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書法欣賞
《行書軸》書法欣賞鄧散木(1898-1963),名菊初。鈍鐵,字散木,別號蘆中人、無恙、糞翁。1960年因動脈硬化,截去左腿,因自署一足、夔,齋館名有廁簡樓,三長兩短齋(三長者,篆刻、作詩、書法;兩短者,繪畫、填詞,這是散木先生對自已藝術的評價)。以字行。江南大書家蕭退庵的弟子。書法欣賞以行草書為主。工行草書,一筆王字,但於篆隸真書,也都下過極深的工夫。楷書以唐楷為主,也寫北碑,但終於還是帖意濃於碑意。隸書則漢代名碑大多涉及,以筆酣墨飽、結字謹嚴勝。篆書初學《嶧山碑》,繼雜以鐘鼎款識,上溯殷商甲骨文,融會貫通,最後寫出一種個人風格強烈的草篆。鄧散木在近代,是以篆刻著稱的。當年印壇所謂「北齊南鄧」,就是指北京的齊白石與江南的鄧散木。篆刻初學浙派,後師秦漢璽印。早年得李肅之先生髮蒙,壯年又得趙古泥、蕭蛻庵兩位先生親授,藝事大進,又從封泥、古陶文、磚文中吸取營養,形成了自已章法多變,雄奇朴茂的風格。1931年至1949年之間,曾在江南一代連開十二次展覽,藝壇矚目,有書壇的「江南祭酒」之稱。他的篆刻,追求的是汪洋恣肆、不計工拙的效果。但顯得有些破碎,境界不高。書法也如此,這可能是天分使然吧。鄧散木先生一生勤於藝事,幾十年間,黎明即起,臨池刻印,至日出方才進早餐,曾手臨《說文》十遍,《蘭亭》也臨過幾十遍,去世前幾天還在伏案工作。他又十分熱心書法教育事業。舉辦講座,編印講義。《篆刻學》一書就是他治印的經驗之談。1955年曾應北京人民出版社之邀擔任簡化字字模的書寫工作,還書寫了不少課本及各種普及讀物,學生字帖,在書法的普及教育方面貢獻很大。李叔同/融書法佛理為一體樸拙圓滿渾若天成/楷書
弘一法師臨終絕筆 -書法欣賞《悲欣交集》 弘一法師臨終絕筆 上海圓明講堂藏 弘一法師於1942年10月13日晚圓寂,「悲欣交集」四字手書寫於10月10日下午,寫在一用過的字紙上,字跡仍舊有力。令人感謂的是弘一法師落筆時的超脫隨意,這份對後人而言極為重要的手書在他似信手拈來。楷書是書法欣賞的重點。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於天津。既是才氣橫溢的藝術教育家,也是二十世紀著名的多才多藝的高僧。「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他早歲以書藝馳譽當世,出家後持戒精嚴,並融書法、佛理為一體,形成獨特的書法風格。他把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樸拙圓滿,渾若天成」,魯迅、郭沫若等現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尚榮耀。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所創作的《送別歌》,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同時,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教師。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出苦海,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附 《送別》歌詞 詞:李叔同 曲:約翰.P.奧德威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飄蜀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林散之/當代草聖神韻兼備清逸靜雅的獨特書風/散草
《草書條幅》書法欣賞《草書條幅》 氣勢恢宏,頗有一瀉千里之勢,卻又不失蕭散雅緻。線體的流暢與松澀飄飄然欲仙,構成林散之在書法史上無可替代的獨特形象。草書是書法欣賞的重點。他的求學之路艱辛、執著,每天清晨都一絲不苟地臨摹古帖,孜孜不倦,可見他追求理想的執著與堅毅。日本書道界對其書更是推崇備至,書道團體來華訪問,都以能拜會林散之為榮。其後,以青山杉雨為團長的全日本書道訪華團來到南京,這位直率而又狂傲的日本當代書壇泰斗本來對中國現代書法不以為然,當他見到林散之的作品以後,當場便行鞠躬之禮,並敬題」草聖遺法在此翁」為贈,一時傳為佳話,林散之名聲大震,」當代草聖」之美譽也由此傳開。年逾八十的林散之,盛名之下並沒有停滯不前,他不顧」風燭殘年眼半花」,一直到臨終,十多年來他不管是應人索請,還是參加展覽,都以滿腔的熱情不停的創作,大量作品流傳四方。真所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此時筆墨爐火純青、天真爛漫,他一生中許多精品就是在這個時期創造出來的,其對藝術的執著、進取和創造令人尊敬。被譽為」當代草聖」的林散之,其草書為二十世紀的書壇增添了不少活力,至今仍被人們所津津樂道。林散之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因其涵養深厚,故筆下雅韻欲流,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把他們出神入化地熔於書法創作之中。有人說林散之書法如太極拳,這可能是最恰當的比喻。他曾說過:」力量凝蓄於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書法用筆難在剛柔相濟,但剛和柔在林散之筆下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融合。其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能從紙面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而林散之書法線條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其用筆的」活」。晚年,他對筆鋒的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八面用鋒,正、側、偏、方、圓、虛、實、順、逆、散諸鋒並用,甚至可以說無鋒不用,特別是他巧妙地糅進了一些山水畫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筆法的表現力,既新又古,這種近於乾擦的散鋒,是他衰年變法的成功之處,加上使用長鋒羊毫,創作出渾樸蒼茫、酣暢淋漓、老辣紛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層出不窮。就書法的墨法而言,林散之的成就也極大。師黃賓虹,深得黃賓虹用墨之奧妙。林散之繼承並發展之,將豐富的墨法自覺地運用於書法創作,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突破。他將濃墨、淡墨、焦墨、枯墨、潤墨、渴墨、宿墨等繪畫諸墨法,成功地運用於書法創作,前無古人。他寫字喜歡在硯池旁置一水盂,飽蘸濃墨之後,將筆尖輕輕點上一點清水,一下筆,水墨交融,千變萬化,妙不可言!他為桑作楷書寫的《懷素論書一則》(唐許瑤詩)草書條幅充分展現出這種水墨變化。林散之更善於用枯筆,往往在墨竭鋒散之後,還能仗其超凡的控制力,寫出時隱時現、若斷還連的筆畫來。這些大膽的創新,是同時代人所不及的。林散之生存的時代,經過有清一代碑學的洗禮,帖學式微,無疑碑學對林散之的影響很大,林散之書法以唐楷、北碑築基,而得力於帖學的修養。他從《閣帖》學晉人書,並取法唐、宋、元、明諸名家手札,得其意韻,同時臨習漢隸名碑,數十年不輟,其書剛中見柔,兼有碑之骨、帖之韻,又滲透著漢隸樸拙之意。他充分挖掘帖學中蘊藉典雅、曠達流暢的美學特徵,並以自己對線條的獨特感受能力,融碑學的飄逸樸拙,勁健挺拔之長,形成自已神韻兼備,清逸靜雅的獨特書風。林散之那個時代的各體書法都很難逃脫碑學時代的氛圍和技法的影響,現在看來那時留下的」唯一縫隙」就是草書,而林散之正是發現了這個」縫隙」。他自言60歲以後學草,此時他的書法進入成熟期,個性漸趨突出,點畫線條特別精到,碑與帖的磨合,達到水乳交融的境地。他主攻草書,謀求諸家草法的融合,以隸入草,返熟為生,從而造就了林散之草體–」散草」。這是他獨具膽識與創意之處,並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成為一個足以與懷素、董其昌、傅山、王鐸抗行的草書大家。他的成功,喚醒了時代對帖學的回歸。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為其出名晚,數十年積學厚,涵養富,不僅其書法功底至深,而且又因其做人之真誠和在詩辭及繪畫等多方面的成就,滋養了其書之氣、韻、意、趣,使之能上達超凡的極高境界。陸維釗/我國現代高等書法教育之先驅/獨創陸維釗體
行書對聯 -書法欣賞陸維釗 原名子平,字微昭。浙江平湖人。南京高等師範文史地部畢業。曾在聖約翰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師院、杭州大學任教。1959年到浙江美院,開設詩詞題跋課。1963年中國畫系成立書法篆刻科,為負責人。篆書隸書為書法欣賞重點。晚年以書法卓絕,馳名於世。其書法真、草、隸、行各體皆精。其書法集雄強恣肆與書卷清氣於一體,極富個性色彩和現代感。晚年獨創非篆非隸亦篆亦隸之新體--現代 「螺扁」,人稱陸維釗體,獨步古今書壇。他受浙江美院院長潘天壽教授委託,主持籌備書法篆刻科,為當時我國藝術院校之唯一書法篆刻科;1979年浙江美院率先招收書法研究生,由他任導師,為我國首屆書法碩士研究生導師。陸氏是我國現代高等書法教育之先驅。吳昌碩石鼓文書法欣賞/恣肆雄強凝練遒勁
書法欣賞-吳昌碩臨石鼓文吳昌碩書法,行草中求篆隸意,篆隸中兼草書氣,在他的書法中」篆」與」草」正是一個對倒。吳的書畫印皆以氣勢磅礴、真氣瀰漫為勝,他自謂:」苦鐵畫氣不畫形」,同樣的,他的書法也是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勢如破竹,勁如強駑。因此,他推重祝技山的草書。吳昌碩書法不僅根抵在於秦漢,而且亦追求古樸美——金石篆籀之氣。先秦石鼓文與漢碑正是吳書的人處與基礎。得益於石鼓文的筆力骨線,又胎息於漢碑的魄力氣度,成為吳昌碩書法的兩大支柱。引篆隸作狂草,即所謂革中有篆籀氣。吳昌碩,我國著名畫家,書法家、篆刻家,為」後海派」中的代表。詩、書、畫、篆刻皆精。書長篆、脫胎石鼓,雄渾恣肆。篆刻上取鼎彝,下挹秦漢,鈍刀硬入,茂蒼勁。吳昌碩臨石鼓文,參以兩周金文及秦代石刻,融合篆刻用筆。他的書法凝鍊遒勁,貌拙氣酣,極富金石氣息。吳昌碩石鼓文書法,凝練遒勁,氣度恢弘,筆勢圓融渾厚,風格朴茂自然,含蓄蘊藉。結體規整勻稱,氣勢開張,具有濃郁的金石氣息。不拘於石鼓規度,而獨具風貌,用筆恣肆雄強,大膽突破石鼓之形制,而強調線條的書寫意味,以豐富線條的生動性,從而使石鼓之意蘊更為生動豐富,為打開篆書新的藝術天地開闢了更耀眼的一盞明燈。吳昌碩的行書,得黃庭堅、王鐸筆勢之欹側,黃道周之章法,個中又受北碑書風及篆籀用筆之影響,大起大落,遒潤峻險。吳昌碩的楷書,始學顏魯公,繼學鍾元常;隸書學漢石刻;篆學石鼓文,用筆之法初受鄧石如,趙之謙等人影響,以後在臨寫《石鼓》中融匯變通。沙孟海評:吳先生極力避免」側媚取勢」,」捧心齲齒」的狀態,把三種鐘鼎陶器文字的體勢,雜揉其間,所以比趙之謙高明的多。書法欣賞/近現代書法史帖學書宗沈尹默/行書
書法欣賞-沈尹默行書沈尹默和于右任是近現代中國書法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一代書宗,分別代表帖學和碑學的兩座高峰.他的行書書法主要取法二王、米芾等帖學大師,摻以北碑墓誌的影響,精於用筆,清健秀潤,自成一家。沈尹默對現代書壇的貢獻與影響,是其他書家所不能比擬的,其不愧為20世紀傑出的書法家。沈尹默在現代書壇是一位開拓者,其培養了大批優秀書法家。行書寫得秀潤清麗,勁健自然,風度宜人,妙得神韻之美。沈氏書法主要得力於二王,但對唐代歐、褚、虞、顏諸家,以至北魏、漢碑等都有較深的研習,從而形成自己的風貌。為祖國文化事業的繁榮,尤其對中國書法藝術和理論,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毛主席曾接見過他,對他的工作和藝術成就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中南海收藏書畫集》的第一頁乃是沈老寫給主席的書法.總理家中和辦公室都曾掛過沈老的字。沈尹默先生是陳毅先生進城後第一位拜訪的民主人士,是第一屆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員,是周恩來總理任命的中央文史館副館長。.沈尹默先生在書法方面的貢獻尤為突出,甚至蓋過了他的詩名。」五四」運動時期,沈尹默作為北大名教授,和魯迅、陳獨秀等人並肩戰鬥,是中國新詩的最早倡導者之一。1971年6月1日,備受」文革」迫害的一代書法大師沈尹默,病逝於上海,享年88歲。晚年的沈尹默,側重書法理論的研究和書法藝術的普及教育。其學生謝稚柳、胡問遂、翁闓運等都是很有影響的書法家。沈尹默/秀雅俊美的個人風格/行草
《行書詩軸》書法欣賞沈尹默原名君默,字中,後更名尹默,號秋明、匏瓜。浙江吳興人,與趙孟俯是同鄉。近代中國最負盛名的書法家之一。其實,沈尹默初以詩名,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員主將,30歲就在北京大學做教授,所交遊者皆一時風雲人物。書法少時就開始學了,在地方上已很有書名,但有一次,陳獨秀見到沈尹默寫的一首詩,對沈說:「詩很好,但字則其俗在骨。」沈尹默此後開始勤奮練字,如是不間斷者兩三年,書法面目從此一變。行草書是書法欣賞的重點。沈尹默是以學帖出名的。其實,他在碑上也下了苦功。近50歲時致力於行草書,從米南宮而釋智永,而虞世南,而褚遂良,再上溯二王。又在故宮博覽歷代名跡,眼界大開。這是沈尹默書法生涯中一個關鍵時期。沈尹默書法由此大進,秀雅、俊美的個人風格也基本形成。51歲上辦了第一次個人書展,以後幾乎一年一次,名震南北,收入巨富。書法實踐的同時,沈尹默也深入研究了書法理論。他結合自己學書的體會,將書法理論通俗化,起到了廣泛的宣傳作用。沈尹默於解放後,積極從事書法藝術的教育與普及工作,培養了不少卓有成就的書家。上海的書壇上,至今仍活躍著許多沈先生的傳人。沙孟海/無論篆隸楷草代表北碑雄強一路/行草書
《行書七言聯》書法欣賞沙孟海原名文若,字孟海,以字行,別號石荒、沙村、蘭沙、決明等。浙江鄞縣人。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印學家。書法欣賞以行草書最佳 。幼承庭訓,早習篆法,畢業於浙江第四師範。後刻苦自學,並拜馮君木、陳屺懷為師。至上海又轉益多師。1929年任廣州中山大學預科教授。1949年後任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常委。1963年任浙江美院書法篆刻科專業教授。曾任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西泠印社社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等職。知識淵博,學貫古今,對書學、文字學、篆刻學、文獻學、金石考古學均有高深造詣,並有專著。沙孟海早年得吳昌碩指授,其書法無論篆隸楷草,代表北碑雄強一路,在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的書法以行草書最佳,尤其善作孽窠大字,人以為「海內榜書,沙翁第一」其擘窠榜書氣勢宏大、點劃精到,富現代感,以氣勝,且越大越壯觀,此非胸有浩然之氣不能致也,為當代書風典範。有《沙孟海書論叢稿》、《沙孟海書法集》、《印學》等多種著述問世。舒同/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任主席/行草
《江山如此多嬌》書法欣賞字文藻,又名宜祿,江西東鄉人。5歲學書,14歲即有鄉譽。1921年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師範,1926年後輾轉於上海、南京、武漢等地,曾一度以鬻字為生,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軍務倥傯之際潛心書藝。書法欣賞以行草為最佳。1949年後歷任華東局、山東省和軍事科學院等部門要職。他自幼酷愛書法,在革命戰爭年代以筆為刀槍,為中國革命勝 利做出了貢獻。毛主席曾讚譽舒同是「紅軍書法家,黨內一枝筆」。學書從顏體入手,又精研何紹基等諸家碑帖,轉益多師,擅多種書體,尤長行書。他的書法,寬博端莊,圓勁婉通,用筆老重,藏頭護尾,點劃潤厚通暢,別具風格,是現代書法藝術的傑出代表之一。喜作榜書,紮實穩固,端莊偉岸。1988年6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書法展覽。出版《舒同字帖》、《舒同書法藝術》等。被世人稱為「舒體」,海內外享有盛譽,為繁榮中國書法藝術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歷任山東、陝西省委書記,中國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他創辦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任主席,當代中國書法事業的主要奠基人和組織領導者之一,也是中國書法藝術的傳承者和創新開拓者。王蘧常/所作章草古雅厚重時出方意/章草
《毛澤東菩薩蠻詞一首》書法欣賞王蘧常(1900一1990)字璦仲,號明兩。浙江嘉興人。一生基本上在大學任教授,文史哲藝俱通,著作宏富。王蘧常是現當代以章草著名的書家。書法欣賞以章草為主。王蘧常開始寫《九成宮》,之後又學《十七帖》寫北碑,主要臨習《張猛龍》和《鄭文公》。19歲時,從名書家沈寐叟先生學。沈先生見他習北碑,很是讚許,又見弟子學《十七帖》,以為王右軍筆法是「遠承章草」,但章草傳本,如今只有皇象的《急就章》、索靖的《出師頌》以及蕭子云的《月儀帖》(一般傳為索靖所書)數種了。所以沈寐叟對弟子說:「汝能融冶漢碑、漢簡、漢陶、漢帛書,而上及於周鼎彝,必能開前人未有之境。」王蘧常敬志不忘,從此走上了研習章草書的漫長道路,矢志不渝,持之以恆,終有大成。所作章草,古雅、厚重,時出方意,已對前人的章草書作了發屐的書家。于右任/集字編成標準草書干字文/標準草書
書法欣賞于右任原名伯循,字右任,號騷心,以字行。陝西三原人。長期任職於國民黨政府,管至行政院院長。但它作為書法家的名聲,是乎超過了作為政治家的名聲。他的書法藝術,一般認為可分為兩個時期:一是以魏碑為基礎,寫出具有強烈個性的行楷書時期;二是創立標準草書的時期。 書法欣賞以草書為最佳。于右任對魏碑下過很深的功夫。清代中葉以來,學魏碑而能出己意者,還是寥寥。他滿帶「碑味」的行草書,可以說是風格獨具了。尤其是行書,中宮緊促,而結構多變。在一種看上去十分隨便不經意的把握之中,獲得一種奇絕的、從容大氣的效果。于右任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就是創立「標準草書」,於1932年在上海發起成立了草書研究社。他廣泛搜集前人的優秀草書作品,集字編成《標準草書干字文》,而後自己又手寫一遍,刊印行世。標準草書的創立,目的在於使草書規範化。其實,草書是無所謂標準的,一標準就失精神。但初學草書的人,由此可以摸得一正確的門徑。至於于右任自己的草書,筆畫簡單,形態優美。他基本上寫的是不相連屬的今草,但他的草書是由章草入今草的,在他的草書作品中,不時可以見到章草的筆法。在用筆方面,幾乎筆筆中鋒,精氣內蓄,墨酣力足,給人以飽滿渾厚的感覺。書法欣賞/于右任的冢旁碑碣鐫刻書法
書法欣賞-于右任楷書秦漢時代以篆隸書為風貌。如前所述,于右任的前期書作,主要根植於碑學書法。準確地說,這一情形集中地體現在於氏以追摹北魏楷體為基本風貌的書法創作上。 碑學書法包括歷代碑碣摩崖、造像以及墓志銘刻石諸種,而在文字表現上,多以真、隸、篆三體為主要形式。但畢竟性格使然,直至中年前後,于右任下力最多的,其實還是北魏書法一體。他著手在魏體書研習領域中朝朝暮暮用功最勤的時期。他曾花費大量精力臨摹過為數可觀的北魏楷書名刻。于右任在啟蒙時代,便已喜好雄健豪放一路風貌的冢旁碑碣鐫刻文字。換言之,於氏對於書法的興趣,最初正始於稜角分明的北魏書體。然而不久,在他進入私塾讀經書習詩文時,卻又受到了原本偏好「二王」書體的師長的直接影響並隨之性喜行書。從此,這兩類書體便成了於氏日後心摹手追的主要內容。于右任學書之時,碑學書法、特別是北魏書法中雄強壯偉的書寫特點,恰迎合了彼時民國開元未久,社會大力提倡的自強自振之風。當然,碑學書法的真正源頭和成因,更是與清代中期乾嘉學派的蓬勃興起和深入發展直接相關。在這樣的文化大背景之下,碑學書法的如火如荼也就成了必然。從於氏的當時書跡看,還可分辨出他的不蹈常式不囿一體的書寫狀況,正來自於他的多種取法之故。他的書作雖通常不具年款,卻無礙人們從筆法、結構及署款習慣來辨別他的各類特性。 對於于右任的楷書一體的創作,有研究者認為他的先委婉後獷放的表現方式,是出於嚴格地遵循了一條先從六朝墓誌入手,再廣及摩崖、碑碣的有效借鑒途徑。此說自有其根據。從他的前期之作看,無論用筆還是結體,都讓人感受到具有豐腴疏朗獨具一格書寫特徵的北魏普泰元《張黑女墓誌》的鮮明影響。這個現象甚至延續至於右任各個時期的趨於規整一路的行楷書創作模式之中。于右任以獲得《廣武將軍碑》最為喜愛。是碑為前秦碑石,與《鄧太尉祠碑》堪稱當時僅存兩件名刻,往為吳大澂遍求未得之物。 由於受到前清訪碑尋勘風氣的影響,在此期間,于右任尋碑搜志的興緻可謂空前。他曾四處苦心收集求購六朝碑版墓誌等古代書法遺迹,反覆揣摩,以深究用筆之道。于右任以獲得《廣武將軍碑》最為喜愛。是碑為前秦碑石,與《鄧太尉祠碑》堪稱當時僅存兩件名刻,往為吳大澂遍求未得之物。書法欣賞/于右任草書與【標準草書】習字帖
書法欣賞-于右任草書菜根譚句於氏草書書法創作風格,最終只能定型在筆法嫻熟簡單、結構平淡無奇的認識層面。儘管說,於氏創導標準草書及標準草書社,對播揚草書規範自是功德無量,但與屬個性化創作範疇的藝術水準的高低優劣,則斷然是兩碼事,更何況,藝術創作的最高境界是抒發個人情感和反映個己審美思想的直白訴說和物質性見證。儘管它有實用的一面,但終究不以其實用為上。被于右任盛讚為「古之張芝今之索靖,三百年來世無與並」的津門書家王世鏜,為彼時一代章草大家。受其直接影響,中年之後的于右任把書寫興趣投向了草書創作領域,並由帶有章草意味的索靖《月儀帖》和無名氏《出師頌》,逐漸轉至王羲之《蘭亭序》等經典草書之作的臨摹和研究。為深入探究草書藝術和創作之源,並使之為廣大愛好者所熟識所運用,1931年,于右任領頭成立了標準草書社。書法之道,古來向以善於表現個己書寫風貌為至高理想,但這一境界的最後實現,事實上又和作者有如用筆、結體的技法手段和個性化審美思想之下的創作方式戚戚相關。于右任身體力行地研究並實踐草書藝術的整個過程,可以說一直持續到他的晚年。在這長達三十年之久的漫漫歲月當中,在數十年間的臨池生涯里,鑒於於氏的深刻體驗,由他整理編撰和修訂的《標準草書》一書,從1936年至1958年的22年中,便先後出版了九次之多。至今,滬地老輩人仍能不時拿出好幾個版本的《標準草書》習字帖來。所謂「北碑南帖」的風格差異,正在於筆法和字法的根本區別上,即前者方峻開張呈現方意,後者蘊藉融合呈現圓意。從審美意義上解析,此一北一南、一方一圓看似形狀之異,實為本質之別。尤其是付諸於從表面看,其用筆特性似乎並無明顯差異的行草書創作時,慣用外拓筆法的碑學書家,表現於在銀鉤蠆尾式的多頓挫提按少使轉連綿的運筆中,曲盡一波三折之妙。以敝之淺見,北魏書屬於碑學體系,而發自「二王」的行草書,則歸之於帖學體系,兩者無論技法參照還是美學形態,皆大不類同。故而,從書風借鑒的客觀規律看,碑、帖區別本如渭涇。從這一點出發,一旦涉及創作活動,便無可避免地會出現由創作過程本身所帶來的與用筆、結體等技法要素原本相悖的種種矛盾,並妨礙創作向縱深發展。作者由南北筆法差異所帶來的落筆的猶豫性,和長久浸淫於標準草書的結構特徵、以驅使觀念固化的通俗性上,同時也客觀地制約了於氏書法的創作格調。事實則是,中年以後,在進入草書書法的創作階段時,於氏原本深厚的北魏書創作功力和由此而生的用筆習慣,反成為阻礙他達到理想境界的一種羈絆,使得他在對傳統草書創作試圖進一步深入時,往往抉擇無定,舉措兩難。並且越到老年,越顯氣體彌弱,甚至還出現用字雜糅氣息遲滯的弊端。如果于右任繼續深入碑刻書法,如果于右任從未涉及與其創作性格本不合轍的「標準草書」,那麼他的日後的更大成就,將毋庸置疑。羅振玉甲骨文書法欣賞/骨挺肉豐勁練質樸
書法欣賞-羅振玉甲骨文羅振玉書法善篆、隸、楷、行,是創以甲骨文入書者之一。所作小行楷題跋精嚴工穩。曾搜集和整理甲骨,銅器、簡牘、明器、佚書等考古資料,均有專集刊行。在甲骨文研究者中,羅振玉佔有重要地位,為」甲骨四堂」之一,是甲骨學的奠基者。除去甲骨文研究方面貢獻,羅振玉還被認為是敦煌學研究的奠基人。羅振玉對顏真卿書法的研究極深,他的楷書功底基本上得力於顏真卿,行書在學習聖教序的基礎上也參入了諸多顏書的筆意,羅振玉行書,行氣疏朗,用筆舒緩,字勢高聳,一種獨立獨行的姿態,微妙處可以看到他對顏真卿書法的用工之處。羅振玉甲骨文書法勁練質樸、骨挺肉豐,將金石之趣與毛筆之韻交融得十分和諧。不僅具有高古之風韻,而又具典雅之風神。可以說,此作無論從文字,還是書法藝術水準上看,皆屬一流之作。羅振玉書甲骨文聯,所書高古醇樸,典雅有致。羅氏書法曾以顏真卿為宗,後致力於古文字學之研究,尤其對甲骨文考訂,具有創造性之貢獻,在古文字領域與書法界享有盛名。其用筆已破刀刻之痕,完全以書寫工具——毛筆所替代。羅振玉先生是近代傑出的書法家,他的書學思想謹守傳統儒家中庸中和之美,同時通過傳布當時新出土新發現的書法史料,為現代書法的發展和轉變提供物質基礎和現實可能。劉海粟美術館副館長葉鵬飛用」謹而不肆,溫爾儒雅」來評價羅振玉的書法成就。羅振玉,祖籍浙江省上虞縣,初字堅白,後改字叔蘊、式如、叔言,號雪堂、松翁、貞松老人,又稱永豐鄉人、仇亭老民。清同治五年六月二十八日生於江蘇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縣,1940年5月14日卒於遼寧旅順。梁啟超扇面書法欣賞【臨張遷碑】沉雄渾厚
書法欣賞-梁啟超隸書書法作品全篇充滿了特有的書卷味和儒雅的氣息。從梁啟超這件臨摹《張遷》的扇面來看,他確實實踐了他所說的第二種方法,他沒有被原碑的方硬所籠罩,而是用自己的理解寫出了《張遷》的厚重文雅,完成了從碑刻到書寫的自我風格的轉變過程。梁啟超對於臨摹古代碑帖,在其《論書二題》中有過精闢的論述:「模仿前人書法有兩條路,一是專學一家,要學得像,如學顏真卿或歐陽詢,終身學他。二是學許多家,兼包並蓄。這兩條路,第一條路的優點是簡切,容易下手,但也容易為一家所束縛。第二條路的弱點似乎是泛濫無歸,但看得多,便於發展。走第二條路,以模仿為過渡,再到創作,是最好的方法。」明代以來,寫《張遷》的代不乏人,知名的有何紹基、楊守敬等,但都側重於碑的方拙氣息。梁任公是以內斂的筆意寫《張遷》,原碑的方硬用筆被減弱了,著重強調了碑刻中硬朗的一面。從前見過梁任公在清末和民國10年左右的書法,還是峭勁剛猛的一路的,到了晚年,卻變為渾厚飛動,讓人不禁惋惜他的中年早逝。這件書法作品作於農歷乙丑年1925年,此作布局謀篇純熟,三行隸書,很見功夫,最上面一行字體最大,依次縮小,使觀者不覺行氣閉塞,這是老於布白的書法家才能做到的。 梁啟超的書法是寫北碑《張黑女》一路的,這個碑在清代並不怎麼受重視,學的人也不多,梁任公在晚年才開始臨摹,由於他天分極高,入手便將北碑的劍拔弩張一變而成沉雄渾厚,這就是天才與常人的不同。在他的傳世書跡之中,隸書甚罕見,這幅《臨張遷碑》扇,是其中的精品。渾融遒宛摻方於圓趙叔孺小篆書法【篆書軸】
書法欣賞【篆書軸】趙叔孺書法對趙之謙篆書、秦《嶧山刻石》、唐李陽冰《三墳記》研習不輟,融會貫通,氣韻高古,氣息淵雅,是近代篆書的代表書家之一。【篆書軸】為小篆,體勢開闊,筆力雄健,具有雄邁豪宕之風。細觀之,用筆摻方於圓,渾融遒宛,字構端莊寬博,上密下疏,既有清峻勁拔之風骨,又有氣象宏逸之氣度,具有典雅遒麗、凝練生動之美。他的楷書由趙之謙上探北碑,取意於魏碑俊秀一路,氣勢飛動,意態奇逸。他的行書取法趙孟頫,但能一改趙書嫵媚之態,融入魏碑筆意,秀逸中不乏精勁。在書法上,早年由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多寶塔感應碑》入手,後轉學元人趙孟頫及清人趙之謙。趙孟頫是帖學承上啟下的重要人物,而趙之謙則是碑派書家。趙叔孺受此熏陶,熔鑄碑帖,書風秀逸而不乏骨力。趙叔孺正草篆隸皆擅。行楷出入趙孟頫、趙之謙,恬靜娟美;篆書得力於李斯、李陽冰,平穩圓轉;隸書 融會兩漢,有秀逸之趣。亦精篆刻,宗法秦漢,參研宋元,以工見長,不滯不板,行刀以沖為主,造詣極深。趙叔孺的篆刻取法亦廣,秦璽漢印、明清流派無不涉獵。趙叔孺的白文印,得秦風漢韻,工穩雅緻,格調尤高。他的邊款,取法北碑,秀雅絕倫,亦為典型。在朱文上,他不僅刻類於趙之謙的線篆,更於宋元朱文獨出機杼,將印壇荒廢已久的元朱文加以雅化,重新納入文人篆刻創作。他的門人弟子陳巨來、方介堪將之發揚光大,在印壇風靡一時。他的門人弟子就有60多名,著名者如陳巨來、葉潞淵、方介堪、張魯庵、沙孟海、徐邦達等,皆學有所成。沙孟海評價當時的印壇,推趙叔孺為平和一脈的代表,與吳昌碩比肩抗手,稱一時瑜亮。趙叔孺是我國近代一位著名書法家,生於1874年,卒於1945年,浙江鄞縣人。書法篆刻上也自有面目,宋元圓朱文一路的造詣尤深。趙叔孺中年以後,鬻藝海上,與吳昌碩一工一放,雙峰並峙,影響巨大。小篆結合籀文勁健絕倫章炳麟書法【篆書屏】
書法欣賞【篆書屏】章炳麟博通經史、語言文字學,為一代儒宗、國學大師。善書法,尤精籀、篆,古樸渾厚,勁健絕倫。書法以篆書見長,因對金石學造詣深厚,書寫篆文,均有典章淵源可循。所作筆勢舒展蒼勁,字體古樸蘊藉。章炳麟是近代書寫篆書的一位書家,書法作品【篆書屏】以小篆結合籀文,用筆剛勁,別有古趣。從整個作品欣賞,其篆書用筆以行書筆法寫成,線條不僅表現出節奏感,同時也十分生動活潑,這是他獨到的篆書寫法。章氏為近代國學大師,尤擅古音韻文字學,故其書法具有文人氣質,別有情趣與品格。章炳麟早期哲學思想有唯物主義傾向,反對天命論,後期受宗教哲學、西方哲學和老莊哲學的影響,屬於主觀唯心主義體系。在文學、歷史學、語言學等方面都有建樹,有」國學大師」之稱。1895年參加維新運動,加入強學會。1897年任《時務報》編輯,從事維新變法宣傳活動。戊戌政變後,遭通緝,流亡日本。1902年與蔡元培等組織《蘇報》,倡言革命。1903年因」蘇報案」,被捕入獄。1906年出獄赴日本,參加同盟會,任《民報》主編,發表學術論著,與改良派進行論戰,對當時思想界影響很大。曾任《大共和日報》主編,兼孫中山總統府樞密顧問。1913年團參加討袁活動遭軟禁。此後,思想漸趨保守,退出政界,專事講學。章炳麟在學術上,他涉獵甚廣,經學、哲學、文學、語言學,文字學、音韻學、邏輯學等方面都有所建樹。一生著述頗豐,文字較古奧難懂。章太炎出身於一個世代書香門第而後又遭敗落的家庭,一生經歷了戊戌維新改良運動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兩個歷史時期,走過曲折的道路,是我國近代傑出的資產階級革命家和著名的學者。章炳麟,即章太炎,初名學乘,字枚叔,後改名絳,號太炎。浙江餘杭人。清末從事革命,為中國近代國學大師,著作豐富,工籀、篆,行書富金石氣。篆書石鼓文書法欣賞依艮藩-用筆猛利簡潔
書法欣賞-篆書石鼓文《石鼓文》書法體態渾穆逸宕,筆畫如屈鐵交橫,韓愈《石鼓歌》贊《石鼓文》: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冰龍騰梭。吳昌碩對石鼓文進行了梳理,使字勢由動變靜、字形由方變長,使勻整的線條有了粗細疾澀、濃淡乾枯的變化。依艮藩在篆隸上下力較多,篆書尤為擅長,於《石鼓文》浸淫甚深,朝夕研摩。書法於甲骨、鐘鼎、彝器、古泉、六朝碑版無不精通。晚清,包世臣、康有為「尊碑抑帖」,羅振玉、劉鐵雲「厚古薄今」,當時的關東亦非「真空」,研習篆隸魏碑,蔚然成風。依艮藩曾師事「關東三才子」之一的王光烈,王光烈常與吳昌碩、齊白石有唱酬,以詩文見長,精於書法篆刻。依艮藩,字成言,號清河釣叟,遼寧鐵嶺開原人,約出生於1893年,卒於1954年,書法頗有盛名。從依艮藩傳世的幾件手札和篆書書法的款字來看其行書,同樣的不同凡響,古拙開張,厚朴自然,將篆隸北碑熔冶其中,從中可窺一絲鄭孝胥行書的影子。將他的篆書與行書放在民國時期一些名家的作品中,亦絕不遜色。此作系依艮藩為高澄鮮所書的篆書石鼓文集聯「花角樹幡出深秀,魚中寫帛道平安」,依艮藩襲承了吳昌碩的寫法,吳缶老「用筆綿勁」,依艮藩用筆猛利簡潔,起筆也有別於吳氏,不是一味的含蓄藏鋒,因字而異,頗多變化,乾淨利落,這是其作自出機杼的一面。書法欣賞/清秀典雅若清風入懷的白蕉書法
書法欣賞-白蕉白蕉書法在用筆結體章法上也是非常自然、非常輕鬆.能自然已不易,能輕鬆更不易。近世書家中能同達自然而輕鬆的也只有于右任、黃賓虹、謝無量等幾人。白蕉作品藝術特色,他的理論清澈而深入,非常自然、輕鬆地闡釋了許多大而複雜的問題。論碑與帖,」碑與帖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碑版多可學,而且學帖必先學碑.」"碑宏肆;帖蕭散.宏肆務去粗獷,蕭散務去側媚.」。論包慎伯草書用筆,」一路翻滾,大如賣膏藥好漢表演花拳秀腿.」白蕉書法,得力於魏晉,對二王浸淫頗深,清秀典雅,若清風入懷。其為現代書壇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化名人,精書畫,擅篆刻,能詩文,頗富盛名。書法以」二王」為宗,兼取歐、虞諸家,沙孟海《白蕉題蘭雜稿卷跋》雲:」白蕉先生題蘭雜稿長卷,行草相間,寢饋山陰,深見功夫.造次顛沛,馳不失范.三百年來能為此者寥寥數人」。白蕉(1907–1969),上海金山人.本姓何,名馥,字遠香,號旭如,又署復翁、復生、濟廬等,別署雲間居士、仇紙恩墨廢寢忘食人等.曾為上海美協會員、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會員、上海中國畫院書畫師.出身於書香門第,才情橫溢,為海上才子,詩書畫印皆允稱一代,但生性散澹自然,不慕名利.詩論亦富創見,詩名蠻聲文壇,寫蘭尤享盛譽。徐悲鴻妻廖靜文還叮囑徐悲鴻弟子李天祥」要常去白蕉家關心其夫人金學儀,儘可能地解決白蕉家的困難.」兩家至好,可謂有口皆碑.。文革期間,白蕉含冤離開人世.1979年,上海中國畫院為白蕉平反昭雪,廖靜文除拍電報致哀外,還致函白蕉夫人慰之:」白蕉先生作品長存,精神不死,沉冤能白,我和國治(鄧散木之女)等均為之欣然不已,善後問題,想能逐漸解決,願寄以樂觀,萬勿焦慮.1953年白蕉同志來京,與悲鴻晤談甚歡,當時情景,恍如昨日,匆匆已二十餘年,回首往事,傷感不已.」郭沫若書法欣賞/碑學成就與書法碑派特徵
書法欣賞在現代書法史上,碑學成就最突出的,郭沫若與沙孟海是可以相提並論的。但是沙孟海更多的是對金石氣的營造,而與北碑的整體風格仍有一段距離。而郭沫若雖然對北碑有所弱化,但是就其書風的整體風貌以及與同時代的書家相比,無疑他的碑學成就更為突出一些。甲骨文線條流暢,錯落多姿,疏密相間,自然天成;金文極富裝飾性,形象性超過了甲骨文,郭沫若對晉、唐書法的追溯,為帖學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的相當一部分書簡,有受李柏文書影響,具有完整晉人書風的楷書;有對二王書法的心領神會,無意中透露出先賢天趣妙境的行書;有受孫過庭《書譜》影響、東坡神韻浸染、王鐸醒世駭俗墨跡開啟的行草書。深厚的學術涵養,古文字的堅實底蘊,使他從書法的原創期就得以追本溯源,探幽發微,弱化了北碑的奇突之勢,強化了南帖的豪放之氣,化古人之法為己法,使他的書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現代的審美情感。
書法欣賞郭沫若學識淵博,他不僅是詩人和戲劇家,而且是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他的研究涉及到哲學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這為他的書法創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空間。郭沫若是詩人,他總是將情感與理智、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統一在他的書法作品中,因此他的書作具有極高的品位。他擅長行草,書作筆墨厚重,深厚凝重不失剛勁爽利的氣韻。郭沫若融帖為碑,逆勢發筆入鋒,緊勁含蓄;取外拓,在有限的結構、面積里,外撐開張,高亢飛揚。詩情與書意融為一體,豐富而又協調。郭沫若書之內容與書之形式的高度統一,表現了一個革命者的雄強氣概。年輕時期就受蘇東坡書法的影響很深,他認為「《靈飛經》、董其昌還可以忍耐,但總是一種正工正楷的書法,令人感覺非常拘束。一旦和蘇字接觸起來,那种放漫的精神和從工筆畫移眼到南畫一樣了」。蘇字的「不用中鋒,連真帶草」的簡捷寫法特別符合當時社會變革的潮流,郭沫若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深受其影響。郭沫若碑派特徵:厚重生澀,蒼勁挺拔,舒展開闊,自然大氣。書法欣賞/錢君匋雅緻秀逸的書法與篆刻
書法欣賞-錢君匋書法錢君匋書法早年曾臨過柳公權的《玄秘塔》,後受豐子愷先生融合魏碑和章草的影響,又苦學《龍門二十品》,並汲取趙之謙的行書韻味,在結識于右任先生後又攻今草,晚年醉心於大草。最終形成了清麗、質樸、酣暢、獨特的書法風格。錢君匋先生還是一位畫家、裝幀藝術家和音樂家。在上海藝術師範學校讀書時,錢先生學的是圖畫和音樂。而且在繪畫方面深得豐子愷先生的言傳身教;在裝幀設計方面得到吳夢非先生的親授;在音樂方面則得到了劉質平先生的指導。而後又通過豐子愷先生與一代宗師李叔同先生結識,耳濡目染,藝術造詣不斷加深。錢君匋先生早年從藝,最早是與書法結緣。他從漢簡、隸書入手,真、草、篆、隸無所不佳,其書法獨特、雅緻、秀逸。錢君匋(1906~1998年),原名玉堂,字君,學名錦堂,號豫堂,別署午齋,居室名保華精舍、新羅山館等。浙江桐鄉人。建國後任新音樂出版社總編輯、音樂出版社副總編輯,上海市書協和美協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長。錢君匋先生最為耀眼的藝術成就是篆刻,一生刻印2萬餘方,不僅數量驚人,而且著作豐厚,出版《君匋印存》、《長征印譜》、《魯迅印譜》、《錢君匋刻長跋巨印選》等十多部。1954年,錢先生給毛澤東篆刻了一方「毛澤東印」,通過當時的文化部部長沈雁冰(茅盾)轉交給毛澤東,後來,毛澤東又通過上海博物館找到錢先生,請其刻了一方「毛氏藏書」朱文印。再後來錢先生應邀赴中南海,毛澤東對他說:「你刻的印非常好,謝謝你。」錢先生還曾為巴金等名人制過印。錢君匋先生的篆刻源自秦漢璽印,汲取吳昌碩、趙之謙精髓,最終形成嚴謹、大氣、遒勁、豪逸的獨特風格。高二適/將章草今草狂草熔於一爐主攻章草/草書
《臨楊淮表紀跋》書法欣賞高二適原名錫璜,後取「適吾所適」之意,改名二適,字適父,晚年署舒鳧。當代著名學者型的書法家。江蘇東台人,生於江蘇姜堰興泰鄉東台小甸址村,1965年參與「蘭亭」論辯,《蘭亭序真偽駁議》和《蘭亭序真偽之再駁議》等文影響極大。在文史哲、詩詞、書法的研究和創作方面,成果卓著。 章草是書法欣賞的重點。高二適博精國學,曉暢周易,受約為章士釗《柳文摘要》擬定《柳子厚與劉禹錫論周易九六論書後題》及《跋劉賓客天論》二文。章士釗為此有讚許詩句「獨慮天書讀難盡,高高猶自敞河源」。為人狷介自持,1965年在與郭沫若的蘭亭真偽論辨中,冒著可為「世人矢的,被人唾嗓」的風險,獨持異議、翼翼擬定《蘭亭序真偽駁議》文,援據堅確地指出,蘭亭序為真非偽。駁文立論精嚴,字字堅實,切中肯綮。此巍然碩書經章士釗推薦,毛主席助成,一月內二見報刊,海內外傳為佳話,特為世人所矚目。遺作《劉賓客集注》雖未能公表,章士釗稱此集與其《柳文摘要》將並戶列入中唐劉(禹錫)柳(子厚)大師講壇。先生有淵博的文史知識,精鑒賞,長期在文史館工作,博及群書,眼光很高,為書取法乎上,深造探求,他對自己的草書很自信,自認為天下第一,有多本書法集(含書評)出版問世。認為章草為今草之祖,習今草應從草錄(章草)隸篆入門,則筆法入古、脫俗。年逾五十,主攻章草,廣收歷代《急就章》傳本,考校本,及古殘簡碑貼位元組,排比正章、審核異同,撰寫《新定急就章及考證》一書,歷時十載,1964年校補定稿,1982年出版,使墜失一千六百餘年的章草免遭煙滅,國人驚動。在書法實踐上,他巧妙地將章草、今草、狂草熔於一爐,既有高古的品格,又有奔騰跌宕之氣勢,尤以線條的勁幢、結字的緊密見長。看他的草書,才真正感覺到那筆鋒在紙上奔突的力度。高二適學問素養極高,作品往往洋溢出濃郁的書卷氣。文章、書法極受林散之先生推重。高二適一生與詩書同命,文如其人,於學問嚴謹中實,寧根固底,語不猶人,不馳鶩浮名;於事剛正不染,不依違兩可,坦蕩一生;於友襟期坦誠,良實忠純;於後學為嚴師益友,堪為一代宗師。
推薦閱讀:
※書法技法常識(二)
※書法錯字藏玄機
※關於書法章法,怎麼學習?
※【書法課堂】淺說篆書
※今日除夕,著名書法家潘興東揮毫賀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