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Bash shell腳本進行功能測試

使用 Bash shell腳本進行功能測試

在使您的應用程序成型過程中節省時間和精力

Angel Rivera (rivera@us.ibm.com), 軟體工程師, VisualAge TeamConnection, IBMAngel Rivera 是一位 VisualAge TeamConnection技術支持小組的顧問軟體工程師,他目前是該小組的負責人。他擁有 Austin德克薩斯大學電子工程專業的碩士學位和墨西哥 Instituto Tecnologico yde Estudios Superiores de Monterrey 電子系統工程的學士學位。他於1989 年進入 IBM。可以通過rivera@us.ibm.com與他聯繫。

在寫本文的過程中,Angel 感謝 Lee Perlov 在 WebSphere方面的技術支持。

簡介:功能測試是軟體開發的一個關鍵部分 -- 而已經裝入 Linux 的 Bash可以幫您輕而易舉地完成功能測試。在本文中,Angel Rivera 將說明如何運用 Bash shell 腳本通過行命令來執行 Linux應用程序的功能測試。由於此腳本依賴於命令行的返回碼,因而您不能將這種方法運用於 GUI 應用程序

標記本文!

發布日期:2001 年 3 月 01 日級別:初級訪問情況74 次瀏覽建議:0(添加評論)

平均分 (共 0 個評分 )

功能測試是開發周期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將測試軟體應用程序以確保軟體的函數如預期的那樣,同時能正確處理代碼中錯誤。此項工作通常在單個模塊的單元測試結束之後,在負載/重壓條件下整個產品的系統測試之前進行的。

市場上有許多測試工具提供了有助於功能測試的功能。然而,首先要獲取它們,然後再安裝、配置,這將佔用您寶貴的時間和精力。Bash可以幫您免去這些煩瑣的事從而可以加快測試的進程。

使用 Bash shell 腳本進行功能測試的優點在於:

  • Bash shell 腳本已經在 Linux 系統中安裝和配置好了。不必再花時間準備它。
  • 可以使用由 Linux 提供的文本編輯器如 vi 創建和修改 Bash shell 腳本。不需要再為創建測試程序而獲取專門的工具。
  • 如果已經知道了如何開發 Bourne 或 Korn shell 腳本,那對於如何運用 Bash shell 腳本已經足夠了。對您來說,學習曲線已不存在了。
  • Bash shell 提供了大量的編程構造用於開發從非常簡單到中等複雜的腳本。
  • 將腳本從 Korn 移植到 Bash時的建議

    如果已有現成的 Korn shell 腳本,而想要將它們移植到Bash,就需要考慮下列情況:

  • Korn 的 "print" 命令在 Bash 中不能使用;而是改為使用 "echo" 命令。
  • 需要將腳本的第一行: #!/usr/bin/ksh 修改成: #!/bin/bash

  • 回頁首

    創建 Bash shell腳本進行功能測試

    這些基本的步驟和建議適用於許多在 Linux上運行的客戶機/伺服器應用程序。

    1. 記錄運行腳本的先決條件和主要步驟
    2. 將操作分成若干個邏輯組
    3. 基於一般方案制定執行步驟
    4. 在每個 shell 腳本中提供注釋和說明
    5. 做一個初始備份以創建基準線
    6. 檢查輸入參數和環境變數
    7. 嘗試提供 "usuage" 反饋
    8. 嘗試提供一個「安靜」的運行模式
    9. 當出現錯誤時,提供一個函數終止腳本
    10. 如可能,提供可以執行單個任務的函數
    11. 當顯示正在生成的輸出時,捕獲每個腳本的輸出
    12. 在每個腳本內,捕獲每個行命令的返回碼
    13. 計算失敗事務的次數
    14. 在輸出文件中,突出顯示錯誤消息,以便於標識
    15. 如有可能,「實時」生成文件
    16. 在執行腳本的過程中提供反饋
    17. 提供腳本執行的摘要
    18. 提供一個容易解釋的輸出文件
    19. 如有可能,提供清除腳本及返回基準線的方法

    下面詳細講述了每一條建議以及用於說明問題的腳本。若要下載此腳本,請參閱本文後面的參考資料部分。

    1. 記錄運行腳本的先決條件和主要步驟記錄,尤其是以有自述標題的單個文件(例如"README-testing.txt")記錄功能測試的主要想法是很重要的,包括,如先決條件、伺服器和客戶機的設置、腳本遵循的整個(或詳細的)步驟、如何檢查腳本的成功/失敗、如何執行清除和重新啟動測試。

    2. 將操作分成若干個邏輯組 如果僅僅執行數量非常少的操作,可以將它們全部放在一個簡單的 shell腳本中。

    但是,如果需要執行一些數量很多的操作,那最好是將它們分成若干個邏輯集合,例如將一些伺服器操作放在一個文件而將客戶機操作放在在另一個文件中。通過這種方法,劃分適當的顆粒度來執行測試和維護測試。

    3. 基於一般方案制定執行步驟 一旦決定對操作進行分組,需要根據一般方案考慮執行操作的步驟。此想法是模擬實際生活中最終用戶的情形。作為一個總體原則,只需集中測試80% 最常調用函數的 20% 用法即可。

    例如,假設應用程序要求 3個測試組以某個特定的順序排列。每個測試組可以放在一個帶有自我描述文件名(如果可能)的文件中,並用號碼來幫助識別每個文件的順序,例如:

    1. fvt-setup-1: To perform initial setup. 2. fvt-server-2: To perform server commands. 3. fvt-client-3: To perform client commands. 4. fvt-cleanup: To cleanup the temporary files, in order to prepare for the repetition of the above test cases.

    4. 在每個 shell 腳本中提供注釋和說明在每個 shell腳本的頭文件中提供相關的注釋和說明是一個良好的編碼習慣。這樣的話,當另一個測試者運行該腳本時,測試者就能清楚地了解每個腳本中測試的範圍、所有先決條件和警告。

    下面是一個 Bash 腳本 "test-bucket-1" 的示例 。

    #!/bin/bash # # Name: test-bucket-1 # # Purpose: # Performs the test-bucket number 1 for Product X. # (Actually, this is a sample shell script, # which invokes some system commands # to illustrate how to construct a Bash script) # # Notes: # 1) The environment variable TEST_VAR must be set # (as an example). # 2) To invoke this shell script and redirect standard # output and standard error to a file (such as # test-bucket-1.out) do the following (the -s flag # is "silent mode" to avoid prompts to the user): # # ./test-bucket-1 -s 2>&1 | tee test-bucket-1.out # # Return codes: # 0 = All commands were successful # 1 = At least one command failed, see the output file # and search for the keyword "ERROR". # ########################################################

    5. 做一個初始備份以創建基準線您可能需要多次執行功能測試。第一次運行它時,也許會找到腳本或進程中的一些錯誤。因而,為了避免因從頭重新創建伺服器環境而浪費大量時間-- 特別是如果涉及到資料庫 -- 您在測試之前或許想做個備份。

    在運行完功能測試之後,就可以從備份中恢復伺服器了,同時也為下一輪測試做好了準備。

    6. 檢查輸入參數和環境變數最好校驗一下輸入參數,並檢查環境變數是否設置正確。如果有問題,顯示問題的原因及其修復方法,然後終止腳本。

    當測試者準備運行腳本,而此時如果沒有正確設置腳本所調用的環境變數,但由於發現及時,終止了腳本,那測試者會相當感謝。沒有人喜歡等待腳本執行了很久卻發現沒有正確設置變數。

    # -------------------------------------------- # Main routine for performing the test bucket # -------------------------------------------- CALLER=`basename $0` # The Caller name SILENT="no" # User wants prompts let "errorCounter = 0" # ---------------------------------- # Handle keyword parameters (flags). # ---------------------------------- # For more sophisticated usage of getopt in Linux, # see the samples file: /usr/lib/getopt/parse.bash TEMP=`getopt hs $*` if [ $? != 0 ] then echo "$CALLER: Unknown flag(s)" usage fi # Note quotes around `$TEMP": they are essential! eval set -- "$TEMP" while true do case "$1" in -h) usage "HELP"; shift;; # Help requested -s) SILENT="yes"; shift;; # Prompt not needed --) shift ; break ;; *) echo "Internal error!" ; exit 1 ;; esac done # ------------------------------------------------ # The following environment variables must be set # ------------------------------------------------ if [ -z "$TEST_VAR" ] then echo "Environment variable TEST_VAR is not set." usage fi

    關於此腳本的說明如下:

  • 使用語句 CALLER=`basename $0` 可以得到正在運行的腳本名稱。這樣的話,無須在腳本中硬編碼腳本名稱。因此當複製腳本時,採用新派生的腳本可以減少工作量。
  • 調用腳本時,語句 TEMP=`getopt hs $*` 用於得到輸入變數(例如 -h 代表幫助,-s 代表安靜模式)。
  • 語句 [ -z "$X" ]echo "The environment variable X is not set." 以及 usage 都是用於檢測字元串是否為空 (-z),如果為空,隨後就執行 echo 語句以顯示未設置字元串並調用下面要討論的 "usage" 函數。
  • 若腳本未使用標誌,可以使用變數 "$#",它可以返回正在傳遞到腳本的變數數量。
  • 7. 嘗試提供「usage」反饋腳本中使用 "usage" 語句是個好主意,它用來說明如何使用腳本。

    # ---------------------------- # Subroutine to echo the usage # ---------------------------- usage() { echo "USAGE: $CALLER [-h] [-s]" echo "WHERE: -h = help " echo " -s = silent (no prompts)" echo "PREREQUISITES:" echo "* The environment variable TEST_VAR must be set," echo "* such as: " echo " export TEST_VAR=1" echo "$CALLER: exiting now with rc=1." exit 1 }

    調用腳本時,使用「-h」標誌可以調用 "usage"語句,如下所示:./test-bucket-1 -h

    8. 嘗試使用「安靜」的運行模式您或許想讓腳本有兩種運行模式:

  • 在 "verbose" 模式(您也許想將此作為預設值)中提示用戶輸入值,或者只需按下 Enter 繼續運行。
  • 在 "silent" 模式中將不提示用戶輸入數據。
  • 下列摘錄說明了在安靜模式下運用所調用標誌 "-s" 來運行腳本:

    # ------------------------------------------------- # Everything seems OK, prompt for confirmation # ------------------------------------------------- if [ "$SILENT" = "yes" ] then RESPONSE="y" else echo "The $CALLER will be performed." echo "Do you wish to proceed [y or n]? " read RESPONSE # Wait for response [ -z "$RESPONSE" ] && RESPONSE="n" fi case "$RESPONSE" in [yY]|[yY][eE]|[yY][eE][sS]) ;; *) echo "$CALLER terminated with rc=1." exit 1 ;; esac

    9. 當出現錯誤時,提供一個函數終止腳本遇到嚴重錯誤時,提供一個中心函數以終止運行的腳本不失為一個好主意。此函數還可提供附加的說明,用於指導在此情況下應做些什麼:

    # ---------------------------------- # Subroutine to terminate abnormally # ---------------------------------- terminate() { echo "The execution of $CALLER was not successful." echo "$CALLER terminated, exiting now with rc=1." dateTest=`date` echo "End of testing at: $dateTest" echo "" exit 1 }

    10. 如有可能,提供可以執行簡單任務的函數例如,不使用許多很長的行命令,如:

    # -------------------------------------------------- echo "" echo "Creating Access lists..." # -------------------------------------------------- Access -create -component Development -login ted -authority plead -verbose if [ $? -ne 0 ] then echo "ERROR found in Access -create -component Development -login ted -authority plead" let "errorCounter = errorCounter + 1" fi Access -create -component Development -login pat -authority general -verbose if [ $? -ne 0 ] then echo "ERROR found in Access -create -component Development -login pat -authority general" let "errorCounter = errorCounter + 1" fi Access -create -component Development -login jim -authority general -verbose if [ $? -ne 0 ] then echo "ERROR found in Access -create -component Development -login jim -authority general" let "errorCounter = errorCounter + 1" fi

    ……而是創建一個如下所示的函數,此函數也可以處理返回碼,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增加錯誤計數器:

    CreateAccess() { Access -create -component $1 -login $2 -authority $3 -verbose if [ $? -ne 0 ] then echo "ERROR found in Access -create -component $1 -login $2 -authority $3" let "errorCounter = errorCounter + 1" fi }

    ……然後,以易讀和易擴展的方式調用此函數:

    # ------------------------------------------- echo "" echo "Creating Access lists..." # ------------------------------------------- CreateAccess Development ted projectlead CreateAccess Development pat general CreateAccess Development jim general

    11. 當顯示正在生成的輸出時,捕獲每個腳本的輸出如果腳本不能自動地將輸出發送到文件的話,可以利用 Bash shell的一些函數來捕獲所執行腳本的輸出,如:

    ./test-bucket-1 -s 2>&1 | tee test-bucket-1.out

    讓我們來分析上面的命令:

  • "2>&1" 命令:

    使用 "2>&1" 將標準錯誤重定向到標準輸出。字元串 "2>&1" 表明任何錯誤都應送到標準輸出,即 UNIX/Linux 下 2 的文件標識代表標準錯誤,而 1 的文件標識代表標準輸出。如果不用此字元串,那麼所捕捉到的僅僅是正確的信息,錯誤信息會被忽略。

  • 管道 "|" 和 "tee" 命令:

    UNIX/Linux 進程和簡單的管道概念很相似。既然這樣,可以做一個管道將期望腳本的輸出作為管道的輸入。下一個要決定的是如何處理管道所輸出的內容。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將它捕獲到輸出文件中,在此示例中將之稱為 "test-bucket-1.out"。

    但是,除了要捕獲到輸出結果外,我們還想監視腳本運行時產生的輸出。為達到此目的,我們連接允許兩件事同時進行的 "tee" (T- 形管道):將輸出結果放在文件中同時將輸出結果顯示在屏幕上。 其管道類似於:


    process --> T ---> output file | V screen

    如果 想捕獲輸出結果而不想在屏幕上看到輸出結果,那可以忽略多餘的管道: ./test-bucket-1 -s 2>&1 > test-bucket-1.out

    假若這樣,相類似的管道如下:

    process --> output file

  • 12. 在每個腳本內,捕獲每個行命令所返回碼決定功能測試成功還是失敗的一種方法是計算已失敗行命令的數量,即返回碼不是0。變數 "$?"提供最近所調用命令的返回碼;在下面的示例中,它提供了執行 "ls"命令的返回碼。

    # ------------------------------------------- # The commands are called in a subroutine # so that return code can be # checked for possible errors. # ------------------------------------------- ListFile() { echo "ls -al $1" ls -al $1 if [ $? -ne 0 ] then echo "ERROR found in: ls -al $1" let "errorCounter = errorCounter + 1" fi }

    13. 記錄失敗事務的次數在功能測試中決定其成功或失敗的一個方法是計算返回值不是 0的行命令數量。但是,從我個人的經驗而言,我習慣於在我的 Bash shell腳本中僅使用字元串而不是整數。在我所參考的手冊中沒有清楚地說明如何使用整數,這就是我為什麼想在此就關於如何使用整數和計算錯誤(行命令失敗)數量的方面多展開講的原因:

    首先,需要按如下方式對計數器變數進行初始化:

    let "errorCounter = 0"

    然後,發出行命令並使用 $? 變數捕獲返回碼。如果返回碼不是0,那麼計數器增加 1(見藍色粗體語句):

    ListFile() { echo "ls -al $1" ls -al $1 if [ $? -ne 0 ] then echo "ERROR found in: ls -al $1" let "errorCounter = errorCounter + 1" fi }

    順便說一下,與其它變數一樣,可以使用 "echo" 顯示整數變數。

    14. 在輸出文件中,為了容易標識,突出顯示錯誤消息當遇到錯誤(或失敗的事務)時,除了錯誤計數器的數量會增加外,最好標識出此處有錯。較理想的做法是,字元串有一個如ERROR或與之相似的子串(見藍色粗體的語句),這個子串允許測試者很快地在輸出文件中查找到錯誤。此輸出文件可能很大,而且它對於迅速找到錯誤非常重要。

    ListFile() { echo "ls -al $1" ls -al $1 if [ $? -ne 0 ] then echo "ERROR found in: ls -al $1" let "errorCounter = errorCounter + 1" fi }

    15. 如有可能,「實時」生成文件在某些情況下,有必要處理應用程序使用的文件。可以使用現有文件,也可以在腳本中添加語句來創建文件。如果要使用的文件很長,那最好將其作為獨立的實體。如果文件很小而且內容簡單或不相關(重要的一點是文本文件而不考慮它的內容),那就可以決定「實時」創建這些臨時文件。

    下面幾行代碼顯示如何「實時」創建臨時文件:

    cd $HOME/fvt echo "Creating file softtar.c" echo "Subject: This is softtar.c" > softtar.c echo "This is line 2 of the file" >> softtar.c

    第一個 echo 語句使用單個的 > 強行創建新文件。第二個 echo語句使用兩個 >>將數據附加到現有文件的後面。順便說一下,如果該文件不存在,那麼會創建一個文件。

    16. 在執行腳本的過程中提供反饋最好在腳本中包含 echo語句以表明它執行的邏輯進展狀況。可以添加一些能迅速表明輸出目的的語句。

    如果腳本要花費一些時間執行,那或許應在執行腳本的開始和結束的地方列印時間。這樣可以計算出所花費的時間。

    在腳本樣本中,一些提供進展說明的 echo 語句如下所示:

    # -------------------------------------------- echo "Subject: Product X, FVT testing" dateTest=`date` echo "Begin testing at: $dateTest" echo "" echo "Testcase: $CALLER" echo "" # -------------------------------------------- # -------------------------------------------- echo "" echo "Listing files..." # -------------------------------------------- # The following file should be listed: ListFile $HOME/.profile ... # -------------------------------------------- echo "" echo "Creating file 1" # --------------------------------------------

    17. 提供腳本執行的摘要如果正在計算錯誤或失敗事務的次數,那最好表明是否有錯誤。此方法使得測試者在看到輸出文件的最後能迅速地辨認出是否存在錯誤。

    在下面的腳本示例中,代碼語句提供了上述腳本的執行摘要:

    # -------------- # Exit # -------------- if [ $errorCounter -ne 0 ] then echo "" echo "*** $errorCounter ERRORS found during ***" echo "*** the execution of this test case. ***" terminate else echo "" echo "*** Yeah! No errors were found during ***" echo "*** the execution of this test case. Yeah! ***" fi echo "" echo "$CALLER complete." echo "" dateTest=`date` echo "End of testing at: $dateTest" echo "" exit 0 # end of file

    18. 提供一個容易解釋的輸出文件在腳本生成的實際輸出中提供一些關鍵信息是非常有用的。那樣,測試者就可以很容易地確定正在查看的文件是否與自己所做的相關以及它是否是當前產生的。附加的時間戳記對於是否是當前狀態是很重要的。摘要報告對於確定是否有錯誤也是很有幫助的;如果有錯誤,那麼測試者就必須搜索指定的關鍵字,例如ERROR,並確認出個別失敗的事務。

    以下是一段輸出文件樣本的片段:

    Subject: CMVC 2.3.1, FVT testing, Common, Part 1 Begin testing at: Tue Apr 18 12:50:55 EDT 2000 Database: DB2 Family: cmpc3db2 Testcase: fvt-common-1 Creating Users... User pat was created successfully. ... Well done! No errors were found during the execution of this test case :) fvt-common-1 complete. End of testing at: Tue Apr 18 12:56:33 EDT 2000

    當遇到錯誤時輸出文件最後部分的示例如下所示:

    ERROR found in Report -view DefectView *** 1 ERRORS found during the execution of this test case. *** The populate action for the CMVC family was not successful. Recreating the family may be necessary before running fvt-client-3 again, that is, you must use "rmdb", "rmfamily", "mkfamily" and "mkdb -d", then issue: fvt-common-1 and optionally, fvt-server-2. fvt-client-3 terminated, exiting now with rc=1. End of testing at: Wed Jan 24 17:06:06 EST 2001

    19. 如有可能,提供清除腳本及返回基準線的方法測試腳本可以生成臨時文件;假若這樣,最好能讓腳本刪除所有臨時文件。這就會避免由於測試者也許沒有刪除所有臨時文件而引起的錯誤,更糟糕的是將所需要的文件當作臨時文件而刪除了。


    回頁首

    運行功能測試的 Bash shell腳本

    本節描述如何運用 Bash shell腳本進行功能測試。假設您已經執行了在前面部分中所述步驟。

    設置必要的環境變數根據需要在 .profile中或手工指定下列環境變數。該變數用於說明在腳本中如何處理,所需環境變數的驗證必須在腳本執行前定義。

    export TEST_VAR=1

    將 Bash shell 腳本複製到正確的目錄下Bash shell腳本和相關文件需要複製到要進行功能測試的用戶標識的目錄結構下。

    1. 登錄進某個帳戶。您應該在主目錄下。假設它是 /home/tester。
    2. 為測試案例創建目錄: mkdir fvt
    3. 複製 Bash shell 腳本和相關文件。獲取壓縮文件(請參閱 參考資料 )並將其放在 $HOME 下。然後將其按下列方式解壓: unzip trfvtbash.zip
    4. 為了執行這個文件,更改文件的許可權: chmod u+x *
    5. 更改名稱以除去文件的後綴: mv test-bucket-1.bash test-bucket-1

    運行腳本執行下列步驟以運行腳本:

    1. 以測試者的用戶標識登錄
    2. 更改目錄至所複製腳本的位置: cd $HOME/fvt
    3. 從 $HOME/fvt 運行腳本: ./test-bucket-1 -s 2>&1 | tee test-bucket-1.out
    4. 看一下輸出文件 "test-bucket-1.out" 的尾部並查看摘要報告的結論。

    參考資料

  • 您可以參閱本文在 developerWorks 全球站點上的 英文原文.
  • 下載 trfvtbash.zip,它包含本文所引用的樣本代碼和工具。該工具在以後有可能會更新。
  • 嘗試用 Info-ZIP 軟體 解開該文件。由於該工具很常用,推薦您最好將解壓和壓縮工具的目錄放至 PATH 中,這樣該機器上的所有用戶都可以使用這個工具。

    如何解壓該文件: 為了查看壓縮文件中的內容(實際上並沒有解包和解壓縮該文件),用: unzip -l trfvtbash.zip 命令。 為了解包和解壓縮這個壓縮文件,用: unzip trfvtbash.zip 命令。

  • 請閱讀 Daniel Robbins 發表在 developerWorks 上的有關 bash 編程的系列(包含 3 部分): 第 1 部分、 第 2 部分和 第 3 部分。
  • 請訪問 GNU 的 bash 主頁。
  • 請查閱 Bash 參考手冊。
  • 關於作者

    Angel Rivera 是一位 VisualAge TeamConnection技術支持小組的顧問軟體工程師,他目前是該小組的負責人。他擁有 Austin德克薩斯大學電子工程專業的碩士學位和墨西哥 Instituto Tecnologico yde Estudios Superiores de Monterrey 電子系統工程的學士學位。他於1989 年進入 IBM。可以通過rivera@us.ibm.com與他聯繫。

    在寫本文的過程中,Angel 感謝 Lee Perlov 在 WebSphere方面的技術支持。

    推薦閱讀:

    什麼是 .bashrc,為什麼要編輯 .bashrc? | Linux 中國
    20.4 Shell 字元串 (從新手到菜鳥的Linux教程)
    使用Git Bash從Git上下載代碼到本地以及上傳代碼到碼雲Git
    python好庫之sh
    Shell

    TAG:Bash | 腳本 | 測試 | 功能 | shell腳本 |