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多數家庭幸福 40後進入幸福感收穫期
轉動家庭幸福的「魔方」
手握家庭幸福的「魔方」,你將如何轉動?又會轉向何方?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楊琳
歲末年初,一個充溢著幸福味道的時刻。2012年家庭幸福感熱點問題調查,就在此時落下帷幕。
此次調查由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瞭望周刊社、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共同舉辦。在歷時7個月的調查中,調查組通過科學抽樣在全國範圍內抽取了北京、浙江、安徽、甘肅、河南、四川、遼寧等7個省(直轄市)的21個縣級單位作為全國概率抽樣樣本點,採用「敲門入戶」方式進行現場調查。
其間,700多名調查員行程2萬餘公里,走訪了123個村和社區,採集總樣本量6000份。其中獲得18周歲及以上成年人有效問卷5604份,佔總樣本量的93.40%。與此同時,非有獎網路調查在多家門戶網站同步展開。數據質量評估結果表明,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實地調查結果對全國具有代表性。
科學的抽樣方法、嚴謹的調查手段和充滿誠意的報告撰寫,得出了一系列真實可信的調查數據——
調查顯示:83.2%的被調查居民對家庭幸福感標準化評分超過6分,41.9%的家庭超過7分,全國平均水平為6.90分,這意味著大多數家庭感覺幸福。
影響中國家庭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按相對作用大小依次為:家人健康(79.25%)、夫妻和諧(56.48%)、有自己的住房(52.56%)、子女成才(49.42%)和心態好(41.63),這些因素在城鄉之間表現出高度的一致性,健康、和睦、小康成為城鄉居民的共同追求。
調查結果同時顯示:我國城鄉居民之間、不同人群之間的家庭幸福感存在明顯差異,在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轉變中體現出更多的複雜性、多樣性。
比如,城鎮居民感覺幸福的家庭比例為82.4%,這一比例在農村為83.8%,稍高於城鎮。
家庭幸福感較高的人群特徵明顯,主要為「老年、女性、初婚、受教育程度較高、家庭經濟狀況良好、家庭和鄰里關係良好」。
農民工、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空巢家庭等群體家庭幸福感普遍偏低,應給予更多關注。
當人們站在「家庭幸福」的十字路口,就如同手握魔方。到底哪些才是決定家庭幸福的關鍵性因素?各色「模塊」該如何翻轉才能達成「六面同色」的和諧境界?該怎樣統籌兼顧、細心經營才能破解家庭幸福的微妙密碼?
2012年家庭幸福感熱點問題調查,給了我們一個重新審視家庭、創造幸福的機會。至少在這一刻,可以靜下心來,看一看、想一想,家庭幸福對我們每個人到底意味著什麼。
心態至上:40後進入幸福感收穫期
人生漫漫,難免波折。是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家庭更幸福,還是經歷坎坷的老年人幸福感更高呢?此次調查顯示:40後家庭幸福感最高,為7.06分,50後為7.02分,80後為6.83分,90後的家庭幸福感最低,為6.68分,呈現出家庭幸福感隨年齡遞增的特點。這意味著,40後、50後正處於家庭幸福感的收穫期。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李建新說,人的年紀越大,對家庭投入得越多,從中得到的滿足感越高;而80後、90後群體正面臨就業、購房等巨大壓力,對幸福的定義和感受也不盡相同。
40後、50後群體組成家庭的時間更長,他們更多地體會到了與婚姻相伴隨的生育及子女撫養過程,從中獲得了更多積極的情感體驗。同時,較高的家庭幸福感也同40後處於生命周期的最後階段相關。相對豐厚的社會經濟資源,豐富的人生閱歷,以及他們成長年代的集體主義社會價值觀的濡染,讓他們的心態更加豁達,能夠運用更加平和的心態看待自己的處境,對情感的控制能力更強,不會像中青年群體那樣抱有過多的期望和追求。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杜鵬說,在回答「認為對家庭幸福感有影響的因素」這一問題時,老年人只有一項的比例超過其他年齡人群,那就是心態好(分別為52%和39%)。
如今,40後、50後群體大多已經離退休,他們不再像身處職場的人們一樣面臨著升職、加薪的壓力。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後,他們有了更多的閑暇時間投身於自己的愛好,可以更多地享受家庭生活,因而主觀滿意度高,家庭幸福感體驗也更為強烈。
相比之下,80後、90後群體剛剛從校園走向工作崗位,事業處於起步階段。在面臨巨大競爭壓力的同時,還有購房、購車、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生活壓力,「房奴」、「車奴」、「孩奴」或許是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李煒認為,這樣一種生活狀態會使其面臨更多的發展壓力,深感實現理想的艱難。此外,80後、90後中的一部分人尚未組成家庭或剛剛組成家庭,對於「婚姻」帶來的角色轉變還在適應、磨合階段,因而幸福感得分略低。
「歸屬與愛」:婚姻讓人更幸福
在家庭關係中,夫妻關係是其中最重要的關係之一。調查顯示,初婚人群最感幸福,其家庭幸福感為最高的6.94分,再婚者的家庭幸福感為6.86分,均高於未婚者6.63分,離婚者的家庭幸福感最低,僅為6.19分。
李煒說,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婚姻能夠提高個體的積極情感,婚姻是主觀幸福感的強有力因子。結婚除了可以滿足夫妻雙方的性需求,還可以為彼此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慰藉,進行情感與經濟的支持,緩解生活壓力。這滿足了人關於「歸屬與愛」的需求,提升了人們身心健康程度,因此是幸福感的重要影響因素。
男女因愛而結成婚姻,因婚姻而創造家庭,家庭成員在持續的互動交流中形成穩定的家庭關係,進而產生親密、慰藉、關懷、安全感、歸屬感和幸福感。婚姻創造了家庭生活的核心,也決定了家庭生活的方式、體驗與價值觀。在充滿真愛的家庭里,孩子得到父母愛的滋養而成長,夫妻在家庭中實踐兩性之愛的健康方式和倫理原則,並將愛和這些原則傳遞給孩子。
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主任張漢湘說,無數研究和調查結果證明,結了婚的人比不結婚的人平均壽命長,身心兩方面也較為健康;結了婚的人在住房和養家方面雖有額外的經濟負擔,但要比單身或離婚的人的財富多出幾倍;結了婚的人因為心理上的依靠,所以在工作崗位上效率較高;而絕大多數的暴力犯罪是由未婚的青少年和成年男子所為。
而進一步分析結婚年限則可以發現,結婚20年以上的群體其家庭幸福感平均得分最高,為6.98分。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說,這是因為結婚20年以上的家庭,經歷了更多的風雨、磨難與誘惑,最終感情仍然能夠維繫下去,說明夫妻雙方均從婚姻關係中得到了很多積極的情感和生活體驗,他們的感情經歷了歲月的洗禮,歷久彌新、堅不可摧,因而也更滿足、更幸福。此外,夫妻雙方身心健康程度、結婚年限、性生活質量、日常互動頻率都對家庭幸福感有顯著影響。
金錢與幸福:一個飽受爭議的話題
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是「倉廩實而知禮節」,優越的物質條件確實為家庭幸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次調查顯示,家庭經濟狀況越好,家庭越幸福。受訪者中,富裕家庭(佔比21.76%)的幸福感得分為7.18分,中等收入家庭(佔比70.31%)的分值為6.87分,貧困家庭(佔比7.57%)的分值為6.39分,非常貧困家庭(佔比0.36%)的分值僅為5.32分。
「收入和幸福感之間的關係一直是個飽受爭議的話題」,李煒說,然而在本次調查中,收入與家庭幸福感之間仍然呈現了明顯的正向相關關係。這是因為相比而言,寬裕的家庭更有能力應對各類生活壓力,有更高的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而低收入家庭的消費水平和質量遠不及中高收入階層,身處「消費主義」氣息瀰漫的社會氛圍,會讓他們產生更多的負面情緒和壓力。
在中國,房子是很多家庭最主要的固定資產,可在側面勾畫出一個家庭的經濟狀況。調查數據顯示,受訪者住房狀況「很好」的家庭(佔比10.08%)幸福感為7.32分,住房狀況「良好」的家庭(佔比33.95%)的為7.00分,住房狀況「中等」的家庭(佔比48.87%)的為6.82分,住房狀況「較差」的家庭(佔比6.24%)的為6.47分,住房狀況「很差」的家庭(佔比0.86%)的為5.48分。對居住小區評價越高,家庭越幸福。居住小區滿意度評價8分及以上的家庭幸福感為7.14分,小區滿意度5分及以下的家庭幸福感為6.36分。
「這說明住房條件和社區環境,與家庭幸福感亦有著正向相關的關係。」陸傑華說,「房子對於中國人的意義非常特殊。特別是上世紀末『房改』政策實施以來,能否擁有滿意的自有住房,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國家庭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調查還發現,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幸福感越高。數據顯示,碩士(含)以上群體家庭幸福感得分最高,平均值為7.38分,大學本科及以上的分值至少為6.96分,而文盲的分值僅為6.75分。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廣州認為,這可能與高學歷者積累的人力社會資本、經濟和社會地位有關,也與他們擁有較高的適應能力、心理調節能力有關。一般說來,學歷越高,教育回報越高。在勞動力市場更容易找到社會地位較高的工作、擁有更多的收入。而且,中國的社會輿論一直對知識分子有著更高的期待與尊重。受教育程度越高者會獲得更積極的外界評價,從而擁有較高程度的自我認同,進而影響其對幸福的感知。
提升與改善:破解家庭幸福密碼
本次調查顯示,有48.92%的被調查家庭有「社區醫療」方面的需求;41.13%的有「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23.55%的有「就業」方面的需求;19.79%的有「老人贍養和護理」的需求;15.16%的有「親子關係、家庭教育諮詢」方面的需求。
城鄉之間在家庭發展方面的需求基本相同。城鎮對社區「文化生活」的需求偏多,農村對「老人贍養和護理」和「親子關係、家庭教育諮詢」、「婚姻和家庭關係指導」等方面的需求更高一些。
「本次調查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中國城鄉居民家庭幸福感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全面反映家庭生活的主要需求、意願和預期,積極探索有效提升家庭幸福感的主要途徑的政策措施」。張漢湘說,「針對本次調查所反映的需求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是要逐步提高城鄉家庭的收入水平和居住條件,消滅「零就業」家庭,讓每個家庭真正能夠「安居樂業」。
二是要著力提高家庭服務能力,改善和緩解城鄉家庭「看病難」、「養老難」、「入學難」問題;因地制宜發展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特色服務。
三是要加強家庭發展觀念的倡導,注重家庭人口文化的培育和普及。加強流動人口聚集區多元文化交流,促進流動人口儘早融入當地社會。
四是要重點關注特殊群體。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率先探索建立以家庭為中心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公共服務體系,加大對老年人家庭、殘疾人家庭、空巢家庭、留守家庭、流動家庭、受災家庭、單親家庭和其他特殊家庭的扶持力度,逐步提供婚育指導、初級家庭保健、兒童早期發展、家庭教育指導等服務。
「影響家庭幸福感的因素很多,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也千差萬別,然而除一些特殊家庭抑或存在不可抗力因素之外,大多數家庭的幸福感是可以改善和提升的。」張漢湘說,「希望『促進家庭發展、創建幸福家庭』,能夠變為所有家庭的期盼、社會各界的共識,以及國家層面的行動。」
重生的幸福
面對災難,再好的心理疏導,都不如趕快讓家庭重新擁有自己的孩子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龍在宇
一場山崩地裂的大地震,無情地奪走了很多四川人的孩子和他們生活中的希望。
在汶川大地震後第78天,國家人口計生委啟動汶川地震災區免費再生育全程服務行動,為災區群眾提供再生育免費技術服務。
如今的地震災區已經浴火重生,變成了美麗的新家園。許多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重新擁有了自己的孩子。這些孩子來之不易,他們的到來挽救了許多瀕臨崩潰的家庭。他們是幸福的化身,是快樂的傳播者。
生命重建,生生不息。一聲聲響亮的嬰兒啼哭聲,像一道道陽光透過層層雲霧,重新照射進這些飽受磨難的家庭。一個個天使般健康寶寶的誕生,融化了悲哀,催生了希望,使一個個家庭從黑暗的深淵走向幸福的未來。
幾年過去,在2012年家庭幸福感熱點問題調查過程中,《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再次走進了這些特殊的家庭。
「為了腹中的孩子」
2009年2月14日,鮮濟旺降臨人世,成為汶川大地震後再生育家庭誕生的第一個寶寶。平時,父母都會叫鮮濟旺的小名「旺旺」,村裡的鄉親以及崇州市計生局的幹部,則會把鮮濟旺直呼為「幺兒」。在四川方言中,幺兒是父母對自己最疼愛兒子的昵稱。在所有人眼中,小旺旺就像自家的孩子。
旺旺出生那一年,母親羊霞40歲,父親鮮子文46歲。在汶川地震中,他們19歲的女兒不幸離去。
女兒的離世,讓一家人的生活陷入絕望。羊霞整日以淚洗面,原本在酒廠打工的鮮子文,震後好長時間都不願上班,用他自己的話說,「孩子都沒了,辛辛苦苦掙錢給誰用?」
夫妻倆希望能再生一個小孩,但心中又有些擔心。一來雙方年齡都不小,懷不上怎麼辦?二來家裡經濟條件並不寬裕,能否負擔起養育孩子的各項花銷?
汶川地震災區免費再生育全程服務行動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對於符合條件的災後再生育家庭,從懷孕、分娩期間的醫療費用,到小孩出生後幼兒園、小學、初中的學雜費,全部由政府埋單。
成都市計生委還專門開通針對再生育家庭的「綠色通道」。像羊霞這樣的孕婦,到醫院檢查可以享受不用排隊挂號的特殊待遇。
自打羊霞懷上小孩後,一家人的精神狀態發生了巨大變化。震後,羊霞接受過多次心理疏導,但總感覺自己不能從陰影中走出來。有時她還會對來進行心理疏導的人發火:「事情沒有發生在你們身上,你們怎麼說都行!」
懷上小孩後,不用別人來勸,羊霞自己就能調整心態。她一遍遍告訴自己:「為了腹中的孩子,不能再去想傷心的事。每天一定要過得開開心心。」羊霞強迫自己不去回憶與地震有關的慘痛經歷。慢慢地,她發現自己不再做噩夢,不再獨自躲在牆角流淚。她堅信自己已經從陰影中走了出來。
在崇州市計生局,打開再生育服務檔案櫃,裡面是一摞摞厚厚的跟蹤服務檔案,羊霞一戶的檔案就有96頁之多。從懷孕到生產、保育、早教,到嬰兒健康、產婦健康、幫扶家庭生活,一應俱全。
羊霞說,從懷孕到出生,直至孩子上幼兒園,家裡沒花一分錢。村民老是開玩笑說:「大人還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小孩就進入高級階段了。」聽了這話,羊霞總會開心地大笑。
如今,小旺旺已經3歲。健康活潑的他,為一家人帶來了幸福。前幾天,兒子趁羊霞做家務,跑到車流如織的公路邊玩,她對著兒子的小屁股狠狠打了兩巴掌,兒子痛得哇哇大叫,她也心疼得直掉淚。羊霞說,自從那次挨打後,旺旺就再也沒有一個人跑去公路邊玩。「我已經失去了一個女兒,不能再失去我的兒子了」。
充滿波折的再生育之路
與羊霞順利產下地震後再生育家庭的第一個寶寶不同,肖芳玉的再生育之路充滿波折。
肖芳玉是都江堰市向峨鄉石碑村婦女主任兼計生專干。2008年5月12日,肖芳玉失去了最疼愛的女兒。地震的那天下午,正在村辦公室的肖芳玉聽說向峨中學垮掉後,發瘋一樣跑過去。這時,她聽到有人在對她哭喊:「芳玉!幫幫我們,我們的孩子在下面!」肖芳玉的手毫不遲疑地伸向了身旁的求助者。
一個又一個孩子被救了出來,一份又一份希望在人群中傳遞,然而當肖芳玉的孩子被挖出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三天了。女兒冰冷的屍體,是對母親最殘酷的折磨。
懷著巨大的悲痛,肖芳玉仍然堅持工作。面對那些悲痛欲絕的父母,肖芳玉總會將心比心地勸道:「我的娃兒也走了。要是哭能把娃兒哭回來,哪怕是我哭死也心甘情願。走了的人再也回不來了,活著的人還要往前看啊。」
肖芳玉懷孕後,被領導強行安排在家休息。可她懷的前兩胎都流產了,尤其是第二次流產,幾乎讓肖芳玉失去了再生育的勇氣。
第二胎懷上快7個月時,肖芳玉的羊水突然破了。躺在病床上的肖芳玉備受折磨,她希望醫生立即進行剖腹產手術,把孩子取出來。「老百姓都說七活八不活,我這孩子快7個月了,沒準還能救過來。」
但醫生卻堅持不進行剖腹產手術,最後這個孩子也沒能保住。一開始肖芳玉很不理解,後來醫生才跟她解釋,胎兒不足7個月,剖腹產也不一定就能保住。關鍵是進行剖腹產手術後,必須隔3年才能懷孕。要是孩子沒有救活,3年後你都四十好幾了,到時想生小孩就更難了
第二次流產後,肖芳玉的心情十分低落,她甚至有了不再要小孩的念頭。市裡的計生幹部去跟她做工作,為她加油打氣。還有人拿話激她:「芳玉,你一天到晚做別人的思想工作,怎麼到了自己這兒,就垂頭喪氣的?」
幾個月後,肖芳玉再次懷孕。這一次,她成了重點保護對象。單位領導告訴她:「要是能順利生下小孩,就是最好地完成了工作。」家裡人更是一點家務活都不讓她干。肖芳玉還記得,有一次都江堰市組織幾位再生育的孕婦去成都醫院做檢查,還動用了警車開道。
2010年9月13日,肖芳玉順利生育一個體重6.2斤的健康男嬰。她經常說,這個來之不易的孩子,讓自己更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作為一名計生幹部,她也會用自身的經歷來幫助、開導更多的人。
如今的肖芳玉,依然奔波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她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間地頭。這位計生專干身上,濃縮了太多地震災區再生育媽媽們的可貴品質。她們似岷江畔的柔柳,溫柔而有情,又若龍門山間的凌霄花,堅毅而頑強。
「有了孩子,就擁有了幸福」
羊霞與肖芳玉的經歷,是地震災區數千名再生育家庭的縮影。慘烈的汶川地震,讓許多父母經歷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徹骨心痛。
「房子垮了可以再修,工作沒了可以再找,家裡唯一的孩子沒了,就沒了生活的盼頭。」失去骨肉至親後,許多人覺得心一下子被掏空了,整天抱著兒女的照片以淚洗面。
據成都市計生委副主任張鷹介紹,啟動免費再生育全程服務行動時,對於懷孕的時間點,人們還有不同意見。有人主張越快越好;也有人認為,剛剛經歷喪子之痛的父母,內心十分煎熬,似乎可以待心理疏導進行一段時間後,再考慮懷孕的事。
「後來我們選擇了第一種做法。」張鷹說,面對災難,再好的心理疏導,都不如趕快讓家庭重新擁有自己的小孩。有了孩子,一家人就有了指望,生活才會充滿動力,才能找回幸福。
事實證明,這樣的選擇十分正確。肖芳玉的老公回憶起當時的處境說:「有時感覺,不如地震時跟孩子一起走了好,一路上還和孩子有個伴。」後來有了孩子,這種想法再沒在腦海中出現過。反而是不斷提醒自己,遇到再大的困難都要堅持下去,因為孩子還小,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吃什麼苦也不怕。「對於我們這種家庭,有了孩子,就擁有了幸福。」
儘管許多再生育媽媽都順利產下小孩,但計生部門的援助工作還沒有結束。成都市計生委專門組織了一批幼教專家,前往災區對再生育家庭的父母進行輔導;同時,還成立了專門的早教班,讓再生育兒童在一歲多就進入早教班進行智力開發培訓。
據了解,之所以特別關注再生育家庭的幼教、早教工作,就是因為這些經歷過喪子之痛的家庭,對於新出生的小孩,往往呵護有加,甚至達到溺愛的程度。這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同樣是不利的。
經歷過大悲大喜的人們,對於生活方式的選擇,也悄然發生著變化。大多數的再生育家庭經濟條件並不寬裕,但他們卻幾乎都沒有選擇外出務工,大多是在附近的鄉鎮、縣城干點零活。一位再生育家庭的父親告訴本刊記者,經歷了生死離別後,感覺錢多錢少並不重要。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地生活,就是最幸福的。
伴隨著震後新生嬰兒的一天天成長,再次為人父母的這些災區夫婦,生活逐漸步入正軌。雖然新生活充滿壓力和挑戰,也並不會一帆風順。但有新誕生的小天使的陪伴,相信這些再生育家庭的夫婦會更堅定地走下去。
讀書郎的煩惱
「沒有任何一個時代的父母,像今天一樣需要學習,需要跟孩子一起成長」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張程程
實習生湯煒
「孩子最近在跟我鬧脾氣,已經兩天沒理我了。」家長張女士談起女兒很發愁。孩子學習成績不太好,還整天圍著電視轉。張女士實在看不下去批評了兩句,引起了女兒的反感。
「好不容易放假了,媽媽還非讓我去上補習班,真煩!」剛上初中的李同學跟媽媽一開始還爭吵,到後來連話也不願跟媽媽說了。最後他選擇離家出走,寄宿在同學家。
近年來,父母和子女間因為學習而產生的矛盾越來越多。隨著「幼升小」壓力的增加,親子間「無聲的硝煙」甚至瀰漫到了幼兒園時期。親密的親子關係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心理需要,也是家庭收穫幸福感受的重要渠道。然而面對日益激烈的升學競爭和趨向單一的社會評價,如何化解學業壓力帶來的親子關係困擾,已經成為每個家庭都必須面對的一道難題。
學習是「罪魁禍首」嗎?
在對一些家庭的採訪中記者發現,親子間缺乏溝通,家長教育方式不恰當,以課外班等形式增加孩子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抱以過高的期望,都會引發親子衝突。
孩子在受教育過程中感受到的心理負擔,很大一部分來自家長。由中國人口宣教中心發布的《中國青少年健康人格2010年調研報告》顯示:超過80%的小學生存在考試焦慮,主要原因是擔心自己考不好招致家長的打罵。2005年的「國內五城市未成年人發展聯合調查」發現,中學生感到壓力最大的三個方面依次是:「升學和考試的壓力」、「課業負擔過重」和「父母對自己的要求過高」。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1999年我國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不達標的人約佔總數的49%,2010年這一比例已上升至80%,近七成學生周末也沒有充足的睡眠。研究還發現,「校外學習」和「家教補習」是造成中小學生睡眠不足的兩個重要因素。
如今,報課外班讓孩子早學點兒、多學點兒,已經成了家長們的共識。「雖然媽媽按我的心愿報了特長班,但還是『霸道』地加了兩門文化課培訓班。」初二學生小涵向記者抱怨道。「孩子面臨升學,我們也不希望她的假期變成『第三學期』,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得從長遠利益考慮,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家長也很委屈。
「老師總拿學習的事跟家長打小報告,家長反過來就會批評責罰我們。我們和家長、老師的關係都惡化了。」在清華大學附屬中學讀初二的李同學這樣看待「老師-家長-學生」之間的「三角關係」。在這種關係中,家庭生活成了學校教育的延伸,家長擔當起「課外輔導員」的角色,僅以分數和成績論成敗。
在現實中,還有一些家長信奉「不打不成才」的教育理念。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調查發現,中國超過半數的家長打過孩子。「粗暴的教育方式引發孩子強烈的逆反,結果是孩子將學習視為『敵人』,將家長視為『幫凶』,導致家長的一些合理建議和要求,孩子也拒絕接受。」孫雲曉說。
「家長和孩子都很慌」
在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看來,因學業壓力產生的親子矛盾,是社會環境、親子雙方、教育制度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從社會環境看,伴隨我國市場經濟的進程,「優勝劣汰」的價值觀漸成社會主流,以考試、評級為手段的競爭形式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上至公務員錄用,下至「幼升小」考試,無一不是競爭。浸泡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家長不得不對孩子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求在競爭中勝出。
從社會流動性看,目前我國不同階層間的上升渠道比較單一,「學而優則仕」仍是公眾心目中的首選。同時,追捧一夜成名、追求物質生活的社會氛圍也影響著家長,使他們難以客觀冷靜地評價孩子。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為孩子創造的『微環境』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比學校、社會更重要。」孫雲曉2012年推出了一本名為《孩子,別慌》的新書。「父母不慌,孩子才能不慌。孩子的年齡越小,『微環境』就越重要。父母的心理壓力正常,孩子的恐慌度就會低,親子關係就會好,家庭幸福感就會高」。孫雲曉說,但現在,家長錯位的教育觀和不切實際的超高期望值,常使親子雙方的心裡「都很慌」。
在一些家長眼中,學習成績「一俊遮百丑」。考試多少分、鋼琴過幾級、暑期班報幾個,家長總是高度關注,並以此評判孩子的「好壞」。而孩子的人格、性格、道德意識、社會適應能力等「無形」素質的發展卻易被忽視。
「雖然『有形』的教育標準能在短期內滿足家長對孩子『學有所成』的期望,但卻無法使孩子獲得『牢固的基礎和長久的力量』」,廣州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研究員、現代國民教育研究所所長駱風認為,這樣的教育將造成孩子道德感和責任意識薄弱,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責任。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中國家長的普遍心理,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的孩子能成為精英。「這怎麼可能呢?」曾任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的陸士楨教授對記者說,「統計顯示,全世界只有1%~3%的孩子是超常兒童。也就是說,100個孩子裡面97個都是一般人。」但中國家長總是習慣於把自己的孩子「按照精英來期望,按照精英來培養,按照精英來壓迫」。過高的期望不僅壓抑了孩子,也束縛了家長,導致親子關係在消極情緒的籠罩下持續惡化。
不同的成長背景,也會使兩代人在對待學習的態度上產生差異。江蘇南通金沙小學語文教師俞燕與記者談起自己小時候家庭環境很艱苦,有一次奶奶病了,父親不得不四處借錢。在燭光下,父親含淚告訴她:「孩子,有些事情,不要氣,只要記!」
「這句話我到現在都清晰地記得。要想改變命運,唯一的辦法就是努力上學,所以讀書時我內心中就有一股動力」。俞燕說,「可如今的孩子從小物質條件豐裕,長期處於家長的保護之下,很少與社會接觸。他們思想安逸,內心缺少對改變現狀的渴望,很難體認努力學習的意義和價值。」
還有一些家長,想在孩子身上彌補自己沒讀過大學、沒讀過博士的遺憾。據孫雲曉的調查,57%的中小學生家長要求孩子讀到博士學位。「這些由『職場壓力』轉嫁而來的期望,超出了孩子的承受範圍,或與孩子的興趣無關,肯定會引發親子矛盾」。
教育是一面鏡子,親子間的觀點差異和情感疙瘩,透過它被放大、被凸顯。而教育制度中存在的以應試為主、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等問題,更加大了學生間競爭強度,好似一柄放大鏡、一把催化劑,使「讀書郎」的親子矛盾愈發尖銳。
「中國的學生是最辛苦的。」長期從事教育研究的熊丙奇先生說,「在應試教育環境中,競爭性的壓力層層傳遞到家庭之中,導致家庭教育被異化,親子關係變得功利。要緩解親子焦慮、改善親子關係,就必須降低考試升學壓力,均衡分配教育資源。」
「家長為什麼要為每天的接送、課外輔導的安排投入如此多的時間、金錢和精力?難道他們傻嗎?肯定不是。絕大多數家長都被社會和教育的大環境所裹挾,不得不隨波逐流地推搡著孩子在求學的漫漫長路上艱難前行。」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與人類發展系教授劉雲杉對本刊記者說。
以慈愛心引領孩子前行
在受訪專家看來,化解因學業壓力而產生的親子矛盾,需要親子的共同努力,社會觀念的轉變和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
孫雲曉說,改革開放30多年了,中國人的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但對人精神世界的保護還遠遠不夠。特別是全社會都應該反思,什麼是成功的標準?「我認為現代的成功標準,第一是發展,即只要能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進步就是成功;第二是選擇,即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就是成功;第三是和諧,即有能力達成內心的和諧、人際關係的和諧就是成功。」
「我們的社會應該允許夢想的存在。」孫雲曉說。人是千差萬別的,每一種夢想都有存在的理由,也都應該得到實現。家長應該告訴自己,也告訴孩子:「能在『三百六十行』中掌握一技之長,找到幫助別人的方式,感受到別人需要你,你就能幸福。」
在轉變社會觀念的同時,教育制度的改革至關重要。接受採訪的專家普遍表示,目前中國的高等教育已經向著「重『育』而非『教』」的通識教育方向轉變,這呼喚著中小學的教學實踐與其形成有機銜接。國家在加大投入以擴充優質教育資源的同時,應儘快取消義務教育階段重點校與非重點校的區分,減輕學生的考試升學壓力。
「愛,能改變世界」。特別是在家庭中,經常溝通,相互信任,是化解親子矛盾的根本途徑。社會氛圍和教育環境不可能一夕扭轉,家長卻可以在小家庭中為孩子創造相對寬鬆、更加合理的「微環境」,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長,以慈愛心引領孩子前行。
楊雄說,做家長的要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技巧。比如和孩子訂立協議,明確多少時間是有任務和要求的,多少時間是自由支配的,做好事情可以得到獎勵,等等。「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在處理學業壓力上應該更加智慧、更有策略。如果父母能和孩子成為某種意義上的『同謀』,就能幫孩子抵擋一些外在環境給予的消極傷害,使孩子受益終生」,劉雲杉說。
此外,父母也要「學習」和「研究」孩子。「時代變了,現在的孩子面對的誘惑太多了,如果你不了解他們的生活,怎麼能當好家長?」在孫雲曉看來,沒有任何一個時代的父母,像今天一樣需要學習,需要跟孩子一起成長。
推薦閱讀:
※雙十一如何脫單?中國單身男女調查
※調查發現男人更想聽「我愛你」
※「80後」婚姻危機調查:70%婚外情都與網路有關
※古代農民起義領袖職業調查
※慾海調查實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