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微旨論3】點文章來源在線收聽

病人兩手脈浮數,或●或緩,三部俱有力,無汗惡風者,此是陰陽俱有餘,素問雲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是也,可用藥平之。若立春以後,至清明以前,宜解肌湯主之,清明以後,至芒種以前,宜芍藥湯主之,芒種以後,至立秋以前,宜知母湯主之。 觧肌湯 芍藥二兩 ,麻黃去節三分,升麻、甘草炙各半兩,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豉半合,煎至八分,去滓熱服,如三五服後,猶惡風者,加麻黃半兩石膏一兩 芍藥湯 芍藥、荊芥穂各一兩,石膏三兩,甘草炙各半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一塊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如三五服後,猶惡風再加姜一塊,棗三個煎法如前 知母湯 知母、麻黃去節、升麻各一兩,石膏二兩,甘草一兩半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姜一小塊,同煎八分,去滓熱服,如三五服後猶惡風者,加麻黃半兩。 仲景雲傷寒為病,脈緩者名中風,脈●者為傷寒,概始因經冬溫毒,毒氣中其人,內伏之陽,沉潛於骨髓之內,每至春夏發時,或因外傷寒,而引內邪出,及乎內邪既出,即為病,一也,故古人立此二端,恐後人疑其●脈,與緩脈治法別也,若中風與傷寒脈異,何故仲景無別法治之,此乃後人不究仲景之心也。 前三段,又將中風、與傷寒一法治之,者何,概病人始得病,後脈與證俱見,若投解利葯,必不能愈,故立前方同法治之。 病人始得病,一二日至五六日,尚有表脈及表證者,亦可依脈證投藥,凡投解表,及發表葯,每一日可飲三服,病甚者可至五服,外不可頻投藥也,如證未解,可投熱粥,內加蔥白亦佳,如有汗出,勿厚衣,概覆恐出汗太過,作亡陽證。 可下篇 傷寒病,有可下者,論中但統言其可下證,及可下脈,或雲 下利三部脈皆平,心下硬,或雲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或雲脈滑而數者,有宿食,或雲脈沉者,內實,或雲脈滑內疾,或雲脈浮大按之反澀,有宿食,或雲脈實者,今畧舉此數說,後人但憑其脈之大綱,即不分脈沉有陰陽虛盛之理,又不分有可下、有不可下之處,誤投下藥,終必變成四肢逆冷,手足拘攣,嘔逆喘滿之患。 病人四五日以後,兩手脈沉數,按之不甚實,若三部力齊等,雖有發熱、冒悶,只是邪氣●於內,潛在胃脘,不可妄投下藥也,若投黃芩湯,三服以解之即可。 病人五六日,兩手三部脈沉數大,按之不斷,寸脈上涌,力大於關尺脈,此名陽盛陰虛,可大小承氣湯,以助陰消陽也,若腰重、口乾、譫語、項背以上濈然汗出,時時潮熱者,可服調胃承氣湯,若第四五日,見此證脈,可服小承氣湯。 病人三四日以後,兩手三部脈沉數,寸脈斷,力小關尺脈力大,此名陰盛陽虛,切不可投下藥,宜據溫中篇內湯丸投之,以助陽消陰也。 病人兩手三部脈沉數,按之至骨有力而不斷,口燥、咽干而渇,時時發熱、冒悶者,此是陰陽氣俱實,可用藥和之,宜黃芩湯主之。 黃芩湯 黃芩  甘草  山梔子  芍藥厚朴  英粉等分 右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脈力差軟,住服,若大便溏,去梔子加葛根等分,若立春以後、立夏以前,見證者去梔子芍藥,加柴胡去苖等分。 病人兩手脈沉數,大按之不斷,寸脈上涌力大於關尺者,此名陽盛陰虛,可投藥下之,以助陰消陽也,若立春以後、至清明以前,可下者,小承氣湯內,更加厚朴半兩減大黃一兩主之。若發熱、譫語引飲者,小承氣湯。清明以後,芒種以前,可下者小承氣湯主之。若發熱、冒悶、腰重引飲,時時譫語,大承氣湯,芒種以後,至立秋以前,可下者,大承氣湯主之, 若發熱、煩躁、腰重、譫語,頭面濈然有汗者,調胃承氣湯主之,凡用大小承氣及調胃承氣,並用仲景方。 病人立春以後、至芒種以前,第三四日雖有可下證,及有可下脈,亦未可便投下藥,直●至第五日或第六日投下藥者何,概天氣陽力尚微,慮下之太過,變成壞病也,若芒種以後,立秋以前,雖第二三日,有可下證,及有可下脈,亦未可便下之,直●至第四五日下之,天氣炎盛與胃中熱氣相干,故第四五日投下,必不能成後患也。 凡投下藥,不得務急為勝,假令今日寅時,投下藥,至申時酉時不動,可再投下藥,假令今日酉戌時,投下藥,至來日雞鳴時不動,可再投下藥,切宜慎守也。 病人三四日以前,切不宜早,下之則多成結胸、及四逆之患,至十二日以後者,見有下證,雖脈不至實盛,亦宜下之,假令第十二三日,投下藥之後,至十六七日,尚口燥、咽干、譫語者,即更宜下之何者,概為陰病不過六七日乃劇,若陽病至十三日以後,頻投下藥無害也,今立此言者,恐醫流將病人日數淺深一概治也,且今太平久矣,臟府柔脆,故氣血虛弱,但遲投下藥,亦無害耳,病人四五日以後,假令今日寅時,見下證及有可下脈,未可便投下藥,更●至午未時間,陽氣盛再看其脈,若比寅時寸脈力倍大於關尺脈,即可下之,若與寅時脈力平同,即●次日投下藥,亦不為晩矣!凡投下藥者,量其脈力輕重,證之深淺,不可下之太過,若太過則病證多變,且古人立理,無失下之過,但罪其下之太早,及太過爾,況病人七八日,不大便,古人未嘗罪醫者投下藥之晩,此醫之深意,思後人全不通曉。 病人第五六日,兩手三部脈沉數,寸關尺力齊等者,此乃陰陽氣停,雖然咽干、腰重、發熱亦不可投下藥,當大便自下爾。 病人至六七日,不大便,若其兩手寸脈小,尺中脈大,亦不可下之,雖不服下藥而大便者,則必先硬而後溏,概由腹中有陰氣也。仲景論曰先硬後軟,不可攻也,況鴨溏乎。 傷寒論中或雲按之心下堅,腹中滿,不大便,口燥、咽干、汗出譫語,日晡所發潮熱,不能食,體重、氣促、濈然汗出皆是可下之證。雖有此可下證,若三部脈停、力弱,及寸脈小於關尺,此為有下證,無下脈,不可下之。毫釐千里,直●寸脈力大於關尺,可下也,凡投下藥,只參酌仲景承氣湯輕重用之。 治傷寒病,投下藥者,本不為取積及取食,止為疏解陽毒之氣,若邪毒在內,陽氣盛,即寸脈大,乃可下之,其陽氣不盛,即三部脈停,何必下之。概今人只知沉在里,便投下藥,殊不較量脈之陰陽虛盛也。 凡投下藥者,本因胃中有邪熱之氣,故投大黃芒硝之類,以消陽氣。今之醫者絶不解古人下傷寒之法,多投以丸藥,丸藥多用巴豆、水銀、膩粉、粉霜、砒霜、甘遂、石腦油之類皆是熱葯,但能逐其胃中濁惡,即愈増其邪熱矣。今用丸藥下傷寒病者,欲去胃中積聚,胃氣既虛,即邪熱在內,又與熱相逢,及吐納暑熱之氣,足以助陽為毒,後成壞病也。 今人投下藥,才見大便利,及三五次;急投和氣葯以補之。本意用大黃等涼葯,疏導胃中熱氣,熱氣才過,乘虛之際,卻投和氣補藥,決然變成發黃、斑出、衂血、畜血、狂走之患矣。 凡投下藥,●四五日以後,有下脈,及有可下證,即可下之。假令病人不投下藥,至六七日大汗後,依然腰痛、咽干而渇,日晡發熱,頰赤、胸中冐悶,兩手脈實而數,宜用黃芩湯一兩服和之,直●大汗出後,至第五六日,投大承氣湯或調胃承氣湯,亦無害。蓋於汗後,至第五六日,投下藥者,是因病人大病後,氣血虛弱,不可早下也。前可汗篇,別立方葯,而不從仲景方。今可下篇中,不別立葯,而從仲景方者何?概太平之人,飲食、動作過妄,而陽氣多,若用大熱葯發表,則必變成壞病。故參酌力輕而立方也,世人陽氣既多,若用下藥,當從至陰葯投之,非仲景承氣湯之類,即別葯不能對病矣,請醫者深詳之。 傷寒微旨論卷上。 卷下 欽定四庫全書 傷寒微旨論卷下    宋 韓祗和 撰總汗下篇 凡治傷寒病,若能辨其汗下者,即治病之法,得其十全矣。今之醫者則不然,但憑其熱論,雲未滿三日,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又雲脈大浮數,病為在表,可發其汗;脈細沉數,病為在里,即可下之。此古人立理之綱維,而今人執之為定法;又全不辨脈尺寸之陰陽,邪氣之虛盛,及內外證之輕重,但未滿三日即投發表葯,已滿四日即投下藥,其間或有辨脈之浮沉,投汗下藥者,以為能事矣。殊不知,未滿三日,亦有可下者;已滿四日後,亦有可汗者;又不知脈浮,有不可汗者;脈沉,有不可下者。熱論云: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故身熱、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未入於臟,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陰受之,故腹滿而咽干,五日少陰受之,故口燥、舌干而渇,六日厥陰受之,故煩滿而囊縮,此三陰三陽受病之日,乃是聖人立條目之法。不必一日巨陽,二日陽明為次也,但會三陰三陽所直之日,與邪氣相逢,即各有形證也。假令一日,或耳聾、或鼻干、或頭痛、或腹滿、或舌干而渇、或囊縮,此是邪氣隨陰陽之經絡所●也,余日仿此。
推薦閱讀:

三十六生肖的來源
國慶節友誼賽,香港球迷竟對國歌報以噓聲 2017年10月06日 17:25:02 來源:環球時報公號 2757人參與 1723評
金融風暴從債市颳起--葉檀2013042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不明「來源」的官與不明「真相」的民
最傷感的告白——無標題(非原創,無來源)

TAG:文章 | 來源 | 在線收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