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4孝」的孝道管理智慧

新「24孝」的孝道管理智慧慧聰網企業管理頻道作者:譚小芳

「教父母學會上網」、「為父母購買合適的保險」、「支持單身父母再婚」……近日由全國婦聯老齡工作協調辦、全國老齡辦、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發布的「24孝」新標準引發熱議。有人表示新標準與時俱進,也有人認為「說易做難」。市社科院專家表示,新版「24孝」行動標準,其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旨在鼓勵向善向孝,形成愛老、敬老的社會風氣。

與舊版相比,新版「24孝」增加了很多與新時代結合的標準,比如為父母建立『關愛卡』、教父母學會上網、經常為父母拍照、定期帶父母做體檢等,同時還包括支持單身父母再婚、仔細聆聽父母的往事、打開父母的心結等新觀念以及更重視對父母的心理關懷。

新標準一經發布便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津城市民也紛紛展開討論。採訪中,白領黃小姐告訴記者:「我從讀大學開始已經有近十年時間不在父母身邊了,新版的『24孝』標準條條直擊我的內心,指導我更全方位地關愛和孝敬爸媽。」也有市民表示,那些標準看上去很華麗溫馨,但實際行動起來也有一定難度。

什麼是孝?《爾雅·釋訓》對孝的解釋是「善事父母為孝」;《說文》解釋是「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孝是中華文明區別於古希臘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現象之一。黑格爾說:「中國純粹建築在這一種道德結合上,國家的特徵便是客觀的『家庭孝敬』」。(黑格爾:《歷史哲學》,王造時譯,三聯書店版第165頁。)孫中山先生在其《三民主義·民主主義》中指出:「《孝經》所言的孝字,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至,目前世界上最文明的國家,講到孝字,還沒有像中國講的這麼完全」。

《孝經》今本僅有1799字,然而這兩千字還不到的經典,居然流傳了兩千多年,且至21世紀仍然不衰不朽。如老子所說:「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此真乃不朽名言。《孝經》如此,《孝經》的歷史智慧亦然如此!「孝」是社會倫理的核心,是承擔責任的起頭,是愛的源泉,是家族和諧生長的根柢。所謂百善孝為先,孝心一開,百善皆開,百福皆開,百慧皆開。孝行生智慧,小孝治家,子孝家興。孝道生德行,大孝怡國,民孝國興。孝道是一種責任,感恩是一種智慧!歡迎進入聞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的經典課程《孝經總裁智慧培訓》,將帶您從行孝道起頭「修身」,爾後走向更為廣闊的天地!

父母恩深似海,無法計量,無從計算,所以知恩當感恩。每逢父親節、母親節有一點表示,以表感恩之情。感恩可用物質、言語、書疑等表達。宋大儒朱熹談孝,從孝順父母進而到體貼天地之仁心,大舜曾號泣於昊天。中國文化除講君恩之外,就是父母恩。百善孝為先,我們豈可不自勉!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

幾年前,日本的譏刺明星兼導演北野武的母親去世,他回故鄉去奔喪。他一曲不喜歡母親,因為他的母親一直不斷向這一個兒子要錢,只要他一個月沒有寄錢回家,母親就打電話對他破口大罵,真是所謂的死要錢,而且北野武越是出名,他母親就會索取越多的錢。

一天,老母親過逝了,回到老家之後,他照樣忍不住的大哭一場,想到他自己一直在外面工作,沒有好好供養媽媽,雖然是死要錢的媽媽,他照樣覺得虧待自己的母親。等辦完喪事,北野武正要離開家的時候,他的大哥把一個小包袱給了他,說:這是媽媽叫我一定要親自交給你的。北野武不冷而栗地打開小包袱,看到一本存摺與一封疑,存款是用他的名義(北野武)開戶的,存款簿里的金額高達數千萬日幣。 疑中母親寫道:武兒,在這幾個兒女當中,我最擔憂的就是你,你從小就不喜歡念書,又亂花錢,對朋儕太慷慨,當你說要去東京打拚時,我就很擔心你會變成一個落魄的窮光蛋,因此我每一個月,就從不間斷地跟你要錢寄回家,一方面可以刺激你去賺更多的錢,另一方面也為了替你儲蓄;你給我的錢,我一毛都沒有花,你大哥一家人都把我養得好好的,你的錢就是你的錢,目前就拿去好好利用吧!看完了疑,北野武哭倒在地上,久久站不起來......

世界上許許多多工具,當我們年輕時往往不怎麼懂得;然而,真正懂得的時候,卻又往往不再年輕。星轉斗移、花開花落……給我們留下的只是無邊的惆悵與遺憾……世界上許許多多東西,當我們正擁有她的時候,幸許並不多麼珍惜,然而,當我們真正懂得珍惜的時候,卻又往往不再擁有。歲月荏苒、逝者如斯……給我們留下的只是漫漫的懷念與哀思……「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兮父不待」!尊敬的讀者啊,這是啟迪心靈的一把金鑰匙啊。請牢牢攥在手中!

在中國歷史上,曾參的思想價值有兩次被發現:第一次是在漢代,《孝經》以孝治天下的思路得到最高統治者的認同,漢家將這一思想運用到治國之中,漢代皇帝謚號前都要加一「孝」字,諸如孝惠、孝文、孝景、孝武等等。第二次是在宋代,宋儒在孔門七十子中獨推曾參,認為曾參繼承了孔子的道統,他們將《禮記》中的《大學》斷為曾參的作品,並認為子思述曾參之旨而作《中庸》,由此開列出「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道統體系,以《論語》(孔子)、《大學》(曾子)、《中庸》(子思)、《孟子》(孟子)為「四書」。近現代以來的新儒家接著宋明理學講,曾參學說繼續得到足夠的正視。結合自己的思慮,孔子總結出了管理的基本原則:孝的原則。

孝照耀員工忠誠的源頭:《孝經》培訓——孔老夫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經》,唐玄宗親自註解《孝經》,曾國藩把《孝經》下發到每一位士兵的手裡,李嘉誠用《孝經》的思想做企業管理......孔子將孝道進行了理論化、系統化、模式化的建構,並將其內部分析為五層,即是「五孝」,而其中最高層次的便是天子之孝。

孔子起首從論說天子的行孝:一是天子應該行孝道,並由這種孝道推廣出去,教化開來,形成一種博愛與廣敬。二是由自己的博愛與廣敬,教化感化他人,而變化為普遍的社會的博愛與廣敬。三是著重揭示高勢位的行孝對下面的影響是巨大的,效果是不可低估的。今天人們早已經沒有了那一套陳腐的天子、諸侯、卿大夫等的分別了。但是孔子的智慧仍然能啟示我們,社會上層的道德倡導與修養對下面有著深刻的影響,一個地方是這樣,一個企業也是這樣,一個單位也還是這樣。因此道德倡導與修養,不但有一個從我做起的問題,還有一個從高層做起、從上層做起的問題。

《孝經》,是孝道的理論總結,又是古代「五經」之總綱、「六藝」之根柢。明代的黃道周說:「《孝經》者,道德之淵源,治化之綱也。六經之本,皆出於《孝經》,而大、小戴《禮》,皆為《孝經》義疏。」論國學智慧,則孝道不能不講,《孝經》不能不讀。因為此中的智慧不是膚淺而是太深,義理不是迂腐而是太重,層積不是薄陋而是太厚,作用不是輕微而是太大,現代智慧不當置若罔聞而是太亟須轉換。

一個「孝」字,上面一個老字頭,下面一個子字底,中國六書裡面,這個字是會意,當我們看到這個字能體會這個字的意思。這個字代表什麼?老一代和子一代合成一體,這就是孝。如果是中央有代溝,把老一代和子一代分隔了,這就不成為孝。古人云「忠臣必出自孝子之門」,《孝經》雖篇幅簡短,然字字珠璣,旨趣深遠,義理宏深,而聖德無出其右,明王以其治則天下和平.以孝治身、治家、治國、平天下,則宇清、國安、家和、人樂。 「人生五倫孝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孝親敬老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基礎與核心。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以「率見昭考,以孝以享」論述了孝文化的最初意義:人們在生產勞動,與大自然的不斷鬥爭中,為祈求平安而進行的一種尊祖敬宗的祭祀活動。回溯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關於「孝」的典故便可疑手拈來。漢文帝為母親嘗湯藥、仲由百里負米侍奉雙親的「二十四孝」故事至今仍被廣為傳誦。

儘管時代變遷,不管是老「24孝」還是新「24孝」,「孝」作為一種樸素的情感,始終都在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成為支配人們行動的準則和評判一個人德行的基本標準。在社會高速發展,人際變得越來越複雜棘手的當下,傳統「孝」文化又面臨著「轉型」:由「小孝立家」到「大孝社會」,這種由小到大,由愛家推而廣之去愛社會、國家的轉變,更有助於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培養良好的社會氛圍,讓人與人之間多些和諧與溫情。任何一個有名的英雄都是一個孝子,英雄行為的產生很多情況都是因為愛家、愛國的思想和情結在發生著作用,而「孝」是其根柢因素。

推薦閱讀:

周易博大精深 研讀增長智慧
智慧的和男人調情
智慧語錄 2
人類智慧的「胡作非為」!揭秘史上「腦洞大開」7款武器

TAG:管理 | 智慧 | 理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