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中國」的李嘉誠 2017年日子更不好過
據彭博社報道,歐洲一系列選舉可能加劇市場的不確定性,由於歐洲是香港首富李嘉誠目前砸錢最多的地方,該市場的動蕩將讓李嘉誠的財富面臨大幅縮水風險。
去年英國意外脫歐連續拖累李嘉誠公司的股價,隨著荷蘭、法國和德國2017年陸續進行的大選,歐洲政局可能面臨天翻復地變化,民粹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盛行加大了其主戰場的不確定性。
88歲的李嘉誠在香港的年會上告訴其2000多名員工:「即將來臨的雞年可能面臨更大的政治和經濟挑戰,但是雄雞是自尊、野心和毅力的象徵,我們應該把眼光放得更加長遠,去辨識不斷變化且具有穩定性的長期機會。」
這位亞洲第三大富豪目前有兩家龍頭公司,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CK Hutchison Holdings Limited)與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其中長和(長江和記實業)是一家業務遍布全球50多個國家的大型綜合企業,也是香港交易所主板中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而歐洲市場對李嘉誠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長和在歐洲的業務利潤占其總利潤的60%,服務的種類從電信、化妝品再到港口等等
而英國是李嘉誠投資最大的市場,隨著首相梅姨決定儘快觸發英國脫歐,英國繼續面臨巨大風險。首當其衝的就是貨幣風險。
從英國脫歐就能看到,政治動蕩給李嘉誠的企業帶來的最大打擊就來自於貨幣的貶值,相比脫歐前,李嘉誠在英國每賺100萬英鎊,如果兌換成港幣,現在相當於縮水了18%。各大銀行機構比如滙豐銀行就表示今年歐洲即將舉行的各種選舉將對歐元走勢起到決定性作用。
根據摩根士丹利在去年英國脫歐公投後發布的一份報告,除了匯率因素之外,政治動蕩將導致歐洲市場對長和產品需求的減少,尤其是在港口和零售業。
受困歐洲
2017年,歐洲政治戲的首個看點就是3月15日的荷蘭大選,雖然這不是一個可能造成歐盟崩潰的政治風險,應當被視為歐盟合法性危機的一個徵兆。荷蘭大選還是可以用來測試歐元區核心國家是否會出現民粹主義政黨。
目前,民調預測結果顯示,荷蘭反歐洲黨將贏得大選勝利。而且如果荷蘭大選的結果支持反歐洲政策,這可能會損害荷蘭的投資環境。而李嘉誠在荷蘭的投資主要包括港口、零售業和基礎設施。
接下來就是5月的法國大選,根據民調結果,前總理菲永(Francois Fillon)和極右派政黨民族陣線(FN)主席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將在首輪投票中脫穎而出。
這也意味,法國也很可能再度變天,左派下台,改由右派或極右派執政,又以右派菲永勝算較大。而這也增加了法國脫歐的可能性。一些空頭已經開始押注「歐盟解體」,因為法國大選可能是新一輪市場震蕩的誘發因素。在法國,李嘉誠的最大手筆就是收購了法國最大的香水零售商Marionnaud。
2017法國大選的三位候選人
德國在夏季以後也將決定下一任總理人選,因為難民問題,德國也面臨著來自民粹主義的挑戰。而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李嘉誠在2005年收購了德國保健與美容產品連鎖店Dirk Rossmann。
而李嘉誠在英國的投資就更不用說了,1996年將Orange電訊公司在英國上市,2010年長江基建以9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英國電網公司,後來又以1550億港元收購英國電網、水務、燃氣資產,其在英國的投資,被形容為「買下了整個英國」。
然而,「硬脫歐」的憂慮依然持續施壓英鎊和英國經濟。
逃離歐洲
根據彭博社億萬富翁指數,2016年李嘉誠的身家減少了13億美元,至286億美元,但仍是亞洲第三大富翁,排在馬雲和王健林之後。
今天,其香港主要上市公司長和(0001.HK)、長實地產(1113.HK)、長江基建(1038.HK)、電能實業(0006.HK)股價均下跌。
除了政治因素影響,這位「超人」在2016年的收購交易上遇到「閉門羹」也比往年要多。比如,5月歐盟以"強烈擔心"為由否決了李嘉誠收購英國移動運營商O2的計劃,長和打造英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的計劃也破滅了,然後是8月又因澳大利亞政府干涉其競購當地最大電網企業Ausgrid而傷透了心。
長和和長江基建屬於李嘉誠產業的最大利潤貢獻者,但是大和證券的估計,這兩家公司在過去一年達成的交易數量屬於這10年來最低。
2016年年底,長江基建又提出以54億美元現金收購澳大利亞企業Duet Group,以期擴大其電力和天然氣管線資產,這屬於李嘉誠在澳大利亞準備進行的最大收購計劃。彭博社認為,李嘉誠將目光轉向澳大利亞也是想逃離歐洲,尤其是英國。
將重心轉向歐洲確實讓李嘉誠面臨了更多的威脅。與英國的情況相反,李家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產業,悉數溢價或增值,成為李家保證現金流的最重要渠道。但在此之前數年間,李嘉誠連續拋售了多個重要物業項目,這被外界視為是他對中國經濟不看好的集中表現,甚至被認為是在退出中國。
不過更多分析人士認為,這只是李嘉誠作為一個商人「低買高賣」的投資策略而已。
然而,對於李家的投資策略,我們其實可以發現,進入耋耄之年的李嘉誠正在退居幕後,其長子李澤鉅已經扛起大旗。2012 年,李澤鉅正式掌控市值逾8500億港元的產業。
李澤鉅沒有任何中國內地生活經驗。有評價認為,他的這一特點,影響到了李家產業和投資的布局,是近些年李家鍾情海外投資,減持甚至拋售內地和香港物業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李家大規模進入英國可能也是由李澤鉅主導,那隨著西方政局的不確定性不斷增加,李家還會把投資重心放到中國嗎?
想了解更多財經相關信息,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訂閱號環球老虎財經【laohucaijing01】,每日為您解讀財經實時熱點。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港島觀察丨李嘉誠的幾次重大人生機遇
※李嘉誠憂心忡忡的可不是香港政改
※李嘉誠關於勤奮的經典名言 句句深入心扉
※億萬富豪—李嘉誠
※馬云:這是互聯網的時代,不再屬於李嘉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