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靜思語》 證嚴法師著

《靜思語》—— 證嚴法師 著

第一篇 說時間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開始,每一個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一個人在世間做了多少事,就等於壽命有多長。因此,必須與時日競爭,切莫使時日空過。人常在可以自由自在的時候,被這種隨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虛擲時光而毫無覺知。佛陀說:「生命在呼吸間。」人無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無法擋住死期,讓自己永駐人間。既然生命去來這麼無常,我們更應該好好地愛惜它、利用它、充實它,讓這無常、寶貴的生命,散發出真善美的光輝,映照出生命真正的價值。人間壽命因為短暫,才更顯得珍貴。難得來一趟人間,應問是否為人間發揮了自己的良能,而不要一味求長壽。行善要及時,功德要持續。如燒開水一般,未燒開之前千萬不要熄火,否則重來就太費事了。怕時間消逝,花了許多心血,想盡各式方法要遮擋時間,結果是:浪費了更多時間,且一無所成!用智慧探討人生真義,用毅力安排人生時間。平常無所事事,讓時間空過,人生就會在懈怠、睡眠中慢慢地墮落,良知良能也就這樣睡了一輩子——如此的生命,只能叫做「睡中人」。人命非常短暫,所以要加緊腳步快速前進,不可拖泥帶水;切勿前腳已經落地了,後腳還不肯放開。「前腳走,後腳放」意即:昨天的事就讓它過去,把心神專註於今天該做的事。未來的是妄想,過去的是雜念。要保護此時此刻的愛心,謹守自己當下的本分。不論在人間付出多少心血、多少辛就;不論施人多少,亦莫討人情、求報酬。過去的留不住,未來的難預測,住現在,當下即是。人生不一定球球是好球,但是有歷練的強打者,隨時都可以揮棒。人命只在呼吸間,如能抱著過「秒關」的心態,就會愛惜生命、珍惜人生。

第二篇 點燃我們的心燈 如月、如鏡、如水

心要像明月一樣,有水就有月;心也要像天空一樣,雲開見青天。心如明鏡。雖然外在景物不斷轉變,但鏡面去不轉動,此即境轉而心不轉。若心隨境動轉不息,而人我是非皆成昏擾,不能自己。鏡子,是用來鑒照物體影像的;但必須鏡、物相離,方能清澈映照。若物體貼鏡或塵封鏡面,即使景物在前,亦難清楚映照。人心如一面鏡子,照山是山,照水是水;因塵世懵懂,浮塵所染而面目全非。有人點燈求光明,其實真正的光明在我們心裡。佛前的燈不必刻意去點。要緊的是點燃我們的心燈。人心要像水一樣,看似綿軟柔弱,去涵力源源,不能切斷。人的心地就像一畝田,若沒有播下好的種子,也長不出好的果實來。天堂和地獄,都是由心和行為所造作。我們不要怕地獄,要怕的是心的偏向。心無邪思,意無邪念,則常自在;心正邪不侵。心志若能守持於道,必能精深博大;否則,即使透徹千經萬論,亦如空花水月,一事無成。人心的散亂有兩種:一種是昏沉,一種是浮動。 昏沉是糊裡糊塗空過時日,無所事事渙散體力,懈怠、懶惰、昏睡、不肯精進。 浮動是心念不定、見異思遷、搖擺不止、浮沉、動蕩、無法安睡。阻礙他們走正路,或破壞他人發善心、做善事的人,就叫做「魔」。外魔不可怕,最怕的是內心的魔——自己內心起了擾亂,不僅障礙他人,也障礙自己。要用心,不要操心、煩心。眾生都有心病,擁用的人煩惱「失」,沒有的人憂慮「得」;患得患失,即成憂愁。以佛心看人,周遭遍地人人皆是佛;以鬼心看人,則處處都是猙獰的鬼影。凡夫就是喜歡追求神奇鬼怪,心才會亂。其實修心很簡單,只要「斷貪」——哪一個人心亂不是為了貪?心、佛、眾生其實沒有差別,佛並沒有比我們多一隻手,多一隻腳,所差別的是佛心清澈無礙,真如自在;而凡夫心因有世俗塵埃染著,看不清真實的面貌。佛心又像保險箱一樣,保管貴重的東西不讓它遺失;而凡夫心卻如垃圾場,有害無益的東西積存一大堆,使自己痛苦不已。歡喜心是一種涵養,能令周圍的人都有「如沐春風」的喜悅感。遺失身外財物並不可惜,可悲的是遺失了內心的寶藏卻還無知覺;人人本有清凈純真的佛性,只因煩惱無明而遮蔽了珍貴的寶藏。聽別人說話時,要以說話人的心態聆聽——聽年輕人的話,用年輕人的心態聆聽;聽老年人的話,用老年人的心態聆聽——即得人事圓融。物質富有、地位崇高,都是空虛的架構;真正的富有是心的富有——富有愛、富有慈悲。真的動力是心力;擁有這分愛心動力作基礎,還有什麼不能改革、不能引導的呢?心不專,念不一,做事難以成就;若想心念專一,就必須收攝雜念,恆持清凈的一念心,這就是「系緣修心」。極凶大惡,莫過於自我心中的煩惱賊;它常在我們毫無防備之下毀了自己,也毀了別人。如果人人都能「事忙而心閑」,並盡一已之力,投注於人群幸福之道,而且能忙時不失道心,閑時不迷本性,就能達到人生快光的境地。

第三篇 關於慈悲 傷在他身 痛在我心

沒有數字的代價,即為「無量」。不辭勞苦的付出,便是「大慈悲」。付出勞力又服務得很歡喜,便叫做「喜舍」。慈就是愛,是清凈的大愛。「無緣大慈」,是指沒有污染的愛:他與我雖然非親非故,而我卻能愛他;愛得他快樂,我也沒煩惱,這就是清凈的大愛。眾生雖與我非親非故,但是他的苦就是我的苦,他的痛就是我的痛。苦在他身,憂在我心;傷在他的身,痛在我的心;這就是「同體大悲」。要慈眼視眾生,把無形化作有形,把理論化成行動,時時刻刻拿出一分「我們不去救他,誰去救他」的大慈大悲濟助精神,能如此,塵世亦可成為凈土。慈悲是救世的源泉,但無智不成大悲。有智慧才能發揮無窮的毅力與慈悲,此即佛法中的「悲智雙運」。能救人的人就叫做菩薩。把握一日的付出,即是一日的菩薩。菩薩不是土塑木刻的形像,真正的菩薩能做事、能說話、能吃飯,能尋聲救苦隨處現身。菩薩行者心懷慈悲,常利益眾生的念頭,無論到任何地方,心都無畏懼。因此,若能做到以愛待人、以慈對人,則不惹人怨,亦能結好緣。人人都有佛性,只要能發揮良知良能,沒有一個人不能去救人、去造福人群;這分救人之心,就是菩薩心。要做菩薩,就要發恆常心。菩薩決不把「付出」當成苦事,而是抱持遊戲人間的歡喜心去付出。仁慈、善良的人,以樂人之樂為樂、利人之利為利,此即真正的智慧;如果以利已之利為利,則只是聰明而非智慧。寺院中木刻、石雕的佛菩薩像,只是供我們攝心,真正靈感的佛菩薩在每個人的心中。有慈悲心的人,就會有柔和的風度;慈悲柔和可以化解人的煩惱。慈悲——以仁德愛人為體,以誠正和睦為用。

第四篇 開啟「智慧」,播「善」種 清凈的蓮花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凈的蓮花,都有無量的智慧——把良知、良能啟發出來,則福慧果報無量!學佛必須遵守佛陀教育我們的三個原則:戒、定、慧。戒是生活行動的宗旨,用來教誡我們不做壞事;行為不發生差錯,心就有定力,精神就會統一,如此就可產生智慧。聰明不一定有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聰明;聰明只是一種計量利弊得失的能力,貪婪詭計也是聰明的象徵。處理事情,感情要蘊藏在理智中;與人相處,則要把感情表現在理智上,如此才會事圓、理圓、人也圓。人生的真善美,是從我們的形態中表現出來的。形態的修養能美化人生,例如:慈心不能缺乏親善的態度,智慧不能缺乏謙虛的涵養;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惡邪正,能謙虛則能建立美滿的人生。所以,智慧與謙虛一定要平行,二者不可或缺。聰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則勇於捨得。同樣一個「得」字,有「捨得」,也有「得失」,兩種心境完全不同。有智慧的人能舍,能「舍」就能「得」,得能無限的快樂;不能「舍」的人就會有「失」,失去心境的安寧。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智慧是從人與事之間磨鍊出來的,若逃避現實,離開人與事,便無從產生智慧。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智慧與煩惱,好像手心與手背。其實二者都在同一隻手上,但手背無法拿東西,若反過來用手心,則雙手萬能。好事,需要你、我、他共同來成就。所以不要有你、我、他的成見。心田要多播善種,多一粒善的種子,就可減少一棵雜草。土地不耕種,雜草必叢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時時行、不斷去行。哪怕只是舉手投足,也要存一分善念。善字的意思是適度、剛剛好。不偏不倚、不極端、不會愛得太過分,也不會產生怨恨心。在人與人之間,沒有不平等的分別心——對自己所愛的人,能以智慧斷除佔有的感情;對自己不愛或不投緣的人,則能盡量善解,以好的心念去對待。所謂看開人生,不是悲觀,而是積極樂觀;不是看破,而是看透;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能及時行善;也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什麼都知足!有缺乏的人,才能顯出知足者的人格;有需求的人,才能顯出無所求者的偉大。所以,應該時時感恩那些接受我們布施的人。真正的布施,除了無欲無求外,還要有一分感恩心。布施,並不是要求得到對方的感謝,而是要以感恩心感謝對方讓我們有付出的機會。人在健康時,應多做善事、利益人群,多造善因福果,為自己鋪好人生健康之道。否則一旦病障現前,身心不得自在時,子媳再孝順也只能盡人事。人與人之間要相互扶持照顧,才是健康的群體社會。如果有意無意間毀人形象,無異於「逆風揚塵」終會被自己撒出的沙子反拂自己的臉上。所以毀謗他人只是徒然毀壞自己的形象。能善意掩蓋他人的不良習氣,弘揚其良好德性,且不評論他人是非,這樣的人一定可愛又可敬。

第五篇 邁入人格升華的境界 無染的愛

有力量去愛人或是被愛的人都是幸福的人。人人要自愛,才能愛普天下的人。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在人生道中就會活得很快樂。倘能以愛待人、以慈對人,就不會惹禍傷身。所以做人應該吃點虧,做個大智若愚的人。把氣憤的心境轉換為柔和,把柔和的心境再轉換為愛,如此,這個世;界將日益完美。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品,而是一分虔誠的愛心。要培養一分清靜無染的愛。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回收,就不會有煩惱。清茶淡香,既可口又提神;若是太濃,則苦得喝不下。世間的情愛也是如此。擁有宗教思想的人,應把身心培養得像月光一樣慈悲柔和。擴大自己的心胸,燃起智慧之光,使每個人與你相處,都像沐浴在清涼的月光中,這樣才能達到「人人愛我,我愛人人」之愛的真諦,邁入人格升華的境界。真正的佛教家庭注重禮儀,禮儀是人生至真最美的形態。愛不是要求對主,而是要由自身付出,無條件地奉獻,做到事事圓滿。想要家庭吉祥、和睦,就應該常常起歡喜心,天天為自己的家庭祝福。愛本來就無窮無盡,擴大可以利益天下,增長慧命;縮小則成自私自利,增長惡業。一個人要先點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引發別人的心光。人要真誠苦幹才能領導別人,而非光靠能幹。待人要以寬大的心胸去接納、包容——發廣大心,普愛一切眾生,使周遭都籠罩在大愛的氛圍中。佛法要人間化,必須先凈化人間;要凈化人間,必須先身體力行凈化自己。如何凈化呢?就是培養清心的法愛。所謂「法愛」,就是對普天下眾生,都能心生敬愛、覺情,而且愛得無所求、愛得很普遍。現今社會有一種通病——「缺愛症」。大家若能先由自我做起,充足自己的愛心,然後互相付出,將這份愛充足於社會,社會就能祥和。凡夫的愛欲及渴望永無止境。不斷地追求物質享受與聲色逸樂,有如洶湧的波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求不得是苦;求得之後仍不滿足,禁不起愛欲的鼓動及外界的誘惑,繼續永無盡期地渴求,以致人生痛苦難耐!愛人與被愛都是幸福的。但是這份愛必須「清凈無雜染」——付出者無所求,接受都不貪婪;施者愛者都無煩惱,彼此皆自在。無色的彩的愛——「時」,不計長短,「地」,不分遠近,「人」,不分宗教與種族,只要有苦難,我們看得到、聽得到、做得到、都應盡量去付出,決無希求回報的心念。愛得普遍,愛得透徹,愛得乾淨利落,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純凈真愛。至誠的愛心,可以溫暖人們心靈的凄涼。

第六篇 謙虛、柔忍、爭與和 飽滿的稻穗

佛陀常警惕弟子:即使已達智慧圓融,更應含蓄謙虛,像稻穗一樣,米粒愈飽滿垂得愈低。真正的智慧人生,必定有誠意、謙虛的態度。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惡邪正,能謙虛才能建立美滿人生。惟有尊重自己的人,才能勇於縮小自己。修行最主要的目標即是無我。若能縮小自己、放大心胸、包容一切、尊重別人,別人也一定會尊重你、接受你。縮小自己,能縮到對方的眼睛、耳朵中,既不傷他,還要能嵌在對方的心頭上。一粒細沙就扎到腳,一顆小石子就扎到心,面對事情當然就無法擔當。看淡自己是般若,看重自己是執著。不能低頭的人,是因為一再回顧過去的成就。眾生有煩惱,是因為我執的關係。以「我」的自私心理為中心,不但使自己痛苦,也會影響周圍的人跟著痛苦。忘我,才能於修身養性中,造應分健康、幸福的人生。愛是人間的一份力量,但是只有愛還不夠,必須要有個「忍」——忍辱、忍讓、忍耐,能忍則能安。要做個受人歡迎和被愛的人,必須先照顧好自我的聲和色。面容動作、言談舉止合宜得體,都是從日常生活中修養忍辱得來的。有錢也苦,沒錢也苦,閑也苦,忙也苦,世間有哪個人不苦呢?說苦是國為他不能堪忍!愈是不能堪忍的人,愈是痛苦。忍不是最高的境界,能夠忍而無忍,才會覺得一切逆境都是很自然的事。做事,一定要秉持「誠」與「正」的原則;而待人,則要用「寬」與「柔」的態度。要以宗教者超然的形態,寬大的心胸來容納任何人。真正的聖人,既強又柔。他的強是柔中帶剛,剛中帶柔;柔能調服眾生,剛能堅強己志。不爭的人,才能看清事實。爭了就亂了,亂了就犯錯,犯錯就容易失敗。要知道,普天之下,並沒有一個真正的贏家。人們往往是太執著,而有分別心。是你、是我,劃分得清清楚楚,以致對自己所愛的拚命去爭、去求、去嫉妒,因為心胸狹窄,所以處處都是障礙。一般人常言:要爭這一口氣。其實真正有功夫的人,是把這口氣咽下去。養好自己的氣質,不要爭面子,爭來的是假的,培養來的才是真的。人,大多數有名利之心,與人爭、與事爭。如能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事無爭而事安;人事皆無爭,則世界亦安。能一字「和」則無往不利,無事不成。忍,是幫助你做好事、修好行的最大力量。能持忍者,沒有什麼事辦不到。能將山河大地、太虛里的任何境界都包容於心,而心卻不被境所轉,此即出世的精神。一個真正成功的人,必須人人都能容得下你,你也能容納每一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尊心,但也必須懂是謙虛和禮讓。因為每個人在世間,絕對無法一手撐天。受人攻擊或陷害時,千萬別起嗔恨心,反而應起感恩心:因為沒有壞人顯不出好人,沒有苦難的眾生則顯不出菩薩的寬忍愛心。所以,我們應視毒罵、中傷如飲甘露。

第七篇 「逆境」、「是非」觀 「無明草」與「增上緣」

逆境、是非來臨,心中要持一「寬」字。世間事要做得圓融並不容易,沒有歷經逆境的事,不值得作為我們人生的燈塔。逆境在佛教中稱為「逆增上緣」,碰到逆境時,應心生感激——可遇不可求啊。人事的艱難與琢磨,就是一種考驗。就像一支劍要有磨刀石來磨,劍才會利;一塊璞玉要有粗石來磨,才會發出耀眼的光芒。要原諒一個無心傷害人的人,不能做一個輕易就別人傷害的人。人常困於己見。知音就是真理,不是知音就變成是非。人最難看得見的,就是自己——平日都是睜著眼睛向外看,對別人稱斤論兩、說長道短,殊不知自己也在其中啊!如能跳脫開來,把自己也當成觀看的物件,事理才真能看得清、分得明。對人有疑心,就無法愛人;對人有疑念,就無法原諒人; 對人有疑惑,就無法相信人。多一分對他人的疑慮,就少一分對自己的信心;否定世間的一切,自己的信念也將隨之消失。是非當教育,讚美當警惕;嫌棄當反省,錯誤作經驗。受人批評,等於上了一課。應該認真聽、仔細做,謹言慎行,去除我慢心,無我執、無我相、修心養性,端正自己的行為。別人罵我、不諒解我,反而應生起一分感恩心,感恩對方給自己修行的境界。純正的心不怕別人毀謗,只要做得正、做得誠,別人的毀謗反而更能升華自己的人格。要將是非當教育,不要將人事當是非。前者能將種種不順心的行為轉化為重組自我的利器,後者只會讓你覺得人生很痛苦。其實,每天的瑣碎事務都是活生生的大藏經。若常常受到挫折,也要感謝天意的磨鍊。勿輕言「挫折感、無力感」。縱然困難如石,也要鑽過去;更何況有時所謂的困難,可能只是如紙之薄。做任何事,不要受一點小挫折即意志盡失。佛支「入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只要大家提起佛弟子的勇猛信心,該來的業障都能歡喜接受,則能隨緣舊業。業報受盡,業障亦會隨時間而消失。人在平安的時候,很容易迷失自己。偶爾有小挫折或坎坷,反而能喚醒良知、長養善根,這何嘗不也是福?怎樣才能消業、消災?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歡喜接受所面臨的一切,過一分鐘即消一分災。凡事都得靠自己,福要自己造,業要自己了,而非求佛消災解厄。遭受別人批評時,先問自心是否無愧?無愧則心安。若有人扯後腿,要心存感恩。沒有人「扯」,就練不出腿功。

第八篇 自「貪慾」說起 煩惱菩提

欲深無底,貪無止盡。有求的意向,即有必得的心理;有求、有得的心理,就會有失的痛苦。世間的海可以填平,但是人的鼻下橫——小小一個嘴巴,卻永遠填不滿。同樣是過一輩子,慾望大的人得花很大的氣力,才能滿足需求;而慾望淡泊的人,少欲少煩惱,便能安穩地終此一生。所謂的煩惱,並非以人的生活物質作標準,而是以心境狀態來分別。人若不知足,就永遠處在煩惱中。人都是求「有」,什麼叫「有」呢?有就是煩惱。人一旦生活在憂愁惶恐中,就很容易喪失自信心而陷入怯懦與逃避的深淵。痛有兩個詞:一個是痛快,另一個是痛苦。而對痛苦時,要「痛快」,也就是視「痛」為「劫」。「痛」去「劫」消,則病痛反能帶來「劫後歸來」之快。死掉過去的煩惱心,生出今日解脫的境界。要學得「平常心」。一個人若有平常心,則無論遇到任何環境及挫折,都能真正安然自在。了解世間的形象本就如此。自然不會害怕惶恐或憂愁苦惱。心如要常常保持快樂,就不要把人與事當成是非。有些人常常起煩惱——因為別人一句無心的話,他卻有意地接受。一般凡夫太愛自己,就會處處與別人計較、事事多起疑心,常懷疑別人所說的話是不是諷刺自己?別人所做的事會不會對自己不利?像這種人,就是把「人事」當「是非」,會生活得很痛苦。透過煩惱轉成智慧,這個煩惱才有意義。將所有的病苦、困難或煩惱,當作人生最好的教育,也當作是人生另一種「再充電」。每天過日子,就像讀一本書一樣地掀開每頁紙;而每天所遇到的人事或煩惱,就是這頁紙上的一句銘言或一個警語。錢會害人,但是錢也會救人。我們要好好利用錢去救人,不要被錢所利用。有錢有勢的人,若不知節制慾望則煩惱無量;若不將名利看淡,精神生活必然空虛無所依止且苦患無量。布施就是修福。錢財,若捨不得用而存在金庫做守財奴,就與窮人沒有兩樣;但是,如果用得不當也會有害身心,甚至禍國殃民。若能用在有意義的地方,則是修福積德的大好機會。身外之物如「火」。天寒地凍時,近火雖可取暖,但太靠近卻很危險;若看不開、放不下,猶如手拿燒紅熱鐵,必然被燙傷。世間名利又好比白雪,看起來很美,喝起來也很清涼,但握久了手也會凍傷。眾生顛倒,明知財物、名利傷人身心,卻仍甘於被傷害。人自身的煩惱,比身外的冤家更歷害!因此,應該常常警惕自己,莫讓良知睡著了。良知一旦睡著,則殺盜、淫、妄等種種罪業都會發生。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報,將會招來煩惱;所以,布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則非但沒有功德,反增煩惱業。煩惱就像一條毒蛇睡要人的心中,一旦動了它,蛇就會咬人。修行一定要把心的愚痴煩惱去除,才能安心修行。人生多欲為苦!「欲」會誘人墮入煩惱深淵,現代人常被「欲」所牽引而造業——貪求名聞、為名為利而爭,不僅喪失志節,也敗壞名譽。所以,我們要看開物慾,別讓物慾沖昏了良知,埋沒了良能。把他人拿來作自己的鏡子,看到優點可以自我鞭策,看到缺點則自我反省。心中無形的風災是「無明」,無形的刀劍是「嫉妒心」,無的鬼魅是「疑心生暗鬼」,無的心獄是「入邪道法」。這些無形的心賊會滅除人之善根。毀盡修行之功德林。世間的盜賊偷竊東西,不一定會把東西都偷光。但只要一念嗔心起,心中的「嗔賊」就會把一切功德偷得無影無蹤。人生最大的五種病,是「貪、嗔、痴、慢、疑」。而諸多煩惱及種種罪業,皆因貪著「財、色、名、食、睡」五欲;若能去除五欲,則能啟發良知,開展良能,自度度人,饒益一切眾生。人應該摒除「自己不如人」的心念,用心於如何對待別人、幫助別人,才是真正少欲知足、快樂的人生。世間的物質本來是為人所用,但不知足者因欠缺智慧,竟淪為「被物所用」。人心的慾念,好比被太陽照射的沙漠一樣——乾燥飲、饑渴;而佛法恰似甘露法水,時時滋潤眾生乾渴的心田。知足,生活才會富樂安穩。「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人生猶如一場戲,種種的人事煩惱不要執著於心,要隨幕啟幕落而消逝。若能時時清除內心的煩惱,將其化為一片清涼的悲心,此即菩薩的智慧。聰明的人,心地常充滿熱惱,必須用智慧凈水沖洗,才能透徹清涼。

第九篇 解讀「幸福」與「財富」 覺天地之廣闊

人生的幸福沒有準則。能關心別人、愛護別人者,即是福中之福人。多原諒人一次,就多造一次福。把量放大,福就大。一生的罪與福,都是人自做的。最可怕的是人,最可愛的也是人。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自造福田,自得福緣。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最平常的人最富有。美滿的人生,不在物質、權勢、名利及地位,而在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情誼。做人要有一分平常心,一分平凡的念。如果大家都自覺平凡,人生就平安了。人生苦能被人需要,能擁有一分功能為人付出,就是最幸福的人生。吃飽飯沒事做的人,固然不快樂;忙著應酬、打麻將、觀光旅遊,一個「無所事事忙」的人,在飽樂余的疲倦與空虛,又何嘗稱得上快樂?世間物質的喜好只是一種潮流。太平年代金銀玉石是寶,而戰亂時期米糧衣布是寶。所以,世間所謂「有價」的東西,完全在於人心的潮流及虛榮的作崇。人生想得透徹一點,沒有一件東西可以永遠與我們為伴。再親愛的人、再多的財物,也終有離別聚散的時候,所以,又有什麼東西捨不得呢?凡夫追求財物,聖人追求真理。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人生何必錙銖計較?其實,心安即是福,當下能做即是福,眼前歡喜即是福。對別人能多原諒一分、多讓一分,就能得到十分的福。所以說:「心寬就是福。」汲取井水時,不汲取多少,井中之水依然不減;但是,井水也不會因不汲取而增高水位。布施就好比汲取井水,惟有不斷地布施,才能造福、增福;否則,福亦不增。富有的人若不懂得善用財富,也會被社會人群所遺棄。其孤獨與寂寞,恐怕比窮困的人還痛苦。貧中之貧的人,不僅物資、知識貧乏,見識也窄淺;更有既貧且病者,心態孤僻,常覺得自己被人遺棄……我們應設法給予更多的的關懷和引導,才能幫助他們脫離苦難。貧者因物質匱乏而苦,富者則因心靈空虛而苦。貧者千方百計地追求物質,所以極其煩惱;富者則擔心失去已擁有的,而無法輕安自在。有些人雖然生活貧因,卻富有愛心、充滿人情味,所以感覺觸目所及都是親切可愛的臉孔,所聽到的也是充滿人情味的聲音,生活得非常快樂充實,這就是「貧中之富」的人。

第十篇 言談聲色之間 那麼輕,卻又那麼重

◎一句不恰當的話,就會使人產生排斥的心。所以,話要講得恰到好處,多一句、少一句都不好。◎教導別人也要分內與外。對外要柔,對內要正。◎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聽話、說話要完整,不要只揀前一句、後一句,合起來剛好尖尖地刺進人心,創傷也就不可可彌補。◎聽到人間好話,要如海綿遇水牢牢吸住;面對世間是非,要如水泥地般堅固,水過則干。◎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話語秤起來不重,但稍一不慎,卻會重重地壓到別人的心。反求諸己,我們也要自我訓經練,不要輕易被別人的話刺傷。◎無意間的散播是非,雖然沒有傷害別人的身體,但是卻毀壞別人的名興譽與形象,這種罪過比傷害別人的身體還嚴重。◎內心平靜快樂,頭腦清醒,考慮事情就會清楚周全,說話就會得體。◎用清凈的心眼看人,就不會彼此碰撞。聲無形無量,色乃假相,不必拿聲、色來壓迫自己的心眼。◎一言為重,千言無用。言重則信重,信重則有大用。◎人性之美,莫過於誠——誠為一切善法之源;人性之貴,莫過於信——信乃人生立世之本。◎講話要溫和輕柔,態度要謙誠親切,才能使人身心感到溫馨而和樂。

第十六篇 「道」與「性」、「信」與「迷」 有限的人生、無限的世界

◎實實在在的道不是看來的,也不是聽來的,而是要真正去做——確切去實踐,才以表達出真道。◎習性不是「真性」。真性必須從人的習性中去體會、修為、契合,謂之「神會」,即是精神體會而領悟出來的真理。◎多數人的心都是迷信的。迷信自己的人,總以為天下惟我獨尊,惟有我能力最強。人應該相信自己,但是不可執著。◎培養面對現實的勇氣和毅力,以歡喜心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動輒求神問卜。心若迷時會很苦,苦在自己無法做主。◎迷信不如無信,學佛一定要轉迷為智,離開眾生的煩惱心,回歸清凈無染的佛性。◎正信的佛法,不說感應、不說神通,惟心是佛。

第十七篇 修養、修行、禪 浸潤在人性的源頭裡

◎整體的美,在於個的修養。◎修行,主要是「修心於內而顯於外」。心在內沒人看得見,惟有藉行於外的整齊以顯示內在的清靜。◎常有人把「修行」誤以為是出家人的專有名詞,其實修行表現在日常行為中,是人人應有的生活修養。「修」是修心養性,「行」是端正行為。◎一個人的修養——氣質,均在行、住、坐、卧四威儀中自然地顯露出來。走路有走路的風度,站立有站立的姿態,坐有坐的形態,睡卧有睡卧的姿態……◎退讓一步以成全別人,即是修養,即是修行。◎醫生在病人的眼裡就是活佛,護士就是白衣大士、觀世間菩薩。所以,醫院應該是大菩薩修行的道場。◎一般人常誤以為「打坐」才是禪,其實禪修打坐,目的是要修得心凈、意誠、氣靜。禪、靜、誠三者不能分離。◎一切言行舉止能精神統一,心念一致,就是禪定。◎學佛,要學活的佛;打坐參禪,要學活禪。能使平常生活中的舉止動作無不是禪,才是真正的活禪。◎人有二耳、二眼、一口、雙手、雙腳,此中道理,是要人多聽、多看、少說話、多做事。修行貴在身體力行,說一丈不如行一寸。◎修德——是在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累積而成,並抱持恆久心,於平常的言行舉止中不離佛法的教育。如此,才是真正的學佛修德。◎一個人的修養如何衡量?應是存誠於內,而形之於外。待人接物、言談舉止,一切行動都充分表現內在的修養。◎修行要抱持一個原則與信念——為佛教、為眾生,行為要光明正大,再大的委屈與打擊也要忍受,凡事做到問心無愧的地步。◎行忍辱的人,是一個最堅強的人,任何人與事都擊不倒他。能忍、才能成就天下事。◎修行者的本分事是忍耐和付出,因為修養原是個人應有的行為。◎人往往是為了愛自己而損害別人、所以佛陀教導我們:修養的第一個條件,就是不去傷害別人。◎有量就有福,有福心就靈,是謂「福至心靈」。◎為人處事要小心、細心、但不要「小心眼」!◎平常要多調伏自己的心念,培養正確的人生觀。若能降伏「憂煩」的魔軍,看淡世間的利慾,得時不貪著,失時無掛礙,這才是步入解脫門。◎若想在世間成就事業,一定要先成就自己的品德;要成就品德,必須先從「隨時隨地尊重他人」的基礎做起。◎同道,是指同修間若有錯誤的行為。可以彼此更正、相互惕厲之意。◎修行人的心境,要如「鳥過白雲,魚躍水面」般——空中無跡,水面無痕;不為消逝事物而煩惱,心境安然而自在。◎戒是不起心動念,守住本分,戒掉一切名聞利養的貪念:「定」是遇到任何困境,都能守持志節、臨危不亂;「慧」是能運心轉境,於平靜中突破重要困難。◎修行者為完成「德行」,日常生活不可離「四重」,即「言重、行重、貌重、厚重」。「言重」即是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能鼓勵人心向上,並解開眾生的心結,所以「言重」則「有法」;「行重」即行儀莊重,舉止有節,是故「行重」則有「有德」;「貌重」即待人攔物能剛柔並濟,令人歡喜親近又不致輕浮,亦即孔子所說:「溫而厲,威而不猛」,含有「溫、良、恭、儉、讓」之威德,故言「貌重」則「溫威並重」;「厚重」即心寬意厚,善解人意,常懷歡喜心,樂於利益人群,所以「厚重」則「人人皆歡喜」。

第十八篇 走向「學佛」之路 無聲的說法

◎無所求的奉獻,及為一切眾生而修養自己的言語行動,就是學佛。◎佛陀的教育不只教我們如何了生脫死,而是教我們如何包容人、不與人計較。◎學佛要修養到無論發生什麼事,心中都沒有絲毫委屈感。◎成佛不成佛,端在做人。◎信佛不是信一個偶像,而是信仰佛陀的人格,再反觀自性,相信自己與佛陀有同等的毅力——人人皆有佛性,只要肯用心,人人都可發揮真如本性。◎欲使眾生離苦得樂,必須以「智慧」為中心,以「方便」為工具。◎人生無常。物理有成、住、壞、空;心理有生、住、異、滅;生理有生、老、病、死。這些道理我們若能透徹,就不會在人與人之間計較;不在人我是非中計較,自然能專心於道,不會在現實的人生中隨意起心動念!◎學佛之前,生命像一張白紙,橫寫豎畫,隨心所欲。學佛之後,生命像在紙上學寫字,要端正規矩才能給人看。◎法譬如水,能洗凈眾生污染的心;法譬如葯,葯無中賤,能應病即是良藥。歡喜心即是一帖良藥。◎世間事都是相對的,只要我們以真誠的愛心待人,以光明磊落的心胸任事接物,則人生到處都充滿真善美。◎欲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業,必須抱持:「絕對要任勞」、「絕對要忍怨」、「絕對要有愛」、「絕對心存快樂」,這是佛教精神的「絕對論」,也是與世間法「相對論」所不同之地方,更是利生事業臻至完美境界之關鍵。◎信佛而不學佛,就是迷信;拜佛而不學佛,就是愚行。◎學佛的修養,是要每個人保持平等心,看見任何人都能起歡喜心。◎過年前,人人會將屋子內外整理、粉刷的煥然一新。做人也要時時刻刻把壞的淘汰掉,讓心地天天清新潔凈。而學佛的人,更要心如過年一樣,日日除舊布新。◎心與性是一樣的,於佛稱為「性」,於人叫做「心」譬如一杯白開水叫「水」,加上茶葉就叫「茶」,加上咖啡則叫「咖啡」。其實同樣是一杯水,但咖啡與茶都是水「以外的東西」。◎佛教徒常說「功德無量」,是指對該做的事從不計較,無限制量地做、及時地做,而且不求回報,此即真正無量的大福報,亦即所謂的「功德無量」。◎年輕佛子常耽於文字般若中,若能將所學的文字應用於實相般若以聲音呼出千眼,以行動引出千手,事理圓融,方是學佛的真諦。◎學佛是盡本分,在什麼崗位就做什麼事,不要將人間事想得太渺茫,而忽略了自己身處在人間。

《靜思語》第二集證嚴法師著

《靜思語》第二集

新版序作者:證嚴法師著 慈濟文化出版社

  《公元二○○○年新版序》  讀書可以醫俗,行善可以淑世       ———寫在「靜思語」改版發行之前。                    釋證嚴  發行已逾十年的《靜思語》,就要以嶄新的面貌和讀者見面了。雖然是新壺舊水,但面貌一新,也未嘗不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  古人說:「讀書可以醫俗,作詩可以遣懷。」可見讀書之用也,大矣!其實,讀書何僅止於「醫俗」,讀書還可豁人耳目,沁人心脾;更可陶冶性靈,啟人心智。因此,讀書如交友,讀好書如結交良師益友,終身可以享用不盡,受益無窮。  雖然如此,誠如孔子所說的:「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意思是說:「正言告誡的話,能不誠心聽從嗎?聽從而能改,才是最為可貴;婉言相勸的話,能不欣然接受嗎?接受而能深體微言大義,才是最為可貴。如果能欣煞接受,卻不能深體微言大義;能誠心聽從,卻不能改過遷善,那我就無可如何了!」所以讀書之可貴是,在於能發揮書中微言大義的影響力,而能否發揮書中微言大義的影響力,就要看閱讀的人對於「法語之言」能否「從而改之」,對於「巽與之語」能否「說而繹之」了。  時序即將邁入西元兩千年,正當大家期待著千禧年的來臨時,我們也期待著改版的《靜思語》早日出版。在過去的十年里,承蒙不棄,《靜思語》除了中文版外,也發行了英文版、日文版、德文版、印度尼西亞文版與簡體字版,目前冊數已逾七十萬冊了,其間,「慈濟教師聯誼會」的老師們更從中發展出「靜思語教學」,使許多小朋友對《靜思語》的好話琅琅上口,進而拳拳服膺,以致能夠影響全家,發揮《靜思語》的大用,這是證嚴最為欣慰,也最應感激的。  證嚴要向十年前參與編輯的高信疆先生及編輯群敬致最誠摯的謝意,如果十年前沒有高先生及編輯群的努力,《靜思語》就不會廣為流通;正當《靜思語》改版在即之際,證嚴也要向九歌出版社致上最誠摯的謝意,如果十年前沒有九歇出版社的慨允出版,就沒有今日《靜思語》的嶄新裝扮;如果十年前沒有九歌出版社的大力推介,就沒有十年來《靜思語》的大用之用。因此,儘管現在《靜思語》由慈濟文化出版社重新改版發行,但「法語之言」與「巽與之語」並無兩樣。好書不厭百回讀,能受用的書就是好書。把好書推薦給親朋好友,亦是功德一樁。衷心希望面目一新的《靜思語》,能夠和更多的讀者續結善緣。讀書可以醫俗,行善可以淑世,祝福大家用讀好書,行善事,充實深邃的心靈,彩繪亮麗的一生。

回復:《靜思語》第二集

序  《一九九一年序》  看似尋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卻艱辛      ——寫在《靜思語》第二集出版之前                  ◎釋證嚴  唐朝大詩人劉禹錫的詩云:「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意思是說:水,只有遇到山石阻隔時,才會激起波濤,形成人見人畏的險灘。  可是,人心,即使是在平地,也會無端生起波瀾,暗喻瞿塘灘道,雖然古來難行,但比起人的心路歷程來,恐怕還要易走得多。這是詩人對人心起伏善變,多所感慨之語。這種感慨,或許很多人會有同感。人心難調能調,只要時常反觀內省,靜思惕厲,起伏善變的人心,也可以調伏得如如不動,清澈見底。  《靜思語》一書,自出版以來,承蒙各方厚愛,讀者謬賞,證嚴愧不敢當,對社會廣大讀者的支持與厚愛,證嚴至為感激,希望這本書能帶給大家身心輕安,有所得,也有所悟。  現在《靜思語》第二集,在編輯體例上,延續第一集的風格,但內容上則較第一集更為寬廣,我們這樣做,是為了使大家有更開闊的思惟空間。  歷代禪師強調言語障道,故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其實,道不在言語,而在人心。如果只是執著於語言文字,而不能體悟語言文字的精髓,依言力行,才是障道的主要原因。語言文字和「道」的關係,就像「以手指月」 一樣;以手指月,目的在月不在乎。語言文字只是載道的工具而非目的,執著於工具而忘了目的就本末倒置,非以手指月的用意了。  《靜思語》所以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闡述人生的道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每一位閱讀本書的人都能獲得心靈上的自在。事實上,這個目的《靜思語》第一集已有莫大的啟迪作用了。  早安石詩云:「蘇州司業詩名老,樂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真理不在詰屈聱牙的用語中,看似尋常的語句,只要用心體悟,句句都蘊涵著奇崛,浮躍著佛性。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靜思」是靜思惟的意思,透過凝神自照,才能調得身心一如,動靜一致,能如此,即使是最淺顯的一句話語,也能發揮無比的威力。  《靜思語》第二集,證嚴不敢奢望它能有多大移風易俗的貢獻,但總希望它能發揮一點潛移默化的功能,為社會善盡點滴責任。這個希望能否實現,就要看讀者能否深體書中片言隻字的真義了。

上卷】靜思晨語作者:證嚴法師著 慈濟文化出版社

第一篇 《人生的目標》讓生命功能永遠像春天【一鼓作氣】  我們到哪裡都應該有一個目標、起點,要朝目標往前走到底;不要停在半路,停在半路比走到目標還辛苦。就好像爬山的人,要不就留在山下,要不就一鼓作氣爬到山頂上。否則停在半山腰中,石頭若滾下來,豈不是很危險?【穩住最終目標】  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灰濛濛、氣冷冷的時候,只要能將最終目標穩定住,就能像冬天的太陽一樣,感覺很溫暖。【活出生命力】    人的生命,要永遠保持像春天一樣,不斷湧出生命力,不斷發揮它的功能,才是活著的人生!【職業與志業】  所謂職業,是為生活而工作,是被動的辦事;辦公時間按一般上下班打卡,能不遲到早退,公務就算完成。而志業則是沒有上班時間,更沒有下班時刻,雖然不需打卡,卻是分秒善盡義務,一切都出於自願。【做好事是義務】  做好事總是要騰出時間,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應盡的義務。【生存的真諦】  天下、國家、社會、家庭之所以不得太平、安寧、和睦,皆因人人只知爭取生存,而不探究生存的真諦。【代代傳承慧命】  生命只有數十年,慧命卻永遠不滅。每個人都有代代傳承的子孫,要留下美的回憶與愛的教育給他們,這就是史成跡的慧命常存。【皈依的目的】  皈依的人要有個皈依的目的,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到底船支將駛向哪一個方向?一定要有個目標。而為人皈依者一定要負起責任,比如眼見船支已經快迷失了,趕快亮起燈塔的燈讓他們知道方向,這就是責任。【慧命永存】  生命無常,慧命永存;愛心無涯,精神常在。第二篇 《談毅力》成功的起點【有願才有希望】  願是成功的起點,願也是希望。人生最需要的就是願,一切事業要成功必須有願。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依願力而行,最後才能圓滿成佛。「人」如無願,就無希望;沒有希望,就無法成就事業。【願力並行】  佛教提倡「願」、「力」並行,若僅是空口談願,卻不以實際行動表現,永遠都無法滿「願」。【發大願】  發願——必須發利益眾生的大願,並且隨時隨地身體力行。【真正的普度】  真正的普度是發大心、立大願,普愛一切眾生。【願大、志強、氣柔、心細】  願要大,志要堅,氣要柔,心要細。第三篇 《宗教的精神》沙漠中的甘泉【深入了解佛法】  有些人不了解佛法,以為有苦惱或不幸的人才需要宗教;以為佛教是消極、逃避現實的,這是錯誤的觀念。其實愈是有知識、有志節,要追求宇宙真諦、探討生命奧秘之士,愈需要了解宗教——尤其是佛教。【真正的洒脫】  人生難得洒脫,要洒脫必須擁有宗教精神及人生目標,才能得到真正有意義的洒脫!【運動家精神】  佛教徒應具足運動家的精神,只要肯精進,一定可以到達終點——佛的境界。【宗教的力量】  宗教的力量,不僅能鼓舞人們的身心,並能帶來心靈的凈化。【心胸光明磊落】  世間事都是相對的,只要我們以真誠的愛心待人,以光明磊落的心胸任事接物,則人生到處都充滿真善美。【禮敬諸佛】  正信的佛教徒稱「禮敬諸佛」,不只是「拜佛」,而是要學佛陀的大慈悲和大智慧。【佛教的絕對論】  欲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業,必須抱持:「絕對要任勞」、「絕對要忍怨」、「絕對要有愛」、「絕對心存快樂」……,這是佛教精神的「絕對論」,也是與世間法「相對論」所不同之地方,更是利生事業臻至完美境界之關鍵。【救世的良藥】  佛法是救世的良藥——因為世間的眾生,常處於病與貧的狀態中。無論天然災害或人為禍亂,都是因為不調和而引起的病態;既然產生病態,即需治世的良藥,佛法就是最好的良藥。【捨己為人】  佛教的真正精神在於不為自己,一切只為眾生求安樂,寧可舍己,以自己的犧牲使他人得到安樂。第四篇 《菩薩的心》慈悲與智慧的化身【人人都有菩薩心】  人人本具一顆菩薩心,也具有和菩薩同等的精神與力量,此力量即慈悲與智慧的力量,它恆藏在人人內心的本性。【菩薩行者】  菩薩行者心懷慈悲,常起利益眾生的念頭,無論到任何地方,心都無畏懼。因此,若能做到以愛等人、以慈對人,則不惹人怨,亦能結好緣。【學習大無畏】  行菩薩道,要經常接受考驗。遇到困難與危險時,要學佛陀大無畏、大勇猛的精進精神,心無怖畏、志不退縮,不斷向前邁進。【歡喜別人成就】  我們應為別人的成就生歡喜心,視他人的成功猶如自己的成就,這就是菩薩心。常常抱持利益眾生之心,就可永遠不離喜樂。【惟慧是業】  菩薩之情廣大無邊際,能包容宇宙,能無限量地愛一切眾生,絲毫不求眾生的回報。菩薩常念知足、安貧樂道,所追求的只是智慧,所以說「惟慧是業」——依智慧而行動,這是凡夫與菩薩不同的地方。【發揮良知良能】  人人都有佛性,只要能發揮良知良能,沒有一個人不能去救人、去造福人群;這分救人之心,就是菩薩心。【如何成就道業?】  欲成就菩薩道業,必須擁有不畏心勞、不懼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達成。【清水之愛】  菩薩的愛像一杯清水,可以從上透視到底,沒有一點色彩,此即「清水之愛」。【真菩薩】  菩薩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薩能做事、能說話、能吃飯,能尋聲救苦隨處現身。【人生的價值】  人生的價值在於功能而不是形象,形象沒有價值。【歡喜付出】  要做菩薩,就要發恆常心。菩薩決不把「付出」當成苦事,而是抱持遊戲人間的歡喜心去付出。【扮演自己的角色】  人間如舞台,人人都在舞台上扮演各自的角色。【真正的靈感】  寺院中木刻、石雕的佛菩薩像,只是供我們攝心,真正靈感的佛菩薩在每個人的心中。第五篇 《利用身體》赤裸裸地來【愛惜人身】  一切功德由時間所累積,一切功德由我們身體行動所成就;所以,我們要好好愛惜人身。【及時行善】  要好好利用我們的身體,趁能自由說話、走動的時候,趕快多做利益人群、宣揚佛法和導人向善的事。【遵從良醫】  人都有生老病死,有身體就有病痛。佛陀曾說:「我如良醫,知病說葯;服與不服,非醫咎也。」既知有病,就應遵從良醫的診斷治療,免除身體苦患。【一生的行為】  人一生的行為,不管是善是惡,皆由時間所累積。【身是載道器】  人對軀體有兩種看法:一、太愛自己,珍寵得過分,捨不得善加利用;二、太輕視自己,輕視得近乎折磨,以為身既是「不凈物」又何必重視,因而忽略了身是「載道器」。其實,只要好好發揮身體的功能,不但處世大業能夠成就,佛道也將不遠。【赤裸裸地來去】  人出生時,是一身赤裸裸地來;在世間忙碌了幾十年,到最後也是一秀不帶而赤裸裸地走!【人生的創造者】  每天無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費者;積極付出,才是人生的創造者。什麼都沒做,就是空過的人生;若能不斷付出利益人群,就是大好的人生。【活生生的人生】  身為佛弟子,就應學習佛陀的精神,為需要幫助的人服務,並與眾生同苦樂。能做到人我一體,就是「成功的人生」,亦可稱為有意義、有感情,真正「活生生」的人生。第六篇 《談情說愛》愛河千尺浪【多疑之苦】  一般凡夫太愛自己,就會處處與別人計較、事事多起疑心,常懷疑別人所說的話是不是諷刺自己?別人所做的事會不會對自己不利?像這種人,就是把「人事」當「是非」,會生活得很痛苦。【人痛如己痛】  要突破小範圍的愛,將愛心普及一切眾生,視眾生的苦痛如自己的苦痛,這才是佛教所倡導的愛。【化小愛為大愛】  愛本來就無窮無盡,擴大可以利益天下,增長慧命;縮小則成自私自利,增長惡亞。【點亮心光】  一個人要先點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引發別人的心光。人要真誠苦幹才能領導別人,而非光靠能幹。待人要以寬大的心胸去接納、包容——發廣大心,普愛一切眾生,使周遭都籠罩在大愛的氛圍中。【清凈的法愛】  佛法要人間化,必須先凈化人間;要凈化人間,必須先身體力行凈化自己。如何凈化呢?就是培養清凈的法愛。所謂的「法愛」,就是對普天下眾生,都能心生敬愛、覺情,而且愛得無所求、愛得很普遍。【普愛天下】  以佛陀普愛天下眾生之心為己心。佛陀能為一切眾生犧牲,我們也能為濟助眾生的志業不惜辛勞付出。【缺愛症】  現今社會有一種通病——「缺愛症」。大家若能先由自我做起,充足自己的愛心,然後互相付出,將這分愛充足於社會,社會就能祥和。【太太的責任】  愛心、慈心、悲心是女性的優點,如何引導先生做好事、走好路,是做太太的責任。【不要執著小愛】  有些人的愛只執著於自己的眷屬,倘若眷屬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容易產生怨恨。【痛苦的根源】  凡夫的愛欲及渴望永無止境。不斷地追求物質享受與聲色逸樂,有如溝涌的波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愛河千尺浪】  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求不得是苦;求得之後仍不滿足,經不起愛欲的鼓動及外界的誘惑,繼續永無盡期地渴求,以致人生痛苦難耐!【建立家庭倫理】  台灣的離婚率不斷逐年攀升,衍生不少社會問題。希望人人都能先由自身建立正常的家庭倫理,再去影響其他的家庭。【愛其所愛】  在感情發生問題時,要以大愛之心愛其所愛;也要退一步,用寬廣的心接受眼前呈現的一切,這才是有智慧的愛。【愛人與被愛】  愛人與被愛都是幸福的。但是這分愛必須「清凈無雜染」——付出者無所求,接受者不貪婪;施與受者都無煩惱,彼此皆自在。【無色彩的愛】  無色彩的愛——「時」不計長短,「地」不分遠近,「人」不分宗教與種族,只要有苦難,我們看得到、聽得到、做得到,都應盡量去付出,決無希求回報的心念。愛得普遍,愛得透徹,愛得乾淨俐落,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純凈真愛。第七篇 《關於修行》說一丈不如行一寸【說一丈不如行一寸】  人有二耳、二眼、一口、雙手、雙腳,此中道理:是要人多聽、多看、少說話、多做事。修行貴在身體力行,說一丈不如行一寸。【多增一分真我】  一切的修行法門,如坐禪、念佛等,都是為了收攝心念。「修行」,主要是多改掉一分假我,多增加一分真我。【從自我做起】  想擁有一個清凈的社會並不難,但需先從無數個「我」與「你」開始做起。想要求整體的美,也必須從個體開始;有無數個美的個體,才會有大整體的真善美。同樣的,響往生活在菩薩的世界,自己就必須先學習做菩薩。【修德】  修德——是在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累積而成,並抱持恆久心,於平常的言行舉止中不離佛法的教育;如此,才是真正的學佛修德。【知羞恥】  一個人只要有慚愧羞恥心,自然不敢做喪理敗德的事情。所以,修行學佛一定要有慚愧心,知羞恥。【誠於內,形於外】  一個人的修養如何衡量?應是存誠於內,而形之於外。等人接物、言談舉止……,一切行動都充分表現內在的修養。【救世先救心】  要救世必須先救心,心成則身端行正;要家庭和睦,必須先從個人的修養開始做起,然後再以一個和睦的家庭去教化、影響其他的家庭,則家家和睦,社會安祥和樂。【深思熟慮每句話】  時時刻刻注意自己所說的話,每一句話都要深思熟慮,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是否能利益眾生,開導人心,使人開解煩惱?【問心無愧】  修行要抱持一個原則與信念——為佛教、為眾生,行為要光明正大,再大的委屈與打擊也要忍受,凡事做到問心無愧的地步。【入群磨練】  人的習性不同,各如其面。修行必須走入人群,和不同習性的人互相磨練、適應,並圓融共處、和睦相待。【最堅強的人】  行忍辱的人,是一個最堅強的人,任何人與事都擊不倒他;能忍,才能成就天下大事。【不毀謗同道】  修行除了自度之外,還要度人;時時刻刻培養善根(智慧)、慈悲(福德),絕對不侵犯、毀謗他人,尤其不侵犯、毀謗同道者。【不傷害別人】  人往往為了愛自己而損害別人,所以佛陀教導我們:修養的第一個條件,就是不去傷害別人。【彼此感恩、行善】  社會是群體的,只有一個人好或只有一個人向善還不夠;希望擁有一個好家庭、好社會,就必須人人行善、彼此感恩。【個人是社會的起源】  社會形態源自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源自於個人的修養。若能先培養好個人修養,進而料理好家庭,社會秩序自然能漸上軌道。【何謂修行?】  所謂修行,即「修」心養性,端正「行」為,常存慚愧心勤勉精進。如修學而不精進,不知反省自己,就是沒有慚愧心;心無慚愧者,行為必然不端,遑論修心養性?【福至心靈】  有就有福,有福心就靈,是謂「福至心靈」。【不要小心眼】  為人處事要小心、細心,但不要「小心眼」!【步入解脫門】  平常多調伏自己的心念,培養正確的人生觀。若能降伏「憂煩」的魔軍,看淡世間的利慾,得時不貪著,失時無掛礙,這才是步入解脫門。【時時尊重他人】  若想在世間成就事業,一定要先成就自己的品德;要成就品德,必須先從「隨時隨地尊重他人」的基礎做起。【練心】  人生在世,常會接觸複雜的人事;所謂「修行」,就是要藉複雜的「人與事」來練心。【不散播是非】  無意間的散播是非,雖然沒有傷害別人的身體,但是卻毀壞別人的名譽形象,這種罪過比傷害別人的身體還嚴重。【啟發自我覺性】  修行,得靠自己精進地啟發自我靈明的覺性,不能期待不勞而獲的成果。【以眾人為重】  學佛要注重道與理,關心人及事。能以眾人為重,不計個人得失,在日常人事中自我磨練,以毅力、勇氣突破障礙,才是真正學佛的精神。【苦修】  苦修,是清心少欲、磨練吃苦的心志。【放棄憂愁惶恐】  人一旦生活在憂愁惶恐中,就很容易喪失自信心而陷入怯懦與逃避的深淵。【不談神通怪力】  除了對人與事必段信實外,講經說法也要合情合理,不可談神通怪力、從動人心的言論;如此,才能提高正信的智識水準,引導眾生走向善道。【修學三要】  修學者三要:一、要有赤子之心——直心是道場。二、要有駱駝的耐力——工作時,要有駱駝般的耐勞和耐力。三、要有獅子的勇猛——努力精進如獅子的威猛。【同參】  同參,是同修間彼此相互切磋、去除習氣,唯存清凈佛心的意思。【同道】  同道,是指同修間若有錯誤的行為,可彼此更正、相互惕厲之意。【聖人無夢】  古人說:「聖人無夢」,是形容聖人並不把夢當一回事,精神不執著於夢境,不理會夢中事,每天睡醒之後就面對現實的生活。【修行修心】  修行人的心境,要如「烏過白雲,魚躍水面」般——空中無跡,水面無痕;不為消逝事物而煩惱,心境安然而自在。【戒、定、慧三學】  戒是不起心動念,守住本分,戒掉一切名聞利養的貪念;「定」是遇到任何困境,都能守持志節、臨危不亂;「慧」是能運心轉境,於平靜中突破重重困難。【四重德行】  修行者為完成「德行」,日常生活不可離「四重」,即「言重、行重、貌重、厚重」。  「言理」即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能鼓勵人心向上,並解開眾生的心結;所以「言重」則「有法」。  「行重」即行儀莊重,舉止有節;是故「行重」則「有德」。  「貌重」即待人接物能剛柔並濟,令人歡喜親近又不致輕浮,亦即孔子所說:「溫而厲,威而不猛。」涵有「溫、良、恭、儉、讓」之威德;故言「貌重」則「溫威並重」。  「厚重」即心寬意厚,善解人意,常懷歡喜心,樂於利益人群;所以「厚重」則「人人皆歡喜」。第八篇 《關於錢財》理財之道【善用錢財】  錢會害人,但是錢也會救人。我們要好好利用錢去救人,不要被錢所利用。有錢有勢的人,若不知節制慾望則煩惱無量;若不將名利看淡,精神生活必然空虛無所依止且苦患無量。【財欲是禍水】  世間人為了財物,造作無量罪過,所以有句話說:「財欲是禍水。」學佛應認清:世間財物只是給予人們資生而非典藏,要能提起慈悲心、歡喜心、勇猛心而行善喜舍布施。【理財四分法】  佛陀教我們理財四分法:一、四分之一奉養父母,二、四分之一教育子女,三、四分之一用於家庭,四、四分之一投入社會公益事業。【坦誠相待】  多數人為了追求名利,往往對人都不坦誠,諂曲逢迎、處處巴結;人若不能坦誠相待,是件多麼痛苦的事啊!想去除這些痛苦,就必須把得失心轉為誠實心,坦然地取諸社會並用諸社會——從社會取得有意義的錢財,為社會做有意義的事;如此,光明磊落而坦坦蕩蕩,不是更快樂而自在嗎?【布施就是修福】  布施就是修福。錢財,若捨不得用而存在金庫做守財奴,就與窮人沒有兩樣;但是如果用得不當也會有害身心,甚至禍國殃民。若能用在有意義的地方,則是修福積德的大好機會。【身外之物如火】  身外之物如「火」。天寒地凍時,近火雖可取暖,但太靠近卻很危險;若看不開、放不下,猶如手拿燒紅熱鐵,必然被燙傷。世間名利又好比白雪,看起來很美,喝起來也很清涼,但握久了手也會凍傷。  眾生顛倒,明知財物、名利傷人身心,卻仍甘於被傷害。第九篇 《關於學佛》在黑暗中點一盞燈【培養慈悲】  學佛,最重要的是培養慈悲心。若失去了慈悲心,就是失去佛教的精神。【反省過失】  常能反省自己而無過失,即得解脫自在。【拜佛要學佛】  信佛而不學佛,就是迷信;拜佛而不學佛,就是愚行。【做好人間事】  學佛的人,應正視「生」與「死」。把握做人的機會做好人間事,則家庭和樂,社會安寧。人和地吉,就能免除天災人禍,達到消災延壽、福祿綿長的境界。【端正見解】  端正自我的見解,需用正確的理智、思想透視人生無常的道理。不管是貧、是富,也不管人間物質的貴踐增減都沒有得失心,皆能安然自在,這就是「學佛的正見」。【用佛心看人】  學佛的修養,是要每個人保持平等心,看見任何人都能起歡喜心。用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天天潔凈心地】  過年前,人人會將屋子內外整理、粉刷得煥然一新。做人也要時時刻刻把壞的淘汰掉,讓心地天天清新潔凈。而學佛的人,更要心如過年一樣,日日除舊布新。【受法】  聽法後,能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謂之「受法」。【愛心是福種】  佛教談因果福報,但並非有錢才能造福;若能時時體念佛心、觀照自己,並以一分親切的愛心去關懷別人,這分愛心便是造福的種子。【啟發自我】  人若能啟發自我的本性與天職,自然做任何事都會覺得輕鬆而無怨言。【人心與佛性】  心與性是一樣的,於佛稱為「性」,於人叫做「心」。譬如一杯白開水叫「水」,加上茶葉就叫「茶」,加上咖啡則叫「咖啡」。其實同樣是一杯水,但咖啡則與茶都是水「以外的東西」。【化解煩惱】  學佛,就是要善加化解煩惱,以及善解別人的不悅與刻意傷害。【何謂功德無量?】  佛教徒常說「功德無量」,是指對該做的事從不計較,無限量地做、及時地做,而且不求回報,此即真正無量的大福報,亦即所謂的「功德無量」。【時間累積功德】  學佛一定要從最基本、自己做得到的功夫做起,不要錯過時機。功德是由時間累積而成,「路」愈早走愈早到達,「德」愈早修愈早完成。【注重實行】  學佛所注重的不只是理論、學問,還要能身體力行。【不能逃避責任】  逃避責任,尋求一生的清閑,就無法延續自己的慧命。【選擇要正確】  心一定要專,選擇必定要正確;若朝三暮四,時時從頭開始,將永遠停留在原地而跨不出一步。【道心不可斷】  學佛者,道心不可斷。道心斷,明燈暗;明燈暗,智慧失,就會招來障礙道業的因。修行人當看好心念,莫讓外境滅了心中的明燈。【為需要的人付出】  人生若能被人需要,能擁有一分功能為人付出,就是最幸福的人生。【和群和睦】  要和睦人間、合群人生,才是真正的學佛。【學佛的真諦】  年輕佛子常耽於文字般若中,若能將所學的文字應用於實相般若,以聲音呼出千眼,以行動引出千手,事理圓融,方是學佛的真諦。【為眾生學佛】  學佛是為眾生而學佛,做人是為工作而做人。【渴愛的奴役】  還未學佛以前,我們經常被「渴愛」所役使,心裡老是有欠缺的感覺;縱使有時好像捕捉到什麼,卻總是無法安定落實。這就好像在乾旱的沙漠里灑上一滴水,仍舊乾燥如初,絲毫起不了滋潤的作用。如今我們有幸學佛,就要少欲知足,放下物慾的執迷,積極節省有用的時間和精力,充實自己的良能與學養,朝真正有意義的人生正路邁進。【揚善】  能善意掩蓋他人的不良習氣,弘揚其良好德性,且不評論他人是非,這樣的人一定可愛又可敬。【守好崗位】  佛是盡本分,在什麼崗位就做什麼事,不要將人間事想得太渺茫,而忽略了自己身處在人間。第十篇 《關於逆境》在風雨中成長【感謝天意】  若常常受到挫折,也要感謝天意的磨練。【接受一切磨練】  我們要接受天下人、事、物的磨練,方能成為一個堅強的偉人。【勿輕言困難】  輕言「挫折感、無力感」。縱然困難如石,也要鑽過去;更何況有時所謂的困難,可能只是如紙之薄。【悔不當初】  極少有人會想到:今日平安健康,明日是否還能行動自如?今日財熱順利,明日有無不測?人常處於「悔不當初……」的懊惱中,想做卻力不從心,後悔又已太遲!此時不僅罪業層層疊疊,甚至到了臨終仍惶惶不知所歸?【以寬諒代替埋怨】  面對業力不要埋怨,要用寬諒和樂的心來代替埋怨。【隨緣消舊業】  做任何事,不要受一點小挫折即意志盡失。佛云:「入我們不貧,出我們不富」。只要大家提起佛弟子的勇猛信心,該來的業障都能歡喜接受,則能隨緣消舊業。業報受盡,業障亦會隨時間而消失。【自殺的罪業】  自殺所季的罪業有三:一、殺害父母所賜的身體,犯不孝罪。二、造自殺罪業。三、犯遺棄父母、先生(或太太)和孩子的罪。【另一種福】  人在平安的時候,很容易迷失自己。偶爾有小挫折或坎坷,反而能喚醒良知、長養善根,這何嘗不也是福?【凡事靠自己】  怎樣才能消業、消災?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歡喜接受所面臨的一切,過一分鐘即消一分災。凡事都得靠自己,福要自己造,業要自己了,而非求佛消災解厄。【多造善因福果】  人在健康時,應多做善事、利益人群,多造善因福果,為自己鋪好人生健康之道。否則一亘病障現前,身心不得自在時,子媳再孝順也只能盡人事。【重業輕受】  去宿業所帶來的業障,如能以歡喜心去接受,就可以重業輕受。【無愧則心安】  遭受人批評時,先問自心是否無愧?無愧則心安。【感恩試練】  若有人扯後腿,要心存感恩。沒有人「扯」,就練不出腿勁。【籍事練心】  佛教徒不怕做事,而且能積極投入人間服務;在服務的過程中,心靈不被環境所轉,能勇敢突破萬難,難行能行;做到別人不能忍而我能忍,別人不能舍而我能舍的地步,這才是「藉事練心」。第十一篇 《不肯走正路》不殘而廢【腳走好路】  一個人如果沒有腳只是一個人不便,要是有雙腳卻不走正路,那不知會害了多少人?毀了多少家庭?【手做好事】  雙手健全卻不肯做事的人,等於是沒有手的人。【人要走正路】  人應該走正路。如果正路不走,儘是走歹路,這種人比沒有腳的人還凄慘。【可怕的心魔】  阻礙他人走正路,或破壞他人發善心、做善事的人,就叫做「魔」。外魔不可怕,最怕的是內心的魔——自己內心起了擾亂,不僅障礙他人,也障礙自己。第十二篇 《積少成多》粒米成籮【粒米成籮】  粒米成籮——將一小粒、一小粒的米集合起來,就可積成一籮米;如果因一粒米小而輕視它、漏掉它,怎能積成一籮的米?【滴水成河】  滴水成河——將一滴滴的雨水集合起來,就可形成一條河。【分毫累積無量】  無量功德是在日積月累中,分毫累積聚集而成。【人多力大福就大】  人多力大福就大。一支再大的蠟燭,它的光度還是有限;而一支小蠟燭點亮之後,卻可再引燃千萬支蠟燭,這千萬支的蠟燭點亮之後,卻可再引燃千萬支蠟燭,這千萬支的燭光就可照亮各個黑暗解落。【莫輕小善而不為】  要把握做好事的因緣,一旦因緣消逝,想做就來不及了!有些人雖然想做好事,卻想等到有錢或有機會才去做,應知人生無常啊!只要有因緣,哪怕是一點滴的力量,也要趕快去做。力量、因緣會合起來,就能成就無量功德。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莫輕小善而不為,更莫貪積財物而不舍。第十三篇 《貪、瞋、痴、慢、疑》毒蛇陪伴的日子【別讓良知睡著了】  人自身的煩惱,比身外的冤家更厲害!因此,應該常常警惕自己,莫讓良知睡著了。良知一旦睡著,則殺、盜、淫、妄等種種罪業都會發生。【付出不求回報】  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報,將會招來煩惱;所以,布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則非但沒有功德,反增煩惱業。【煩惱像毒蛇】  煩惱就像一條毒蛇睡在人的心中,一旦動了它,蛇就會咬人。修行一定要把心中的愚痴煩惱去除,才能安心修行。【瞋恚害人】  瞋恚害人,會破壞處世善法。為了一時的不能忍,不僅破壞了處世的好名譽,也會破壞過去一切的功德及修養。瞋怒心比猛火還厲害,猛火燒毀的物質,可以經由努力再失而復得;但一個人的人格如遭自我破壞,即使花再多的錢也買不回來。【貪之禍害】  人生會遭受天災人禍的痛苦,無不是從貪而來。「貪」不但帶來痛苦,也使人墮落;除了今生此世身敗名裂,也會招致未來的業報。【真善無貪】  人之所以虛偽,只因貪慾心起。若能棄除貪慾煩惱,心無雜念,無欲無為,才能得到真「善」和快樂。【多欲為苦】  人生多欲為苦!「欲」會誘人墮入煩惱深淵,現代人常被「欲」所牽引而造業——貪求名聞、為名為利而爭,不僅喪失志節,也敗壞名譽。所以,我們要看開物慾,別讓物慾沖昏了良知,埋沒了良能。【世事無常】  眾生常流轉於愚痴生死中,醉生夢死,只求「現在生」的享受,以致造諸惡業、虛擲時光而毫無警覺。殊不知「明月不常圓,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當念人生「無常」,世事常於瞬是變化,不可耽著眼前的欲樂。【以他人為鑒】  把他人拿來作自己的鏡子,看到優點可以自我鞭策,看到缺點則自我反省。【莫貪無厭足】  凡夫心常常貪無厭足,財產多,還要更多;權勢大,還要更大。既有嬌妻,還想擁有美妾;先生好,還希望他百依百順;孩子乖,還要他樣樣得第一,以光耀門楣。永遠都在名利、物慾、愛情、親情……無止境的追求中——多欲多求,以致苦不堪言!甚至引發犯罪心念,造成犯罪行為。【提防心賊】  心中無形的風災是「無明」,無形的刀劍是「嫉妒心」,無形的鬼魅是「疑心生暗鬼」,無形的心獄是指「入邪道法」。這些無形的心賊會滅除人之善根,毀盡修行之功德林。【三毒的破壞】  人生有煩惱,皆源於人心有三毒。毒者,破壞也!世間之所以戰亂相連,國家動蕩不安、社會奢侈靡不振、事業敗落、感情破裂,都是因貧、瞋、痴三毒所引起。【去除三毒】  佛法很簡單,只要去除貪、瞋、痴三毒,就可以明心見性。眾生煩惱多,所以佛陀才開啟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眾生的八萬四千煩惱。【偷竊功德的瞋賊】  世間的盜賊偷竊東西,不一定會把東西都偷光。但只要一念瞋心起,心中的「瞋賊」就會把一切功德偷得無影無蹤。【人生五大病】  人生最大的五種病,是「貪、瞋、痴、慢、疑」。而諸多煩惱及種種罪業,皆因貪著「財、色、名、食、睡」五欲;若能去除五欲,則能啟發良知,開展良能,自度度人,饒益一切眾生。

第十四篇 《忍辱》心上一把刀【忍辱】  人若能面對現實,喜歡接受過去生中的善惡業緣,謂之「忍辱」。【持忍一切好辦】  忍,是幫助你做好事、修好行的最大力量。能持忍者,沒有什麼事辦不到。【堪忍成就一切】  人生如果不能忍辱,就無法成就事業、學業與道業。修行必定要能堪忍無量的苦、無忍決不會有所成就,是故「忍」為修學佛法的重心。【心包太虛】  能將山河大地、太虛里的任何境界都包容於心,而心卻不被境所轉,此即出世的精神。【真正的成功】  一個真正成功的人,必須人人都能容得下你,你也能容納每一個人。【謙虛禮讓】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但也必須懂得謙虛和禮讓。因為每個人在世間,絕對無法一手撐天。【事忙而心閑】  如果人人都能「事忙而心閑」,並盡一己之力,投注於人群幸福之道,而且忙時不失道心,閑時不迷本性,就能達到人生快樂的境地。【護心也護口】  人與人之間相處,難免產生人事上的煩惱;遭遇這些煩惱時必須忍讓,千萬不要起瞋恨心;除了護心,也要護口,不能口出惡言。【學習聖人心胸】  我們應該學習聖人包容萬物的寬大心胸,心境才能超脫;否則儘管信仰虔誠、禮敬拜佛,終究還是會墮入魔道。【升華道德】  道德的升華,關鍵在於「忍」。假如每個人都有一分忍辱精神,就不會凡事斤斤計較。【忍者無難字】  忍字心上一把刀。能忍,就能納受人間一切的缺點——對任何人沒有一點怨恨,做任何事也沒有一個難字。【無壞不顯好】  受人攻擊或陷害時,千萬別起瞋恨心,反而應起感恩心;因為沒有壞人顯不出好人,沒有苦難的眾生則顯不出菩薩的寬忍愛心。所以,我們應視毒罵、中傷如飲甘露。第十五篇 《談心》心田不長無明草【如沐春風】  歡喜心是一種涵養,能令周圍的人都有「如沐春風」的喜悅感。【自己下功夫】  人心與佛陀一樣,都有同等的愛心;但因後天的習慣及習氣不同,以致有不同的言語行動。所以,修心養性必須自己下功夫。【滴水穿石】  恆心、毅力能如「滴水穿石」,再大的困難與阻礙都能突破。【佛性是寶藏】  遺失身外財物並不可惜,可悲的是遺失了內心的寶藏卻還無知覺;人人本有清凈純真的佛性,只因煩惱無明而遮蔽了珍貴的寶藏。【居安思危】  人人應時時「居安思危」,莫等「危時方思安」。修行人更要時下功夫,以備四大不調時能安然度過。【動中的寧靜】  人要學習經得起周圍人事的磨練而心不動搖,並學習在動中保持心的寧靜。【用「心」聽話】  聽別人說話時,要以說話人的心態聆聽——聽年輕人的話,用年輕人的心態聆聽;聽老年人的話,用老年人的心態聆聽——即得人事圓融。【安分守己】  佛陀常教導我們:要安分守己,守住清凈無為的心,讓心時時寂靜。心靜自然人安分,人安分就能過著和樂的日子。【謹慎「用」心】  人心比武器還厲害!因為武器由人心所創造,不管將它用於好或壞的地方,都起源於一顆心。【調和身心】  想圓滿慈悲、成就智慧,開展濟世與引導人群的力量,必須先從調和自己的身心做起。【心的動力】  物質富有、地位崇高,都是空虛的架構;真正的富有是心的富有——富有愛、富有慈悲。真正的動力是心力;擁有這分愛心動力作基礎,還有什麼不能改革、不能引導的呢?【時時心地現光明】  心地若能時時現光明,與人坦誠相待,則不必怖畏人生道路有障礙,也無需擔憂別人是否不利自己。【系緣修心】  心不專、念不一,做事難以成就;若想心念專一,就必須收攝雜念,恆持清凈的一念心,這就是「系緣修心」。【反觀自照】  人若能時時反觀自照,檢討心念是否貪著名聞利養,久而久之,心靈自可提升到「月至上品諸風靜,心持半偈萬緣空」的境界。【把是非當教育】  若要常常保持心的快樂,就不要把人事當是非,應把是非當教育,以增進待人處世常識。如果把人事當是非,心將永遠很痛苦。【心中的凈土】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凈土——良善本性。若能保持心田明凈無染,則雜草亂麻不生,常開智慧之花,永結菩提善果;如此不僅美化自我人生,也凈化社會人心。【保護心念】  心凈則國土凈,我們要時常保護心念,不要被貪瞋痴等毒害侵襲;更要積極救護世界,不要讓暴力充斥社會,讓災難破壞家園、污染大地。【心賊害人害己】  極凶大惡,莫過於自我心中的煩惱賊;它常在我們毫無防備之下,毀了自己,也毀了別人。【健康人心】  解除人間的災難,一定要從改善人心做起;想救世,必先從人心救起。人心健康,則社會、國家,甚至天下都能調順;人民和樂,世界自然就能太平。【化瞋恨為愛】  佛陀一再教誡我們:要好好調節自心,把瞋恨、怨嫌之心轉化為愛心、寬心,時時刻刻寬恕別人,發揮愛念。【用慈施悲】  把貪念轉為滿足,把滿足化作慈悲;如此,不但能自我滿足,還可發揮「用慈施悲」的愛心。【寶藏的琢磨】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處寶藏,與佛陀無異。只是佛陀的礦山寶藏經過長期挖掘,已得寶石且不斷提煉琢磨,成就了很多發亮發光的玉石寶物;而凡夫的礦山雖已開採,卻尚未加以琢磨。【擴展長情於未來】  時時以清凈解脫的愛心,秉隨過去生所播下的還因,成就現在的近緣,更擴展長情於未來。第十六章 《家庭、倫理》這本經一定要念【重視心靈溝通】  一個家庭不能只是追求豐富的物質生活,更該著重於心靈溝通,使親子、夫妻之間的關係和諧、圓滿。【讓子女做自己】  為人父母者,只能盡養育之責,而無法要求子女依照父母給予的模式成長。【珍惜天倫樂】  烏要有巢,人要有家,如果夫妻子女各居一方,何來天倫之樂?【為人妻子責任】  為人妻者,對外應鼓勵丈夫於飽暖之餘多做善事,多體念貧窮人家的困境;對內應將心比心孝敬老邁公婆,並在公婆、丈夫間努力多方圓融,這是為人妻者的責任。【言行身教】  夫妻間相處的言行,對子女不僅是直接的身教,也將是子女們的處世範本。【注重禮儀】  真正的佛教家庭注重禮儀,禮儀是人生至真最美的形態。【人人互愛】  與人相處要去除我執,擴大心胸,客客氣氣,互讓互愛。【無條件地奉獻】  愛不是要求對方,而是要由自身付出,無條件地奉獻,做到事事圓滿。【人生多病】  人生多病!身體四大不調是病,家人吵嚷不和是病,社會動蕩不安也是病。【四大假合的壞滅】  身軀乃「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既為物質的組合,壞滅(病死)是正常的現象。然而肉體可能是單薄虛弱的,精神卻可以強壯康健。【家庭和諧之樂】  家庭和諧,即使物質貧乏,仍是富在天倫之樂中;否則再多的錢財,也抵不過家庭失和的苦惱和缺憾。【移民如換水土】  移民好比將一棵土生土長、枝椏正茂盛的樹木移植他處,除了得適應新的水土外,還必須面對新的節氣時序;而且能否如在故土般成長茁壯,仍是個未知數!【國家是自己的家】  移民是消極、逃避的行為,如果把移民的心思,轉而運用於積極改善目前的社會環境——人人發揮菩薩精神,將國家當作一個大家庭,以對待自己的家一樣來關心、整理和照顧;如此,何愁國家、社會生活品質不能提升?【天天祝福】  想要家庭吉祥、和睦,就應該常常起歡喜心,天天為自己的家庭祝福。第十七篇 《清凈大愛》人生進行曲【眾生與人生】  人若能發揮功能,才是「人生」;若沒有發揮功能,就是「眾生」。「眾生」才需要「佛」救濟,「人生」就能自救救人。【顛倒眾生】  知道反省過去,才是正確的人生;若只是隨著日子消逝而紙醉金迷,就叫做「顛倒眾生」。【自動自發】  誠是發自內心、自動自發的精神。若有這分自動自發的精神,人生再辛勞都不會覺得苦。【造福人群】  人生在世,不能無所事事、懵懵懂懂而虛度一生,應發揮我們的良知良能,以佛菩薩的精神造福人群。【退一步海闊天空】  人活在世間,不能脫離人群。有人就有是非,有是非就會有困境,這些都必須一一克服。要克服難關就必須忍讓,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就是菩薩寬闊寧靜的境地。【平凡則平安】  做人要有一分平常心,一分平凡的念。如果大家都自覺平凡,人生就平安了。【發揮生命價值】  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的生活及愛欲而追求,這種生命輕如鴻毛!反之,若能發揮生命力,積極造福人群,這種生命價值則重如泰山。【莫虛度光陰】  人一旦無所事事、虛度光陰,精神就會委靡不振,生命也就失去意義。【一紗一線來之不易】  天下事,光靠一個人做不成。人生在世,必須依靠別人才能生存。比如穿的衣服,我們是否自己能做呢?即使能,也需要布啊!自己會織布嗎?縱使會,原料的來源自己可以生產嗎?……總而言之,一條紗、一條線都是來自眾生;所以,我們要時時抱持感恩心和惜福心,因為一切都得之不易啊!【活在天地間】  生活在天地之間,若只是隨波逐流,讓身軀隨著時間而生老病死,這是沒有意義的人生。所以,我們應配合社會環境的教育及古今聖賢的引導,好好探究人生意義何在及「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問題。【積極上進】  懈怠的人容易墮落;因此,人生必須上進積極,不要因境遇的得失而喪失生存鬥志。【快樂地過日子】  人的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事,與其煩惱它,何不每天快樂地過日子?【無所事事忙】  吃飽飯沒事做的人,固然不快樂;忙著應酬、打麻將、觀光旅遊,一副「無所事事忙」的人,在飽業之餘的疲倦與空虛,又何嘗稱得上快樂?【勿以口舌敗德】  不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用甜蜜的口舌迷惑他人,以免到頭來落得傷身敗德,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時時自我警惕】  人時時刻刻都自在無常的流動中,也經常處在無明的風雨交加中;唯有時時自我警惕,才能安度人生之險境。【如何美滿人生?】  美滿的人生,不在物質、權勢、名利及地位,而在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情誼。【看開與知足】  所謂看開人生,不是悲觀,而是積極樂觀;不是看破,而是看透;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能及時行善;也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什麼都知足!【踏實的付出】  人生最踏實的事,是今日此時有多少力量就儘快付出——利益人群、造福社會。【忙得好快樂】  肯付出心力為別人服務的人,因抱持義務的精神,而能心甘情願、任勞任怨;儘管再怎麼忙碌,心中也會感到無限快樂和喜悅。 【人生不能沒有愛】  人生若欠缺愛,日子將了無生趣,毫無意義。如果有了愛,卻只局限於染著的小愛,則容易損人毀己,造成傷害。所以,應該發揮無色彩的清凈大愛,讓自己的歡喜,讓被愛的人自在、沒有壓力。【別人快樂,我就快樂】  能以他人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是最滿足、最富有的人生。【智慧與謙虛】  人生的真善美,是從我們的形態中表現出來。形態的修養能美化人生,例如:慈心不能缺乏親善的態度,智慧不能缺乏謙虛的涵養;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惡邪正,能謙虛則能建立美滿的人生。所以,智慧與謙虛一定要平行,二者不可或缺。【化煩惱為清涼悲心】  人生猶如一場戲,種種的人事煩惱不要執著於心,要隨幕啟幕落而消逝。若能時時清除內心的煩惱,將其化為一片清涼的悲心,此即菩薩的智慧。【有愛的人最幸福】  人生如舞台,有人一生勞苦,有人先苦後甘,也有人先甘後苦,如何論斷誰最幸福呢?只有充滿愛心的人最幸福!第十八篇 《服務、責任與感恩》都是大家的努力【人命短暫】  人的生命短暫,但時空卻是天長地久。幾千年來人事的變動頻仍,只因人的欲求不斷!【但願眾生得離苦】  為了願心與歡喜心而服務人群的人,能不惜承擔重任,不畏辛苦地勇往直前!只要眾生能離苦得救,就滿心歡喜,別無所求。【只要有心】  人要培養堅強獨立的性格,不要有依賴性;負擔雖重,只要有心,沒有挑不起的擔子。【在職盡責】  有修養的人「在職盡責」——不計較時間,肯盡自己的責任做好本分事。【有責任感】  人生為有責任而踏實,若逃避責任就是虛度人生。【最難能可貴】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擁有一分力量,負起一切責任。【莫貪求清閑】  不要因貪求清閑,而希求減輕責任;應該增強自己的力量,擔當更重大的責任。【不患得不患失】  最平淡的日子,心裡最安定。因為沒有患得之心,所以沒有患失之苦。【大眾的互助】  一個人若能時常抱持感恩心,好好思考日常生活的來源,就會知道:人人都需要靠社會大眾的幫助,才能維持生活。所以,要「取諸社會,用諸社會」,多幫助別人。【感恩受施者】  有缺乏的人,才能顯出知足者的人格;有需求的人,才能顯出無所求者的偉大。所求的人,才能顯出無所求者的偉大。所以,應該時時感恩那些接受我們布施的人。【苦空無常的示現】  要感謝被救的人,讓我們有行菩薩道的機會,因為他們示現了「苦空無常」的人生。所以,生活安穩、四肢健全的我們,怎能不好好把握人生,充分發揮生命的良能?【真正的布施】  真正的布施,除了無欲無求外,還要有一分感恩心。布施,並不是要求得對方的感謝,而是要以感恩心感謝對方讓我們有付出的機會。第十九篇 《信心、毅力與勇氣》精神的抗體【逆流而上】  在逆流中要有毅力,不要隨波逐流、旋轉而去。【只怕不肯做】  勇氣不可失,信心不可無,世間沒有不能與無能的事,只怕——不肯。【苦幹的精神】  苦幹象徵毅力和耐力,要成就大業,必須擁有苦幹的精神。【精神的抗體】  我們的精神一定要有抗體才能免疫,也才不致被外在的環境或人事所左右,這個抗體就是定力。【充足精神文化】  人生若精神文化充足富有,縱使物質生活平淡,也會感到樂在其中。【凈化心靈】  在經濟富有、政治自由時,更要提升精神文化,讓人人的心靈凈化。【毅力】  不管路有多遠、自己能力有多少,都能隨分隨力盡量去達成目標,此即「毅力」。【降伏憂愁、慾念】  學佛必須培養正信,對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並拿出勇氣降伏憂愁、慾念,才能獲得輕安和解脫。【多疑是障礙】  人若對自己有疑,就容易墮落沉淪,迷失人生的方向;若對他人有疑,就很難與人廣結善緣,共同成就有意義的事業。【靜時養氣,動時練神】  有句話說:「靜時養氣,動時練神。」靜的時候練氣,可以磨練我們的氣質與品德;動的時候則要專一精神,將心念統攝為一。【勇敢面對現實】  心性軟弱,缺乏勇氣、信心面對現實的人,容易被人事問題所困擾而渾渾噩噩虛度一生!【信佛的目的】  信佛不是要求財勢名利,而是要使人人對自己有信心,培養毅力,發揮勇氣,訓練自己莊敬自強,不依賴他人。【觀機逗教】  發心行菩薩道教化眾生,使不仁慈的人起慈悲心,使嫉妒的人起歡喜心,使慳貪的人起布施心,甚至使造十惡業的人也能悔改、行十善法;這樣的發心和行持是菩薩!第二十篇 《吉祥、幸福、快樂》常常汲取井水【成就福業有四法】  成就福業有四種方法:恆行法施、起大悲心、度化有情、忍辱定靜。【付出就是收穫】  付出其實就是最大的收穫,因為能施與的人,比愛施的人更幸福。【植福修慧】  人應擴大愛心,於富中修慧,使福慧平行齊進,並取諸社會、用諸社會,即是植福修慧。【溫馨的人間】  布施者,心靈上常得到安詳和快樂的感受;受施者則不僅生活上得到飽暖,心靈也會感受到人間的溫馨。【吉祥就是福】  吉祥,就是一切災患惡事不近身,凡事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吉祥就是福。【安詳是幸福的代名詞】  富有並不代表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安詳」。【何必計較?】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人生何必錙銖計較?其實,心安即是福,當下能做即是福,眼前歡喜即是福。【心寬就是福】  對別人能多原諒一分、多讓一分,就能得到十分的福。所以說:「心寬就是福。」【常常汲取井水】  汲取井水時,不管汲取多少,井中之水依然不減;但是,井水也不會因不汲取而增高水位。布施就好比汲取井水,唯有不斷地布施,才能造福、增福;否則,福亦不增。【點滴有大用】  能幫助別人,能為社會盡一分力,即使一點一滴都有大用;因為有一分心,就有一分力量。【幸福感】  能利用時間,多發揮生命功能,利益一切眾生,就會覺得生命更踏實、更有意義,此即幸福感。【常感心滿意足】  每個人都希望過得幸福快樂,但幸福與快樂並非用物質來衡量,而是一種精神上的感受。若能常心滿意足,就是最幸福的人!【心量開闊】  知足的人,心量開闊;心量開闊,對人對事就不會計較。【健康就是福】  病是人生最痛苦、也最無可奈何的事。有句話說:「英雄最怕病來磨!」一旦身體不健康,即使擁有再多的錢、再高的地位都沒有用;所以,身體健康就是福。第二十一篇 《慈悲與智慧》心靈的解脫【苦惱的眾生】  在苦惱的眾生中,能起勇猛精進心、慈悲心、喜舍心去救助苦難的人,才能獲得心靈上的快樂和永恆的解脫。【得清涼快樂】  願我們的慈悲心永恆地散布到每一角落,使眾生如沐浴在溫和明亮的月光下,得到真正的清涼快樂!【柔和的風度】  有慈悲心的人,就會有柔和的風度;慈悲柔和可以化解人的煩惱。【佛能我亦能】  不要輕視己靈,我們與佛有同等的智慧、同等的慈悲大愛,佛能我亦能。【和睦愛人】  慈悲——以仁德愛人為體,以誠正和睦為用。【散布快樂】  時時保持快樂的心境,把快樂的氣氛散布給四周的人,此即「慈」;眾生有苦難能及時為其拔除,此即「悲」。【心光除痴暗】  痴迷的感情,會使心地黑暗;以智慧點亮心光,就能去除種種痴暗。【由定生慧】  修習佛法並非學聰明,而是要開智慧。智慧由定而生,若能心專念一,從事入理,即能產生智慧。【利人之利】  仁慈、善良的人,以樂人之樂為樂、利人之利為利,此即真正的智慧;如果以利己之利為利,則只是聰明而非智慧。【溫和輕柔的說話】  講話要溫和輕柔,態度要謙誠親切,才能使人身心感到溫馨而和樂。【如何消除熱惱?】  聰明的人,心地常充滿熱惱,必須用智慧凈水沖洗,才能透徹清涼!第二十二篇 《少欲知足》灑一滴甘露【用心對待別人】  人應該摒除「自己不如人」的心念,用心於如何對待別人、幫助別人,才是真正少欲知足、快樂的人生。【為物所役】  世間的物質本來是為人所用,但不知足者因欠缺智慧,竟淪為「被物所用」。【莫要求別人】  人生有求即多苦!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他人,會為自己招來無窮的痛苦。【甘露法水的慈潤】  人心的慾念,好比被太陽照射的沙漠一樣——乾燥饑渴;而佛法恰似甘露法水,時時滋潤眾生乾涸的心田。【減低慾望】  人生若能減低慾望,生活上便沒有什麼值得計較!【學佛的第一步】  學佛的第一步是要少欲知足,使心靈安住,智慧增長。【虛實用心觀】  觀察一個人,若看見他經常衣著樸素、整齊,並常保持身體的潔凈,就可以斷定他的人生是踏實的。反之,若經常變換服裝款式,並以此炫耀自豪,此人一定極為虛榮,內心的慾望永無止境。【苦惱的根源】  無限的愛欲與情慾,是人生苦惱的根源。要去除這些苦惱,唯有——「知足」。【自我滿足最安穩】  人常不滿足,即使擁有了一分,還會想要更多一點。愛欲卻心若無法滿足,就會一直處於欠缺中;如果能自我滿足,就會處於安穩、快樂的環境。【感恩自己所擁有】  做人應該時時感恩己擁有的一切,勤儉自持,發揮良能為社會付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就是無量的福慧功德。【如何富樂安穩?】  知足,生活才會富樂安穩。「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心靈富有的人】  不知足的人,即使再怎麼富有也常感缺乏,與貧困的人相差不了多少;而貧苦的人雖然物質缺乏,但如果知足,他的心靈也會很富有。【奉獻愛心】  知足的人,即使只有一分力量,也可以發揮一分功能,為人群奉獻愛心。【最美的笑容】  病人愉悅的笑容最美麗動人,猶似烏雲散盡後的熙日陽光,那分爛然,能使家屬親人、醫師、護士安心寬懷。第二十三篇 《「我」怎麼說?》千錘百鍊之後【將不可能轉為可能】  無法要求他們把「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但是可以自我要求,將「不可能」的事轉為「可能」。【個性】  人的個性,不要像山上剛炸碎的石頭,每個角度都銳利而刺人,要如海灘小圓石的光滑,讓人摸了很舒服。【精明地對待自己】  能大智若愚地對待他人,才可免除計較而自在;能精明地對待自己,才能把握時日和人生。【一根小螺絲釘】  做人固然不應將自我看得太重,但也不要自輕己靈。即使自己只是一根小螺絲釘,也要注意有沒有鎖上、鎖緊,以便充分發揮功能。【將「我」看淡些】  人都因為有一個「我」作中心,才有病態、有麻煩,所以要將「我」看淡些。【勿隨順逆起伏】  人常會受到周圍環境影響而起心動念,接觸順境時,就高興的得意忘形;遇到逆境則煩惱悲泣,這都是心隨境轉,被境界所牽制而喜怒無常、起伏不安。【愛心有沒有發揮?】  我們應該常常反省自己:我有愛心,但是有沒有發揮出來呢?我的言語行動是否有失檢點呢?如能常常檢討、反省,不讓行為、觀念有所偏差,就絕對不會發生缺失過錯。【方便的智慧】  欲使眾生離苦得樂,必須以「智慧」為中心,以「方便」為工具。【我是誰?】  人往往不知道自謙,懂了一點點,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起心動念沒有一刻離開「我」,凡事以「我」為中心,自認「我」說得比你有道理、「我」做得比你好,時時把「我」填滿了自心。  若將「我」仔細分析一下:在未出生之前,我是誰?出生在人間,我又是誰?今天與人計較,又能得到什麼?到底哪一天、哪一刻的我,才是實實在在的「我」呢?其實,每一個「我」都是虛幻不實的。【樹立品格】  一個人的言談,是人格的表現,關係人一生的信譽。要立足社會,首先要能取信於人;若能篤信、誠實、慎守口業,則能樹立自己的品格。【寶貴的一課】  受人批評,等於上了一課。應該認真聽、仔細做,謹言慎行,去除我慢心,無我執、無我相,修心養性,端正自己的行為。【千錘百鍊得成就】  一塊鐵必須先經過洪爐烈火的熔燒和鍛煉,才能煉製成一件精美的器具。同樣的,一個成功的人,也必須經得起別人的惡罵和批評,就像在洪爐烈火中燃燒一般,要經得起燒、經得起打,經過千錘百鍊才能成就。【學習適應別人】  要求別人完美,不如先要求自我的完美;要別人適應自己,不如自己先去適應別人。第二十四篇 《舍》兩手空空放不下【得度】  成就無量的功德,就是滅除無量的煩惱;舍苦惱的此岸,到達極樂的彼岸,謂之「得度」。【解脫自在】  要常常為自己祝福——念念解脫自在。【培養能舍之心】  如何達到生死自在的境界?唯有靠平常多培養「能舍」之心,方達提得起、放得下之境界。【能舍才能得】  捨去眼前的煩惱,才能當下擁有慈悲的法喜。【圓融真俗二諦】  人在世間,不離開俗事。如能釐清人我是非,凡事看得開、想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善盡本分,圓融人事,即是通達「俗諦」。能透徹了解佛陀說的一切真理,契入般若,心正念定,不被外境所轉,此謂通達「真諦」。  不執著真諦,不被俗諦所縛,圓融真、俗二諦,平衡事、理,是為「中道」。第二十五篇 《從慈濟志業說起》無量悲願力【化擔心為信心】  與其擔心社會現狀,不如化作信心,並付出一分愛心。【聚合大力量】  要勇敢面對現實,遇到困難要歡喜承擔,把握人生做好事,聚合大力量為眾生服務。【千手千眼的力量】  如果人人發揮慈悲心,即可形成「一眼觀時千眼觀,一手動時千手動」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並具足無量悲願的濟世力量。【志工三要】  當志工有三要:一、要不畏苦,能耐勞;二、要愈忙愈開心,愈做愈歡喜;三、要體悟無常,柔和自在。例如:知道病人得了癌症,不要展現憂愁的氣氛,要輕鬆自在,理智地開導病患。【一方大福田】  有福報的人賺錢很輕鬆,是計「秒」賺錢;欠缺福報的人,一輩子勞勞碌碌仍一事難成!慈濟是一方大福田,能讓大家播種福因,並在今生、來生收穫福的果實。【美好的儀態】  慈濟委員必須維持美好的儀態:右肩荷擔「佛教」精神,左肩荷擔「慈濟」形象,胸前佩掛自己的氣質。【學習做人間菩薩】  成就菩薩道,必須經得起磨練。做慈濟、學習做人間菩薩,必須認真做本分事,遭遇困難時,必須再接再厲去克服。【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做人應該立好志、發好願。從事慈悲濟世工作要發揮「義務」的精神,大家互相鼓勵、互相幫忙;不要因為一點不如意事或眼前逆境,就以為自己是世上最可憐的人。其實人生在世,往往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做慈濟如推車上坡】  做慈濟猶如推車上坡,參與的人要努力往上推、不可停頓,並要以信心和毅力突破困難、勇往前行。【多一個好人】  慈悲濟世的志業,可啟發社會人心的良知良能。多一位慈濟人,社會就多一個好人,所以要推而廣之。【凈化人心】  目前社會風氣紊亂,眾生在富足的物慾下,養成奢靡的習性;慈濟志業就是要凈化人心,將奢靡轉化為樸實,輔導人們善加運用時間做有意義的工作;如此,一來可以改善社會風氣,二來可以增進家庭幸福。【把握好因緣】  緣能成就一切道業;然而,道業也要「把握因緣」才能成就。慈濟志業,即是修行「菩薩道」的最好因緣。第二十六篇 《度、無常、精進》飲一杯智慧水【普度】  普度的意思就是解救倒懸。「普」是普遍;「度」是從此岸度到彼岸,轉苦為樂。【三根普被】  三根普被,是指佛法可以使上、中、下根機的人同沾法益。知識高的人,覺得佛法廣博精深;知識中等的人,覺得佛法受用無窮;知識低的人,則會覺得佛法給了他依****【攝為船師】  攝為船師,攝就是接受;只要有信念,肯接受佛陀的教法,佛法就像是一條船,可以送我們到達解脫痛苦的彼岸。【信能渡淵】  信能渡淵——只要有信心,即使大河也可以設法渡過;反之,即使近在咫尺,也無法到達。【助念佛號】  助念佛號,是安慰即將往生的人,使其心不恐懼,心靈得安詳。【打佛七】  打佛七,是學習佛門儀軌(法則)的好時機;認真聽法,將所聽聞的法銘記在心,好好清凈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如此打佛七才有功德和意義。【平凡中的精進】  在平凡的人生中,自我約束行為、自我反省,把好的形態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就是「精進」。【恩田、敬田、悲田】  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成就大福田。大福田為恩田、敬田、悲田。  「恩田」是孝養父母,尊敬師長;「敬田」是尊重佛、法、僧三寶;「悲田」是看顧病人,救濟貧困,憐憫眾生。【正報和依報】  果報有正報和依報。「依報」是眾生業力相同,共同生長在同一種族和國家;「正報」是依個人業力而定,生長於各個不同家庭環境,形成貧與富、美與丑、智與愚種種差別的形態。【戲論】  空口說空話就是戲論。比如有些人口才很好,談起話來頭頭是道,法也講得很好,但卻不能拿來應用,這就是戲論。把佛法當道理來研究,只說而不能行也是戲論。【無常誤為常】  眾生因為認識不清,所以常把「無常」誤為常、把不樂認為樂,也因心性顛倒而造作許多墮入地獄之惡業。【朝自性的高山】  拜山應該說是朝山,朝是方向,將自我的身心、行為,朝著一個目標、方向前進。山表示德高如山,所以朝山並不是拜哪座山,而是參悟自己崇高的心德,也就是——自性的高山。古德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如能時時將朝山之心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即是「修行」。第二十七篇 《戒殺與護生》廣庇天下盡歡顏【美麗的人間】  在蕭瑟的冬天裡,需要梅花爭放,才會感覺世間的美麗;苦難的眾生,需要愛心人士的愛護及幫助,才會感覺人情的溫馨及社會的祥和。【愛溫暖了凄涼】  至誠的愛心,可以溫暖人們心靈的凄涼。【因病而貧】  貧困大多數由「病」而起,如能及時為其預防、治療疾病,使其再站起來為家庭擔當責任,就能恢復一個家的元氣。【不殺生即是仁】  不殺生即是仁,仁者愛也。萬法皆由愛心起,一切善行離不開愛,因為有仁心愛念就不忍殺生害命,進而能積極地救護一切眾生。【護生與害生】  使飢餓的人飽食,讓受寒的人溫暖,給生病的人就醫,對周遭見聞的人性與人道行為能彼此鼓勵、互相啟發,這才是正確的護生。若盲目地捉放生靈,不僅顛倒是非,甚至會「害生」。【放人生】  有病的人我們幫他醫療,有急難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及時伸出援手,這些功德比放生還要大。【勿逆風揚塵】  人與人之間要相互扶持照顧,才是健康的群體社會。如果有意無意是毀人形象,無異於「逆風揚塵」,終會被自己撒出的沙子反指自己的臉上。所以,毀謗他人只是徒然毀壞自己的形象。第二十八篇 《這個關如何過?》人生苦短【過秒關】  人命只在呼吸間,如能抱著過「秒關」的心態,就會愛惜生命、珍惜人生。【惜福行善】  能惜福的人就能行善,能行善的人必能時時快樂,這就是幸福人生。【時不我予】  時光總是稍縱即逝,若不把握現在趁年輕時好好努力,等到年紀老邁時才想學習,往往就時不我予了!【無所事事更痛苦】  人若無所事事,只想著:痛啊!苦啊!那麼時間只是平白地過去,痛苦反而更加嚴重。【鑽石與泥土】  若能善用智慧,集中精神與心力,把時間當作鑽石般珍惜、精勤不懈,則世間沒有不能完成的事;若把時間當作泥土一樣揮撒、好逸惡勞,將一事無成,拖累社會。【照顧每天的言行】  人生幾十年的成就,都是由每一天的言行累積而成。所以要照顧好每一天的言行。【富中之貧】  富有的人右不懂得善用財富,也會被社會人群所遺棄。其孤獨與寂寞,恐怕比窮困的人還痛苦!【貧中之貧】  貧中之貧的人,不僅物質、知識貧乏,見識也窄淺;更有既貧且病者,心態孤僻,常覺得自己被人遺棄……。我們應設法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引導,才能幫助他們脫離苦難。【貧患得,富患失】  貧者因物質匱乏而苦,富者則因心靈空虛而苦。貧者千方百計地追求物質,所以極其煩惱;富者則擔心失去已擁有,而無法輕安自在。【貧中之富】  有些人雖然生活貧困,卻富有愛心、充滿人情味,所以感覺觸目所及都是親切可愛的臉孔,所聽到的也是充滿人情味的聲音,生活得非常快樂充實,這就是「貧中這富」的人。第二十九篇 《做人與做事》此心即道場【好事大家一起來】  好事,需要你、我、他共同來成就。所以,不要有你、我、他的成見。【理智與感情】  處理事情,感情要蘊藏在理智中;與人相處,則要把感情表現在理智上,如此才會事圓、理圓、人也圓。【直心即道場】  直心即道場,直心即是誠實心。正直無諂曲之心,乃是萬行之本。【入如來室,學如來行】  日常待人處事中,要秉持誠正信實的心念,不能自欺欺人、心懷不軌。若能終生抱持「此心即道場」的意念,才得入如來室,學如來行。【莊嚴自己,尊敬他人】  做人處事以身教為重,先凈化自己的身、口、意,才能感化他人,也才能真正做到莊嚴自己、尊敬他人。【一念的偏差】  人常常因一念偏差而捨棄互愛互助的人生,變成貪求取奪、瞋恨殘害的人生。追根究柢,都是因貪求名利、欲樂而蒙蔽自己清凈的本性。

《靜思語》第二集--【下卷】答人間問

第一篇 人事篇作者:證嚴法師著 慈濟文化出版社

【說情愛】  有位從事文化教育工作的會員,在夫婿往生後,哀思難抑……  師言:「莫以世壽年歲算計人生的長短。妳先生這一生對事業及家庭的貢獻,遠超過他的年歲。妳若挂念他,應持續他那分使命感,進而超越他的成就——展現你的才華,把精力、心血投注於培育下一代,凈化社會、延續我們良好的道德文化。切莫把生命局限在一個小家庭里,更不要因失去伴侶就頹廢不振,要抬頭挺胸、站穩腳步,敞開胸襟,擴大關懷的對象與事物,好好地發揮生命功能。」  會員:「我會慢慢……」  師言:「不要『慢慢』,要『馬上就做』。人生無常,要把握當下。有人曾問:『師父有未來的計畫嗎?」不錯,我是有未來的計畫,也有目標,但是我的人生卻只掌握在此秒此刻。未來的成就完全是在掌握分秒中造就出來,『未來』也是由『現在』累積而成,妳要提起精神好好把握現在!」  會員:「將近三個月的時間,我一直無法克服心理障礙。上班時都只待在自己的辦公室,不能面對他人,也無法參與一切會議。直到夢見他說回不來了,才明白師父所說的:要了斷相思念。」  師言:「人生如舞台,幕啟幕落,每個人都在戲裡扮演不同的角色;戲分已盡的人自然先行下台,尚留在台上的人則必須繼續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妳一向很成功地扮演各種角色,如賢妻良母、孝媳,家庭事業皆能兼顧。此後,妳要開始扮演另一個角色——菩薩、善知識,當一位能知善解的良師益友,把自己的學問知識喜舍給學生及更多的人。」  「文化教育是一項大喜大舍的工作,真正的教育家,在於教導人如何獲得精神上的愉悅。人除了物質的需求外,更需要豐富的精神生活,才會感到充足與踏實。推展文化正是凈化心靈,使大家明白生命的意義,進而知福惜福,時時身心安寧、歡愉自在,此即文化的大喜工作。」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為了培育英才,為人師者,要捨出時間與智慧,對學生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不存私,就是大舍。佛心是大慈悲心,菩薩是大喜舍心;妳要發揮生命功能,時時歡喜助人。」  「《心經》有云:『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心中不要再有任何掛礙,人生如戲,菩薩遊戲人間,希望妳在新的一齣戲里,歡喜地扮演另一個更成功的角色。」  會員:「先生往生後,才發覺我在國外的那幾年,先生竟然與我最要好的朋友談戀愛。雖然先生已經死了,但是我的心裡還是很氣,不能平衡……」  師言:「妳不應該『氣死人』!」  會員:「我不是氣死人,我是氣活人!」  師言:「妳為什麼要回頭看過去?為什麼不好好認真看今天要走的路?人生就像走鋼索般,如果不認真往前看卻一直往後看,一定會跌下去。人還在時,就要原諒他、愛他所愛的人;何況人已死了,還在感情上計較不休,到頭來又能得到什麼呢?」  多數人往往離不開感情問題……問情何在?  師言:「一般人在結婚前常講山盟海誓、海枯石爛、永不變心……,但曾幾何時,感情說變就變?因此,為情犧牲的人實在太傻了!人生在世,難道只為情而活嗎?如果為情而犧牲,等於抹殺了父母給我們的身體、生命,這是罪大惡極事。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這是大家都應該知道的道理。」  會員:「師父,我先生都不照顧家庭,責任都是我一肩挑,我要照顧十七個人,忍得頭都痛了!」  師言:「先生的家庭就是妳的家庭,他會將責任推給妳,是因為妳有這分能力;如果忍了還會頭痛,就表示妳還不夠忍。」  「妳有十七個人要照顧,而我的雙肩一邊挑的是千萬愛心人士:要時時祝福他們能家家平安,並以教富精神啟發他們自造福緣,讓生命更有意義。另一肩挑的是濟貧救急的擔子:除了長期照顧戶的幫助外,意外的急難救助也必須及時救援。這麼多人與事,難道我就沒有煩惱嗎?但是我認為為了眾生,任勞任怨也是值得的!」  有一位會員的先生每次在外面受到挫折,回家後總會對她發脾氣,她為此十分苦惱。  師言:「先生心理上的問題,唯有太太可以為他化解。你要多付出愛心,多鼓勵他。」  會員:「有啊!每次他向我訴說委屈,我就會告訴他:這個世間本來就是如此,我們多吃虧也就算了。」  師言:「你錯了!應該要安慰他說:我知道你的委屈,為了這個家,你付出太多了,真是辛苦你了!」  有位會員為女兒的婚姻煩惱。  師言:「父母能夠生育兒女的身體,卻無法改變兒女的福業和惡業。各人有各人的業報因緣,為人父母要有一個共同的觀念——就是對子女只有責任,沒有權利。何不發大心、立大願?盡自己有生之年行走菩薩道,愛普天下的眾生。」  會員:「兒女都已成年了,我還是放心不下,好苦惱!」  師言:「能放下且放下,親情重一分,煩惱即長一分。兒孫自有兒孫福,人生無常,應當把握因緣,多為自己儲存道糧。」  問:「為兒子發心,可轉業嗎?」  師言:「做好事是人的本分事,發好願當然會增福緣。但是,該來的總是要接受,生命長短,好緣或壞緣,可以將它視為人生的警惕,因緣果報抹殺不了。任何事若是『要不得』卻強『要』,反而『得不到』。」  問:「家人反對持咒誦經將功德迴向他人,怎麼辦?」  師言:「信仰不必形象化,誦《地藏經》不如先了解地藏菩薩的大悲願,學習『菩薩悲願』度眾生。想念大悲咒水給人喝,試想:自己煩惱重重,有多少德能為他人消災解厄?若能具足『德』和『定力』,只要一個心念祝福他,『業』就消了。」  問:「聽了師父開示的錄音帶,覺得要改善教育陋習應該從家庭開始,但不知如何做起?」  師言:「先從家長教育起,讓家長的愛心擴大範圍,不要只局限於愛自己的子女。應該以媽媽心來愛天下的眾生,以菩薩的智慧來教育子女。」  家庭主婦該如何做,才能稱為佛教徒?  師言:「人身難得今已得,既然來到人間,就不能違背做人的法則。身為家庭主婦,應先恪盡主婦的本分,才有資格成為佛教徒。家庭主婦對家庭、社會的貢獻很大,必須扮演多重角色:第一、做一位好媳婦,侍奉公婆恪盡孝道,即是禮敬堂上活佛。第二、做一位好妻子,照顧好先生,減少社會色情問題,讓先生除了事業還能兼顧志業。第三、做一位好媽媽,現在的青少年知識水平提高,做媽****必須不斷充實新知,以柔和聲色教育子女,使他們身心都健康。能盡到這些本分事,即堪稱佛教家庭婦女。」  弟子:「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師言:「既然知道家家都『有』,看開了什麼都『沒有』。」  問:「兒子三十六歲尚未結婚,真替他憂心。」  師言:「不要強求,好緣成熟自會來;強求若得惡緣,婚後再煩惱就來不及了。」  問:「女兒的結婚對象,論學歷、名氣都比女兒差。」  師言:「名氣幾兩重?『賢』不在於學識,有『德』最重要!年輕人要兩情相悅而結婚,不要以名氣、文憑當對象。」  問:「我的家境富裕,獨生一子,但他卻百般忤逆……」  師言:「過去生結下的業緣,業來時由不得自己,但可加強精神感化和心理轉化,多為子女祝福!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社會上有許多例子告訴我們:財富不僅沒有帶給子女幸福,有時反而帶給子女煩惱與惡業。唯以智慧處理財富,才能讓財富發揮應有的功能。」  問:「明知對方存心欺騙,卻甘心被騙!相見時恨得咬牙切齒,不見時又思念得心痛且想死!」  師言:「不要為一個人生啊!死啊!痛苦難當,死是很簡單的事,但要死得有價值。其實,一個人可以付出很多良能利益群眾,何不善用自己的良能呢?要好好把握人生,被一個人辜負不可惜,可惜的是你辜負了人生的良能。」  聯考期間,聽到許多父母的心聲——很擔心孩子考不上。  師言:「母子連心,做父母的為兒女考試緊張,如果形於外,會影響子女的情緒。何不將緊張的心情轉化為念佛的心,得失心不要太重,『得』在前,『失』必在後,何況『行行出狀元』?」  問:「先生氣極時,每每指責兒子將來絕對沒有出息;要有出息,除非是天地丕變。」  師言:「這是一句祝福語,因為天地時刻在變動,乍暖還寒,明晦更迭,日月推移。所以,你的孩子將來一定很有出息;凡事要善解,善解才能增長無量福慧!」  問:「職業婦女應如何兼顧家庭與事業?」  師言:「女人有一股很寶貴的功能,也是女人最美好的一面,那就是母性的光輝。社會日新月異,做好一個職業婦女固然能增長知識,但是不可埋沒了母性的光輝!」  一對傷心且心懷怨忿的父母來見師父,敘述其子因在外與人發生爭執而不幸遇害的遭遇。  師父安慰道:「冤可解,不可結。如果你們真的想為孩子植福,就該原諒對方,把報復的怒心轉為寬恕,多為孩子念佛,替他造福,他的業力即得解脫。其實,生是死的起點,死是生的開頭,不要太傷心。如果孩子的死能讓你們覺悟生命的意義,進而將愛心用於更多需要照顧的孩子身上,那他便能因此得福!」  問:「太太因為兒子頂撞一句話,氣得心臟病發作。」  師言:「教導孩子要有方法。孩子乖時,要多讚揚、鼓勵;不聽話時,以啟發或開導的方式輕輕說他幾句,應機施教。社會變遷快速,教育子女的觀念與方式也要跟著子女知識的提升而成長。」  問:「隨著社會變遷,人際關係複雜化,婚姻問題層出不窮。當事者該如何面對令人『柔腸寸斷,痛不欲生』的外遇問題?」  師言:「不要說是『外遇』,要說是『另外的緣』,這也是當事者的業,要勇敢地接受。妳要感謝先生,是他使妳看清世間的無常,妳才有機會調整自己,不要想成是一種傷害。如果因此自殺更划不來,因為自殺是毀了父母所賜的身體,是大不孝!沒有健康的身體,怎能隨緣消業呢?」

【說婆媳】  問:「婆婆往生時,因在國外,並未按照民俗喪禮,為婆婆穿數層衣服入殮。為此,我內心很不安,覺得未盡為人子媳之孝,兄弟妯娌也經常為此事爭吵不休。」  師言:「事情過去了,就不要記掛在心,兄弟妯娌也不要為此鬩牆。假使婆婆地下有知,靈會不安;只要她靈安,你們的心就安。」  老太太:「師父,我沒將家裡的經濟大權交給媳婦,她好怨我,但我也是為他們好。」  師言:「既然為他們好,為什麼不做好人呢?把經濟大權交給媳婦,讓她自由發揮,妳不但可以減輕責任,她也會感激妳。如果妳守著這些錢讓她怨妳,將來有一天妳若是病了或一口氣不來,錢不會聽妳使喚,妳對錢也無可奈何!倒不如現在歡歡喜喜送給媳婦,她在感激之餘,自然也會聽妳的話。」  第二個月,老太太見到師父時說:「多謝師父!我現在過的才是真正的人生。一來不必擔負責任,二來媳婦每個月都會給我兩萬元,要做善事也夠了。以前我連兩萬元都沒有,因為我不敢超出預算。」【說病痛】  一位肝癌末期的病人請求皈依三寶。  師言:「人的命有兩種,一種是有生滅的命,它污穢、骯髒;另外一種是清凈長久、永生不滅的慧命。這分不凈、無常的生命既然已敗壞,我們不要勉強去修補。修修補補的屋子不太好住,不如重新蓋一間更理想、更安全的處所。所以,我們應該好好把握接觸佛法的機會,在有限的生命中播種一分愛的菩提苗。現在趕緊培養菩薩心,將來才能帶著這分愛的精神去尋求理想的好地方。我們要有信心,捨棄了苦短的身命,還有一個恆久長遠的菩薩慧命」。  「身體上的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先病了。人生有幾何?我們應該提起精神與勇氣,舒展眉頭,歡歡喜喜地過人生。病不可怕,要病得快樂、病得自在。」  「想皈依要聽師父的話,必須放開生死煩惱。有的人一聽到自己的病情就神經質地亂投醫,結果病情愈醫愈嚴重;當完全放下時,反而出現奇蹟。所以,不要給自己心理壓力,凡事隨緣順其自然!」  問:「學佛多年,佛理雖懂不少,但是面對病魔時,依然惶恐、無法自在。我該怎麼做,才能求得佛的感應?」  師言:「學佛並不是要求得佛的感應,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的勇氣。佛言『定業不可轉』,應以一分坦然的胸懷及因果觀,勇於接受隨身顯現的業報,這才是學佛的真諦。」  有一老居士因糖尿病影響視線,雖然眼睛昏花,還是每日拜佛、念佛從不間斷。他感慨地對師父說:「人生到頭來都是一場空!」  師言:「不會呀!你得到了佛法、智慧,有這分覺性也不虛此行了!」  有位老居士因身體欠佳,自覺來日不多,一心只想儘快往生極樂世界,換個「乾淨身」再來度眾生:但又怕來生迷了路,失卻菩提道心,因而苦惱不已。  師言:「一切隨緣!身體能早日康復,就能面對現在的眾生。現在的眾生需要我們,不管三人、五人,將來都是菩薩道上的伴侶。若今生此世都度不了,還談什麼來世?學佛不可以舍離眾生,世間緣還在就要多多利用,以便具足眾生緣。不要一直把自己當成病人,要放鬆心情,以健康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生活。」  會員:「師父,您要多保重法體呀!」  師言:「人生沒有十全十美,人人都有病——有的是心病,有的是身病。病障並不可怕,我雖然身病不斷,卻寧願以病障來替代事障(因為事障會使人煩惱叢生),以求慈濟志業早日完成。娑婆世界是個堪忍的世界,眾生棲身於此就要有堪忍的精神。再說色身只是假相,希望大家要好好照顧自己的慧命。」  有位就讀醫科的學生,因親人往生,心情很哀傷。  師父安慰他:「學醫的人,將來需面對許多病患,因此對生死要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死』在佛教來說是『往生』,亦即開始另一段新的生命。生死是循環的,所以死亡並不可悲,我們要為往生者祝福,並為他念佛。」  學生又問:「我現在能為往生者做些什麼?」  師父再言:「你現在要用功讀書,把醫術學好,將來以此身體發揮救人的功能。我們的身體是父母所遺留的血肉,若能好好地發揮良能,便是最好的報恩方式。」  一位老先生受胃癌折騰,痛苦難當。  師言:「十分病,有三分是身病,其餘七分是心病。痛時,呻吟一聲和念句佛都是出聲,何不念佛?苦時,皺眉和微笑都是一個動作表情,何不微笑?愉悅的聲音和表情會讓家人得到寬慰,自己也能安詳自在。」  問:「我患心絞痛多年,最近感到世緣將盡,生存的意志愈來愈薄弱!」  師言:「你應該盡量恢復正常的作息,該到醫院作檢查就得檢查,該就醫就得就醫,決不能失去生存的鬥志,要把身體交給醫生,把心靈交給菩薩……」  客問:「不知師父對生命有何看法?」  師言:「人的生命本來微不足道,但是有一樣東西卻重於泰山,那就是——慧命。它可以不斷延續,發揮良能,讓後世的人循著這個腳步不斷前進。」【說心境】  客問:「看完《靜思語》,覺得師父有一套完整的哲學觀。亞洲周刊形容您是一位『攀山的人』,請教師父這數十年來,在攀山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和轉折?」  師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在確立目標之前,應有一番冷靜的考慮和抉擇;目標確立之後,即要一心向前邁進。我常常拿走路作譬喻:從精舍到醫院,可以走大馬路,也可以走鄉間小徑,兩條路殊途同歸,都能抵達;但我卻常常選擇後者,原因無它——喜歡這條路純樸、寧靜的風光。」  「數十年來,在修行或處事上面臨挫折、困境時,我總把它們當成通往目的地的沿路風光,以欣賞風光的泰然心境去面對。攀山,目標應放在山頂,所以就不該為沿路風光的美醜而動心、停滯不前。」  客問:「如果有人喜歡做濟貧的慈善工作,又喜歡欣賞沿路的美麗風光,您認為二者會有衝突嗎?」  師言:「只要心安理得就不會衝突,端看個人心態。」  客問:「您出家前所經歷的事物,是否對您思想上具有影響性的幫助和啟發?」  師言:「我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回顧過往,也無暇憧憬未來,只是很盡心地掌握現在,謹慎地處理此時此刻。」  客問:「慈濟是千秋百世的志業,該如何維繫它歷久不衰?」  師言:「佛法講因緣,只要是種好因、結好緣,必能得好果。慈濟是個好因,此時此刻就是好緣。我之所以強調要把握此時此刻,是因為過去種的因呈現於當下這一刻,而未來的成就也端看此刻的努力。因此,不要空想未來,要有計畫地把精力投注於此時此刻。比如慈濟醫院及靜思堂等建築,也是在一刻不停的累積下而完成。」  來訪者問:「為何眾生會這麼苦?」  師言:「心迷就會苦,心悟就自在。佛陀說:『人人平等,本具佛性。』只要肯精進并力行菩薩之道,一定能成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苦樂自在即無所謂苦。」  會員:「感謝師父救了我,使我改掉送信的觀念,心念一轉,果真家庭和睦,先生事業也順利。」  師言:「凡事從自己做起,人的習氣不同,各如其面。俗諺云:『山可移,性難改。』其實『性』不用改,每個人都有『佛性』,改掉了『佛性』,我們像什麼呢?所以,只要改『習氣』即可。」  問:「有沒有天堂與地獄?」  師言:「心善即天堂,心惡即地獄。」  一位會員請師父開智慧。  師言:「心地黑暗,智慧就難開!所以,心要安分,莫生煩惱;如果心生煩惱,無明即起。無明會遮掩心地的光明,如雲掩月,以致智慧不能顯現;拂掉無明黑暗,即智慧無礙。」  問:「如何破『我執』?」  師言:「『無我』有兩種境界:  一、將自己縮小到零點,無孔不入,穿入人人的瞳孔,再嵌入對方的心版最微細處。  二、將『我』擴大如虛空——『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則何事不包,何物不容?道理說來很簡單,實行起來可不容易,所以老話一句:時時刻刻要『藉事練心』。」  有位居士喜談風水地理。  師言:「佛教談心理,不談地理。」  會員:「什麼樣的東西最美?什麼樣的東西最毒?」  師言:「最美的是善良的心,最毒的是色慾心啊!」  會員:「師父,我全身都是病,病得沒辦法工作,可是每位醫生都說我沒病……」  師言:「你有病,而且病得很重,連醫生都沒辦法治療。」  會員:「真的那麼嚴重嗎?」  師言:「是呀!你得的是心病,醫生沒辦法治療,唯有靠你自己轉化心境才有辦法治癒。心病久了,會變成身病,屆時就沒藥可醫了!」  某會員在一次聚會中與師父面對面時,覺得很不自在,即隨手拿起身邊一本書遮住臉孔,那本書的封面正好是一尊佛像。  師言:「希望你遮住了凡夫面,露出佛祖面!」  客問:「我很容易分心,經常在做事的同時操心下一刻的事務該如何處理?請問師父:要怎樣才能用心?」  師言:「知道利用時間、能夠把握當下此刻,就是用心。做事要專註,胸懷要如海天一般廣闊清明。好比大鵬鳥,專註地蓄勢待發,一陣風來,即全力沖飛,氣勢磅礴。用心是自然而然的,並非刻意造作。」  再問:「既然用心是無掛礙、不執著,但又必須全力專註,二者是否有所矛盾?」  師言:「專註用心時,根本無心可用。心只是一個名相而已,眾生大都被名相所縛。走路、吃飯時,你刻意用心了嗎?它是那麼自由自在地走得好、吃得順。所以說,用心而『不用心』。」  客答:「很有道理,然而知易行難。」  師言:「大而化之怎會難?是你覺得它難才會難。」  為何目前的社會這麼亂,一有風吹草動,人心即惶恐不安?  師言:「因為缺少正知正見的關係。人的觀念不正,就不能正業;觀念如果偏差,所做的事也會錯誤。」  問:「師父,您對台灣的信心如何?」  師言:「對任何事都要有信心!既知有部分不完美,如果我們再放棄它,這分不完美就會更加擴大。不要為了一個小家庭,反而忽視了大家庭。」【說人生】  會員問人生觀。  師言:「正確的人生觀是說話要負責,並注意現在規畫的一切,不為明天以後的事迷失人生的目標;只為『未來』計畫,為『現在』負責。」  問:「事情繁多而忙碌,記憶力消退了許多。」  師言:「很多人無所事事過一生,歲月同樣會消磨他的體力,消退他的記憶力。人生並不是因為做事才消退功能,而是因歲數增加而消退了功能;所以,我們應該好好把握時間及時付出。」  問:「什麼是圓滿的人生呢?」  師言:「就是對上有禮、對下有愛。對人如果無怨無恨,相信別人對我們一定也會心生敬愛,能夠人我互相敬愛,就是圓滿的人生。」  問:「怎樣才能自救救人?」  師言:「改善自己就是自救,影響別人就是救人。」【說忍辱】  問:「師父,我很想做一個聽話的好弟子。可是,我發現越是忍讓,對方越是得寸進尺。我的瞋恨心隨時可能爆發,怎麼辦?」  師言:「把對方看成佛菩薩,把那些逆境當作對自己的考驗。學佛的人,怎能對佛菩薩生氣呢?  問:「如何圓融人事?」  師言:「圓即圓滿。待人處事要用圓的方法,不要用尖銳的方法;用尖銳的方法會傷害人且讓對方懷恨你。所以,我們要避免用此方法。然而對惡人要以包容之心待他,卻也要防人之心不可無。」  會員請師父開示「忍」的重要性。  師言:「人事之間所以有重重困難,都因不能忍。六度首重『忍』,布施、持戒、精進、禪定、智慧也都需要忍才能成就,尤其為造福眾生不能不忍。眾生有不同的習氣,要等待因緣成熟時,才能像去除浮油層一樣,輕輕地瓢起眾生無明塵垢習氣。菩薩六度萬行,若能忍,即得人圓、事圓、理圓:六度功德不彰自顯。」  會員:「師父,什麼樣的人您不能原諒?」  師言:「每一個人都可以原諒,唯有不誠實的人是我比較不肯原諒的。做錯事在所難免,但是若一而再、再而三說錯話,就不可原諒了。所謂的說錯話,就是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說慈悲】  一位八十歲的老先生說:「孫子說我愈來愈年輕,真的嗎?」  師言:「那是因為你心中有愛。心美就能凈化人生,孕育人與人之間的快樂,美化彼此的身心。」  一位會員常祈求三寶加被世界吉祥。  師言:「不能只是祈求,而要人人力行善事,遵守人倫,敬老愛幼,如此天下就會吉祥。若諸善不行,天下如何吉祥?」  問:「『慈悲』和『博愛』有何不同?」  師言:「『慈悲』的含義較寬廣,慈遍無緣,悲至同體,於蠢動含靈,無微不至;而『博愛』卻只限於人類。」  客言:「我從二十歲開始,就一直在宗教的領域裡探索,卻總覺得很難找到真正的歸屬。有幸得到您的教誨,讓我看到了那分寬廣的包容力,以及那股為了追求理想的堅毅信念。師父能夠不受世俗標準的羈絆,突破宗教界限,使得有緣者都能參與善業,消弭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我認為這比眼前所創造出來的事業更偉大。」  師言:「對我而言,一切都是順其自然,沒有所謂『包容』的感覺。」  客問:「這正是我第二個感動。您在談到所做的一切時,態度是那麼自然。」  師言:「魚活在水中,是自然;人呼吸空氣,是自然;包容人事物,也是一種自然。生活在人群中,本就應該互相關心,接受彼此。現代人因為有太多的不自然,才會視自然為奇事。」  年輕人喜歡開快車,怎麼辦?  師言:「開快車不是行家,能禮讓才是有修養的紳士。為了保護自我心中這尊完美的菩薩,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說事理】  問:「為什麼慈濟人口口聲聲談慈濟、讚歎慈濟?是否自贊?」  師言:「在佛教里,每一尊佛都有佛國土,譬如阿彌陀佛發願度眾生,只要持念他的聖號,心不顛倒,臨終時必蒙佛接引,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藥師佛發十二大願度眾生,也是如此。慈濟世界是個很美的世界,確實值得『自贊』,但是並不『毀他』。」  (註:慈濟世界中,人人心存善念,口說好話,身行好事,在善的循環中,締造真善美的人間凈土。)  問:「我想在假日的時候帶孩子去探訪貧戶(照顧戶),不知是否適當?」  師言:「很好啊!這是很好的機會教育。很多慈濟人在訪查照顧戶後,才發現自己原來這麼富足,因而生起感恩心,也更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所以,讓孩子多了解一些也很好;但是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就是要叮嚀孩子到照顧戶家時,應以親切的態度對待他們,不可以有怕臟或厭嫌的臉色。」  問:「慈濟人好像都很有錢?」  師言:「不一定都很有錢,但都很『富有』——富有愛心、富有智慧、富有感情!」  問:「師父,我很想多參與慈濟的工作,但是又怕樹大招風……」  師言:「樹大有樹蔭可供別人乘涼,而且根深柢固,不易被風吹倒,它的周圍也不易長雜草。如果怕樹大招風而改植小灌木,將永遠只是一棵小樹,又有什麼大用?要避免樹大招風,就須在平時多修剪枝葉——也就是多修養自己。」  問:「師你,慈濟志業那麼大,您『走』了之後怎麼辦?」  師言:「只要好好珍惜、把握此刻自己該做的事,哪須擔心誰什麼時候走?」  (註:人生無常,二十多年前就有人對師父的健康表示擔心!二十多年來,比師父年輕、健康的弟子,多少人在慈濟道上來了又去;有的凋零,有的隱沒;只有師父仍然孜孜不倦地推動慈濟的志業,這期間不知挽救了多少迷茫的眾生,開啟了多少人的智慧。世間事哪有什麼定數?佛陀的精神,二千多年來,不就是靠有心人這樣傳了下來!)  問:「如何接引眾生入佛門?」  師言:「佛陀為眾生而設教在人間。為了讓大家了解佛教,必須先為眾生服務。慈濟所作的一切,就是先利益眾生,然後再接引眾生入佛門。」  問:「醫院蓋在花蓮,那麼遠,我們贊助它又用不到它,不是很可惜嗎?」  師言:「八大福田中,看病功德第一。建設慈濟醫院是因為東部醫療設備缺乏,才用心費神去完成它。佛教徒應有『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寬大胸懷,何況發心捐建醫院是為了解除眾生病苦,種下健康的福因;如果能不用到它,不是更好嗎?」  會員的先生:「感謝師父幫我調教太太!自從她加入慈濟的行列後,變得很溫順、勤快,也很體貼。」  師言:「其實不是我調教她們,而是委員本身投入濟世工作中看到芸芸眾生病、死的一面,進而體會到人生無常,無形中時時警惕自己,修正自己偏差的行為。尤其團體生活中,隨時都可以找到學習的對象和自我教育的機會。事實上,我更要感謝委員們的先生對太太的支持,讓我減輕不少擔子!」  客問:「師父有一個原則:所有捐輸善款全部用在濟世工作,精捨生活所需則一律自理。請問這是您剛出家時就有的決定嗎?原因何在?」  師言:「未出家前,我一向奉持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決定出家時,我仍然抱持這分理念延續至今。『自力更生』與『為人群付出』,都是我人生的目標。因此,功德會成立後,我就公私分明、十分清楚地處理各項捐款。因為誠正信實,慈濟才有今日的建設;也唯有如此,才不會損傷慈濟龐大的善業。」  問:「師父的願如此大,弟子們該如何效法隨行?」  師言:「蜈蚣有百足,前後左右相互協調就能前進:只要大家同心協力、步伐一致,就一定能達到目的地。」  師言:「我常關照醫院的醫生們只管治療,不必管病人有沒有錢?因為那是我的事。家貧的病人由社會服務室處理:家境不好的可以打折;合乎醫藥費全免的則全免;家庭經濟暫時有問題的則鼓勵他站起來,日後有了工作再慢慢還錢。  問:「師父,慈濟很好,我很希望能夠多做一些,可惜我的身體已不行了,障礙很多……」  師言:「就是因為我們的身體障礙多、病痛多,才要趕快發揮它的功能。身是載道器,盡心儘力慢慢拖、慢慢拉、慢慢載,也可讓我們搬運一些東西到彼岸。  問:「很多人發願下輩子到慈濟當醫生,有那麼多的病人嗎?」  師言:「人並非只有身體上的病痛,各種疑難雜症也很多,需要如菩薩般的大醫王來開解他們的心理癥結。  問:「慈濟四大志業的最大意義是什麼?」  師言:「慈濟的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不能離開『事與理』。慈善與醫療屬於事,教育與文化屬於理,其最大的意義就是『事理雙運』。」  「慈濟志業要順利發展,必須事理圓融。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力行,等於是空話;再好的事,如果不按正理而行,難以竟其功,由此可見事理雙運之重要性!」  問:「師父,我有一位朋友很有錢,一直想向他介紹慈濟、讓他做好事,他卻說沒興趣。」  師言:「做慈濟要抱持平等心,不能只向有錢人介紹。眾生平等,不論有錢、沒錢,都要讓他們知道世間有這麼好的善業,有這麼美的福田可耕。他們若肯發心,要為他們恭喜;若不肯發心,要為他們生起憐憫心,不要失望。」  問:「佛教講『少欲知足』,慈濟志業卻愈做愈大,這樣不是變成多欲嗎?」  師言:「慾望有兩種:一種是向上求——追求聖賢的足跡;一種是向下求——追求財、色、名、食、睡,這是地獄五條根。」【說學習】  問:「何謂『方便法』?」  師言:「『方』是方法,『便』是便利他人。以各種方法感化他人而不為難他人,謂之方便法。」  問:「學佛如何學得不執著?」  師言:「既然知道不要執著,就應放下。人都是因為太聰明了,分別的事多,矛盾也多,才會執著看不開。」  會員:「『學』必須如何學呢?」  師言:「當然要用眼睛看、耳朵聽,進一步要『用耳朵看、用眼睛聽』;亦要即用心思考,再把道理活用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上。」  問:「近來勤於奔走大街小巷勸募善款,而疏於閱讀經典。」  師言:「現實的人生百態,每天的人事物,就是活生生的一部經,除了可增長我們的智慧,又可藉外境將心修練得如如不動。『道』不是在文字上求,應在日常的人事中磨出那分『定力』,由『定』而發『慧』。能在菩薩道上自利利他,即是依經典所教而行,福慧雙修。」【說時間】  會員:「為什麼師父常警惕我們要過『秒關』?」  師言:「人生無常,人命只在呼吸間,一秒間過不了關,生命就結束了。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  會員:「師父,您對將來有什麼計畫?」  師言:「我有一個目標擺在前頭;但是,我只做好今天此時該做的,把握分分秒秒,很謹慎地過。我一天必須過八萬六千四百秒的秒關!」【說管理】  問:「重視倫理、仁治、禮治,是中國歷代的傳統觀念。但是,當今社會上有許多混亂的現象,無法只靠傳統的精神力量制衡,必須有一套合乎正義的法律規範來管理社會,以彌補傳統的不足處。目前我正在寫作一本有關法治國家的書籍,想請師父給予指教。」  師言:「人離不開法。法令是法,道德的法則也是法。法令治末,道法治本;政令法則用於犯罪後的懲治,道德法則用在本性的自我統御管理。以法治國,就看你從哪個角度下功夫了。」  問:「師父,您用什麼方法管理慈濟?」  師言:「其實,人不需要別人來管,也無法管別人,因為人都不願受別人管制。重要的是,讓人人發揮『自我管理』的心態。」【說做事】  問:「師父走過三十多年的『慈濟之旅』,對自己可曾下過定論?」  師言:「我對自己的定論,只是盡本分做事,不回想過去,也不妄想未來,但是要有個藍圖,即是把握時間朝目標前進。」  問:「我常常行善,為何還是事業不順、道業未能精進?」  師言:「為善也要選擇。佛經里的十魔軍,有『善根魔、信心魔』,若缺乏選擇的智慧,就容易被善根魔所混淆。為善乃本分事,不要常惦記著:我做了許多好事,一定能贏得事業順利。這種為善帶有煩惱,也稱為『善根魔』,道業又怎能精進?」  問:「有人說師父是中國的德蕾沙、史懷哲,是乘願再來的大菩薩,您對自己的評價是什麼?」  師言:「我只是盡自己的本分做事而已。」  某會員在團體中工作認真,受到眾人的讚歎而沾沾自喜……  師言:「那有什麼!一個能挑十斤的人只挑八斤,與一個只能挑一斤的人竟挑了一斤半,哪個功能大?」  (註:在慈濟有一些老菩薩,識字不多,卻緊守著師父的教示,默默地做,精神令人感佩!)  問:「要求別人做事很辛苦,但事情又必須很多人一起來做。如何讓大家願意做,而且做得很歡喜?」  師言:「欲得應先給。俗語說:『捨得、捨得,能舍才能得。』若是強要,就『要不得』。」  問:「做不來的事可以推辭嗎?」  師言:「君子精進不怕困難,所謂一勤天下無難事,君子為善不讓賢,好事怎可推辭呢?  會員:「我的壞脾氣一直改不了,怎麼辦?」  師言:「脾氣不好,不但自己痛苦,也惹人討厭;脾氣好,不但自己快樂,也討人喜歡。氣質和修養的好壞,全看一個人的脾氣;脾氣不好,所有的修養都報銷了。」【說煩惱】  問:「我常閱讀經典,也懂得修行,為何仍煩惱重重,心老是放不下?」  師言:「若是放不下,老是起心動念,就是佛在眼前也沒辦法;既知境界轉心,就應該趕快以心轉境。」  會員:「本身從事美髮工作很忙碌,但是愈忙心靈愈空虛。」  師言:「可能是缺乏人生目標,才會有空虛感,可用佛法來充實。例如替客人洗頭時,可以同時聽講經錄音帶。如此,不僅為客人洗頭,也洗了客人的心,自己也能體悟人生的目標。」  某大醫院的護士,對一位脾氣暴躁的大牌醫師非常頭痛!每次想到要與他在手術房共事,心裡就很苦惱……  師言:「妳以幽默的態度來對待他,讓他把心裡所有的怨氣統統發泄出來,然後再以溫言軟語轉化他的心。久而久之,他的心境不就乾淨了嗎?」【說慾望】  企業家問:「我的事業做得很順利,該有的我都擁有了。可是,有時候還是感到很空虛,為什麼?」  師言:「一般人都太看重自己,求無止境,心無厭足。有了溫飽,還想要更享受;有了一千萬,還想要二千萬,心永遠不滿足。佛陀說:『安穩最大利,知足最大富。』如果你能將事業的成果回饋社會、分享大眾,我想你會活得很充實、愉快。每個人都是群體中的一分子,有群體的配合,才能成就個人的事業。因此,將成果回饋社會是應該的。何況這些有形的物質,到頭來也都帶不走!」  問:「師父的毅力、勇氣和信心,是與生俱來?或因諸事而不得不負起責任?」  師言:「無欲無求,則力量不盡。人之所以缺乏毅力、勇氣,是因為好逸惡勞、玩物喪志。」【說民情】  某居士請示師父對「股票」的看法。  師言:「『股票』若是為融通企業間的資金,帶動社會繁榮,就是正當的置產方法。如果以投機取巧的心態『炒股票』,操控漲或跌,一方面會促使人心起伏不定,甚至有人為此傾家蕩產;另一方面也會讓人養成好逸惡勞的習性及貪念。以佛教的『因果觀』來講,炒股票對他人所造成的傷害,無異是『我不殺伯仁,伯仁為我而死』的行徑。」  律師對師父說:「社會民情混亂,常見親戚間為了爭財產而打官司,令人看了十分痛心!」  師言:「站在宗教者的立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就是功德一樁。打官司很痛苦,一場輸、一場贏,輸輸贏贏痛苦難當。」  問:「複雜和簡單如何區別?」  師言:「簡單即複雜,複雜即簡單。吃飯最簡單,但一不小心卻會噎死人。」  問:「社會現在有許多問題,但不知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師言:「可能是在『人』。每個人都是人群中的個體,國家和社會要強盛,每一個『個體』都有責任。比方『垃圾問題』,並不是垃圾堆積如山才產生問題,是因為每個家庭的丟棄物太多,才會產生垃圾問題。」  問:「如何化解勞資對立問題?」  師言:「從前的人為生活而工作,所以工人怕丟飯碗。但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變成老闆怕丟事業。為了經營好事業,就應該去除我是『董事長』、你是『職員』的心態。」  問:「慈濟的責任是什麼?」  師言:「慈濟委員和會員有兩種責任,一為『救貧』,一為『教富』。雖然愛心人人都有,可是在習性上,大家總是存有私心,只愛自己的子女和家庭,很難去關懷別人。許多人賺了錢以後,都不會想到自己所賺的錢是社會大眾付出的結果,更不會想到個體和群體之間存在著極密切的相互依存關係。所以,慈濟委員的責任就是付出愛心、耐心,啟發他們的良知,讓他們把愛心發揮出來,取諸社會、用諸社會。只要大家少花費一點,將點點滴滴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就會形成一股很大的力量。

第二篇 宗教篇作者:證嚴法師著 慈濟文化出版社

【說因果】  會員:「『因』是什麼樣子?我看不見。」  師言:「『因』就像一粒龍眼種子,我說它是一棵龍眼樹,你一定不相信,因為它怎麼看都只是一粒龍眼種子,這就是有『因』而缺少緣。若將它埋入土裡,經過陽光、水分的滋潤,它就會萌芽、茁壯而開花結果。」  「一分布施的心就是種子,有因緣時要趕快播種;時間一到,它自然就會萌芽茁壯。不過,必須要有一段時間,不能指望今天播種,幾天後就要收成。若急著用鏟子挖來看,才剛要萌芽的幼苗,會連根都被你挖斷。」  問:「為什麼有些人不行善,命還是很好?」  師言:「這就必須談到三世因果。有些人稟性善良能幹,但是生活事事不如意;有些人霸道、詩人苛刻,卻一再平步青雲,這是前世果報——定業。雖說定業不能轉,但若能對境不生二心,時時以佛法為精神的依止,就能得到一分坦然的觀自在。」  企業家問:「從我懂事以來,就沒做過什麼壞事,為何最近厄運接二連三的發生,使我很煩惱,不得不去問因果、算算命……」  師言:「沒做壞事是人的本分。世間那麼大,多數人都沒做壞事,只是缺乏做好事。沒做壞事在世間不稀奇,要積極做好事才能真正轉業力與命運。心好卻不付諸行動,等於沒做一樣。」【說消災】  問:「師父,您的生日是哪一天?」  師言:「只要能張開眼睛,每一天都是我的新生之日,都是我做人的開始。」  問:「如何消災增福?」  師言:「災要自己消,福要自己造。真正的消災要靠自我修養——忍讓可避免爭執,柔和大愛可轉禍為福。」【說迷信】  問:「為什麼很多佛教徒喜歡在神明面前擲筊杯?」  師言:「很多人一直迷惑於那兩片木頭。其實,人不怕不信,只怕迷信。不信的人表示很有理智,但只要他認識了真理,就會深信不移;而迷信的人則容易牽強附會,反而糟糕。」  某先生說:「在美國發生車禍後,常覺得有東西纏身,長年病痛不斷。但又查不出病因,到處求神問卜,心中常感惶恐不安?」  師言:「信仰應該要正信,不要迷信民間『有信無教』的信仰。只要放鬆心情,靜下心來,自然就不會招惹外鬼。佛教講『因緣果報』,該來的總會來,用歡喜心接受,業報很快就會過去。」  問:「求神問卜能解決困難嗎?」  師言:「我們要培養面對現實的勇氣和毅力,以歡喜心接受一切逆境,不要動輒求神問卜。這樣很容易招神惹鬼,苦中帶迷,迷則無法自主。」  問:「誦經能消業障嗎?」  師言:「若光是誦經就能消業障,那就沒因果了!人,有生就有死。譬如:買票坐車,買到哪一站,到站就該下車;除非事先補票,否則就得下車。意思是說,業障未現前時,就要先行善積福,以破災殃。」【說信仰】  問:「何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師言:「自然地念佛,時時以佛為念,不以『我』為念。」  會員:「有人建議我拜《地藏經》,一字一拜。」  師言:「立地藏菩薩的大願,勝過拜經一字一拜。不要舍掉心佛不拜,而拜白紙黑字;經即是道,是通往聖人境地的道路,莫執著經典而不肯實踐經義。」  問:「有困難時,求菩薩就能得到解脫嗎?」  師言:「眾生隨業而轉,人人心有千千結,菩薩慈悲隨機教化,受教即能解開心結。佛教是一門深遠的教育,能真心接受,力量即源源不斷,毅力自然產生。逆境現前不能只求佛菩薩,最主要還是在於自己的信心與毅力,只要憑藉這分心力,自然能破除任何困難!」  問:「我信佛,每天都會到佛寺拜佛課誦。我是不是應該每天去呢?」  師言:「不一定要天天拜佛。真正的『正信』應該要學佛,你若只是『拜佛』而不學佛,並非正信的佛教徒。」  會員:「先生反對我拜佛……」  師言:「拜佛、誦經,是我們修養知識的法門。但是如果學佛後,不僅本身修養沒改進,反而加深執著、迷信,只顧拜懺、誦經,時常往寺廟跑,這就難怪家人會反對了。先生有微詞時,應以他的立場來反省自己是否有所疏忽?這才是真正愛的真諦,信佛者的本分。」  問:「有人說念佛在中午十二點以前要念觀世音菩薩,十二點以後則念阿彌陀佛,究竟要如何念?」  師言:「只要全神貫注念佛名或菩薩名就可以。念觀世音菩薩是培養慈悲心,念阿彌陀佛是培養寬大心胸,不疑人、不疑事;心量大福報就大,有慈悲即有光明。」  問:「念釋迦佛與念阿彌陀佛有什麼不同?」  師言:「釋迦佛乃佛教本師,亦即娑婆世界的導師,我們依佛的教言而修行;念阿彌陀佛則為放下萬緣,心中觀想西方極樂世界。其實,心凈即國土凈。如果能修持到心地一片清凈,娑婆世界就是極樂世界。」  問:「我沒有智慧、不會念經,怎麼辦?」  師言:「你可以念佛,但必須念得你的心就是佛的心,才能與佛有同等的智慧。佛心就是大慈悲心。」

【說學佛】  問:「信佛是否會破壞家庭?」  師言:「信佛絕對不會破壞家庭幸福,也不會影響夫妻間的感情。一個信佛、持戒的人,不僅可以修身,更可以齊家、平天下。真正持戒的人,是最冷靜且理智的人,內心感情豐富,心地更慈悲。由此看來,信佛怎會影響家庭的幸福?」  來訪者:「旁人鼓勵我出家,但是我的心仍有雜念,常有幻音,持咒時更糟!」  師言:「學佛不一定要出家。出家後,如果內心雜念不斷,還是沒有用。有人結婚生子、在家學佛,雖然沒有出家,但能盡心奉養父母、護持佛法,這也是學佛,而且學得非常好,這就叫做『在家菩薩』。」  「佛教是活潑自在的宗教,但要正信。打坐和持咒若沒有明師指點,就不要再坐了。萬一再聽到什麼聲音,不管它就好;久而久之,幻聽的現象自然消失。其實,你所聽到的只是心的執著,由於執著才會有所感覺。」  問:「如何才能徹悟道理呢?」  師言:「唯有在佛陀的教化中,多聽聞教法;聽了之後,若能用心思惟、身體力行,自然就能了徹道理,不生煩惱;心無煩惱,智慧也就啟發了!」  學生問:「金山活佛的事迹是不是真的?」  師言:「金山活佛最重要、最稀奇之處,是在他的修養。他被罵、被攻擊或遇到逆境時,有一分寬大的心量——『隨它去,不管它!』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而不是只好奇他的神奇事迹。」  問:「師父的志業這麼龐大,為千萬人所景仰,對佛教是項革新,也是一種突破,對不對?」  師言:「常常有人說我在革新佛教,其實我只是將佛教復古。因為佛陀在世時,並沒有深奧的經論律典,他是針對當時印度人民的生活背景、心理煩惱及社會病態,隨機施教!教導眾生如何安身立命,擴大心胸對待人,並奉獻愛心給社會,如是而已!現在的情形也是一樣。總而言之,說我『革新佛教』,不如說是『回歸佛陀時代的本懷』。」  來訪者:「師父所談的佛法不是很深奧,但是很吸引人。」  師言:「佛法並不深奧,它是很生活化的。佛陀教導我們如何生活在人間?何種生活才具有意義?這是佛陀真正的宗教教育。」  記者問:「宗教對社會的進步,有何功能?」  師言:「社會需要宗教,它能啟發人的良知。人的慾念如塵埃,將人性良善的一面遮蔽了;我們可以用正法洗滌人心,啟發每個人的良知,再引導他們發揮良能。」  問:「要如何才能深入了解宗教?」  師言:「想要了解宗教,並不是一、兩天就能做到的事。佛教也不只是拜佛或辦法會,而是教你了解人生,學習做人的道理,探討人生的宗旨。」  問:「為什麼佛教不談地理?」  師言:「佛教不談地理,並不表示沒有地理。佛門談業力,業有兩種:一是善業,一是惡業。『福人居福地』,前世有這分福業,去到哪裡都是好地理;如果前世業障隨身,即使一方公認的好風水,無福的人也無法消受。人生在世,但求一心正念,心正氣盛,心開運通,到哪裡都很吉祥!」【說布施】  問:「為什麼富有的人,善事反而做得少呢?」  師言:「因為他們不明真理,缺乏勇猛的布施心,缺少斷欲去愛的勇氣,缺少憐憫眾生的愛心。所以說,『富貴學道難』啊!」  會員:「我玩股票如果賺大錢,就拿出來捐給慈濟!」  師言:「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最好安安分分地做事,有多少、捐多少,不要整個人跟著股票起起落落。我如果叫你不要做,一旦股票下跌時,你會感激師父救了你;但是股票若上漲,你又會埋怨師父讓你少賺了。你每天的心情隨著股票行情而起落,如何能產生智慧?又怎會有多餘的精力再做其它事?這種錢財要能舍,心才能得清凈!」  有人說:「錢不好賺!我才沒那麼么傻,賺錢給別人用。」  師言:「取諸社會,用諸社會。今天我們有力量就要趕快播種,才能舍一得萬報。到底是及時行善傻,還是將錢囤積為死錢、變成業力來得傻呢?如果自以為聰明,不行善反而去造惡,才是最大的錯誤。」【說修行】  會員請示「千手千眼」的涵義。  師言:「『千手千眼』是代表圓滿的意思。千眼表示到處的苦難都看得到,千手則表示什麼都可以做得到。」  問:「如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師言:「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發菩提心,培養善根福德,並且要身體力行。發心不要只發在口頭上,要發在腳底;道是用腳走出來的。西方凈土與娑婆世界相距十萬億佛國之遙,若不動植善根,怎能到達目的地?」    問:「如何發出離心,趣向佛道?」  師言:「出家乃大丈夫事,要先自我磨練心理的健全。出家後不要先談『弘法利生』,要先修得身心無煩惱;在僧團中能和合且相處融洽就很不容易了!」  會員:「做濟貧工作很辛苦,眼見那麼多苦難眾生,感覺永遠救助不完,心裡很是煩惱!」  師言:「看到危困者,動惻隱心、伸出援乎,是人之常情。佛度不盡眾生,仍立誓『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要隨緣、儘力,見之即救。」  問:「人們是因為造作惡業,才落得貧苦的果報。是否能在事前給予佛法的教化,使大家不致犯錯受報?」  師言:「佛法一直流布、弘傳著,許多法師努力弘法,即為匡扶人心,治其根本,防患未然。有緣者,自然得聞信受。」  問:「我不是老師,但是想從小學生的教育著乎,灌輸他們正確的觀念,相信他們長大後就不致偏差、墮落。請問師父:我該如何跨出第一步?」  師言:「好好珍惜妳的幸福家庭,先用心教育子女;然後撥出時間到孩子的學校當導護媽媽,並主動到小區的育幼院貢獻愛心,多接近小朋友。和他們建立感情後,就有機會傳布愛心和智慧。」  問:「何謂陰德?」  師言:「陰德是行一切善而不求人知,一本善念而不求回報。」  問:「供養佛、法、僧是三寶弟子的責任,師父不接受供養,是否讓我們減少了布施的福報?」  師言:「供養有三——利供養、敬供養、行供養。我要成就慈濟志業,若非各位發心出錢出力,我一個出家人,哪有錢財和力量?你們以利供養來成就我千秋百世的法身慧命,更勝於供養我這副假合的身軀啊!」  「慈濟委員們『以師志為己志』,一心一意跟隨師父,這就是敬供養;而大家濟貧教富,身體力行於菩薩道上,即是行供養;如此利、敬、行三供養具足,我已接受了大家最大的供養。」  問:「出家應抱持何種心態?」  師言:「應抱持積極利益群眾的心,並對佛教的精神透徹了解,再衡量自己是否適應後才選擇出家。」  問:「為什麼每個人看到師父都要虔誠頂禮?」  師言:「三寶弟子應該恭敬佛法僧三寶。僧伽代表佛陀傳法,不能恭敬於形,如何能受教於心?」  問:「拜天公要拜葷的還是素的?」  師言:「其實你拜什麼他都不會吃,這是以前農業社會的風俗,平日節省,一到年節就藉著敬神享口福而已。其實,拜拜只需鮮花、水果,最主要還是在於一念恭敬虔誠的心。」  問:「什麼叫神通?」  師言:「真正的神通,不是你們想像中一眼能見千里、一下子能飛到很遠地方或所謂刀劍不入;神通是佛教的一個形容詞,神是精神,通是專心,心專神就通。我們不是常說:『我想通了!』就是這個通。」  一位會員請示禮佛的意義。  師言:「禮佛是為了訓練我們的恆心、耐心、清涼心,也是去除傲慢、陶冶自我身心的課程。」  某外籍人士問:「來台灣後見過許多寺院,唯獨此處是如此地簡樸,不見繁複的廟堂雕刻、精美的佛像和鮮艷的色調。請問慈濟如此做想保留什麼?捨去什麼?」  師言:「保留佛陀的精神,捨去凡俗物質。」  又問:「既然佛陀的精神隱含於心行,為何多數的宗教團體仍然保留它外在的宗教儀式?」  師言:「無形的精神文化,常藉有形的外在儀式來傳承。宗教儀式是一種傳統的禮節,絕對有它存續的意義。」  再問:「需要這些禮節儀式,是否因為我們個人不夠強?」  師言:「與強弱無關。人之所以異於其它動物,就在有文有禮。宗教儀式是延續文化的一種具體形式——禮不可廢。」  會員:「先生還未入佛門,因為怕人家講被太太『度』了。」  師言:「『度』是好事,『度』字是佛教的術語,是謂感化。要度人須先自度,改變自己、以身作則,方能感化他人!」  記者問:「信佛和不信佛,有何差別?」  師言:「信佛和不信佛,就如同人性與佛性沒差別,但學佛者和不學佛者就有不同了!『學佛者』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遇到任何困難都不會退縮,犧牲小我,不計較個人的得失;『不學佛者』則對得失看得很重。二者差別在於宗教情操的有無——只為眾生付出,沒有私心。」  問:「學佛的過程中,『行』的重要性如何?」  師言:「佛是福慧兩足尊。想要修得福慧必須在眾生中修,亦即必須身體力行;所以,我常說:『佛』是凡夫的目標,『凡夫』是成佛的起點,中間要經過菩薩道。力行菩薩道就是做利益眾生的事,如此才能達到成佛的目標。」  問:「密宗為何要打手印?」  師言:「密宗的修行法——『口持咒、手結印、心觀想』,其用意是收攝『身、口、意』三業清凈。三業中若有一業不相應,就失去攝心的功能。」  問:「『阿彌陀佛』的意義為何?」  師言:「阿彌陀是無量壽、無量光、無量智慧的意思,一句『阿彌陀佛』包含無限祝福!」  學生問:「菩薩有很多種,為什麼大部分人都拜觀世音菩薩?」  師言:「因為觀世音菩薩與娑婆世界的眾生較有緣,他所修的耳根圓通法門,專門聽世間苦難眾生的聲音,以眾生的苦為自己的苦。苦雖要『堪忍』,但是在堪忍中需有慈悲心的關懷,才能解脫身心的痛苦。觀世音菩薩的悲願適合娑婆世界,所以大家與他較為親近。」  《金剛經》言:不能執「有」,也不能執「空」,究竟該取何相?  師言:「不執『空』也不取『有』,取中道而行就對了!否則就會像失衡的天平般,有一邊會往下墜。文字雖是假相,但要依假顯真,比如:人頂天立地、用腳走路,人生的道理就在日常生活中,總不能執理而廢事吧!做人若能事與理均衡,就不會走偏了人生的方向,亦即不執空或有。」  問:「七月拜拜,到底是佛教隨俗化呢?或是世俗從佛化?抑或神道諸雜教的流訛?鋪張及奔忙於各處拜拜,是否合於佛法?」  師言:「以佛教的正規,七月十五日的法會,其實應稱盂蘭盆會。『盂蘭盆』是印度語,譯為『倒懸』,是一種比喻。人死後若墮落三惡道中,尤其是餓鬼道,喉細如針,腹大如鼓,飢餓難堪,如被倒懸之痛苦。佛弟子用盆器盛著百味供養佛僧,承仗三寶福田之力,以解救先亡倒懸的痛苦。所以『盂蘭盆會』,也就是為解救先亡倒懸之苦而盛設供品,奉施佛僧之法會。」  「正信的佛教徒,應該用智慧分辨法會的起源,千萬不要盲目地奔忙;若無意義的鋪張浪費,不但違反佛教本質的教義,也不合政府提倡掃除迷信、節約浪費的政策。」  問:「佛教徒為什麼那麼注重臨終前的助念?」  師言:「人在臨終前,各種神經功能瀕臨散壞,最為痛苦。不但身體上、精神上痛苦,加上累世的冤親全找上門,心中更加恐慌!此時若能在旁助念,讓他內心有所依****可以使他精神集中不散亂。而念佛聲則能形成一股氣勢將他護持住,使他的靈魂得到安慰,不會昏昏沉沉跑到地獄、餓鬼或畜生道上。」  問:「為往生者作功德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師言:「抱持無限虔誠感恩之心為往生者作功德,所作功德大部分由生者承受。而往生者所得到的是遺愛人間及助你入佛門的功德,可謂『生、亡』兩利。」  弟子問:「要怎樣修習定力?」  師言:「把專心變成一種習慣,心不散亂就有定力。」  委員:「我不怕身體勞累,只怕有人事是非。」  師言:「行菩薩道,除了不怕身體苦,更不要怕心苦。學佛必須在人我是非中修學,不能遇到逆境就退轉。眾生都有成佛的本性,佛陀只擔憂眾生會起退道心。」  某居士請示:「在家居士修行,如何才能拋開執著?」  師言:「在家居士談修行,不如先修心。心若放不下,無明煩惱將會障礙修學;明知不該執著還要執著,如此煩惱就難斷除。」  問:「修行的路好難走,老是遇到挫折,怎麼辦?」  師言:「將佛法看透徹一點,世間法看開一點。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凡夫,有人就有事,有是就有非;應當學習身動而心不動,時時堅固道心,安心行菩薩道。」  一位會員請示如何懺悔?  師言:「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只要把握現在不再犯錯,並且力行善道即可。」【說業障」  問:「何謂『毒』?」  師言:「指貪、瞋、痴三毒。人生在世,多因你爭我奪,從痴起貪起瞋,進而毒害眾生。」  問:「什麼是魔道呢?」  師言:「一個人雖然修行得很認真,表面上看來甚有修持,但內心若還無法離開執著煩惱,這就是魔道。」  問:「什麼叫『業障』?」  師言:「就是受阻礙之意。別人之所以阻礙我們,是因過去生中,我們曾經阻礙過別人;亦即過去結了不好的緣,現在想做一件事時,障礙就現前,稱之為『業障』。」  一對憂心忡忡的父母,帶著靦腆憂鬱、年僅十來歲的兒子來見師父。他的兒子自從學習「打坐、練功」之後,每天失魂落魄,只想求神通,想成「仙」……  師言:「幻影就像電視屏幕一樣,你一執著某種幻象,就如同接上電源,幻影立刻就顯現。年輕人精力充沛,應該多與大自然接觸,不要整天關在屋子裡練功打坐、求神通,這樣很容易在腦海里積存幻影。有病要吃藥,有健康的身體才能過踏實的人生。如果忽略了現實生活中的正常運作,只去注意那些虛幻的聲音、境界,人生將會變成一片空白,也會造成精神緊張。其實,不去理會那些幻音、幻影,它們自然就會消失。」  問:「有人說女眾的業障比較重,是嗎?」  師言:「不見得。各人隨業轉生,若肯發心,女人的力量也不小啊!如觀世音菩薩,即常以女身化跡人間。女人較柔和慈悲,而慈悲可以產生智慧,推動救世工作;因比,不要輕視自己。」【說皈依】  會員求授皈依。  師言:「『皈』是反黑歸白、捨棄黑暗投向光明之意。未皈依前可能滿心黑暗,皈依後則面向光明的道路前進,把過去的一切錯誤舍掉,把握現在和未來的每一刻,用信心毅力和勇氣去實行真善美的人生。」「身為佛弟子,要學佛的大慈悲心,將以前的壞習氣改正過來,比如:講話語氣重、愛罵人,或者人家對你不好就大發脾氣、亂摔東西;對小生靈若有好殺的習氣,也要儘快改掉。我們應以寬容之心包容他人,以慈悲心愛護一切眾生;即使只是亂摔東西,也算是一種殺生呢!」  「皈依之義,並不是要求佛菩薩保佑平安,而是培養真誠的愛心去幫助別人,以佛心為己心,才是真正的皈依。」
推薦閱讀:

[大安法師]眾生有感 彌陀即應
·凈宗法師法語
【觀察】佛護法師:索達吉堪布《金剛經釋》獻疑(四一)——堪布佛陀觀之不存在
凈空法師:用分別、執著心來學佛是世間法,是假的,不是真的
大安法師,九品往生皆凡夫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