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第十二句 何謂禮?恭儉莊敬而不煩 則深於禮者也
有子曰 禮之用 和為貴 先王之道 斯為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禮節之 亦不可行也
醒腦選擇題先來一個:如何才能讓一個極為不開心的人,在15分鐘內變得真正開心起來
你的選擇是? (單選)0人0%給TA講一個全世界最搞笑的笑話0人0%買一款TA最喜歡的冰淇淋給TA0人0%拿一根筷子,強制TA橫著叼住0人0%跟TA講苦極滅道,否極泰來的道您選好了嗎?選好了再往下看
A)給TA講一個全世界最搞笑的笑話
B)買一款TA最喜歡的冰淇淋給TA
C)給TA一根筷子,強制TA橫著叼在嘴裡
D)跟TA講苦極滅道,否極泰來的道理
正確答案是:笑話和冰淇淋只能讓TA高興一分鐘不到(AB不對),那麼不開心的情況誰有心情聽你BB哲學人生(D也不對),有且只有一種方式是行之有效的,C,強制TA橫著叼根筷子在嘴裡
這不是搞笑,這是科學:美國心理協會(APA)第一任主席劉易斯麥迪遜特曼的一個研究表明,在認知 態度 行為 三者的相互影響之中,設法(甚至強制)改變行為,那麼認知和態度也就會發生改變
在這個例子中,橫著叼一根筷子導致的行為改變是嘴角上揚,嘴角上揚這個生理變化,就會刺激認知(我開心嗎)和態度(我真的開心嗎)發生心理的轉變。生理行為變化可以有效影響非常難以改變的認知和態度的心理變化。不信的話,下次你不開心的時候試試,就知道這不是搞笑,是科學
言歸正傳談論語,上面這個案例對理解論語第十二句有幫助(稍後表)
有子曰 禮之用 和為貴 先王之道 斯為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禮節之 亦不可行也
這一句字面上雖有點繞,但還算直白,核心在於 禮。作為人類社會的行為規範、強調個人行為的以禮調和,以和為貴,言行舉止有自我約束,禮的約束調和作用,對人類社會和個人修養是非常重要的
一)禮,是修行內心的外用規範,讓人變得 恭儉莊敬
一個人或者因為天生仁心而懂得為人處世以禮相待,而劉易斯理論的用處則在,一個行為舉止上有禮儀規範的人,會因為在行為活動中的禮儀規範,而促進和激發認知態度的轉變,也就是說,一個做得到每時每刻都有禮的人,計算他起初心裡不一定認同禮,但遵守理解規範久了以後,他的為人就會變得恭儉莊敬,他的心中就有了禮。同樣的,若是想讓一個野蠻人變得文明,不以禮節之 亦不可行也
所以,在孔子所著禮記經解中指出:恭儉莊敬,禮教也,這是禮作為外用規範的作用
二)禮之用 知和而和,凡事要把握一個合適的度 和為貴
那是不是要把古人的各種禮儀規範搬回來照貓畫虎的學起來呢?倒也未必,因為禮的本意是把握三道五輪的人與人的相處關係,時代不同,方式不一定要生搬硬套,不要刻舟求劍的復古,也不要對現代互聯網社會帶來的浮躁任性過於放縱,但要抓住的核心是,知和而和,人和人相處本著平和的心而和平的相處,這就是合適的度
這個度把握不好,就會帶來 禮之失煩,失去了禮的本意,就會變成很煩人的結果,比如當代社會了,見到國家領導要磕頭就很煩,現在的年輕人,內心裡對老師一點尊重都沒有,言語甚至很輕佻浮誇,這也是很煩。-禮之失煩
三)對於禮的正果,孔子禮記經解中一句話就說完了: 恭儉莊敬而不煩 則深於禮者也
內心恭儉,行為莊敬,內心的認知態度與外在的言行舉止一致,能夠以平和的內心和和平的方式與他人相處,這樣,也許就算是對於禮 有了深入的學問了吧
小結一下:禮是修行內心的外用規範,讓人變得內心恭儉行為莊敬,知和而和,把握合適的行為尺度,這樣對於禮的修行,就是深入了很多了
有子曰 禮之用 和為貴 先王之道 斯為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禮節之 亦不可行也
傳統文化大觀園
推薦閱讀:
※論語心得一點淺談
※韋政通:《論語》與孔子
※【儒】每天學一句《論語》《學而篇》(9)
※詩化論語150首(12-13)
※詩化論語150首(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