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神奧秘的智慧

目錄:

01神奧秘的智慧 02稅吏馬太的故事

03馬太福音的特點 04馬太福音的鑰匙

05馬太福音五個分段和聖靈的用意 06馬太福音中的箴言、詩和畫

07馬太福音中的對稱結構 08馬太福音第十三章

第一章 神奧秘的智慧

讀經:哥林多前書第二章1—10節:

「弟兄們!從前我到你們那裡去,並沒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宣傳神的奧秘: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我在你們那裡,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兢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是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然而在完全的人中,我們也講智慧。但不是這世上的智慧,也不是這世上有權有住將要敗亡之人的智慧。我們講的,乃是從前所隱藏,神奧秘的智慧,就是神在萬世以前,豫定使我們得榮耀的。這智慧世上有權有位的人沒有一個知道的,他們若知道,就不把榮耀的主釘在十字架上了如經上所說:『神為愛他的人所豫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只有神借著聖是向我們顯明了;因為聖是參透萬事,就是神深奧的事也參透了。」

在聖經裡面有一個特別重要的詞,那就是哥林多前書第二章第七節所說「神奧秘的智慧」。這個詞也許就是整本馬太福音最佳的詮釋。

哥林多前書第二章是接著第一章的,在第一章里,保羅講到十字架的道理。哥林多是當時希臘非常重要的一個城市。我們知道,希利尼人向來是求智慧;因此希臘人所代表的世界,乃是智慧的世界。就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保羅寫信給哥林多的聖徒,告訴他們說,今天所傳十字架的真理,在我們得救的人是神的大能,但是對於那滅亡的人來講,卻是愚拙(參見林前一18)。相信這些話對我們今天會有應時的幫助,因為廿世紀是科技和知識爆炸的時代;今天這個世界所要的,一方面是能力,另外一面則是智慧。然而,保羅說:「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林前二2)他為什麼這樣作呢?他說:「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5節)這些話對我們實在是非常重要的提醒。生活在今天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往往希望能借著理性的幫助,對神有更深的認識;但是保羅的感覺卻不是這樣。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對於那些不信的人,無論如何總是愚拙的;所以保羅說:「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然而,在完全的人中,我們也講智慧。但不是這世上的智慧,也不是這世上有權有位將要敗亡之人的智慧。」 他說:「我們講的,乃是從前所隱藏,神奧秘的智慧……」。(4-7節)

什麼叫作「神奧秘的智慧」?我們知道,神奧秘的智慧就包括在神深奧的事裡面。保羅說:「因為聖靈參透萬事,就是神深奧的事也參透了。」(10節下)在跟隨主的道路上,有一些事聖經稱它作「深奧的事」;而在這許多深奧的事裡面,有一件事,就是神奧秘的智慧。我們需要聖靈的開啟,因為我們領會神奧秘的智慧,並不像世人領會哲學一樣。往往哲學給人的印象非常玄妙,有時似乎令人難以捉摸,但是聖靈既然把奧秘的智慧向我們顯明了。就是要我們明白。因為聖經明明說:「只有神借著聖靈向我們顯明了」(10節上)。那麼我們這班人都是有福的人,因為保羅說:「神為愛他的人所豫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9節)這些奧秘的智慧,是世上的智慧人作夢也沒有想到的,是空前的,這個發現遠超過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發現,因為這世上的智慧人或哲學家,他們一生所尋找的,就是所謂的真理;但是聖經告訴我們:這些人眼睛雖然敏銳,卻是沒有看見;耳朵雖然靈敏,卻是沒有聽見;並且想也沒有想過。何等感謝主,聖靈卻向我們這些人啟示了。因著聖靈能夠參透萬事,所以關乎神深奧的事,乃是在神的兒女中間,特別是一班成熟、有追求、愛主的人,神要讓我們明白,而且要讓我們進到神奧秘的實際裡面去。為此緣故,我們要從整本的馬太福音講起。

—— 陳希曾《神奧秘的智慧》

第二章 稅吏馬太的故事

讀經:馬太福音第九章9-10節:

「耶穌從那裡往前走,看見一個人名叫馬太,坐在稅關上,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耶穌在屋裡坐席的時候,有好些稅吏和罪人來,與耶穌和他的門徒一同坐席。」

如果要明白整本馬太福音,一定要從一個故事開始,那就是馬太的故事。因為我們知道,是馬太寫了馬太福音。在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里,都記載了主第一次遇見馬太的情形。特別讀其中的一處,路加福音第五章廿七節:「這事以後,耶穌出去,看見一個稅吏,名叫利未,坐在稅關上,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就撇下所有的,起來,跟從了耶穌。」 我們知道利未就是馬太。有人仔細讀過聖經後告訴我們,在整本聖經裡面唯一的一個例子,有一個人如果把所有的一切都撇下的話,那個人必定是馬太。所以,要在聖經裡面找到一個絕對而完全把時間、職業全部放下的例子,那就是馬太。不過,這次馬太撇下所有的來跟隨主是有一個原因的。

【主耶穌透視的眼光】如果你比較路加福音和馬太、馬可福音,曾發現這三個地方都說到主耶穌看見一個人。在馬太福音里是「看見一個人」,馬可福音里是「看見亞勒腓的兒子利未」,路加福音里是「看見一個稅吏,名叫利未」。按中文的意思,看見就是看見,好像沒有很深的印象。但在希臘原文裡面,這個「看見」乃是定睛的看、仔細的看,是帶著透視的眼睛看。所以這裡聖經說看見一個稅吏,乃是主耶穌看到——個稅吏的心坎里去。不要忘記了,就是主那一次那樣的看,令馬太完全地轉變過來。那一看,就把整個世界改變了。那一看,就叫他撇下所有的來跟隨我們的主。親愛的讀者,讓我們記得,就是因為我們的主那一次遇見他定睛的看他,當我們主那銳利的眼光透視馬太的時候,在他裡面就產生了一些的變化。這些變化是怎樣的變化?我們從其他地方對馬太的記載,大概能夠看見一些。

在馬太福音裡面,你會發現馬太最喜歡用一個詞,而那個詞幾乎變成他的口頭禪,或者是他的習慣語。因為那個詞正代表主耶穌那次呼召他的時候,在他身上的一看;那一看,叫他整個人破碎了,完全改變了。為著那一次不平凡的遭遇,你看見馬太最喜歡用的一個詞是「看哪!」 在馬太福音裡面,這個詞一共享了多少次呢?六十二次。當馬太每次講到「看哪!」的時候,其後都有一幅景象,並且那幅景象緊緊地抓住了馬太。換句話說,那些景象太重要了,馬太也要我們看見他所看見的。整本馬太福音已經告訴我們,馬太到底看見了什麼?所以,若我們要明白馬太福音的話,就要懂得馬太所用的那個詞——看哪!

當那天主耶穌呼召馬太,對他定睛一看的時候,到底在他裡面有什麼事發生呢?從這六十二次的「看哪!」裡面,我們能夠找到一些端倪。讀者們,主耶穌定睛看稅吏馬太,他被降服了!但是我們呢?我們今天能否經得起主用他那透視的眼光來對我們定睛一看呢?每一個基督徒在跟隨主的路上,曾經好幾次因為主那透視的眼光在我們身上定睛一看,使我們完全的改變。正如那頑強的保羅,就是在大馬色的路上,那天上的大光像我們主耶穌銳利的眼睛一樣,照在保羅身上的時候,令驕傲的保羅不能不撲倒在地。讀者,倘若我們希望能看見馬太福音裡面馬太所看見的,我們一定要明白,到底那次馬太發生了什麼事?到底馬太看見了什麼?我們來看幾處的經節:

【看哪!稅吏和罪人】馬太福音第九章十節:「耶穌在屋裡坐席的時候,看哪!有好些稅吏和罪人來,與耶穌和他的門徒一同坐席。」這節的中文漏掉二個很重要的字:「看哪!」。讓我們記得,在這裡馬太說:有好些稅吏和罪人。他自己就是稅吏,當他形容他自己的時候,他不是和君王連在一起,而是和罪人連在一起。他說:看哪!稅吏和罪人。各位讀者,那次當主耶穌用銳利的眼光定睛看馬太的時候,大概是馬太第一次覺得自己是個罪人。在十二個門徒裡面,實在說來,只有馬太一開始就披著罪人的標誌。彼得是後來才否認主的,猶大是後來才出賣主的,多馬是後來才懷疑主的;獨有一個人,馬太,無論擺在哪裡都是個罪人。因為在猶太人中間,男的若是稅吏,女的若是娼妓,他們是最被棄絕的一班人;所以依照猶太人的習慣,稅吏是絕對不可以進會堂的,因為他們被列為不潔凈的,而且不能夠靠近聖殿。所以我們知道,稅吏在所有猶太人的眼光中,實在是個罪大惡極的人。

然而,眾人以為馬太是稅吏是一件事,但馬太看見自己是稅吏那是另外一件事。主特別是看見一個稅吏名叫利末以後,對他說:你來跟從我。主是先看,然後要他來跟隨。就當看的時候,在馬太的身上已經產生了一個變化。我們怎麼知道那個變化?從馬太用「看哪!」「看哪!」用了六十二次,我們就能夠明白。不知道讀者們是否有很深的印象,馬太不光是被呼召作主的門徒,他後來也作了使徒。主揀選了十二個門徒,也揀選了十二個使徒;主給他們權柄,差他們出去趕鬼、施行異能。所以,使徒實在是非常有榮耀、有尊榮的。在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及使徒行傳里,我們曾在十二個使徒的名單裡面,看到一個名字叫馬太。但是,等到神使用馬太寫馬太福音的時候,他已經是使徒;當他寫到那十二個使徒的名單時他怎麼形容他自己呢?「稅吏馬太」。讓我們記得,馬太已經跟隨主了,他已經作了使徒,我們的主已經把權柄分給他了。現在,他不再是從前的罪人。當他回想他跟隨主的那段日子,當他想起他遇見主的時候,當他寫馬太福音第十章講到使徒怎樣蒙呼召的時候,他多用一個形容詞來形容自己,是馬可、路加都沒有用的。只有馬太自己說:稅吏馬太。馬太水遠不會忘記,他是一個罪人,然而蒙了主的恩典。保羅也是這樣,當他晚年的時候,他說:「我是罪人中的罪魁」。在希臘原文,那個「是」,不是說從前是罪人中的罪魁,而是現在式。意思是說:我保羅現在就是罪人中的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

【一個罪人,然而蒙了恩典】一個真正被主用重價買回來的人,沒有一個人不看見說,我是罪人中的罪魁,然而蒙了憐憫。那個感覺如果翻成馬太福音的話,就是濃縮在馬太所給我們的四個字:「稅吏馬太」。因為就是那天,主定睛看見一個稅吏,在主的眼中不是利未,也不是馬太,乃是一個稅吏,換句話說,乃是一個罪人。親愛的讀者,我們若沒有看見自己不過是個罪人,然而蒙了憐憫,蒙了主的拯救,我們就不可能明白馬太福音。所以,基督徒若要明白馬太福音,就一定要看見馬太所看見的。

在美國有一位很愛主的弟兄,被四處邀請去帶領許多的聚會。有一次,一個大會的組織和這位弟兄接洽,因為他們希望透過電視和廣播的管道,將這位弟兄的名聲介紹出去。所以他們寫信給他,要求他是否能提供一些履歷資料和近照給主辦單位,以便他在電視上、廣播上宣傳,好吸引更多的人來蒙恩典。然而,這位弟兄卻只簡短地回了一封信。告訴他們:你們最好是不做;假使你們堅持要介紹我的話,那麼就請按著下面這一行介紹詞來介紹:「一個罪人,然而蒙了主的恩典」

親愛的讀者,無論我們成熟到那一個地步,無論我們有用到什麼程度,我們水遠要記得:我們是罪人,蒙了主的恩典。這句話只有當我們讓主用透視的眼光看過以後,才有這樣的看見,才改變了我們的一生,就像聖奧古斯汀一樣,在他還未成為世上有名的聖人之前,他是世界上有名的罪人。當他廿五歲的時候,就已經是很有名的哲學教授,然而他所犯的罪卻是那時的年輕人所犯最污穢最卑下的罪。有一天,他得救了,他的感覺就像大衛犯罪卻蒙憐憫一樣,所以他一生最喜愛的詩篇,就是詩篇五十一篇;他每晚睡覺前,總要讀它,因為他覺得自己不過像大衛一樣,大衛所犯的罪他也犯過。感謝主,因為他滿了憐憫;他的母親不知道為他流淚禱告了多久,這個當時傲世的奇才,沒有人能改變的學者,終於被聖靈改變了,他一生的見證,就是給我們看見:他是稅吏馬太,不過蒙了主的憐憫。有一次他在街上行走,迎面來了一個女子,那個女子看見聖奧古斯汀過來,就很高興地和他打招呼。他想起這女子是他還未得救以前,和他一起犯罪的;於是聖奧古斯汀回答說:「是我」,然後又馬上改口說:「不再是我」「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這是聖奧古斯汀的一生。讀者,馬太福音為什麼是那樣的寶貴?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主在馬太身上的那一看,把他完全改變了。我們相信,那次主耶穌的看,叫馬太看見自己是個罪人。

【祂的恩賜】我們知道,在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裡面都是說到利未,只有在馬太福音才是說馬太。這三個地方的記載都不一樣,那麼到底這個人是馬太,還是利未呢?據我們所知,利未就是馬太,馬太就是利未。因為當時猶太人多半有兩個名字,一個是希伯來文,一個是希臘文。比方說,「磯法」是希伯來文,「彼得」卻是希臘文,所以你叫他磯法也好,彼得也好。所以,聖經裡面一個人有兩個名字是很平常的。我們若沒有推測錯的話,「馬太」這個名字多半是我們的主給他的名字,就好像主給西門的名字「彼得」一樣。主給馬太一個新的名字,就像主給彼得一個新的名字一樣,那個名字的背後,代表這個人一生的故事。若是如此,那麼「馬太」是什麼意思呢?馬太乃是「神的恩賜」的意思。

各位讀者,今天我們怎麼來描寫馬太的一生,若這個名字是我們的主替他取的,那實在是恰到好處。因為馬太的一生,就是告訴我們神的恩賜。像他這樣的一個罪人,怎麼可能蒙這麼大的恩典?不只跟隨主,後來竟然成為主的使徒,甚至主給他何等的權利,叫他起來寫馬太福音。所以,我們相信那天當主耶穌對馬太定睛一看的時候,馬太不只看見自己是個罪人,也看見自己是蒙了神恩賜的人,一切都是主白白地賜給他的。像他這樣的人能來跟隨主,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神的恩賜。

—— 陳希曾《神奧秘的智慧》

第三章 馬太福音的特點

讀經:馬太福音第七章3-5節:

「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我們說過,「看哪!」是馬太最喜歡用的一個詞。當馬太坐在稅關上,因著我們的主定睛看馬太,結果在他裡面產生了一個莫名的變化,那個變化叫他一生水志不忘。所以很自然的,「看哪!」就成了他的習慣語。每次馬太說到這個詞,就指明給我們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看哪!你的眼中卻有梁木】馬太福音第七章3節主說:「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看哪!你的眼中卻有粱木。」這個「看哪!」是主說的。在這裡主看見一個人,他看見他的弟兄眼中有刺,但是卻沒有看見自己眼中的粱木。下面主接著說:「你自己眼中有粱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這裡有一個人,他不只看見了他弟兄眼中的刺,而且他要做眼科大夫,希望能夠把他弟兄眼中的刺挪開。然而,主卻提醒這樣的人說;你自己的眼中都有粱木,怎麼可能還作眼科大夫?

我們相信,馬太一蒙恩以後,就學到了一個非常寶貝的功課。所以,在馬太福音第十章寫到那些人蒙神呼召作使徒的時候,他講到馬太,就冠上了一個形容詞:稅吏馬太。因為當他那樣被主定睛一看,他發現自己根本是個瞎眼的,就好像眼中真的有粱木一樣,原來什麼也看不見。這是馬太在跟隨主時所學到的第一個功課,看見自己不過是稅吏,是罪人。然而,我們的主替這位坐在稅關上的利未,取名稱為馬太(恩賜);現在,馬太是一個認識神恩賜的人。

【特點之一:充滿神話語的一卷書】一、一個沒有話的人:馬太福音六十二次講到「看哪!」的裡面,我們曾發現有兩個最重要的句子,而它們正好把整本的馬太福音為我們解開了。當我們來看這兩個很重要的句子以前,讓我們先提起一點,那就是馬太原本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商人,一個非常成功的稅吏。在那個時候,稅吏都是非常富有,非常有學問的,而且十分擅長於外交。他可以說是替羅馬政府作代理人,凡所處理的事最後要用文字報告給羅馬政府。所以,他必須在羅馬人中間來往周旋。這樣的人是一個不簡單的人。因此我們可以相信,倘若馬太是一個成功的稅吏,而且他能夠坐在關卡上收稅,那麼有一件事我們可以肯定:這個人必定是能言善道的

人,這樣的人是最成功的人。

但是希奇得很,耶穌在關卡那裡定睛的看稅吏時,這個能言善道的馬太,成功的稅吏,當時到底說了什麼話沒有?我們若讀過四福音就知道,最喜歡說話的人是彼得,然後多馬也說話,約翰也說話,許多人都說話了;可是,聖經有沒有一次記載馬太說話呢?當然,聖經裡面講到門徒們說話,也包括馬太在裡面。但許多時候聖經明明說,這句話是彼得說的,那句話是多馬說的,卻沒有一次告訴我們那一句話是馬太說的。因此我們知道,就是那一次主對他定睛一看,那個本來能言善道的馬太,在他身上起了極大的變化,結果叫我們看見,馬太變成一個沒有話的人。所以在四福音裡面,我們看不見他說話的任何記錄。

同時,另一面我們也要看見,雖然馬太沒有話,但是馬太不說話則己,當神使用馬太來發表神的話,當聖靈借著馬太寫馬太福音的時候,你看見在馬太福音裡面,所有的話大部份都是我們的主所說的。在這裡主所說的話不是指著主間接的話,乃是指著主直接說的話。整本馬太福音,一共有一千零六十八節,其中有六百四十四節是主直接所說的話。換句話說,倘若馬太在這裡要發表什麼,你看見馬太所發表的,不是馬太他自己,他最多讓我們看見他是稅吏;但是,神借著馬太福音說話。馬太的話幾乎都是基督的,五分之三都是主的話。

二、一個傳主話語的人:我想我們都渴慕作一個神話語的執事,讓神來使用我們。但為什麼今天在神的教會中,神的話是那樣的貧窮?是不是在神的兒女中間,懂得希臘文的人很少?是不是在神的兒女中間,讀神學的人很少?不!問題不在這裡。問題乃在於我們有沒有真的遇見主。正因為主在我們身上定睛的一看,所以我們這個天然能言善道的人,竟然變成沒有話了:現在我們若有話,那應該都是發表神的話。所以,一個人若要學習為神說話,那麼他第一個功課就是要學習為神不說話。一個能為神不說話的人,才能為神說話。許多基督徒說起話來滔滔不絕,他以為在世界上是個能言善道的人;也許他是一位教授,他天生就是演講家,他本來就是一個善於外交的人,所以,只要站在講台上就能夠為神說話。其實不然,今天主需要一個認識自己是稅吏的人,需要一個認識神恩賜的人。這樣,有一天他說話,每一句話都是出於主的。

保羅說:「婦女在會中要閉口不言,為什麼呢?在這句話背後有很重要的原則。因為在聖經裡面都是以女人來代替教會的,教會本身應該沒有話;若教會有話,應該都是基督的話才對。我們知道,教會歷史曾經過一段非常黑暗的時代,這就是為什麼馬丁路德要起來改教,為什麼神借著馬丁路德做了轟轟烈烈的事,在歷史上,那是一件扭轉時代的大事。因為在當時,馬丁路德所聽見的都是教會在那裡說話。親愛的讀者,教會應該是沒有話的,教會的話統統都是基督的話;就像月亮自己沒有光一樣,月亮若能發出光芒叫人看見,那個光必然是太陽的光。這叫作神的恩賜。什麼是神的恩賜呢?就是一個天然會說話的人,被主一看。許多時候我們就是缺少被主定睛一看,若我們真的讓主看一看,我相信我們的一生必有很大的改變;而其中有一個改變,應該就像馬太一樣,一個天然會說話的人成為一個沒有話的人;但是每一次神借著他說話的時候,所說的都是主的話。這是第一個特點。

【特點之二:廣泛引用舊約的話】一、讓神重新說話:其次,馬太福音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他常常引舊約的話。怎麼說呢?舊約的話神已經說過一次,現在神把舊約已經說過的話對馬太再說一遍。這句話不是陳舊的話,乃是從前說過的話,今天聖靈重新在馬太心裡再說一遍。讓我們記得,神說話向來不只說一遍。聖經是神的話,他已經說過一遍,今天還要在我們裡面重新說一遍。若你我要看見馬太所看見的,那必須記得一個特點:他說話,常是引神已經說過的話。換句話說,神從前說過,今天重新的說。因著神重新的說,所以這些話變成新鮮的話,也變成帶著能力的話。在整本廿八章的馬太福音裡面,馬太一共引用了一百廿九次舊約的話,其中有五十三次是直接的引用,七十六次是間接的引用。全本舊約有卅九卷書,但是光在馬太福音裡面,他就引用了廿五卷: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撒母耳記上、列王紀上、歷代志下、以斯拉記、尼希米記、約伯記、詩篇、箴言、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約拿書、彌迦書、西番雅書、撒迦利亞書、瑪拉基書。我們看見,真是神的話充滿了馬太。這是一個認識神恩賜的人的特點:一面他自己沒有話,另一面他讓神已經說過的話,今天對他重新說一諞。

二、拾取當天的嗎哪:「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水生。」(約三16)這節經文我們都聽過了千百次,有的人甚至是牧師、傳道人,卻也許從來沒有讓這句話在他裡面產生過變化;直到有一天,聖靈把那已經說過的話再說一遍,結果在這個人身上就變成能力,變作生命。這是馬太福音的特點。

馬太是一個自己沒有話的人,而且他常常讓神對他把已經說過的話再說一遍。這個話在希臘文裡面,用一個字來形容它,就是「Rhema」(瑞瑪)。我們知道,在神的「話」裡面,有二個字是聖靈的習慣用法:除了「瑞瑪」之外,另外還有一個「Logos」(拉格斯),也是說到神的話;但是,「瑞瑪」特別著重在聖靈如何把神已經說過的話,今天對你我再說一遍。所以,馬太的嗎哪水遠是當天的。

許多時候我們確實得著神的話,但常常是隔夜的嗎哪,所以不能夠滿足我們。在舊約裡面,神對以色列人的吩咐就是:每天早晨都要起來拾取嗎哪。讀者,今天神有沒有對你說話,有沒有對我說話呢?聖經從創世記到啟示錄一共六十六卷書,難道聖經裡面只有神學嗎?難道聖經裡面只有教訓,只有道理?難道神今天沒有借著他的話來向我們心的深處說出嗎?所以,求主紀念我們,勿把聖經當作一本教科書,當作一個研究學術的材料。我們要知道,聖經乃是神的話;神他要借著他的話,對我們表達他的心意。

因此,神就使用馬太寫了馬太福音。我們說過,整卷馬太福音有一個特點,就是裡面充滿了主自己的話,充滿了主的教訓。有人告訴我們,如果要知道我們的主在地上所行的,應該讀馬可福音。如果要知道主在地上的教訓,應該讀馬太福音,因為這裡面講到主的話是講得最多的,有五分之三的篇幅都是用在主的話上。這是馬太福音的特點。

【特點之三:濃縮事實的敘述】在整本馬太福音裡面,由於馬太希望把主的話用最大的篇幅來記述,所以他遇見了一個困難。這個困難是什麼呢?因著馬太要用最多的篇幅讓主來說話,為著要讓人聽見智慧的話,所以他在寫馬太福音的時候,用了一個是馬可、路加所沒有用的方法。馬太福音不只講主的教訓,也講到事實,那是敘述的部份。但若讀者仔細的比較,同樣的一段故事,你看馬可、路加怎樣地描寫。再看馬太的描寫,曾發現馬太真是用心良苦。怎麼說呢?同樣的一段故事,在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裡面,敘述了很多很長,但在馬太福音裡面,馬太就把它濃縮了。本來也許是五句話的,他把它變成二句話。馬太所以這樣做,因為馬太有一個使命,要讓人看見我們的主比所羅門更大。馬太願意把更多的篇幅留給主,讓主盡量發表他的話。這是馬太,這是一個懂得為主說話的人。當他受感動寫馬太福音的時候,因為他整個的心被真所羅門所奪,因此他把最多的篇幅留給主的話,所有敘述的部份就都濃縮了。

例如癱子的故事,在馬太福音里有記載,在馬可福音、路加福音里也有記載。在馬可的記載里用了十二節經文,路加用了十節,而馬太只用了七節。我們看見,因為馬太要把更多的篇幅留給主自己的話,因此篇幅短了很多。這個態度,特別是今天為主說話的人,所應學習的。

當初馬太寫馬太福音的時候,原來是希望當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可以拿來朗誦的。叫許多人能聽見主的話,就是所羅門的智慧話,讓這些話在人的心裏面佔有當得的份量。然而非常可惜,因著我們的見證冷淡了,慢慢的,所羅門的話在我們這些書拉密女的心中,就失去了它的地位。但是,我們仍然要聚在一起,怎麼辦呢?所以,讓我們來填空吧!我們也許用別的節目來代替了主的話,結果就叫神的兒女變得非常貧窮。這就解釋了今天的教會所以貧窮的原因。這是神的僕人們,在神面前必須負的一個責任。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管會堂的女兒得醫治。在馬可福音裡面,一共享了廿三節來形容這件事;在路加福音裡面用了十七節;在馬太福音裡面只用了九節。如果我們比較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發現馬可如果用三個字的話,馬太只用一個字。所以我們真知道說,馬太的確把敘述的部份都濃縮了;但是講到主的話,他一點都不濃縮,且詳細記錄。所以同樣是廿八章的篇幅,在別的福音書裡面有很多的敘述,但在這裡,敘述的部份濃縮了。那個智慧話的篇幅卻增多了。這是馬太福音的特點。

最後一個例子,就是在格拉森被鬼附的得著醫治的故事。這件事在馬可福音裡面,一共享了廿節來敘述;路加福音用了十二節;馬太福音用了七節。若統計所使用的字數,馬太福音是用了一百卅六個字,馬可福音用了二百廿八個字;路加福音開了二百八十四個字。所以我們可以找出它們的比例來:一個事件,馬可若用五個字來描述,那麼馬太只用二個字。所以我們就知道馬太的特點,他的的確確是天國的代言人,馬太福音就是要將這最中心的信息來告訴我們。我們若讀完了整本的馬太福音,而沒有聽見所羅門的智慧話,那麼,我們也許就白讀了主自己的話。

—— 陳希曾《神奧秘的智慧》

第四章 馬太福音的鑰匙

讀經:馬太福音第十二章40-42節:

「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裡頭。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約拿更大。當審判的時候,南萬的女王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她從地極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

當整本馬太福音讀過以後,現在要借著馬太所經歷、所看見的找出兩把鑰匙來,希望能夠把整個馬太福音完全地打開。這在馬太福音裡面,有兩句話非常要緊。馬太不只看見他自己是個罪人,是個稅吏,他不只看見一切乃是神的恩賜,更積極的,馬太看見了這一位主。就是因為馬太認識了這位主;他的主是怎樣的一位呢?我們讓馬太借著馬太福音裡面的話來向我們解釋。我們知道,聖靈使用馬太來寫馬太福音,就是要馬太把他所看見、所聽見的寫下來。從前馬太是羅馬政府的代理人,現在他做了天國的代理人。他撇下一切來跟隨主,但是他仍然帶著那支筆。現在,神要使用他那支筆。不過,這支筆需要經過十字架的過濾,要讓馬太看見,他所有的不過是神的恩賜。神現在用他來為神自己的啟示,因此在整本馬太福音裡面,馬太試著把他所看見的讓我們明白。所以,他好幾次說「看哪!」「看哪!」「看哪!」。他每次說「看哪!」的時候,就證明馬太看見一件事,現在要我們也看見。在這六十二個「看哪!」裡面,我們能夠找到二把鑰匙,把整卷馬太福音打開。

【第一把鑰匙:看哪!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一、所羅門的智慧:馬太福音第十二章42節:「當審判的時候,南方的女王,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她從地極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 所羅門的特點是什麼?智慧。就是遠在南方的女王,因為聽說所羅門的智慧是超過所有人的,所以她不遠千里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她巴不得能多多拾取從所羅門金口裡出來的話,好讓她一生受用不盡。但是,在這裡我們的主怎麼說呢?「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這個人,當然是指著我們的主來說的。我們的主比所羅門更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的主原來是所羅門所預表的。而所羅門的特點,聖經說他是空前絕後的一位智慧人。列王紀上第三章10-12節:「所羅門因為求這事,就蒙主喜悅。神對他說,你既然求這事,不為自己求壽、求富,也不求滅絕你仇敵的性命,單求智慧可以聽訟,我就應允你所求的,賜你聰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沒有像你的,在你以後也沒有像你的。」神在舊約時代找到一個人,他的智慧是遠遠超過所有的人。神要用這樣一個有智慧的人,預表我們的主。我們的主才真正是宇宙中最有智慧的人,因為智慧原本就是主的別名;我們的主乃是智慧的化身。

如果要認識主,「看哪!這裡有一個人比所羅門更大」,這是馬太試著要向我們解釋的。意思是告訴我們,我們的主原來就是所羅門王所代表的。所羅門王的特點在於智慧,他的智慧達到一個地步,從前沒有一個像他的,以後也沒有一個像他的。馬太用這個形容來給我們看見,我們的主原來是千萬人中的第一人,沒有人比我們的主更有智慧。

現在我們要引用一段聖經來看,到底所羅門的智慧是怎樣的智慧。列王紀上第四章29-34節:「神賜給所羅門極大的智慧聰明,和廣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測量。所羅門的智慧超過東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他的智慧勝過萬人;勝過以斯拉人以探,並瑪曷的兒於希幔、甲各、達大的智慧,他的名聲傳揚在四圍的列國。他作箴言三千句;詩歌一千零五首。他講論草木,自黎巴嫩的香柏樹,直到牆上長的牛膝草;又講論飛禽走獸、昆蟲水族。天下列王聽見所羅門的智慧,就都差人來聽他的智慧話。」從這段經文里,我們看見所羅門的智慧,可說是聞名中外的;天下列王風聞了,就都差人來聽他的智慧話。並且聖經在這裡形容說,他的智慧是超過東方人和埃及人一切的智慧,他的智慧勝過萬人,顯然沒有人能趕得上他。在這個智慧裡面,有三個特點:第一、他作了箴言三千句;第二、又作了詩歌一千零五首;第三、他還講論草木,自黎巴嫩的香柏樹,直到牆上長的牛膝草。這幾個特點等一等你會發現,都是馬太福音的特點。

二、所羅門的智慧話:那麼,南方的女王是怎麼來聽所羅門的智慧話呢?列王紀上第十章1-9節:「示巴女王聽見所羅門因耶和華之名所得的名聲,就來要用難解的話,試問所羅門。跟隨他到耶路撒冷的人甚多;又有駱駝馱著香料、寶石,和許多金子;她來見了所羅門王,就把心裡所有的,對所羅門都說出來。所羅門王將她所問的都答上了;沒有一句不明白、不能答的。示巴女王見所羅門大有智慧,和他所建造的宮室,席上的珍饈美味,群臣分列而坐,僕人兩旁侍立,以及他們的衣服裝飾,和酒政的衣服裝飾,又見他上耶和華殿的台階,就詫異得神不守舍;對王說:我在本國里所聽見論到你的事,和你的智慧,實在是真的。我先不信那些話;及至我來親眼見了,才知道人所告訴我的,還不到一半;你的智慧和你的福分,越過我所聽見的風聲。你的臣子,你的僕人,常侍立在你面前,聽你智慧的話,是有福的。耶和華你的神是應當稱頌的,他喜悅你,使你坐以色列的國位;因為他水遠愛以色列,所以立你作王,使你秉公行義。」

我們看見,這些在周圍服事所羅門的人,他們能以靠近他,聽見所羅門智慧的話,實在是有福的。但是,示巴女王和跟隨她的人,也是有福的;因為他們不遠千里而來,就是希望能夠從所羅門的口中聽見所羅門的智慧話。這是所羅門的特點。他是君王,但是他和所有的君王不一樣,因為他是最有智慧的君王;他開口的時候,他的話乃是所羅門的智慧話。「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這是第一把鑰匙,為我們開啟整本的馬太福音。

讀聖經的人都知道,每一卷福音書都有它啟示的重點。馬太福音讓我們看見主耶穌是我們的救主,而且是我們的君王。馬可福音告訴我們主耶穌是我們的救主,他又是神的僕人。路加福音告訴我們主耶穌是我們的救主,他又是完全的人。而約翰福音告訴我們,主耶穌乃是神的兒子。我們知道,基路伯有四張臉。一張是人的臉,這是路加福音所代表的。一張是牛的臉,這是馬可福音所代表的。一張是獅子的臉,這是馬太福音所代表的。另外一張是老鷹的臉,那就是約翰福音告訴我們的,因為主耶穌是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那一位。所以,我們讀聖經是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對主有完全的認識。

馬太福音告訴我們,這位救主如何作了我們的君王。馬太福音第一章,第一節說:「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在希臘原文,是先提到大衛的後裔,然後才提到亞伯拉罕的後裔。因為馬太福音告訴我們,主耶穌就是要坐在大衛寶座上的君王;所以在一開始,就給我們看見耶穌基督的家譜——一個君王的家譜。這裡的「後裔」,在原文是指著兒子說的。所以一開始就是「大衛的兒子,亞伯拉罕的兒子,耶穌基督」。從預表學來看,廣義的說,大衛的兒子,不錯!是指著大衛的後裔來說的;但是狹義來說,我們知道,大衛的兒子應該是指著所羅門說的。所以,馬太福音不只讓我們認識我們的主是君王,而且嚴格說來,他就是所羅門所代表的。而馬太福音為什麼充滿了主自己的話呢?因為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他的話就像所羅門所說的智慧話。我們就好像是從遠方來的人,因為我們原是外邦人,本來與神的約是無關的;但是感謝主,我們這些從遠方來的人,當我們來讀馬太福音的時候,我們的感覺是那樣的甜美,就像南方的女王一樣,來到所羅門的面前要說,我們在本國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遠遠還不及這裡的一半。所有所羅門的智慧話都是真的,我們主的智慧話都是真的。讀者,在整本馬太福音裡面所有的教訓,如果要把它總括起來的話,很簡單,那就是所羅門的智慧話。

三、所羅門與書拉密女:親愛的讀者,我們的主是真所羅門!馬太試著把這樣的一位主啟示給我們,所以他說:「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馬太看見了真所羅門,所以就撇下一切來跟隨他,天天與主同在,他是有福的,因為他天天都聽所羅門的智慧話。並且,從前馬太是替羅馬政府作秘書的,現在他替我們的主作了秘書。因此,每次當我們的主把他的智慧話說出來以後,馬太就把它記錄下來,所羅門的僕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聽見了所羅門的智慧話。

當我們讀馬太福音的時候,請讀者們勿忘,因為我們的主是真所羅門,那麼我們這些人,就是雅歌書裡面的書拉密女。所羅門、書拉密、書拉密、所羅門,在原文是一個字。不過一個是陽性的,一個是陰性的。陽性用在所羅門的身上,指著他是平安王說的;陰性則用在我們的身上,是指著平安後說的。但是,讓我們記得,所羅門、書拉密,書拉密、所羅門,實在說來是一個。我們的主是基督,我們是基督徒。基督和基督徒,嚴格說來是一個字,我們都是基督的人。我們這些屬基督的,現在聽見基督所說的話,就等於書拉密女聽見所羅門說話一樣。

讀者是否記得,書拉密女怎麼稱讚所羅門呢?他說:「我的良人白而且紅,超乎萬人之上。他的口極其甘甜,他全然可愛。」讀者,現在你我就明白什麼叫作馬太福音。馬太福音是為著所有愛慕主顯現的人,所有所羅門的僕人而寫的。如果我們是書拉密女,我們就要說,他的口極其甘甜。因為每次當我們聽見主的教訓,當我們聽見馬太福音裡面所有主的話,我們的第一個反應就像書拉密女的反應一樣。這是第一點。希望我們能夠記得!那麼,所羅門的智慧話在那裡?很簡單,就是在馬太福音裡面。在馬太福音裡面,所有主所說的話都是所羅門的智慧話。親愛的讀者,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用馬太福音解釋神奧秘的智慧的原因。

【第二把鑰匙:看哪!有一人比約拿更大】第二把鑰匙,馬太福音第十二章40-41節:「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裡頭。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約拿更大。」

親愛的讀者,我們已經看見,關於主的話,主自己用所羅門的智慧話來形容。那麼約拿三天三夜在大魚的腹中,我們的主說,人子也要這樣三天三夜在地裡頭;主所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呢?約拿的特點是:他三天三夜在大魚的肚腹里。換句話說,約拿所給我們看見的,就是主怎樣從死里復活。約拿是預表我們的主,約拿不過是影子,主才是那已經來到的實體;正如所羅門是影子,我們的主是已經來到的實體。你我若要知道主到底為我們作了什麼?「看哪!這裡有一個人比約拿更大」,總括來說,就是死而復活。主耶穌為我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是他也為我們第三天從死里復活。這是他為我們所做的。

【馬太福音的兩大段落】馬太福音從第一章至第廿五章,讀者若仔細地來讀,曾發現這廿五章剛好是一個段落,而第廿六章至第廿八章是另外一個段落。一章到第廿五章到底講什麼呢?借用馬太的話,「看哪!這裡有一個人比所羅門更大」。這段就是告訴我們所羅門的智慧話;所有關於主的教訓,所有關於主的話,大部份都在這廿五章裡面。因為我們的主是超乎萬人之上的,他的話實在是最有智慧的話;所以,不要隨便地跟隨蘇格拉底,不要隨便地跟隨亞里斯多德。讓我們記得,從來沒有一個人說話像我們的主說話一樣。聖經引馬太福音己足夠幫助我們。所以保羅說:在完全的人中間,我們也講智慧,但不是這世上的智慧。我們所說的智慧就是我們主所說的,他的每一句話都讓我們遇見智慧。因為他自己就是智慧的化身。

然後第二段,第廿六章至第廿八章。這三章聖經講什麼呢?就是講我們的主怎樣死,怎樣從死里復活。這就是約拿三天三夜在魚腹裡面的那幅圖畫。換句話說,末了的三章是「看哪!這裡有一個人比約拿更大」。所以,所羅門和約拿可以說概括了整本的馬太福音。因此有人告訴我們,馬太福音是四本福書里最完全的一卷,可以說是包羅萬有的一卷福音書。因為在馬太福音裡面,不僅記載了主為我們所作的,而且也記載了他所說的。在別的福音書裡面,主的話是零零碎碎的;但在馬太福音裡面,你看見主的話是完整的、是有系統的,並且主是長篇大論好像一篇講章接著一篇講章地在那裡說話。這是馬太福音。所以難怪有人說,馬太福音應該是新約聖經里最重要的一卷。因為沒有一卷聖經像馬太福音一樣,描寫得那樣完全。

但是何等可惜,今天許多人只問主為他們做了什麼,只看見「看哪!這裡有一個人比約拿更大」;他忘記了我們的主原來也是所羅門,他所說過的話都是智慧話。馬太福音的特點是重在教訓,就是重在主的話。如果我們讀馬太福音,你看見主是有系統的在那裡說話,並且他話語的背後都是有道理的。因為我們的主乃是有思想的神,他就是智慧的化身。今天有很多人花了許多時間去讀神學的書,但卻忘記了,馬太福音裡面有最正統的神學,以及最好的神學教師,因為主自己已經把神完全的啟示出來。但是很可惜,人今天寧可要人的智慧,不要神的智慧。有很多人在聖經學校裡面,所讀的不是聖經,而是評論聖經的書。但願我們能夠記得,這些評論聖經的書,不過是人的智慧。只有當我們讀神的話的時候,我們才會遇見智慧的本身。這就是馬太一直要告訴我們的:「看哪!這裡有一個人比所羅門更大」。

總而言之,馬太福音第一章到第廿五章是一段;廿六章到廿八章是一段。第一段告訴我們:「看哪!這裡有一個人比所羅門更大」,內容是所羅門的智慧話。到末了三章,這裡給我們看見:「看哪!這裡有一個人比約拿更大」,內容就是我們的主從死里復活。所以將這兩把鑰匙放在一起,就已經把整卷的馬太福音向我們解開。

—— 陳希曾《神奧秘的智慧》

第五章 馬太福音中的分段和聖靈的用意

讀經:馬太福音第五章17節: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20節:「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

【主耶穌的五段長篇教訓】若我們仔細的注意馬太福音第一章到第廿五章,會發現這一段剛好分作五個部份;因為在這裡有五節經文,正好是這五段聖經的分界點,很自然地把馬太福音前面一段所羅門的智慧話,分成了五段。

第一段最末了的一個關鍵是:「耶穌講完了這些話」(太七28)。第二段是:「耶穌吩咐完了十二個門徒」(太十一1)。第三段是:「耶穌說完了這些比喻」(太十三53)。第四段是:「耶穌說完了這些話」(太十九1)。第五段是:「耶穌說完了這一切的話」(太廿六1);這一切的話,不光是指第五段的話,且是包括前面所有的話;換句話說,耶穌說完了一切所羅門的智慧話。讀者若要明白所羅門的智慧話,一定要懂得這個分段。這五個分段就好像五篇講章,是五個長篇的教訓。在這些教訓的前面有些敘述,而這些敘述與主的教訓是完全配合的;這是所羅門的智慧話。所以有人認為,馬太福音是四本福音書裡面最完全約;因為在這裡不只有敘述,同時也有主耶穌所說的話。

關於這五段的聖經,讀者可以當作是五卷書,相當於舊約的摩西五經。第一卷相當於創世記,第二卷相當於出埃及記,第三卷相當於利未記,第四卷相當於民數記,第五卷相當於申命記。詩篇也可以分作五卷,第一篇到第四十一篇是卷一;第四十二篇到第七十二篇是卷二;第七十三篇到第八十九篇是卷三;第九十篇到第一○六篇是卷四。第一○七篇到第一百五十篇是卷五。結果你發現,馬太福音的這五段所羅門的智慧話,是和摩西五經遙遙相對的,也是和詩篇的五卷遙遙相對的。詩篇第一卷末了的話是:「阿們!阿們!」。第二卷末了的話是:「阿們!阿們!」。第三卷末了的話也是「阿們!阿們!」。但是到了第四卷,末了的話不再是「阿們!阿們!」,乃是:「阿們!哈利路亞!」。到了最後第五卷,末了的一個關鍵聖經節是:「哈利路亞!哈利路亞!」。神借著摩西給我們五卷書,不過是借著神的僕人來說話;摩西說話的時候,他是說:「耶和華這樣說」。現在在馬太福音裡面,乃是神的兒子親自說話;並且他起來說話的時候,他是說:「只是『我』告訴你們」。當神的兒子在那裡說話的時候。就叫我們想起摩西五經和詩篇的五卷。

【馬太福音成全摩西五經】我們要明白所羅門的智慧話,聖靈很明顯的給我們馬太福音的五段。我們姑且稱它為五卷。若我們要明白這五卷,最好的一個辦法就是,更多的明白摩西五經,同時可能的話,也能夠明白整個詩篇。因為馬太福音和摩西五經、詩篇,是彼此解釋的。

一、在神面前作個脫離捆綁的人才:在卷二,特別是第八章第一節到第九章卅五節這一段敘述的部份我們的主行了十個神跡。比方說:第一次,他醫治了長大麻瘋的;第二次,他醫治了百夫長的僕人;第三次,他醫治了彼得的岳母;第四次,他平靜風和海;第五次,趕鬼進入豬群;第六次,醫治好癱子;第七次,叫管會堂的女兒復活;第八次,醫好血漏的婦人;第九次,兩個瞎子被主醫治;第十次,使啞巴說話。在這裡,主一共行了十個神跡。讀者是否記得,在出埃及的時候,法老硬著心一直不肯讓神的百姓離去,結果摩西也行了十個神跡。我們看見,出埃及記有十個神跡,馬太福音的卷二也是十個神跡。摩西的十個神跡叫百姓從法老的權下出去了;而主耶穌所行的這些神跡,就叫門徒們撇下一切完全地來跟隨主。他們不只從撒但的權下被拯救出來,他們也從所有的捆綁裡面掙脫出來。因為前面出埃及記的十個神跡如何代表神的權能,使這些以色列人能夠離開埃及,然後經過曠野的道路,到山上去事奉神;那麼門徒也是這樣。

我們要知道一件事,為什麼主要我們撇下一切來跟隨他呢?有一個原因,因為主要釋放我們,就像主要釋放那個少年的官一樣。那少年官的產業太豐富了,結果他的財富變成他的捆綁,使他不能好好地事奉神;所以主要叫他從財富里得釋放,才能作主的門徒。因此,在出埃及記,以色列人怎樣地走曠野的道路,到了馬太福音卷二的時候,主也怎樣地教導門徒們走十字架的道路。特別在馬太福音第十章,你記得主怎麼說呢?「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37節)作主門徒的人,是有父母在身邊,有兒女在身邊,但是,不受父母的包圍,也不受兒女的包圍。換句話說,我們能夠在神面前是個脫離各樣捆綁的人。今天跟隨主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我們作一個完全自由的人。

二、只是『我告訴你們』——主來是要成全律法和先知:為什麼聖靈給我們馬太福音的五卷呢?因為很明顯的.他要叫我們想起摩西的五卷。大家都知道,摩西五經在神屬地的子民心中,有極重的地位;因為摩西五經的律法,給了以色列人一個生活的規範。藉此,聖靈提醒我們,馬太福音裡面主所說的這五段話,就相當於摩西約五卷,雖然篇幅沒有那麼長,但是摩西五經的律法怎樣給了以色列人世代生活的規範;同樣的,馬太福音這裡面所說的,也給了我們基督徒一些的規範。主耶穌說:「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太五17)這是非常重要的點,現在馬太福音的五卷,就叫我們想起摩西五經。摩西五經是根基,所以馬太福音也是根基。摩西五經很重要,馬太福音也是一樣的重要。摩西五經是神的話,馬太福音更是神的話。摩西五經是神借著僕人來說話,到了馬太福音,是神自己直接說話。

主耶穌說:「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只是我告訴你們……」(太五21、22)我們知道,在猶太人中間,他們的先知常常說:「耶和華這樣說」「有耶和華的話臨到我這樣說」。若是拉比的話,他們在開始教訓人的時候,會說:「有這麼樣的一個教訓」,那就是指著聖經的教訓說的。他們從來不敢把自己的意見,或意思放到裡面去,因為他們覺得這是非常神聖和嚴肅的事。請我們記得,從來沒有一個人在猶太人中間說話,像我們的主說話一樣。所以,等到我們的主講完了登山寶訓以後,眾人都希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他們的文士。因為主說:「只是我告訴你們」。所以這裡很明顯,馬太福音的五卷和摩西五經是一樣的重要,因為主從未要廢掉律法和先知。

所以,馬太福音的這些話,不是代替摩西五經的話,乃是成全摩西五經。但是遠比這個更多。因為只有到了新約時代,神真正的借著他的兒子說話,完成了新約聖經以後,那個啟示才是完全的。假如只有舊約的話,我們曉得那個啟示是不夠的;必須等到把新約的廿七卷都放在一起,我們才能夠說那個啟示是一個完整的啟示。希伯來書第一章第1節說:「神既在古時借著眾先知,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就在這末世,借著他兒子曉諭我們」。這正是指著馬太福音說的。不只借著他在地上的生活,也借著他在地上所說的一切話。就是所羅門的智慧話所代表的。

三、需認識馬太福音的重要地位:馬太寫馬太福音,主要的對象是猶太人。所以在這裡所講的一些事情,馬太根本就毋需解釋,因為猶太人都明白。但是路加不行,因為路加福音是寫給外邦人的緣故,所以關於一些猶太人的規矩,他需要解釋。馬太為什麼這樣作呢?他要猶太人明白一件事,原來他們所釘十字架的那位主耶穌,就是彌賽亞。當這位主耶穌開口說話的時候,他說的乃是所羅門的智慧話。他話的份量和摩西五經的份量,是完完全全一樣,而且還要超過他;因為現在有了新約的話,加上舊約,這才算是完全。這一點是非常要緊的。主耶穌曾說:「如果一個文士受教的話,就好像拿出新舊庫的東西來。」文士對舊約非常熟悉,那是舊庫的東西;但現在他們得了天國的教訓,不只有舊約,而且有了新約。因此我們現在明白,馬太福音所佔有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這是第一點。乃是提醒猶太人的。

第二點是要讓基督徒們明白:摩西五經如何在以色列人身上有那樣重要的地位,他們在每個禮拜六都要拿來朗誦,而且還需要背記;今天馬太福音在基督徒中間,也應該佔有同樣的地位。所以,早期教會剛開始的時候,馬太福音的確是拿來朗誦的;當聚會的時候,他們一同讀主的話,就好像當初以色列人讀摩西五經一樣。但是很可惜,如今神的教會漸漸地忽略了,忘記了馬太福音是這樣的重要。

【詩篇發表馬太福音的感覺】一、『阿門!阿們!』:馬太福音就像摩西五經和詩篇一樣,它的確是非常重要的一卷書。當我們讀完它的第一段以後,要怎樣地來發表我們的感覺呢?也許最好的發表,就像詩篇第一篇到第四十一篇的感覺,讀到最後我們要說:「阿們!阿們!」

例如:「有福的人哪!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這是詩篇第一篇第一節的原文,是第一段裡面的話。這讓我們想起馬太福音說:「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這段話,在原文是沒有動詞的。原文是說:「有福的人是虛心的人,有福的人是哀慟的人」。你看見這裡的話和詩篇遙遙地相對。所以,當我們讀完馬太福音以後,若要有一個反應的話,最好的反應就是詩篇卷一第四十一篇的反應。

二、『阿們!哈利路亞!』:不只這樣,到了卷四,詩篇的結尾就不同了,變成「阿們!哈利路亞!」(詩一○六48,按原文)為什麼呢?讀者若仔細地分析馬太福音的五段話,會發現聖靈用馬太來寫馬太福音實在是有原因的。從「阿們!哈利路亞!」我們再回頭來看馬太福音第四小段最後的記載(第十八章)。那裡主耶穌剛好講完了七十乘七的故事,這段的故事,嚴格說來,一面是描寫彼得,一面也是描寫馬太,讓馬太看見什麼叫作神的恩慈。在那裡說,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的僕人算賬。才算的時候,有人帶了一個欠一千萬銀子的來。在原文,不是一千萬銀子,而是一萬他連得。我們曉得,「他連得」是一個很大的單位,一個他連得大概有八千錢,而一錢剛好是那時候一天的工價。

在馬太、馬可、路加三福音裡面,關於錢幣的記載,是很有趣的。像馬可福音,每一次講到錢,多半是指一天工價的那個錢。路加是個醫生,因為他所見的場面多,所以看錢就比較大一點,那個錢是幾錠的。一錠有多少呢?一個他連得剛好是六十錠。所以錠要比錢大,因為一個他連得是六十錠,也等於八千錢。馬可雖然家裡很有錢,但到底他所見的錢不多,所以他寫聖經的時候,最常用的單位就是錢。到了馬太,因為他是個稅吏,從眼前經過的錢真是不計其數,所以他講的單位不是一錢,他不是一錠。乃是以一個他連得、一個他連得這樣來計算的。記不記得,有一天主打發門徒們出去,叫他們不要帶錢。在馬可福音裡面,馬可是形容不要帶銅錢。到了路加福音就不一樣,路加所記的是銀錢。而在馬太福音同樣的一段話裡面,聖經說,金、銀、銅錢。所以我們看見,不光是銅錢,不光是銀錢,而且也有金錢。這就是神揀選馬太的原因,因為要借著他把第十八章給我們。

親愛的讀者,這一萬他連得到底有多少呢?一萬他連得就等於八千萬錢。一錢是指一天的工資。假設主人不饒恕他,他欠他主人一萬他連得,他憑著自己的雙手在那裡經營奮鬥,好好地做工的話,你知道他要做多少年,才能夠把錢還清呢?這個人必須要做工廿二萬年!讀者,這個人是誰呢?很明顯的這個人,一面是彼得,一面也是馬太。因為馬太記下這一萬他連得。他知道他是稅吏,他水遠虧欠我們的主。他知道自己有多污穢,但是主曾經赦免他,是無條件的赦免他,因此他可說是欠主一萬他連得的人,如果他要行善才能夠得救的話,他最少要工作廿二萬年。但是,我們知道,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工廿二萬年,而能夠贏得天堂的;因為天堂不是買來的,因為人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我們都是因著信,所以在神面前都是白白的稱義。既然是白白的稱義,所以這是神的恩賜。這段聖經很清楚地叫我們看見,我們都是欠主的人。我們欠主有多少呢?廿二萬年的工作天。這是我們蒙恩的故事。

三、『哈利路亞!哈利路亞!』:主人免了那僕人一千萬銀子的債,這是何等大的恩典。但是主耶穌又接著說下去:「那僕人出來,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十兩銀子,便揪著他,掐住他的喉嚨,說:你把所欠的還我。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說:寬容我罷,將來我必還清。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監里,等他還了所欠的債。」(太十八28-30)這個同伴是誰呢?就是安得烈。那十兩銀子是一百錢,安得烈是彼得的兄弟,現在安得烈虧欠他了,結果彼得怎麼作呢?或者說馬太怎麼作呢?或者說我們怎麼作呢?有時候,一個弟兄不過是欠我們一百錢,只要工作一個月就可以把這個錢還清。但我們欠主有多少?我們是欠主八千萬錢,豈要因弟兄所欠的一百錢,就揪著他,掐住它的喉嚨,要求他把所欠的還清?

主是用這樣的比方讓彼得看見,你就是饒恕你的弟兄七十個七次,並不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成就。因為我們欠了主有多少,和今天弟兄們所虧欠的比較起來,根本算不了虧欠,你我怎麼還能記賬呢?不要說七次,就是七十個七次,你也要赦免他。親愛的讀者,這就是所羅門的智慧話。主講完了這一切話以後,我們的感覺是什麼?我們不只反應說:「阿們!阿們!」豈不更要說:「阿們!哈利路亞!」並且當我們讀完了五卷,最後也要像詩篇第五卷末了關鍵的聖經節,說「哈利路亞!哈利路亞!」

【律法和先知的成全】原來主把馬太福音、摩西五經和詩篇,這三個五段放在一起,為要提醒我們:我們的主在這裡說話,就像摩西說話一樣,不過更超越摩西所說的話。所以,主才說:「你們的義,要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

你知道什麼是文士?文士是專門研究舊約律法,並且解釋舊約律法的。法利賽人呢?法利賽人是把時間分別出來,專門遵守文士所定規或解釋的舊約教訓。所以,文士和法利賽人是代表整箇舊約的律法。然而,就算我們把舊約都完全遵守了,主說:「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太五20)這句話告訴我們,主的話一面是成全了舊約,成全了摩西所說的,但另一面,主的話是超過這一切的。例如:「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殺人,又說:凡殺人的,難免受審判。」(太五21)這是主借著摩西說的話。但是主自己卻說:「只是我告訴你們,凡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判。」(太五21)是不是因著後來主自己的這句話,就把前面的話廢掉了呢?沒有!主乃是成全它,並且還要超過它。所以讓我們記得,整個登山寶訓是叫我們看見:門徒有一個義,是超凡的義;因為今天我們所得著的生命,乃是超凡的生命。這是馬太福音的性質。

「我來不是要廢掉律法,乃是要成全律法。」 主耶穌這裡的成全是三方面的成全。第一面是成全什麼呢?我們知道,舊約的律法就像一面鏡子,告訴我們所不能行的。所以,律法的功用不過是鏡子,讓我們看見我們從頭頂到腳一無是處,我們不能行律法。因此沒有一個人可以憑律法稱義;因為自從亞當墮落以後,凡在亞當裡面的人,都落在律法的咒詛底下。但是,主耶穌他到地上,成為末後的亞當。這是主耶穌首先成全約。他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能完全滿足父神心意的。因他在地上行走的時候,他是完全地順服了父神,完全地照著神的旨意行。你知道,人只要犯了一條誡命,就等於是犯了眾條。為此主耶穌因為他是人子,憑著他的義,他已經成全了律法。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因著我們這些人都犯了律法,所以自然的就落到律法的咒詛底下。現在主耶穌作了一件事,就是:主耶穌為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就把我們這些人救贖出來。從哪裡救贖出來呢?聖經告訴我們,是從律法的咒詛底下救贖出來。如此,你知道我們的主他成全了律法。人若要滿足律法,只有兩個辦法:不是你遵守它,就是受咒詛、受刑罰。但是,主耶穌為我們受盡了所有的刑罰,這是他在十字架上所為我們成全的。

第三點,整本馬太福音讓我們看見,主所給我們的生命是個超越的生命。所以,我們若讀第五章到第七章,講到山上的教訓,那裡有兩個字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超凡」。我們的義要勝過法利賽人的義。因此主說:「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這裡很明顯有一個生命,是遠遠超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因為今天主所給我們的生命,是死而復活的生命。所有在亞當裡面的人,都是死的;只有在基督里,經過死且從死里復活的生命,才是個超越的生命。

主說:「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太五38 42)這段話不只成全了律法,而且超越了。這是主耶穌山上的寶訓。在主耶穌所說五段的教訓裡面,這是最基本的。並非是一個基督徒段數有多高,要學了多少功課以後,才能轉過另外一個臉,才能走二里路。沒有這件事!主耶穌讓我們看見,基督徒一開始的路就是這樣。若我們忘記這一點,那麼就把新約和舊約混在一起了,我們根本不明白什麼叫新約,結果會落到猶太人的光景裡面。今天,有許多神的兒女已經重蹈覆轍。他們把馬太福音裡面的話,當作律法來遵守,好像遵守舊約的律法一樣。這完全弄錯了。你我裡面有一個超凡的生命,所以主才對我們有一個超凡的要求。

主不是一個嚴厲的人。他說:「你轉過臉來」,乃因他知道我們可以。不是我們自己可以,而是因為我們所接受的生命,使我們可以超越。這可以說是基督教的根基。這是新約。所以,若從神學的角度看,馬太福音太重要了,而且是頂基本的。

【猶太教的三根柱石】猶太教有三根大的柱石。換句話說,猶太人認為他們最寶貝的是三樣。第一、百姓。他們是獨居的民,只有他們是神的選民。所以猶太人認為,將來彌賽亞國來到的時候,整個耶路撒冷要成為全世界的京城,整個國度要成為祭司的國度,率領全世界的人來敬拜神;而且有一班猶太人甚至覺得,到那時候,猶太國將是世界的第一強國。所以,猶太人向來以自己是神的選民為傲。不列在萬國之中。因此,雖然猶太人經過了多少年亡國的痛苦,迄今仍然未被同化,的確是獨居的民。第二、聖殿。我們知道,猶太人所最寶貴、最神聖的地方就是聖殿,特別是物質的聖殿。第三是律法。人若把這三樣都拿去,就等於把猶太教完全的拿走。因為猶太教所以是猶太教,正因為這三根柱石:百姓、聖殿、律法。

但是,讓我們記得:整本馬太福音是告訴猶太人。它的五段就像摩西的五卷一樣,是成全,更是超越。所以,馬太福音第一章21節說:「他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里救出來。」這裡的「百姓」,單是指以色列百姓嗎?當然不是;這裡的百姓包括了你和我,包括我們這些外邦人在裡面。所以我們看見,一面包括了以色列百姓,但是比那更多,因為主耶穌要將他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面拯救出來。不僅是猶太人,也不僅是希利尼人。這個光擴大了,不僅是成全了,而且是超越了。

其次、猶太人認為,聖殿是最大的。但是馬太福音第十二章6節說:「但我告訴你們,在這裡有一人比殿更大。」 猶太人從來沒有聽見一個人敢說這樣的話。所有正統敬虔的猶太人,他們都知道聖殿有何等的偉大,何等的神聖。但是,在這裡主說:「我比殿更大」。什麼意思呢?我們的主比所羅門更大,因為所羅門不過是影子,基督是實體。我們的主比約拿更大,約拿是影子,基督是實體。我們的主比殿更大,這就告訴我們,耶路撒冷城中那個物質的聖殿,不過是個影子,殿的實際和實體乃是指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說的。殿是叫神完全滿足和安息的地方。所以在新約裡面,新約的精神不是物質的殿,乃是這裡有一個人,是比殿更大的。我們知道,神的教會就是神的家,因此在神的教會應該有一種情形,是叫神完全得著安息的。

末了,關於律法。「只是我告訴你們」,在馬太福音一共出現了五次,並且每次都是接在主耶穌引舊約摩西的話之後。猶太人非常清楚,主耶穌用五次「只是我告訴你們」,不是偶然的。因為只要講到這五次,以色列人必然會想到舊約的律法摩西五經。所以我們看見,主耶穌並沒有把猶太教的三根柱子打倒,反而更加強了。這就是為什麼馬太福音是所羅門的智慧話。

【聰明人和愚昧人】馬太福音第七章24節:「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的人,把房子蓋在盤石上。」26節:「凡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這裡「凡聽見我這話」,在原文是「凡聽見我這些話」,即指著所羅門的智慧話,指著山上的教訓說的。這些話特別和摩西的話是遙遙相對的。若有人聽見這些話就去行的,主怎樣形容他呢?主說:好比一個聰明的人。若聽見這些話不去行的,這個人是怎樣呢?這個人就是愚昧人。想想看,為什麼我們要聽見這些話,而這些話又是什麼?

沒有一個人像主耶穌那樣有智慧,沒有一個人像主他那樣的聰明;若我們聽見這些所羅門的智慧話,就照著去行,結果我們就變成聰明的人、智慧的人。主是智慧,我們就變成智慧之子;人從我們身上必要看見什麼叫作智慧,看見和主一樣的性情。換句話說,我們只要聽見所羅門的話,而且照著它來實行,我們就被模成神兒子的形像。主怎樣有智慧,我們也變成了有智慧的。所以,馬太福音第一章到廿五章所有所羅門的智慧話,不光是給我們欣賞,不是叫我們像守舊約律法那樣地來遵守;乃是要使這些話在我們身上產生一個結果,使我們作個聰明的人。

我們的主是空前絕後的智慧人,結果人在我們身上也能看見智慧的側影,也能碰著一個東西叫作智慧。但是,什麼時候我們不追求了,我們就變作愚昧的人。所謂愚昧的人,就是有神兒子的生命,卻沒有被模成神兒子的形像。親愛的讀者,為什麼主把智慧話賞給我們?因為他在我們身上有一個盼望,巴不得從我們身上能夠雕刻出一個和他相像的人,一個被模成神兒子形像的人。

讓我們能作一個智慧的人。但當我們體貼肉體的時候,你可知我們是在作一件最愚昧的事。當我們發過脾氣,發過肉體以後,常常要感到懊悔,先前為何會說那些愚昧的話。當一個人正發脾氣的時候照照鏡子,你能夠說那是基督的榮美嗎?不能!讓肉體掌權的人是個愚昧的人。在舊約的箴言裡面說,神要用杖把我們的愚昧從我們身上打出去。今天肉體在我們身上掌權,這是我們的一舉一動,仍然不能叫人看見基督的榮美的原因。

【道德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讀者,請我們記得,馬太福音這五段的話,第一段是告訴我們,他把這些話給我們有一個目的,要把我們模成神兒子的形像。主何等地高抬我們,他要世人看見,不只他是所羅門王,並且我們是所羅門的兒女。我們是智慧的兒女,是智慧之子。

「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太十19)但問題是:你我聽見智慧的話沒有?並且我們有否照著這話去行?人打我們的右臉,人沒有要求我們轉過另外一個臉來,是誰這樣要求我們呢?是我們的主。若我們答應神的要求,真的轉過另外一個臉來,那就是被模成神兒子的形像。若我們能夠為仇敵禱告,人借著我們就會想起主怎樣在十字架上為那些人禱告:「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你知道司提反的故事嗎?(徒七)他被聖靈充滿,充滿到一個地步,結果他整個人的身體也被石頭充滿。雖然他受盡了無理的糟蹋,但他讀過山上的教訓,因而順服智慧的言語,所以他末後的禱告,就令人想起主在十字架上的禱告。難怪聖經在敘述這一段的時候,告訴我們說:「人子站在神的右邊」。我們知道,向來聖經是說,主耶穌坐在父神的右邊。但是這一次,主耶穌看見有一個人,是一個聰明的人。當他受盡折磨,結果卻能夠禱告像主那樣的禱告時我們的主再也坐不住了,他就從天上的寶座站起來,迎接他自己的兒女,迎接這一位殉道者。

求主憐憫我們,讓我們知道這些話實在太重要了。聖經用那麼多的篇幅把這些話告訴我們,我們要專一地去實行,只有這樣,我們才是個智慧的人。否則我們再聰明,也是愚昧的。怎樣作一個聰明的人,怎樣作一個有智慧的人;以及聖靈如何在我們身上工作,做到一個地步,把我們裡面的愚昧完全打出去。這是馬太福音第一段的話。

主耶穌最後的一段話,在第廿五章說到十個童女的比喻。這十個童女,五個是聰明的,五個是愚拙的。這裡的「聰明」和「愚拙」,分別與馬太福音第十章所說的聰明和無知,在原文是一個字。真是希奇!關於所羅門的智慧話,從頭至尾聖靈只有一工作,不是把我們變成聰明人,就是把我們變成聰明的童女。

為什麼說到聰明的童女?聖經告訴我們,到了半夜,有人喊著說:「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他!」在那裡有十個童女,五個是聰明的,五個是愚拙的。她們拿著燈,等候著要去迎接新郎。為什麼那五個人是聰明的?因為他們拿著燈,又豫備油在器皿里。油在聖經里,都是代表聖靈。因此以聖經的圖畫來說,這些人是被聖靈充滿的。從前面第七章我們看見,誰是聰明的人呢?就是那被智慧的話充滿的人。誰是聰明的童女呢?就是被智慧的靈充滿的人。所以保羅說:「求主賜給我們智慧和啟示的靈」。許多時候我們以為,作智能人是我們知識懂得多一點,書讀得多一點,聖經知識多一點;然而請我們記得,真正智慧的人,乃是被智慧的話充滿,也被智慧的靈充滿的人。一面被主的話充滿,一面被主的聖靈充滿。這是整本馬太福音給我們看見的。

感謝主,原來整本馬太福音,我們的主所以說了五篇很長的話,講了這麼多的道理,沒有別的目的,就是要我們模成神兒子的形像。讀者,我們的主受盡多少糟蹋,當他被舉起來的時候,他被罵不還口,被打不還手;他不只赦免人一次、二次、三次,而是七十個七次。所以,他能夠禱告說:「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讀者,這就是為什麼主說,你們要赦免人七十個七次。因為只有赦免人七十個七次的人,才是聰明人,才是智慧人。

我們知道,馬太福音是從聖靈開始的。因為第一章即告訴我們主耶穌是從聖靈懷孕,他名稱為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後來主也曾對門徒們說:當你們受逼迫的時候,不要思慮怎樣說話,或說什麼話,到那時必賜給你們當說的話,因為不是你們自己說的,乃是你們父的靈在你們裡頭說的。(太十19-20)就是以馬內利的實際。我們若能如此,就是一個智慧的人。這正是新約和舊約不同的地方。舊約每一條律法都像教條一樣地捆綁我們;新約卻不是這樣,每一個命令都是釋放我們,叫我們完全得著自由。所以,若主在某一點上呼召我們,要我們撇下一切來跟隨他,請我們記得,很可能在這一點上我們受了捆綁,主要完全地釋放我們。只有我們肯完全放下,我們才是個聰明的人。主知道我們被自己捆綁到一個地步,患得患失。我們拚命地在那裡搶救自己,想要保護自己,結果卻害了自己。只有當主把智慧賞給我們,我們才能撇下一切來跟隨他。主要我們舍己,主要釋放我們。所以,不要讓教條一條一條地捆綁我們;主的每一句話,都是安慰的話,都是鼓舞的話,要把我們從這個殼子裡面拯救出來。筆者相信,若我們懂得馬太福音的話,必要看見這是釋放我們的一卷書;就是借著馬太福音的話,我們要被模成神兒子的形像。

還記得主耶穌見到少年的官(太十九),對他說:「你為什麼以善事問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你若要進入水生,就當遵守誡命。」少年人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所有的律法他都遵守了,還缺少什麼呢?應該沒有缺的了。但是主怎麼說呢?主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在舊約時代,人就是把這些律法都遵守了,還不是個完全人,還不是個自由人。主耶穌說:「你要變賣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所以,讓我們記得,在舊約每一句話都是命令,每一條律法都是要求;而在新約,有一個更高的要求,就是來跟隨他。

若我們光聽主的話而沒有來跟他,那麼我們根本就沒有聽他的話。遵守主的話,照著主的話去行,最簡單的定義,就是來跟隨主。換句話說,就是作主的門徒。因此我們知道,所有跟隨主的人,是最聰明的人。難怪司布真說:「我不願意我的兒子從一個傳道人的地位,墮落到帝王的地位。」他認識一個傳道人的崇高,因為只有拋下一切來跟隨主事奉主的人,是最智慧的人。

我們當知道,一切最好的應該讓神來使用。所以,主對我們的呼召是最榮耀的呼召,因為這個呼召要讓我們變成智慧的兒女。主借著這些話,要把我們帶到何等榮耀的境地,那就是保羅所說的:「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這樣,我們就要模成神兒子的形像,好讓我們的主能在眾弟兄中作長子。這就是神水遠的旨意。現在我們才明白,為什麼馬太福音第一大段是分作五個段落。

—— 陳希曾《神奧秘的智慧》

第六章 馬太福音中的箴言、詩和畫

讀經:列王紀上第四章29-34節:

「神賜給所羅門極大的智慧聰明和廣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測量。所羅門的智慧超過東萬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他的智慧勝過萬人,勝過以斯拉人以探,並瑪曷的兒子希幔、甲各、達大的智慧他的名聲傳揚在四圍的列國。他作箴言三千句,詩歌一千零五首。他講論草木,自黎巴嫩的香柏樹直到牆上長的牛胯草;又講論飛禽走獸;昆蟲水族。天下列王聽見所羅門的智慧,就都差人來聽他的智慧話。」

我們說過,馬太福音提醒我們留意所羅門的智慧話。為什麼以色列歷史中會出現一個所羅門王,他是空前絕後最有智慧的人?在新約裡面,那個解釋是:有一位比所羅門更大的,那就是我們的主。而所羅門的智慧表現在哪裡呢?所羅門的智慧話!因為他的智慧勝過萬人,所以天下的列王,都差人來聽他的講論。

我們若把這些話翻成新約,那應該就是整本的馬太福音。我們說過,馬太福音是所有福音書裡面最完整的一卷。它不只告訴我們主耶穌的行跡,也告訴我們他的教訓。馬太福音剛好分作二大段:第一章到第廿五章是第一大段,說到:「看哪!這裡有一個人比所羅門更大」。告訴我們所羅門的智慧話。第廿六章到第廿八章是第二大段,說到:「看哪!這裡有一個人比約拿更大」。讓我們看見主怎樣為我們死,為我們復活。所以當我們讀到舊約所羅門的智慧話,就叫我們想起馬太福音裡面的一切。

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所羅門的智慧話時,本章要再提起另外一個重要而相關的特點,和前述我們所提起的緊緊相連。前面說過,馬太福音前廿五章分成五卷,而這五卷為我們描寫出所羅門智慧話的性質。但是,不只如此,它還有箴言、有詩、有畫;此外我們還可以找到一些非常重要的特點。

我們知道,舊約乃是一幅圖畫。特別講到所羅門的智慧話時,你看聖靈怎樣地來形容呢?從列王紀上第四章末了一段我們明白,在所羅門的這些智慧話裡面,包括了箴言三千句,詩歌一千零五首,並且講論飛禽走獸、昆蟲水族等。就構成所羅門智慧話的特點。聖靈在這裡所用的形容詞,正好是可以形容馬太福音的。因為在馬太福音人,別是所羅門的智能話,你會發現裡面有一些結構或者描寫,正好和列王紀上第四章末了一段所形容的相似。怎麼說呢?因為在馬太福音裡面,我們看見有箴言、有詩,也有畫。原來我們的主也是以這三種不同的體裁,來發表他的話。這點是希望讀者能記得的。

【包含真善美的智慧】所羅門的智慧話,其中充滿了智慧。而智慧和美,是水遠連在一起的。智慧是主的別名,主實在就是智慧的化身。在箴言裡面說到:「那時,我在他那裡為工師」;「工師」在希伯來原文,乃是藝術家的意思。所以,我們知道智慧所要表現和所要表達的,就是一個藝術家所要表現、所要表達的。智慧不只告訴我們什麼是真、什麼是善,智慧也告訴我們什麼是美。我們把真、善、美彙集在一起,那叫作智慧。我們必須要明白主的話,因為主的話裡面充滿了智慧。我們能夠看見,背後有一種設計的美,一種對稱的美、綜合的美,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給我們最美麗的感受。

【主的話充滿了箴言】一、第一個例子:基督徒的金科玉律:所羅門說了箴言三千句,那就是:在所羅門的智慧話裡面有很多是箴言。我們若把主所說的話好好地讀過、分析過,你發現第一個特點是:它充滿了箴言。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馬太福音第七章12節:「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道理」或作「總綱」。主把整箇舊約綜合起來,而用一句話說出基督徒最大的箴言——那就是「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很多不信主的朋友把這節經文借去了,他們以為這就是基督教的中心。但是,因著他們沒有相信並接受耶穌基督作他們的救主,所以常常把我們主的話聽錯了,也引用錯了,或者不能完全發表這些話背後最中心的意義。但無論如何,這的確是我們主所說的話,是每一個基督徒應該遵守的話。所以,主的話裡面有許許多多寶貴的箴言,它們都是帶著智慧的。

二、第二個例子:右眼剜掉,右手砍掉:在此讓我們提起另外一點,盼望對讀者有幫助。在馬太福音裡面,特別是主所說過的話,你會看到有些地方,主的用詞非常尖銳,有時候好像充滿矛盾。然而,這是主的智慧。因為這裡有一個人比所羅門更大,所以為要讓我們有最深的印象,他知道應該怎樣地說話。

再舉一例。主說:「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太五29、30)這句話也是主用箴言的體裁來發表他所要發表的。主說這些話的時候,特別是講到不可犯姦淫這件事。假若我們不明白主是用箴言的方式來發表他的意思,而以為我們要順服主的話,遵守他的命令,那麼當我們犯了錯以後,就應該把右眼剜掉,把右手砍掉。這是誤解。我們水遠不可禁止鳥從我們頭上飛過,但是我們絕對可以拒絕鳥在我們頭上做窩。主說:「凡看見婦女……」。第一次的看並不是罪,乃是看見了,意志贊成了,還回過頭看第二次;而這第二次的看是為著達到犯罪的目的,為著要犯罪而去看的,這就等於讓鳥在我們頭上做窩。

我們知道,撒但像射火箭一樣,忽然間射進我們的心思裡面,使我們產生一個污穢的意念,這個不是罪;但是什麼時候你從心裡接受這個提議,歡喜這個提議,那麼這就變成罪了。所以,我們要明白,主耶穌說這段話是告訴我們,什麼時候這個罪才成立的。因為我們生活在今天這個世代里,怎樣能夠免去許許多多的污染,只有一個秘訣:就是你我的意志要蒙神保守。什麼時候我們贊同罪,這個罪就成立了。所以當主講到這段話以後,立刻接著說:「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裡。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下入地獄。」這是主很明顯告訴門徒們應當遵守的。因為這和前面犯罪的原因很有關係。

我們看見,主說話是以箴言這樣巧妙的方式來發表;許多時候並非要我們接著字面的意思來順服;若是如此,反而誤會了神的話。

我們聽見這些智慧的話,目的是叫我們作一個聰明的人。凡聽見智慧話的人,不能作愚昧的事。只是很可惜,有些基督徒雖然聽見了這些話,結果卻犯罪失敗了;因為他們不明白所羅門智慧話的性質,因此就作了一些愚昧的事。所以,我們讀聖經要非常小心。你記不記得當主耶穌受試探的時候,撒但也引用聖經的話。但是主怎麼回答它呢?主說:「經上又記著說」。這是非常要緊的。我們不是問這句話聖經有沒有?有!更要緊的是,我們需要經上另外一句話。從神的光中,我們才能夠看見光。我們一面聽見主說:「若是你的右眼明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但是另一面也要聽見聖經的教訓說:「我們的身體乃是神的殿。」若我們懂得把這些聖經節放在一起,就能夠明白主所說的這些話,並不是接著字面的意思來解釋的。所以,明白主話語背後的精義,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當我們讀馬太福音的時候,才不致落在難處裡面。

首先,我們要有一個很平衡的觀念。聖經里沒有一個思想,要我們當右眼犯罪了,真的把眼睛剜出來;這不是主的意思。在聖經裡面,有許多話是彼此平衡的,必須以經解經。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解經原則。這段經文是要我們除去所有犯罪的機會。當罪來到門口的時候,人沒有拒絕那個罪,若等到它進入了內室,就已經太晚了。所以主告訴我們,對於犯罪的機會,要當機立斷地拒絕。這就是十字架在我們身上的工作。所以,我們一定要讓我們的眼睛刻下十字架的記號;當我們的眼睛受了割禮,自然就曉得什麼東西該看,什麼東西不該看。

一個人常常在井邊流連,掉到井裡去的機會自然就大多了。很多基督徒忘記了這一點,因而他縱容自己的身體,為著追求自由的緣故,結果不知不覺就接受了許多污染,以致他沒有辦法勝過罪惡。所以,我們一面要照著主的吩咐,除去所有犯罪的機會;另一面更需要十字架在我們身上嚴格的工作。這是箴言。

三、第三個例子:不要與惡人作對:第三個例子,馬太福音第五章38-42節。這段經文使許多基督徒陷入兩難。有些作母親的說,我當怎樣把馬太福音五、六、七章的話來教導兒女呢?若有人打你的右臉,把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又說,凡借給別人的東西不要再要回來。這些話明明白白是所羅門的智慧話,是主的旨意;那麼,現在你我敢不敢順服這個旨意?我們應當怎麼辦呢?

有一位著名的奧秘派弟兄勞威廉(William Law),慕安得烈得到他非常大的幫助。他全然順服馬太福音五、六、七章的登山寶訓。主說: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結果,他在他的後院里,不知道給了乞丐多少錢。當有人讀到勞威廉的這個故事時,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勞威廉一面來講,的確是順服了主的話,但是另一面,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因為對於這些乞丐,你若這樣無限制地借貸出去,你不是幫助他們,反而是害了他們。所以,有些基督徒會說,你不一定要完全照著聖經的話來作。然而,主明明說:凡聽見這話就去行的,就是聰明人;凡聽見這話不去行的,就是愚昧人。我們能不能甘心作個愚昧人?當然不能!倘若的確是主告訴我們的話,我們當然要去行;但因為我們時常愚昧,有時真不明白主是怎樣說的。

他就是我們的所羅門王,許多時候,他是以箴言的口氣來述說一些事情。所以,當我們細讀這段聖經的時候,必須記得最要緊的一句話,就是: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這是最中心的話。然後下面主舉了四個例子,用來說明不要與惡人作對。所以,這樣的敘述乃是一個比方的敘述;是用一些範例來告訴我們,怎樣地不與惡人作對。然而最要緊的是,你我必須要遵守主的話——不要與惡人作對。

我們的主說話,並未詳述所有的細節。因為我們今天在地上會遇見各種各樣的情況,不可能一一盡述;但主卻非常智慧地把原則給我們,當我們遇見類似的情況,便能根據主所提供的原則來遵守。一個難聽的聲音,一個難看的臉色,親愛的讀者,主已經把所有的反應都包括在這段經文里了。我們要明白,主所說的不過是一些例子,而這些例子,因為說得非常生動,所以給我們的印象非常深刻。這些事情可以發生或不發生在我們身上,但是有一件事必須做到的,就是遵守主的命令——不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不要與惡人作對。因為無論環境怎樣千變萬化,主的話水不改變。

主說箴言,他用了一些例子,為要把一些原則帶出來,藉此告訴我們基督徒的靈和態度。最要緊的重點,在於告訴世人說:我們有得多。你若打我右臉,我還有一張左臉;你要我的外衣,我裡衣也給你;你要走一哩路,我還有第二哩路。這段聖經的精髓就是告訴人們,原來在基督徒的身上,有一個超越的生命。你我若讓這個超越的生命活出來,自然就能夠表現我們的主所要表現的。這不是律法,乃是主用箴言說出屬靈的原則。所以,毋須擔心怎樣把這段話教導兒女,你只要告訴他們說:不要與惡人作對;不光愛朋友,也要愛仇敵,為仇敵禱告。

四、不拘泥於字句:關於主的箴言,我們一定要明白其精髓和涵意,不能把它字句化了。若我們拘泥於字句,以為這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是弟兄們的事,不能應用在姊妹的身上,那就錯了!若有人是以這樣的方式來幫助神的兒女,難怪會產生極大的困擾。所羅門的智慧話有三千句,在主的教訓裡面,也充滿了許多箴言。只要我們懂得這些箴言的用法,我們就不會作一個愚昧的人,並且知道怎樣地來遵守。不要忘記了,聖靈要在凡事上教導我們,所以我們要接著恩膏的教訓,讓聖靈能夠借著馬太福音的教訓再次地提醒我們,使我們知道當怎樣作、怎樣行。今天是新約時代,也是聖靈的時代,我們沒有辦法像舊約時代,像遵守摩西五經那樣地來遵守馬太福音。我們所要曉得的是:所羅門的智慧話是要我們得著自由,不要我們作愚昧人。我們知道,在舊約裡面,有許多人,實在做了愚昧的事。他們在那裡討論,到底在安息日怎樣才算做事,怎樣才不算做事。這是愚昧的。結果,這些人反而被安息日捆綁了。所以,所羅門的智慧話,不是要捆綁我們,乃是要釋放我們。在主的教訓裡面充滿了箴言。這是第一個特點。

【主耶穌的詩】第二個特點是什麼呢?我們說過,所羅門一共寫了一千零五首詩歌,其中最美的一首「歌中之歌」就是雅歌。這首詩特別說到我們這些書拉密女和我們所羅門王之間的關係。不知道讀者們在讀主的教訓時,是否發現在主所說的話裡面,有很多根本是詩的體材,它們是一首一首的詩。很少人知道我們的主是詩人。許多人聽了主的教訓以後,並不知道裡面有好多首詩。我們要問:為什麼這些是詩;而既然是詩的體材,主一定有他特別的發表和目的。

在聖經裡面的詩,和中文、英文的詩不大一樣。中文的詩通常都是講究押韻的,但希伯來文的詩卻不是這樣,希伯來文的詩常常是講思想上的對偶。意即有兩個思想,這個思想和那個思想是相對仗的。所以,在希伯來的語裡面有一個特點:它有很多平行的句子。同樣的一句話,希伯來人喜歡說二遍;而這二句話,正是平行的。例如:「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你看見,就著字數來講,兩行的字數是不等的,但是這裡有二個不同的觀念:「至高之處」和「地上」是對仗的;「榮耀」和「平安」是對仗的;「歸與神」和「歸與他所喜悅的人」是對仗的。這就是希伯來的平行詩。同時我們看見,這二句話是相對的,所以又叫反義平行詩或對比平行詩。另舉一例:「諸天述說神的榮耀,弩蒼傳揚他的手段」。在這裡第一句和第二句幾乎是相等的,不過第二句加強和解釋了第一句的話。這是同義平行詩。無論我們讀到的平行句,是對比或者是彼此加強,這二個思想是彼此響應的。這就是希伯來詩。

1、作一個禱告的人:舉例來看。馬太福音第七章6節:「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這二句話在中文看不出端倪,但讀希伯來文或英文,會發現這二句正好是完全平行的句子。主在這裡用詩的體材來表現,很顯然主要我們注意這一段話。因為這段話和登山寶訓有極大的關係。想想看,若一個人真的照著山上的教訓,在那裡遵守實行的話,你知道這個人將怎樣呢?這個人是失去保護的人。若是如此,誰來保護我們呢?所以要記得一件事,那就是主耶穌在主禱文裡面,他教我們每天禱告說: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什麼叫作「救我們脫離兇惡」?就是拯救我們脫離那些要打我們右臉的人,要拯救我們脫離許許多多的兇惡。這是禱告一個非常重要的點。你我若常常這樣禱告,曾發現說不是我們自己,乃是神起來保護我們。所以,我們需要作一個禱告的人。

2、作一個智慧的人:第二、你我要作一個智慧的人。凡聽見智慧的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的人。什麼人是聰明的人?他不把聖物給狗,也不把珍珠丟在豬前。這裡的聖物和珍珠,就是指著所羅門的智慧話,也就是馬太福音五、六、七章的教訓。所以要作一個智慧的人,千萬不要把這些話告訴那些完全不信主的人。因為我們若把這些話告訴那些不信的人,甚至於告訴那些福音的仇敵,他們就要利用這些話來攻擊你,反駁你。就像主耶穌說:「恐怕他們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這一段的話,主乃是用詩的題材來描寫的。

第二個例子是主禱文。讀者是否知道,主禱文嚴格說來,是分作兩段的。若根據希臘文,這首詩或者這個禱告,應當是這樣排列的——

第一段: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實現。

怎樣行在天上, 也要怎樣行在地上。

第二段: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領我們不遇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所以,整首詩的結構是分成二段。實在出人意料!主禱文我們不知念過多少遍,幾乎機械化地已經能夠倒背如流了,但恐怕大多數的人沒有很深的印象,不知道主禱文在講什麼,更遑論知道主禱文原來是一首詩了。親愛的讀者,最好的禱告乃是在神面前寫下的一首詩。它不是個機械的東西,乃像詩一樣,能夠清楚地表達在神面前。這也是第一次使我們能夠明白,到底什麼叫作「天國」。

主禱文是一首平行詩。一面說「願你的國降臨」,然後下面說「願你的旨意實現」;所以根據這二個平行句,我們知道原來「你的國」是指神的旨意所能夠達到和通行的範圍。為什麼這個國叫作「天國」呢?因為今天神的旨意怎樣實行在天上,他要怎樣實行在地上。換句話說,雖然我們今天生活在地上,但那個天上的旨意也能夠行在地上,這時候我們就說,天國臨到了我們。所以,天國的定義不是照著我們自己的意思能夠來界定的,乃是主自己。我們已經曉得,主禱文是一首詩,那麼像前面那樣的分析,我們就能夠明白是主用他自己的話來告訴我們,天國乃是神掌權的範圍,是神的旨意能夠通行的範圍。神的旨意行在天上沒有問題,但今天若也能實行在地上,這就是天國的實現。所以,所羅門的智慧話真是充滿了智慧。 因為主禱文是一首詩,一面主拯救我們脫離以往機械式的念誦;並且我們都應該是一首詩呈在主面前,裡面是充滿了情感,充滿了細膩的感覺,充滿了對主的愛和對神旨意的渴慕。換句話說,在這個禱告裡面,有血、有肉、有光、有熱、有愛。親愛的讀者,這是聖經裡面的禱告。求主再一次地提醒我們,主禱文乃是一首詩。不只如此,有許多主所說的話都是一首一首的詩,誠如舊約裡面的所羅門寫了一千零五首詩歌。

【主耶穌的話中之畫】我們說過,所羅門不只寫詩,也講箴言,同時他給我們圖畫。他論草木,論飛禽走獸、昆蟲水族,這些都是一幅一幅的圖畫。在整本的馬太福音裡面,當主耶穌在那裡說話的時候,你看見他也用一幅一幅的圖畫來為我們介紹。你知道,一個會說話的人,他可以將一件很平常的事,說得一點都不平常,令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在馬太福音主耶穌的教訓裡面,主的話常常像一幅圖畫,令我們印象深刻。這實在是我們主的智慧。

主耶穌說話總是一針見血。主曾經說到見證,他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五16)主說:「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這段話我們聽來也許沒有太多的感覺,但是猶太人一聽就懂了,因為他們每年都要上到耶路撒冷去朝聖。還有主責備那些喜歡論斷的人,說:「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太七3)「梁木」在原文是橫樑。什麼叫作眼中有橫樑呢?意思就是我們什麼也看不見。主沒有說其實你是個瞎眼的人,他說卻不想你眼中有梁木。還有「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在原文是:「你這演戲的人哪!」這演戲的人不光是演戲,而且還帶著假面具。每一次主耶穌說「你這假冒為善的人」,那就是說這些人是演戲的。你知道,今天有很多人也是演戲的,不過他是在禮拜堂里演戲的。這又是一幅的圖畫。

主又說:「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所以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太六1、2)這「吹號」的意思,是不要顯揚你自己。主所以用吹號來形容,是因為有些人在施捨的時候,希望叫人看見,所以他們特別選擇在人最多的時候把錢丟給別人。所以主就用這一幅圖畫來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把善事行在神的面前。

主說:「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盤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盤石上」(太七24、25)主是用房子來形容基督徒。你看見,有些基督徒是不跌倒的,因為他們聽見主的話就去行。但是有的基督徒,環境一來,禁不起試驗就倒下去了。聖經裡面也講到,「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太六29)這是多麼簡單的形容。「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太六28);這裡所說野地里的百合花,所有的猶太婦人都明白;因為他們每天生火,大多是以野地里的百合花作燃料的。所以主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里。神還給他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太六30)主用這樣的一幅圖畫告訴我們,我們這些人當然比百合花更貴重,所以應當一無掛慮。

在馬太福音第十一章16、17節,主說:「我可用什麼比這個世代呢?……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捶胸。」原來猶太的孩子在廣場上,常常玩新郎新娘的遊戲;有人吹笛的時候,他們就跳舞。有時他們也玩送殯的遊戲,因此有人在那裡舉哀。於是主就用這幅圖畫,來形容這個世代是沒有反應的世代。

從馬太福音第一章到第廿五章,不只有箴言,有詩,而且有畫。我們的主是用一些景色,也用一些聲音來發表他所要發表的。所以特別在主的話裡面,我們可以看見主說到太陽、說到雨、說到風,也說到洪水。主說到荊棘、說到棘藜;主說到葡萄樹,也說到無花果樹;主說到鳥、說到蟲,也說到狗、說到豬,說到羊,也說到狼。這都證明,我們的主是用一幅一幅的圖畫,有的圖畫有解釋,有的圖畫沒有解釋;但無論如何,在所羅門的智慧話裡面,有畫的題材,有詩的題材,他有箴言的題材;借著這些把他心中的話完完全全地表達出來。

—— 陳希曾《神奧秘的智慧》

第七章 馬太福音的對稱結構

本章我們要來看馬太福音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馬太福音不只有一幅一幅的畫,或者一首一首的詩。最要緊的是,聖靈指明給我們看整卷馬太福音有一個很完整的結構,而且其中有一種對稱的情形。就像人體的結構一樣,有二個眼睛、二隻手,二條腿,右邊和左邊是對稱的,因而使人體呈現一種對稱的美。這就是為什麼人被稱作是神的傑作。當我們讀馬太福音的時候,也會發現馬太福音在結構上,原來有一個基本的對稱。若能掌握住這些對稱點,你會發現所羅門的智慧話不光是零零星星的詩和箴言,它是一篇非常完整的話。

【向心的對稱】什麼是馬太福音的對稱呢?馬太福音的開始和結束是遙遙相對的。這是我們很容易發現的。但是進一步來看,我們還可以找到幾段對稱的情形。首先,第四章18節到第七章29節是第一講章,是帶著權柄的教訓。第廿三章1節到第廿五章46節是第五講章。是帶著權柄的責備和警告,以及國度的來臨。這兩篇講章頭尾是遙遙相對的。其次,第八章1節到第九章35節,這是一段敘述,講到主的權能,一共有十個神跡。第廿一章1節到第廿三章46節,也是敘述的部份,說到主的權能受到挑戰。這兩段和主的權柄有關,也是對稱的。第二講章和第四講章也是遙遙相對的。第二講章從第九章36節到第十一章1節,說到主和門徒之間縱的關係。第四講章從第十六章21節到第廿章34節,說到門徒之間橫的關係。然後,第十一章2節到十二章50節,又是敘述的部份,說主受人棄絕和神的稱許。第十三章54節到第十六章20節,也是敘述的部份,說到主受人反對和門徒的承認。這裡是對稱的。及至第三講章,第十三章說到天國的比喻,這是馬太福音最中心的部份。

【圖表】圖表

第一講章:

1:1-4:17      主的降生和預備(A)

4:18-7:29      帶著權柄的教訓(B)

8:1-9:35      主的權能(c)

第二講章:

9:36-11:1      主和門徒的關係(D)

11:2-12:50     主被棄絕和神的稱許(E)

第三講章:

13:1-13:53     天國的比喻

13:54-16:20      主受反對和門徒的承認(E1)

第四講章:

16:21-20:34     門徒與門徒的關係(D1)

21:1-22:46     主的權柄受挑戰(C1)

第五講章:

23:1-25:46     帶著權柄的責備和警告(B1)

26:1-28:20     主的死和復活(A1)

說到馬太福音這種對稱,姑且用二個詞來形容。一個是向心的對稱,馬太十三章是中央,頭尾對稱,第一段對倒數第一段,如此類推。另一個是實體影像對稱。這就好像你把一面鏡子放在第十三章,然後把一個實體放在A段那裡,結果發現在A1段那裡有了那實體的影像。這很自然的就有了對稱,並且是由外面而內集中的,當來到中心就是整卷書的高潮。

【在聖經的對稱中發掘金礦】讀者若仔細讀聖經的話,會發現約拿書也有這樣的對稱結構:第一章和第四章相對,第二章和第三章相對。又我們讀約翰福音的神跡,在所記載的八個神跡里,也有一個很重要的對稱結構。原來第一個神跡和第八個神跡是相對的,然後第二個第七個相對,第三個和第六個相對,第四個和第五個相對。比方說,約翰福音第一個神跡是酒用盡了;到了最後一個神跡,門徒們打了一整夜的魚,結果毫無所獲。所以,第一個神跡告訴人沒有酒,最後一個神跡告訴人沒有魚;現在若要有酒的話,必須主親自干預才可以;若要有魚也要主的干預。在第一個神跡裡面,我們看見這些門徒圍繞在一起用飯;最後一個神跡,他們也是在一起用飯。第一個神跡,聖經明明告訴我們要彰顯神的榮耀;最後一個神跡,主明明說要彰顯神的自己。所以,聖經裡面有很多這種對稱情形,讀者若把它們都放在一起來讀,必能發現裡面有很多金礦。

在此筆者願勸年輕的讀者,不需要花許多時間去證明聖經是神的話,只要相信聖經是神的話。你若是一個讀聖經的人,是一個真正願意跟主的人,請記得:聖經裡面最大的證明和最好的解釋,是聖經自己。聖經是神所默示的,聖靈在背後有一個非常奇妙的安排和設計,我們相信因著聖靈的引導和啟示,你我能看見並欣賞聖經中那對稱的美麗;不光這樣,並且我們能夠從整個對稱的表現裡面,看見什麼叫作神奧秘的智慧。

【細說對稱】馬太福音在開端的部份就告訴我們,主耶穌不只是我們的救主,更是我們的君王。論到君王,馬太福音一開始即論到以色列人的王——大衛。在第一章的家譜中,特別有三個十四代。當中的十四代剛好是猶大的王,都是坐在大衛寶座上的。但是,家譜中沒有提到所羅門王;雖然所羅門也是坐在大衛的寶座上,但那個寶座是大衛的寶座。當主耶穌來到地上的時候,他也是在大衛的譜系底下,他也是坐在大衛的寶座上。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耶穌基督的家譜分作十四代,加十四代,再加十四代。而其實當中的十四代不只十四代,應有十八代;但聖靈把其中的四代完全地剪除,因那四個王雖坐過大衛的寶座,但在神的眼中好像沒有坐過一樣,神根本不承認他們。所以無論如何,馬太福音的家譜一開始就讓我們看見以色列最大的王是大衛王,而我們的主來是在大衛的譜系底下。換句話說,他的的確確是彌賽亞,他是大衛的根,也就是坐在大衛寶座上的那一位。假設我們讀到馬太福音的結尾部份,特別讀到廿八章18節:「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若今天有人說,「整個美國的權柄都賜給我了」。那麼你知道這個人是誰?原來這裡有一位美國總統。設若有一個人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那麼你知道他是誰了!他不只是以色列的王,這個人乃是宇宙的王,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所以讓我們記得,馬太福音一開始說到以色列的王,最後給我們看見萬王之王、萬主之主。起頭的時候,主耶穌告訴門徒們說,要往以色列迷失的羊那裡;到了最後,他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親愛的讀者,這就是馬太福音的特點。前後是對應的,並且愈到後面,我們愈能看見一個成熟的光景。

主耶穌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換句話說,神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他的的確確是宇宙的王。馬太福音開始說到王,結束也說到王,而且是宇宙的王。前面說到主的降生和預備,後面說到主的受苦、受死和復活。所以讀者若仔細注意這二段,會發現許多對稱和對應的地方。

再舉個例子。馬太福音第一章23節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這是開始。結束呢?馬太福音廿八章20節主說:「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所以,開始講到神的同在,最後他是講到神的同在。不過末了的光更大,先前說到神與我們同在好像很抽象,現在神在基督徒里與我們同在。你看見一面是對應,另一面是一種成長的情形。

又比如馬太福音第二章第1節的記載。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朝見我們的主。這幾個博士是代表什麼?他們可以說是外邦人中間的第一批代言人。但是我們讀到末了第廿七章54節:「百夫長和一同看守耶穌的人,看見地震,並所經歷的事,就極其害怕,說,這真是神的兒子了。」這裡的百夫長和兵丁也是外邦人。所以,這又是一個對應的情形。

第二章16節說到,希律要謀害我們的主。等我們讀了第廿七章50節就知道,猶太人謀害我們的主終於成功了。這又是一次的對比。

再讀第四章,說到主耶穌受試探。那次我們的主一共受了三次試探,而且爭執的點是:如果你是神的兒子……。然而,這三個試探卻被主拒絕了。這是開始。然後我們讀第廿六章到廿八章,會看見主同樣地經歷了三次試探。第廿六章63節:「耶穌卻不言語。大祭司對他說,我指著水生神,叫你起誓告訴我們,你是神的兒子基督不是。」這是第一次。然後第廿七章40節:「你這拆毀聖殿,三日又建造起來的,可以救自己罷!你如果是神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罷!」你看這些話是否像當初主受試探時一樣的口氣。但是,我們的主拒絕從十字架上跳下來。最末了的一次,43節:「他倚靠神,神若喜悅他,現在可以救他,因為他曾說,我是神的兒子。」所以,讀前面的四章和後面的三章,裡面有彼此對應的情形。

馬太福音講到天使,特別講到天使的顯現,我們也都可以找到前後對應的情形。前面天使的出現是在第一章至第四章;及至最後三章,天使又出現了。當我們讀到前面這段的時候,會發現婦人在家譜裡面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這是馬太福音第一章。而在馬太福音最後的三章裡面,我們看見婦人又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特別在主耶穌復活以後。所以,這段敘述第一部份也是遙遙相對的。

再者,第一講章和第五講章遙遙相對。我們若仔細比較兩段的背景,它們都是發生在山上。在前面山上的教訓裡面講到八個福,而後面第五講章裡面講到七個禍。把這七禍和八福排在一起,你會發現也是對應的情形。在第五、六、七章,特別著重的是門徒的義,到了第廿三、廿四、廿五章,特別給我們看見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當他們把面具拿下來以後,我們的主很嚴厲地責備那些人。山上的教訓是帶著權柄的教訓,而末了第五講章是帶著權柄的警告。在第一講章裡面請到聰明的人和愚拙的人,而在第五講章講到聰明的童女和愚拙的童女。這又是遙遙相對的。

再看第四段,就是第八章1節到第九章35節和第廿一章1節到第廿二章46節。這裡又是述敘的部份。在這二個部份裡面,有一個共同的字,並且是最要緊的一個字——就是「權柄」。所以這二段是遙遙相對的。

另外,馬太福音說到「他的名字叫作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而剛好在第二講章裡面,同時出現了一節經文是和「神與我們同在(以馬內利)」這件事相對的。馬太福音第十章20節:

「因為不是你們自己說的,乃是你們父的靈在你們裡頭說的。」神與我們同在,現在父的靈在我們裡頭要向我們說話,因此我們就知道應該要說些什麼。這就是聖靈在我們裡頭說話。在這裡特別講到父的靈在我們裡面,意思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神如何在聖靈裡面對我們說話。這點非常要緊。到了第四講章,他有一節經文剛好是講到以馬內利的。馬太福音第十八章20節:「因為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這就是以馬內利。不過這次是神在基督里與我們同在。我們知道,今天聖靈住在我們裡面能告訴我們所當說的話;因為今天我們無論是行事為人,都是神在我們裡面運行,這個就叫作神與我們同在;就叫作以馬內利。但是不要忘記,當神的兒女們聚在一起的時候,就叫作神在基督里與我們同在。所以,這二節經文,是馬太福音裡面非常重要的經節。一面說到神在聖靈里,一面說到神在基督里。這裡都是說到同在,不過神是住在人所不能靠近的光中。我們或許覺得有些渺茫,但現在父的靈是在我們裡面說話了。還有一點,就是當神的兒女奉主的名聚在一起的時候,照主的話說那裡就是以馬內利了。另外,我們來到E段。這二段都是說到我們的主怎樣地被他百姓棄絕。可是其中有一點的平衡。在第十一章2節到第十二章50節裡面,有一個神的稱許來平衡人的棄絕。在馬太福音第十二章那裡,神特別介紹他的兒子是神的僕人,這是神的稱讚。然後讀到第十六章,雖然人棄絕我們的主,但是彼得代表所有的門徒承認我們的主是基督,是水生神的兒子。所以,這二段話,一前一後講到主怎樣被人棄絕。

【五個層層對稱的括弧】最後,我們來到最中心馬太福音第十三章。在這一段裡面有七個比喻是天國的比喻。主自己解釋說:這是天國的奧秘。這就是馬太福音裡面整個對稱的結構,從外圍達到中心,最終的中心就是馬太福音第十三章。這樣的對稱結構就好像層層相對的括弧。最外面的第一個括弧,一面講到主的降生和預備,另一面講到主的受死與復活。然後第二個括弧,那就是第一講章和第五講章。再來是第三個括弧,一面說到主的權能,另一面說到主的權柄受到挑戰。到了第四個括弧,就是第二講章和第四講章。到了第五個括弧,說到主怎樣受人棄絕,一面有神的稱許,另一面有門徒的承認。而這五個括弧所包圍的,將馬太福音第十三章夾在中央。

—— 陳希曾《神奧秘的智慧》

第八章 馬太福音十三章

讀經:馬太福音第十三章:

當那一天,耶穌從房子里出來,坐在海邊。有許多人到他那裡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眾人都站在岸上。他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落在荊棘里的,荊棘長起來,把他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裡的,就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預言,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迴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

「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裡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只因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撒在荊棘里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耶穌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人撤好種在田裡,及至人睡覺的時候,有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麥子里就走了。到長苗吐穗的時候,稗子也顯出來。田王的僕人來告訴他說:『王阿,你不是撒好種在田裡么?從那裡來的稗子呢?』主人說:『這是仇敵作的。』僕人說:『你要我們去薅出來么?』主人說:『不必,恐怕薅稗子,連麥子也拔出來。容這兩樣一齊長,等著收割。當收割的時候,我要對收割的人說,先將稗子薅出來,捆成捆,留著燒;唯有麥子,要收在倉里。』」

他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裡。這原是百種里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他的枝上。」 他又對他們講個比喻說:「天國好像面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團都發起來。」這都是耶穌用比喻對眾人說的話;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說什麼,這是要應驗先知的話,說:「我要開口用比喻,把創世以來所隱藏的事發明出來。」

當下耶穌離開眾人,進了房子,他的門徒進前來,說:「請把田間稗子的比喻講給我們聽。」他回答說:「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田地,就是世界;好種,就是天國之子;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撒稗子的仇敵,就是魔鬼;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將稗子薅出來用火焚燒,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從他國里挑出來,丟在火爐里;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那時,義人在他們父的國里,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里,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天國又好像網撒在海里,聚攏各樣水族;網既滿了,人就拉上岸來,坐下,揀好的收在器具里,將不好的丟棄了,世界的未了也要這樣;天使要出來,從義人中,把惡人分別出來,丟在火爐里;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耶穌說:「這一切的話你們都明白了么?」他們說:「我們明白了。」他說:「凡文士受教作天國的門徒,就像一個家主從他庫里拿出新舊的東西來。」

耶穌說完了這些比喻,就離開那裡,來到自己的家,在會堂里教訓人,甚至他們都希奇,說「這人從那裡有這等智慧和異能呢?這不是禾匠的兒子么?他母親不是叫馬利亞么?他弟兄們不是叫雅各、約西、西門、猶大么?他妹妹們不是都在我們這裡么?這人從那裡有這一切的事呢?」他們就厭棄他。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耶穌因為他們不信,就在那裡不多行異能了。

不只是所羅門的智慧話剛好分成五段,叫我們想起摩西五經來;在這裡我們也看見,整本馬太福音有五個對稱的括弧。這五個括弧,由大括弧而小括弧,小括弧裡面再有小括弧,其最高峰的一點,就是馬太福音第十三章。所以很多會讀聖經的人都告訴我們,馬太福音第十三章應該就是最高峰的一章。正如詩篇廿二篇、廿三篇、五十一篇,都是詩篇中的大章。以賽亞書第五十三章也是大章。哥林多前書第十二章、十三章也是大章。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篇章。有人告訴我們,就著新約真理和福音的基本要道,或者聖經所啟示的神學來說,馬太福音第十三章有它獨特的地位;而裡面所說的,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在馬太福音這個對稱的結構里,所顯出來的馬太福音第十三章,到底啟示我們哪些重要的信息?為什麼它是在一個最中心的地位上,好像整本馬太福音的發展和最精華都集中在這一章?我們若根據整個結構來讀聖經,必定能夠找到一些重要的真理;你會發現這一章在神的心意里,在神水遠的旨意里,佔有非常大而榮耀的地位。換句話說,若我們要明白父神水遠的旨意,要知道神今天在他兒女中所要達到的心意,那麼我們一定要注意馬太福音第十三章。

【背景:主耶穌退到海邊】到底馬太福音第十三章講什麼?在這裡可說是主耶穌一生職事的一個很大的轉折點。怎麼說呢?根據聖經的記載,我們的主現在不是在會堂里講道,而是在海邊。若你注意到我們的主在海邊講道,那麼你就曉得有一些事情已經發生過了。

當主耶穌剛開始盡他職事的時候,他是往以色列人迷失的羊那裡去;所以他常常進到會堂,在那裡教訓人。但是過不多久,一個會堂跟著一個會堂把門都關起來了。特別是讀到前面,我們看見主耶穌行了十個神跡。這讓我們想起出埃及記,摩西行了十個神跡以後,法老的心就軟了,結果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往曠野去了。現在我們的主行了十個神跡,目的就是:要讓我的百姓去,好讓他們來事奉我。但是,我們的主來到自己的地方,他就是神的兒子,雖然行了許多神跡,卻沒有人相信他。所以聖經說:「耶穌在諸城中行了許多異能,那些城的人終不悔改,就在那時候責備他們說,哥拉汛哪!你有禍了,伯賽大阿!你有禍了,因為在你們中間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推羅、西頓,他們早己披麻蒙灰悔改了。」(太十一20-21)然而,許多百姓不只是不悔改,甚且有法利賽人說耶穌是靠著鬼王趕鬼的。不只這樣,在這段時間裡面有許多人來找主的把柄。當門徒們在安息日掐起麥穗來吃,那些法利賽人就來找主。然後主在安息日里醫治了枯乾的手,有人就問他安息日治病不治病,意思就是要控告他。他們不要看一個人得著醫治,他們要得著主的把柄。所以就在這樣的情形和背景底下,主耶穌才退到海邊去。

【主耶穌用比喻的理由——文士和法利賽人的拒絕】本來主耶穌是在會堂裡面的,但現在會堂的門一個一個地關了。這個代表正統的猶太教,現在向我們的主完全關門了。他來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人卻不接待他。我們的主帶著權柄、帶著權能、帶著神跡,而結果沒有人接待他!這可說是主最傷心的時候。因此當他責備完了哥拉汛、伯賽大以後,就在父神面前傾心吐意。他說:「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太十一25)誰是聰明通達人呢?文士和法利賽人。但他們卻拒絕了主。當所有人都拒絕了主以後,他說:「父阿,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26節)主耶穌說:「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從現在開始,我們主的職事有了極大的改變。本來神把這些事要啟示給文士和法利賽人,和聰明通達的人,現在神把它隱藏起來了;但對於那些嬰孩,卻要顯明出來。這就是為什麼在第十三章,主耶穌一連說了七個比喻。當主說完第一個比喻以後,門徒們就來問主說:「你對眾人說話為什麼用比喻呢?」這證明主的教訓改變了方式。本來他是明明的教導這些人,把這些事明明的指示給他們看,叫他們能夠明白;因為他們拒絕主的緣故,現在父神把這些事隱藏起來了。從那天開始,我們的主再也不明明的告訴他們了;如果向眾人說話,只用比喻來對他們說。不只這樣,聖經說「向嬰孩就顯明出來」,為什麼?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你們和他們的分別在那裡?你們是嬰孩,他們是聰明通達的人。所以對他們來說,這些事是隱藏的,他們看他看不明白。

所以就著某一個角度來講,比喻像個謎語一樣,好像懂得,又好像不懂得。然而主怎麼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這是門徒:「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是指著那些猶太人。(大十三12)「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他不明白。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豫言,說:『你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開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迴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太十三13-15)讓我們記得,這天國的比喻共有七個,分別說到天國奧秘的一部份。在眾人面前是用一個一個比喻來講,但等到沒有人的時候,主耶穌就把這些比喻解釋給門徒聽,叫門徒們能明白。因為這些人是嬰孩,所以主就把他心中的奧秘和神的旨意向門徒們完全敞開。所以,馬太福音第十三章主耶穌開始用比喻來對眾人講道,這乃是馬太福音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點。

【天國的奧秘只向嬰孩開啟】比喻,是一幅非常大的圖畫。在馬太福音的中心點我們看到了一幅非常大的圖畫,那幅圖畫的主題就是天國的奧秘。我們不要以為,只在從前有聰明通達的人,今天同樣也有這樣的人。這些人也許懂得希臘文、懂得希伯來文,他們是所謂的聖經學者;但若你問他們的話,他們會告訴你聖經裡面不都是神的話,聖經裡面含有神的話。他們或者要告訴你,約拿書所講的都不是事實,那不過是比喻,就好像主耶穌用比喻來對我們說話一樣。他們認為約拿被吞到魚肚子里,根本不是事實;聖經只是用一件從未發生的事當作比喻來教導我們。勿以為只有新派的人了有這樣的說法,不!今天你若作一個統計,特別在美國、在英國,會發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者都是這樣相信。親愛的讀者,這些人都是聰明通達的人,然而向他們,神就把這些事隱藏起來。若你我是嬰孩,我們能夠單純地相信約拿書裡面所講的是歷史事實,那麼你我要看見這些所謂聖經學者所沒有看見的。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明白;因為主是用比喻來對他們講的。這些人他們不是不相信嗎?這些人不是很聰明嗎?讓他們當作比喻吧!所有相信約拿書是比喻的人,他怎麼讀約拿書都讀不懂,更不能讀到它的精髓裡面去。今天你或許可以上一門課叫作約拿書,但是不見得約拿書向我們開啟。因為這些事向著聰明通達的人就隱藏起來,向著嬰孩就開啟。

所以,讓我們記得,有一些事叫作神奧秘的事,不是對所有的人公開的,不是所有聖經學者都能夠明白的;唯有那些愛慕主話的人,他們才能夠明白。親愛的讀者,不要羨慕那些很有學問的人,他毋須自卑在屬靈的事上;有一件事我們要小心的,那就是我們要作嬰孩,還是作聰明通達的人。若是聰明通達的人,你我所得的都是比喻,看是看見,卻不明白。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感謝主,所羅門的話只是為著書拉密女的。誰愛我們的主,誰就能夠懂得我們主的話。

【祂,天國最大的奧秘】在馬太福音第十三章,門徒到底看見了什麼?什麼是天國最大的奧秘?當我們的主說完撒種的比喻以後,他說:「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太十三16-17)這是什麼意思?難道這幾個門徒因為懂得七個比喻,就比從前許多先知和義人高明嗎?在這裡主實在已經把天國最大的奧秘向我們啟示了。

那個天國的奧秘到底是誰呢?我們的主行了十個神跡,人看不出來他就是神的兒子,還說:他不是木匠的兒子嗎?因此就厭棄他。所以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明白,他們棄絕他,不要他。他是君王,不錯!但你知道,他不是降生在耶路撒冷,而是降生在伯利恆;他不是降生在君王的王宮裡,卻是降生在馬槽里,連客店都沒有房間為著我們的主;全世界所給他最好的歡迎,乃是一個馬槽。不只這樣,等他來到自己的地方,雖然行了神跡,借著五個餅二條魚叫五千人吃飽,他們仍舊厭棄他。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明白;聽是聽見,卻不曉得。但是主說: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這有福的眼睛只是因為懂得這幾個比喻?不是!乃在於這十二個門徒空前的看見和聽見。感謝主,他們所看見和聽見的,就是我們的主——這一位被棄絕的主。他,實在是天國最大的奧秘。

親愛的讀者,只有我們的君王和世上的君王不一樣。因為所有的君王,頭上戴的都是榮耀的冠冕,但我們的主,頭上戴的是荊棘的冠冕。歷史上有沒有哪一個皇帝或君王,他戴的冠冕是荊棘的冠冕呢?什麼叫作天國的奧秘?天國最大的奧秘,就是這位愛我們的主。我們所愛的主,是被這世界所棄絕的。這就是為什麼馬太福音第十三章成為最中心的一章。因為這裡不只給我們看見他是君王,而且是被棄絕的王。感謝主,在這些愛他的門徒眼中,他是所羅門王。正因為他們看見了,他們聽見了,所以主說: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你們的耳朵是有福的。

【隱藏和奧秘的智慧——模成神兒子的形像】我們當怎樣來明白這個奧秘呢?哥林多前書第二章7節告訴我們:「我們講的,乃是從前所隱藏,神奧秘的智慧」。原文是說:「我們講的,乃是帶著奧秘的智慧,也是隱藏的智慧。」所以我們知道,這裡有一個智慧是帶著奧秘的,也是隱藏的。但在馬太福音第十三章以前不是這樣,我們的主是明明的對他們說話;然而現在向聰明通達人就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明出來。

現在你知道馬太福音第十三章,不只告訴我們隱藏的智慧,也告訴我們這智慧帶著奧秘。保羅說:「就是神在萬世以前,豫定使我們得榮耀的。」(林前二7)今天在神兒女中間有一個很大的爭論:到底我們得救是豫定的?還是自由意志的?若沒有豫定一個人得救,他卻因著所傳的福音相信了怎麼辦?因而有人問說:我到底要不要傳福音呢?但是讀者,你我要記得一件事,很希奇,什麼叫作神豫定我們得榮耀呢?羅馬書第八章30節:「豫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一般講到豫定,只講到得救而己,但我們讀了這段聖經就非常清楚。29節「因為他豫先所知道的人,就豫先定下效法他兒子的模樣,使他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效法他兒子的模樣」,原文是模成他兒子的形像。現在你明白嗎?豫定得榮耀,就是豫先定下,模成他兒子的形像。

所以,什麼叫作得榮耀?不光指著將來有一天我們要得著榮耀說的;也是指著今天,當我們跟隨主的時候,若我們讓生命長大,就漸漸被模成神兒子的形像,那麼人在我們身上就能碰見榮耀了。我們原是沒有榮耀的,但是感謝主,主是公義的太陽,我們的臉只要朝著太陽,人在我們身上就看見榮耀了,不是我們的榮耀,乃是神的榮耀。人看見我們身上有溫柔,是基督的溫柔;人看見我們身上有謙卑,那是基督的謙卑。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現在我們明白了,當初神造人就是照著他的形像來造的。他今天拯救我們,就是要使樂園復得,叫我們這些人能夠彰顯神。因為罪破壞了所有的形像。人應該代表神的,結果成了仇敵的工具。人應該代表美的,結果給人醜陋的印象。但是感謝主,所有真的、善的、美的,在神所豫定的人裡面都能夠完全達到。

我們再讀第28節:「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誰是愛神的人?「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所以下面才說:「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我們若把這些聖經都讀過以後,便知道我們今天被召,原來是根據神的旨意。神的旨意是什麼?就是要模成神兒子的形像。這就是奧秘的智慧,他是隱藏的智慧。

【天國的比喻】這樣明白了以後,讓我們再回到馬太福音第十三章的話。我們若仔細地讀過馬太福音第十三章,會發現這裡所講的就是主在第一講章所講的,他是主在末後的講章所講的。原來,我們的主從未離開過他的主題。馬太福音第十三章是高潮,但不是獨立的高潮。主說,凡聽見我的話,又去遵行的,這人是聰明的人。這意思就是說,我們被模成神兒子的模樣。神的兒子充滿了智慧,他是所羅門王,我們要像他。我們怎麼像他,我們就是聰明的人。我們怎麼不像他,我們就是愚昧的人。誰是聰明的童女,聰明的童女就是像所羅門智慧的兒女。誰是愚拙的,就是不像主的人。所以根據聖經前後文的話,我們就明白,馬太福音第十三章根本沒有離開神的範圍。

一、撒種的比喻:在第一個撒種的比喻里,大家都知道那種子是指著神的話,指著天國的道。而天國的道在這裡,實在說來就是所羅門的智慧話。然而你看見,這種子有落在好土裡的,結果就結實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落在別的土裡的,很快地就枯乾了。想想看,這個比喻是什麼?不就是重複我們的主在第一個講章里所說的,不過現在用一幅圖畫來描寫就是了。在第一個講章里,主說:凡聽見我這話就去遵行的,就好比是個聰明人。所以每次我們實行主的話,讓主的話從我們身上實行出來,那就是指著神的話在我們身上生根立基,而且慢慢長大,神的話在我們身上的地位越來越多而重要。這就是撒種的比喻,是好土和別的土的分別。什麼是好土呢?好土就是聰明的人所代表的。什麼是其他的土呢?就是愚昧的人所代表的。

二、稗子的比喻:第一個比喻講完了以後,然後主馬上講稗子和麥子的比喻。不過這次有所不同,這裡種子不是指天國的道。這好種是什麼?就是天國之子。所以,現在有天國之子和惡者之子的分別。麥子和稗子剛開始的時候是分不出來,直到生命漸漸成熟了以後才能完全的分別。讀者,怎麼顯出一個人是個智慧的人,怎麼顯出一個人是被模成神兒子的形像?今天我們看不出來,乃是等這個生命漸漸長大成熟的時候才清楚。所以,當主的話落在我們的土裡面,結果就開始發生變化了。主讓我們從世界裡面經過,什麼時候我們接受智慧話,我們就變成天國之子,我們就變成智慧之子。結果,主就把我們種在這個世界裡面。所以很清楚,第一個天國的比喻,就是麥子和稗子的比喻。而麥子和稗子的比喻是直接接著撒種的比喻。主完全根據我們有沒有接受、實行所羅門的智慧話;若接受了我們就是聰明之子,也就是天國之子,他就是智慧之子,主就這樣把我們當作好種種在這個世界裡。這就是我們活在這個地上的目的。所以要種在這塊田裡,就是等他有一天會成熟;那成熟的記號就是聰明人的記號;他被模成神兒子的形像。

親愛的讀者,求主憐憫我們,讓我們知道我們到底為何活著!

三、芥菜種的比喻:接著講到芥菜種的比喻。這裡的分別是芥菜種和一棵樹的分別。因為根據聖經,凡任何東西都是各從其類。現在這一粒芥菜種有一種畸型發展的情形,它原是百種里最小的,結果卻長成了樹。主在這裡要提醒我們,一個真正充滿智慧的人,遲早有一天他要看見,小是最美麗的。世界上人所要的都是大,所有的運動他都是大的。但就整個神的教會在全世界人口所佔的比例來說,主說:這些人是小群。所以讓我們記得一件事,雖然芥菜種是百種裡面最小的,但它卻是充滿生命的。藉此主給我們看見,什麼是最聰明的呢?芥菜種是最聰明的。什麼是樹呢?樹是最愚昧的,因為空中的飛鳥能夠宿在它的枝上。

我們看教會歷史的故事,當教會經過三百年的大逼迫以後,康斯坦丁立基督教作他們的國教。百姓若相信耶穌基督的話,每個人都可以得發到幾兩銀子和二件白袍。於是,許許多多的人就加入基督教。然而從教會歷史中你會發現,當教會受逼迫的時候,神的教會能夠維持她的單純;但教會一旦受到世界的歡迎以後,我們再看看教會的情形,那段歷史是越來越黑暗的。特別到了馬丁路得的時候,那是最黑暗的時期,因為有人竟然買賣贖罪券。這些事告訴我們,空中掌權的已經宿在教會的枝上作窩了。這是一個畸形的發展。二、三個人的原則是一粒芥菜種的原則。這是聖靈提醒我們的。

四、面酵的比喻:另外是面酵的比喻。有婦人拿了面酵來,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團都發起來。這裡又是二個對比。一面是三斗面,一面是有帶酵的面。基督和神的話很明顯的是三斗面,是絕對單純的。但是在實際的教會生活里可能會面臨一個試探:我們也許不敢把神的話完全地告訴年輕人,例如:要背起十字架來跟隨主,恐怕大家因此都不來聚會了;所以不知不覺地就把酵放了進去,意思就是說讓它變得更容易一點。但是主怎麼說呢?主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誰都不敢講十字架,因為誰都怕背十字架。就是在神兒女中間畸形的發展,遠遠離開了的神的旨意。在這裡主告訴我們,誰是最聰明的人呢?小是美麗的,單純是美麗的。

不錯!我們若讀主的話,有時的確會覺得枯乾,就像當初的嗎哪一樣。但是我們若真正看見天國的奧秘,還必須知道在我們肉體裡面有一種畸形的發展。芥菜種的比喻和面酵的比喻都讓我們看見這一點。

五、藏寶于田的比喻:聖經又告訴我們:「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里;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太十三44)這「寶貝」是指著什麼呢?前面主耶穌曾說: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所以很清楚,這寶貝當然是指著隱藏的奧秘說的。意思是我們怎樣地被預定要得著榮耀,模成神兒子的形像。親愛的讀者,現在我們的主把這個藏起來了。結果他歡歡喜喜地為我們掛在十字架上,他變賣一切所有的,就是要得著我們。因為他早己看見,這是他的產業。

以弗所書第一章,保羅禱告說:「使你們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聖徒中得的基業(產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讀者,平常我們說神是我們的產業,但你有沒有想到,神在我們這些信徒中有一個產業,而那個產業有豐盛的榮耀。那個產業是什麼?就是有一天我們要變化,要被模成神兒子的形像。神為要得著這個產業,寧可為我們掛在十字架上,不光是解決我們的罪,而且要我們蒙恩得救以後,能夠像他。為著這個緣故,他就把所有的都變賣了來買這塊地。

六、尋珠的比喻:「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太十三45.46)這顆珠子所代表的是什麼呢?代表教會。這裡不只給我們看見個人像我們的主,當整個團體充滿神的榮耀,自然也就彰顯了我們榮耀的主。珠子是怎樣形成的?有一個水族受傷了,一些沙粒進到它柔軟的部份裡面去,結果它沒有把它吐出去,反而包容它,慢慢的包容再包容、忍耐再忍耐,結果那些沙粒在它裡面漸漸的變化,最後變成一顆珍珠。親愛的讀者,今天神的教會也受了許多的刺激,也許有人得罪了我們,然而我們不只是七次的赦免,乃是七十個七次。就因著這樣的緣故,你看見有一顆珍珠,漸漸的形成了。這乃是我們的主所要的。所以,當我們能赦免人七十個七次的時候,就叫我們想起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知道。你看見,這是一顆美麗的珠子。主為著這顆珍珠,為著教會,就願意把一切都捨去,寧願為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

【我們都要像祂】根據馬太福音第十三章.現在我們明白什麼叫作奧秘的智慧和隱藏的智慧。主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不只叫我們白白的稱義,而且還要我們得榮耀,要把我們模成神兒子的形像。所以馬太福音就是告訴我們,他是我們的所羅門。凡是聽見所羅門的智慧話又遵行的,就是聰明人;不聽從的,就是愚昧人。請我們記得,這兩條線在馬太福音裡面從未斷過,並且到了馬太福音第十三章是最高潮,那裡的解釋也最清楚。

在這裡,一面你看見所羅門怎樣預表基督,但另一面,我們也看見所羅門的失敗。所羅門在晚年的時候拜了偶像,真是非常希奇!所羅門原是最有智慧的人.現在卻做了一件最愚昧的事!所以在失敗這件事情上,所羅門不是預表基督,而是預表我們。這就是告訴我們,什麼時候體貼肉體,就是死;

什麼時候體貼聖靈,就是生命和平安。聖經一再地告訴我們在靈里行,意思就是叫我們作個智慧人、聰明人。所以,整本馬太福音的中心,就是給我們看見神奧秘的智慧、隱藏的智慧。他怎樣地忍耐,包容,要把我們這些愚昧人變化再變化,變成一個聰明人。他怎樣是智慧的,我們也要變化成智慧的兒女。就像約翰一書第三章3節所說的,我們都要像他。

求主憐憫我們,我們絕對相信神的工作必定要完成。但什麼時候達到最完全的階段呢?那就是到了有一天,我們的身體完全變化的時候。到那天,不光是人從我們身上看見基督的榮美,而且我們的身體也要改變,我們都要像他。這是老約翰告訴我們的最榮耀的一句話。因此基督徒在這地上不是等死,我們乃是有一個榮耀的盼望。正如哥林多前書第二章所說,然而在完全的人中間,我們也講智慧,不過不是這世上的智慧,乃是隱藏的智慧,帶著奧秘的智慧。這就叫我們想起馬太福音第十三章,也想起整本的馬太福音。我們現在明白了,主為什麼把馬太福音賜給我們的緣故。

【末了的話】感謝主,但願聖靈在我們每一個人心的深處說話。但願我們真能夠進入這本書的中心和精髓裡面,讓我們看見我們所蒙的恩典是何等的大。神召我們來,不只是要稱我們為義,還要叫我們得榮耀,就是叫我們能模成神兒子的形像。感謝主,他是我們的君王,是我們的所羅門。主在我們身上要做到一個地步,使我們像他。為著這個緣故,他巴不得能在我們身上造出一個光景,像聰明的童女。她如何,我們也如何;好讓人從我們身上能看見基督的榮美,使神的見證在這地上能夠傳揚出去。

我們求聖靈繼續做榮耀的工作,做長遠的工作。為著許多神的兒女,但願聖靈借著各種情形,叫神的話能讓人聽見,叫許多人的眼睛被開啟。因為我們的眼睛是有福的,我們的耳朵是有福的。主已經把天國的奧秘啟示給我們,讓我們看見他原來就是所羅門王,就是我們所愛的那一位。雖然世人棄絕了他,但是對於那些愛慕他的人,他水遠是我們的主,他水遠是我們的王。他應當得著我們的一生,也應當得著我們的全人。所以在末了的時候,我們何等願意告訴主說:

我們是他的書拉密女,我們願意把自己完全的奉獻給他。但願他水遠成為千萬人中的第一人;他在我們的一生,在我們的身上,水遠是我們的主。

感謝主,因為他的冠冕是荊棘的冠冕。這是我們的主,我們的君王,我們的所羅門。我們把所有的感謝愛戴都歸給他。雖然世人以為跟隨這樣的一位主,是愚昧的事;但是我們知道,我們是最智慧的一班人。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所信的是誰,我們所跟隨的是誰。但願聖靈把榮耀的話深深地印在我們心裡。

—— 陳希曾《神奧秘的智慧》


推薦閱讀:

【智慧背囊】忘不了
求婚成功是一時的機靈,婚姻成功是一生的智慧
女人必知的20條戀愛智慧:不要試探男人
讓聰明漂亮女人更有智慧,才能分享人生幸福!
雲水禪心688【智慧人生】

TAG:智慧 | 奧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