益的。我們和日本之間的合作,不是一個單向有利於某一方的合作,而是一個互利合作,是對雙方都有好處的,這一點我們在過去改革開放30幾年過程當中,我們的成就,我們的發展有很多受惠於對外合作,其中包括對日合作,我想這個歷史時期還是非常長的。同樣從外交戰略來說,日本作為大國之一,作為我們周邊主要國家之一,也是我們外交戰略上必須不能夠忽視的,包括中日關係處理如何,對於中日周邊關係具有很強的示範作用,怎樣對待昔日曾經侵略過自己的這樣一個鄰國,我想中國的應對,中國基本姿態,對於周邊的其他國家也具有非常強烈的心理暗示作用,這是第一點,我們應當注意的。

第二點,還應該注意到,我們和日本之間,無論合作也好,摩擦矛盾也好,都是發生在後冷戰時代,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的時空背景之下,這就決定了我們採取應對的基本方式恐怕要更加考究,不能採取看似痛快淋漓乾淨利落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對於解決問題的長期效果未必是非常有利的,為什麼?因為這個時代讓國家關係形態變得非常豐富而複雜了。如果是在冷戰時期,兩個互不相干的國家,要處理外交問題,反而是非常容易的,因為相互之間沒有利益牽扯,可以做到一刀兩斷,現在遠遠不是這樣的形勢,我們可以從中國外交歷史,中國古代一些例子來大致的想像一下,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對外關係形勢,包括中日關係的情況。

我們知道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國之間有一個外交方式,就是交換質子,比如說兩個國家互相把公主和世子交換到對方的國家去,其實是抵押,是一種保險,要防止對方對自己採取不利的行動,特別在軍事上採取不利的行動,這起到了相互牽制防範的作用。歷史上很多名人,包括秦始皇的父親異人也曾做過質子,在中國統一了以後,特別在漢代之後,質子這套方式在今天早就沒有了。如果換一個思路,在今天全球化的時代,質子方式形式上沒有了,但是仔細一想,變異的質子無處不在,那就是什麼?就是利益。在全球化背景下,包括國際產業分工是非常發達的,比如說一輛汽車,中國消費者在中國買的一輛日本的汽車,他很難分清楚究竟多大比例上算是日本車,這個品牌擁有國其核心的技術、零部件,從東南亞或者其他地方過來的其他零部件,還有在中國進行組裝的時候,我們的工人兄弟在裡面所融入的勞動和汗水,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事情,包括一件具體的產品就很難分清楚它本來的國別屬性了。所以這樣一個全球化背景讓國家間的關係形態變得非常複雜,一方面讓國家關係變得比較強韌了,不太容易翻船,往往斗而不破,儘管吵歸吵,但是不至於最後鬧翻了,劍拔弩張,甚至是訴之武力,因為兜底的防護網變得比較強韌了。另外一方面給徹底解決問題造成了一定難度,要求我們速戰速決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變小了,要求我們有更高明的外交技巧,這是我們面對對外關係問題,包括對日關係問題所不能忽視的時代背景。

第三點,我們處理對日關係的時候,不乏一個基本的思路,就是要以兩手對兩手,我們今後持續的發展,有一個點是必須的,儘管我們談到我們的發展要轉型,要擴大內需等等,但是我們對於國際資源的利用肯定還是要持續進行的,而這個國際資源當中,日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可能因為釣魚島問題就停止對日的合作,這是不符合我們自身利益的,當然釣魚島問題事關領土主權,事關民族尊嚴的原則,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會妥協,不會讓步,這就是兩面性,同時我們不會因此耽誤我們自己的事情。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另外一方面,所謂的兩手對兩手,就是剛才講到那一點,在事關領土主權,民族尊嚴的原則問題上不能夠妥協讓步,同時在一些方面,繼續加強我們自己的能力建設,這個能力建設包括我們中國市民社會逐步的成熟,也包括國防力量進一步的壯大等等。

第四點,關於如何應對的問題,我想鑒於上述時代背景和中日關係的特殊性,我們對日進行反制的時候,要注意抓住要害,保證我們反制的效果,比如說當今的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環保、節能等方面,其實都上升成為了一種道德標準,我們在考慮從日本進口的時候,應該考慮到更多結合這些時代的特點,這些國際標準來採取一些相應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措施,達到反制效果。今天我們就中日關係分四個方面做了大致的梳理和概括,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曉說2017》和《曉松奇談》之間有什麼關係?
遺傳與環境的關係
《黑處有什麼》童年和父女關係
丈夫該如何幫忙處理婆媳關係

TAG:中國 | 中日關係 | 中日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