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 (3)

辰五、覺分相應增上慧住(分二科) 巳一、問

云何菩薩覺分相應增上慧住?

這是第五科,覺分相應增上慧住,分二科。第一科是問,怎麼叫做菩薩「覺分相應增上慧住」呢?這是問,下邊回答,分二科。第一科是略說,又分二科。第一科別辨相,分十三科。第一科是由法明入成滿得入,又分二科。第一科明趣入。

巳二、答(分二科) 午一、略說(分二科) 未一、別辨相(分十三科)

申一、由法明入成滿得入(分二科) 酉一、明趣入 

謂諸菩薩先於增上心住,以求多聞增上力故,已得十法明入;由此十法明入,成上品故,極圓滿故,超過增上心住,入初增上慧住。

這第一科是明趣入。「謂諸菩薩」,「諸菩薩」應該是指增上心住,就是他已經成就了初極喜住及二離垢地及三發光地,成就了發光地。成就了發光地,就是他的修行達到了發光地的程度,在這個程度的諸菩薩。「先於增上心住」,這個「先」就是在覺分相應增上慧住之前那個時候的程度,是增上心住,就是成就了四禪。「以求多聞增上力故」,到這個時候,他還希求能夠博學多聞,多聞佛法,他這個願望「增上力故」,有強大的力量,就是已經達到這個程度,他對多聞佛法這方面他的願力還是很強的,這和我們在凡夫地不一樣,凡夫地的時候,也有人願意學習佛法,但是也有人不願意學習。

「已得十法明入」,因為多聞增上力故,他已經成就了十種「法明入」。前面解釋過法的明,實在來說、簡單的說,這個「法」就是第一義諦;這個「入」是入於第一義諦,就是智慧,他成就了十種法明,契入了第一義諦。「由此十法明入,成上品故」,由於這位增上心住的菩薩,他對這十種法明入「成上品故」,他不斷地努力精進的修行,成就了最殊勝的境界,不是中品和下品,他是上品。「極圓滿故」,「上品」就是極圓滿的意思;就是在那個程度之中他這十法明入的智慧很圓滿。「超過增上心住」,這時候他的程度就超過了增上心住的那個程度了。「入初增上慧住」,就是進入到初一步的增上慧住,就是覺分相應增上慧住,是達到這個程度了。那麼這是叫做「趣入」。現在什麼叫做「趣入」?就是增上心住學習十法明入,到圓滿的程度,就趣入到覺分相應增上慧住了。這是第一科是趣入,第二科是釋略義。

酉二、釋略義

如是十法明入文辭,如契經說,應知其相。 

這個「十法明入」它的「文辭」,就是文句,在文句上列出來有十法明入的。「如契經說」,就是〈十地品〉說。「應知其相」,你去讀〈十地品〉、讀《十地經》,你就會明了十法明入的相貌了。這是釋略義。

《披尋記》一五八八頁:

如是十法明入文辭等者:謂依智明能入如來所說法中,名法明入。《十地經》說;若菩薩得第三菩薩地具足清凈明已,欲得第四菩薩地者,當以十法明入得入第四地。何等為十?一、思量眾生界明入,二、思量世界明入,三、思量法界明入,四、思量虛空界明入,五、思量識界明入,六、思量欲界明入,七、思量色界明入,八、思量無色界明入,九、思量勝心決定信界明入,十、思量大心決定信界明入。菩薩以此十法明入得入第四地,今指彼經,故說應知。

「如是十法明入等者:謂依智明能入如來所說法中」,這是解釋這個法明。「謂依智明」,這是說你根據、依據你的智慧的「明」,能契入到佛所說的法裡面,佛所說的法要根據你的智慧,你才能夠理解。能理解,就叫做「入」。當然這個法有教法、有行法、也有理法。「明法入」,這法明入是這種解法。「《十地經》說」,這個「文辭」,十法明的文句是在契經上的,現在這裡從《十地經》上引來說。「若菩薩得第三菩薩地,具足清凈明已」,若第二地菩薩他成就了第三菩薩地的時候,那就是發光地。「具足清凈明已」,這個「具足」也就是成就;成就了清凈的智慧「已」,圓滿了。「欲得第四菩薩地者」,這個時候這位菩薩他的無上菩提心沒有滿足,他還想要成就第四菩薩地。怎麼樣呢才能成就呢?「當以十法明入得入第四地」,他應當學習十法明入才能夠進入到第四地的。這十法明入,是「何等為十」?那十種呢?這下面就列出來。

「一、思量眾生界明入」,這是一種。「二、思量世界明入」,這是第二種。第三種是「思量法界明入」。第四種是「思量虛空界明入」。第五種「思量識界明入」。第六種是「思量欲界明入」。「七、思量色界明入。八、思量無色界明入。九、思量勝心決定信界明入。十、思量大心決定信界明入。」這是把十法明入的名字、名稱列出來。「菩薩以此十法明入得入第四地,今指彼經,故說應知」,現在《瑜伽師地論》的文就說是「指彼經」、指彼《十地經》,所以說「菩薩應知其相」,在下文再解釋,這裡就是列出來十種名字。

謂若彼假設、若於中假設,若由此假設、若平等勝義、若染惱故、清凈故、成染成凈,若由系縛煩惱所染、若由無上清凈所凈、當知是名十法明入略所說義。

「謂若彼假設、若於中假設」,這一段是本論解釋十法明入,是這樣意思。「若彼假設、若於中假設」,這是第二句。「若由此假設」,是第三句。「若平等勝義」,這是第四。「若染惱故、清凈故、成染成凈」,這是第五句。「若由系縛煩惱所染」這一句話呢是三句,是六、七、八這三句。「若由無上清凈所凈」,這是第九句和第十句。「當知是名十法明入略所說義」,這十句就是十法明入的簡要的道理,這就是《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把《十地經》的話,簡單的解釋完了。

《披尋記》一五八九頁:

若彼假設等者:如經思量眾生界明入,名彼假設。思量分別眾生界假名差別故。如經思量世界明入,名於中假設。思量分別依處假名差別故。如經思量法界明入,由此假設思量分別善不善等諸法差別故。如經思量虛空界明入,即此平等勝義思量虛空無盡相故。如經思量識界明入,即此成染成凈識為染凈所依止故。如經思量欲色無色界明入,即此系縛煩惱所染。如經思量勝心大心決定信界明入,即此無上清凈所凈。煩惱不染,名為勝心。不舍有情,名為大心。

「若彼假設等者」,這前邊《瑜伽師地論》的文,這一共是十句。「如經思量眾生界明入」,這「如經」就是前面的《十地經》。《十地經》上第一句話「思量眾生界明入」。「名彼假設」,那句話的要義是什麼呢?就是這裡說「若彼假設」這句話。這句話怎麼講呢?這句話就是「思量分別眾生界假名差別故」,《十地經》的文和《瑜伽師地論》會合起來,才用一句話來解釋。「思量分別眾生界」,眾生這句話是假設的,就是色受想行識和合起來,假名叫做「眾生」,實際上沒有真實的體性,這裡面「我」是不可得的,假名叫做「眾生」就是了,就是這麼意思。「思量分別眾生界」,眾生界是假名字,但是也有很多的差別,這是天、這是人、這是菩薩、是阿羅漢,這也是差別故。這是二個第一句解釋完了。

「如經思量世界明入,名於中假設」,這是解釋第二句。《十地經論》上的第二句是「思量世界明入」,那麼在《瑜伽師地論》的第二句是「於中假設」,這二句意思是什麼呢?就是「思量分別依處假名差別故」,用這一句話解釋那二句話。「依處」是什麼?就是指色受想行識說的,以色受想行識作假名的依處;因為色受想行識和合,名為「眾生」,五蘊就是依處了。是不是?這是第二句解釋完了。

「如經思量法界明入,由此假設思量分別善不善等諸法差別故」,這是第三句。《十地經》上的第三句是「思量法界明入」,《瑜伽師地論》第三句「若由此假設」思量的分別,這個「假設」就是眾生是假設、色受想行識其實也是假設;但是這裡面去思量的時候,有「善」、有「不善」、有「善不善」這個差別、不一樣,比如說三惡道那就是不善,人天就是善;那麼出世間的呢,還有無漏的善法了,是有差別的。

「如經思量虛空界明入」,就是《十地經》上的第四句,《瑜伽師地論》的第四句「若平等勝義」,這二句是怎麼解釋呢?這是「如經思量虛空界明入,即此平等勝義思量虛空無盡相故」,「思量虛空界」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平等勝義」,那就是第一義諦了。第一義諦在一切法上說是平等無差別的,也就是思量虛空沒有窮盡相,第一義諦也是無盡相的,就是用虛空無盡解釋平等勝義。

「如經思量識界明入,即此成染成凈識為染凈所依止故」,《十地經》上這個思量識界明入,這是第五句了;這個論上的第五句是「若染惱故、清凈故成染成凈」,這個染污和清凈都是由識的分別成就的,染也是分別、凈也是分別,由分別而成就了染、成就了清凈,這個染污清凈成就了以後,又以識為依止處,這阿賴耶識是它的依止處。

「如經思量欲色無色界明入」,這是六、七、八句。這六七八句是什麼意思呢?「如經思量欲色無色界明入,即此系縛煩惱所染」,就是《瑜伽師地論》這一句話「若由系縛煩惱所染」,這個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系縛煩惱的染污境界,所以就用這一句話解釋那三句了。

「如經思量勝心大心決定信界明入」,這是經上第九句和第十句,「勝心」、「大心」。「思量勝心決定信界明入」,這是第九句,第十句是「思量大心決定信界明入」;就是一個勝心、一個大心的不同。「即此無上清凈所凈」,《瑜伽師地論》這是一句,就是「無上清凈所凈」,這個「勝心」和「大心」是無上清凈所成就的清凈。「煩惱不染名勝心」,這下面解釋什麼叫做「勝心」。就是煩惱不染污他,那就叫做「勝心」。「大心」是什麼意思呢?「不舍有情」,這是慈悲心了;不棄捨眾生的苦,要度化一切眾生,叫做「大心」。這樣解釋這最後這二句。「當知是名十法明入略所說義」。這樣子《披尋記》的解釋,把經上的和《瑜伽師地論》上的這二十句解釋完了,這樣也應該是明白了。 

申二、得熟智法

是諸菩薩住此住中、如契經說:不壞意樂而為上首所有十種能成熟智、智成熟法,皆悉成就。長如來家,得彼體法。

前邊第一科是由法明入成滿得入,這一科講完了。現在講第二科,得熟智法。

「是諸菩薩住此住中」,這麼多的菩薩安住在覺分相應增上慧住,安住在這個住裡邊。「如契經說」,這是《瑜伽師地論》在說話,就是說那個《十地經》。「不壞意樂而為上首」,安住在這個覺分相應增上慧住的時候,他內心有不壞、不可破壞的意樂,這是最殊勝的。「所有十種能成熟智」,這第一句就是不壞意樂,一共有十種能成熟智,這不壞意樂也是這十種能成熟智的第一句。「能成熟智」,就是能成熟善根的智慧;善根是所成熟、智慧是能成熟的。所有的十種能成熟智,「智成熟法」,由這十種智慧成熟了他的善根,這些善根皆悉成就了。「長如來家」,他已經生如來家,就是在初極喜地的時候、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就已經證入第一義諦了,現在在第一義諦裡邊,他的智慧繼續的增長。「得彼體法」,得如來的體法;如來的「體」,就是大智慧、大慈悲。簡單說就是這樣子! 

《披尋記》一五八九頁:

如契經說不壞意樂而為上首等者:《十地經》說:以十種法智教化成熟:一、不退轉心故,二、於三寶中決定恭敬畢竟盡故,三、分別觀生滅行故,四、分別觀諸法自性不生故,五、分別觀世間成壞故,六、分別觀業有生故,七、分別觀世間幼盤故,八、分別觀眾生世界業差別故,九、分別觀前際後際差別故,十、分別觀無所有盡故。諸佛子!菩薩如是十種法智教化成熟,即於如來家轉有勢力得彼內法故。此說十種能成熟智,智成熟法,如彼應釋。當知此中唯取經意,名如經說。菩薩十法明入,說名能成熟智,由能成熟他有情故。要以十法為依,方能令彼智得成熟,是故復說智成熟法。即此十種法中不退轉心為初,是故說言不壞意樂而為上首。於如來家轉有勢力,是名長如來家。得如來身所有諸法,是名得彼體法。謂即十種法智教化成熟有情故。

這位菩薩他學習十種法的智慧,他也教化眾生,令眾生善根成熟,他也令自己的善根成熟,「教化成熟」。這個「教化成熟」是簡單的讚歎十種法智的相貌。下邊列出來十種法智。「一、不退轉心故」,就是他這個清凈的大智慧和慈悲,不會失掉的。這個不退轉,前面《瑜伽師地論》的文叫「不壞意樂」,就是用「不壞意樂」的這句話來解釋這個「不退轉」,如果你這個意樂壞了,就是退轉了;你不壞意樂,也就是不退轉的意思。這是第一句。       

第二句是「於三寶中決定恭敬畢竟敬故」,他對於佛法僧三寶,他是決定有恭敬心的。這裡面表示什麼意思呢?教行理是法寶。從深淺上來說,教行理這個「理」是法寶,是最深奧的;「教」,是淺薄的;中間的就是「行」,行法寶是中間的。但是他對於法寶,第一義諦是恭敬,對淺薄的教他也恭敬、也有恭敬心。那麼對佛寶,佛現出來大威德的境界,那當然是恭敬,但是佛有時候也現眾生相。現眾生相你恭敬嗎?但是這位菩薩也是決定恭敬的,因為我們平常人,我們肉眼不認識,那這些法身菩薩他的慧眼是很深奧的,他能知道,所以他是決定恭敬的。佛法僧,「僧」是指聖僧說的,不是指凡夫僧。但是這些菩薩對凡夫僧,那他也是恭敬的,所以是「於三寶中決定恭敬畢竟盡故」。

我們不修止觀的人,就是看見佛的時候,也是用普通的分別心去看佛,修止觀的時候,有的時候相似的深入第一義諦,稍微好一點。但若你不是向道上會呢,那也是虛妄分別。菩薩的境界的時候,「如來者諸法如義」那他有平等的境界,所以對三寶決定恭敬。「畢竟盡故」,那個不恭敬心是一點也沒有,他沒有這個虛妄分別,說「於三寶中決定恭敬畢竟盡故」,我想這句話放在桌上,作座右銘都很好。你常常記住這句話,平常遇見一些放逸的境界的時候,而你能夠不放逸,你能夠體會是諸法如,你這樣做呢,對自己的品德有幫助,如果你不修止觀呢,那完全沒有這種事情。就說是對法寶的恭敬,這個經本子,這是教、語言文字的法寶,我們對它有恭敬心嗎?所以這句話是決定恭敬畢竟盡故,不是已經在常寂光凈土那個境界,就是一般的凡夫境界,但是在修止觀相應的時候,他有這種意味、有這個深義的,「決定恭敬畢竟盡故」。

「三、分別觀生滅行故,四、分別觀諸法自性不生故」,這個分別觀生滅行故,就是不是無分別觀,分別觀,分別觀察一切法是有因緣。「生」是有因緣才能生,因緣變化了,所生法也就變化了;或者說是剎那生剎那滅,是有這種境界。而再深一點說呢,是頓生頓滅,這一切法一剎那間現起了,一剎那間完全沒有了。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現在有一顆樹,它有三尺高,若說頓生頓滅呢,這個三尺高是一剎那間現起的,不是說昨天有二尺高,今天又長了一尺,這一尺是今天長的、二尺是昨天前天長的,是逐漸長高的,那不是頓生頓滅。所以修止觀的時候,說是「阿賴耶識生一切法,這個種子變現一切法是頓生頓滅的」,這句話有一點不容易懂。

我再重說一遍。就是這三尺高,它是一剎那間就現起了,一剎那間就完全滅了,等到三尺零一寸的時候,說第二天又多長了一寸的時候,那不是說是那三寸高是昨天長的,這一寸是今天長的,不是!今天這一剎那間三尺零一寸就現出來了。而明天、後天或下一個月長一丈高了,一丈高也是一剎那間現起的,而不是前後次第生的,可是也包含次第在裡邊,總而言之,說這三個月內這樹長一丈高了,長這一丈高也應該是說,初開始長多高的,第二天、第三也可以這麼計算,但是在剎那生滅中不是這樣意思,它是一剎那就現前了的,但是前後剎那不一樣,昨天的一剎那現二尺高,今天一剎那現一丈高,是這樣意思。所以一個人身體的生滅也是這樣子,也是剎那的,這叫做「分別觀生滅行故」。

其中我們說這個種子,你在熏修善根的時候,就是栽培善根的種子了。栽培善根的種子是怎麼樣栽培?我們也是舉個例子。比如說是我修止觀,我修我空觀,我修法空觀,我初開始修我空觀、修法空觀的時候,我就是心裏面稍微的寂靜住一點,然後作如是思惟。這時候你栽培的我空觀、法空觀的種子,假設的話,有十度的力量,等到第二天你修觀的時候,有可能是十一度,可能十二度,那這什麼情形呢?我們可能是說,你昨天栽培那善根種子,那個是所熏習的,你今天修觀的時候,就把昨天栽培的善根種子加強了力量了,還是那個種子,我們可能會這麼想,其實不一定,不應該這麼想,今天栽培種子,不是那個昨天栽培種子;今天栽培的種子是另一個種子了,它的力量比昨天大一點,就是這樣子。當然還可以說就是種子力量增長了,這麼說是對的,但是不是同一個種子,不是的!所以這個「生滅」,「生」和「滅」,你要去思惟一下子!這是「分別觀生滅行故」,就是你做差別的觀察的時候,一切法的頓生頓滅的有增、有減的差別。

「四、分別觀諸法自性不生故」,這個「諸法自性不生故」,這一切法它本身的體性,是沒有生滅的,在因緣生法上看,諸法有生有滅,但是在法的自性上看,是無生無滅,生滅不可得,那這樣子在遍計執的這一切法上看,那它本性是無所有的,是沒有生也沒有滅的,是自性空寂的。這個時候還是分別觀,就是內心作如是思惟分別,作如是觀察,「諸法性不生故」,自性不生也就不滅。「五、分別觀世間成壞故」,這世間我們容易思惟到器世間,世間的成就、世間的破壞,但是世間也包括五蘊世間,這色受想行識因緣和合了,就成就了,因緣沒有了也就破壞了。這個成壞和前面的生滅,「生滅」是微細的,「成壞」是粗顯的境界。

「六、分別觀業有生故」,這個業就是我們的這個,由內心的發動表現在身語上,就有了業。有了業的時候,但是微細的說,我們修止觀的時候,沒有表現在身語上面,只是內心的分別,但是長時期的這樣修呢,它力量就強大,所以這也就是業,分別觀業是有生起的事情。這業有生起有二個情形,一個是它這個業你熏習成為種子之後,它沒有現行的時候,它是不變動的,但是業若現行的時候呢,那就有變動。

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現在我們拜佛,拜佛你在內心裏面,拜佛是心,也表現在身上面,如果你若再念佛名號的時候,那也就是通於三業了,這樣造成的功德也是隨人因人而異,假設這麼說,拜佛的功德,你可能會七番的在六欲天受福、享福,就是由四王天到他化天,這是一番;然後再由四王天到他化天、再由四王天到他化天,一直七番的去享福。但是到六欲天去享福的時候,這是你拜佛的業力,那個福業現行了,經過七番以後,這功德結束了,假設我們說是這樣情形。如果說是沒有現行,你拜佛是有功德,但是那個功德在你阿賴耶識裡面貯藏著,它沒有現行,沒有現行的時候,也可能經過幾千萬年,但是那個業力不變,若是現行的時候得福報的時候,它開始減少了。反正就是七番,在六欲天享福七番,而後結束了,再沒有第八番、第九番,沒有了,這有這個差別。它若不現行的時候,它不變動。

我們昨天說那個,前一剎那的事情,不能到第二剎那,如果是前一剎那到第二剎那的話,那就是常見,說不到第二剎,那是斷見,那沒有了嘛!就是這裡有常見、斷見的問題。現在說我們拜佛,或者做其他的功德的時候,或是這位同梵行者,他有病了,那我們去照顧他去,那可能你將來得的福報,有可能從四王天到他化天七番受福,有可能是這樣子。但是沒有現行的時候,它不動、它不變動,它就是由前一剎那到後一剎那,可能幾千萬年也不變動,可能是這樣子。但是一得果報的候,就開始減少了,它的力量開始減少,這不同的。這是「分別觀生滅行故、分別觀諸法自性不生故、分別觀世間成壞故」,就是有這些的差別相。「分別觀業有生故」,前邊這個「分別觀世間成壞故」,這應該是在果報上說;「分別觀業有生起故」,這是在因上說,「業是因」,由業因而得果報。

「七、分別觀世間涅槃故」,這是佛教徒了,佛教徒學習聖道的時候,觀世間就是涅槃、生滅就是不生滅,這是不同了。這個事情呢,我們若學習《金剛經》、學習《瑜伽師地論》,你通達了第一義諦的道理,你去拜佛、你去做種種功德,這裡邊有無漏的成分,有聖道的成分,將來得果報不一樣。如果我們不願意學習佛法,那你用虛妄分別心去做功德,用虛妄分別心的時候,就是有所得的分別心去拜佛,去做功德的時候,你這個功德它沒有聖道的成分。沒有聖道和有聖道有什麼不同?有聖道的功德無窮無盡的,你做這個功德將來也是,有可能也還是由四王天到他化天七番的享福,但是它不能完的,你七番享福完了,他還有力量叫你得無上菩提,還向前繼續向前進。你若不學習佛法,你沒有無所得的智慧,沒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這個有漏的功德到時候就結束了,結束就沒有了。

不過這裡若再多分別一點,我們只要是出了家,只要是在佛法僧裡邊,雖然是有所得的分別心,它也還會因此展轉地引發,還是能得聖道;如果說不是在佛法裡面,社會上一般的功德,一般的功德你沒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那就是在世間上享福,享那麼的多的福就結束了,就還是一樣,和那沒有做功德的一樣,還在生死里流轉。但是在佛法裡邊栽培功德,那就不同。但是若是我們在佛法裡面學習了聖道,我們到社會上做功德,那和一般的人不一樣,他也和在佛法裡面栽培功德一樣,因為那裡面有般若的氣氛,你學習了佛法,你用佛法的智慧去做這個功德,這個那和一般的在家人、不學習佛法的人做功德不一樣。所以做功德這件事,就是你那個動機,你完全沒有佛法的氣氛,都是有漏的功德,到時候就結束了,你有佛法的氣氛,它無窮無盡的,就是由你那個動機來決定的。當然最明顯、最有力量的一點,就是學習佛法深入一點,你拿到無所得的智慧,用這個智慧去做功德,這不可思議,要知道這一件事,所以你學習佛法:「我辛苦啊、我頭疼、那地方又下大雪!」功不唐捐,沒有白辛苦!你沒有白辛苦的。「分別觀業有生故」這是因,「分別觀世間涅槃故」那這是佛教徒了,他就在一切法上寂滅相,這是無所得的智慧。

「八、分別觀眾生世界業差別故」,眾生的世界是業的差別;為什麼他享天福、為什麼他在人間做國王,這業差別不同,為什麼這個人跑到地獄去了,佛教徒也會有這個事情,也會跑到地獄去了,也可能到天上做天王去了,「分別觀眾生世界業」的「差別故」。學習唯識,你若修止觀的時候,這個刺激性是很大的,眾生的世界完全是內心的分別所變現的,不是離開了你的心有世界存在的。「九、分別觀前際後際差別故」,以前你是生死凡夫,在生死流轉,現在得無生法忍了,前後是有差別的,「分別觀前際後際差別故」。

「十、分別觀無所有盡故」,這些差別境界上實在都是沒有差別的,都是寂滅相的,「分別觀無所有盡故」。「諸佛子!菩薩如是十種法智教化成熟」,下面是總說了。菩薩如是有十種法的智慧,或者是佛來教化你,你的善根成熟了;或說你教化眾生,令眾生善根成熟了。「即於如來家轉有勢力」,總而言之,你是常常有這樣般若的,在你內心裏面運作,你心裏面運作呢,「即於如來家轉有勢力」,就在第一義諦上你的無所得的智慧,逐漸逐漸的有力量、力量增長了,「轉有勢力」。「得彼內法故」,就是成就了大智慧和大慈悲。

「此說十種能成熟智,智成熟法,如彼應知」,「此說」這裡邊說到十種成熟法,能成熟法,能成熟智,智成熟法;「如彼應知」,就是如彼《十地經》上說,或者《十地經論》有解釋。「當知此中唯取經意」,這裡邊說的是取的經裡邊的意思,就是沒有把那個文引來,只是那個文的義而已。「名如經說」,舉經上文句所含的義,所以叫「如經說」,不是指文句說的。「菩薩十法明入,說名能成熟智」,十法明入也就叫作「能成熟智」。「能成熟他有情故」,能令他有情的善根得成熟故。「要以十法為依,方能令彼智得成熟」,要這十法為依,前面是引這十法為依,你這樣學習才能令智得成熟,「令彼智得成熟」。「是故復說智成熟法」,這智所成熟,智是能成熟的。

「即此十種不退轉心為初」,這十種法的智慧你不失掉,成就了以後,你心裡你這個智慧心不失掉。「是故說言不壞意樂而為上首」,那麼這個「不退轉」也當作「不壞」的意思;「而為上首」,「為上首」就是第一句。「於如來家轉有勢力,是名長如來家」,「長如來家」就是這麼講,就是在如來家的時候,展轉的有力量,就是長時期的在第一義諦上修止觀,你的智慧逐漸逐漸的增長,就有力量。「得如來身所有諸法」,就成就了佛的身,所有的諸法,所有諸法,佛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無量無邊的功德法。「是名得彼體性。」「謂即十種法智教化成熟有情故」,也就是這樣意思。「教化成熟」就是因,你內心裏面成就這樣的功德就是果了。當然到成佛的時候,果才是圓滿的。

申三、修習菩提分法

觀一切種菩提薩埵增上力故,修四念住而為上首、三十七種菩提分法。

這是第三科叫修習菩提分法,前面第二科是得熟智法。「觀一切種菩提薩埵為增上力故」,「菩提」就是無漏的智慧,無漏的清凈的智慧;「薩埵」就是勇猛的意思,你勇猛的修學聖道,成就大智慧,你常常的這樣做,「觀一切種菩提薩埵增上力故」。這個「一切種」就是很多的、很多不同的,這些菩薩為無上菩提而勇猛的修行的「增上力故」。這個「增上力」就是他修止觀的力量非常強。修什麼止觀呢?「修四念住而為上首」,就是身受心法,觀察身受心法不可得,這是你開始是這樣修行。但是總說起來就是四念住,但是別說就是三十七種菩提分法;四念處是四個、四正勤是四個、四如意足是四個(三四一十二個),另外五根、五力是十個,再加上七菩提分、八正道是十五個,加起來就是三十七。這三十七種法門是「菩提分」,「菩提」是無上菩提,「分」就是因,無上菩提的因,三十七是無上菩提的因。你能如是修行,你是修了菩提因了,你就是有佛性了,可以得無上菩提了。

《披尋記》一五九○頁:

觀一切種菩提薩埵增上力故者:謂觀一切種菩提及與薩埵,能令對治修行增長,名增上力。如經觀一切智智故,不舍一切眾生心故。

「觀一切種菩提薩埵增上力故者:謂觀一切種菩提及與薩埵」,「一切種的菩提」當然就是很多種的人,去學習這個菩提,或者有大乘的菩提、有小乘的菩提,有聲聞菩提、有辟支佛的菩提、有無上菩提。「及與薩埵」,我剛才說薩埵是翻作「勇猛」義,但薩埵也翻作「有情」。前面菩提是法、薩埵是人,或者說是這個人在修學菩提的時候非常的勇猛。「能令對治修行增長」,這位薩埵,這位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這位已經入了極喜地,乃至覺分相應增上慧住,「能令對治修行增長」,對治是修行的作用,它能對治煩惱,能滅除去煩惱,這個修行是能滅除煩惱的。

我們若不學習聖道,你的修行不能對治煩惱、不能滅除煩惱。這個修行是修三十七種菩提分,它能對治煩惱,你不斷的修行,修行的力量能夠增長,這叫做「增上力」。「如經觀一切智智故,不舍一切眾生心故」,這個經上說的話,叫做「觀一切智智」,「一切智」又智,就是佛的一切種智,那就是菩提的意思,佛的無上菩提叫做「一切種智」。「觀一切智智故」也就是修一切智智的因,這是你自己用功修行;「不舍一切眾生心故」,就是大慈悲心了。前面觀一切智智是般若,不舍一切眾生心那就是大慈悲,這也就叫做「菩提薩埵增上力故,修四念處而為上首、三十七種菩提分法故」,是這個意思。

申四、斷微細見執著動亂

如契經說:由於此法、方便攝受勤修習故,最極微細薩迦耶見、執著一切蘊界處等一切動亂、皆得畢竟不現行斷。

前面是修習菩提分法,簡單說就是修止觀,這是第三科。下面是第四科,斷微細見執著動亂;這是修止觀而能斷煩惱的意思。「如契經說」,就是〈十地品〉說。「由於此法方便攝受勤修習故」,由於這位菩薩,「由於此法」,由於這位菩薩對於三十七道品的菩提分法,「方便攝受勤修習故」,他能夠善巧方便的,其實就是智慧,「攝受」,就是學習三十七道品;由你的智慧學習三十七道品,叫做「攝受」。「攝受」也有一個意思,就是在你的智慧裡邊,把三十七道品這個法門在你心裡現前,那叫做「攝受」。你想要修三十七道品,而三十七道品不在你心裏面現前,那怎麼修行呢?是不能修行了。所以這個「攝受」就是在你心裏面容受這個法門,也就是這個法門在你心裏面明了的現前,叫做「攝受」。「勤修習故」,你不是短時間的修行就結束了,他是精勤不懈怠的、繼續不斷的這麼樣修這法門,學習這個法門的緣故,因修學三十七道品的緣故。

「最極微細薩迦耶見、執著一切蘊界處等一切動亂、皆得畢竟不現行斷」,就是因此而能滅除煩惱。「最極微細薩迦耶見」;「薩迦耶見」,就是身見,執著有我。「執著有我」,分二種:一種像我們這種人,雖然有我見,但是不明白,不是分明地執著有我,但是也執著有我,實在也是很明白的。你注意吧!人遇見事情的時候,他在說話,他的「我見」就出來了。當然若是不注意,不知道,若不學習這個法門也不知道。學習這個法門的時候,有事情大家討論的時候,或者遇見事情的時候,很分明地「我見」出來了。但實在並沒有很分明地執著色受想行識裡面有「我」,也並沒有那樣。說我們出家人,可能是佛學院畢業了,但是問他什麼叫作「薩迦耶見」?也可能說不清楚,要是什麼樣的人,容易說得清楚?修止觀的人容易說得清楚,這是一種雖然是有我見,但是說不清楚。

第二種,他能說清楚有二個原因:一個是他認真地學過這件事,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他常靜坐觀我不可得,他是「我見」是分明,清清楚楚地。不願意學習佛法的人,雖然常在「我見」中活動,實在不知道什麼是「我」,還是不分明地。

現在這裡說「最極微細薩迦耶見」,這不是一般人,一般人沒有這個境界,這是已經得無生法忍,由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到五地了,到這個時候,在修四念處的時候,他那「最極微細薩迦耶見」,他都知道,心裏面小小地有一點動,都知道。就是執著有我了,我有修行,你們都不如我呀!現在得到什麼什麼智慧了、得到什麼陀羅尼了、得了什麼三摩地了,那就有微細的我執在裡面,這是我見;是微細的我見,不是粗顯的。凡夫我見是很粗顯的,那個「我」很明白地出來,自已還不知道。

「執著一切蘊界處等」,這是第二個執著,就是五蘊、或者是六界、或者是十八界、或者十二處等,在這裡有執著;執著是真實的,實在這是如幻如化、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不真實,但是就是執著是真實的,這也是很微細的。「一切動亂」,執著我,實在是心裏面動亂,執著蘊界處是真實,也是動亂了。這一切的動亂「皆得畢竟不現行斷」,由於修四念處、修三十七道品,使令我見、我執、法執;「執著一切蘊界處等」這是法執,前面是我執,我執和法執,皆得畢竟不復現行,就是觀我不可得、觀一切法不可得,能滅除我執、滅除法執,可以究竟地不活動了,斷除去了。

《披尋記》一五九○頁:

最極微細薩迦耶見等者:此中薩迦耶見與身俱生,由是說言最極微細。此為根本,能生一切余見及與我慢,是名執著一切蘊界處等一切亂動。如是一切皆悉斷滅,是名畢竟不現行斷。當知此即煩惱對治修行增長之果。

「最極微細薩迦耶見等者:此中薩迦耶見與身俱生」,「身」,就是色受想行識,「薩迦耶見」,就是執著有「我」,執著這個我和色受想行識是同時存在、同時現起的,就是有身體就有我見。「由是說言最極微細」,但是這個相貌是很微細的,不修止觀的人是很難明白。

「此為根本」,薩迦耶見這個執著是根本,是一切執著的根本。「能生一切余見及與我慢」,為什麼說薩迦耶見是根本呢?因為由此為根本,能夠生出來其他的執著、其餘的執著。一共是有:薩迦耶見、邊執見、戒取見、見取見、還有邪見,有各式各樣的煩惱都現起,其餘的見都是因為薩迦耶見而現起。「及與我慢」,還有一個我慢,就是感覺我是很高的,所以叫作「我慢」。

「是名執著一切蘊界處等一切亂動」,一切余見及與我慢,這叫作「執著一切蘊界處等一切亂動」,這樣說法執是由我執出來,我執是根本。「如是一切皆悉斷滅」,就是這麼多的見,由於修四念處,方便攝受勤修習故「皆悉斷滅」,都息滅了,沒有了,「是名畢竟不現行斷」。「當知此即煩惱對治修行增長之果」,滅除去這麼多的見,這就是「煩惱對治修行」,這個修行能滅除煩惱,滅除煩惱逐漸地增長,滅除很多很多的煩惱,所以這是修止觀所成就之果。

申五、制業開業遠離習近

由彼斷故,一切如來所訶毀業、皆不現行;一切如來所讚美業、如實隨轉。

這是第五科制業開業遠離習近,「制業」,制止的事情要遠離。「開業」,開許的事情要習近。常常地、漸漸地親近修習得成就。「由彼斷故」,就是由前面的我執和法執的斷滅,所以一切如來所訶毀的事情,皆不現行。當然主要是我見和法執,就是訶斥地,都不活動了。

「一切如來所讚美業、如實隨轉」,主要是般若波羅密,就是六波羅密了。「如實隨轉」,而不是虛妄地,它是真實地、相續不斷地現起,就成就了。從這段文看出來,說這個人有修行,什麼叫作「有修行」?就是滅除了我執、法執,就是這麼回事。若滅除我執、法執,這個人表現出來的相貌是什麼樣子?是調柔的。沒有滅除了我執、法執,相貌是剛強的。醫生說這個人有病,要去看脈;什麼叫作有病?什麼叫作沒有病?看這個脈很剛強的,就是有病。看這個脈很調柔,那就是健康。現在說是什麼叫作有修行?什麼叫作沒有修行,就是這一念心調柔,那就是修行,因為他沒有執著的時候,就調柔,有執著的時候,就說:「你不對」。當然這事是從理智上說,這件事是有正確、有錯誤,是有這個分別。但是他有修行的時候,就是你說錯了,他心裏面還是調柔,你說他說的不對,你說的不對,他心裏面也是調柔,你說的對,當然他也是調柔,他的反應是這樣。若是常常修止觀,常常反省的時候,就會印證這句話。「一切如來所讚美業、如實隨轉」,就是真實地、繼續不斷地成長。說我不修止觀,你歡喜你去做那個事,我不歡喜,我不做,你的煩惱沒有辨法消除,不管是學過佛法、沒學過佛法、地位很高或是不高,在這個地方是平等。

《披尋記》一五九○頁:

一切如來所訶毀業等者:此說業對治修行增長之果。若業為諸煩惱所染是不應作,此即如來所訶毀業。若順諸菩薩行是所應作,此即如來所讚美業。

「一切如來所訶毀業等者:此說業對治修行增長之果」,修行的止觀就是四念處,就是修行,就能對治這些執著,執著滅除去多了,漸漸地、很明顯地顯現出來,那就是你的果,你修行的成積。「若業為諸煩惱所染是不應作」,若這個業被煩惱所染污了,這件事不應該做,不應該去染污業。說這個人做事情,做錯誤了有罪過,但是修止觀的人,也不執著這件事,觀察是畢竟空寂的,他就沒有染污,沒有用智慧來染污。說這個有修行、有戒定慧,但是有用虛妄分別心去分別,就是染污戒定慧,染污這件事不應該做,不要染污,不要有所得的執著,用無所得的智慧作功德,是有功德,用有所得的分別心執著,作這個功德,功德受影響、受染污了,它就不是無漏的,所以是「若業為諸煩惱所染是不應作」。「此即如來所訶毀業」,染污的事情是佛所訶斥。

「若順諸菩薩行是所應作」,若是隨順得無生法忍的聖道,這件事是應該作的。「此即如來所讚美業」,在初開始發心修止觀,很明顯地一件事,就是有「有所得」;就是自己作了一點功德,自己有所得的力量很強、很強的執著。對別人做的功德,也有執著的時候,就是另一個態度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有執著,就是有我、我所的關係。

申六、心轉調柔及善清凈

既如是已。其心轉復滋潤柔和、有所堪能;其心轉複種種行相、皆善清凈。

這是第六科心轉調柔及善清凈,「既如是已」,既然能這樣用功修學四念處的時候,能夠破除我執、破除法執,能聽順佛的教導。「其心轉復滋潤柔和」,就是這位聖者,不是凡夫,他的心「轉復滋潤」,展轉地進步了,就是更加地滋潤了,就是有「無所得」智慧的滋潤,使令他遇見什麼境界,都是柔和地而不剛強。一般的情形,有的人也有善惡的觀念,說這是染污、這是清凈,一定要學習清凈,遠離染污,這是很好的態度,但是初開始的時候,有所得的執著很厲害,很厲害的時候,他心還是剛強。現在說「其心轉復滋潤柔和」,這個人善惡更是分明,但是心裏面柔和。雖然這個人做錯誤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比那個有所得的人,知道的事是更清楚、更分明了,但是心裏面柔和,不是那麼樣的強硬。

我看律上說出一件事來,佛滅度以後不久,羅怙羅尊者是到一個地方去了,這個時候,羅怙羅尊者的弟子,和阿難尊者的弟子有點衝突,當然他們可能是凡夫,沒得聖道,這個時候阿難尊者在,阿難尊者當然是長老,那是地位很高,來處理這個事情,這二個比丘,其中一個是阿難尊者的弟子,一個是羅怙羅尊者的弟子,他們兩個有衝突,阿難尊者來處理這個事情,處理完了的時候,羅怙羅尊者回來了,他的弟子就向羅怙羅尊者報告,羅怙羅尊者不高興,就和阿難尊者有點問題,這時候優婆離尊者來調解這件事,這是我在僧祇律上看見,阿羅漢不是初開始修行的人啊!有的地方說是六地菩薩和阿羅漢齊,有的地方說是七地,但是說八地菩薩的時候,棄捨了肉身,到法身了。七遠行地,「遠行」義就是有高過阿羅漢的境界,現在說到六地和阿羅漢齊,阿羅漢有這樣的境界,這是不容易,我看應該是小小的有那麼一點表示,應該是這樣,不能說是凡夫的境界,應該是不相同的。這上面說「既如是已。其心轉復滋潤柔和、有所堪能」,就是能行菩薩道,對菩薩道有這樣的能力、有修學聖道的能力、有度化眾生的能力,這就是很強了。「轉復滋潤柔和」,道力更增長了,反倒沒有我慢,若有我慢,他是剛強的,不過這是很微細的境界,不是粗顯的境界,我們凡夫的我慢心出來的時候,那個形相是很明顯的,聖人是非常微細,凡夫沒有辨法能覺知,只聖者能知道。「其心轉復滋潤柔和」,應該說是他展轉地得到了止觀的滋潤,得到滋潤他就柔和。若是沒有止觀的滋潤,他就是剛強,就不柔和。現在得到止觀的滋潤,也可以說得到法的滋潤,這種聖者若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時候,就得到法的滋潤,那力量還是很大的,如果凡夫也是,若是把《大般若經》讀一遍的時候,立刻感覺到不一樣,並不是修止觀,但是不同,讀一遍,這不可思議。若修止觀的時候,不要只修止觀,同時讀經,《金剛經》也是很殊勝的,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或者是讀《大般若經》六百卷,不可思議,不知不覺中得到滋潤,「轉復滋潤柔和、有所堪能」,若是按照凡夫來說,就有能力向前進了,「有所堪能」就是向前進步了。

「其心轉複種種行相」,得到滋潤以後,又進了一步,又能現出種種道的氣氛,表現出來道的氣氛,不像不學習佛法的時候,沒有道的氣氛,就是煩惱的氣氛很強。「皆善清凈」,身業所表現、語業所表現、意業所表現,都是清凈,都有般若的氣氛,它清凈無染。

《披尋記》一五九一頁:

其心轉復滋潤柔和等者:《十地經》說:如是如是成潤益心,軟心,調心,安隱樂心,不染心,轉求上上勝行心,轉求勝智心,救一切世間心,恭敬諸師隨順受教心,隨所聞法修行心。此說轉復滋潤,即彼成潤益心。此說柔和,即彼軟心。此說有所堪能,即彼調心。此說種種行相皆善清凈,即彼安隱樂心,乃至隨所聞法修行心。以彼諸心,皆是離過對治所顯,故此總說種種行相。

「其心轉復滋潤柔和等者:《十地經》說」,這引《十地經》上說:「如是如是」,就是這樣子、這樣子。這位聖者那麼高的位次,還是見佛聞法,因為他若聞法的時候,不得了,所以如是如是見佛聞法,也可以說是「如是如是」,或者是這樣修止觀,這樣修止,也叫作「如是如是」。

「成潤益心」,他就是這個心得到法的滋潤,得到了利益,叫作「成潤益心」。「軟心,調心」,這個潤益心什麼樣子?是柔軟。「調」,心裏面非常的和平。「安隱樂心」,就是遇見什麼境界現前,但是心裏面安隱自在、安隱快樂。「不染心」,外面那虛妄分別、顛倒迷惑的境界,不能染污他的心。「轉求上上勝行心」,而他到這個境界,他並不滿足,還要轉求再進一步、再進一步向上的、殊勝的這種清凈心。「轉求勝智心」,「轉求上上勝行心」也就是「轉求勝智心」,因為到佛地才圓滿,現在還沒有到那個時候,所以他還要希求勝智。「救一切世間心」,他大悲心也增長,救護一切世間人。「恭敬諸師隨順受教心」,他也恭敬他的師長,還聽師長的教導,隨順師長的教導,也接受師長的教導心。「隨所聞法修行心」,當然這種人,他的師長那是什麼人啊!隨所聽聞的佛法,都能入心裏面,隨順這個法去修行,能夠用功修行。「此說轉復滋潤」,這段文說「轉復滋潤」,即彼成潤益心的意思。此說「柔和」,即彼軟心的意思。此說「有所堪能」,即彼調心的意思。此說「種種行相皆善清凈」,即彼安隱樂心的意思,「乃至隨所聞法修行心。以彼諸心,皆是離過對治所顯」,那文上所說的這麼多的心,都是遠離過失、修止觀所對治,顯現出來的。「故此總說種種行相」,是這樣的意思。


推薦閱讀:

體式練習中正確與錯誤的比對(1)-站立前屈式
瑜伽常識
便秘、腹部脹氣怎麼辦?這6個瑜伽體式幫你解決!
瑜伽體式--直立前屈式
靜力訓練在西方以外的武術健身等領域裡意味著什麼?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