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與文化

佛教與文化
【字體: 

字體縮小

字體放大 繁體中文 】

瀏覽:1394人次

吳新華

佛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目前在不少人的眼裡一提到傳統文化似乎只是儒家文化一家,完全抹殺了佛教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抹殺了佛教徒對中國文化的貢獻,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符合歷史實際的。其實魏晉南北朝以來的中國傳統文化不再是純粹的儒家文化,而是儒、佛、道三家匯合而的文化形態了。佛教自從東漢初年傳入中國,經歷了近兩千年的歲月,它已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併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舉個最普通的例子來說,語言是一種最普遍、最直接的文化因素,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語言來源於佛教,例如:世界、如實、實際、平等、現行、剎、清規戒律、相對、絕對等等辭彙都是來自佛教的語彙。仁德大和尚在世時,我與他談心時他就說過:你們的俗語當中來自佛教相當多,比如「一針見血」就是佛語。 要研究佛教與文化的關係,首先必須要弄清楚什麼是佛教?在不少人,認為佛教不就是燒香磕頭、求神拜佛嘛!把佛教看得過於簡單化。這類人只看到較低層次的佛教表面現象的一個側面,對整個佛教缺乏了解,這種看法的出現與佛教徒本身的缺點有關。中國佛教由於長期衰落,就其本身來說,存在著不少缺點和局限,我認為佛教界也要不斷克服歷史遺留下來的局限和缺點,為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設服務。那麼到底什麼是佛教?廣義的說,它是一種宗教,包括它的經典、教法、儀式、習慣、教團組織等等;狹義地說,就是佛所說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術語來說,就叫做「佛法」。佛法的基本內容可以用「四聖諦」(諦是真理)來概括:苦諦,指經驗世界的現實;集諦,指產生痛苦的原因;滅諦,指痛苦的消滅;道諦,指滅苦的方法。佛經所說的道理非常多,其實都是圍繞「四聖諦」而展開討論的,「四聖諦」所依據的根本原理則是緣起論。佛教所有的教義都是從緣起論這個源泉流出來的。所謂「緣起」,就是指一切事物和一切現象的生起,都是由相對的互存關係和條件而決定的;離開關係和條件,就不可能生起任何一個事物和現象。因、緣的一般解釋,就是關係和條件。在佛陀時代的各教派中,緣起論是佛教所特有的,佛經中說緣起有11個意義:①無作者義;②有因主義;③離有情義;④依他起義;⑤無動作義;⑥性無常義;⑦剎那滅義;⑧因果相斷無間斷義;⑨種種因果品類別義;⑩因果建立相符順義;○11因果決定無雜亂義。在這11個意義中,有4個論點:①無造物主;②無我;③無常;④因果相續。所謂無造物主,就是否定製造宇宙萬物的主宰,認為任何一個因都是因生的,任何一個緣都是緣起的,因又是因,緣又是緣,從豎的方面推無始無終;從橫的方面看,無邊無際。佛教不承認有人格化的造物主,也否認宇宙本原的人格化的存在。所謂無我,就是認為世界一切事物皆無獨立的實在自體。所謂無常,就是說一切事物都客觀存在到時空條件的制約向變動不居。所謂因果相續,就是說因緣所生的一切法(事物或觀象)同然是生滅無常的,而又是相續不斷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雲,後後生起,因因果果,沒有間斷,這是豎向而言,橫向而述,因果關係固然錯綜複雜,但其間又法則井然,一絲不亂,一類的因,產生一類的果,如善因得善果,在與果相符,果與因相順。總起來看,四個論點實際上只是兩個論點——無常和無我。「無常」就是生來相續,它包括了「因果相續」的意義;「無我」就是沒有主宰,既沒有一身之主宰,也沒有宇宙一物之主宰,「無造物主」就是包括其中了。這就是佛教對於宇宙萬物總的解釋。

佛是人,而不是神。他是公元前六世紀時的人,有名有姓,他的名字叫悉達多,姓喬達摩,因為他屬於釋迦族,人們稱這他為釋迦牟尼,意思就是釋迦族的聖人。「佛」是「佛陀」的簡稱,意思是「覺者」或「智者」。也是說有覺悟、有智慧的人,當然,後來佛陀被人們神化了。從佛教教義而言,佛不是造物主,他雖然有超常人的智慧和能力,卻不能主宰人的吉凶禍福;佛教還認為,過去有人成佛,未來也會有人成佛,一切人都有覺悟的可能性,所以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

佛教哲學本身蘊藏著極深的智慧,它對宇宙人生的洞察,對人類理性的反省,對概念的分析,有著深刻獨到的見解。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稱譽「佛教徒處在人類辯證思維的較高發展階段上」,在世界觀上佛教否認有至高無上的「神」,認為事物都處在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因果網路之中。因此,在西方學術界中有人認為佛教是唯一的「無神論」的宗教。這種看法,好像不易理解,但從佛教的教義看確實如此。這個道理也很簡單,佛教既以「諸法皆空」即「萬法比空」為教義,當然神也是空的。神既然空,何來創造世界之事;但是佛教又認為「業果不空」,「業」即人的有意識的行為活動,這種活動必然要產生一定的結果,這兩者都是實際存在的,不能說是空無所有。不過,它們都屬於緣起、無常的範疇,沒有獨立存在固定不變的體性,所以也是一種無自性的性空。在人生觀上,佛教強調主體的自覺,並把自己的解脫與拯救人類聯繫起來。地藏菩薩的誓言說得好:「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佛學和中國古典哲學的相互影響,推動了哲學提出新的命題和新的方法。它以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給予人們以新的啟迪、新的理念、新的追求、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一個新的世界。

佛教對中國文化有十分深刻和廣泛的影響。佛教傳人中國這兩千年,思想體系發展演變成十多個派別,可謂是學術成果燦爛輝煌,對中國思想文化起了重大的影響和作用。在文學方面,從對我國文學發展影響來看,數千卷由梵文翻譯過來的經典,其中一部分本身就是典雅、瑰麗的文學作品。如《維摩詰經》、《法華經》、《楞嚴經》特別為歷代文人所喜愛,被人們作為純粹文學作品來研究閱讀。魯迅先生曾捐錢給金陵刻經處刻印一部《百喻經》,這部經所譬喻的故事,今天常常被譯為語體文,作為文學作品來欣賞。佛教還為中國的文學帶來了新的意境、新的文體、新的命意遣詞方法。《法華經》、《維摩諸經》、《百喻經》等鼓舞了晉唐小說的創作。般若和禪宗的思想影響了陶淵明、白居易、王安石、王陽明等大文學家的詩歌創作。再從佛教對我國文體變化所起的作用來看:我們從敦煌莫高窟發現的各種變文可以看出它們是後來的評話、小說、戲曲等中國通俗文學的淵源。此外,還有由禪師們的談話和開示的記錄而產生的樸素、活潑、自由的語錄體,後來也被宋明理學家仿效而產生的各種語錄。在音韻學方面,中國字典上通行的反切,就是受梵文拼音而發展起來的。在藝術方面,首先,要說一個普遍存在的誤解,外國人由於傳統的成見,看到佛教寺廟內有許多佛菩薩的造像就認為佛教是「多神教」或偶像崇拜,我們也有人這樣看。其實,佛教在最初的小乘流行時期並沒有佛像,一般用佛的腳印圖或用菩提樹做標記,大乘佛教流行後才開始雕刻塑造佛像,一是為了紀念;二是表示佛教的教義,這和偶像崇拜不是一回事。如最早的佛像大多是佛在菩提樹下成道說法,或者是佛在樹下涅柴,前者表示佛是由人修行而成,後者表示生必有滅的無常教義。其後稱這種使教義形象化的方法為「表法」,導致佛教在藝術方面的創造和發展,產生極為燦爛的成果。例如,大家知道中國的建塔造像起源於佛教,建塔造像包括兩門藝術,一是建築,二是雕塑。隨著佛教的傳播,建塔造像的藝術亦隨之風行全國各地。四世紀到六世紀,全國各地到處湧現出壯麗的塔、寺建築。晚唐詩人杜牧有「南唐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詩句,可知當時寺院之多。到目前為止,我國古代建築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許多佛教建築已成為我國各地風景輪廓線的標誌。世界聞名的敦煌、雲崗、龍門石窟等是我國雕刻藝術的寶庫。此外,佛畫藝術也很著名,佛畫主要是壁畫。最初盛行的是佛院本身故事畫,發展到唐代,逐漸為經變故事畫面代替。所謂「變畫」,也就是將佛經中的故事比喻演繪成圖。經變畫的興起使佛畫內容大大豐富起來,也就能使畫家們發揮更大的想像力和給了他們藝術才能馳騁的更廣闊的天地。所以,唐代佛寺、壁畫極盛。當時名畫家輩出,如閻立本、吳道子皆以擅常佛畫而知名於世。中國畫家中由五維一派的文人畫而發展到宋元以後盛行的寫意畫,則與般苦和禪宗的思想很有關係。由此可見佛教對當時繪畫藝術的影響之大。另外,佛教版畫也隨著佛經的刊印很早就產生了,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中國最早的版畫,便是佛經上的釋迦說法圖。

伴隨著佛教而來的還有天文、音樂、醫藥等等傳習。1955年我國發行郵票紀念古代天文學家一行,就是八世紀的一位高僧,他制定的《大衍曆》測定了子午線,對天文學有著卓越的貢獻。至於醫藥,隋唐史書上記載由印度翻譯過來的醫書和藥方就有十餘種,藏語系佛教《大藏經》中還有醫方明之學,存有大量的醫學著作。音樂方面,公元三世紀中國已有梵唄的流行。中國唐代的音樂中吸收了天竺樂、龜茲樂、安國樂、康國樂、驃國樂、林邑樂等來自佛教國度的音樂。唐代音樂至今也還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廟中。佛教各宗派學說,對中國思想界也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影響。有的研究中國古代哲學史的人感到兩晉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時期的哲學史基本上是佛學在中國的發展史。至於宋明理學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華嚴宗、禪宗理論的刺激和影響而產生的。在晚清時期中國知識界研究佛學成為一種時尚。一些民主思想啟蒙者,如譚嗣同、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等都採取了佛教中一部分教理作為他們的思想武器,甚至我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活動家瞿秋白同志的早年時期,也受過佛教思想的影響。他曾說過:「無常的社會觀,菩薩行的人生觀引導我走上了革命道路。」什麼叫「菩薩行」呢?凡是抱著廣大志願要將自己和一切眾生從苦惱中救度出來,使大眾得到利益並使大眾覺悟的人都可以稱為「菩薩」,為實現這種志願而堅持實踐就稱為「菩薩行」。可見佛教的慈悲、平等、無常、無我的思想在近代的知識界中是起了一定的啟發和鼓舞作用的。

佛教文化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影響如此之大,要對中國古代文、史、哲、藝等研究,不搞清它們與佛教文化的關係及所受的影響,就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也不可能總結出符合歷史實際的規律來。要研究中國的歷史,尤其是文化史,就不能不研究佛教。實際上,自公元148年安世高來華譯經算起,至公元1175年朱熹、陸九淵鵝湖之會(前者標誌作一個新的文化運動——佛學之開始,後者標誌又一個新的文化運動——理學之創立),這一千餘年是中國民族文化的輝煌時期,也就是中外學者盛稱的「魏晉南北朝、隋唐文化」。恰恰在這一時期中作為中國哲學思想發展主流卻是佛學,其時間之長,聲勢之大,影響之廣,都遠非兩漢經學、宋明理學所能比擬,所以胡適當年寫《中國哲學史》半途輟筆,就是因為當時他不懂佛學,寫不下去了。魯迅先生當時就提倡研究佛學,由此看來,不懂佛學就不可能全面弄通弄懂中國文化。

說到佛教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關係,也是要靠文化來連接的。人類文化的發展是一個不斷連續的過程,佛教文化和現代文化不可能完全分割開來。我們要在佛教文化中汲取一切精華來充實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民族新文化,更好地為先進文化服務。佛教文化的精華是「人間佛教」的精神,「人間佛教」主要內容是五戒、十善和六度、四攝。前者著重凈化自己的身心,後者著重為社會大眾謀福利。從歷代看,不少佛教徒為社會公益事業做出不小的貢獻。如謀劃辦教育事業、衛生醫療事業、修橋築路、救濟社會困難者,還有植樹造林、掘井供水,這在佛教史歷代記載中是屢見不鮮的。特別是植樹,保護植被方面成就卓越,我國凡是有佛教寺院之處,無不綠樹成陰,景色宜人,裝點了祖國的萬里江山。九華山就是如此,由此可見,我們作為在九華山工作的同志,沒有理由不去了解佛教,我們必須要研究佛教文化,運用佛教文化的精華——「人間佛教」,為九華山的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先進文化服務。

推薦閱讀:

探密《四十二章經》
為什麼抄寫或者念誦佛經都是54或者108遍?
世上真的有鬼嗎?佛教里是這麼講的……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里形色相同願,如果都長得一樣了,怎麼分辨你我他,會是怎樣的體驗?

TAG:文化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