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利用外資

我國利用外國直接投資概況1、我國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產業分布從外國直接投資的產業分布來看,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外商在華投資主要在旅遊賓館和中低檔加工貿易型製造業。此後,工業領域的投資項目不斷增加,在外商實際投資額中佔主要份額。90年代初期, 投資於房地產業的外資增加較快,個別年份佔到外商實際投資額的1/3以上,最近幾年這一比例有所下降。累計看,投資於工業的外資仍然占最大的份額,約佔60%。2000年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項目數的72.75%,合同外資的73.72%集中在第二產業;截至2000年我國利用外國直接投資項目數的72.99%,合同外資的60.87%集中在第二產業。從外國直接投資的行業結構來看,我國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在製造業,2000年外國在華直接投資項目數的56.35%,合同外資額的50.31%,實際使用外資額的46.39%投放在製造業;在實際利用外國直接投資額中比重較大的還有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8.25%)、房地產業(8.36%)、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業(7.82%)、社會服務業(3.92%)等,而採掘業、金融保險業、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教育事業的比重不大。2、我國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區域分布中國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沿海少數地區。在整個80年代,外商直接投資投向沿海地區的佔90%以上。 90年代以後,這一比重略有下降,但總的趨勢沒有明顯改變 ,在沿海地區的投資,累計仍佔全部投資額的88%。外經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1999年外國直接投資於東部地區佔87.88%,中部地區9.29%,西部地區僅佔2.82%。截至1999年,東部地區累計使用外國直接投資佔全國的87.84%,中部地區佔8.94%,而西部地區僅佔3.22%。3、我國利用外資的方式、來源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初期,在華投資的外商主要採取中外合資和中外合作兩種方式。90年代以來,外商獨資企業的比例有較快上升,自1997年起,新設立項目中,外商獨資經營的項目數超過中外合資經營的項目數,自1998年起,外商獨資經營企業的合同金額超過了中外合資經營項目的合同金額。但以累計數計,中外合資經營仍然是占最大份額的投資方式,占實際投資額的近一半,外商獨資經營所佔比例不到1/3。 根據外經貿部的統計數據(如下表),截至2000年我國實際利用外國直接投資分方式看獨資經營企業佔31.58%,合資經營企業佔45.99%,合作經營企業佔20.52%。截止2000年外商直接投資分方式統計 金額單位:億美元方 式 項目數 比重 合同外資金額 比重 實際使用外資 比重總 計 364,055 100.00% 6760.22 100.00% 3479.66 100.00%合資經營企業206,74 56.79% 2904.80 42.97% 1600.19 45.99%合作經營企業49,779 13.67% 1487.36 22.00% 714.18 20.52%獨資企業 107,352 29.49% 2319.86 34.32% 1098.93 31.58%合作開發 177 0.05% 48.20 0.71% 66.36 1.91%資料來源:www.chinafdi.gov.cn從我國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來源來看,中國外商直接投資中,來自港、澳、台的資金一直占較大比重,在90年代以前,港、澳、台投資約佔80%左右。90年代初期以來,其他發達國家大跨國公司在華投資明顯增加,港、澳、台資金比例逐年下降,但累計仍占近60%。三、外國直接投資與中國經濟增長實證分析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認為,一國的產出是資本、勞動、綜合要素生產率的函數。外國直接投資通過作用於上述變數來影響經濟增長。本文從外國直接投資與東道國國內投資、就業、技術進步等方面的關係入手,在新古典增長理論的框架下研究外國直接投資作用於中國經濟增長的機制。1、外國直接投資與中國GDP圖1給出我國1983-2001年經濟增長率(GGDP)與外國直接投資依賴度(FDI/GDP)的變動情況。沈坤榮教授(1998)在作經濟增長率與外國直接投資依賴度分析時,選用的國內生產總值數據是按1990年不變價格計算並換算成美元的實際GDP。筆者認為,FDI作為對東道國的投資,其購買各種原材料以及支付工人工資都必然按照當年價格核算,因而以FDI與以當年價格計算並換算成美元的GDP相比的比值作為衡量外國直接投資依賴度的指標更具科學性。從圖1可以看出:1990年以前,由於我國利用FDI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不到1%,因而它與經濟增長的關係不是十分明顯,1991年以後,我國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尤其是1992、1993年,外國直接投資佔GDP的比重幾乎成直線上升態勢,1994年FDI/GDP達到了6.22%,外資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作用漸趨明顯。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1984-2000年各卷,2000、2001年數據取自《宏觀經濟研究》2001、2002年第3期。註: 左方坐標表示GGDP ,右方坐標表表示 FDI/GDPGGDP表示國內生產總值的實際增長率,將GDP換算成美元時用貿易平均匯價。如前文所述,定量的測定外國直接投資對本國經濟增長的貢獻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做法是以經濟增長率為被解釋變數,以外國投資水平和外國資本的積累為解釋變數,進行回歸分析;另一種做法是通過生產函數導出的增長方程研究外國資本對本國經濟增長的貢獻。考慮到估計我國的生產函數比較困難 ,本文參考Maxwell J.Fry建立的FDI與國內投資、出口、GDP增長率關係的多元回歸模型(Fry,1995),對1990-2001年的時間序列資料進行經濟計量檢驗:YG=a+b*YG(-1)+c*IG-d*IY(-1)+e*FDIY+f*FDIY(-1) +g*IF+h*XKG+ε其中,YG表示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率,IG表示國內投資增長率,IY(-1)表示前一期的國內投資佔GDP的比重,FDIY表示外國直接投資佔GDP的比重,FDIY(-1)表示前一期的外國直接投資佔GDP的比重,IF表示通貨膨脹率,XKG表示出口額佔GDP的比重,ε為隨機項。運用EVIEW軟體包,估計結果如下:按照Maxwell J.Fry的模型,我們得到回歸方程①。回歸方程①考慮了國內投資增長率、前一期的投資佔GDP的比重、通貨膨脹率、出口總額佔GDP的比重等諸多經濟變數,從結果看雖然方程的擬合優度比較高,但各參數的T檢驗值明顯偏小,顯著性都不高。基於此,筆者選取顯著性較高的經濟變數作回歸分析,經過多次試探和調整,得到較為讓人滿意的回歸方程②。從回歸方程②可以看出,我國的經濟增長率與當年的投資增長率、前一期的外國直接投資佔GDP的比重和出口佔GDP的比重呈正相關,而且相關係數較高,顯著性較好。其中,總體回歸方程在95%的水平下顯著成立 ,國內投資增長率在1%的水平上顯著,FDIY(-1)和XKG在10%的水平上顯著 。與前一期投資佔GDP的比重成負相關,但統計不顯著。因此,從經濟計量學的角度來看外國直接投資至少從總體上促進了我國的經濟增長,而前一期的FDI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更為顯著主要是因為我國一直對跨國公司的併購行為予以限制,外商投資主要是以新設企業的形式出現,當年的投資往往要到下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投入生產運營。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逐漸放寬對跨國公司併購的限制,這種局面會有所改變,會出現下文所談到的FDI並不增加國內總投資,只是把內資企業從國內市場上「擠出」的現象,這種併購並不增加東道國的生產能力,其對我國的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2、外國直接投資與中國國內投資一般來說,一國的國內投資(Domestic Investment)由本國投資(National Ivestment)和外國投資(Foreign Investment)兩部分構成。外國直接投資作為國內投資總額的一個部分,其不同的投資形式對投資總量的影響是不同的。一般而言,用於併購現有企業的FDI實際上並不增加國內總投資,只是用外資企業或合資企業代替了內資企業,把內資企業從國內市場上「擠出」。Reisen(1996)對拉丁美洲和東南亞吸收國際資本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在拉丁美洲,大多數外國投資者出資收購現有的企業,FDI以債權-股權掉期和國有企業私有化的形式存在,並未形成新的生產能力。筆者參考沈坤榮教授(1999)在研究外國直接投資對東南亞國家經濟增長影響時建立的方程,對中國FDI與國內投資的關係作計量研究。IY=a+b*YG(-1)+c*IY(-1)+d*FDIY+e*REXL+f*IR+g*IF+ε,其中,IY表示投資佔GDP的比重,YG(-1)表示前一期的經濟增長率,IY(-1)表示前一期的投資佔GDP的比重,FDIY表示外國直接投資佔GDP的比重,REXL表示人民幣對美元的實際匯率,IR表示國內金融市場一年期貸款利率,IF表示國內通貨膨脹率, ε為隨機項。運用EVIEW軟體包,回歸結果如下:IY=30.78+0.20YG(-1)+0.8IY(-1)+2.72FDIY-3.62REXL-0.95IR-0.0.36IF③(0.62) (2.66) (2.77) (-2.73) (-3.33) (-2.55)R2=0.9896 Adj- R2=0.9689 D-W=3.51 F=47.67IY=32.79+0.88IY(-1)+ 3.27FDIY- 4.24REXL - 0.95IR- 0.4IF④(3.35)** (8.99)* (-5.26)** (-3.61)** (-3.38)**R2=0.9883 Adj- R2=0.9737 D-W=2.65 F=67.61根據沈坤榮教授的回歸模型,我們得到回歸方程③。考慮到前一年的經濟增長率YG(-1)的顯著性不高,不能通過檢驗,因而將這一解釋變數捨去,得到回歸方程④。從回歸方程④不難看出,方程的擬合優度較高,各參數能夠通過t檢驗,其中IY(-1)、REXL、IR、IF在5%水平上顯著,FDIY在1%水平上顯著,因此回歸方程式是確實有效的 。從回歸分析的結果來看,中國國內投資與國內利率呈負相關關係、與上年投資正相關,這與理論上國內投資應與國內利率負相關、與上年投資正相關相吻合。不過理論上國內投資與實際匯率和通貨膨脹率的相關係數不定,而對於我們中國來說,國內投資與實際匯率、通貨膨脹率呈負相關關係。可見,我國利用FDI有助於當年國內投資的增加,沒有將本國的投資「擠出」,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利用的外國直接投資主要是以新設企業形式出現,而很少通過並夠實現。3、外國直接投資與中國國內就業我國是典型的勞動力過剩經濟,且大量剩餘勞動力沉澱於農村。加快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擴大非農產業對剩餘勞動力的吸納能力,是加速農村剩餘勞動力由農業向非農產業的轉移,解決農村勞動力過剩問題的根本途徑,也是保持我國經濟長期持續穩定發展和社會穩定的核心問題之一。外資流入在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直接或間接的促進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改革開放以來,從絕對數量來看,外商投資企業吸納從業人員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從1985年的6萬人增加到1999年的612萬人(2000、2001年的數字應該更大,不過限於沒有2001、2002年的統計年鑒,數據只能採集到1999年);從不同時期各經濟類型吸納的新增從業人員的數量來看,外商投資企業吸納的就業人數也是相當可觀的。如1991-1999期間,外商投資企業新增從業人員546萬人,而同期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不但沒有增加就業人員,還分別縮減了1774、1837萬人。我們以外商投資經濟從業人數為被解釋變數,以FDI為解釋變數,進行計量分析。N = 99.03 + 0.13FDI(3.47) (12.29)R2=0.9497 Adj- R2=0.9434 D-W=1.54 F=151.08LNN = 1.63 +0.57LNFDI(3.56) (9.06)R2=0.9214 Adj- R2=0.9102 D-W=2.09 F=82.14其中,N表示外商投資企業從業人數(以萬人為單位),LNN為N的自然對數,外商直接投資數額以億元為單位。容易看出,上述回歸效果很好。從回歸的結果來看,外商直接投資每增加1億元,外資企業將新增從業人員0.13萬人,外商直接投資每增長1%,外資經濟吸納從業人數將增加0.57個百分點。4、外國直接投資與中國TFP新古典增長理論用TFP來解釋產出中不能用勞動和資本的投入解釋的剩餘部分,TFP涵蓋了制度、資源結構、技術等因素,其中資源結構對TFP的初始水平影響較大,對TFP的變化影響較小,而技術進步和制度變革能夠顯著地影響TFP的變動。外國直接投資促進我國的綜合要素生產率提高主要通過技術的外溢效應(Spillover)和制度的示範效應。技術的外溢效應可以通過轉移技術導致的技術進步的硬途徑和伴隨技術轉移過程的直接投資帶動技術進步的軟途徑實現。何潔、許羅丹(1999)借鑒Feder(1982)的計量方法,利用生產函數建立回歸方程,得出結論:外國直接投資帶來的技術水平每提高1個百分點,我國內資工業企業的技術外溢作用(即產量的增加)就提高2.3個百分點。在何潔(2000)的另外一項研究中,他發現90年代以來我國工業部門引進的外國直接投資的總體質量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和我國內資工業企業部門相比,工業部門的外資企業總體要素邊際生產率並不存在明顯的優勢,這說明對我國總體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並無太太大的幫助,當然外資企業對內資工業部門的總體外溢效應是現實存在的,而且這個正的效應還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步伐的擴大,引進外商直接投資增加速度的加快有不斷增強的趨勢。沈坤榮教授利用各省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量與各省的綜合要素生產率作橫界面的相關分析時,也得出了FDI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每增加1單位可以帶來0.37個單位的綜合要素生產率增長的結論。考慮到TFP的量化工作需要非常專業的技術和比較複雜的計量分析手段,本文不對TFP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作計量分析,而是選用何潔和沈坤榮的研究成果,認為從實證的角度FDI至少在總體上提高了我國的綜合要素生產率。四、FDI對我國經濟增長利弊的進一步探討上文運用計量經濟學工具對外國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作用作了實證分析,總體上認定外國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是有比較突出的貢獻的。下文試圖詳細剖析FDI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利弊。1、外國直接投資之利外國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的積極影響主要包括六個方面:1、增加國內投資和促進資本形成;2、吸納勞動力就業;3、提高綜合要素生產率TFP;4、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升級;5、擴大我國的外貿規模,改善我國的外貿結構,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6、是我國一項重要的稅收來源。首先,大量FDI流入的最直接作用是增加了我國的資本存量,有效彌補了錢納利等人提出的儲蓄-外匯雙缺口。截至1999年實際流入我國的FDI占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17%,如果考慮國內的配套投資,這種資本形成效應則更為明顯;從上文我們對國內投資與FDI關係的計量分析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FDI對增加國內投資與促進資本形成在95%的水平上作用顯著。其次,外商投資企業吸納了我國大量的勞動力就業,根據相關統計資料計算我國1990-1999年這10年中外商投資經濟新增從業人員565萬人,緩解了我國的就業壓力,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促進了我國的經濟增長。第三,FDI提高了我國的綜合要素生產率,從上文我們選用何潔等人和沈坤榮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在總體上FDI確實提高了我國的綜合要素生產率(儘管在後面的分析中我們將談到外資企業在保守先進技術方面對中方的損害),這主要是因為FDI是一攬子創造性投資,隨著資金的轉移,觀念、研究與開發、技術、管理、營銷、市場網路等也會隨之移向受資方。第四,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述,從我國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產業結構來看,FDI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2000年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項目數的72.75%,合同外資的73.72%集中在第二產業;截至2000年我國利用外國直接投資項目數的72.99%,合同外資的60.87%集中在第二產業;從我國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行業結構來看,FDI主要集中在製造業。而從改革開放後我國產業結構的變化特徵看,除1978-1983年期間第一產業產值比重有所上升外,其他年度第一產業產值比重均呈逐年遞減態勢,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產值比重不斷上升,因此外資大量流入並投向第二、第三產業是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轉變的重要因素。同時,與外國直接投資相伴而來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及其擴散效應和示範效應,促進了國內利用外資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相對提高,也間接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轉變。第五,FDI企業的進出口比率遠遠高於國內其他企業,海關統計資料顯示,1999年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總額1745.11,佔全國進出口總額的48.39%,其中進口比重為53.5%,出口比重為44.0%,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的擴大。FDI企業優化我國貿易結構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使我國享受全球分工的好處、促進出口和提升進出口商品結構上。1998年我國進出口工業製成品所佔比重分別為83.59%和88.79%,而同期外資企業進出口工業製成品比重分別為90.70%和94.18%,均高於國內平均水平。最後,外國直接投資企業還為我國提高了一筆可觀的稅收收入。2、外國直接投資之弊由於外商來華投資主要是看好中國龐大的市場和廉價的勞動力,而實現利潤最大化是其最根本的動機,外國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不可避免的具有消極影響,而且隨著我國加入WTO、大型跨國公司的湧進和對併購的逐步放開,這種消極影響變得越來越明顯,不得不讓我們引起高度重視。首先,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述,90年代以來外國直接投資越來越多的採取獨資經營方式,中外合資企業中的外商也積極通過各種方式控制企業的股權。外商千方百計取得企業的控制權主要是因為:一方面,隨著國內體制改革不斷推進,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環境正在形成之中,外商在華獨資經營的環境明顯改善,外商不再依賴中方投資者與其合作以求適應傳統計劃經濟的許多特點;另一方面為了保守其技術秘密以保持其競爭優勢。外商採取獨資經營的更重要的企圖在於控制我國產業和壟斷市場。據統計,1997年外商在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服裝及皮革毛皮羽絨製造業、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食品製造業等等行業已經佔據了市場份額的30%以上。其次,90年代以來,外商有投資建廠向更多的併購國有企業、國有品牌發展,而且開始從分散、隨意性收購國有企業轉向有目的、有計劃的併購效益好的國有大中型企業或者併購不同地區同一行業的骨幹企業。如本文第三部分所分析的如果外國直接投資不是以新設企業的形式出現而是以股權調期或國有企業私有化的形式出現,那麼這樣的投資並不能增加東道國的生產能力。第三,外商投資企業往往嚴密控制其技術尤其是高新技術的擴散,我國以市場換技術的目的並沒有很好的實現。多年以來,我國主動讓出市場份額換來的往往是二流、三流的技術,雖然作為發展中國家考慮到吸納更多勞動者就業我國應考慮選擇適用技術,但是如果我國在技術上特別是具有戰略意義產業的技術總是處於落後地位,我國將無法和國外競爭,也將危及到我國的產業安全乃至整個國家的經濟安全。最後,外國直接投資很多是將其母國已經淘汰的產品生產或污染嚴重的企業轉移到中國,給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危害。五、簡短的結論通過上文的實證分析我們知道FDI在促進我國資本形成、吸納就業和提高我國綜合要素生產率方面貢獻都是比較顯著的,同時在我們對經濟增長率與FDI的回歸分析中也可以清楚的看到FDI在總體上比較顯著地促進了我國的經濟增長。從我們對FDI的積極影響的進一步剖析中也可看到FDI通過提升我國的產業結構、擴大對外貿易和優化進出口商品的結構、上繳稅收等途徑也直接或間接的促進了我國的經濟增長。不過也正如上文多次提到的,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逐步放開對外商行為的限制,出現了FDI企業出於利潤最大化的動機有目的、有計劃地控制我國產業、壟斷市場和封鎖先進技術的新動向。因此,本文認為我國在積極吸引外資,為外商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的同時,應該對這一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

推薦閱讀:

外資加緊入市腳步 滬股通6日凈流入近60億元
渣打銀行把侵吞我的25萬吐了出來,然而我並不滿意
為什麼辛巴威的本土化讓全世界經濟學家都要跳樓?
又一大批外資餐飲入華,誰會成為下一個麥當勞?
報告稱中國高凈值人群1/3有海外資產

TAG:利用 | 外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