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拯救別人的情緒了
你是否會,
不自覺的承擔很多東西,
承受不了,但又放不下來?
受傷的小孩,
你已長大,
有能力讓自己過得更好。
生活中,不少人一直在扮演著拯救者的角色。
有一位朋友說,他曾經特別有責任感,在生活中會不自覺的承擔很多東西。
他承受不了,但是他放不下來。
他總是忍不住去承擔別人的責任,承接別人的情緒。明明知道這麼做會讓自己難受,但就是控制不住,因為一看到對方的情緒,自己就好像條件反射一樣的去承接過來。
這位朋友說,小時候經常看到父母吵架、打架、鬧離婚。每一次他都很難過無助,每一次他都認為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他曾經當著父母的面大聲的哭喊著:「可不可以不要吵了,都是我的錯了,都當作是我的錯了,好不好!」
然而並沒有什麼用。
最後,爸爸摔門離去,媽媽抱頭痛哭。
作為孩子,他只能去抱慰媽媽。至少,這會可以讓媽媽得到安慰。
每一個在長期爭吵不斷的家庭下長大的孩子,都曾試圖去做過拯救者,想拯救父母間糟糕的關係,想拯救爭吵不斷的家庭,想努力改變爸爸媽媽的關係。
當父母長期爭吵,家庭關係惡劣的時候,會影響到孩子的責任感。
孩子會自戀的認為周圍的一切都是因為自己而發生的,而自己應該要為這發生的一切來負責,而且能夠負責,能夠完成好。
很多的成年人在小的時候,可能都有過類似的體驗,當父母在吵架的時候,孩子都是希望爸爸媽媽不要吵,有的孩子甚至會說,把所有的錯誤罪責都歸於自己,只希望父母不要吵架。
如果這一招不管用的話,孩子甚至會通過讓自己受點傷、生點病,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父母的情緒,使得吵架的雙方不得不因此而停戰。
孩子自戀的認為,他可以拯救爸爸媽媽的關係,至少,他能拯救父母的情緒。
當孩子一直處於這樣的拯救情結之中,他會變得容易過度承擔他人的責任。
想要拯救父母的婚姻,如果不能夠做到的話,就會產生內疚,甚至做更多的事情,盡其所能的表現自己,希望能夠讓父母開心一點,更開心一點。
內疚成了自己的動力,內疚讓他放不下拯救的責任。
如果父母能夠分清邊界,告訴孩子,這是父母之間的事情,和他沒關係,孩子儘管難受,但是會卸下心裡沉重的包袱。
但是很多家庭的邊界常常是不清晰的,爸爸媽媽之間的爭吵,永遠是讓孩子背負情緒。
孩子便定型在了拯救者的位置上。
慢慢的,這也變成了我們的人格模式。
生命最初的關係,就是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我們的自我、人格的形成,就是在和媽媽(或者其他重要的養育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中形成的,這些關係模式構成了我們的人格。
國外有個很出名的實驗叫《Still Face》,關於嬰兒對情緒與表情的敏感。
在視頻的前半段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愉悅的嬰兒,正在享受與媽媽之間的互動,孩子發出動作,媽媽開心愉悅的呼應,每次當媽媽回應孩子的時候,孩子面露笑容、開心滿足。
這個過程中,媽媽始終都在呼應著孩子,圍繞著孩子的感覺,圍繞著孩子發出的信號。而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好的,有價值感的。他在媽媽的眼中看到了自己。
在後半段的視頻里,媽媽調整了一下,再轉過臉來的時候面無表情。仔細看看嬰兒的神情,孩子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嚇到緩不過神來。
然後,孩子想試著用之前和媽媽互動的方式來呼叫媽媽。但是沒有效果,停頓一陣子後,他使用了討好、表演、大叫…各種方式,但都無效,最後孩子傷心痛哭。
孩子和媽媽的關係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係:是孩子圍著媽媽的感覺轉,去和媽媽建立關係;還是媽媽圍繞孩子的感覺和孩子建立關係。
當孩子用各種方式去呼叫媽媽的時候,他的焦點都放在媽媽身上,他失去了自己。
這個實驗不到兩分鐘時間,孩子已經哭的不成樣了,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媽媽的情緒就是他的世界,而現在,他的世界崩塌了。
當孩子的感受不被媽媽看見時,孩子為了維持關係,孩子會圍著媽媽的感覺轉,然而就失去自我。當我們的感受不被看到的時候,這種感覺太可怕了。
所以我們會形成各種各樣的保護層,發展出各種策略切掉真實的感受。
而拯救者的模式,就成了一直圍繞著他人的情緒而工作。
當媽媽出現憤怒、焦慮的時候,孩子會感覺到恐懼、害怕。
孩子會開始想辦法圍著媽媽的情緒繞圈圈,孩子會自戀的以為可以幫助媽媽承接住那些情緒。
我們為別人的情緒去埋單的第一課,就是在這裡學會的。
然後由此慢慢發展,把這些沉重的責任感擴大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迎合、討回、承接別人的情緒和感受。
每個人都會有處理不了自己情緒的時候,父母也不例外,那當父母因為吵架,或者是因為自己的情緒影響了孩子,可以如何彌補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呢?
第一,和孩子道歉,告訴孩子他沒有錯,父母之間的爭吵和他沒有關係。
第二,告訴孩子哪些是自己的情緒,父母需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孩子不需要去為父母承擔這部分的情緒。
父母負起對自己的責任,孩子才能學會放下不屬於自己的包袱。
而對於已經長大的「孩子」,放下包袱並不容易。因為這是我們一直存在的模式,甚至可以說,這是我們存在感的一部分。
承擔他人的責任,承接別人的情緒,地道的拯救者的角色,如果突然放下了這個角色,你會是誰?這種感覺很容易讓我們覺得,好像失去了存在感。
如何走出拯救者的角色?
去覺知情緒背後的動力。
當你忍不住想要去承接別人的情緒的時候,當你忍不住想要去為別人的情緒負責的時候,去看看自己的心理動力是從哪裡來的。
是真的想要幫助別人,還是因為害怕出現衝突。
當我們可以把無意識的動力,用意識層面的話語說出來的時候,至少知道這個時候自己在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個角色是因為什麼的需要。
觀照自己的內心,就不會那麼容易的被無意識的動力控制去承接別人的情緒。
去看到曾經受傷的自己,彷彿如同父母般,去承接了爸爸媽媽的情緒。
去看到那時候爭吵不休的父母,他們的內在,其實也是個受傷的小孩。
父母在彼此的指責抱怨爭吵後,卻讓還是孩子的你,來滿足他們內在無法彌補的創傷和匱乏。
但是你沒有責任,也沒有能力去承接他們的痛苦,把屬於他們的還給他們,找到你自己,才能發自內心的去愛。
你已經長大了,你有能力讓自己過得更好!
作者:吳在天,心樂土心理諮詢中心
推薦閱讀:
※廚房,我該拿什麼拯救你?
※2012拯救的辦法!
※奔襲1770公里拯救中國漁民的美軍傘降救援隊
※你的皮靴急需一條九分褲拯救
※單身女鄰居夜夜慘叫, 男子受不了撞門衝進去, 男子: 我來拯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