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 ] 父母必知的100個教子智慧(71-100)

晚秋楓林歡迎您!2011-07-08-05:00父母必知的100個教子智慧(71-100)

71、 教育孩子沒有「不勞而獲」

一個狼向上帝禱告:「上帝呀,請你讓我得到財寶吧!」禱告完了之後,就對狐狸說:「你要常常下田勞動的,這是為了生活,不要讓家裡有什麼短缺的!」於是他帶著狐狸來到田地,對他說:「這裡可以種芝麻,這裡可以種小麥,這裡可以種禾苗,這裡可以種大豆!」指出可以耕種的地方後,回家就日日在教堂向上帝禱告。

夜晚上帝變成狐狸來到他禱告的地方,狼問他來做什麼,上帝回答道:「我也來向上帝禱告,使上帝天天開心,我自然可以不用種地,但是以上帝的力量,自然可以讓田地獲得豐收!」於是狼責怪狐狸說:「怎麼會有田地中不播種子,就有收穫的?」上帝變成的狐狸反問道:「那難道世界上就有隻需要禱告就能發財的?」

教子智慧

世界上,總有這樣的一些人希望可以不勞而獲。

現實生活中,有些父母把更多的愛和精力傾注於慣養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由此產生的後果使父母煩惱。父母給予孩子的是慣養,卻希望得到教育的結果,自然是不可能的。

出現重養輕教的原因,主要是現代人們的生活普遍提高了,而子女又是一個。貧窮的家庭,想慣養也沒有條件;子女多了照顧不過來,自然也就不能慣養。另外,就是父母的認識不足,沒有認識到幼兒時期是教育孩子成材的重要時期,因而失去了良機。

幼兒教育是人一生中教育的最佳時期,父母又是孩子一生中影響最為深遠的第一任教師。所以,父母不能因為情感而失去了教育後代的良機。正是因為重養輕教,使一些父母忽略自己孩子的特點,沒有把孩子教育好,去滋養了他們的一些不良習氣。

美國的遺傳學家喬治·w·比德爾說過:「我們的教育體系錯過了大好的良機,因為人們忽視了孩子發育中最敏感的時期,我們嚴重低估了孩子的學習能力。我們必須傾聽孩子們的要求,這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幼兒時期重養輕教,實際上是錯過了教育孩子的良機。

教子格言

如果一個人總是坐享其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凡事無需自己去努力,他的心靈勞動有別人為之代勞,那麼他永遠也不會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歡樂,什麼是攀登高峰的喜悅。

——蘇霍姆林斯基

72、 家長的經驗不一定是對的

翠鳥站在河邊的樹枝上,聚精會神地盯著水裡。

一隻喜鵲看見了,大聲警告道:「喂,當心!別掉到水裡去了!」

翠鳥沖喜鵲笑著點點頭。輕聲地回答:「謝謝!我會當心的。」

「你可不能麻痹呀,」喜鵲說,「我是有經驗教訓的。那一次我也跟你一樣,站在河邊的樹上,望著水裡。眼睛一發花,便掉了下去。要不是鴨子趕來幫忙,肯定會淹死的。我們鳥類,在水裡毫無辦法。我勸你還是立刻離開的好!」

翠鳥回答說:「謝謝你的關心!不過,我和你不同,我不怕。」

「唉。不聽忠告,太固執了!」喜鵲停了下來,在心裡暗自責怪翠鳥,一邊梳理著羽毛。

忽然,「咚」的一聲,翠鳥果然掉進水裡去了。

「咎由……自取!」喜鵲的後面兩個字還沒說出來,翠鳥又輕疾地從水裡飛上枝頭,嘴裡還叼著一條正在擺動尾巴的小魚。

「原來翠鳥真的和我不一樣,」喜鵲說,「我明白了。經驗教訓,是不應該用來亂套一氣的!」

教子智慧

父母培養孩子,主要是教給孩子懂得淺顯的道理、學習簡單的知識,並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

作為孩子第一任教師的父母,要讓孩子全面發展,自己必須具有培養子女的科學理念,如果只憑自己的經驗去教育子女,父母的願望就會很難實現。所謂科學理念,即指科學的理性觀念。缺乏科學理念,在培養孩子方面,是指缺少理性觀念,也就是說,沒有用科學的理性觀念指導自己教育孩子的行為,而是隨心所欲,把孩子帶大而已。因此,缺乏科學理性觀念的父母很難把子女培養成才。

教子格言

你要記住,在敢於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以前,自己就必須要造就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範。

——盧梭

73、看到孩子的長處就鼓勵

有兩個人分別用自己的牛來進行賽牛比賽,誰輸了就給對方五百美元。其中一個人在自己的牛比賽前,罵道:「蠢牛,加油!」那牛聽到主人的罵聲,馬上就卧倒在地,主人輸掉了這場比賽。回到家,主人對自己的牛說:「平時稱你為『壯牛』,可你卻輸掉了比賽!實在讓人感到羞愧!」那牛聽到主人的話,就對主人說:「可以讓對方再來一場比賽,我會讓你加倍贏回輸掉的錢。」於是重新進行了一場比賽,主人果然贏了更多的錢。

教子智慧

干任何事情之前,每個人都希望聽到一些鼓勵的話,而不是一些使人泄氣的話。經常聽到一些鼓勵的話,可以激發人們對生活的勇氣和做事的決心。

許多父母都懂得讚美孩子會激發孩子的勇氣和力量。但是也有些父母小看了鼓勵的作用,孩子學習有了進步也不知道讚美幾句,致使孩子失去信心。

鼓勵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有時候自己在完成某種任務時,眼看精疲力竭,就要功虧一簣,但是此時同事或領導鼓勵一下,又來勁了,任務就完成了;有時候本來可以完成任務,但是碰到了幾個說風涼話的人,自己泄勁了,把任務擱下了。

這恐怕是不少父母都體會得到的事情。但是,輪到自己培養子女時,就小看了鼓勵的作用。

如果父母認識到鼓勵的作用,在孩子的學習稍有進步時就給孩子以鼓勵,孩子會更加努力,下次會爭取更好的成績。這很好理解,因為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得到了鼓舞會激發自己的上進心,其感情便是動力的源泉。

父母的正確做法是,當你的孩子有了進步的時候,

特別是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孩子,你應該及時表揚他的進步,提高他的自信心,或許你的鼓勵會給你的孩子帶來轉機。

教子格言

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顏元

74、 讓孩子走出「自卑」的陰影

孔雀對天后訴苦,說大家都愛聽夜鶯的歌聲,而它一開口,便被人當做笑柄。天后安慰它說:「你的項間有翡翠樣的光輝,你展開的尾巴更綴有華麗的羽毛,你在光彩和形體方面,都是出類拔萃的。」孔雀說:「但是我在歌唱上已被人超越了,這種啞口的關麗,對我有什麼用呢?」天后回答說:「每樣東西,命運之神都派定了命運——派定你的是美麗,老鷹的是力量,夜鶯的是歌唱,喜鵲的是喜兆,烏鴉的是凶征。這些鳥類,對於賦予它們的命運,都很滿意。」

教子智慧

有人說,「命運之神」是不公平的。的確也是,因為有人天生麗質,有人丑得人人怕,有人天賦異稟,有人笨得可以。不管這是不是「命運之神」所賦予的,至少這是事實,而且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因此與其抱怨,不如去面對它,除了少部分一無是處的人外,絕大多數人都另有長處(當然也有短處),因此不如好好發揮你的長處,也許別人還要羨慕你這長處呢!

自卑是人的自我意識的一種表現。自卑的人,往往不切實際地低估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陷,而看不到自己的長處。自卑的人,由於對自己各方面的評價都過低,所以害怕得不到別人的尊重,但又感到自己哪裡都不如別人,喪失了實現自我的信心。她總是以別人為參照物羅列理由來說明自己的無知和無能。自卑會使人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喪失前進的動力進而影響人的一生的發展。

孩子在生活中難免遇到失敗和挫折,由於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弱,對自己的評價還不客觀全面,在困難面前就容易產生自卑。家長應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給孩子以指導,幫助孩子克服困難。

家長應有意識地豐富孩子的知識,開闊孩子的眼界,提高孩子的能力。為此,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多讀書,多接觸新事物,廣交朋友,讓孩子覺得自己有知識,有能力,從而消除自卑。

教子格言

決不可自暴自棄。開步走吧,只要走,自然會發生力量。

——法布爾

75 、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一群老鼠爬上桌子準備偷肉吃,卻驚動了睡在桌邊的狗。老鼠們同狗商量,說:「你要是不聲張,我們可以弄幾塊肉給你,咱們共享美味。」狗嚴詞拒絕了老鼠們的建議:

「你們都給我滾,要是主人發現肉少了,一定懷疑是我偷吃的,到那時我就會成為案板上的肉了。」

教子智慧

很多監守自盜的人還不及這隻狗有責任心。

有些年齡較大的父母,常常埋怨自己的孩子如何不孝順,小時候給他擦屎擦尿,大了不知道回報。其實,這裡面有很大成分是父母沒有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造成的,不能不說是自己種下的苦果自己吃。

許多專家都認為,如果父母在孩子兒童時期就培養他的責任心,那麼這樣的孩子處在社會上,大多都能幹一番事業,因為他有較強的責任心,知道把事情於好。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有不少的父母不知道孩子還有責任心。他們中有的人甚至說,責任是大人的事,孩子怎麼會有責任心,正是這種觀點把孩子慣得疏懶了。

缺乏責任心的孩子,不僅在道德上會留下陰影,就是將來工作也缺乏獨立的能力。我們今天看到社會上有一些青年,什麼也不會做,什麼也做不了,還要求享受。這不能不說是父母的責任。

所以,父母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不僅讓他有事可干,還要求他做事的質量;不僅要讓他懂得除了自己以外,還要關心父母和其他人,還要讓他懂得一個人在社會上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教子格言

我對青年人最主要的希望,就是徹底克服個人主義,多為國家、為社會、為他人著想,不要斤斤計較個人的得失。

——徐特立

  76 、儘早糾正孩子的錯誤

有一個商人生意興隆,在集市上將貨物銷售一空,口袋裡塞滿了金子和銀子。他把裝有錢幣的口袋捆在馬背上,騎上馬,想在天黑之前趕回家。中午,他來到一座城裡歇腳。當他又要啟程趕路時,僕人把馬牽到他面前,說道:「老爺,馬的左後蹄的鐵掌上少了一枚釘子。」

「少就讓它少吧,」商人回答說:「再走六個小時就到家了,鐵掌不會掉的。我還急著趕路呢!」

到了下午,商人又下馬歇腳,讓僕人給馬喂點飼料。僕人來到他休息的小客房裡,說道:「老爺,您的馬左後蹄上的鐵掌掉了,要不要我牽去找鐵匠?」

「掉就讓它掉了吧,」主人回答說,「還有兩個小

時就到了,這點時間這馬一定能堅持得住的。我還急著趕路呢!」

商人繼續趕路,可是走了不多一會兒,那馬開始一瘸一拐地走;瘸了沒多長時間,開始踉踉蹌蹌地走;踉踉蹌蹌地走了沒多長時間,就摔倒了,摔斷了一條腿。

這時商人只好丟下馬,解下口袋扛到肩上,步行著朝家裡走去,直到深更半夜才到家。

「真是倒了大霉了,」商人自言自語道,「這都怪那個該死的釘子!」

教子智慧

馬的鐵掌掉了沒有及時的修補,商人得到了應有的教訓。父母教育孩子有時也會犯類似的錯誤。

在家庭中對於孩子寬宥,是許多父母的共同特點,理由是孩子小,理解能力較差,一些錯誤行為可以諒解。有的父母也不忍心對孩子嚴格要求甚至說,「樹大自然直」,長大了就好了。

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中國有個諺語是,「桑條從小育,大了育不住」,就是說,對孩子從小就應該進行教育,如果一味寬宥,是很難把孩子培養成材的。

作為父母,愛自己的孩子,有些地方諒解也無可厚非,但是認為小時候管教可以寬一寬,那就錯了。

父母對孩子應該管教,管教和時下的新潮觀點「放飛孩子」並不矛盾。管教,不是把孩子「籠」起來;放飛孩子也不是放任自流。有彎的樹苗,長成大樹,冷眼一看似乎是直的,但是仔細看來,還是不順眼。因此,孩子有錯還應儘早糾正的好。

 教子格言

今日的兒童轉眼即成青年,稍不注意就難補救了。

   ——徐特立

  77、 告訴孩子「天外有天」的道理

秋雨綿綿,山洪暴漲,千流萬溪的水都注入黃河。河面洪波浩浩,兩岸之間分辨不清牛馬。黃河之神河伯欣欣然暗自高興,以為天下的壯觀完全為自己擁有。他順流東下,進入渤海,抬頭東望,只見海濤浩瀚,無邊無垠。河伯這才感到惶恐,不覺望洋興嘆。他對大海之神海若說:「俗話說,點著眼前一點星星火,便以為天上太陽不如我,說的就是我啊!今天我才知道世界是多麼的廣闊。如果不來到你的門前,我會永遠地貽笑大方。」

海神說:「井裡的魚不能同它談海的廣闊,因為它受到空間的局限;生長期只有一個夏天的蟲子不能同它談冰的溫度,因為它受到時間的制約。現在你走出你的崖岸,看到了大海,知道你自身的渺小,總算可以和你談談大道理了吧!」

海神接著說:「天下的水,沒有比海洋容納得更多的了。千萬條江河灌注,然而海並不盈溢。春秋不變,水旱無妨。這同江河比較簡直不可以用數量來計算。然而我從來不以為多。因為我知道,我在宇宙之間,就像小木、小石之在大山一樣。我只感到自己太小,又怎麼會自大呢?你想一想,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不像一個小螞蟻堆擺在大澤之中嗎?世界之物數以萬計,人不過是其中的一分子。人住滿了九州,凡五穀所生之地,舟車所通之處,無不住滿了人,每個人又只是其中的一分子。這和世間萬物相比,不像一根毫毛在於馬體嗎?一個人的分量就那麼一點,五帝炫耀他的權勢,三皇顯示他的力量,伯夷矜持他的聲名,他們都自以為了不起.不就像河伯你那樣,自以為水很多嗎?」

教子智慧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海神告訴了河伯這個基本的道理。在生活中家長能像海神教河伯那樣教自己的孩子嗎?

一些孩子在平時總愛炫耀自己,愛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希望得到肯定的想法也無可厚非,問題在於當他「炫」得不合時宜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做呢?

總的來說,家長在告訴孩子不要刻意表現自己的時候應該涉及以下幾點:

首先,不要隨波逐流去表現自己不擅長的東西,而應該發現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使別人真正欣賞到自己發光的地方。

其次,要在恰當的時候表現,不能不分場合,否則孩子難免惹人厭煩,家長也會覺得十分尷尬,沒面子。

第三,孩子的表現要適可而止,不能太過分,否則過猶不及,容易讓人反感。應該讓孩子既自信又有自知之明,不能讓他產生自高自大或者盲從的不良心態。這就要求家長首先對自己的孩子有深入的了解。家長總是拿自己的孩子當個寶,以自己的孩子為榮,有時孩子在某方面有了一點小小的進步,有些家長就驕傲得不得了,巴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都來誇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所以經常高估了自己孩子的能力,給予孩子過高的不適當的評價,不僅不對孩子刻意表現的行為予以糾正,反而還一個勁地鼓動他,這樣孩子難免會產生「老子天下第一,誰都不如我」的幻覺,擺不正自己的位置。長此以往,他以後很難再有大的進步,能取得多大的成就也.是可以預料的。

教子格言

成功的第一個條件是真正的虛心,對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見,只要看出同真理衝突,都願意放棄。

   ——斯賓塞

  78 、培育孩子的孝心

爺爺已經很老了。兒子和兒媳婦便不再讓他上桌子,只讓他在火爐邊吃飯。有一次,他們端著碗飯給老人吃.老人想把碗挪近一點,可是碗掉在地上,摔碎了。於是兒媳婦就開始責罵老人,說他把家裡的東西都弄壞了,打碎了好多隻碗。她還說:以後她要用大木盆給老人盛飯。老人只是嘆了口氣,什麼話也沒說。

有一天,兒子和媳婦在家裡坐著,看見他們的兒子在地上擺弄一堆小木片玩。

父親就問道:「孩子,你這是在做什麼?」

孩子回答說:「爸,我正在做木盆呢。等將來你和媽老了的時候,我好用這隻木盆給你們盛飯。」

夫妻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哭了起來,他們為自己那樣對待老人感到羞愧。從那以後,他們又重新把老人請上桌吃飯,並且細心地照顧他。

教子智慧

現在有許多父母只知道叫孩子好好學習,卻忽視了一些一般的道德教育,比如說孝心吧,這本來是該孩子從小就應該培育的事情,卻忽略了,認為對自己的孩子,強調孝順,反而生分了。

孩子不孝順,不只是對父母的問題,這樣的人,在社會上也缺乏同情心。所以,有人說,連父母都不孝順的人,你還指望他對別人有同情心?因此,這樣的人不容易被社會接納。

實際上,孩子不孝順多是父母自己的責任,因為父母教育不夠。就說父母的示範作用吧,人們沒有忘記((壹盈門》的電影中大媳婦不給公公餃子吃,這在孩子當中會留下什麼影響?、父母對孩子過分呵護,使得孩子認為父母就應該對自己愛護,而自己應該怎樣對待父母,卻連想也沒想。

有一位高中生離家讀書,在星期日回家時,母親為兒子做魚吃,吃飯的時候兒子把魚頭挾給了媽媽,說:「媽媽,我從小就記得你愛吃魚頭。」

母親雙眼落淚,孩子還不知道為什麼。

所以,父母最好把培育孝心這一件事當做大事來抓,不要使我們中華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我們這一代泯滅。

 教子格言

母愛不僅僅是指母親對孩子的愛,也應包含孩子對母親的愛。

   ——穆尼爾?納素夫

79、 不可漠視孩子的依賴性

沙漠中的狐狸養了一窩小狐狸。小狐狸長到能獨自捕食的年齡,母狐狸把它們統統趕了出去。小狐狸戀家,不走,母狐狸就又咬又追,毫不留情。小狐狸中有一隻是瞎眼的,但是母狐狸也沒有給它特殊的照顧。照樣把它趕得遠遠的。因為母狐狸知道,沒有誰能養它一輩子。

小狐狸們從這一天開始長大成人了,那隻瞎眼睛的小狐狸也終於學會靠嗅覺來覓食。

教子智慧

我們不得不佩服狐狸媽媽的遠見!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依賴別人生活一輩子。

時下一些孩子的依賴性特別嚴重,許多父母看不到孩子這種依賴性的危害,忽視了培養孩子獨立工作的能力,這對孩子將來處世做事是沒有好處的。

孩子小的時候,需要父母的照顧和保護,父母負有監護的責任。但是,不能讓孩子養成依賴他人的不良習慣。

父母愛自己的孩子是正確的,但是不能事事替孩子去做,要培養孩子自己做事的習慣。

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臉,自己吃飯。上學了,要讓孩子每天自覺按時起床,自己收拾書包。

在學習上,父母可以在必要時輔助一下,不要天天陪著孩子做作業。父母應該明確告訴孩子,學習是你自己的事,不要依靠父母,你不願意自己主動學習,就在班上墊底吧!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你不去管他,他也會自己努力學習的。

教子格言

有兒女的人,如果除去留給必須的教育費用,再傳給更多的財產,我認為那是錯誤的,這樣不過是鼓勵懶惰,使他不能發展個人的獨立生活和才幹。

  ——諾貝爾

80、 糾正孩子坐不住的習慣

一個初學打獵的年輕人跟著自己的師父一同到山裡去打豬,沒走多遠就發現了兩隻兔子從樹林里竄了出來,年輕獵人很快就取出自己的獵槍。兩隻兔子向不同的方向跑去.年輕獵人一下子不知道該向哪只兔子瞄準了,想打這隻兔子,又怕那隻兔子跑了,獵槍一會兒瞄準這隻。一會兒又瞄準那隻,就這樣瞄來瞄去,結果兔子不見了蹤影。年輕獵人感到十分氣惱。

他的師父安慰他說:「兩隻兔子向不同的方向跑,你的槍雖然快,但是也不可能同時射中兩隻呀。關鍵是你一定要選擇好目標,這樣你就不會空手而歸了。」

教子智慧

也許你從沒想過要成為優秀的獵手,但我相信老獵人的話對你的意義非同尋常。

不能夠抵擋住誘惑,只能空手而歸,這充分說明了一個人的意志力對自己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安安靜靜地坐著,或者長時間專註做某一件事情,這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好動,坐不住的孩子往往意志力比較薄弱。上學後,這些孩子往往表現出很難專心聽講,學習成績比較差。對於好動的孩子來說,即使是只讓他坐上幾分鐘,那也如坐針氈一樣。小時候,我也是一個坐不住的孩子,父母經常斥責我說:「難道板凳上有釘子呀?你怎麼就沒有個閑,不能老老實實地待一會兒?」現在回想起來,那真就像板凳上有釘子。

怎樣才能糾正孩子坐不住的習慣呢?我們給家長的建議是:

在活動中培養孩子的興趣。愛玩兒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這種特點,讓孩子經常做一些有意思的遊戲,讓孩子能夠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專心致志地做某一件事,這實際上就是磨孩子的性子,讓孩子學會堅持和忍耐。

營造安靜的環境。當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盡量要為孩子營造一種安靜的環境。父母最好不要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看電視,也不要讓孩子一邊寫作業一邊聽音樂。同時,在孩子的房間里,盡量少放雜物,尤其是那些抓起來就能玩兒的東西,以免孩子分心。同時,要讓孩子保持個人清潔衛生,不要讓孩子把自己弄得髒兮兮的,感覺到渾身發癢,坐在那裡就開始抓耳撓腮。

獎勵與懲罰。無論你採取什麼樣的辦法,孩子就是坐不住,尤其是在孩子應該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嚴厲地懲罰他,責令他應該立即安靜下來,把自己的事情做完做好。如果孩子一貫很鬧,突然能安靜下來,哪怕是幾分鐘時間,家長也要抓住時機,給予表揚和鼓勵。

教子格言

告訴你使我達到目標的奧秘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

——巴斯德

81 、不要給孩子「笨蛋」的暗示

一頭小象出生在馬戲團中,它的父母也都是馬戲團中的老演員。

小象很淘氣,總想到處跑動。工作人員在它的腿上拴上一條細鐵鏈,另一頭系在鐵杆上。小象對這根鐵鏈很不習慣,它用力去掙,掙不脫,無奈的它只好在鐵鏈範圍內活動。

過了幾天,小象又試著想掙脫鐵鏈,可是還是沒有掙開,它只好悶悶不樂地老實下來。一次又一次.小象總也掙不脫這根鐵鏈。慢慢地,它不再去試了,它習慣了鏈子。再看看父母也是一樣嘛,好像本來就應該是這個樣子。小象一天天長大了,以它此時的力氣,掙斷那根小鐵鏈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可是它從來也想不到這樣做。小象認為那根鏈子對自己來說,牢不可破,這個強烈的心理暗示早已深深地植入它的記憶中了。

教子智慧

有的孩子天賦稍差一點,有的是天賦「開發」得晚一些,在學東西的時候反應有些遲鈍,父母就給孩子貼上「笨蛋」的標籤,這樣,孩子就像商店的次品貨標籤一樣,很少有人光顧,孩子便失去了自信心。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沒有被人貼上「笨蛋」標籤更令人苦惱的事情了。如果是一個有力量反抗的人,他會給貼標籤的人狠狠地一拳!

孩子無力反抗,在學習成績稍不如意,父母便說孩子是「笨蛋」;做某種事情稍一失手,又給孩子冠上「笨蛋」的帽子,孩子只能聽之任之。

這樣的孩子會在父母「笨蛋」標籤的刺激下,失去自信心,沒有自信心的人就沒有獨立的人格。這樣不僅會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損害,甚至失去獨立做人的能力。

所以,年輕的父母千萬別亂給孩子「笨蛋」的暗示,就像小象腳上的鎖鏈,父母要識別這個標籤是具有很大殺傷力的。

孩子在成材的過程中,父母要多給孩子一些扶持,多給孩子一點耐心、寬容和鼓勵。用殺傷性的武器「笨蛋」來刺激孩子,孩子有可能真變成個笨蛋。

教子格言

故意指責少年的缺點,甚至抱著一種諷刺的態度,會刺傷少年的心,有時甚至會使他陷入悲觀失望。

——蘇霍姆林斯基

82 、不要主觀的批評孩子

馬和牛幹活歸來,主人分別餵給了草料。夜間,主人又給馬加餵了精料,而且天天如此。對此,牛很是不滿,認為自己幹活不比馬少,不知主人何故要偏心眼。

馬享受著主人優厚的待遇,十分得意:「我的勞動強度大,每次都大汗淋漓。對了,人類的詞典就有『汗馬功勞』之說。你呢,每次勞動,從來都不流汗。」

牛委屈地辯解道:「誰不流汗了?只是我的汗流在鼻子上、嘴唇上和腳趾間,主人不曾看見罷了。」

一旁的羊憤憤不平地說:「人就是這樣,有時分析問題不夠全面,就看表面現象。」

教子智慧

羊的埋怨不無道理。我們常常犯一種通病:主觀臆斷,不明事理就發議論。戒除偏見,主持公正,才能把事情做對。

孩子犯了錯誤,父母應該批評,但是批評也要講究方法。有的父母對孩子進行劈頭蓋臉的批評,這樣容易使孩子失去自信心,或者造成逆反心理。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沒有好處的。

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就是說,凡是人都會犯錯誤的,大人尚且如此,何況一個還沒有涉世的孩子。

劈頭蓋臉的批評,可能會有兩種結果,一是,你就批評吧,反正你批評的再嚴厲我也不反抗。另一種是,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他會針尖對麥芒,進行反抗。這就容易燃起父母的更大火氣。

很明顯,豁出去了的孩子,任你批評任你說,就是不吱聲,他會沒有自己的獨立人格,也沒有什麼尊嚴和自信心,這對孩子學會獨立做事是沒有好處的。

能夠反抗的孩子,說明還有一定的個性,但是,小胳膊扭不過大腿,不是失敗就是招來父母更嚴厲地批評,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創傷,同樣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為了孩子成材,父母要有一定的涵養,能夠包容一些。即使批評孩子也要講究一定的方法。

我們認為孩子犯了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缺乏素養,不能把握時機對孩子進行教育。劈頭蓋臉的批評,你出了氣,孩子憋了氣。會使孩子缺乏獨立的人格,或者造成了心理創傷,你願意要這樣的孩子嗎?

教子格言

終日給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於打罵,使他畏縮,彷彿一個奴才,一個傀儡,然而父母卻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是教育成功,待到放到外面來,則如暫出樊籠的小禽,他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魯迅

83、 看到孩子交往的價值

一隻獅子和一隻狐狸合作。狐狸負責發現食物,獅子負責捕殺食物。得到的食物兩人分享。這樣它們就都餓不著了。

但過了不久,狐狸心裡就不平衡起來:「沒有我去發現食物,我們怎麼能得到食物呢?獅子有什麼本事要分享那麼多。」於是,它離開了獅子,自己去尋找食物,第二天,狐狸去羊圈抓羊時,被獵人和獵狗抓住了。

教子智慧

合作不僅是一種工作。事實上,合作是一個團體成功的根本,沒有一個人能獨自成功。

有些父母在培養孩子的社會化過程中,不懂得培養孩子交往的價值,因此,不肯讓孩子交朋友,怕孩子學壞。其實,父母這樣做不利於提高孩子的能力,更不利於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

實際上,人在事業上的成功,大都是在社會交往中取得的。有人通過調查指出,人的成功有30%取決於自己的專業水平,70%是來自與人的交往中。

人在與他人交往之中,在得到他人的認可並接受他人的經驗,自己也在不斷的發展。因此,可以說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人與人的交往起著重要作用。

父母在教育孩子與人交往中,走不出的誤區便是不懂得交住的價值。

專家們認為,在與人交往中,還可以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各種技能得到發展。

很明顯,在與人交往中大多會使人心情愉悅。一些退休幹部大概最有體會,賦閑無事時,有幾個人聊天可以養身怡性。

自然,在交往中還可以學習他人的知識和優秀的品格,這樣的事例俯拾即是。

現代社會需要人的競爭精神和合作精神,在交往中可以使孩子懂得競爭是發展自己的動力,孤身一人就無所謂競爭;同時競爭又是以合作為基礎的,孩子沒有交往,就沒有合作。

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去交往,不應該約束孩子交往的獨立性。而有的孩子不懂得如何交往,父母應該給予指導。不要把有缺點的孩子劃為孩子交往的「另冊」。有一句格言需要記住:「誰要求沒有缺點的朋友,誰就不會有朋友。」

教子格言

集體生活是兒童自我向社會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所必需。

——陶行知

84、 不要讓孩子過於看重自己

樹上落了一隻嘴裡銜著一大塊肉的烏鴉。許多追蹤這個富有者的烏鴉立刻成群飛來。它們全都落下來,一聲不響,一動不動。那隻嘴裡叼著肉的烏鴉已經很累了,很吃力地喘息著。不是嘛,它不可能一下子就把這一大塊肉吞下去呀。

也許是嘴裡叼著肉呼吸困難,也許是因為以前它被大家追趕,已經弄得精疲力竭——只見它搖晃了一下,突然失落了叼著的那塊肉。

所有的烏鴉都猛撲過去,在這場混戰中,一隻非常機靈的烏鴉搶到了那塊肉,立刻展翅飛去:這當然是另一隻烏鴉——頭一隻被迫趕得精疲力竭的烏鴉也在跟著飛,但已明顯地落在大家的後面了。

結果是第二隻烏鴉也像第一隻一樣,弄得精疲力竭。也落到一棵樹上,也是終於失落了那塊肉,於是又是一場混戰,所有的烏鴉又去追趕那個幸運兒……

教子智慧

富有的烏鴉的處境多麼可怕,而這只是因為,它只為了它自己。不會與別人分享,最終的結果是自己也享受不到。

不少父母對孩子溺愛,全家人都以孩子為中心,特別是獨生子女,有的簡直就是小太陽,父母、奶奶、爺爺都成了繞他轉的行星。時間一長,孩子便養成了以我為中心的霸氣,這對孩子的成長和將來與人合作是沒有好處的。

孩子以我為中心,是目前家庭教育中的大患。這樣的孩子吃飯的時候什麼好吃撿什麼吃,有時父母還幫孩子的忙。有的家庭乾脆給孩子吃小灶,把孩子凌駕在老人之上。

這樣的孩子很難與小朋友合群,他會瞧不起一切人,嚴重者會搶奪小朋友的好東西。

孩子以我為中心的習慣,多是大人「慣」出來的。最初孩子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並以不正常的哭鬧等手段,脅迫大人屈服。一次過去了,兩次過去了,十次八次過去了,這樣就養成了孩子的不良習慣。

孩子以我為中心,常常聽不進別人的話。在課堂上,老師講的東西,只要不合自己的口味,不管錯對,也想讓老師跟著他走。他的答案錯了,不找自己的原因,反而會說:「怎麼是這樣呢?」

父母應該明白,孩子的這種以我為中心,和孩子的獨立思維和創新是兩碼事,這種以我為中心完全是一種霸氣,眼中只有「自我」。

這種習慣一旦養成,不僅不會學習好,即使將來走上社會,也會經常耍賴,無法與人交往,最終會被社會淘汰。

教子格言

如果自尊而輕人,自信而自滿,即是對自己關門,不向外面吸取寶貴的精神食糧,也即是對朋友們關門,拒絕朋友們批評和貢獻意見。

——徐特立

85、培養孩子的耐性

狐狸的頭腦很聰明,也很懂得隨機應變,宙斯神非常欣賞,就把動物王國交給狐狸。過了不久,宙斯想知道,狐狸的命運改變以後,卑賤習性是否也隨之而改了,於是故意在狐狸國王面前放了一隻金龜子。因為金龜子在狐狸面前不停地跳動,狐狸實在忍受不了,就不顧一切,跳起來想捉住金龜子。

宙斯看到狐狸這種情形很生氣,就取消它國王的資格,恢復它從前的身分。

教子智慧

這個寓言表現了狐狸利用它的聰明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卻由於本性難改又失去了一切。這說明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做事沒有耐心的人,是很難成功的,所以家長應儘可能地培養孩子的耐性。

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說:「我的孩子並不比別的孩子笨,可就是沒耐性,做事總是虎頭蛇尾,半途而廢」。針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知道,孩子做事能否有頭有尾,善始善終,其實質是面對困難能否克服的問題,是人的堅持性的體現。一個人的意志是否堅強,對他以後的學習、工作的成敗有重要的決定作用。作為家長,從小就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的耐心,也就是孩子做事的堅持性。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人活動的動力,沒有了興趣的活動,一定是無效的活動。所以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是極為重要的。由於孩子的知識經驗不足,他們感興趣的東西也是很有限的,所以家長應盡量讓孩子多接觸新事物,培養孩子的興趣。另外,為孩子選擇的玩具和書籍,也一定要適合孩子。從內容上來說,難度要適中,過難過易都會挫敗孩子活動的興趣。從數量上來說,也要適度,如果同一時間提供的玩具量太多,很容易分散注意。

教子格言

好讀書之人自有書氣,外面一切嗜好不能誘之。世之所貴讀書寒士者,以其用心苦讀書,境遇苦寒士,可望成材也。若讀書不耐苦,則無所用心之人;境遇不耐苦,則無所成就之人。

——左宗棠

86 、不拿孩子與別人攀比 一位母親有兩個兒子,一位當上了國王,另一位是地道的農民。當國王的兒子很有才能,把國家治理得很好,做農民的兒子是耕種能手,年年糧食滿倉。 有人問母親:「你肯定為你的當國王的兒子感到自豪吧?」她說:「不錯,我為我做國王的兒子感到自豪,他學會了為國為民;同時,我也為我的另外一個兒子感到自豪,他現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教子智慧 不管你是萬人之上的國王,還是田裡挖土豆的農夫,都是母親的兒子。只要各得其所,自食其力,母親都會為孩子感到自豪。 有的父母愛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攀比,如果自己的孩子生得俊俏,學習又好,又很會說話,自然母親臉上也光彩。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的孩子,便覺得處處不順眼,不給孩子一口好氣。因此,使孩子失去了自尊心。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比較,有時可以使孩子有學習的榜樣,如果父母引導得法,可能會激發孩子的上進心。 但是,許多父母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攀比,是藉以找出孩子的毛病,因而對孩子產生不滿情緒,認為朽木不可雕,不是批評就是責罵。 有些攀比自然父母可以做得到。例如,別人的穿戴時髦,只要有錢就可以做到。 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卻不是一件衣服能夠說扔就扔,說買就買的。 人生在世,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各人有各人的天賦,各人有各人的性格,各人有各人的能力。如果父母只和高的攀比,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長處,而只看到孩子的短處,便容易使自己的教育收不到應有的效果,甚至失敗。 父母的正確態度是,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例如,自己的孩子腦子遲鈍一些,教育孩子笨鳥先飛,多賣些力。孩子有了進步就應該鼓勵。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已經盡其所能,父母就不要過高要求,父母這樣的教育是成功的。

教子格言 對孩子們來說,父母的注意和讚賞是最令他們高興的。 ——卡耐基

87、 你的語言傳遞著你的價值觀念 一對老鼠夫婦生了一窩小老鼠,下決心要把小老鼠培養成才,至少不要當過街老鼠,做壞老鼠,「人人喊打「的滋味不是好受的。 於是夫婦倆專偷餅乾、麵包、蛋糕、香腸等美味食品給小老鼠吃。等小老鼠吃飽後,夫婦倆還要商量明天偷什麼,怎樣偷的計劃。 一天晚上,夫婦倆偷了麵包從隔壁鄰居家回來。突然看見自己孩子——一窩小老鼠爬在五斗櫥上,正在偷吃小主人的一包餅乾。它們氣壞了,把小老鼠一隻只喊到洞里,瞪圓眼珠,翹起鬍子,狠狠教訓它們:「你們這些小東西,我平時教育你們,長大做只好老鼠,為啥不聽爹媽的話,還未長大,倒先干起小偷來了。這像啥樣子,真氣死我了!」說著說著,它們競氣得流淚了。 小老鼠望著爹媽,抖抖索索地爭著說:「你們天天偷東西,說的又是怎樣偷東西。我們聽得多了,當然要學偷東西了。」 這對老鼠夫婦你瞧我,我瞧你,好久說不出話來。

教子智慧 為人父母者常常會在不知不覺中傳遞著自相矛盾的價值觀念。這往往會形成惡性循環,因為你在孩子身上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影子,然而很多時候孩子又會因此而受到責備。 有些父母往往有時以「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州官身份向孩子提出一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嚴正要求,或者是與其自身言行完全相悖的要求。如一方面要求孩子說話有禮貌、講道理、尊重他人,另一方面自己對孩子說話時總是採取命令的、不尊重孩子的甚至是沒有禮貌的方式。事實上,想讓孩子講道理,父母自己首先就應該講道理,而不是只訓導孩子講道理,想讓孩子尊重別人,父母和孩子說話時首先有禮貌,而不是惡聲惡氣或歇斯底里。 有的父母內心希望自己的孩子逞強能幹,不被別人欺負,因此,每當自己的孩子欺負了別的孩子時,雖然表示不應該如此,但往往會笑嘻嘻地走到孩子身邊,抱著孩子並溫和地對孩子說:「怎麼能打人呢?」其實孩子在父母的這種溫和的言語中早就發現:「這是可以的,至少不是很嚴重的。」因此,以後還會經常發生類似的情況。所以,孩子的所作所為往往是成人價值取向的具體表現,當然不僅僅是父母的價值體現。

教子格言 小孩子好模仿,因此,做父母的一方面要以身作則,一方面還要替他選擇環境以支配他的模仿。 ——陳鶴琴

88、 不要為孩子當牛做馬 有個勤儉的農夫,體力好又聰明,他不但一個人打理一大片的田地,並且還年年豐收,因此,他的五個孩子從小吃好的、穿好的,每個都被伺候得像闊少爺一般。 「茶泡好了沒?我渴死了。」 「杯子在哪兒?快拿給我。」 「鞋壞了,快幫我修一修啊。」 他們什麼也不用做,只要開口吩咐,自然就有人幫他們把事情處理好。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無形中養成了他們懶惰的習慣。 農夫病了,並且很重。 就在他臨死前,終於想出個法子,他把所有的孩子叫到身邊,說:「我要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們家那塊荒地里埋了好些東西,你們一定要去找。這樣,以後的生活就不會有問題了。」 農夫不久之後過世了,他的孩子們以為荒地里藏了寶藏,所以很努力地挖掘。只是挖遍了每一寸土也沒找到任何寶物,最後只好在地上種植葡萄,沒想到,鬆土的舉動使葡萄的果粒特別肥碩。 他們結結實實地賺了好多錢,同時也明白了父親的苦心,更了解到要有收穫就必須先耕耘的道理。

教子智慧 許多父母愛孩子過了頭,或者一心讓孩子把工夫用在學習上,所以就什麼活也不讓孩子干。自己不僅操持孩子的衣食,還要做好家務,真是扔下筢子拾掃帚,一點也不得閑。 父母這樣到底是為了什麼?他們會很乾脆的回答:為了孩子唄!我們認為,父母為了孩子甘心做牛做馬是不正確的。 專家們認為,勞動是家庭教育中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因為勞動不只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更是一種重要的能力。 因此,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體質,還可以鍛煉孩子的意志,並使他懂得勞動的價值,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如果不讓孩子勞動,等於說父母剝奪了鍛煉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機會,會使他成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獃子。 勞動是通向獨立生活的道路,一個人從小不參加勞動,很難成為生活的強者。所以,父母為子女做牛做馬,孩子就會得不到鍛煉,缺乏做人的品質和做事的能力。

教子格言 凡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付出艱苦的勞動是得不到的。 ——艾迪生

89、 讓孩子遠離「臟"話 一天,小熊和夥伴們玩得不高興了,小熊就罵了同伴的母親。小熊的媽媽聽了非常生氣,但她強壓住了憤怒,平靜地問小熊:「兒子,你愛媽媽嗎?」小熊一本正經地回答說:「世上只有媽媽好,我最愛媽媽!」母親接著問:「如果有人罵媽媽,你該怎麼辦?」孩子回答說:「我就幫媽媽去罵他!」母親拍了拍孩子的頭,嚴肅地反問:「兒子,你告訴媽媽,你是不是經常罵別人的媽媽?如果你罵別人的媽媽,別人肯定會罵我,是嗎?媽媽可不想因為你而挨罵呀!」孩子答不上來了。母親繼續對孩子說:「兒子,你知道嗎?你罵別人的媽媽也就等於是在罵自己的媽媽。你要是真愛媽媽,不讓媽媽挨罵,你就只能是做到不罵別人。你明白嗎?」聽了媽媽的教導,小熊想了想說:「媽媽,我保證以後再不罵人了!」

教子智慧 用最淺顯的道理勸導孩子不說髒話。小熊的母親這樣勸導她的孩子改正罵人的壞習慣的,雖是寓言,但的確值得借鑒。 在成長的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說過髒話。孩子說髒話的情形大約有以下幾種:隨口而出,不假思索;怒不可遏,發泄不滿;覺得好玩,有口無心。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偶爾說點髒話,並不要緊,因此並不在意。而另外一些家長卻把孩子罵人視為洪水猛獸,就像上文中的那位母親那樣,嚴厲懲罰孩子。教育孩子是應該講求藝術,這兩種做法都有過猶不及之嫌。放任自流肯定不可取,過於嚴厲也行不通。 怎樣才能糾正孩子說髒話的壞習慣呢?我們給家長的建議是—— 允許孩子偶爾說出不雅的話。任何一個孩子都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他們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髒話源的污染。因此,當孩子感到非常憤怒的時候,他們也許偶爾會說出一些不雅的話,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家長可以不必在意,切記不要小題大做。 教孩子用最恰當的方式宣洩心中的憤懣。當孩子想發泄憤怒的時候,教會孩子用恰當的方式表達感情,而不要罵人。讓孩子明白說髒話會傷害他人的感情,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也是缺乏教養的體現。 讓孩子遠離髒話源。除了學校里的老師和同學,孩子接觸最多的人就是家人。因此,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平時嚴禁在孩子面前講髒話。同時,不讓孩子和那些愛說髒話的孩子混在一起。

教子格言 粗暴無禮,是內心虛弱的人用來使自己顯得貌似強大的手段。 ——埃里克·霍弗

90、 指導孩子怎樣玩 有一天,龜與兔相遇於草場上。龜在誇大他的恆心,說兔不能吃苦,只管跳躍玩樂,長此以往,將來必無好結果。兔子笑而不辯。 「多辯無益,」兔子說,「我們來賽跑,好不好?就請狐大哥為評判員。」 「好。」龜不自量地說。 於是龜動身了,四隻腳做八隻腳跑了一刻鐘,只有三丈余。於是兔子不耐煩,而有點懊悔了。「這樣跑法,可不要跑到黃昏嗎?我一天寶貴的光陰都犧牲了。」 於是兔子利用這些光陰去吃野草,隨興聽之,極其快樂。 龜卻在說:「我會吃苦,我有恆心,總會跑到。」 到了午後,龜已精疲力竭了,走到蔭涼之地,很想打一下盹,養養精神,但是一想是不道德的,就又奮勉前進。龜背既重,龜頭又小,五尺以外的平地便看不見。他有點眼花繚亂了。 這時兔子,因為能隨興所之,越跑越有趣,越有趣越精神,已經趕到離路半里許的河邊樹下。看見風景清幽,也就順便打盹。醒後精神百倍,卻把賽跑之事完全丟在腦後。在這正愁無事可做之時,看見前邊一隻松鼠跑過,認為怪物,一定要去追上他,看看他尾巴到底有多大,可以回來告訴他的母親。 於是他便開步追。松鼠見他追,也便開步跑,奔來跑去,忽然松鼠跑上一棵大樹。兔子正在樹下翹首高望之時,忽然聽見背後有聲叫道:「兔兄弟,你奪得錦標了!」 兔回頭一看,原來是評判員狐大哥,而那棵樹也就是他們賽跑的終點。那隻龜呢,因為他想吃苦,還在半里外匍匐而行。

教子智慧 我們也許看過好幾個版本的龜兔賽跑的故事了,其實怎麼說呢,做龜的是不應該同人家兔子賽跑的,不管自己的祖先如何贏了那隻驕傲的兔子,終究自己的資質是不如兔子的。 並且,我們從這個寓言里不難看出,小兔子隨興所至,不但極其快樂,而且輕輕贏得了目標。 而在生活中,父母卻常常把孩子的玩與學習對立起來,認為玩會影響學習,玩物必然喪志,其實不然。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是孩子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玩中,孩子可以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可以發現孩子智慧的萌芽。父母從中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開發孩子的潛能。只要孩子玩得得法,玩物不僅不會喪志,而且還會「玩物長志」。 為了讓孩子玩出名堂來,家長應指導孩子玩,培養孩子玩的習慣,啟發孩子領悟玩的價值,引導孩子玩的新領域。譬如說,年幼的孩子,家長應和他一起玩,隨著孩子獨立意識的增強,家長應創造條件,引導他們和小夥伴一起玩,在玩中發展孩子的交往能力,逐步克服對家長的依賴。 當然,玩也得有個度,從經濟的投入到時間的花費總得有個分寸。由於孩子尚未成年,畢竟自控能力比較差,家長要指導他們,以避免良好的願望帶來消極的結果。

教子格言 兒童的遊戲乃是以後一切生活的胚芽,因為整個的人都是從這些最柔弱的氣質和最內在的傾向所發展生長出來的,以後整個人生即使到了將死去的一剎那間,仍然有兒童的氣質存在著。 ——福祿培爾

91、 不要處處要求孩子聽話 一隻牝鹿被獵人緊緊追著,匆忙間逃進一個山洞裡去躲避。恰巧那個洞是屬於獅子的,獅子看見鹿跑進來,就隱藏在角落裡。等鹿完全進入山洞,就向它撲去,把鹿撕成碎片。牝鹿臨死前喊道:「我真不幸啊!才從獵人手裡逃出來,卻馬上投入一隻野獸的嘴中!」

教子智慧 牝鹿之所以會誤人獅洞,是因為它一心要逃避獵人的追捕,「找一個安全的地方」成為它心中惟一的目標,所以一人獅洞,連聞聞嗅嗅的自衛本能都失去了。 人在慌亂時是不是也是如此呢?一失去冷靜,判斷力、警覺力便會降低或消失,把敵人當救兵,把陷阱當避風港,由此可知冷靜在危急時刻的重要。 父母常教育孩子要聽大人的話,然而孩子過於聽從大人的擺布,往往也會失去自己的判斷力。 母親最常叨念的一句話就是對孩子說:「聽話」,甚至認為聽話的孩子乖。其實這種認識不夠全面的,有時父母迫使孩子聽話,是在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和判斷能力。 中國的傳統道德文化是孩子要聽老子的話。如果是因為孩子小,經驗不足,有時他的認識和行為不正確,而父母給予指導,讓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也是正確的。 但是,不能認為什麼事情都聽父母的話孩子就乖。因為孩子小,他對世界上的許多事情都很陌生,因此,時刻都想去探索。 這種探索有時候便給父母惹了麻煩。例如,把剛買來的玩具拆了,把爸爸的錄音機弄壞了,有時候會用沙發墊子在卧室里垛高樓,把家弄得一塌糊塗甚至把彩色油漆往臉上抹……這些行為便會使父母不能容忍,只能迫使孩子就範:聽話! 孩子不是機器人,需要父母給他安上電腦,隨著父母的設計程序去活動。他本身就有自己用不著父母設計的思維,他的語言和行為是要自己大腦獨立自主支配的。如果父母進行了干預,就抑制了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有些所謂文明的家庭,連孩子說話也教成了現成的「套路」。例如,孩子離開家上幼兒園,要說「再見」。回來時要問「奶奶好,」或者說「我回來了」,家裡來了客人男的叫「叔叔」,女的叫「阿姨」。要是這些話讓孩子變成自己隨時能用的禮貌用語,那倒是太應該了要是程式化,也沒有多大意思。特別是當來了一個比媽媽大一倍年齡的女人,也問「阿姨好」。 你瞧,這種「聽話」的孩子是好孩子嗎? 要是你的孩子什麼事情也不想弄清楚,見了陌生的事物往後躲。如果孩子不拆布娃娃,孩子就不動手,這樣「聽話」的孩子不是變成獃子了嗎? 所以,父母不要認為聽話的孩子就乖,因為真正的乖孩子大都不是在「聽話」中學乖的,「聽話』』給孩子成功多放了一道籬笆。 父母要培養有創造能力的孩子,就不要時時都迫使孩子「聽話」。因為孩子什麼事情都聽父母的,他就失去了自己。

教子格言 培養兒童的創造力要同園丁一樣,首先要從認識他們,發現他們的特點,而予以適宜的肥料,水分,陽光,並須除害蟲,這樣,他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於枯萎。 ——陶行知

92、 為子女積攢財富無益 宙斯決定立一個君王,來統治鳥類,因此發了一個通告,規定某一天,所有鳥類都必須到他面前來,他要親自在鳥類中挑選一個最美的來做君王。烏鴉覺得自己很醜,於是搜遍了樹林和田野,將它同伴翅膀上掉下來的羽毛收集起來,插在自己身上,希望有了這些,自己便成為鳥類中最美麗的一隻。到了規定的那一天,鳥類齊集在宙斯的面前,烏鴉也穿了它特製的艷服出現了。宙斯看見它的羽毛美麗,很想派它做王,眾鳥們憤怒抗議,並從它的身上拔下它們自己的羽毛,烏鴉於是原形畢露。

教子智慧 如果因自己的羽毛美麗而獲選為君王,這種榮耀才是真實而且持久的。插在身上的別人的羽毛,久了也會自行掉落,而若靠別人的羽毛當了君王,別人又怎能心服? 看來,任何東西只有是自己的才能牢固,父母給予孩子的財產再多,也不能豐富孩子的一生。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些父母,他們拼死拼活,就是想為子女攢點財富。有的甚至不擇手段為後代聚斂財富。 這樣的父母從表面上看是愛孩子,實際上對子女的成長並不利,有時會害了孩子。 愛子女並無可厚非,這是人之常情。但是,父母如果愛過了頭,就不正確了,特別是有些父母省吃儉用,積攢一點錢,留給孩於好用,就更沒有必要了。 這種父母也是自身素質不高的表現。因為父母留給孩子的財富再多,總有用完的時候,如果父母教他自食其力,他便有了生活的本領,他會自己很好地生活。 不僅如此,父母給孩子留下很多財富,孩子也未必珍惜。中國古代就有家財萬貫,毀於不肖子孫手中的先鑒。也有人非常懂得愛子之道,留給孩子的是精神財富一良好的道德品質,讓他自食其力,為人類創造財富。 還有的父母為了給孩子留下財產,甚至不惜去貪、去掠,這樣不但不能給孩子留下什麼,反而自己也鐺鋃入獄,許多貪官上了斷頭台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做父母的培養孩子優良的道德品質,要比給孩子留下遺產更加重要。

教子格言 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托爾斯泰

93、 不要隨意觸動孩子的隱私 一隻獅子,因為夏天天氣太熱,覺得很疲倦,就在山洞中小睡。一隻老鼠跑到它的脖子和耳朵邊,將它從夢中吵醒。獅子爬起來,搖晃著它的身體,非常憤怒,想尋找老鼠,搜遍山洞,卻蹤影全無。一隻狐狸看見了,對獅子說:「你是一隻雄赳赳的獅子,也怕老鼠?」獅子說:「我並不是怕老鼠,我是恨它太親密而無禮!」

教子智慧 這隻老鼠的行為是一種侵犯,獅子是堂堂萬獸之王,但身體被侵犯卻也不由得生氣。人也是如此,各有生活空間和隱私,你如果為了表示親密而不時去「侵犯」,妨礙了對方的自由,那麼對方也會不愉快,因為未獲對方同意,你的侵犯是一種無禮的行為。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記日記是一種好現象,但有些父母總想通過孩子的日記了解孩子的「隱私」,所以,就設法偷看孩子的日記。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 父母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水晶人」,讓父母看個一目了然。所以,有的孩子發現了父母偷看了自己的日記提出反抗時,父母卻說:「連你都是我的,我還是你的監護人,日記有什麼看不得的?」 這種做法侵犯了孩子的隱私,如果矛盾激化,不利於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實際上,孩子有了秘密是走向獨立的特徵之一,說明他在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同時秘密和責任往往是相連的,說明他準備自己獨立承擔責任。從這一意義上說,父母把孩子培養成「水晶人」,孩子就永遠也長不大。。孩子把自己的隱私記在日記上,是他敘說自我的最好方式,孩子不想讓父母看自然有他的理由。父母將心比心,如果能換位體會一下,自己小時候的隱私需要大人知道嗎?自己現在的隱私能公開嗎? 如果父母認為連孩子都是自己的,自己就可以偷看孩子的日記,是荒謬的,這是對孩子人格的不尊重。 當然,容易導致孩子走向歧路的秘密,父母能及時了解是有好處的,但方法不是偷看孩子的日記。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記日記,不要監視孩子。如果父母想把你的孩子看得明明白白,就要靠自己的觀察力,靠對孩子的了解。如果孩子真是一個「水晶人」,孩子便是一個沒有自我的人,說明父母的教育失敗了。 孩子是有人格的,孩子應該有自己的自由或秘密的天地。如果父母做事出了格,就會侵犯孩子的利益,踐踏了孩子的人格,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教子格言 家長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如果幹涉孩子具有各自的理想,那就等於不承認孩子的人格。 ——池田大作

94、 推翻孩子身上的「大山」 一隻狼碰到了一隻脖子掛著一個木頭項圈的肥狗,便問是誰把它養得這樣肥胖,卻又強迫它掛著這個沉重的木頭項圈?狗回答說:「是我的主人。」狼聽便說道:「希望我的朋友們不要有這樣的境況,因為光是這條項圈的重量就讓我倒足了胃口了。」

教子智慧 狗雖然被主人養得肥肥胖胖,但卻失去了自由,這種沉重的生活還是不要吧! 因為計劃生育,提倡一對夫婦生一個孩子,家庭的結構模式就成了「四二一」形式,一個孩子在六個人的親屬環境中成長。兩代人都期盼著一個孩子,成功了便贏了,失敗了就全盤皆輸。因此便現了「六座大山」壓孩子的現象,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 兩代人對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本也無可厚非,但是,把期望變成孩子的負擔,便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害了。 有一對父母全然不顧孩子的本意,讓孩子去學習她不喜歡的舞蹈,祖父輩也跟著施壓,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最後跳樓自殺。「大山」壓孩子到了這個份上,「大山」也坍塌了。 父母要讓孩子輕鬆愉快地學習。現在提倡減負,學習任務有學校負責就行了,父母至多是提出一些幫助性的意見。至於其他內容的學習,要看孩子的興趣和能力,讓孩子在感興趣的領域內學點別的東西也不是不可,但是不要父母為孩子安排。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並不是壞事,但是要看到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顧孩子的年齡特徵和興趣,強迫施教,結果必然是失敗的。父母為了培養孩子不惜犧牲一切,甚至生命,然而卻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在危害孩子的生命。

教子格言 把孩子造成了自己的影子,無異使他們在將來的社會裡不適於生存,而且把幾乎是障礙物一樣的東西扔給將來的社會。 ——茅盾

95、 以民主的姿態增強孩子的自信 有一位高僧,他收了一位瞎眼的小和尚為徒。小和尚聰明伶俐,卻因眼患殘疾而缺乏自信,高僧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一日,高僧將小和尚叫到跟前,讓他將一套經書送到東方某國最大的一座寺廟中。小和尚犯難了。一個瞎子如何能夠千里迢迢去送經書呢?高僧看出小和尚的顧慮,將一塊絹書交到小和尚手中,說道:「這是一張地圖,當你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時,你可以將這張地圖拿給別人看,讓別人給你指路。要切記,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能看地圖。」小和尚謹遵師命出發了。一路上,他千方百計地打聽去東方那個國家的路線,途中經過了許多地區,吃了不少苦,但他終牢記師傅的叮囑,沒有打開那張地圖。終於到了旅途中最艱難的時刻,他拿出懷中的 地圖向別人打聽,但路人都說那根本不是什麼地圖,而是一塊普通的絹布。小和尚傻眼了,這分明是師傅給的那塊絹布,上面怎會空無一物呢?小和尚冥思良久,終於領悟了師傅的良苦用心,師傅是為了樹立他的自信心啊!靠著機智的聰慧,小和尚終於渡過了難關,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

教子智慧 摸索才有前途,人生就是邊走邊唱、一坎一坎過來的。 然而,在實際生活中,有些做父母的往往缺乏一種民主姿態,頗有一種句句是真理的味道,對孩子的任何事情都必須按自己的主觀意志辦事,讓孩子事事按父母的要求去做。孩子長期處於被動地位,他們的獨立意識、自主精神被壓制,嚴重影響他們行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當然,毫無原則的放任自由,讓孩子為所欲為,不教育、培養孩子樹立是非觀念,不悉心指導其社會生活中的行為規範,那也是絕對錯誤的,其後果也十分嚴重。關鍵在於父母要在正確的思想支配下嚴格區分孩子的獨立性與放任自由的界限,掌握教育的分寸和枝巧。 讓孩子獨立克服困難、達到目的的愉悅和成就感,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家長應當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設想有一定困難度的任務讓孩子去完成,以培養其自主意識和獨立精神,但這個「度」必須是通過孩子的努力必定能完成的「度」,否則事與願違,孩子會因此產生厭倦、失去信心乃去產生與父母對立的情緒。

教子格言 我們的目的是鼓舞青年熱愛生活,對生活充滿信心,我們要在人們身上培養英雄主義精神。必須使每一個人明白:他是世界的創造者和主人,他對地球上的一切負有責任,而爭取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的榮譽,也都是屬於他的。 ——高爾基

96、不要嘲笑孩子 一隻鴨子順著河流浮游著;她一直在搜尋魚兒,但整天沒有找到過一條魚。 到了晚上,她見到水中的月亮,以為是一條魚,就潛到水中去捉。 其他的鴨子看到她這樣,都一起嘲笑他。 從那以後,這隻鴨子就感到害羞和膽怯起來,以致每當她看到水裡的魚,也不肯去捕捉,就這樣餓死了。

教子智慧 大人都有一定的缺點,孩子就更不用說了。孩子出現缺點怎麼辦?有的母親不是耐心說服教育,而是嘲笑孩子,這給孩子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壓力,不利於孩子成長。 這樣的母親雖然人數不多,卻危害極大。嘲笑孩子的母親,最初也是處於一種恨鐵不成鋼的關愛心理,但是長期下去,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成見,偏激到敵視孩子。 孩子有缺點,如果父母能夠激發孩子上進心,使他振作起來,不僅可以改掉孩子的缺點,還可以提高他的自信心,去爭取更好的成績,做一個人格比較完善的人。 在實踐中我們還發現,有的孩子對父母的嘲笑會耿耿於懷,只是因為沒有反抗的力量,暫時埋藏在心底,一旦長大了,往往會尋要報復。 父母切不可因為孩子「沒出息」就嘲笑孩子,造成父母與子女間的隔閡。 有修養的母親,會善於鼓勵孩子勇於克服缺點,當孩子有了某種程度的進步,便及時表揚孩子,並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通過表揚孩子的長處,激勵孩子的上進心。 老舍說過:「母親的心是兒女們感情的溫度表。」如果母親能夠公正地對待孩子,孩子便可以從母親的一言一行中體驗出來,因為這支溫度表太靈敏了。 父母對孩子不滿意,甚至嘲笑,孩子會感到父母不愛自己,便容易失去自信,甚至破罐子破摔,自毀人生。這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目的嗎?

教子格言 撕壞的衣服很快就能補;而惡毒的話卻給孩子的心留下創傷。 ——朗費羅

97、 強迫施教效果不好 一隻烏鴉看見一隻擁有漂亮羽毛的天鵝,便希望自己也有一樣漂亮的羽毛。它以為天鵝羽毛那美麗的白色.是從它游泳的水中漂洗出來的。烏鴉便離開它所居住的就近取得食物的祭壇,遷移到湖泊和水池旁邊。但儘管它經常到洗它的羽毛,總是不能變成美麗的白色,同時它因缺乏食物,不久就餓死了。

教子智慧 這隻烏鴉最大的悲哀是不知道它羽毛的顏色是不能改變的,偏偏它又認為用水洗刷羽毛就可使羽毛變白。 父母教育孩子也有必要認清孩子的稟賦,千萬不要讓孩子為了超過別人,而把他投向能所不能適應和發展的境域。棄長揚短,只會像這隻烏鴉一樣加速死亡。 對嬰幼兒的早期教育,方法是最主要的。有的父母不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徵,強迫施教,必然收不到預期的效果。 一般地說,孩子兩歲時,父母便教孩子學習寫字或認數碼,應該說,如果嬰兒時期教育成功,此時孩子接受這些知識是可以的。但是,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當,強灌硬輸,結果不能如願以償。例如,教孩子寫字,每天規定孩子必須認幾個字,寫幾個數碼。有的父母只是寫個樣,讓孩子照葫蘆畫瓢,進行模仿。這樣教育,孩子毫不感興趣,有的就乾脆不完成你的「作業」,越是不完成「作業」,父母就越強迫施教,不得已還要採取懲罰的手段。 父母只憑良好的主觀願望,忽略了科學的方法,只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這樣後果是嚴重的,將來上了學,對學習也發怵。逃學的孩子,有的就是父母強迫施教的結果。 不僅如此,強迫施教有時會有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據報道,有一個4歲的孩子,性格內向,父母讓他把錯字寫50遍,孩子便照父母的旨意做了,錯一道算術題,也要做幾次,孩子不敢反抗。天長日久,給孩子造成了心理壓力,終於病倒了,直到孩子住了院,父母才認識了強迫施教的害處。 專家們認為,教孩子學習必須喚起孩子的興趣,當你的孩子有了興趣時,學習才會收效。 經驗證明,用遊戲的辦法教育孩子識字是有效的。孩子的天性喜歡玩,在玩中教育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父母也可以編一些字的謎語讓孩子猜,也可以喚起孩子的興趣。例如,孩子學習「田」,可以編一個謎語:「四面不透風,十字畫當中,糧食和蔬菜,能在裡面生。」也可以把拼音編成順口溜,讓孩子在唱中學習。 總之,教幼兒識字要講求方法,強迫施教不會收到好效果。

教子格言 教育兒童,必須掌握兒童的生理和精神的本性的發展規律。 ——裴斯泰洛齊

98、 早期識字講究方法 一隻海鷗吞下一條大魚,把它很粗的食管撐裂了,它躺在海邊有氣無力地就要死去。一隻鳶看見了它,喊道:「你是應該死的,因為你是空中的鳥,本來就不該到海里尋找食物的。」

教子智慧 海鷗會飛,因此它也要保持身體的輕盈,吃下一條大魚是不適宜的。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即使是有益的事情,但過於蠻幹也是不利的。 許多母親都重視孩子的早期識字教育,這是一種好現象,這樣可以促進孩子右腦潛能的開發,有些母親在教孩子識字時不講方法,結果收效不大。 實際上任何有益的事情如果蠻幹也不會取得好效果,對兒童的早期教育更是如此。如果你在編一個筐子,不得法時你還可以在編下一個時注意改進,而在兒童教育方面許多母親並沒有這種試驗的機會。 那麼,怎樣幫助孩子進行早期識字呢? 專家們認為,兒童教育要力爭一個「早」字,從新生兒時期(出生28天之內)到1周歲前,要盡量做到「少躺多抱勤指教」。應該讓嬰兒儘早耳聞目睹漢字,使識字與認人、識物、聽話、欣賞音樂同時開展。這樣,可以使孩子大腦內的「讀書識字敏感區」儘早形成和利用,使孩子對「文字」這類特殊的事物感興趣。當然,在孩子2~3歲,甚至4~5歲時教孩子識字也可以。 有關專家還指出,教幼兒識字,必須在孩子情緒好時進行,這樣他會有學習興趣。這很好理解,如果孩子餓得哭著要吃東西,你還要教孩子識字,可能嗎?所以幼兒識字是在玩中學習,不定指標,不趕進度,也不求記憶和理解。每次的教學儘可能在幾分鐘內完成。另外,教孩子識字還要有耐心和恆心。因為現實生活中有些孩子就是不愛學習,有的扔書,有的給你來個百問不答。如果母親沒有耐心,動不動就發脾氣或者打罵孩 子,會使孩子見到漢字就發怵。在孩子不願學時可以不教,等他有興趣時再學,或者母親想法使他對識字有興趣。例如,孩子對動物感興趣,母親可以把兩隻手放在頭上兩側做羊角,問孩子:什麼動物頭上長兩隻角、嘴上長鬍子?孩子可能會很高興地說:「羊」,然後你再教孩子認識羊。有恆心,就是常教不懈,不能忽冷忽熱。 對孩子的早期教育要有目的,不能亂抓一氣。早期識字教育主要是開發右腦的潛力。專家們認為過去我們對幼兒教育忽視了這一點,今後要加強右腦開發。但是一定要講求方法,否則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教子格言 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配錯了葯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刷不掉的。 ——洛克

99、 不要常給孩子亮「黃牌」 一個農夫因為狐狸常去偷他所飼養的家禽,所以非常痛恨狐狸。有一次,農夫終於把它捉住了,決定大報其仇,便把浸了油的粗麻,綁在它的尾巴上,並用火點燃。狐狸因為被火燒著,痛得竄入農夫的田裡,燒光了已可收割的小麥,使得這農夫損失慘重,只好悲痛地回家去了。

教子智慧 這則寓言並不是說這隻狐狸不該受處罰,而是說處罰要講究方法。 懲罰惡人也要講方法,看看主客觀環境適不適當,否則自己反而會受累。 有的父母想把孩子培養成有用的人才,便制訂了許多家規,限制孩子的活動,孩子稍一出軌,就亮黃牌,把孩子禁錮得無法挪步。這樣做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實在沒有好處。 在家庭中,父母為了養成孩子的良好習慣,或者防止孩子走上邪道,適當地制定一些規則也不是不可以,孩子違犯了規則就要受到「制裁」,也是必要的。例如,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誤了上學的時間,規定孩子6:30起床,而孩子有時過了點,對孩子進行相應的「處罰」是正確的。 但是,如果父母給孩子定的框框條條太多了,或者有的家規對孩子成長無益,甚至限制了孩子成長,就對孩子有害了。例如,離開家門要請假,不許孩子看電視中的故事片。放學後要學習30分鐘,吃飯時不許說話,在沙發上不許躺著等等,把孩子限制得簡直無所適從,稍一違規便亮黃牌,孩子怎樣自由發展呢? 孩子是有獨立人格的,他不應該成為父母任意擺布的玩物,如果長期亮黃牌,孩子失去人身自由,長期下去會養成依賴別人的習慣,這樣的孩子處在社會上也必然任人擺布。父母會覺得這樣的孩子就好嗎? 再說,父母能跟孩子一輩子嗎?父母培養孩子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自己獨立生活,這點是連小鳥也知道,它哺育孩子的目的,就是讓孩子自己能飛出窩去獨立生活。 而有些父母就比較放任孩子,甚至在培養孩子獨立工作的能力方面,還有一定的技巧。有的孩子靦腆,不大願意見人,五六歲時父母就找機會讓他去鍛煉。例如,給他錢讓他到附近商店去打醬油,叫他寫完作業到大門外和小朋友去玩。如果孩子自己能夠關上門出去玩耍,這便是孩子的一大進步,父母便進行鼓勵。 這樣處處為鍛煉孩子「開綠燈」,不是要比父母「亮黃牌」好得多嗎?

教子格言 做父母的,當小孩子做錯了事情的時候,應當重責其事,輕責其人。 ——陳鶴琴

100、不可誇大孩子的短處 天神宙斯發出通告給林中所有的野獸,要頒授一種高貴的獎品,給有最漂亮子女的野獸。猴子也跟著其他野獸來了,它帶了一隻扁鼻無毛、相貌醜陋的小猴子。當它把它兒子帶出場時,引起鬨堂大笑,但它堅定地說:「宙斯是否將獎品頒給我的兒子,我不知道,但有一點我是明白的,在我這當母親的眼裡,這小猴子才是所有野獸中最漂亮、最美麗的。」

教子智慧 慈母眼中無丑兒,每一位母親都認為自己的子女最漂亮,這是因為其中有「愛」的緣故。這寓言中的母猴說得很有道理,宙斯應該頒給它一個慈母獎。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 但是在現在的社會,有些母親為了督促和教育孩子,往往以為多提孩子的短處會激勵孩子進步。但事與願違,卻起不到效果。 有些父母老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的孩子好,那麼,真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好」嗎?其實哪個孩子也有長處,也都有短處,只是父母把眼光只盯著別人孩子的長處,回過頭來又盯住了自己孩子的短處,並且有意無意誇大了自己孩子的短處。這樣做孩子對獨立做人會失去信心。 短處,對人的發展有時的確起不到長處的作用。但是,父母一味地誇大孩子的短處,就會使孩子失去信心。長此下去,孩子便會真的不求進取了,甚至造成了心理障礙,這對孩子健康發展和獨立做人都沒有好處。 所以,父母不要把孩子的短處掛在嘴上,更不能誇大孩子的短處。 專家們認為,鼓勵孩子「取長補短」比誇大孩子的短處更有好處。: 日本的一項研究表明,常受父母誇獎的孩子,要比很少得到家長誇獎的孩子,成材率高出5倍。如果你的孩子的字寫得不好,在他稍有進步時就誇他,他下次的字會寫得更好一些。有一位母親,因為兒子期中考試在全班排倒數第二名,在家長會上,老師說了她兒子的許多短處,希望家長配合教育。 兒子就等在學校門口,一散會兒子就上前問母親:「老師怎麼批評我啦?」 母親想了想說:「老師並沒有批評你,他說你的腦子並不笨.只要努力很快就會趕上去。」果然這個孩子在期末考試就趕到了中游。 而有些母親,當他的孩子考到倒數第二,又受到了老師的數落,受到別的家長小看時,會把一腔火氣都發在孩子身上,把孩子說得一無是處。試想,這樣的孩子會有自信心嗎? 孩子正在成長期,教育方法非常重要。父母若是經常誇大孩子的短處,他會感到自己灰溜溜的,缺乏上進心,從一定意義上說,是父母埋沒了孩子的發展潛能。

教子格言 水平高的父母明了自己難以強迫孩子成功,而只能鼓勵他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努力爭取達到目標。 ——穆尼爾·納素夫


推薦閱讀:

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三十三)
什麼是真正富養?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淺談學前教育(幼兒教育)
孩子記憶力不好,用這個方法訓練
有哪些適合幼兒和兒童觀看的動畫片?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父母 | 家庭 | 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