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種立題——佛教術語佛學辭典釋義
佛教諸經的七種立題
1、通名與別名
這七種立題裡面,有通題(即通名),有別題(也就別名)。別名的意思是與其他經典名字不同,以區別於其他經典,所以叫別名。通名呢?是後面的這個「經」字,它是所有經典共同的名字,因此「經」字叫做通名。「經」字前面的部分,與經字共同構成了這部經的別名。我們學習佛法,最起碼要要懂得每一部經的通名、別名。
2、什麼是「七種立題」?
「七種立題」,是天台宗對佛經名稱的分類,出自《天台四教儀集注》,為隋·天台智者大師智顗所創。他認為,歸納一切佛所說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其中每一部之經之,皆不外乎人、法、譬三大項,其中又由單(僅有一項)、復(具有兩項)、具足(三項皆具足)之不同而可細別為「三種單項、三種復項、一種三項皆具足」七種,以區別各經確立經題之旨趣,稱「單三複三具足一」,又稱作「七種立題」。此七種即:單人立題、單法立題、單譬立題、人法立題、法譬立題、人譬立題、人法譬具足立題。
①人法立題
譬如《佛說阿彌陀經》中,「佛」即釋迦佛(梵語「釋迦」,華言「能仁」),為娑婆國土之果人,是「能說的人」;「阿彌陀佛」為極樂國土之果人(梵語「阿彌陀」,華言「無量壽」),是所說的人,此經以兩土之果人立名。屬於單以「人」安立經題之「單人立題」。
②單法立題
譬如經題《大般涅槃經》中,梵語「般涅槃」,華言「滅度」,謂大患永滅超度生死,是經中所宣說之究竟之法也。以法安立名稱之經題,屬單法立題。
③單譬立題(單喻立題)
「譬」者,譬喻之義。譬如經題《梵網經》中,「梵網」即「梵天之寶網」,其網目上有千重彩絡,重重交徹,無量無盡而不相障閡。而《梵網經》中之內容即在講說十重四十八輕之大乘戒法,其一一教法無量無盡,猶如梵天之網,故取之以為譬喻戒律之節目交絡無盡。《梵網經》單用「梵網」一個比喻來立題,故屬以譬喻安立經題之「單譬立題」。
④人法立題
譬如《文殊問般若經》中,「文殊」,梵語稱「文殊師利」,華言「妙德」;梵語「般若」,華言「智慧」。「文殊」是人,「般若」是法,此以「人」、「法」合言二者安立經題,故屬人法立題。
⑤法譬立題(法喻立題)
譬如《妙法蓮華經》中,「妙法」是法,「蓮華」是譬喻。此以「法」、「譬喻」二者合言安立經題,故屬法譬立題。
⑥人譬立題(人喻立題)
譬如《如來師子吼經》中,「如來」是果人,「師子吼」是譬喻,以此二者合言安立經題,故屬人譬立題。
⑦具足立題,又稱「人法喻具足一」。
譬如《大方廣佛華嚴經》中,「大方廣為」法,「佛」為人,「華嚴」為譬喻,這部經題具足人、法、喻。又如《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中,「勝鬘」是人,「師子吼」是譬喻,「一乘大方便方廣」是法。這兩部經皆具足人、法、喻三者安立經題,故屬「人法譬具足立題」。
上記七種之中,前三項單人、單法、單譬,並稱為單三,意指三種僅具有單一項目者;其次之三項人法、法譬、人譬,並稱為復三,意指三種具有兩項者;最後一項稱為具足一,意指一種三項皆具足者。總括全部七種,則稱為單三複三具足一。
明白這七種立題之後,一看經的題目就知道是屬於單人立題、單法立題、單喻立題、人法立題、人喻立題、法喻立題或者是人法喻立題。知道這經的題目,就好像認識人的名字一樣。(如下圖所示):
此類以特殊義例來判別經題旨趣之作法,諸疏所說並不限於上述七種,除了隋·天台智顗大師,三論宗集大成者吉藏、東晉凈土教高僧慧遠、華嚴宗三祖澄觀等諸師亦各有見解。例如,吉藏於《法華游意》中,共舉出但人、但法、但處、但時、但事、但喻、法喻雙舉、人法俱題、三義立名等九種。法雲《法華義記》及吉藏於《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一),則除去人譬與人法譬,而立五種立題。慧遠《維摩義記》卷一(本)則立法、人、事、喻、人法、事法、法喻及人事等八種,《觀無量壽經義疏》卷本則除去人事,另加處、時,而為九種。除此外,其餘諸師所列舉之項目與解釋亦各異其趣而別有特色。??3、佛學辭典詮釋分別列示
FROM:《佛學大詞典》
【七種立題】:天台宗以一切經題不出人、法、譬三者,此中,又由單、復、具足之不同而生分別,即單三、復三、具足一,總為七種。(一)單人立題,如佛說阿彌陀經。佛為能說之人,阿彌陀為所說之人,乃以兩土之果人立名。(二)單法立題,如《涅槃經》。涅槃為經中所說之法,是為以法立名。(三)單譬立題,如《梵網經》。梵網乃梵天之羅網,以譬戒律之節目交絡無盡,是為以譬立名。(四)人法立題,如《文殊問般若經》。文殊為人,般若為法。(五)法譬立題,如《妙法蓮華經》。妙法為法,蓮華為譬。(六)人譬立題,如《如來師子吼經》。如來為人,師子吼為譬。(七)具足立題,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為法,佛為人,華嚴為譬。(參閱「單三複三具足一」4912)
FROM:《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七種立題】:天台宗對佛經名稱的分類,為智者大師所創。共分七種,故云「七種立題」。此七種即:單人、單法、單譬、人法、法譬、人譬、人法譬具足。又稱單三複三具足一。天台《觀無量壽佛經疏》雲(大正37·186c):「一切眾經皆有通別二名,通則經之一字,別則有七,或單人法譬,或復,或具。」知禮《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卷一更舉實例雲(大正37·198c):「單人,如《阿彌陀經》等;單法,如《大般涅槃經》等;單譬,如梵網經等;……(中略)人法,如文殊問般若經等;法譬,如妙法蓮華經等;人譬,如如來師子吼經等;人法譬具足者,如《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等。」
譬如《阿彌陀經》中,釋迦是「能說的人」,阿彌陀佛是「所說的人」,以此安立經題,故稱單人立題;《大般涅槃經》中,涅槃是「法」,以此安立經題,故稱單法立題;《梵網經》中,梵網是「梵天寶網的譬喻」,以此譬喻安立經題,故稱單譬立題;《文殊問般若經》中,文殊是「人」,般若是「法」,以此二者安立經題,故稱人法立題;《妙法蓮華經》中,妙法是「法」,蓮華是「譬喻」,以此二者安立經題,故稱法譬立題;《如來師子吼經》中,如來是「人」,師子吼是「譬喻」,以此二者立安經題,故稱人譬立題;《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中,勝鬘是「人」,師子吼是「譬喻」,一乘大方便方廣是「法」,以此三者安立經題,故稱人法譬具足立題。
又,諸疏所說並不限於上述七種,如法雲《法華義記》及吉藏《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一),則除去人譬與人法譬,而立五種立題,慧遠《維摩義記》卷一(本)則立法、人、事、喻、人法、事法、法喻及人事等八種,《觀無量壽經義疏》卷本則除去人事,另加處、時,而為九種。
[參考資料] 慧遠《無量壽經義疏》卷上;《天台四教儀集注》卷上;《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八;《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十六。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七種立題】:1、(術語)天台謂一切之經題不出於人法譬之三者,而有單復具足之不同,總為七種。2、(名數)天台之說。一大藏經之題,不出人法譬之三,此中由單復具足之不同,而生七種之別:一,單人立題。如佛說阿彌陀經,佛為能說之人,阿彌陀為所說之人,是以兩土之果人立名也。二,單法立題。如大般涅槃經,大般涅槃為經中所說之法也。三,單譬立題。如梵網經,梵網為梵天之羅網,以譬戒律之節目絞絡無盡也。四,人法立題。如文殊問般若經,文殊為人,般若為法也。五,法譬立題。如妙法蓮華經,妙法為法,蓮華為譬也。六,人譬立題。如如來師子吼經,如來為人,師子吼為譬也。七,具足立題。三者具足也。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為法,佛為人,華嚴為譬也。已上單三複三具足一,謂之七種三題。見四教儀集註上。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七種立題】:[出《天台四教儀集注》]隋天台智者大師。謂一大藏經題。不出人法譬三者而已。因以單復具足不同。遂立為七種也。一單一人立題單人者。如佛說阿彌陀等經。是也。謂釋迦佛佛為能說之人。阿彌陀佛為所說之人。此經以兩土果人立名。故云單人立題。(梵語釋迦。華言能仁。梵語阿彌陀。華言無量壽。兩土果人者。釋迦佛為娑婆國土之果人。彌陀佛為極樂國土之果人也。)二單法立題單法者。如大般涅槃等經。是也。謂大般涅槃以法立名。故云單法立題。(梵語般涅槃。華言滅度。謂大患永滅超度生死。是究竟之法也。)三單譬立題譬者。比喻之義。如梵網等經。是也。謂梵網以譬喻立名。故云單譬立題。(梵網者。謂梵天寶網。其目不同。以譬戒律之目。亦各各不同也。)四人法立題人法者。如文殊問般若等經。是也。謂文殊是人。般若是法。以二者合言。故云人法立題。(文殊。梵語具雲文殊師利。華言妙德。梵語般若。華言智慧。)五法譬立題法譬者。如沙法蓮華等經。是也。謂妙法。蓮華是譬。以二者合言。故云法譬立題。六人譬立題人譬者。如如來師子吼等經。是也。謂如來是人。師子是譬。以二者合言。故云人譬立題。七具足立題具足者。如大方廣佛華嚴等經。是也。謂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譬也。以三者具足。故云具足立題。
FROM:《佛學大詞典》
【單三複三具足一】:即將經典所立之經題概分為三種單項、三種復項、一種三項皆具足者,共為七種,以區別各經確立經題之旨趣。故又稱七種立題。此系天台大師智顗所說。智顗認為歸納一切佛經之經題,不外乎人、法、譬三大項,其中,又由單(僅有一項)、復(具有兩項)、具足(三項皆具足)之不同而可細別為七種,即:(一) 單人立題,例如佛說阿彌陀經;其中之『佛』(即釋迦佛)與『阿彌陀佛』均為人,而以釋迦佛為能說之人,阿彌陀佛為所說之人。(二)單法立題,例如涅槃經;此經旨在闡說『涅槃』之法,是為以法立名之經題。(三)單譬立題,例如梵網經;『梵網』指梵天之寶網,其網目上有千重彩絡,重重交徹,無量無盡而不相障閡,而梵網經中之內容即在講說十重四十八輕之大乘戒法,其一一教法無量無盡,猶如梵天之網,故取以為譬。(四)人法立題,例如文殊問般若經;其中之「文殊」為人,「般若」為法。(五)法譬立題,例如妙法蓮華經;其中之「妙法」為法,「蓮華」為譬喻。(六)人譬立題,例如如來師子吼經;其中之「如來」為人,「師子吼」為譬喻。(七)具足立題,例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其中之「大方廣」為法,「佛」為人,「華嚴」為譬喻。
上記七種之中,前三項單人、單法、單譬,並稱為單三,意指三種僅具有單一項目者;其次之三項人法、法譬、人譬,並稱為復三,意指三種具有兩項者;最後一項稱為具足一,意指一種三項皆具足者。總括全部七種,則稱為單三複三具足一。
此類以特殊義例來判別經題旨趣之作法,除智顗外,三論宗集大成者吉藏、東晉凈土教高僧慧遠、華嚴宗三祖澄觀等諸師亦各有見解,例如吉藏於法華游意中,共舉出但人、但法、但處、但時、但事、但喻、法喻雙舉、人法俱題、三義立名等九種。此外,其餘諸師所列舉之項目與解釋亦各異其趣而別有特色。[《觀無量壽佛經疏》(智顗)、《無量壽經義疏》卷上(慧遠)、《維摩義記》卷一本、《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十六、《天台四教儀集注》卷上、《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八]
推薦閱讀:
※佛學五乘
※生之偈 詩詞對聯 佛教網 般若文海 佛學文章 佛緣網站
※大師對六個世俗問題的智慧解答,也許就是你一直想知道的
※明心見性 (佛學常見辭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