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 瀕危海洋生態航母
鯨 瀕危海洋生態航母 |
|
||
|
||
|
||
|
||
|
||
|
李飛
2014年9月16日,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峰會各成員國投票通過了格陵蘭申請捕鯨配額的提案。這意味著,在未來3年里,世界上將有超過800頭鯨被判死刑。數世紀以來,因為人類的大肆捕殺,許多鯨已成為瀕臨絕種的生物。近年來科學家陸續發布了關於鯨在維繫海洋生態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科研成果,讓人類更多地認識了這一神奇物種。
五千萬年前出現的「海中巨獸」
生活在大洋中的鯨主要有齒鯨和鬚鯨兩大類,通常可活40到90年。靠牙齒捕食為生的齒鯨類,有抹香鯨、虎鯨(逆戟鯨)、海豚等,它們有獨特的通過回聲定位感知環境的能力。靠嘴裡梳子一樣的鯨鬚濾食為生的鬚鯨類,有座頭鯨及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動物藍鯨等。藍鯨一般體長可達30米,重達180噸。
鯨類的拉丁學名是由希臘語中的「海怪」一詞衍生的,由此可見古人對這類棲息在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所具有的敬畏之情。鯨往往被人們俗稱為鯨魚,但實際上鯨並不是一種魚,而是海洋中的哺乳動物。根據化石等相關資料,鯨目生物的祖先極可能是產於北美、歐洲與亞洲的陸棲偶蹄目動物——中爪獸科的後裔,鯨從陸生哺乳動物經過水生適應而到海洋的過程,大約發生在距今3400萬到5500萬年的始新世。
目前已知最早出現的鯨類為古鯨亞目原鯨科。原鯨科動物均出現在5000萬年前,化石分布在亞洲、北美等地區。較先進的古鯨亞目動物,是曾經被認定為爬行動物的械齒鯨科,這個科的動物大約存活在3800萬到4500萬年前。經歷漫長的演化過程後,古鯨亞目終於在漸新世走入滅絕一途。但鯨類家族中的另外兩個分支,即鬚鯨亞目與齒鯨亞目,卻走出了過去的歷史,衍生出13科80多種的各類迷人生物,充實了我們的海洋生命力。
國人很早就對鯨有深刻的描寫。崔豹《古今注》:「鯨,海魚也,大者長千里,小者數十丈。」「其雌曰鯢,大者亦長千里。」也有大量的文章提到鯨,如《莊子》曰:「吞舟之魚失水,則螻蟻而能制之。」吞舟之魚就是大魚,也就是鯨。張衡《西京賦》有所謂「鯨魚失流而蹉跎」。任昉《述異記》:「南海有珠,即鯨魚目瞳,夜可以鑒,謂之夜光。」《淮南子》還有「鯨魚死而彗星出」之說。《論衡·亂龍》亦言:「夫東風至酒湛溢,鯨魚死彗星出,天道自然,非人事也。」《太平御覽》引《春秋考異郵》說到「鯨魚死而彗星出」。《太平御覽》引《三秦記》稱「始皇墓中燃鯨魚膏為燈」。
大型鯨屢遭獵殺面臨滅絕
在捕鯨工業發達時期,鯨產品隨處可見,從肉食品,到照明用油、機油和女士化妝品,不一而足。因其諸多經濟價值,鯨自古就遭到人類的獵殺。捕鯨這項古老的行當,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我國《新唐書》記載:「開成二年三月壬申,有大魚長六丈,自海入淮,至濠州招義,民殺之。」在刀耕火種的年代,捕鯨業只是沿海部落賴以生存的一種方式。由於航海能力有限且工具簡陋,持續了千年的傳統捕鯨並未對鯨類生存造成嚴重威脅。不過從19世紀60年代起,由於魚叉炮的發明以及蒸汽船在捕鯨業中的應用,人們開始有能力捕捉遊動速度較快的藍鯨和長鬚鯨,標誌著現代商業捕鯨由此開始。當時,捕鯨者的捕捉對象主要鎖定為收益較大的藍鯨。19世紀末,北大西洋的藍鯨數量就開始漸漸減少。
在擁有船尾平台的蒸汽船於1925年出現後,美國、英國和日本跟隨挪威,加入了捕殺藍鯨的行列,他們用捕鯨船捕殺藍鯨後將其放到巨大的「工廠船」進行處理,此後每年的捕鯨數量大量增加。20世紀初,世界幾乎每一個海域中,藍鯨的數量都相當多,其中南極海域的藍鯨最大族群就約有23.9萬頭。然而在捕鯨者超過40年的瘋狂獵殺後,藍鯨這一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動物種群已接近滅絕。
據記載,僅1930年,41艘船共宰殺了2.8萬餘頭藍鯨。到1960年,全世界已有35萬頭藍鯨被殺,藍鯨的種群數量已不到100年前的1%,當時世界僅生存著不到50頭的藍鯨。捕鯨者隨後又轉向稍小一點的長鬚鯨和塞鯨,很快,這兩種鯨也步了藍鯨的後塵。到了上世紀60年代末期,捕鯨者的槍口又對準了小鬚鯨。在20世紀捕鯨業最興盛的100年中,一種接一種的鯨被捕盡殺絕。
儘管IWC於1986年下令終止了商業捕鯨,但時至今日,仍有人在捕殺這些舉止優雅的龐然大物。根據IWC的規定,現代捕鯨總共有三種:為維持生活的土著捕鯨、商業捕鯨以及科研捕鯨。目前,只有冰島和挪威反對終止並繼續進行商業捕鯨,土著捕鯨有嚴格的配額,並僅限於因紐特、阿拉斯加、印尼等地區,而科研捕鯨卻允許捕鯨國自行決定捕鯨的種類和數量,IWC的這些漏洞大得足以讓科研捕鯨船任意穿梭,其中日本的「科研捕鯨」是最受爭議的行為。
截至2010年,世界科研捕鯨14583頭,絕大部分為小鬚鯨,也有布氏鯨、塞鯨和少量的抹香鯨、長鬚鯨,其中日本獨佔13274頭。據統計,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人類屠殺了約3萬頭鯨。在現今的日本和挪威,捕鯨商靠賣鯨肉大發其財,在那裡每千克鯨肉可賣350美元。
過去商業性捕鯨活動是造成許多鯨物種滅絕的唯一原因,如今鯨面臨的威脅卻來自更多方面:被釣絲纏住,受困、糾纏在捕魚設備中,船隻碰撞,有毒物質的污染,氣候變化和生境退化,鯨覓食區域出現天然氣和石油工程,以及海洋運輸產生的噪音等。
人類必須共同承擔的救贖
鯨的繁殖能力很差,大型鯨類懷孕期基本上都在一年左右,一胎只有一頭,幼鯨要一到數年才斷奶,它們還會經常遇到鯊魚的捕食。因此,鯨種群數量一旦減少到一定程度,要使其恢復將極其困難。
1946年,IWC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成立,並簽署了《國際管制捕鯨公約》(ICRW),首次引入了國際鯨交易配額限制。為挽救即將滅絕的鯨,遏止商業性捕鯨勢頭,1966年,IWC開始禁止捕殺藍鯨;1976年,禁止在南半球捕殺長鬚鯨;1979年,印度洋被宣布為鯨禁捕區,直至1986年禁止商業捕鯨。國際社會倡導保護鯨後,很多瀕危鯨類的種群總體才開始慢慢恢復。一份2002年的報告估計,世界上藍鯨數量大約在5000頭到1.2萬頭之間,並分布在至少5個族群中。隨著鯨數量的上升,它們作為海洋生態系統營養泵的作用也會慢慢恢復。
和所有野生動物保護一樣,鯨類保護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特別是因為涉及到龐大的捕鯨利益鏈和國家政治較量,使其變得更加複雜。當前,世界各國對於今後是否要繼續捕鯨的態度仍然是對立的。IWC的88個加盟國里,支持捕鯨的國家有35個,其中有將鯨作為食物的俄羅斯、日本、挪威和冰島等。捕鯨國加拿大則退出了IWC,其捕鯨行為不受限制。
《國際管制捕鯨公約》(ICRW)的良好實施更多的是靠成員國的善意履行,它自身並未包含如何保證條約實施的規則,也沒有規定相應的爭端解決機制。針對ICRW允許的科考捕鯨行為,反捕鯨人士認為,依據現在的科學技術,可以利用聲吶跟蹤或DNA研究來對鯨進行科研,根本不需要殺掉它們。所以說,反對捕鯨之戰的前景尚未明確,ICRW還需要更多有關國際法的支持,以便其成為更有約束力的國際公約。
當前世界反對捕鯨的一方主要是一些環保組織,如綠色和平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等。這些組織通過多種方式保護這些「海中巨獸」,如做更多的公益廣告,遞交百萬簽名,呼籲禁止捕鯨和設立南大洋禁捕鯨區。同時大力宣傳食用鯨肉會導致鯨體內的毒素進入人體,以此來影響食用鯨肉的人減少攝入量。每年為挽救鯨的生命,綠色和平組織還與捕鯨船隊發生激戰。如今,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的人們意識到保護鯨的重要性。近年來,澳大利亞、巴西等國政府也介入反對捕鯨。澳洲於2010年5月在國際法庭提起訴訟,指日本捕鯨活動超過科學研究的需要,並涉及商業活動。2014年3月,國際法庭判令日本停止捕鯨計劃。
目前,保護鯨類面臨的最突出問題就是人們對鯨的不甚了解。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中,全球87種鯨目動物中,已知受威脅的種類達到15種,其中2種極危、7種瀕危、6種易危,此外還有5個物種為近危,22個物種無危,但多達45個種類因缺乏數據而狀況不明。由於鯨類生態研究投入極大,目前國際上進行鯨類研究的團隊並不是很多。在這種情況下,更為有效的保護就無從談起。更危險的是,因為不了解,在人們意識到之前,一些鯨類物種就因喪失棲息地而陷入困境甚至滅絕。因此,人類在救贖鯨類的征程上,仍然任重道遠。
你知道嗎
鯨落海底生物群的綠洲
如同陸地上一棵大樹倒下,它的軀體很快就會被蜂擁而至的微生物分解,當一頭鯨死在大洋腹地時,它的龐大屍體會一直下沉到數千米的深海海底,會被多種生物蠶食,並逐步建立起一套全新生態系統的家園。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一個名字——鯨落。
在漆黑一片的200米深海以下,雖然沒有了陽光這一驅動生物界運行的最主要能量來源,但生活在深海的生物卻可以依靠化能合成和海面輸送來的物質生存繁衍,它們一般集中在海底的熱泉口,活動在大洋洋流帶上。從海面緩慢飄下來的食物碎屑是它們的意外收穫,而偶然落下的鯨落,則成為它們在大洋荒漠之中的寶貴盛宴。在海底,約有60種海洋生物靠著鯨落賴以生存,科學家從中還發現了新物種。
首先是移動清道夫階段,抵達海底的鯨落會很快被盲鰻、睡鯊、深海蟹等生物發現。鯨90%以上的軟組織被它們吃掉,這頓饗宴一般會持續4至12個月。然後是機會主義者階段,當40多個物種的大型腐食者享用過後,20餘種多毛類和甲殼類小型生物將進駐鯨落的殘骨敗肉之中,依靠食物殘渣可以生活兩年。
最後是化能自養階段登場。當鯨魚只剩下骨架時,由鯨落帶來的深海獨特生態系統才真正展現。這時,會有大量的深海特殊厭氧菌爬入鯨骨深處,它們分解鯨骨中的脂類而產生硫化氫,從而創造出類似於深海熱泉口的富硫環境。對於大部分動物來說,硫化氫都是有毒的,但這些深海化能自養菌可以將硫化氫轉化為能量,供它們生養與繁殖。鯨骨體型巨大,脂類含量達60%,分解又十分緩慢,因此,上百種無脊椎動物在一個大型鯨落中可維繫各類生命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科學家已在鯨落中發現了16種新物種,其中兩種新的吃骨蟲出現在鯨落第二階段,這些吃骨蟲附著在鯨骨上後,會產下成千上萬的幼蟲,這些漂浮在海洋中的幼蟲遇到另外的鯨落,就會重新開始這一過程。由此可見,鯨落生態綠洲可謂海底生物群的寶貴「跳板」,彌補了相距遙遠的深海熱泉口和冷泉口中生物代謝模式專一的不足。據研究者估計,在灰鯨的遷徙路線上,平均每年每8000平方公里就至少有一頭灰鯨落入海底,兩個鯨落之間平均距離只有不到10公里。
目前世界80個鯨物種中,只有達到30噸級別的大型鯨才能形成繁盛的鯨落,這就只剩下不到十種,而其中有一半是瀕危的。今天全球海洋里的鯨落數量可能不足以前的六分之一。(果果)
有此一說
一頭藍鯨可吸碳9噸
千百年來,大海中微小的浮游植物從大氣中吸收CO2,當它們死去沉入海底,那些碳也被它們一併帶到了下面。它們一直這樣從空氣中把CO2分離出來,降低著大氣的溫度。但由於近年來許多海域非常缺乏浮游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鐵,以至海洋浮游植物吸收CO2的過程不能夠有效進行。
近年來,致力于海洋生態研究的科研人員注意到,鯨的種群數量對碳的吸收容量產生著直接影響。在浮游植物吸收CO2這一生態循環過程中,能夠排泄富含鐵元素糞便的鯨群的保有量,成為浮游植物生長繁殖至關重要的一環。由於鯨體積大,鮮有天敵,鯨自身吸收碳的能力不可小覷。研究人員發現,一頭體重達90噸的藍鯨,可有效吸收表層水或深海中釋放出的碳達9噸之多。每頭鯨的碳儲量之大唯有最大的樹木在其之上,那些自然死亡的鯨更是將體內的碳帶入海洋深處,遠離大氣層。
據估算,人類一個世紀捕殺的鯨,相當於燒毀70多萬英畝溫帶森林或2.8萬輛越野車行駛100年所增加的碳排放量。百年捕鯨活動使儲存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碳減少了約2300萬噸,而大長鬚鯨種群現在所儲存的碳只有百年前的15%。
大千世界
海水鐵元素來自鯨糞?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有科研人員認為,鬚鯨的減少將對南極海域的磷蝦存量有利,因為磷蝦是鬚鯨和其他海洋生物的主要食物來源。然而研究發現,隨著南極海域鯨數量的銳減,南半球海水的鐵含量也呈逐年下降態勢,這使得依賴鐵元素生長的浮游植物大量減少,並直接導致以浮游植物硅藻為主要食物的南極磷蝦數量連續數十年呈直線下降趨勢,而以磷蝦為食的南極洲阿德利企鵝數量也已減少了一半。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鯨的尿液和糞便在海洋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向海洋中釋放氮元素和鐵離子,這些營養元素可以加速浮游植物和浮遊動物生長,進一步餵飽海中的魚類和蝦類。研究人員通過分析磷蝦中的鐵含量,以及對以磷蝦為生的鬚鯨的糞便進行DNA鑒定,確定了鯨糞便中的鐵來自於磷蝦,同時發現鯨糞便比南極海水中含有的鐵元素要高出1000萬倍。
研究者稱,對海洋生態圈來說,鯨的尿液和糞便好比是一台「營養泵」,傳輸距離可以達到幾千公里。鯨會在食物充沛的高緯度地區覓食,但是交配要在食物不是那麼充沛的低緯度地區。比如說,有的鯨在阿拉斯加覓食,繁殖期就游到夏威夷,就這樣,它們把糞便養料輸送到這些地區。
同時,也可把鯨比喻成海洋生態系統的「發動機」,它們在深海覓食,又在海面排泄,營養豐富地區的營養物質就被帶到了營養貧乏的地區。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就在於論證了雖然鯨的確會吃魚和蝦,但是另一方面鯨也能通過向浮游生物釋放營養物質,間接提高魚蝦類的產量。
推薦閱讀:
※10萬元開生態飾品店有生氣又有財
※生態圓滿,天才是也
※15個將保護地球生態的發明
※以菌抑菌——漫話「微生態製劑「
※盤點進口橄欖油品牌前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