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長袁世凱:守舊與鼎新|來看你們投票選的
袁世凱與全體子孫合影袁世凱有一妻九妾,兒子17人,女兒15人,至少從人口數量上看,這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作為家長的袁世凱是鼎新派還是守舊派?對待兄弟:有情與無情袁世凱兄弟六人,依次是袁世昌、袁世敦、袁世廉、袁世凱、袁世輔和袁世彤。他們的父親袁保中娶了一妻一妾,都姓劉,袁世敦是正室所生,其餘5人均為庶出。對袁家六兄弟,河南項城當地習慣地稱為「老六門」。
袁世凱和生母大哥袁世昌在家地位並不高,因為他雖然年齡最大,卻是庶出。他一生沒做過官,一直在項城老家務農兼經商,算得上家境殷實。袁世凱在朝鮮任總理交涉通商大臣時,大哥袁世昌曾前往漢城(今首爾)探親。說是探親,實際上是想謀個差事。袁世凱辦事有原則,不允許家人和親屬參與自己的政事,一口回絕了袁世昌。袁世昌不甘心,提出要一筆錢。袁世凱問他要多少,袁世昌說要1800元,在當時,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袁世凱接著問,要那麼多錢做什麼?袁世昌回答,將來娶兒媳婦用。袁世凱一聽火了,當時袁世昌的大兒子也才七八歲,哪有這麼早預備娶兒媳婦錢財的道理?當場狠狠說了大哥幾句。袁世昌文化不高,腦子裡塞滿了長幼尊卑的舊思想,見四弟口氣那麼兇巴巴,心裡也生氣,上來推了袁世凱一把。袁世凱練過武術,順勢還了一掌,袁世昌被推搡得坐到了地上。兄弟糾紛本不是什麼大事,但外人知道卻大肆渲染,尤其是在家鄉,袁世凱就「惡名遠揚」了。就這件事看,袁世凱還是比較堅持為官的原則,他知道大哥根本沒有當官的本領,勉強做官會鬧笑話。而他對大哥袁世昌其實是不錯的,他將袁世昌的次子袁克暄一直留在身邊。袁世昌死後,袁世凱傷心流淚,收袁克暄為次子,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樣培養他。二哥袁世敦,是袁保中的正室所生,屬於家族的「正宗」。他參加科舉考試不中,出錢捐了個「鹽大使」的虛職,在清朝,屬於正八品官員。任山東巡撫期間,袁世凱疏通關係,給袁世敦謀了個小官職,兼管營務處事宜。山東鬧義和團,給朝廷出了個難題,洋人抗議後,清廷又拿義和團開刀,並處理了一批官員,袁世敦也被撤職。據清史專家駱寶善考證,袁世敦是代弟受過。這事背後是袁世凱的政敵在暗中發力,但是又拿袁世凱沒辦法,就只有拿袁世敦開刀了。袁世敦被趕回老家,他遷怒於袁世凱,怪弟弟在關鍵時刻沒能幫忙說情。兄弟兩人的關係鬧得極僵,就是由此開始的。袁世凱是個有名的大孝子,在任山東巡撫期間,他把生母接到濟南照顧,不久母親病逝,袁世凱十分傷心,上奏朝廷要請假回老家守孝,朝廷認為時局維艱,沒有批准,不過准許他在巡撫衙門內穿孝服上班。袁家兄弟幾經協商,最後定在次年秋天將母親厚葬。到了第二年秋天,袁世凱給朝廷打報告請假兩個月,這一次朝廷恩准了,慈禧太后專門下旨,賞予40天喪假,並加恩賞給袁世凱母親正一品封典,派河南巡撫專程前往項城致祭。這是極高的待遇,袁世凱感到特別有面子。這時他已是直隸總督,官場春風得意,善交際人緣好,親自帶著僕從及大批地方官員數百人,浩浩蕩蕩開赴項城。葬禮盛況空前,地方官項城知縣才有資格擔任陪祭的知客先生(接待員),而臨近的淮陽縣知縣,連這個資格都沒有,只能在賬房打雜。在傳統社會,這樣的風光可想而知。誰知事與願違,二哥袁世敦竭力反對劉氏與先夫合葬,袁世凱氣急敗壞,與袁世敦大吵一架,兩人差點動手。袁世敦的理由也很充分:有資格與父親袁保中合葬的,只有正房夫人,而偏房劉氏,只能葬在旁邊,另砌一座小墳。為這件事,從京城前來參加葬禮的徐世昌等都出面調解,但是袁世敦就是不聽,還擺出一副一家之主的派頭說:「不要以為官大就能壓我,袁家的事,還是我說了算!」這場窩囊的葬禮讓袁世凱刻骨銘心,他和同母兄弟世廉、世輔、世彤商量後,只好另選一地,安葬了生母。離開項城時袁世凱指天發誓,這個傷心地,他再也不會回來了,死了都不會回來。後來,他在安陽購地建宅,死後也葬在了安陽。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袁世敦與袁世凱兩人都性格極強,他一定是想著先前的被貶受辱而進行報復。但是這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這樣的「故事」,是不折不扣的「舊故事」。袁世凱的為官原則,屬於儒家的封建士大夫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有機會,他會為自己的兄弟爭取利益,這在晚清也是流行的做法,但是他仍有一定的為官底線。他對守孝的看重,對葬禮排場的熱衷,都表明在內心中,他是不折不扣的守舊派。他的「理想」,毫無疑問,也屬於典型的「光宗耀祖」,而不能像一個現代政治家那樣看待權力。到袁世凱一代,項城袁家已經經營數代,出過不少高官,成為中原大地第一大望族,而袁世凱則是這個家族最後的輝煌——他要是做皇帝,一點也不會讓人意外。兩個兒子,終成空在兄弟六人之中,袁世凱排行第四,他官位最高,但正如上文所示,他對兄弟們的影響,其實非常有限。在兄弟中間,起作用的似乎是一種自然秩序。或許只有在自己的子女中間,他的自我才得到完全綻放。作為家長的袁世凱,或許是最真實的。袁世凱有17個兒子和15個女兒,最有名的是老大和老二,袁克定和袁克文。袁克定(1878-1958)是袁世凱的正室所生,乃嫡出的袁門長子,他與政治的關係也最近,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袁世凱。袁克定4歲那年,袁世凱赴朝鮮平叛嶄露頭角,被清廷任命為「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道員,左右朝鮮政局。位置坐穩後袁世凱從河南項城老家接來妻室,從那時起,袁克定就一直跟在父親身邊,走南闖北,歷練人生。人們印象中的袁克定不拘言笑,為人處世嚴肅端莊。年輕時的袁克定也曾風花雪月過。袁克定在京城風月場上最讓人咋舌的一件事,是在天仙戲院與李蓮英的親侄子大城李搶風頭。大城李名叫李富堃,見袁克定在天仙戲院常年備包廂,每次進戲院都是人前人後吆五喝六,心裡不服氣,借故找岔子滋事,抓住袁克定手下一個跟班裝大爺為理由,大打出手,從口角爭執演變為一場轟動京城的群毆。袁世凱得知後大發雷霆,吩咐人將袁克定叫來,提著鞭子狠狠抽打了一頓。又派人拿名片請來大城李,放下架子,奉為上賓,一口一個「賢侄」叫得親熱,還當場叫袁克定給大城李賠禮道歉。隨後又擺酒設宴好生招待。此後不久,又讓袁克定與大城李磕頭燒香,結拜兄弟。經過這麼幾個來回,大城李心中的怨氣早已煙消雲散,逢人便說袁世凱了不起,肚子里能撐船,是做大事的人物。這是一種身教,父親治人的手腕,讓袁克定佩服得五體投地。大約在此前後,父子倆有過幾次推心置腹的談話。對袁克定人生觀的改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袁世凱說,自己當年也是心性浮躁的少年,多虧叔父袁保恆栽培,接到京城潛心讀書,方成正果。袁世凱設法調動起長子內心蟄伏的另一種激情——對政治和權力的慾望,這一招最終奏效,袁克定告別花花世界,一門心思投入到權力遊戲中,成了袁世凱的得力助手。袁克定騎馬摔傷後,到德國治療,受到威廉皇帝的接見,德皇認為,德國和日本所採用的君主立憲政體,最適合中國,這對袁克定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緣際會,辛亥革命爆發,袁世凱掌握最高權力,這讓袁克定看到了自己當皇帝的機會,為袁世凱最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和袁克定傾心政治不同,袁克文則是典型的公子哥兒。袁克文出生在朝鮮,他的母親金氏是袁世凱在朝鮮所娶的3個姨太太之一,嫁入袁府時才16歲。
袁克文這是一門荒唐的親事:金家本來以為嫁給袁世凱當正室,結婚後才知道是姨太太,甚至陪嫁過來的兩個丫鬟,也被袁世凱收作姨太太。因此,金氏內心的凄涼、無助與糾結,可能對袁克文的性格產生了影響:苦悶彷徨,玩世不恭。不過,袁世凱對袁克文絕對是疼愛有加,這種疼愛,體現在一個「嚴」字上。袁世凱有很多寫給家人的書信,其中有封《示次兒書》就是專門寫給袁克文的,那一年袁克文才10歲。袁世凱還為袁克文擬定了一份立身課程,摘錄如下:早起:黎明即起,醒後勿貪戀衾綢;習字:早餐後習字五百,行楷各半;讀經:剛日讀經,一書未完,勿易他書;讀史:柔日讀史,日以十頁為限,見有典故及佳句,隨手分類摘出,以資引用;作文:以五十為作文期,以史論時務命題,兼作詩詞;靜坐:每日須靜坐一小時,於薄暮時行之,兼養目禮;慎言:言多必敗,慎言,即所以免禍;運動:早起臨睡,須行柔軟體操;省身:每日臨睡時須自省,一日做事可有過失,有則勿憚改,無則加勉;日記:逐日記載毋間斷,將每日自早至夜,所見所聞所作之事,一一記出。這套教子方案至少可以一掃人們心目中袁世凱是大老粗的形象。這套方案,當然有傳統的一面,比如讀經與省身,但是也已經包含了當時的教育新理念,像鍛煉身體,在當時的精英家庭已經普及。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袁世凱對袁克文的要求,注重實際能力的培養,比如作文,他強調的是多寫史論和時務為主題的文章,這與傳統儒家的教育理念已經非常不同。就根本上來說,袁世凱想避免讓他成為「名士」這一點,是徹底失敗了。袁克文成為不折不扣的名士,他對政治和實際事物不感興趣,而專事收藏、書畫和女色,後又反對袁世凱稱帝,走到了哥哥袁克定的「反面」。女兒要富養:新觀念的衝擊袁世凱曾感嘆,老大(袁克定)是個瘸子(從馬上跌下來留下的後遺症),老二(袁克文)是個公子哥兒。他最欣賞的,其實是三女兒袁靜雪。袁靜雪從小就像個男孩子,敢說敢做,百無顧忌。袁世凱明白女兒要富養的道理,對袁家的「公主們」管教比較寬鬆。
袁世凱七女兒袁復禎袁靜雪在《我的父親袁世凱》中回憶,有一段時間,她和二姐曾經讓袁克文帶出去聽京劇名角王瑤卿、王惠芳等人的清唱,每天從袁府里進進出出,黃包車就停在大門口,袁世凱裝作不知道。袁靜雪在教館裡頑皮,把石筆研成粉末撒在講台上,來授課的老師當場滑倒。五姨太向袁世凱報告這一情況後,袁世凱只是把袁靜雪叫來,輕描淡寫地說了幾句:「你不好好念書,以後不給你飯吃。」說完便不管了。五姨太為這件事把袁靜雪關在屋子裡重重責打,袁世凱知道了,板著臉對五姨太說:「下次你再這樣打她,我就這樣打你。」袁世凱擔任民國大總統時,曾經將袁靜雪許配給宣統皇帝溥儀,但是袁靜雪又哭又鬧,死活不從,袁世凱卻哈哈大笑,這門親事也就作罷。鬧洪憲帝制那陣子,袁家特地請來了老師,教子女學習皇室禮儀,對那些繁文縟節,袁靜雪也是不感興趣,以哭鬧來抵制,她是子女中唯一一個不肯穿「皇女服」照相的人。袁世凱對女兒的態度,彰顯出他思想中寬容和新潮的一面。事實上,袁世凱對當時的新思潮都有所了解,尤其是在對子女的教育方面,他很能接受新觀念。袁世凱任直隸總督時,在天津創辦了北洋客籍學堂,招收順天、直隸兩省客籍官員及幕僚的子弟,袁家子弟更是學堂里的主力。後來,袁世凱還派子侄們到德英美等國去留學。1920年,袁世凱已經去世,袁克定的兒子袁家融到美國讀書,一起去的還有他的兩個叔叔:十叔袁克堅,十二叔袁克度,雖然輩分是叔侄,年齡卻差不多。這時,袁家已經嚴重衰落,但是這種向學的風氣仍然主導著袁家後人。年末快遞停運,你們購買的雜誌年後發貨噢~看歷史已登錄騰訊新聞、天天快報、今日頭條、網易、搜狐、Zaker、蜻蜓FM、荔枝FM、喜馬拉雅FM、考拉FM各大客戶端,日均閱讀量已達98.5萬次。且讀且評論。本周最佳評論得贈書《追尋歷史的印跡》。
推薦閱讀:
※袁世凱葬禮的視頻
※失去權柄的袁世凱如何玩弄清廷於股掌之間
※為什麼袁世凱沒有像曾國藩、李鴻章一樣忠於滿清朝廷?
※呂貝卡:袁世凱的妻妾兒孫們
※被載灃逼下台的袁世凱做了哪些事最終得以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