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及他的「牧神午後」

法國印象派作曲大師德彪西(Claude-Achille Debussy,1862-1918)只活了五十五歲,但他在有限的生命中開闢了創作新路,改變了古典音樂的面貌,啟發了梅西安、布列茲、韋伯恩、巴托克等後世作曲家對新音樂的探索。

  他的四部代表作管弦樂《牧神午後前奏曲》、交響組曲《夜曲》、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鋼琴《前奏曲》集有別於之前的任何作品,至今仍廣泛受到重視和欣賞。

作曲家-Claude Debussy(克洛德·德彪西)

音樂的進步,離不開具有革命創新精神的作曲家,儘管他們的作品大多在問世之初便遭受指責甚至辱罵。德彪西的同時代作曲家勛伯格的弦樂六重奏《升華之夜》(1899年)曾被輿論批評為「好比有人在《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的總譜上塗畫一番,那筆跡還是濕的。」當維也納音樂家協會於1903年首次在音樂會上演出這部作品時,用作曲家自己的話說,演奏是「在一片騷亂和打毆的混亂中」結束的。而距此九年前,巴黎也首次演出了一部類似的虛幻莫測的音樂作品——德彪西的《牧神午後》(1894年),卻獲得巨大成功,以至於不得不在觀眾的要求下再演奏一遍。

  當勛伯格在寫《升華之夜》時,德彪西正投身於《夜曲》的創作之中,其中的兩首於1900年首次在巴黎演出時,觀眾對於那些由陌生音調所營造出的幻想境界感到新鮮而且享受。過了兩年,巴黎喜歌劇院上演了《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之前對瓦格納頂禮膜拜的德彪西,這個時候已向世人表明自己能夠寫出屬於法國人的音樂。儘管這部作品並沒有完全擺脫《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的影響,但其中創造性的借鑒手法在音樂表面幾乎不露痕迹。

  管弦樂《牧神午後前奏曲》(1894年12月23日首演於巴黎,1912年在巴黎賈吉列夫芭蕾舞團首次演出了由尼金斯基根據該曲編排的芭蕾舞劇。) 

推薦唱片:塞蒙·萊托指揮柏林愛樂樂團(EMI Classics)

2005年柏林森林音樂會的主題是「浪漫的法蘭西音樂之夜」,我們從電視上看到了塞蒙·萊托指揮演出德彪西的《牧神午後前奏曲》。每次聽這首充滿美感的曲子,都會被音樂所表現的那種虛無縹緲的景象所吸引。長笛在升C小調上吹奏出奇異朦朧的曲調,爵士樂般縈繞徘徊的樂句似乎在等待誘人的事物出現;單簧管溫暖的旋律由圓號柔和地襯托著;雙簧管平靜而略帶幽默的旋律暗示了似夢非夢的疑惑;豎琴的琶音似在平靜的湖面上激起圈圈漣漪,如撥動著仙女的心弦……

  對德彪西產生最大影響的是文學而不是音樂。查理·波特萊爾、斯特凡納·馬拉美、保羅·魏爾倫等象徵主義詩人力求把文學的節奏和聲音處理得能有「音樂」的效果。像印象派畫家一樣,他們也丟棄了浪漫主義宏大的悲愴主題,讚美纖細精巧的事物,追求感官上的陶醉及對超脫的需要。德彪西對這種理念十分感興趣,當他見到了馬拉美於1887年出版的田園詩《牧神午後》後對它讚賞備至。德彪西參加馬拉美每周二的家庭沙龍,聽他演講藝術之道,結識文學藝術界人士,從而啟發了自己的創作道路。德彪西曾宣稱:「法蘭西音樂是清澈、雅緻、簡樸與自然的表露。法蘭西音樂的目的,首先就是要使人愉快。」這與法國文學的象徵主義精神是一致的。

  馬拉美這首詩中的象徵主義語言是很晦澀的,這也是其精華之所在。詩人有意識地將真正含義隱藏在大量的華麗詞藻中,以詩歌的形式表達對音樂的自由遐想。馬拉美在聽了《牧神午後》首演後寫信給德彪西說:「你的《牧神午後》與我的詩沒有什麼不符合之處,而是以微妙、細膩、誘人的音樂美化了它。」其實德彪西自己說他並不是完全按照詩人的意願構思,而是「對馬拉美優美詩篇的自由詮釋」。

  德彪西在他的這首早期管弦樂作品中還沒有完全擺脫傳統的曲式概念,但這並不重要。作品的最大特點是調性模糊,節奏缺乏向前推進的動力,呈現出一種 「懶散」的緩緩流動的狀態;另一特點就是音色——木管、分多聲部的弦樂、豎琴以及加弱音器的圓號的巧妙使用,產生出某種柔和、奇異、朦朧的音響。

  從歷史眼光來看,德彪西的《牧神午後》在當時具有十分重要的革命意義。正如一位現代評論家所說的:「它給音樂帶來了全新的氣息,其中所蘊藏的活力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果說現代詩歌發源於波德萊爾的某些詩,那麼可以說現代音樂的審美情趣是由德彪西的《牧神午後》喚起的。

我們來欣賞德彪西的作品吧~《牧神午後前奏曲》。


薛飈藝術中心

——無錫地區最專業的藝術培訓機構



推薦閱讀:

十一所音樂學院的作曲系老師算得上是作曲家嗎?
作曲家給電視劇、電影等配樂前需要了解全部劇情嗎?
有哪些純首調耳朵的作曲家和指揮家?
評價一下巴赫 莫扎特 貝多芬 肖邦的作曲風格 說的通俗易懂 不要說的太學術化?

TAG:作曲 | 印象派 | 作曲家 | 午後 | 印象 | 德彪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