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部肌肉的拉伸

頭頸部肌肉的拉伸

肌肉拉伸是指固定肌肉的一端,然後延長另外一端的過程,其目是讓肌肉的長度增加。

作用:增加肌肉長度,降低肌肉張力,使得延展性改善,彈性變好,肌肉力量的恢復,能夠應付生活、工作、運動所需。

適應症:

1、肌肉被動變短(長期處於一個不正確的姿勢,如駝背。)

2、肌肉主動短縮(肌張力過高。)

禁忌症:

1、骨折尚未癒合或無法確認是否癒合

2、想要拉伸的部位正在發炎

3、軟組織出血

4、關節受限的原因是因為骨骼

注意事項:

拉伸時動作要輕柔緩慢,時間適宜,力度要拿捏好。要明確的了解肌肉的走向、動作和起止點,並處理好疼痛和張力的問題。拉伸時一邊固定肌肉的起點,然後把肌肉的止點沿著肌肉纖維的走向或肌肉收縮的反方向作「分離」的動作。

枕骨下肌群

肌肉起止點

頭後小直肌起自C1寰椎後弓上的粗隆,止於枕骨下頸項線內側

頭後大直肌起自C2棘突,止於枕骨下頸項線

上頭斜肌 起自C1外突出,止於枕骨下頸項線

下頭斜肌 起自C2棘突,止於C1的外突出

頭最長肌 起自T4橫突-C5關節柱,止於乳突邊緣

肌肉功能:控制頭部後仰、旋轉和側彎

步驟:

操作要點:

1、患者取坐位,治療師站在患者側方;

2、治療師一手放在第二頸椎兩邊的側面,另一手用前臂輕輕搭在患者的頭頂,腕關節彎曲扶住後頭部,手指指尖盡量靠近枕骨下緣;

3、治療師將患者的C2固定好,同時將患者的頭部向前屈曲,讓拉伸的力量落在枕骨和C2之間並維持10秒;

4、將患者頭部輕輕帶回,休息2秒,再重複上述步驟3-4,重複3-4次。

胸鎖乳突肌(SCM)

肌肉起止點

起自胸骨柄前面和胸骨頭-鎖骨的內側三分之一,止於顳骨乳突

肌肉功能:一側肌收縮使頭向同側傾斜,臉轉向對側;兩側收縮可使頭後仰

步驟:

操作技巧:

1、患者取坐為,治療師站在患者後方;

2、治療師一手擺放在患者患側肩(假設患側為左),以固定身體,另一手握住患者的頭頂;

3、先將患者的頭部做後伸,但不要後伸到底以免拉傷頸椎,遇阻則停止

4、然後往右側彎,遇阻則停止;

5、接下來將頭往左側轉動,並維持10秒;

6、用手腕和前臂控制頭部,將患者頭部帶回,休息2秒並繼續步驟3-6,重複3-4次。

斜角肌

肌肉起止點

前斜角肌起自第3到第6頸椎橫突,止於第一肋骨

中斜角肌起自第2到第6頸椎橫突,止於第一肋骨

後斜角肌起自第4到第6頸椎的橫突,止於第二肋骨

肌肉功能:一側肌收縮,可使頸側屈,兩側肌同時收縮可上提第一二肋輔助深呼吸

步驟:

操作技巧:

1、患者取坐位,治療師站在患者後方

2、治療師一手放在患者頭頂,掌握頭部的重心,另一手固定第一肋骨,注意不要施加太大的壓力

3、假設患側為左,治療師將患者頭部輕輕往右側彎,再往左旋轉,遇阻則停停止並維持10秒

4、將患者頭部輕輕帶回,休息2秒,在繼續步驟3-4,重複3-4次

5、拉伸後斜角肌,需把手按壓在第二肋骨。

肩胛提肌

肌肉起止點

起自上四節頸椎橫突,止於肩胛內緣,介於上角及肩胛脊的根部

肌肉功能:頭部屈曲,上提肩胛。

步驟:

操作技巧:

1、患者取坐位,治療師站在患者後方;

2、治療師一手放置在患者患側肩(假設患側為左邊),另一手握住患側腕關節;

3、治療師將患者的左手抬起,放置在枕骨下,治療師左手再從患者的左手肘前面繞到頭部後方,形成治療師的左邊手肘卡住患者的肘關節、治療師的左手頂住患者枕骨的姿勢;

4、將患者的左手臂慢慢抬高,同時將患者的患者的頭部往前屈曲和往右側彎,遇阻則停止,並維持10秒;

5、將患者頭部輕輕帶回,休息2秒,再重複上述步驟3-5,重複3-4次。

中斜方肌

肌肉起止點

起自C6-T3,止於肩峰內緣。

肌肉功能:做肩關節內收動作

步驟:

操作技巧:

1、患者取坐位,治療師站在患者健側(已左側為患側為例);

2、治療師先一手扶住患者患側前臂;

3、治療師將左上肢往前帶動肩胛骨的前縮,然後治療師將左手放在患者左側肩胛骨後緣,將肩胛骨王外往前推,遇阻即停,並在此姿勢下維持10秒;

4、將患者的左上肢輕輕帶回些角度,休息2秒讓終端感消失,肌肉放鬆,再繼續上訴的步驟3-4,重複3-4次。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平台。


推薦閱讀:

肌肉運動原理中近固定和遠固定的運動方式有哪些,有什麼區別?
我一日5餐吃到吐,為什麼還不增肌?——涕姆的問答專欄(42)
參加第一屆大陸健力紀錄賽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哪些肌肉最好不要練?
肌肉運動降血壓

TAG:肌肉 | 頸部 | 拉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