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煩惱」即「菩提」(轉識成智)

修道道無可修,問法法無可問,

迷人不了色空,悟者本無逆順。

八萬四千法門,至理不離方寸,

識取自家城郭,莫謾尋他鄉郡。

不用廣學多聞,不要辯才聰俊,

不知月之大小,不管歲之餘潤,

煩惱即是菩提,凈花生於泥糞,

人來問我若為,不能共伊談論。

寅朝用粥充饑,齋時更餐一頓,

今日任運騰騰,明日騰騰任運,

心中了了總知,且作佯痴縛鈍。

「石墨」與「鑽石

《法寶壇經》六祖云:「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騰騰和尚《了元歌》云:「煩惱即是菩提,凈花生於泥糞,」文中的「煩惱即菩提」人們不容易理解,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理解「煩惱即菩提」這句話呢?

如果把「煩惱」比喻成又軟、又黑、又臟的「石墨」;把「菩提」比喻成又硬、又明、又凈的「金剛石」,我們就能正確的「體悟」六祖所說「煩惱」即「菩提」的真正含義了。「金剛石」就是我們常說的「鑽石」(鑽石是它的俗稱),它是一種由純碳組成的礦物。金剛石是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物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這句話足以說明它的硬度。一行禪師在《切穿妄想的金剛石》一文中說:金剛石能夠切割任何東西,但是沒有一樣東西能夠切割金剛石。我們需要發展金剛石一般的悟性,以便切穿我們的煩惱。

由於「金剛石」是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物質,因此也就具有了許多重要的工業用途,如精細研磨材料、高硬切割工具、各類鑽頭。「金剛石」還被作為很多精密儀器的部件。「金剛石」有各種顏色,從無色到黑色都有。它們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或不透明。「金剛石」的折射率非常高,色散性能也很強,這就是「金剛石」為什麼會反射出五彩繽紛閃光的原因。「金剛石」即「鑽石」,人們手指上帶的「鑽戒」即是「金剛石」。

「石墨」和「金剛石」都屬於碳單質,他們的化學性質完全相同。雖然「金剛石」和「石墨」的「名稱」不同,但它們都是由相同元素構成的「同素異型體」。二者的化學式都是c(碳),「石墨」原子間構成「正六邊形」是平面結構,呈片狀。「金剛石」原子間是「立體的正四面體」結構,呈金字塔形結構。由於原子間的排列方式不同,碳原子既可以塑造成「石墨」,也可以塑造成「金剛石」。

《法寶壇經》云: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明」比喻為明亮的「金剛石」,「無明」比喻為黑暗的「石墨」。這個世界真是神奇無比,雖然「石墨」與「金剛石」都由碳元素構成,可是僅僅由於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金剛石」是透明的、堅硬的、閃閃發光的;「石墨」卻是不透明的、軟軟的、暗黑的。讀者須知:「石墨」與「金剛石」的實性都是碳。

《故道白雲》「解脫和覺悟不是存在於你們本身之外。我們只需要張開眼睛,便可以看到我們本身就是解脫與覺悟。一切法和一切眾生,都潛藏著圓滿覺悟之性。不要向外尋找。如果你們用覺察之光去照亮自己,你們便會立刻體證覺悟。比丘們,世間的一切,包括涅槃與解脫,都是離不開你的心意識而成立的。別再往別處尋找了。心意識所產生的物象,是離不開心想意識而存的。不要再追逐任何的法,包括婆羅門、涅槃和解脫。這就是『無願無求』的意思。你們自己,就是你們要找的東西。『無願無求』這妙門,可以帶領你們達到自由。這就是第三解脫門。」

轉「石墨」為「鑽石

無明實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

「天然金剛石」的形成和發現極為不易,它是碳在地球深部「高溫」「高壓」的特殊條件下歷經億萬年的「苦修」轉化而成的,由於地殼的運動,它們從地球的深處來到地表,蘊藏在金伯利岩中,從而被人類發現和開採。「鑽石」由「金剛石」加工琢磨而成,是珠寶中的貴族,它通明剔透,散發著清冷高貴的光輝,頗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

見佛性不名眾生,不見佛性是名眾生。

說到「金剛石」,想起了《金剛經》,《金剛經》是喻法為名。我們大家都喜歡透明的、堅硬的、閃閃發光的「金剛石」,故此以「金剛」比喻無生無滅,無垢無凈、無增無減之「佛性」,我們學佛就是要見此自身本具之「金剛佛性」。《金剛經》云: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石墨」——「碳」——「金剛石」

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空如來藏

「著境」(煩惱)——「佛性」——「離境」(菩提

「著境」(無明)——「實性」——「離境」(

「石墨」是「碳」的另一種單質形式,為了獲得「金剛石」,人們便嘗試模擬自然過程,讓「石墨」在「超高溫高壓」的環境下轉變成「金剛石」。為了縮短反應時間,需要2000℃高溫和5.5萬個大氣壓的特殊條件。1955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專門製造了高溫高壓靜電設備,得到世界上第一批工業用「人造金剛石」小晶體,從而開創了工業生產「人造金剛石」的先河。過去看過「點石成金」的故事,現在終於知道變「石墨」為「金剛石」是真實不虛的了。

通過對「石墨」和「金剛石」的了解,我們知道——身價高貴的「金剛石」和身價低賤的「石墨」,是碳的同素異形體,就是說「石墨」和「金剛石」的本質都是「碳」。「碳」若隨染緣、俗緣就會變成又軟、又黑、又臟的「石墨」,「碳」隨若凈緣、真緣就會變成又硬、又明、又凈的「金剛石」,不論其顯現的是「石墨相」還是「金剛石相」兩者的「實質」都是「碳」。如果我們能夠「深入」的觀照到「碳原子」的深度,就可以知道「石墨」和「金剛石」既是「無二無別」的,也是「非一非異」的。

」與「深觀

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與「深觀是兩種不同的觀察世界的方式,是我等凡夫觀察世界的方式,即以「眼識」乃至「意識」來觀察世界。「深觀是諸佛菩薩觀察世界的方式,即運用甚深的定力來徹見「諸法實性」。《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楞嚴經》云:「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只見「一切浮塵,諸幻化相」,「深觀」則知「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前文我們說:「石墨」是又軟、又黑、又臟的;「金剛石」是又硬、又明、又凈的。這是」,也就是只見一切浮塵,諸幻化相」,因此必須「深觀」才見「實相」(真相)。如果我們可以深入的觀察到「原子」以及「電子」的微觀尺度,才能見到相對的實相」,即「不垢不凈」(無二無別)的真相。

「金剛石」與「石墨」的碳元素電子云」示意圖 在微觀尺度電子」如雲似霧,因此叫做電子云」,如果我們可以如實的觀察「碳元素」的「電子云」,那麼我們就不能以又硬、又明、又凈」或「又軟、又黑、又臟」這樣的形容詞來形容了。我們將看到「石墨」(煩惱)與「金剛石」(菩提)不在有任何差別,因為組成「石墨」與「金剛石」的「碳原子」是無二無別的「原子」。彌勒菩薩說:「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凈。染有生死,凈無諸佛。」,

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

依識染,依智凈。染有生死,凈無諸佛

在微觀領域「金剛石」與「石墨」的電子云」是無二無別的,那麼我們的「眼識」乃至「意識」所看到的「金剛石」與「石墨」,為什麼在「表面現象」上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原來「金剛石」與「石墨」「表面現象」上的差別只是「碳原子」排列形式的不同所引起的。因此我們不能只是看到「表面現象」就止步不前了,大德云:「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過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信平生被眼瞞。」

《菩提達摩大師悟性論》曰:眼見色時不染於色,耳聞聲時不染於聲,皆解脫也。眼不著色,眼為禪門;耳不著聲,耳為禪門。總而言之,見色性者常解脫,見色相者常系縛不為煩惱所系縛者,即名解脫,更無別解脫。善觀色者,色不生心,心不生色,即色與心俱清凈。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有妄想時,一心是一地獄。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國。

轉染成凈

泥糞凈花

善學菩薩道,不染世間法。

如蓮華在水,從地而湧出。

我們再來看佛學中所說的「煩惱菩提」,無論是「煩惱」還是「菩提」,它們的「實質」都是「佛性」(真如自性)。「煩惱」和「菩提」是「佛性」(真如自性)隨緣變化的兩種形態,眾生在「迷位」時,「佛性」就轉變成「煩惱」;眾生在「覺位」時,「佛性」就轉變成「菩提」。因此,六祖說:「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如果我們能夠「深入」的觀照到「自性」的深度,就可以明了「煩惱菩提」的法理。

《清珠集》「自己佛」三世諸佛。盡在自己身中。因氣習所昧。境物所轉。便自迷了。若於心無心。便是過去佛。寂然不動。便是未來佛。隨機應物。便是現在佛。清凈無染。便是離垢佛。出入無礙。便是神通佛。到處優遊。便是自在佛。一心不昧。便是光明佛。道念堅固。便是不壞佛。廣大慈悲。便是彌陀佛。且今人見十方諸佛。便作奇特想。於自己便作下劣想。不知:諸佛只是本分的凡夫。凡夫只是不本分的諸佛。分內珍寶。掉頭不顧。分外艱苦。甘自承當。可憐可憫。

為了進一步解釋「煩惱即菩提」,六祖說:「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我們之所以「煩惱」,是因為「著境」的緣故,於六塵境界「心有染著」即是「煩惱」;諸佛之所以「煩惱」,是因為「離境」的緣故,於六塵境界「心無染著」即是「菩提」。六祖說:「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是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大圓鏡智(示意圖)

那麼,人們的心為什麼會「著境」而生「煩惱」呢?因為不明白「一切有為法」都是緣生緣滅的「幻象」(緣起),其性本空(性空)。在這個「鏡花水月」(鏡中之花,水中之月,喻空有其相)的世界裡,一切皆不可得,而人們卻於「鏡花水月」的幻象里,如「猴子撈月」一樣生有所得心,所以就會有「煩惱」。如果我們能明了「一切法如鏡中相,無體可得,唯心虛妄。」的佛理就可以斷除一切的「無明」與「煩惱」。大德云:「空花哪得兼求果?陽焰如何更覓魚?」

水中月亮,妄有其相,自性本空。

就象做「石墨」的是「碳」,做「金剛石」的還是「碳」一樣,「石墨」和「金剛石」都是碳的「同素異形體」;同樣,「著境」的是「我們的心」,「離境」的也是「我們的心」,「煩惱」和「菩提」是「佛性」的「同素異形體」。由此,就可以知道什麼是佛學中的「中道了義」(不二法門)。如果只是去看一切事物的「表面現象」,那麼我們就會被它的「差別性」所迷惑;如果深入觀察一切事物的「本質」,那麼我們就會看到它們內在的「一體性」。

並蒂蓮開華蒂並,雙花原來同一莖。

出於淤泥性自凈,花開兩向心如鏡。

泥糞」與「凈花」的法理也是如此,凈花」即「蓮花」,由於「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叫做「凈花」。泥糞」即是「淤泥」,如果我們除去了「泥糞」,那麼同時我們也將失去「蓮花」,在此我們要看到蓮花轉染成凈的妙用。《妙法蓮華經》「善學菩薩道,不染世間法,如蓮華在水,從地而湧出。」《法寶壇經》云:「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

轉識成智

轉「煩惱」成「菩提」

大圓鏡智性清凈,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轉識成智」,這裡的「識」喻為「石墨」,「智」喻為「鑽石」(金剛石),如果我們捨棄「石墨」,那麼在實質上我們捨棄的是「碳」,同時也意味者捨棄了「金剛石」。「轉識成智」的法理也是如此,《維摩詰經》云:「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有人認為學佛要「舍妄取真」《證道歌》云:「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轉識成智因地可轉者「六識」與「七識」,即轉「六識」為「妙觀察智」,轉「七識」為「平等性智」。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雖然說「煩惱」和「菩提」是「佛性」的「同素異形體」,但是「煩惱」畢竟是「煩惱」(有生有滅),「菩提」畢竟是「菩提」(無生無滅),你如果不去「轉化」這些無明「煩惱」,那麼,你就不能獲得「解脫」(了生脫死)。就象「石墨」和「金剛石」雖然都是碳的「同素異形體」,但是「石墨」畢竟是「石墨」,「金剛石」畢竟是「金剛石」。我們要做的工作是轉「煩惱」成「菩提」,也就是「轉識成智」。

「轉識成智」的工作必須自己去做,別人替代不了。淤泥」有「染污」之意,對於我們來說「七識」(末那識)又名「染污識」。《八識規矩頌》七識頌)云:「貪痴我見慢相隨」,有貪、痴、我見、慢,即有「染污」,貪、痴、我見、,即無「染污。《法寶壇經》云:「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污名。轉「六識」為「妙觀察智」的重點,即是斷除「分別心」。

「石墨」——「碳」——「金剛石」 煩惱「著境」——「佛性」——「離境」(菩提)

(有為法)「心生滅門」——「一心」——「心真如門」(無為法)(系縛法)「真如在纏」——「真如」——「真如出纏」(解脫法)

「無常」——「中道」——「真常」

「生死」——「不二」——「涅槃」

莫道無修便不修,菩提痴坐若為求,

勤作棹,慧為舟,這個男兒始出頭。

關於「同素異形體」,佛學中有很多生動形象的比喻,比如:「以金做器,器器皆金。」凈空法師說:「真心」是什麼?「真心」是「靈知心」,「靈知心」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遍虛空法界。古人用黃金作比喻,「以金做器,器器皆金」,我們把黃金比作「靈知心」,黃金可以做成千千萬萬種的器具,但是它的性質沒有變。靈知心變現一切萬事萬物,但是一切萬事萬物的體靈知性沒有變,不生不滅,永遠不變。即使它變一粒微塵,微塵有靈知,有見聞覺知,它變成虛空,虛空有見聞覺知。

《達摩大師悟性論》:眾生度佛。佛度眾生。是名「平等」。眾生度佛者。煩惱生悟解。佛度眾生者。悟解滅煩惱。非無煩惱。非無悟解。是知:非煩惱無以生悟解。非悟解無以滅煩惱。《圓覺經》云:「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複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生死與涅槃。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礦藏里的「金性」雖然是天然本具的,如果你不去做冶煉提純的工作,你也得不到「純金」,人人本具的「佛性」也是一樣,需要我們去覺悟。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

我們再來看「石墨」是如何轉變成「金剛石」的,「石墨」在「超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就可以轉變成「金剛石」,這個「超高溫高壓」的環境需要2000℃高溫和5.5萬個大氣壓。那麼,我們該如何轉「煩惱」成「菩提」呢?轉「煩惱」成「菩提」(轉識成智)也需要一個心理上「超高溫高壓」的環境,這個「環境」就是「般若之智」和「清凈之戒」。(吾佛慈悲教示:「以戒為師」!《瓔珞本經》也說:「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由此可知「戒」對佛弟子的重要性了。)

「般若之智」就相當於2000℃高溫,佛學中常說:「般若如大火聚,四邊不可觸,觸之即燒。」(「般若」稱為佛母,出生一切諸佛。)「清凈之戒」就相當於5.5萬個大氣壓。只有在這樣「超高溫高壓」的環境之下「石墨」才能改變「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從而轉變成「金剛石」,同樣,我們只要有了「般若之智」和「清凈之戒」,就可以轉「煩惱」成「菩提」了。(【三聚凈戒】一切惡無不斷。是攝律儀戒。一切善無不修。是攝善法戒。一切眾生無不度。是攝眾生戒。此三聚戒者菩薩道。)

「石墨」變成「金剛石」相對來說是容易的,因為「石墨」沒有長腿,所以不會跑,只要在「超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就可以轉變成「金剛石」;而想要完成轉「煩惱」成「菩提」(轉識成智)的「工作」就難一些。人們是長了腿的,能到處跑,在心理上「超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很多人承受不了,所以就跑掉了。就連孔子也感慨的說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知之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人們都說『我很有智慧』,但是在選擇了中庸之後,卻不能守住滿一個月的時間。)

煩惱」即「菩提

一心一切法,一切法一心;

心即一切法,一切法即心。

「轉染成凈」「轉識成智」的工作做完以後,我們才能獲得「不二之心」,入於「不二法門」。「轉識成智」即是「轉八識成四智」,前文我們說過轉「泥糞」成「凈花」,轉「石墨」成「金剛石」,如果我們沒有「石墨」也就永遠得不到「金剛石」。月溪法師說:「未見性前,一假皆假,妄識所支配故。既見性後,一真皆真,真心所流露故。所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那時鬱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總是真如」。

從古至今,由於人們不明白這個「中道了義」的「不二法門」(心地法門),所以不能「心花怒放」(心華髮明)」。既然我們知道了「石墨」的「實質」是「碳」,「金剛石」的「實質」也是「碳」,那麼,又何必討厭「石墨」,喜歡「金剛石」呢?雖然表面上「煩惱」和「菩提」有染凈之幻象,而兩者的「實質」則是相同的,人們又何必妄加取捨呢?《證道歌》云:「舍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塵。

己靈猶不重,佛祖為何人?

佛學的終極法理歸於「一心」,展現在你眼前的世界就是你的心,「煩惱」是「心之惡用」,「菩提」「之善用」,用的實質同是無生。在《圓覺經》中,釋迦牟尼佛說:「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不與法縛,不求法脫」我等凡夫皆被「生老病死」之法所束縛(纏縛),被「生老病死」之法所束縛是「煩惱」,不被「生老病死」之法所束縛即是「菩提」(解脫)。那麼我們如何才能突破「生老病死」的束縛呢?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宣說的「四聖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六度)「三無漏學」(戒定慧)「八正道」「七覺支」「四念處」「三妙門」……都可以幫助我們突破「生老病死」的束縛,達到自在解脫的境界。

《故道白雲》「比丘們,無明乃十二因緣之始因。幸好觀照緣起的法性,可以使我們能夠摒除無明,超越煩惱。一個覺悟的人,可以在生死之海的洶濤駭浪上跨過,而不墮溺其中。一個開悟的人,利用十二因緣之法如同車輪。一位覺者,雖住於世而不落其間。比丘們,不要逃避生死。你們只需把自己提升到生死之上。超越生死,是『真正偉大者』的成就。」解脫了「生老病死」的束縛,人們才能達到「不與法縛,不求法脫」的精神境界。

《妙法蓮華經》「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心甚歡喜,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與人,而今與之。如來亦復如是,於三界中、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眾生、見賢聖軍,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勛,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爾時如來亦大歡喜,此法華經,能令眾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間、多怨難信,先所未說,而今說之。」

《楞嚴經》「迴向」中第九是「無縛解脫迴向」。《大佛頂首楞嚴經妙心疏》(守培法師著)「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迴向。」真心得如所。能所不二。所行自由。故曰。十方無礙。不同昔日心境各異。境常礙心。心被境縛。不得解脫。以回其阻礙之異境。向於自由之如所。故名無縛解脫迴向

《圓覺經》云:「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凈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法寶壇經》

簡曰:「明喻智慧,暗喻煩惱,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

師曰:「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鹿等機。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 師曰:「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石墨」和「金剛石」叫做碳的「同素異形體」;「煩惱」和「菩提」在佛學中叫做「如來藏自性差別」(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汝當奉持。),簡略的說就是無論是「煩惱」還是「菩提」,它們的「實質」都是「如來藏性」的「不變」「隨緣」之妙用,只是因為「迷」「悟」的境界不同一個叫「煩惱」,一個叫「菩提」,為「煩惱」時是貪、嗔、痴「三毒」為「菩提」時是戒、定、慧「三學」

自心清凈了無塵,凡則日昏聖日新。

若肯嚴持佛禁戒,雲收霧散見天真。

「佛學」是「心學」,「真佛」是「心佛」,如果把我們的塵俗之心、煩惱之心,比喻成「石墨的心」(染污的心),是很合適的,因為這顆「煩惱之心」又黑又臟(熱惱衰變);如果把我們的靈覺之心、菩提之心,比喻成「金剛的心」(金剛不壞之心),也是很恰當的,因為這顆「菩提之心」又明又亮(常樂我凈),不染諸有「如凈琉璃含寶月」。《藥師琉璃光本願經》如是說:「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凈無瑕穢」。(金剛道後異熟空)

《法寶壇經》六祖說:「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貪、嗔、痴)三毒為戒定慧。」「摩訶般若波羅蜜」即是「大智慧到彼岸」,六祖說:「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見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

性中邪見三毒生,即是魔王來住舍,

正見自除三毒心,魔變成佛真無假。

我們時常為人身的生老病死」以及宇宙的「成住壞空」,這些無常變壞之法而「煩惱」,當我們能夠看到人身的「生老病死以及宇宙的「成住壞空」,即是「成所作智」的時候,就會真正明白「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的法理。「提四智」是菩提的四種德能,亦即佛的四種智慧,是轉有漏的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及前五識,如其次第所得︰(1)大圓鏡智,(2)平等性智,(3)妙觀察智,(4)成所作智

《悟性論》云:不見「煩惱」異於「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煩惱」與「涅槃」。同是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斷煩惱。妄入涅槃(偏空涅槃)。為涅槃所滯。菩薩知煩惱性空。即不離空。故常在涅槃(無住涅槃)。涅槃者。「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離生死。名般涅槃。心無去來。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諸佛入涅槃者。即是無妄想處。菩薩入道場者。即是無煩惱處。空閑處者。即是無貪嗔痴也。(「涅槃」即是「菩提」。)

「眾生」(煩惱)與「菩提」。亦如水與冰。為三毒所燒。即名「眾生」(煩惱)。為三解脫所凈。即名「菩提」。為三冬所凍。即名為「冰」。為三夏所消。即名為「水」。若舍卻冰。即無別水。若棄卻眾生。則無別菩提。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性」。眾生性者。即菩提性也。「眾生」與「菩提」同一性。只如「烏頭」與「附子」共根耳。但時節不同。迷悟異境故。有眾生、菩提二名矣。蛇化為龍。不改其鱗。凡變為聖。不改其面。但知心者智內照。身者戒外貞。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擴展閱讀

關於《金剛經》為什麼以「金剛」為名,六祖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口訣》中說:夫《金剛經》者,「無相」為「宗」,「無住」為「體」(「體」者「人」「本」),「妙」有為「用」。自從達摩西來,為傳此經之意,令人悟理見性。只為世人不見自性,是以立見性之法,世人若了見真如本體,即不假立法。此經讀誦者無數,稱讚者無邊,造疏及註解者,凡八百餘家。所說道理,各隨所見,見雖不同,法即無二。

宿植上根者,一聞便了;若無宿慧者,讀誦雖多,不悟佛意。是故解釋聖義,斷除學者疑心。若於此經,得旨無疑,不假解說。從上如來所說善法,為除凡夫不善之心。「經」是聖人語,教人聞之,超凡悟聖,永息迷心。此一卷經,眾生性中本有,不自見者,但讀誦文字。若悟本心,始知此經不在文字。若能明了自性,方信一切諸佛,從此經出。

今恐世人身外覓佛,向外求經,不發內心,不持內經,故造此訣,令諸學者,持內心經,瞭然自見清凈佛心,過於數量,不可思議。後之學者,讀經有疑,見此解義,疑心釋然,更不用訣。所冀學者,同見礦中金性,以智慧火鎔煉,礦去金存。我釋迦本師,說《金剛經》,在舍衛國,因須菩提起問,佛大悲為說,須菩提聞法得悟,請佛與法安名,令後人依而受持,故經云: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如來所說《金剛般若波羅蜜》,喻法為名,其意謂何?以「金剛」世界之寶,其性猛利,能壞諸物。金雖至堅,羖羊角能壞;「金剛」喻「佛性」,「羖羊角」喻「煩惱」。金雖堅剛,羖羊角能碎;佛性雖堅,煩惱能亂;煩惱雖堅,般若智能破;羖羊角雖堅,鑌鐵能壞。悟此理者,瞭然見性。《涅槃經》云:「見佛性不名眾生,不見佛性是名眾生」。

如來所說「金剛」喻者,只為世人性無堅固,口雖誦經,光明不生,外誦內行,光明齊等,內無堅固,定慧即亡,口誦心行,定慧均等,是名「究竟」。金在山中,山不知是寶,寶亦不知是山,何以故?為無性故。人則有性,取其寶用,得遇金師,鏨鑿山破,取礦烹煉,遂成精金,隨意使用,得免貧苦,四大身中,佛性亦爾。「身」喻「世界」,「人我」喻「山」,「煩惱」喻「礦」,「佛性」喻「金」,「智慧」喻「工匠」,「精進勇猛」喻「鏨鑿」。

「身世界」中有「人我山」,「人我山」中有「煩惱礦」,「煩惱礦」中有「佛性寶」,「佛性寶」中有「智慧工匠」,用「智慧工匠」,鑿破「人我山」,見「煩惱礦」,以「覺悟火」烹煉,見自金剛佛性,瞭然明凈,是故以「金剛」為喻,因為之名也。空解不行,有名無體,解義修行,名體俱備。不修即凡夫,修即同聖智,故名「金剛」也。

何名「般若」,般若是梵語,唐言「智慧」。「智」者不起愚心,「慧」者有其方便;「智」是「慧」體,「慧」是「智」用。體若有慧,用智不愚,體若無慧,用愚無智。只為愚痴未悟,故修智慧以除之也。何名「波羅蜜」,唐言「到彼岸」。「到彼岸」者,離生滅義。只緣世人性無堅固,於一切法上有生滅相,流浪諸趣,未到真如之地,並是「此岸」;要具大智慧,於一切法圓滿,離生滅相,即是「到彼岸」。

亦云「心迷則此岸,心悟則彼岸;心邪則此岸,心正則彼岸」。口說心行,即自法身有波羅蜜;口說心不行,即無波羅蜜。何名為「經」?「經」者,「徑」也,是成佛之道路也。凡人慾臻斯路,當內修「般若行」,以至究竟。如或但能誦說,心不依行,自心則無經;實見實行,自心則有經。故此經如來號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附錄1《一心走路》一行禪師

雙重顯現:能知與所知

顯現總是雙重的:主與客,或能與所——能知與所知。因此「顯現」,vijnapti(譯者按:即「唯識」,乃「唯識所現」之意,現代也有人譯為「唯表」),是雙重的。任何顯現都是雙重的,都有它的「能」與「所」。在中文裡,識的性格有兩個部分,一是指「能知」,一是指「所知」。但若更深入地觀察,我們會看見第三個部分,即作為前兩個部分的基礎。

檢視硬幣,你會看見正反兩面,正面是一部分,反面是一部分,兩者是分不開的。認知硬幣有兩面是顯而易見的,但若你深入觀察,會看見有個東西使兩面的顯現成為可能,即「金屬」,即梵文中的svabhava(「自性」)。我們的識里的每一個種子:喜悅的種子、悲傷的種子、恐懼的種子、憤怒的種子、正念的種子、禪定的種子,每個種子裡面永遠都有這三個部分。

當我看一座山時,可能認為那是能獨立存在於識之外的物體,而這是根本的錯誤。當你將雲看成客觀的事物,看成存在於外的實體,與你的識毫不相干時,那是根本的錯誤。雲與山都只是你眼識的對象,而你的識,由「能知」與「所知」組成,乃建立在一個基礎上,有了它,識才可能顯現。這個基礎即是第三個部分:自性。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推薦閱讀:

欲界眾生最重的煩惱
財政盈餘預計達1600億港元 港府煩惱是否該「派錢」?
當你煩惱時,就想想宇宙吧
未來遙遠得沒有形狀,我們單純得沒有煩惱....

TAG:煩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