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說不盡的魯迅

說不盡的魯迅(2009-09-22 14:47:21)

轉載

標籤: 文化

     魯迅是現代中國一個不可繞過的人物。之所以批判,是因為一大批學閥把他捧得漫無邊際,令人暈倒,讓許多知識學人搞不清東南西北。所以以往的批評基本上以撕開魯迅的思想龍袍為主.對魯迅作品的技術含量未作過多分析。    總體上說,魯迅作品的技術含量較高。他的小說成就超過了他所有的文字。雜文成就最低,,摻雜了太多的私己短識和偏激窄見。這種雜文的所謂深刻,是小河小港中的深濯,缺乏聖賢哲人的澎湃氣勢和大智慧。當今天涯網有許多牛人超過了魯迅.如頭撞南牆的四色定律狂人黎鳴,為振動論獨自瘋狂的中國楊神經,開創智業文明新思維的野外閑人,中國社會一千個細節的一千種思維空間的世紀嬰兒300,窮究遠古神秘浪漫易學的江南樵夫,筆法犀利笑談古今事的慾海漱石生.雖然他們在文字能力上比魯迅遜色一籌,但他們的思維空間完全擺脫了魯迅式的媚外束縛,獨成一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的雜文,不僅僅在思維能力,而且在文字語言的三步跨藍動作上,精彩絕倫。他的網文深邃.機靈.充滿人性哲智。毫無誇張的說,僅此一篇,便可以打敗魯迅的所有雜文。魯迅的雜文看似深刻,其實較窄,不過把常人看得到的道理,用精妙的文字來加以表述.他的思維方式是偏執一詞的直線向前,而天涯牛人的思維定式是曲線運動波濤滾滾。    美籍學者夏志清說,魯迅雜文啰啰嗦嗦,愛搬弄是非,是他創作枯竭的表現.諾貝爾獲獎者高行健說,魯迅晚年陷入打派仗,葬送了他的極高文學才華。充分說明魯迅雜文的入世政治功利和思維有限生命力。          相比,魯迅的短篇小說顯得優秀,散文文字功底非凡。    和是魯迅小說的上乘之作。    "緯甫為了一朵剪絨花,竟然特意去濟南,可見呂是真正地想讓阿順快樂。"讓人讀來淚水涌目。緯甫在小說里既曾是個革命青年,又是一個革命意願消沉的頹廢者。既是一個做事馬虎隨便的人,為了一朵剪絨花竟也有掛記阿順於千里之外的熱血柔情.這種冰天雪地中的人性溫情,是魯迅小說唯一擺脫政治道德陰霾的多彩人生小說。和則把舊知識分子和舊中國婦女的深重災難敘述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深度。      <狂人日記>是魯迅小說技術含量最低的作品.<狂人日記>把四千年文明史歸納為吃人,不僅是對歷史的虛無,而且是對人性採取性本惡的一種簡單的絕對化的單向思維判斷。誰都明白,人的屬性是善惡並存, 美醜同在,七情六慾天生地埋. <狂人日記>把人的慾望僅僅歸納為吃人,鮮露其他欲求,顯然有悖人性的本質屬性。<狂人日記>不僅思想上有嚴重缺陷,藝術上也有抄襲的嫌疑。      在我看《狂人日記》中說 "魯迅的《狂人日記》是一篇拙劣的模仿之作,從內容到形式完全是模仿俄國著名作家果戈理的《狂人日記》,就是文章的名字也是完全照搬果戈理的《狂人日記》,一字不改,文章結尾的「救救孩子……」已經不是屬於簡單的模仿了,完全是抄襲(或叫剽竊)果戈理。果戈理在他的《狂人日記》結尾,「狂人」(波普里希欽)說:「媽呀!救救你可憐的孩子吧!把眼淚滴在他熱病的頭上!瞧他們是怎樣地折磨他啊!把可憐的孤兒摟在你的懷裡吧!這世上沒有安身的地方!大家迫害他!——媽呀!可憐可憐患病的孩子吧……」。魯迅的結尾,「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何等相似!完全照搬!完全抄襲!"這段文字雖然批評過激,但不缺道理.      阿Q的精神勝利法是四百年前《唐·吉訶德》的騎士精神的進口組裝,改頭換面,塞萬提斯式的喜劇風格和辛辣調侃的黑色幽默,與他的國外前輩同行有著太多的雷同和相似:唐·吉訶德的末世精神英雄----阿q的末世精神勝利法;不合時宜的騎士崇拜國度----愚昧的國民劣根性;辛辣諷刺的喜劇敘述手法----辛辣諷刺的喜劇敘述手法。魯迅是坦誠無愧的:他毫不掩飾他的拿來主義創作手法,他認為不僅自已不夠拿諾貝爾獎,其他人也沒有資格。他十分崇拜他同時代的西方作家,說,看人家的東西作的多好,隨便拿一本也比我們的強,那些東西我們是做不來的。      二十世出現了喬伊斯,卡夫卡,福克納,馬爾克斯,高行健等一批從內容到形式對十九世紀文學進行全面解構的頂尖作家。作為一個固守十九世紀文學老套路的魯迅,毫無建樹站進一流作家行列。            與世界其他優秀作家相比, 魯迅缺乏肖洛霍夫氣勢磅礴的敘述氣質,缺乏海明威天地人感的哲學氣度,缺乏薩特站在人類高度拷問個體的人性視野,缺乏路遙冷峻客觀真實豐富的社會生活畫面。      作為一個中國作家,魯迅骨子裡是俄羅斯批判文學的門徒,缺乏中華文化的底色和豪氣。       一個缺少本民族文化骨氣的作家,獨霸一國文壇,是文革文化專制帶來的惡果,在張揚以人為本社會的今天,必定被一路向前的人類文明所不齒。    一個脫離本民族文化根基甚至徹底打倒民族文化的作家,他的作品無疑是貼著西方標籤的二手貨。看起來非常漂亮,卻缺乏本民族的精神和豪氣。    在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中,沈從文以土生土長的中國氣派,成為我們這塊土地的驕傲。他的作品無論在思想境界和藝術價值上都在魯迅之上。     Chilly在《重讀〈邊城〉:敘述的潛流》里說,魯迅的《祝福》、《阿Q正傳》等篇打通了觀和想、個體經驗與社會現實,愛意雖很多,可是欠缺化合萬物的愛意,他的愛藏於陰冷(非貶義)的下面,因為看得太透、用心太急,便如虎狼葯一般,短時間救了人,最後卻傷了整個的身體,是一種功利的寫法,陰冷與急躁也傷了魯迅自己,其人道主義乾巴巴。如果說魯迅像黃庭堅的話,那麼沈從文近於蘇東坡,他把一方天地的時間做整個人類的時間,《邊城》的語境,是淡朴自然的老莊思想的折射,但又不是無為的。其俏皮、自適可以在陶潛那裡找得到,又揉合了人生的憂傷,生命通融無滯,與萬物一切融合,對所有人物都那樣愛著。     沈從文較之魯迅有三處高明:     一、哲智高遠。桃花源式的天國,人類精神的彼岸,少說萬把年的生命力。     二、母體文化的張力,土生土長的中國氣派。     三、人性的牧歌,而非概念的強加。     隨著社會的進步,沈從文的文學和思想價值不斷被世界認識。由他開啟的中國現代鄉土文學,透發著中華文化的勃發生機和無比豪氣。孫犁、汪曾棋、劉紹棠、古華、譚談、曹乃謙、高行建等都無不師源沈從文的中華文化氣質。沈從文幾曾進入諾貝爾文學獎視線,在他去世的那一年獲獎幾成定局,但他卻在幾個月以前離開了人世。    
推薦閱讀:

魯迅零起點之《阿Q正傳》
日本弟媳成為魯迅兄弟反目導火索
胡蘭成比毛澤東更懂魯迅
語文雜談 | 魯迅的雜文集名字都是怎麼來的?
她為魯迅守了一輩子活寡,死後都沒能……

TAG:魯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