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自治區區名及簡稱的來歷

春秋戰國時期,嶺南(是我國南方五嶺以南地區的概稱,五嶺即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諸嶺和越城嶺)被稱為百越之地。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郭璞注《山海經》說:「甌在閩海中,鬱林郡為西甌。」《舊唐書·地理志》載:「貴州(今廣西貴縣)郁平縣, 古西甌、駱越所居」。

南嶺(南方五嶺)

百越分布圖(廣西屬西甌或西越)

公元前214年,秦國征服百越,在嶺南設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廣西地區屬桂林郡和象郡。漢初,南海郡尉趙佗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建立南越國。

趙佗建立的南越國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南越國,置廣信縣(今廣西梧州萬秀區),是交趾九郡的行政中心,廣西地區屬交趾。東漢末,交趾部改為交州,三國時吳國分交州為交州和廣州,廣西地區屬交州。晉朝和南北朝時廣西地區屬廣州。唐初設嶺南道,後分為嶺南東道、嶺南西道,廣西屬嶺南西道,治邕州(今南寧市)。宋代在嶺南設廣南路,後分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廣南西路治所在桂州(今桂林)。廣南西路,簡稱廣西,是廣西名稱的來源。明朝設廣西承宣布政司。清朝正式稱為廣西省,省會桂林。

廣西為什麼簡稱桂呢?主要因桂林郡。早在公元前214年,秦朝就在廣西地區設置桂林郡,桂林郡因當地盛產玉桂(玉桂林,玉桂也叫肉桂,是一種香料植物)而成名,這是「桂林」名稱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而在布山縣(今廣西桂平附近,也說貴港港北區)。宋代廣南西路的治所就在桂州(今桂林),元代靜江路治所在臨桂縣(今桂林),明清時期置廣西行省,省治都在桂林,所以桂林曾經是廣西地區的行政中心,這也是簡稱桂的原因之一。1950年廣西解放,省會才開始設在南寧。


推薦閱讀:

學者:辯證理解一國兩制白皮書中全面管治權與自治權
公權力干預下的商人自治
小病自治第二期:專家教你28天強壯心臟2
內蒙古2011年自治區國土資源系統開展「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工作要點
民間自治

TAG:廣西 | 簡稱 | 來歷 | 自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