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慮障礙為何男女有別?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社交焦慮症人群範圍也在不斷擴大中,各行各業都存在著社交焦慮障礙人群,而且群在明顯的性別差異。社交焦慮障礙(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又稱社交恐怖症,是指患者在一種或幾種社交情景下,對因可能發生尷尬、當眾出醜或者被陌生人審視,而感到持續恐懼的一種精神障礙。

研究表明,社交焦慮障礙症多集中於青春期前後,在未經治療的情況下很難自行緩解,其病程平均約為20 年,同時由於該障礙發病年齡較早,據估計約70%的患者會共患恐怖症、廣泛性焦慮障礙及抑鬱症等其他類型的精神障礙。西南大學心理部的孫易卓,王衛紅對社交焦慮障礙在患病率、患病癥狀、共病模式及病因上存在的性別二態性進行科學分析後刊登在漢斯出版社《心理學進展》2015年1月的學術期刊上。(查看原文)文章結合國內外近年來對社交焦慮障礙二態性的研究,並對以上內容進行系統梳理,以期在未來理論與臨床研究中重視這種性別二態性。文章從環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兩個方面分析,並得出了重要結論。

環境因素:(1)社交環境因素。由於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影響,在社會交往中兩性間存在明顯的不公平。女性在社會交往中的弱勢地位可能是導致女性SAD 高發的外部條件。(2)性別角色的影響。男性為了與其傳統性別角色保持一致,會低報其恐懼與抑鬱水平,從而避免被他人認為是脆弱的;女性則可以真實表達她們的恐懼,而不必擔心帶來負面後果;(3)教養方式的影響。在成長過程中,男孩被鼓勵運用以問題為中心的應對策略,同時他們要學會控制情緒,而不是僅僅體驗情緒,這使男性具備了防止過度恐懼與焦慮障礙產生的個性和技能;相反的是,傳統女性角色不強調主動性與控制力,而是被鼓勵運用以情感為中心的應對策略,女性依賴與期待他人保護的傾向有可能導致了較多的迴避行為。

心理因素:(1)認知因素:女性中高社交焦慮者比低社交焦慮者在與社交有關的認知能力上更強,而在男性中則沒有發現類似差異。同時女性在共情、社會推斷,理解他人想法等與社交有關的認知能力上均高於男性,這種對社交線索的高警覺性,會導致女性在社會交往過程中更敏感,因而也就更容易患上社交焦慮障礙;(2)應對方式:女性比男性更傾向於運用以情感為中心的應對策略去應對壓力情境,同時女性比男性更愛反覆思慮,這會導致她們高估社交事件的危險程度,進而增強了恐懼、迴避反應和SAD 的危險性。(3)自我效能感:女孩在成長過程中,會更多的感到自身對外界缺乏影響,進而會形成不可控的歸因風格,這使得她們在焦慮與情緒障礙上會有更高的易感性。在成年期,女性相對於男性也報告她們對生活更缺乏控制感。在社交過程中女性在三種信念上比男性更強:負性情感難於控制,在人際交往中維護積極的氛圍是自己的責任,負性事件是難於控制的。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社交焦慮障礙在患病率、患病癥狀、共病模式及病因上均存在明顯的性別二態性。強調社會因素的研究者認為,女性在社交中的不利地位、傳統的性別角色及社會化作用,是導致女性SAD 高發的原因;強調心理差異的研究者則是從兩性心理特徵入手,去探究是哪些心理因素導致了兩性在SAD 上的差異。(源自千人智庫-EWW150129LJZ)

推薦閱讀:

wyk1014的文件夾【職場/社交】
社交規則:從飯局的細節中看出哪些人不可交
【時尚生活】女人20,30,40社交場合穿衣經
社交禮儀之女士優先
終身受用的社交規則, 太有用了!

TAG:焦慮 | 社交焦慮 | 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